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很快,特别是银行业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迅速蓬勃壮大。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入世步伐的加快,金融业竞争将愈演愈烈,我国商业银行也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自身暴露出的问题,急需认清和解决。
一、目前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过分强调“存款立行”,搞存款竞争,阻碍自身和经济正常运行对各商业银行来说,“存款立行”几乎成了一条铁律,因此扩大存款规模成了各商业银行的头等大事。
自1996年以来,央行连续七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旨在促进内需的扩大,引导居民减少储蓄,扩大消费,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日常监管中一些机构一旦出现存款下降,就把抓存款当作一个重要监管内容来看待,这样货币政策效应就被冲减掉了,妨碍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实施,不利经济运行。
由于银行业的扩张和竞争的加强,银行的投资活动需要找到足够的社会闲散资金,自然而然存款问题就被放在首要位置。
目前,各商业银行每年都分级下达当年存款任务指标。
特殊情况下,上级行还会给所属机构来个月度或季度的存款“大会战”,并且将完成存款任务与员工工资奖金挂钩、与评比先进挂钩。
虽然央行三令五申,不准将存款完成情况与员工工资、奖金、福利挂钩,但很多单位依然我行我素,置若罔闻!在“存款立行”观念的支配下,各商业银行盲目拉存,只重视存款数量不重视质量,也给自身发展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1.过分强调抓存款,扰乱临柜业务的正常运转。
为揽储一些机构公然将企业存款转入储蓄核算,为部分企业机关团逃避监督和大额提现开了方便之门,达到公款私用之目的。
违规高息揽存、上门收款、借助行政干预等各种拉存手段的出台大大提高了银行经营成本,同时也助长了少数顾客的陋习,例如经常违规大额取现,假币难以没收,对工作人员态度恶劣等增加了临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精神压力。
2、银行经营管理重心偏移,风险加大。
为扩大存款规模,许多机构以事先许诺贷款或信贷额度作为优惠条件吸引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分析
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分析一、引言银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日益复杂化,银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对银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客户体验不佳在现代社会中,客户体验已经成为决定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许多银行在与客户互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排队等待时间过长是常见现象,影响了客户的满意度和效率。
其次,某些银行服务人员的态度不友好,给客户带来了负面困扰。
此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银行尚未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提供便捷的线上服务,这也限制了客户体验的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
首先,银行可以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和管理来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并建立激励机制以推动优质服务。
其次,银行应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移动银行、在线银行等线上服务渠道,提供更便捷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此外,可以通过加强科技投入,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帮助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
三、风险管控不足作为金融机构,银行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首先是信用风险,即贷款违约的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评估方法不完善等原因,很多银行贷款存在着信用违约的潜在风险。
其次是市场风险,在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下,许多银行未能及时识别市场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来规避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整改措施十分必要。
首先,银行需要加强对客户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和监测力度,并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以及风险管理模型,以减少信用违约带来的损失。
其次,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银行需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和分析能力,并灵活调整自身投资组合,以规避潜在的市场风险。
四、内部控制不严格良好的内部控制不仅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银行业保持健康发展的基石。
然而,在一些银行中,内部控制机制存在不完善和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首先,缺乏透明度和监管机制可能导致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违反道德规范,从而诱发金融犯罪和其他违法行为。
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发展迅猛,对国民经济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尽管如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解决。
1. 风险管理不完善在金融市场风险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首先,资本运作不足以满足风险需求。
目前,大多数银行仍然倾向于通过信贷扩张获取收入,而非通过规模控制或者扩大资本实力应对风险。
其次,信息技术与风险管理的结合还亟待提升。
虽然很多银行已经引进了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来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测,但是由于信息系统与内部流程、组织文化等方面的融合不完善,导致了业务流程不够优化、数据质量不高、模型过度依赖等问题。
2. 业务创新不足相较于国际上一些领先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我国银行业始终处于相对保守状态,创新意识不强。
这主要与中国银行体系的传统管理模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有关。
另外,一些银行在面对市场竞争时缺乏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差异化产品,导致市场份额有限。
3. 服务质量亟待提升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银行业应该积极改善服务质量,并提供更多智能化、便捷且安全的服务。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银行仍然存在着服务机构数量不足、人员素质不高、办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尤其是在部分地区农村及二三线城市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导致大量群众无法享受到银行业务服务。
二、解决我国银行业问题的困难在解决我国银行业存在问题和困难方面,也面临一定困难。
1. 利益冲突问题目前,中国银行业中存在较为复杂的利益关系网。
各种合作与交叉所有可能导致金融机构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使得部分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
例如,在进行贷款业务时,一些银行会面临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冲突,有时容易陷入短期利益的考虑而忽视整体系统风险。
2. 政策调整和监管力度加大为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强金融监管。
