十二五计划2011课题指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德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
年度课题指南》的通知
2011-4-22 8:23:42
德教科字…2011‟5号
德州市教育局
关于印发《德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指南》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
经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现将《德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指南》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申报市级课题,开创教育科研工作新局面。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德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
课题指南
《德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根据《德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文件精神、《德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和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广泛征集广大教育干部和教师意见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目的在于确定“十二五”期间我市教育科研的范围和重点,为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选题参考。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德州教育实际开展工作,依据《德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切实发挥教育科研的理论先导、实践探索和决策咨询的作用,推进素质教育,促使全市教育科研更好地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目标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市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围绕市教育局核心工作,提高各级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结题率,提高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贡献率;推动科研兴校(园)创建工作,引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打造德州教育科研品牌,建设好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并能起到示范作用的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园);建立一支理论功底深、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科研队伍,推进群众性的教育科研工作,争创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市。

三、课题申报
各单位在接到《指南》后要认真学习并组织申报。

《指南》中列示的“重大课题”课题名称即为研究题目,申请人不得自行命题、随意扩大和缩小研究范围,“重大课题”实
行招标(每县市区与市直学校限报1项),适当提供经费资助。

“重点课题和规划课题”中的题目主要是为研究者提供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可以自拟课题名称。

申报工作所需《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在“德州市教育局网”科室站点“教科所”栏目中下载,每一项课题须报送《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一式三份。

乡镇中心小学(实验小学)、城市小学(幼儿园)和农村初中学校,每校(园)至少报1项;城市初中和县市高中学校,每校至少报2项;市直高中和师范学校,每校至少报3项。

其他学校酌情申报。

课题申报受理时间为2011年5月25日31日。

“十二五”期间,除2011年组织一次大规模申报外,中期还将适当组织年度课题申报。

四、重大课题
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县域大面积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
县域小课题研究策略、途径和方法研究;
初(高)中生学习最优化研究;
高中优秀生培养策略、途径与方法研究;
大面积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经验、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办学质量提升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创建德州教育特色与品牌的案例研究;
德州市师资队伍问题与对策研究;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问题与对策研究;
师德建设策略、途径与方法创新研究;
班主任专业成长策略、途径与方法研究;
当堂达标教学理论提升与实践转化研究;
学案导学经验、成果、问题与对策研究;
激励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五、重点课题和规划课题
(一)基础教育研究
素质教育典型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研究;素质教育实践问题与对策研究;义务教育“轻负担、高质量”模式研究。

农村学前教育研究;学前班小学化问题研究;幼儿学习指导研究;幼儿运动艺术特色活动研究;学前保教结合研究;幼儿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幼儿游戏教学研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追踪研究;幼儿亲子教育研究;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托幼一体化研究;幼小衔接研究;中小幼一体化区域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研究性学习指导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研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研究。

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分类研究;残疾学生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研究;残疾学生体育康复活动研究;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二)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校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研究;初高中毕业年级教学管理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初高中毕业年级学科复习策略研究;初高中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初
高中学科教学内容与方法衔接研究;学困生成因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

教学流派的理论建构和实践研究;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特征及实施策略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分层次教学研究;学习策略与学科教学研究;学科教学课前预习研究;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理科实验教学研究;学生阅读、计算和表达能力培养研究;学生课外学习指导研究;学科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研究;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研究。

小班化教学研究;少教多学模式研究;优质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数学教学及数学学习效率研究;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学案导学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学案导学教学案例研究。

当堂达标教学课堂基本模式创新研究;当堂达标教学课堂教学方法体系研究;当堂达标教学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课型基本模式与方法研究;当堂达标教学课例研究;当堂达标教学课内练习与课外练习设计案例研究;当堂达标教学课堂评价标准及其评价方法研究;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经验、成果、问题与对策研究;区域(乡镇、县域)整体推进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经验、成果、问题与对策研究。

