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第五版第三章课后练习题题目以及答案
成本会计(第三、四章作业答案)

2、假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用管理用具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某月从仓库领用管理用具一批其计划成本为4800元,报废在用管理用具一批其计划成本为2200元,回收残料计价130元,已验收入库。该月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为节约4%。要求:试编制有关会计分录。(重点掌握五五摊销法的会计处理)
要求: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编制工资分配的会计分录。
解:960000-36000=924000元
甲产品耗用总工时=20000*64=1280000(小时)乙产品耗用总工时=16000*60=960000(小时)
工资费用分配率=924000/(1280000+960000)=0.4125(元/工时)
3、职工张三6月份加工甲、乙两种产品,加工甲产品300件,乙产品150件。验收时发现甲产品有废品30件,其中料废10件,工废20件;乙产品全部合格。该职工的小时工资率为5元,甲产品的定额工时为30分钟,乙产品的定额工时为2小时。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计算张三本月份的应付计件工资。
解:甲产品计件单价=5*(30/60)=2.5元
A产品分配的动力费用=460000*0.82=375666.67(元)
B产品分配的动力费用=140000*0.82=114333.33(元)
5、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计时工资共计960000元,其中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6000元。甲产品完工20000件,乙产品完工16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64小时,乙产品60小时。
解:丙产品材料定额成本=200*(5*12+8*14)=34400元
丁产品材料定额成本=100*(7*12+9*14)=21000(元)
成本会计第三章学生练习题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回集一、名词解释1.低值易耗品4.五五摊销法11.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截了当分配法13.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15.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案本钞票分配法19.废品的报废损失l8.年度方案分配率分配法二、判定讲明题(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并讲明理由)5.间接计人费用应采纳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以后分不记人各产品本钞票明细账及有关本钞票工程。
6.直截了当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以及用于全然生产和辅助生产但没有专设本钞票工程的费用,应分不记人“辅助生产本钞票〞和“制造费用〞科目。
8.购建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不计人产品本钞票,应计进期间费用。
11.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属于间接计人费用。
13.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与按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的计算结果是不相同的。
15.五五摊销法适用于各月领用和报废对比均衡、各月摊销额相差不多的低值易耗品。
18.用于全然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以及行政治理部门的照明用电不计进本钞票,应计进治理费用。
20.在采纳计件工资形式下,假如是生产多种产品,那么应采纳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工资费用,然后再记人各种产品本钞票明细账的“工资及福利费〞工程。
22.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应记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借方,按照他们的工资额和规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实际工作中那么记人“治理费用〞科目的借方。
24.全然车间固定资产的修理费应与企业行政治理部门、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修理费一起间接计进产品本钞票。
25.月份内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26.每月预提利息费用时,编制的会计分录是:借:治理费用贷:预提费用30.但凡受益期与支付期不一致的费用,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那么分不采纳待摊或预提的方法来处理。
33.所有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制造费用,一律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34.采纳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将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受益多的车间排列在前面先分配出往,受益少的车间排在后面后分配出往。
《成本会计》第三、四、五章练习答案

