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管理及护理
医院急诊科管理含急诊科的任务、护理工作特点和流程[专业荟萃]
![医院急诊科管理含急诊科的任务、护理工作特点和流程[专业荟萃]](https://img.taocdn.com/s3/m/17b72691c5da50e2534d7f75.png)
2
学习目标
1、了解急诊科的人员管理 2、熟悉急诊科的设置和设备管理 3、掌握急诊科的任务、护理工作特点和流
程
专业知识
3
一、急诊工作的特色
急诊:医学临床的最前沿 病人的病情急:危在旦夕?危在分秒! 家属心情急:心急如焚 医生反应急:分秒必争 抢救过程急:生死时速 治疗转轨急:生死立现 纠纷爆发急:干柴烈火,一触即发! 医护人员: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张孝骞)
专业知识
18
抢救工作制度
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 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
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二、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 挥,坚守岗位。
三、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
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
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
专业知识
17
抢救室应备齐抢救药品、物品、器械和敷料等, 并须放在固定位置,设专人管理,要有明显标 记,不准任意挪动、挪用或外借。药品、器械 用后应立即清理、消毒,然后放回原处。消耗 部分及时补充,以备再用。对药品应经常检查, 发现霉变、虫蛀或变质等情况应随时报告并更 换。抢救室一切物品、药品、器械,每日应核 对一次,做到班班交接,帐物相符。
思考题
1.院外急救的概念? 2.院外急救的任务有哪些? 3.院外急救的原则是什么? 4.院外急救如何进行现场评估?有哪些重要内容? 5.现场救护包括哪些内容? 6.常用的现场救护技术有哪些? 7.在现场救护中,转运与途中的监护要注意哪些事项?
专业知识
1
第三章 医院急诊科管理
2011.03.01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
14
急诊科护理规章制度
![急诊科护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b37da5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e.png)
急诊科护理规章制度急诊科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部门,承担着紧急救治和处理各种突发疾病与意外伤害的重任。
为了确保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和安全,特制定以下护理规章制度。
一、岗位职责1、急诊科护士长职责负责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确保各项护理任务的顺利完成。
制定和完善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流程和标准,并监督执行。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团队的专业素质。
负责护理质量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协调与其他科室的关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转诊和治疗。
2、急诊科护士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医嘱,做好护理工作。
热情接待患者,迅速进行分诊和评估,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诊治。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和设备的使用,积极参与抢救工作。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制度1、值班制度急诊科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护士应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和擅自离岗。
值班护士应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不得在值班期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时应详细交接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等情况,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2、分诊制度分诊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迅速对患者进行分诊。
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就诊区域,如抢救区、观察区、普通诊室等。
对危重症患者应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优先进行救治。
3、抢救制度抢救工作应迅速、准确、有序,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分工明确。
抢救物品和设备应保持完好备用状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严格执行抢救操作规程和医嘱,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和患者的病情变化。
4、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定期对急诊科的环境、物品和设备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
对传染病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三、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急诊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
![急诊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cc767f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4.png)
急诊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急诊科是医院中最重要的科室之一,承担着病患突发状况下的救治任务。
为了保证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计划。
一、目标和原则急诊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计划的目标是确保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期间获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保障其生命安全和健康。
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注重团队合作,不断改进和创新。
二、组织机构制定并执行急诊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计划的主要负责单位是急诊科护理部门和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部门。