然而,在政策出台过程中,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确保不会对市场产生过度干预或者引发危机情况。
我国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背景介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银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然而,我国银行业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信贷风险、金融科技应用、金融服务等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信贷风险问题1.不良资产增加:近年来,由于企业经营困难和宏观环境变化等原因,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持续增长。
这对银行的资产质量构成威胁,影响了其盈利能力和稳定性。
2.抵押品价值波动:我国目前以房地产抵押为主要形式的信贷方式存在较大风险;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时,银行容易面临抵押物价值下跌和违约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在监管层面上可以加强对银行非标准化投资和授信活动的审查力度,建立更全面的风险监测系统;在银行营运层面上,加强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建立科学评估机制,确保信贷业务的合规性。
三、金融科技应用问题1.信息不对称:传统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双方无法及时分享和利用大数据资源。
这限制了金融科技在提升银行服务效率和降低风险方面的发挥。
2.数据安全性:随着金融科技应用的普及,个人敏感信息泄露和数据安全成为一大隐忧。
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尤为重要。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鼓励并推动普惠金融等领域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加强监管部门对于金融科技平台运营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加大对数据安全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四、金融服务问题1.资本市场不健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相对于债券市场仍然不发达且多以交易所为主体。
证券公司发展比较缓慢,在提供股权融资和投资咨询方面相对欠缺。
2.零售金融服务不足:尽管我国银行业在企业金融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个人消费者金融服务方面仍有待加强。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加强资本市场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完善交易平台和中介机构;激励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提供更多定制化的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
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将从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1. 利润下降。
近年来,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利润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压缩等原因造成的。
另外,一些银行还面临不良资产的增加,导致利润进一步下降。
2. 风险控制不严格。
银行业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业,风险控制是银行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在实践中,一些银行没有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导致风险增加。
3. 金融创新不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一些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做得不够好,很难满足客户的需求。
4. 品牌知名度不高。
银行业是服务型行业,品牌知名度很重要。
然而,与一些传统行业相比,银行业的品牌知名度不高,这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二、银行发展的对策1. 加强风险管理。
银行应当在风险控制方面加强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风险管理规定,确保银行的稳健经营。
2. 加强创新能力。
银行业在金融创新方面应当进行加强,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推出适合市场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3. 进行品牌建设。
银行需要进行品牌建设,提高社会大众对银行的认识度和信任度,这样可以为银行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4. 调整产品结构。
银行应当调整产品结构,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客户的喜好,加强有竞争力的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高银行的市场占有率。
5. 引进高素质人才。
银行需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加强银行的人力资源建设,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综上所述,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加强自身管理,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银行可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银行业需要适应社会既有的需求,积极为客户服务,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
银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银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银行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之一,在推动经济发展、保障金融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形势的调整,银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银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银行业存在的问题1. 利润压力增大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利息差收窄,银行的利润压力日益加大。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面临的挑战包括净息差下降、资产质量不佳以及盈利能力下滑等。
这使得银行不得不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维持盈利能力。
2. 信息技术安全风险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银行采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然而,随之而来的信息技术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
网络攻击、数据泄露、恶意软件等威胁不断涌现,给银行业的数据安全和客户信任带来了巨大挑战。
3. 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不足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创新和就业的主要来源。
然而,由于小微企业多数为中小行业,信用评级较低,银行在为其提供融资支持时常常存在较高的风险。
这导致部分银行在对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方面存在疑虑,给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阻力。
4. 金融服务不便利尽管金融科技的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机会,但仍有一部分人群面临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居民。
他们可能面临因地域限制无法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这限制了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也造成了金融服务的不平等。