(三)德育与师德建设研究
中小幼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构建研究;学校德育有效衔接研究;新形势下德育途径和方法多样化研究;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相结合研究;互联网环境下
德育工作新模式研究;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效结合研究;德育评价标准研究;德育主题活动时效性研究;学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学生诚信教育、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研究;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研究;学生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研究;青少年犯罪预控研究。

新时期师德建设策略、途径与方法研究;师德建设经验、问题与对策研究;师德制度建设案例研究;师德建设与学校发展研究;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师德建设研究;师德建设与评价研究;师德建设实效性研究;教师道德示范行为主要表现、原因与对策研究;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师德建设策略研究。

(四)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研究
提高学校体育质量和效益研究;学生体育运动标准研究;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研究;学校健康体育实施模式研究;学生竞技运动能力研究;学校趣味体育研究;学校体育节案例研究。

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研究;学校卫生设施建设研究;学生作息时间研究;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学生肥胖症防控研究;学生近视预防和矫正研究;学生逃生避难教育研究;提高学校美育质量与效益研究。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艺术教育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高中艺术教育特色创新研究;地方文化资源在艺术课堂上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学校音乐与美术教育校本课程研究;艺术特色学校研究;学校艺术教学质量标准研
究;学生规范书写能力培养研究;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研究;学生特殊才艺能力培养研究;学校艺术节案例研究。

(五)教育技术与办学特色研究
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新模式(方法)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基本经验、成果、问题与对策研究;师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教育信息化使用效益研究;网络新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影响研究;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农村地区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资源利用问题研究。

学校内涵特色发展研究;学校办学特色案例研究;办学特色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学科教学的学校特色研究;基于学生学习的学校特色研究;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特色研究;基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学校特色研究。

(六)校长与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名校长成长环境、机制、规律的研究;青年校长专业成长研究;齐鲁名校长办学思想研究;农村校长队伍建设经验、问题与对策研究;科研兴校案例研究。

齐鲁名师专业成长经验与教学成果研究;名、特、优教师学术思想、教学艺术和成长规律的研究;实施“名师工程”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研究;校(园)本培训有效性研究;教师研修培训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农村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校本教研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小学校本培训实效性研究;教师教学反思良好习惯养成研究;教育教学叙事研究;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班主任专业成长经验、问题和对策研究;优秀班主任个案研究;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研究;现代班集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班级管理模式研究;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研究;班级主题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研究;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方式研究;班主任家庭教育策略、途径和方法研究。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策略、途径和方法研究;新教师上岗校本培训策略研究;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案例研究;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途径与方法研究;青年教师培训实效性研究。

(七)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研究
教育质量与效益的科学内涵与评价标准的研究;加强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研究;学校内部管理改革深化研究;学校管理经验、问题和对策研究;教育督政、督学管理作用研究;教育科研效益评价指标研究;提升教育科研效益策略研究;走班制背景下班级管理改革研究;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小学理化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名校案例研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研究。

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质量监控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学生发展性评价实践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中考及校内考试改革研究;促进教师(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工具和评价方法研究;素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教育质量监控研究;构建素质教育评价制度研究;教师评语和课堂用语研究。

(八)心理健康与学校安全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小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中小学生学习态度评价指标体系研
究;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学困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研究;弱势群体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方法研究;幼、小、中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衔接问题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学生心理发展与班级文化取向关系的研究。

加强学校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实践研究;法制教育、消防教育、安全教育实施情况和成效研究;提高学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自我减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行动研究。

(九)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民办教育研究
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研究;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研究;职业学校现代课程研究;职业学校学生评价方式研究;职业教育实践性课程模式研究;技能培养与国家级大赛研究;“三农”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研究;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研究。

新形势下成人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研究;社会力量办学标准、体制、模式及质量保证机制研究。

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研究;民办学校教育教学特色研究;民办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研究。

六、自选课题
申报者可以根据本县市区、学校、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另行设计具体的研究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