急诊科护理部门负责具体的操作和管理,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部门提供指导和监督。
三、标准和指引急诊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计划的制定需参考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护理标准和指引,如《急诊科护理规范》、《急诊科护理操作规范》等。
同时,还需要针对急诊科的特殊情况和需求,制定具体的标准和指引。
四、人员培训和管理4.1 人员培训:急诊科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因此需要进行专业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能、危重病人护理、急诊护理流程等。
培训方式可以是内部培训、外部培训以及定期组织的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等。
4.2 人员管理: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管理,奖惩与鼓励相结合,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轮班制度和人员配备制度,确保人员的合理配置和工作稳定。
五、设备和设施管理急诊科所使用的设备和设施是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条件。
因此,急诊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计划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包括设备的检测、维护和更新,设施的清洁和消毒等。
同时,还要加强设备和设施的使用培训,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正确使用和操作。
六、病例管理急诊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计划中,病例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病例管理包括病历记录、信息传递和交接等。
为了保证病例管理的规范和连续性,急诊科需要建立科学的病历管理系统,并进行定期的病例审核和评估。
七、风险评估和事故处理急诊科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因此急诊科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计划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3367cd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3.png)
一、目的与意义为了确保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通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护理技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由科主任负责,护士长具体组织实施。
2.护士长负责制定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并监督执行。
3.护士负责遵守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护理工作安全、规范。
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用药、输血、治疗等差错事故发生。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5.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对危重、昏迷、瘫痪老人、老年及小儿患者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约束带,以防走失、坠床,定时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7.严格执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1)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
保持固定基数,每班交接并登记。
(2)病房的贵重药物由专人保管,加锁,做到帐物相符。
(3)内服药和外用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误服。
8.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
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
抢救器械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准外借。
9.抢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遗失。
10.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保持备用状态。
11.对科室水、电、气加强管理,保证不漏水、漏电、漏气。
如有损坏及时维修。
四、监督与考核1.科主任定期对护理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护士长每月对护理人员安全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3.对违反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五、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本制度由急诊科护士长负责解释。
急救护理学医院急诊科管理
![急救护理学医院急诊科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3e8d6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f.png)
1.各级技术人员旳资历、职称获国家认可,构成百 分比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一级医 院为0∶1∶2;二级医院为1∶3~5∶5~7;三级医院为 1∶5~7∶7~10。
(2)医师:护士,一级医院为1∶1~1.5;二级医院为 1∶1.6~2;三级医院为1∶2。
第二节 急诊科护理旳工作程序
一、急诊科护理旳工作特点
急诊科作为医院旳一种窗口,在日常工作中渐渐形成了自
己旳某些护理特色。主要体目前“急”“忙”“杂”。
1 发病急剧、时间性强
2 随机性大、可控性小
3 病谱广泛、专业性强
4 向心急救、多方协作 特点
5 任务繁忙、责任重大
6 连续工作、服务性强
二、急诊科护理旳工作流程
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分为接诊→分诊→处理三部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急诊接诊
用望、闻、问、触等措施将病人迅速接 诊到位。一般急诊病人可坐着候诊,对危重 病人应根据不同病情合理安顿就位。
(二)急诊分诊
1 分诊旳定义
急诊护士对每一位来诊病人所进行旳简朴迅速旳评估, 了解病人旳医疗需求,决定病人就诊旳紧急程度, 使病人 在恰当旳时机、恰当旳治疗区取得恰当旳治疗与护理旳 过程, 称为分诊。
3.急诊医师应相对固定。实施急诊医师轮换制旳急诊科
(室)应以六个月至1年轮换为宜。要注意新老搭配,保护 急诊科医师专业构造旳合理性及工作旳连续性,确保急诊 工作质量。
4.护理人员实施单独建制。急诊护士应具有一定旳临床
经验,且专业知识扎实、技术熟练、责任心强、服务态度 好。
5.急诊科(室)旳医护人员应分别掌握主要危急重症 和生命支持治疗旳基本功,涉及心血管危重症、张力
急诊科护理制度
![急诊科护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c89dc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6.png)