三、对策1. 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面对利润压力加大的局面,银行应积极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可以通过发展财富管理、保险、资管业务等来增加非利息收入。
同时,银行还应加强风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以保护现有的利润来源。
2. 加强信息技术安全保障银行在应对信息技术安全风险方面需加强保障措施。
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测和防护,并定期进行安全演练,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此外,银行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3.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银行应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
银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银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核心机构,在促进经济增长和资金流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银行业也面临一些与其发展相关的主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银行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金融改革和市场开放,我国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国内外商业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引起了先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还催生了多层次、多种类别、跨地区等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在这样激烈竞爭环境下,传统商业銀行仅凭服务和产品质量很难赢得顾客忠诚度.因此, 银·们必须通过创新来区别于竟品.这包括改善现有产品与服务, 推出差异化特色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客户需求 ,以及积极采用技术手段,扩大线上业务。
银行应加强创新能力,从“产品为王”转变到“服务为王”的经营理念.同时要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运作效率与品牌形象, 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二、不良贷款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风险逐渐增加,银行面临的不良贷款问题日益突出。
一方面,部分银行在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短板,对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评估不当或过于宽松;另一方面,在一些产业结构调整中,部分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导致其无法正常偿还贷款。
这些因素导致了不良贷款率上升。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银行加强内部管理与风控体系建设。
首先,应完善审慎放贷机制,并提高信用评级准则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政府监管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在保护客户合法权益上有更多有效手段进行补充;此外 , 银-会计格式1标-准“与中小企业信贷政策”读取与方对应的数据管理机制也要在不良资产批量化转让、及其法律环境等方面进行加强。
三、科技创新带来的挑战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金融科技(FinTech)对传统银行业造成了极大冲击。
从支付方式到风险评估,从账户管理到资金跨境流动,传统银行所主导的领域正被快速革新。
面对这一新兴趋势,银-可以将科技作为业务特色, 广泛探索运⼤|过放⼤照到当下需求、适度依赖第三·供给商以推动数字化进程,并积极发展金融科技应用能力。
银行业整改措施及其原因分析
银行业整改措施及其原因分析引言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银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银监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对银行业整改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一、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整改需求1.1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近年来,全球经济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这种国际环境下也受到了很大压力。
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银行业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1.2 金融科技创新与服务升级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公司崛起,对传统银行业产生了冲击。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兴起使得用户可以更便捷地获取贷款、理财等金融服务,传统银行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一定挤压。
此外,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也促使银行进行整改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银行业整改措施2.1 加强风险管理为了应对经济下行的风险,银监会要求银行加强资金和信贷风险管理。
各大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并加强对借贷双方的尽职调查。
此外,银行还要加强信用风险评估和处理不良资产的能力,以防止金融系统的过度波动。
2.2 推动改革创新为了提升竞争力和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银行业需要推动改革创新。
这包括产品创新、营销模式转型和机构优化等方面。
同时,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在客户服务方面也需要进行改进,并开发更多便捷、高效的金融科技产品。
2.3 开展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综合评估近年来,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承担着金融体系稳定和经济支持的重要责任。
为了确保其健康运行,银监会开展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综合评估工作。
通过这一措施,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银行的资产质量、风险承受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银行业改革进一步深化。
三、整改措施原因分析3.1 风险防控需求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银行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挑战。
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和优化内部控制体系,银监会试图提升银行业对不良资产、信用风险等方面的应对能力,以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我国银行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银行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竞争环境的加剧,我国银行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市场营销策略、产品创新、客户关系管理以及渠道建设等方面,深入研究我国银行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市场营销策略问题及对策1.缺乏差异化竞争战略当前,我国银行业竞争激烈,但大部分银行仍然采用传统模式进行经营,缺乏差异化竞争战略。
为了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银行应该加大创新力度,在产品定位、品牌建设以及服务体验等方面进行差异化。
2.忽视客户需求部分银行在制定产品和服务方案时忽视了客户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银行应该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偏好,并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
