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1-10课)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⑴①红莲菡萏: 美丽的红莲,“亭亭”“ 立”。 写出 了红莲的美丽袅娜娇弱。②雨打红莲: 柔弱无助,正遭 受暴风雨的袭击。③荷叶护莲,幸福幸运的红莲。当这 株美丽的红莲孤独无助的时候,一张荷叶倾侧下来,为 她遮挡风雨,帮助红莲顺利躲过了暴风雨。小结:我们 在文中看到了一株美丽娇弱的红莲。这株红莲正遭受暴 风雨的袭击,倍感孤独无助的时候,一张荷叶倾侧下来, 为她遮挡住了风雨。
④“太迟,太迟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 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严冬的折磨而在清明 将到时死去的怅恨之情,其间也交织着对自己母亲身体的担 忧和焦虑之情。
14.流动 央求 跳动
15.“小龟不吃饭,饿吗?” “小龟的家在河里吗?” “送小龟回家吧” “小龟找到爸爸妈妈啦——”
16.因为我和妻子见到儿子放小龟回家后的兴奋、欢呼。 感受到儿子的纯真、善良,既高兴又激动。做母亲的更 善于动情,所以“妻,真的流泪了”,而我则“要流 泪”。
12. ⑴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 经过 结果 ⑵顺叙 倒叙 插叙
13.因为母亲对待儿女态度的亲疏是以所送物质的多少来
14.因为母亲在头年过生日时对“我”和大姐的态度极大 地刺伤了“我”,“我”对母亲很不满。
15.哥哥以实际行动来揭示人之常情,以“我”对哥哥的 表现来道出母亲不是圣人,目的是劝“我”不应该责怪 母亲。
第6课 我的老师
1. 蔡老师是一个温柔、热情、公正、热爱孩子的人,她 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我”是一个纯正、天真活泼、尊 师好学的学生。(此答案仅作参考,意思对即可。)
2.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 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 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 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 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
8. ⑴仗义执言 ⑵委屈 ⑶病入膏肓 ⑷忘恩负义 ⑸步
9. 排比 拟人 10.发展 贡献 牺牲 11.鼓励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献、自我牺牲。 12.C(“芽儿”、“花儿”、“果儿”是青年的象征)
第5课 《世说新语》两则 4.刘义庆 5.⑴俄而:不久,一会儿 ⑵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⑶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⑷舍去:不再等候就走 了 ⑸不:通“否” ⑹委:丢下,舍弃
⑵想到的内容略。 寄情于物(借物喻人) 情感:赞 颂母亲、歌咏母爱 句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 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 的荫蔽?
3. hàn dàn huái qī 祷 yìn 衍 nì dì
4.不同意。在“我”变成了金色花后,仍不离妈妈左右, 注视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为她送去香气,陪伴妈 妈读书,这些都说明了“我”非常爱自己的妈妈。之所 以在妈妈寻找自己时不说话并且匿笑,是因为他个性天 真调皮,在和妈妈开玩笑,而并不是真的捉弄妈妈。所 以不能说“我”是个坏孩子。其实“我”是一个天真、 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
5.解答此类型的题目,同样不能孤立地断章取义,应该 把这些句子放到课文中去,联系全文,结合文章主旨来 考虑。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眼”,理解其深刻的内涵, 有助于更好地“读懂”课文。参考答案:人到中年,肩 上负着的是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对家庭应当有一种 使命感。
6. D 7. B 8. C 9. ①密 ②拆 ③竟 ④决
16.第一次流泪可理解为母亲对“我”和大姐不同的态度 刺痛了“我”的心,“我”难过得流出了眼泪;第二次 的眼泪是“我”听了哥哥的陈述后的感动之泪。
17.答题指向:可以直接跟母亲言明;可以不以为然,不
第4课 散文诗两首 1.⑴与母亲嬉戏,为妈妈做事。 ⑵示例:母亲做祷告,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 心脾)。 母亲读书,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 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母亲去牛棚,恢复原形求 她讲故事。
3.第一处:“母亲喜欢花……”。 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 的人。 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Fra Baidu bibliotek我母亲常常肝痛……” ①补充说 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 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4.憔、侍、央、膳、诀、瘫痪、宿
2.⑴我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对朋友反悔了。⑵父母 的不理解伤害了我的心。
3.mǒ jī pēng 颊 攥 dǎi dài 杈 zhàn chàn dé děi 4.①目不转睛 ②形影不离 ③满不在乎 ④声色俱厉
5.生气→伤心→谅解 6.环境描写。用冷冷的月光烘托心情的哀伤。 7. B 8. BC;A;C 9. A 10. A 11. ⑴怦怦(“蹦蹦”是形容跳跃动作的) ⑵爸爸(用 “父亲”显得不亲切,不统一) ⑶抗拒(“抵抗”指用 武力对付对方)
6.“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 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 的父亲。
7.答案示例:⑴用“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 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 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 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而用“撒盐”喻好。 ⑵用“柳 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 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 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可 用来喻“飞雪”的喻体还有如:鹅毛、蒲公英子等。另外咏雪 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等。
《导学案》答案
第1课 散步 1. 一家三代四口,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我”,母亲、 儿子、妻子
2.“我”劝母亲散步 →全家一起散步 →走大路小路的分 歧 →“我”决定委屈儿子 →母亲却依从了孙子 →“我” 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