急诊科护理制度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负责处理各类急性疾病、意外伤害和突发状况的患者。
急诊科的护理制度是确保患者在急诊治疗过程中获得及时、有效护理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护理流程、护理措施和护士素质等方面论述急诊科护理制度。
一、护理流程1. 患者接诊当患者进入急诊科时,护士应立即进行初步接诊。
护士应向患者了解主诉、病史和过敏史等信息,并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
同时,护士应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确定患者是否需要紧急治疗。
2. 急诊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护士应协助医生进行紧急治疗。
护士需要掌握各类紧急治疗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和缝合等,以保证患者在急诊科得到最及时的治疗。
3. 功能检查与辅助治疗在急诊治疗过程中,护士还需协助医生进行各类辅助检查和治疗,例如采集血样、留置导尿管和执行放射影像检查等。
护士应确保这些检查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护理记录与转运护士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药物使用等信息。
当患者病情稳定后,护士应协助医生进行患者转运,确保患者安全送达其他科室或病房。
二、护理措施1. 急救技能急诊科护士需要熟悉各类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创伤处理和急性过敏反应处理等。
护士需要通过定期培训和模拟演练,不断提升自己的急救能力。
2. 疼痛管理疼痛是患者就诊急诊科的主要原因之一。
护士需要利用各类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如静脉注射止痛药和使用热敷法等,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
3. 病情评估与观察护士需要全面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表现。
护士应能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紧急药物管理急诊科护士需要熟悉各类紧急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护士应严格遵守药物管理制度,确保药物的准确使用和记录。
三、护士素质1. 专业素养急诊科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和护理知识,熟悉急诊科常见疾病的处理和护理方法。
护士还应具备自主判断和处理急诊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医生指导下有效地开展工作。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88907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a.png)
一、总则为了保障急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规范急诊护理工作,提高急诊护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急诊科护理部负责制定、修订、解释本制度,并监督执行。
2.急诊科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护理安全负总责。
3.急诊科各班次护士按照本制度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确保患者安全。
三、护理安全管理要求1.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急诊急救技术。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医嘱准确无误。
发现疑问,立即向有关人员反馈。
3.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交叉感染。
5.加强急诊药品、器械、设备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
6.加强急诊环境安全管理,保持地面清洁、干燥,防止滑倒事故。
7.严格执行消防管理制度,确保消防安全。
8.加强心理护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防止自杀、自伤等事件发生。
9.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
10.加强护理记录管理,确保记录真实、完整、准确。
四、具体措施1.急诊护士应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及早发现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2.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每日核对医嘱,发现疑问立即向有关人员反馈。
未经核对的医嘱不得执行,一旦医嘱执行有误,不得隐瞒,立即通知医师并采取补救措施。
3.加强对昏迷及意识不清患者的管理,24小时内必须有专人陪护,躁动不安者应使用床档或四肢约束带约束,以防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对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应放在安全房间,房间内不得有锐器等危险物品,以防自杀或伤及他人。
5.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通知家属、值班医生、护士长并做好记录,加强心理护理、严格床头交接及巡视制度,实施24小时监护。
6.严格执行护理分级管理的相关制度,按时巡视病房。
7.严格遵守毒麻药管理制度,杜绝不安全隐患。
8.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及消防知识的宣传,责任落实到人,随时查除不安全隐患,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消防应急事件的处理。
急诊护理管理制度
![急诊护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c0320f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0.png)
急诊护理管理制度篇一: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1护士要坚守岗位,24小时应诊。
2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护理常规和有关工作制度。
做好就诊、转科、转诊登记和交接班。
3通过最简捷有效的手段,如:望、闻、问、切及测量生命体征等了解病情,准确分诊。
4急重症患者到急诊室后根据病情,可先诊治后挂号。
5在医师未到之前,护士可根据病情予以必要的急救处理,如吸痰、吸氧、止血、心肺复苏等。
6不宜挪动的危重患者要就地抢救。
7准确记录危重患者到达时间、抢救时间及住院或死亡时间。
8定期组织训练、考核急救的基本技术和抢救仪器的使用。
9建立抢救工作流程并有效实施。
10定期检查各类抢救药品、器材和物品,做到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期消毒、定量基数、定期保养与维修。
11遇有大批外伤、中毒、传染病等群死群伤事件时,除组织抢救外,立即按组织系统上报。
12凡涉及法律、刑事纠者,向有关部门报告。
13对患者的贵重物品,由两名医护人员清点,写好收据,妥善保管。
14定期做好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遇有传染病应做好疫情报告和消毒隔离工作。