3.缺乏市场营销人才银行业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相对滞后,导致银行在市场营销方面缺乏专业人才。
银行应该加大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三、产品创新问题及对策1.产品同质化严重当前,我国银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为了提升产品创新能力,银行应该加强研发投入,推出具有差异化优势的金融产品,并根据客户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
2.创新能力不足当前我国银行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为了提升创新能力,在组织架构、流程设计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引进力度。
3.缺乏金融科技支持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银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我国部分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投入不足,导致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银行应该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积极引进和应用新兴技术,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四、客户关系管理问题及对策1.客户流失率高当前我国银行业客户流失率较高,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机制。
为了降低客户流失率,银行应该加强对客户的维护和管理,在服务质量、产品创新以及定制化服务等方面提升竞争力。
银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银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个人财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银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包括资本不足、风险管理不善、信息技术落后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探讨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资本不足问题1. 问题描述银行业资本不足是当前银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一些银行资本净额迅速减少,导致其无法满足各项需求。
2.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增加股本:银行可以通过引入外部投资者来增加股本,在维持稳定经济的同时也能够弥补资本缺口。
(2)改进内部管理: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和监管能力,确保合规运营以提高稳定性。
(3)多元化融资渠道:银行应该探索多种融资途径,如债券发行、证券化等方式,来增加自身的筹资渠道。
三、风险管理问题1. 问题描述银行业面临着诸多风险,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银行遭受巨大损失,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 对策建议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避风险,以下是几项对策建议:(1)加强内部审计: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监控各项业务活动并提前预警潜在风险。
(2)优化风控体系: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担任前置责任的基础上实现全面而精确的监测和评估。
(3)完善法律法规: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打击和制裁。
四、信息技术落后问题1. 问题描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银行业面临着信息技术落后的尴尬局面。
许多银行仍在使用过时的技术和系统,无法满足现代客户的需求。
2. 对策建议为了跟上时代潮流并提高服务水平,以下是几项对策建议:(1)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增加对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推动银行实施数字化转型,优化客户体验。
(2)与科技公司合作: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展创新项目,借助其先进技术来弥补自身不足。
(3)推行智能化服务: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供更精确、高效的个性化服务。
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稳定和金融体系健康运行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此过程中,银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一)利润增长放缓随着经济增速逐渐下滑,传统银行业务的利润增长出现了明显放缓。
目前,资金闲置率上升,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银行利息净收入下降。
此外,不良贷款的增多也进一步拖累了银行业务的盈利能力。
(二)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业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正引领着新时代金融创新的浪潮。
相比之下,传统银行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客户服务等方面仍存在欠缺。
传统银行对于在线账户管理、手机支付和P2P借贷等新兴方式往往掌握得不够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面临严峻挑战。
(三)风险管控不到位风险管理是银行业最核心的功能之一。
然而,由于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复杂性,部分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滞后、数据监测不及时,导致风险暴露得不够及时、有效。
此外,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也是当前需要加强的领域。
(四)高度依赖传统融资模式我国银行业在融资结构上存在较高的债权比例,依赖于传统存款和贷款业务。
这使得银行对经济增长波动较为敏感,并存在流动性和信用风险。
与此同时,新兴金融产品和市场改革推进迅猛,要求银行积极转型创新。
二、银行发展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持续发展,银行应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强科技创新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银行应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信息技术和金融科技领域进行创新,在产品开发、风险监控和服务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提高业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二)拓宽经营范围银行需要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通过多元化经营的方式来拓宽收入来源。
可以开展信托业务、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新业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并为客户提供更加综合的金融服务。
此外,银行还可以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推出跨行业产品和服务。
如与保险公司合作发展保险业务,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展支付领域创新等。
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导言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资金中介、信用中介、风险管理等多重角色。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我国商业银行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问题一:风险管理不足深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用风险管理不够严格: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时,往往未能充分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导致不良贷款增加。
