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诲人不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 从孔子的整个言行来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 “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 映论、实践论的观点。 •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 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
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认为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 受而可小知也”,以与人为善的态度鼓励 “难与言”的互乡人进步,这些都说明孔 子在实践中基本是坚持反映论的。
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 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
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 而且尽管他自己博学多闻,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 知识,这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消极方面。
想求明白却不得的样子
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样子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用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 知十,赐 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大概;这;宾语前置的标志;说;句末语气词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 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 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过去的事;未来的事。动词作名词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 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绘画的事在素地之后。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什么;说。宾语前置句 之乎。这;吗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孔子招收的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 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力较强,像高柴、 曾参的智力却比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都成为高才生。 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 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的比孔子 小近五十岁。孔子并不歧视品行上有缺陷的人,照样收他们 为弟子,他们后为也都成为孔子门下的优秀学生。
教育的作用
习染
愚者,形容词作名 词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上等的
通“智”, 智者,形容 词作名词
下等的
这两章如何与“教育的作用”相联系起来?
人的天性是相近的,通过教育使人的品行智力千差万别,即教育可以改 变人。 对于天才或蠢才,教育是改变不了他们的。
探究: 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
取独
独自站立, 弟子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 古今异义
离开,保持距离。 形容词做动词
闻: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听到、听说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 知道、懂得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名声、声望 ④博闻强志
见闻、知识
第4——7章讲述的是教育的内容,从此四章里得出孔子的教学 有哪些具体内容? 历史文献、社会实践、待人尽心竭力、办事诚实可信 注重道德修养、注重表达能力、注重政事管理、注重文化典籍 关注圣和仁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成语
千年杏坛名书院
有教无类
同心同德又同堂,
诲人不倦
不愤不启 举一反三 闻一知十 切磋琢磨 绘事后素 各得其所 当年车辙不曾回。 变鲁变齐今又楚, 此日杏坛如现在;
教育的作用
习染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习: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习染 反复练习 2.学而时习之。 学习 3.莫如修仁义而习文。 4.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习惯于 熟悉 5.通书,习戎事。 飞翔 6.鹰乃学习。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子.权修>>
诲 人 不 倦
huì
字音提示:
mǐn qiān 1、知 zhì 2、闵子骞 3、冉伯牛 rǎn4、仲弓 zhòng fěi 5、陈亢 gāng 6、悱 chǎn 7、隅 yú 8、谄 9、切磋 qiē cuō 10、倩 qiàn 11、绚 xuàn
用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 做 不过 至于 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向 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特别的听闻 无法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 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 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表修饰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表承接 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 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 其子也。”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孔子虽然主 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他 所说的“人”不包括占人类一半 的妇女。“唯女子与小人不可教 也”,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没有一 个是女性。我们不能要求两千多 年前的孔子具有男女平等的现代 wenku.baidu.com识,但孔子把妇女排斥在教育 对象之外,则是他“有教无类” 原则的一个极大的缺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泰勒博士说: “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 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 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 之小是令人惊奇的。” 人人都有接受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
教育的对象
种类、类别
类 子曰:“有教无类。”
在当时的社会可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给人分类? 出身的贵贱
智力的高低
孔子招收的学生是不论出身贵贱和等级的。他的学生来 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各不相同,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 (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 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 “贱人”仲弓,出狱的犯人公治长,做过盗贼的颜涿聚。 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鲁国,还有 齐、宋、晋、楚、秦等国。从民族看,大多数是华夏族的, 也有少数民族的。所以何晏认为,有教无类“言人所在见 教,无有贵贱种类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