15按医院和地方医疗行政部门要求,常备便携式抢救物品和药品并经常检查,随时听从调遣。
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急诊突发事件严重威肋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须实施快速,严密救治,确保急诊突发事件的处置质量。
一、接诊接听电话或群发病人来诊,了解案件的发生概况,患者数量、危重程度、到达时间。
二、分诊及报告对所有病人进行认真仔细预检分诊,按病情轻度分为不同优先等级,并以明显标志标示,(红色代表病情危重,黄色代表病情较重,绿色代表病情稳定,黑色代表死亡患者),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三、启动应急机制,开放绿色通道1、2、科室领导或抢救指挥者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
患者≤5人,科室组织人员自行抢救,>5人时请求医务科、护理部增援。
3、4、通知药房,检验,放射、B超、心电等有关科室。
抢救护士自始至终负责一名或几名患者的治疗护理,尽量获取患者信息,尽快联系家属,协助完成各种检查,检查结果及时的反馈给医生,直至病情稳定或转科,方可离开。
急诊科护理各项规章制度
![急诊科护理各项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9ea9ce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a.png)
急诊科护理各项规章制度一、急诊科护理部门是医院的重要部门,负责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护理和治疗,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规范急诊科护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特制定如下规章制度:二、急诊科护理人员要求:1. 急诊科护士必须持有执业护士资格证书,并参加过急救培训,具备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技能。
2. 急诊科护理人员要遵守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护理工作。
3. 急诊科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严格遵守医疗秘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4. 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定期参加护理培训和技能提升,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急诊科护理工作流程:1. 接诊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接诊来院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就诊需求,安排患者就诊和护理工作。
2. 评估患者病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及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史,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3. 护理操作:根据医嘱,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抢救、观察、监测、治疗等护理操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4. 宣教指导: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的饮食、活动和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5. 记录报告:护理人员要及时记录患者护理情况,制作护理记录单和报告表,做好患者的资料整理和报告上交。
四、急诊科护理安全措施:1. 保障患者安全: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患者的突发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
2. 确保医疗质量:护理人员要按照医嘱和护理计划进行护理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和疏忽,确保医疗质量。
3. 防控感染: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感染防控制度,做好手卫生和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感染,保障患者的安全。
4. 应急处理:护理人员要具备处理急危重症的技能,能够迅速应对突发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五、急诊科护理工作评估:1. 以患者为中心:评估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以患者满意度和康复率为评价标准,不断改进和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2. 评估护理人员:通过定期考核和绩效评价,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和专业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人员素质。
第三章急诊科管理与护理
![第三章急诊科管理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6f62f7a98271fe900ef900.png)
二、急诊科的设置
急诊专科诊室
设有内科、外科、儿 科、妇产科、眼科、 耳鼻喉科等专科诊室
二、2 急救器械
0 3 抢救室急救药品
0 4 重要的抢救物品
二、急诊科的设置
急诊监护室
2-8 张 床 , 每 张 床 不 少 于 15㎡, 床 间距大于1m,最少配备一个面积 不少于18㎡的单人间,用来收治 隔离患者。室内配备必要的抢救 仪器,药品和物品。
三、急救绿色通道
三、急救绿色通道
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
1.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 2.急救绿色通道的各个环节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3.院内紧急会诊原则上相关科室医师在5分钟内到达抢救现 场。 4.急救绿色通道的各个环节人员均能胜任各自工作,必须 有两年以上的急诊工作经验。 5.急救绿色通道的各个环节人员应定期沟通,探讨出现的 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以完善急救绿色通道整个工作环 节的衔接。 6.设立急救绿色通道抢救小组,由业务院长领导,包括急 诊科主任、护士长和各相关科室领导。
第二节 急诊护理工作流程
接诊 急诊护理
A B
C D
分诊 转诊
第二节 急诊护理工作流程
知识链接
急诊科患者和家属普遍存在焦虑、急躁、易怒、悲观、恐 惧的心理状态,在就诊过程中,多数认为自己的病是最严 重的,希望得到医护人员最先的诊断和治疗。因此,为了 保证危重患者的早期救治以及防止急诊科医疗纠纷的出现, 分诊护士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 通,安抚患者的情绪,忍耐患者的偏激言行,并采取行之 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安排患者有序就诊。
1.对于他杀、自杀、交通事故、殴斗致伤及其他涉及法律 问题的患者必须实行人道主义精神,主动采取积极救治的 原则。 2.急诊护士接到涉及法律问题的患者后,应立即通知护士 长、科主任、并同时向医务科、保卫科等有关部门汇报。 3.护理记录书写必须实事求是,及时、准确、清晰,病历 要注意保管,切勿遗失或涂毁。 4.如遇服毒患者,应将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取样保留送 实验室鉴定。 5.涉及法律问题的患者在院留观期间,必须有家属或公安 人员陪守。