2.市场风险监测不足: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加,商业银行未能充分监测市场风险,导致投资损失。
3.操作风险高:商业银行的内部操作风险也较高,包括员工不当行为、技术故障等。
对策1.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加强信用评估,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规范贷款发放流程。
2.加强市场风险监测:商业银行应投资更多资源用于市场风险监测和风险防范。
3.提升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规范员工行为,减少操作风险。
问题二:资本充足度低深度分析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度对其稳定运营至关重要,但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度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包括:1.不良贷款问题:不良贷款增加导致了资本损失,压缩了资本充足度。
2.快速扩张:部分商业银行过快扩张,未能及时充实资本。
对策1.加强资产质量管理:商业银行应积极处理不良贷款,加强风险防范,提高资产质量。
2.谨慎扩张:在扩张时要审慎,确保充分的资本支持。
问题三:竞争激烈深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分散,利润压力大,主要原因包括:1.过度依赖利差: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自利差,市场竞争使得利润空间有限。
2.新型金融科技公司崛起: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威胁着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
对策1.多元化经营:商业银行应通过提供更多金融产品和服务来多元化经营,减少对利差的依赖。
2.加强科技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提高服务效率,保持竞争力。
问题四:监管不足深度分析监管不足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又一个问题,表现在:1.监管缺位:监管部门未能及时监测和应对金融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经济增长、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信贷风险管理不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服务品质不高等。
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存在着信贷风险管理不完善的问题。
首先,部分商业银行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存在着过于注重个人关系和短期效益的现象,导致信贷风险的积累。
其次,商业银行未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来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导致信贷风险的判断精度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定严格的信贷审批标准,确保贷款项目的可行性和偿还能力。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客户的信用状况以及还款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以提高信贷风险管理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二、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存贷款利差较大的情况下。
由于存款利率的管制,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主定价的能力,导致存贷款利差的扩大,损害了广大客户的利益。
为解决这一问题,商业银行应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逐步放开存款利率的管制,实现银行存款利率的合理竞争。
同时,商业银行还要加强风险管理和财务控制,控制存贷款利差的扩大,保护客户的利益。
三、服务品质不高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在服务品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商业银行在客户服务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客户体验不佳。
另一方面,一些商业银行的服务流程繁琐、效率低下,未能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商业银行应加大对服务人员培训的力度,提高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借鉴国外的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性。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积极引入互联网技术,推动线上线下服务的融合,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
银行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银行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一、引言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对于经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银行业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当前银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期改善整体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二、信任危机1. 信息泄漏: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加剧。
许多大型银行已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导致客户个人信息受到泄露风险。
2. 银行诈骗: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诈骗活动,给客户带来巨大损失,也伤害了整个银行业形象。
解决方案:1. 加强网络安全:投入更多资源来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系统,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保护客户信息。
2. 客户教育:通过持续开展针对性培训及宣传活动提高客户对于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等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
三、过时的技术和流程1. Legacy系统:许多银行仍然在使用过时的软件和系统,这些系统无法满足当前金融市场对于速度和灵活性的要求。
2. 繁琐的手续:一些传统银行业务仍然需要大量纸质文件,并采用繁琐的人工操作流程,导致办理业务效率低下。
解决方案:1. 引进新技术:银行可以考虑引入先进的科技工具,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以提高业务处理速度和准确性。
2. 自动化流程:推广数字化开展证明材料上传、电子签名等快捷操作,通过自动化来加快办理速度。
四、缺乏创新1. 产品同质化:很多银行推出类似或相同功能产品,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2. 缺乏顾客体验设计:信息时代客户更看重个性化服务体验,若不关注此点将可能失去竞争力。
解决方案:1. 创新项目投资: 银行应该积极投资研发创新项目,并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寻找新商机。
2. 提供个性化服务: 通过分析客户需求和行为数据,银行可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五、低效率和重复工作1. 客户信息更新:对于某些跨国银行来说,客户信息在多个部门中需要手动更新,无法进行实时共享。
2. 内部沟通不良:组织内部各个职能之间的沟通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中国银行业在长期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变革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增加,我国银行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分析1. 贷款压力过大当前,许多银行面临着持续增长的贷款需求,导致资金投放不足与风险累积。