4.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 命的召唤,为后文作铺垫。
10. ①记叙 ②描写 ③议论
11. 不能。因为连用两个“我的”,意在强调“我”与“母 亲”、“妻子和儿子”之间的挚爱之情,所以并非赘词。
12. ①祖孙对举,表明祖孙之间有不同的要求。 ②祖孙对举, 表明祖孙二人有同样的特点——听从于“我”。③夫妻对举, 表明夫妻二人各有所为,背负着老的、小的,却共同把整个 世界背了起来。作用:这种文句对举,语句大致整齐,以优 美整齐的形式强化了亲情,且富有趣味。例句:我的母亲虽 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了。 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 小,自然也轻。 祖孙对举,表明二人虽年龄不同,却有共同 的特点——不重。
14.“本来”一词融入了作者对史铁生遭受身体磨难的遗憾 之情。 “塞”字融入了作者对命运不公的谴责以及对史 铁生深深的同情。
15. D(不是“简述”,是“详述”;没有“感激”之 情。)
第3课 羚羊木雕 1. 文章记叙了“我”将羚羊木雕“送友”后又在父母的 反对下被迫“讨回”,好朋友体谅了“我”的反悔,但 “我”的心留下了创伤。
6. (1)既、即、既、即、即、即 ⑵孤、狐、狐、弧、孤、孤
⑶卷、卷、券、卷、券、卷
3.wēi yún zhì tuì fén kē luō yú jiǎo bǔ cún bèi jù guà yuán wēi chún chen hū
4.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5.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 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 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 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 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这种次序安 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5.史铁生:痛苦与绝望 母亲:平凡、坚强、宽容和无 私
6.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 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 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7.这是一个颇有诗意的标题,寓沉重于轻灵之中。母亲 在秋天病逝,带走了未能陪儿子去看菊花的遗憾,留下 了对儿女的无尽牵挂。多年后的一个秋天,“我”在妹 妹的陪同下,终于完成了母亲的遗愿。标题含蓄隽永, 吸引了读者。
⑵“扑”“抓”“忍”三个动词表现出母亲反映的强烈, 母爱的坚定、执着和深沉。
⑶“憔悴的脸” 表明母亲积劳成疾, “央求般的神色” 见出母亲的耐心、慈祥。即使是 暴怒无常 的 我 ,也不 由得为之感动了。
⑷表现出母亲的细心,生怕触痛我的内心。也说明她内 心比“我”还沉重。
13.①史铁生和他的作品真诚、温暖、厚重。②他的一 生透明坦荡,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③ 他坦然写自己,读者可以通过他的作品了解他的往事和 他的思索。④他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厄,却并不抱怨, 知道感恩。⑤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经受血的洗 礼后,他把困苦变成资源,从此走向内心,走通命定之 路,去看他人和世界。⑥他在困境中写出大量的文学作 品。(任意写出三点即可。摘取原文或自行概括皆可。)
13. ①一个“像”字架起了母子亲情关系今昔比较的桥梁:儿 子小时候很听母亲的话,是个乖孩子;母亲现在老了,十分 尊重、顺从正当中年的儿子;可以说是母慈子从,儿孝母顺。 写出了母子间几十年来相处和谐的关系,充满骨肉亲情。
②“总算”表露出“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表达了“我” 对慈母的孝敬之情。
③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面对漫长的酷冬,在身 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磨难之巨。
8.开放型试题,可参看下面的答案:⑴元方以客“无 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义。对 粗俗的客“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 ⑵可以理解为元方并非“无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 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 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 可以理解为元方确 实有失礼仪。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 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
5.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 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 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
6. 印度 泰戈尔 冰心 谢婉莹 《冰心全集》 《繁 星》 《春水》 《寄小读者》
7. 示例:房子——主人 主人——客人 客人——喝水 喝 水——茶 月亮——太阳 太阳——大地 大地——花园 花 园——花
8.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烂漫
9.⑴B ⑵A ⑶A ⑷C 10.B 11.略。
12.⑴这句话采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两个“悄悄地”, 描写母亲来去时小心谨慎的动作,包含了无限的宽容与 忍耐;“偷偷地”表现了母亲不忍打扰我,激怒我,耐 心等待“我”安静下来的心理和情态。“眼边红红的” 含蓄的表明母亲刚刚哭过,面对“我”的不幸,她比 “我”更为痛苦,又无可诉说。“躲”这一动作描写体 现了母亲的理解。
17.和谐关系 使命感 理解(互相体谅) 思家、团聚(尊 重、爱……)
第2课 秋天的怀念
1.母亲要带我去看花 我答应母亲去看花 母亲不能陪我看花 我和妹妹去看了花
2.⑴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显得非常高兴。 为儿子愿意出去 看花而产生的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⑵“我却一直都不知道”,“那步田地”是多么严重。当 “我”陷入自我痛苦的时候,“我”完全忽略了母亲,她的 病痛不会比“我”少一分。我们从这两句话里读到了作者无 限的后悔。
⑶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 爱读书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⑷喜爱、赞美。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 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 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 人们,正可以象征母亲喜爱孩子、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表达实在美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