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
![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d0aa75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8.png)
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工作内容及工作强度都比较大,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份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供参考。
一、总则1.1 本制度是为规范急诊科的工作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需要而制定。
1.2 急诊科遵循“患者至上,专业立身”的原则,全力以赴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1.3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急诊科全体工作人员。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确保急诊科的正常运转和医疗质量。
二、岗位职责2.1 急诊科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急诊科的工作,对急诊科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承担最终责任。
2.2 急诊科副主任负责协助急诊科主任管理和领导急诊科的工作。
2.3 急诊医生要负责诊断、治疗急诊患者,请假前要向相关领导汇报并征得同意,做好交接工作。
2.4 护士要负责对急诊患者进行护理,做好药品的配药、给药工作,掌握各项诊疗措施和操作技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5 收费员要负责对病人进行收费、结算和开票工作,保证工作的准确和规范。
三、工作流程3.1 急诊医生在接到患者后,要迅速进行初步抢救并判断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2 护士要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补液、输血、导尿等技术操作,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3.3 收费员要及时完成收费、结算和开票工作,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4 工作人员要遵守科室规章制度,维护科室的正常工作秩序。
3.5 医院、科室以及执业医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准则,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四、工作制度4.1 急诊科要遵循医院的工作制度和相关规定,做好医疗记录和资料的管理。
4.2 不得随意更改或篡改医疗记录和患者资料。
4.3 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4.4 工作人员要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
五、工作安全5.1 急诊科要保证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和安全。
急诊科护理管理规章制度
![急诊科护理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a458b4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8.png)
急诊科护理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急诊科护理管理概论第一条为加强急诊科护理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门面,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
急诊科护理是医院急救的第一线护理工作,责任重大,要求严格。
第三条急诊科护理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及急诊科护理人员。
第二章急诊科护理工作职责第四条急诊科护理工作的主要职责包括:1. 接诊工作:迅速、准确地接待患者,安排检查治疗。
2. 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各项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 交班工作: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交班,确保医护人员间的沟通。
4. 病历记录:对患者的病历进行详细记录,准确保存。
5. 环境卫生:保持急诊科护理环境的清洁整洁,确保患者安全。
6. 宣教工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第三章急诊科护理管理要求第五条急诊科护理管理要求如下:1.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规范;2. 严格按照医嘱执行,不得擅自增减药物或治疗;3. 护理记录要准确、完整,不能错漏;4. 对患者的隐私要做好保护;5. 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的意愿,不得有侮辱、不尊重患者的行为;6. 护理人员要互相尊重,配合工作,不得有相互推诿、责备的现象;7. 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第四章急诊科护理操作规程第六条急诊科护理操作规程包括:1.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监测方法;2. 输液、静脉注射、静脉采血的方法;3. 床旁护理、翻身护理、安全护理的方法;4. 高危患者护理、急救处理、危重病人护理的方法;5. 有创操作、非创操作的护理注意事项;6. 心电监护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等护理设备的操作规程;7. 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第五章突发事件处理程序第七条急诊科护理人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应按照以下程序处理:1. 保护自己安全;2. 确认患者病情;3. 及时呼叫医生进行处理;4. 完成相关护理操作;5. 保留相关证据;6. 及时向上级汇报。
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制度
![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d03169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0.png)
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制度急诊科/室护理治理制度1.工作制度(1)工作人员必需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用首都医务人员行为标准要求自己。
(2)对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把握配伍禁忌,依据医嘱合理用药。
工作中做到快速、精确,既要削减患者等候时间,又要防止过失发生。
(3)急诊护士应娴熟把握各种抢救技术及各项根底护理操作技能,随时做好抢救患者的预备工作。
(4)不迟到早退,准时交接班,坚守岗位。
(5)仪表端庄,着装整齐,对工作仔细负责,态度和气可亲。