过度依赖传统融资模式使得部分银行贷款压力过大,为其带来一定的风险隐患。
2. 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尽管中国已经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做出了努力,但该进程仍然相对缓慢。
由于利率调控机制未完全实现市场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银行收益和竞争力的提升。
3. 公平竞争缺失在我国银行业中,部分国有银行拥有垄断地位和优先待遇,导致其他类型银行无法享受公平竞争的机会。
这不仅影响市场活力和消费者选择权,也制约了银行业改革的进步。
4. 金融科技发展不平衡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然而我国银行业的金融科技发展却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一些大型银行投入较多资金进行数字化升级,而小型银行则缺乏资源和能力进行相应的创新。
三、对策建议1. 加强风险管理与监管为了避免贷款压力过大以及相关风险带来影响,需要加强银行风险管理与监管。
银监部门应加强对各家银行的差异化监管,注重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并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处置机制。
2. 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方面,需要加快推动息差改革、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并建立健全稳定、透明和自主定价机制,促使有序利率市场发展。
3. 优化竞争环境为了实现公平竞争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国有银行的监管与引导,促使其遵守市场规则,给予其他类型银行更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打破垄断现象,鼓励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
4. 促进金融科技创新为了解决金融科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应提高小型银行金融科技创新能力。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措施,如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引导合作伙伴关系等。
银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银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诸如监管不足、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快速扩张导致风险积聚1. 快速扩张带来的潜在风险近年来,为了迅速拓展市场份额,一些银行过度注重规模增长而忽视了风险控制。
这种过度拓张可能会导致资产质量下降和信用风险积聚。
2. 对策:严格风险管理与监管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并设立有效机制以避免过于激进地追求市场份额。
此外,相关监管机构也应加大力度,在流动性、资本充足率等方面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
三、信息安全与数据泄露问题1. 信息安全挑战日益突出随着科技进步和金融创新,银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安全挑战。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问题对银行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2. 对策:加强信息安全保护银行应投资并采用最新的技术和软硬件设备,以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并持续开展培训,提高员工对于网络安全风险意识。
同时,建立合理的应急预案和危机管理体系,以应对潜在威胁。
四、服务质量下降1. 自动化导致个性化不足随着科技发展,银行业普遍采用自动化系统来提高效率。
然而,在部分场景下过度自动化会导致服务缺乏个性化。
2. 对策:整合人工与科技优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银行可以整合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并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员工,在关键环节提供更好的人性化服务。
此外,建立良好的客户反馈机制也可以有效改善服务质量。
五、金融包容性仍需提升1. 农村地区金融渠道不畅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渠道相对不发达,许多偏远地区的居民难以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2. 对策: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升金融包容性,银行应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的投资,例如建立更多支行或代理机构,并结合移动支付等技术手段,拓展农村居民的金融渠道。
六、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1. 缺乏战略性创新当前银行业仍然面临着缺乏战略性创新的问题。
我国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我国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体系作支持,在我国,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部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目前我国银行业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银行业的发展,也对整个经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1. 信贷风险过高我国银行业在近年来快速扩张中普遍存在信贷风险较高的问题。
由于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和其他金融机构面临监管限制,大量的企业和个人只能通过银行获得融资。
这导致了银行系统内部信贷风险集中、链条效应明显,并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2. 银行间竞争不充分中国银行业存在市场竞争相对欠缺等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垄断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私人资本进入受到限制,导致银行间竞争程度不高,服务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改善,利率市场化难以推进。
3. 利率管制束缚产业发展我国银行业存在着利率管制的问题,这限制了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
低利率环境导致资本过度向房地产等热门行业倾斜,而无法充分满足创新型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4. 服务体验亟待改善部分我国银行的服务水平和体验相对滞后。
传统银行机构运营模式比较落后,与互联网金融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缺乏创新性产品、效率低下、服务态度不够友好等问题,使得许多消费者在选择金融服务时更倾向于非银行渠道。
5. 风控能力有待提升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监管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尽管监管机构加大了对银行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的要求和力度,但仍然面临着违规操作、内部控制不足等挑战。
此外,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体系下,风险义务不明确也是造成风控能力有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对策及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银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进其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服务水平。
1. 强化风险管理能力银行业应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并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专业素养。
同时,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在风险监测和预警方面进行精确而快速的响应。
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尽管银行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支持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它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竞争压力日益加剧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升级,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纷纷进入银行业务领域,给传统银行带来了巨大竞争压力。
此外,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新型金融科技公司具备更高效率和低成本优势,进一步加剧了传统银行面临的竞争。
针对这种情况,在保持现有客户基础稳定并同时吸引新客户方面是制定有效对策的关键。
首先,传统银行应利用自身强大资本实力进行合规创新以降低运营成本,并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和增值服务,以留住现有客户。
其次,为了吸引新客户,银行应积极拓展金融科技合作,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并不断加强用户体验。
二、风险管理亟待加强在金融风险防控方面,传统银行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内部控制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包括业务活动追责机制及人员监管等;其次,在对外部风险的管理上可能尚未形成全面系统化的架构。
针对这一问题,传统银行需要建立健全规范的内部审核与监督机制,并加强员工教育培训以提高风险意识和专业素养。
此外,在对外部环境因素进行评估时应采取综合方式考虑并建立起完善的旗舰产品线来实现边界有组织力量投入于有效率能下经营环境中去。
三、数字化转型需加速推进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日益普及,“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到了各个领域。
然而,相比于其他行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相对滞后。
现实中出现的诸如传统银行应用系统过于繁琐、线下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了用户体验。
为应对这一挑战,传统银行势必要加快数字化转型。
首先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与科技公司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
其次,银行须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来推动内部信息系统升级,并引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银行业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基于对我国银行业SCP范式的研究[摘要]本文按照SCP的理论框架,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角度开展对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SCP 问题原因对策一、背景综述(一)SCP范式1959年,贝恩在其著作《产业组织》中系统地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他认为,市场结构(structure)决定市场行为(conduct),而市场行为又产生市场绩效(performance),即SCP分析范式。
高度重视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尽管在后来的理论中出现了以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新产业组织经济学,SCP范式作为哈佛学派的理论基础,历经修正与争议,仍然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
下图为贝恩的SCP分析框架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情况,也是本文的行文主线。
(二)我国银行业发展历程简介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承担与管理一切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既是中央银行又是商业银行,掌握了全国大约93%的金融资产,是典型的完全垄断市场;1979-1984年,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4家专业银行打破了中国人民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四家银行分管不同领域,仍旧是高度垄断。
80年代,银行与财政分离,重组交通银行,金融市场逐步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
1993年,商业化改革启动,从国家专业银行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建立政策性银行并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改革,组建合作银行,审慎监管起步。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银行进行监管,2004年起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
二、我国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市场结构中的主要问题1、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是指在银行业中少数几个最大银行所占的市场份额,它可以被用来判断银行业市场的垄断与竞争程度,是决定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最基本常用指标。
通常用CRn指数,HHI指数等指标来衡量。
CRn指数是指前 n 家银行所占银行业中的市场份额的比重之总和,中国通常采用 CR4指标来分析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国际银行业则一般采用 CR5指标。
1996—2008 年,无论是存款、贷款还是资产,中国银行业的 CR4都清晰的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过程,三者分别减少 21%、30%和 26%,充分验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市场中垄断程度的弱化CR5也基本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然而,根据贝恩对市场垄断程度的分类表,我国的银行业的CR4和CR5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反映出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始终较高。
从HHI指数也能看出这一结论。
银行业的 HHI 指数是行业内所有银行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
HHI 指数的范围在 0 和 1 之间,通常把它扩大 10000 倍来衡量。
HHI 指数越是接近于 10000,银行业的垄断程度越强;HHI 指数越是接近于 0,银行业的竞争程度越强。
HHI指数在不断下降,说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强,然而国有企业却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尚未形成竞争市场机制。
中国银行业正在处于由高寡头垄断向低寡头垄断的转型。
2、产品同质化严重我们从客观层面和主观层面来探讨我国银行业产品的差异化。
从客观层面来看,我国银行业的主要业务集中在存贷款利率和中间业务。
由于我国中央银行对于存贷款利率有设立国家指导线,各银行只能在国家规定率的基础上上下浮动5%,因此各银行存贷款利率差距不大,与此同时,中间业务发展并不完善,银行主要收入取决于存贷款利差。
在客观层面上我国银行业的产品同质化严重。
从主观层面看,主要分为消费者偏好于服务质量,中国的服务业尚不完善,各银行的服务差距并不大,人们对于四大国有银行有着一定的信誉偏好,而对于其它银行则并没有表现出这样偏好,在主观层面的同质化倾向同样严重。
我国的银行业同质化倾向严重,极易导致竞争加剧,缺乏信誉偏好的中小型银行生存困难。
3、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过高在我国,银行业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都很高。
从进入壁垒看,2003 年修订的《商业银行法》的第十三条规定,“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0 亿元人民币,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 亿元人民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5000万元人民币,并且注册资本应为实缴资本。