(6)能够运用整体护理的观点为患者供应高质量的效劳;牢记急诊科的宗旨:高速度,高效率,高度责任感,一切为患者。
2.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制度(1)热忱接待患者,依据患者主诉辅以必要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需要时帮助医生给患者开化验单、做心电图,并进展分科,安排就诊。
(2)预检护士须在5分钟内对病人进展处置,推断病情的危重程度并正确分诊,及通知有关医生尽快接诊。
(3)办理挂号登记手续(危重病人应先通知医生抢救,后补办手续)。
(4)绿色通道的病人,要准时报告,呼叫有关人员增援。
(5)仔细接待和处理病人,按病情的轻重缓急打算送入诊室或抢救室,对危重病人做出相应的急救处理。
(6)对无急诊值班的专科要呼叫有关专科医生参与急诊。
(7)对突发性大事,应马上执行呈报制度。
遇突发大事,患者集中到达时,除通知当班医生外,应准时报告医务处。
遇烈性传染病,在通知医务处的同时,通知区防疫站。
(8)对需送抢救室的患者,电话通知抢救室,必要时护送患者。
(9)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及相关记录,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接诊时间,应记录明确,无家属的病人应准时与家人或单位取得联系。
(10)协作各科医生工作,维护就诊秩序,保证诊室设备良好,补充各诊室物品。
3.抢救室工作制度(1)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状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须放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得随便挪用或外借。
急诊诊室管理规章制度内容
![急诊诊室管理规章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2a85f6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6.png)
急诊诊室管理规章制度内容一、急诊诊室管理机构1. 急诊诊室设立急诊科,急诊科下设一个科长,由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负责诊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安排。
2. 急诊科设立护理长,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士担任,负责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管理。
3. 急诊诊室设立值班制度,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急诊诊室随时待命。
4. 急诊诊室设立清洁防疫岗,定期对诊室及器械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二、急诊诊室医护人员管理1. 医生应具备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证书,每周定期进行学术讨论和病例讨论,提高医疗水平。
2. 护士应具备专业护理技能和执业资格证书,每年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质量。
3. 医生和护士在工作时应佩戴工作证,并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工作,杜绝差错和疏漏。
4. 医生和护士在工作中要互相配合,共同应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确保医疗工作质量和效率。
5. 医护人员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不得泄露患者信息,保护患者权益。
6. 医护人员要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积极服务患者,解决患者问题,维护医患关系和谐。
三、急诊诊室工作流程1. 患者到达急诊诊室后,由护士先进行初步评估和登记,根据症状和病情分级,安排医生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2. 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指导护士执行护理措施。
3. 护士负责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保证患者在急诊诊室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4.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进展,决定是否需要转入重症监护室或住院治疗,安排医护人员协助转院工作。
5. 急诊诊室医护人员要及时记录患者病历和治疗过程,确保资料完整、可追溯,为医疗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四、急诊诊室器材设备管理1. 急诊诊室设备设施要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2. 急诊诊室药品要按照药品管理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和定期清点,保证用药准确无误。
3. 急诊诊室器械要严格消毒和灭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染疾病。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计划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146251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3.png)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计划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计划急诊科是医院最为基础也是最为紧急的科室之一,主要负责面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和抢救。
因此,他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院的信誉。
为了提高急诊科护理的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抢救成功率,制定并实施一项完善的、科学的护理管理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一、急诊科护理的特点1、任务紧急、工作繁忙急诊科属于高强度、高速度的科室,每天都要面对突发状况的患者,抢救的时间、压力都非常大。
因此,护士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科室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2、急性事件多发急诊科很可能会接触到某些急性事件,例如心脏病、脑血管病等,这些事件往往会突然发生,在此期间不设法有效的抢救、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的死亡。
因此,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护理技能,同时应该具备出色的心理素质和耐心,才能够处理好突发状况。
3、护理质量标准高作为医院的基础科室,急诊科护理质量是重中之重,任何一点不注意,都可能导致医疗失误。
因此,科室护理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国内外同类科室的管理经验,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完善护理质量标准,加强对护理的管理。
二、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计划内容为了保障急诊科护理的质量,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非常重要,其主要内容如下:1、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科室应该建立完整的护理操作规程,让所有护理人员都清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进行必要的医学护理,建立高效便捷的护理流程,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做到工作有条不紊、有序高效,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2、建立科学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应该建立护理工作记录本,对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做详细记录,并负责相关的统计分析,做好质量的随访、评估和反馈工作,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和纠正。
同时还应根据患者的需求,设定护理质量指标,对护理人员展开继续教育和培训,保证他们能够运用最新的护理技巧和理论,不断提高护理的水平,全面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急诊科的护理管理
![急诊科的护理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c290b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9.png)
急诊科的护理管理
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具有紧急抢救性、同步协同性、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为了确保急诊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护士管理:急诊科的护士应具备较全面的护理知识,技术娴熟、操作准确,遇到紧急情况时能保持镇静。
可以通过送护士到教学医院进修学习、定期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等长期有目的的人才培养,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
同时,要保证护士的人员配备合理,按照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排班。
护士长应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技术素质,并认真组织业务学习,督促检查全科护士、护理员做好本职工作。
重视对护士的思想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爱岗敬业,注重加强集体凝聚力。
2. 业务管理:急诊科环境必须干净、整洁、舒适。
各种急诊抢救物品要保持性能良好、数量规格齐全、固定地点放置、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建立常见急症的抢救工作程序,医护人员应有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能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操作技术和排除一般故障。
强调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根据医院的技术水平拟定常见急诊病种的抢救成功指标。
抢救工作组织要严密,真正做到人
在其位、各尽其责,使抢救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
积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杜绝医护差错事故的发生。
3. 细节化护理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应用细节化护理管理,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个性化、细致的护理服务。
这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风险,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总之,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应注重护士培训、业务流程优化、细节化护理等方面,以提高急诊抢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急诊科护理操作常规
![急诊科护理操作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97c4a5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6.png)
急诊科护理操作常规急诊科是医院中一个非常繁忙的科室,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种急诊患者。
在急诊科中,护理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它们是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以下是急诊科护理操作的常规:1.病情评估:护士在患者接诊后首先进行病情评估,包括患者病史的了解、症状和体征的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等。
这有助于护士快速判断患者的急诊程度和制定适当的干预计划。
2.通气管理:急诊科经常遇到呼吸窘迫或呼吸衰竭的患者,护士需要进行通气管理。
这包括给予氧气治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操作。
护士需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维持正常。
3.循环支持:急诊科也会接收到一些循环衰竭或休克的患者,护士需要提供相应的循环支持。
这包括快速静脉复苏、血液制品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给药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循环参数,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4.伤口处理:急诊科经常接诊到外伤患者,护士需要进行伤口处理。
这包括清洁伤口、止血处理、伤口封闭等。
护士需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感染风险,并与患者沟通好伤口护理计划。
5.腹部紧急处理:急诊科可能会接诊到一些急性腹痛患者,护士需要进行腹部紧急处理。
这包括给予止痛药物、协助医生进行腹部检查、观察患者腹部的情况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和其他症状的变化,及时汇报医生做出进一步的处理。
6.心电监测:急诊科经常遇到心脏相关疾病的患者,护士需要进行心电监测。
这包括安装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电图、观察心律的变化等。
护士需要熟悉心电图的正常范围和常见异常波形,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等问题。
7.药物管理:急诊科护士需要负责给予患者急诊药物治疗。
这包括快速静脉注射药物、各类急救药物的给药计算和配备、药物相互作用的判断等。
护士需要准确计算药物剂量,确保患者的药物治疗安全。
8.安全防护:急诊科接收的患者多样化,护士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这包括戴好口罩、穿好手套、洗手消毒、废弃物的处理等。
护士需要及时更新个人防护知识,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