”《商业银行法》还明确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8%,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 75%,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 25%,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不得超过 10%。
从退出壁垒看,银行由于关系到我国的金融安全,国家非常重视,与此同时,有着很高的沉没成本,在解雇员工时,也要承当相当的费用,我国银行业的退出壁垒同样很高。
进入和退出壁垒的过高,短时间内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在长期却会影响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二)市场行为中的主要问题1、价格行为竞争不明显我国的银行利率并没有走向市场化,作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存贷款利率在不同银行间仅有较小的差距,价格行为竞争几乎不起作用。
2、非价格竞争趋同化我国银行业非价格竞争主要通过新产品开发、广告和金融形象设计来完成,我国的银行缺乏整体的营销观念,没有把产品的价格、服务、渠道和营销等整合起来去做,而是通过个体来小打小闹,整体的行为营销理念很差。
基本上就是通过电视、报纸等来像发布信息一样的营销银行,偶尔也会像电视购物一样的诱导客户,改变客户的偏好进而选择自己。
并没有为了达到客户的需求而去提供新技术和新产品来去营销客户,基本上都是趋同化,没有自己的主打营销主题和特色。
(三)市场绩效中的主要问题国有银行流动性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我国三类银行存贷比(2010)如图所示,尽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在国际标准线75%以下,给防止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带来了好处,但由于我国银行的收入来源还是主要靠贷款业务,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远远小于贷款的利息收入,贷款业务中的利息收入仍然是银行营业收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贷款业务的减少就会导致银行利润的减少,不利于提高银行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我国银行业问题的原因(一)针对市场结构1、历史遗留原因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前实行的计划经济制度,国家长期控制大量金融资产,导致了完全垄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金融体系的深化,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逐渐加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也进行了进行股份制改造。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将会进一步增加,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降低。
2、存贷款利率未市场化国家长时间实行的利率规定直接导致了我国银行业竞争市场几乎完全丧失了自由定价和价格竞争的竞争手段,尽管我国放开了同业拆借的利率市场化,债券利率的市场化,对境内外币利率的市场化推进以及人民币贷款利率的初步市场化,但是对于银行主要业务来源的存贷款利率却并没有实行完全的市场化策略。
直接导致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不强,只能从非价格因素竞争。
3、国家政策限制我国银行业的高进退壁垒对我国银行业过度集中的市场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银行中大部分的产权结构中都含有国有成分,完全民营机制的银行只有民生银行。
高进入壁垒使得我国民营机制的银行发展很困难,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更是不好解决,此外退出壁垒也很高,这就导致发展潜力不好,市场效率低下的银行也在银行业中滥竽充数,使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定价出现了畸形。
另外,这种高进退壁垒也使我国银行缺乏推陈出新的动力,不用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照样可以获得高利润,所以我国银行业的创新能力一直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银行的发展水平。
(二)针对市场绩效1、内部因素我国银行的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国有银行的管理者缺乏经营管理意识和长期的竞争观念。
国有银行过去往往更重视规模数量扩张,而不重视市场绩效,与真正银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我国银行关于权、责、利机制还不健全,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容易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由于我国银行业在经营方面经验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水平;此外,我国银行业普遍仅注重招聘环节,而在职工入岗后的培训比较欠缺,对员工的奖励机制也不完善,员工积极性普遍不高。
2、外部因素我国国有银行长期寡占地位,多年的发展造就庞大的规模。
但是资本过高会使银行财务杠杆比率下降,增加筹集资本的成本,最终影响银行利润。
国有银行市场绩效与其规模不相称主要在于体制性原因;另外,我国银行资产配置绩效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低效运行,其亏损往往转嫁给国有银行,致使银行资金难以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加大了信贷资产的风险和损失。
同时,国有银行承担了社会负担和社会性功能,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
还有,国家对存贷比75%的规定以及8%的资产负债比规定限制了银行贷款的发展,降低了流动性。
四、政策建议(一)针对政府1、逐步放开价格,推进利率市场化我国银行业的产品定价并没有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我国可以通过货币的价格来运用利率工具调节市场,并促进市场利率的形成。
市场利率特别是存贷款利率的放开会使得银行可以自由对利率进行指定,即企业具有自由定价权,这样一来,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吸引更多的客户,对于大银行而言,有了客户竞争压力,有利于大银行的管理升级。
2、有条件地降低银行业进入壁垒中国银行业目前虽已打破垄断,但竞争水平不高,市场集中度还是较高。
银行业主体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行成本的外在压力也不足,降低银行业的进入壁垒,放松行业进入的管制,引入新的竞争者,构建有效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应将重点放在准许非国有产权主体的建立和发展上。
对于我国银行业而言,几年来蓬勃兴起的民间金融特别是江浙地区的民间金融为我国银行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指明了方向。
3.减少管制,增加市场流动性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银行普遍存在流动性不足的现象,主要是由于银行对于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有较高的要求,且高出国际标准较高的水平。
适当减少对我国银行业的管制,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刺激银行贷款,一方面增加了银行的利润,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
同时,减少对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的管制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拓宽银行的非利息收入。
4.加强监管,确保银行业安全经济学理论认为,银行的负外部效应是对银行实施监管的主要理由是为了减少和避免银行出现重大风险,保持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就需要通过外部力量来对银行进行监管,限制银行倒闭的不利影响。
银行在运行过程中有许多采用不当竞争手段的机会,只有通过有效的银行运行监管才能保证整个银行的运行及其竞争处于有序合理的状态;对银行的有效监管也是及时发现问题银行并督促其退出运行的必要基础。
(二)针对银行1.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员工培训对银行而言,加强管理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银行业主要的竞争手段是非价格竞争,这就要求银行有完整高效的管理体制,实行自上而下,分工明确的树形管理体制有利于责任划分与经营组织活动,从而挺高效率,降低生产费用,杜绝尾大不掉现象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