第三章制造业要素费用的核算一、简答题(要点)1.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材料费用,可以反映材料供应的超支或节约情况,便于分析和考核计划的完成与否。
发出材料的单价直接采用计划成本,简化了材料发出的核算工作。
但是当材料种类较多时,不能对每一种材料分别计算其材料成本差异,因此经过调整后的材料实际成本不太准确。
2.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主要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重量分配法、体积分配法、产量分配法等。
3.人工费用包括:工资费用和按照工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社会保险,以及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内容。
4.直接生产产品的工人工资应由产品成本负担。
如果企业采用计件工资制,工资费用应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而计时工资一般为间接计入费用,只有在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工资费用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在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工资费用需要在几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标准通常选择实际生产工时或定额生产工时。
5.待摊费用是指本期已经发生或支付的,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共同负担的,摊销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
通常包括预付的保险费、报刊费、租金、低值易耗品摊销和一次性购买印花税票数额较大的税金等。
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在“待摊费用”账户中进行。
费用发生时,借记“待摊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各月摊销时,应根据应摊费用的车间、部门和费用的用途,分别借记“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账户,贷记“待摊费用”账户。
预提费用是指预先提取计入各月成本费用,在以后月份才实际支付的费用。
预提费用的特点是先计入相关成本费用,而后发生或支付费用。
通常包括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租金和保险费也可以采取预提的方式。
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应通过“预提费用”账户核算。
由于预提的各项费用一般不单设成本项目。
因此,预提时应按车间、部门和用途分别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账户,贷记“预提费用”账户;当费用实际发生时,借记“预提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共同耗用 A 和B 两种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 划分。
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 材料10千克,B 材料5千克;乙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 材料4千克,B 材料6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A 材料1782千克,B 材料1717千克。
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 材料2元,B 材料3元。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 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和会计分录答案:(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 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 =100X 10 = 1000 (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 =200X 4 = 800 (千克) 合计 1800(千克)B 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 =100X 5= 500 (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 =200X 6= 1200 (千克) 合计 1700 (千克) (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丨M2A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 =0.99 丨717B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 乙产品应分配的 甲产品应分配的 乙产品应分配的(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 A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990X 2= 1980 (元) 甲产品应分配的 B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X 3= 1515 (元)合计3495 (元)乙产品应分配的 A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792X 2= 1584 (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 B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X 2= 3636 (元)合计5220 (元)(5)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3495X (- 2%)=— 69.9 (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X (— 2%)=— 104.4 (元)(6)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第三章成本会计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成本会计练习题答案第三章成本会计练习题答案在学习成本会计的过程中,练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第三章成本会计练习题的详细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相关知识。
1. 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是什么?成本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关成本的信息的一种会计方法。
其基本概念是以成本为核心,以成本为基础,以成本为导向,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状况。
其目标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关成本的信息,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成本管理和成本优化。
2. 什么是成本要素和成本对象?成本要素是指构成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间接费用等。
成本对象是指在成本核算中被计算和分配成本的对象,可以是产品、作业、部门或其他经济活动单元。
3. 什么是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需要通过分配或分摊的方式计算和分配给各个成本对象。
4. 什么是全面成本和差别成本?全面成本是指在成本核算中计算和分配给成本对象的全部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差别成本是指在不同决策方案或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差异,是用来衡量不同决策方案或经营活动之间的成本差异的重要指标。
5. 什么是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对成本的计划、执行、监控和调整,使成本在可控范围内,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对成本的分析、评价和改进,提高成本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方法。
6. 什么是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计算和分配的过程,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和分配。
成本分析是指对成本进行分类、比较和解释,以获取有关成本的信息,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分析方法。
7. 什么是制造费用和非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与产品的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成本会计第三章学生练习题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一、名词解释1.低值易耗品4.五五摊销法11.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13.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15.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成本分配法19.废品的报废损失l8.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二、判断说明题(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并说明理由)5.间接计人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以后分别记人各产品成本明细账及有关成本项目。
6.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以及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应分别记人“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科目。
8.购建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不计人产品成本,应计入期间费用。
11.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属于间接计人费用。
13.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与按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的计算结果是不相同的。
15.五五摊销法适用于各月领用和报废比较均衡、各月摊销额相差不多的低值易耗品。
18.用于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照明用电不计入成本,应计入管理费用。
20.在采用计件工资形式下,如果是生产多种产品,则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工资费用,然后再记人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工资及福利费”项目。
22.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应记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借方,按照他们的工资额和规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实际工作中则记人“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
24.基本车间固定资产的修理费应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修理费一起间接计入产品成本。
25.月份内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26.每月预提利息费用时,编制的会计分录是: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30.凡是受益期与支付期不一致的费用,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分别采用待摊或预提的办法来处理。
33.所有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制造费用,一律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34.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将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受益多的车间排列在前面先分配出去,受益少的车间排在后面后分配出去。
成本会计第三章答案

成本会计第三章答案篇一:成本会计学(第五版)第三章课后练习题题目以及答案】,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
甲产品投产100 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 a 料10 千克, b 料 5 千克;乙产品投产200 件,原材料单间消耗定额为: a 料 4 千克, b 料 6 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 a 料1782 千克, b 料1717 千克。
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料2元,b料3元。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 要求:按定额消费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和会计分录。
思考:原材料费用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比例分配较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有何优缺点?它们各自使用什么样的情况?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 )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材料:合计1700 (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0.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 3495-69.9=3425.1 (元)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 5220-104.4=5115.6(元)(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3—12)。
(8 )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495 ——乙产品5220 贷:原材料8715 2 )借:材料成本差异174.3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69.9 ——乙产品104.42 、某企业设有供水、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如下:要求:采用交付分配法,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列示计算过程);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思考:对该分配方法如何评价?采用该分配方法时为什么“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会大于原来的待分配费用额?(1)交互分配。
供水劳务分配率=运输劳务分配率==0.95 =0.5供水车间实际费用 =19000+750 - 950 = 18800 (元)运输车间实际费用=20000+950 - 750 = 20200 (元)(3)对外分配。
成本会计第三章练习题

一、判断题1.直接生产费用都是直接计入费用2.间接生产费用都是间接计入费用。
3.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都是直接生产费用。
4.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5.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的费用,应先记入“制造费用”科目。
6.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应直接计入当月损益。
7.由几种产品生产共同耗用的、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可以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8.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在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9.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与按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的计算结果是不相同的。
10.用于生产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低值易耗品摊销应计入制造费用。
11.五五摊销法适用于各月领用和报废比较均衡、各月摊销额相差不多的低值易耗品。
12.分次摊销法一般适用于一些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又不易损坏的低值易耗品。
13.用于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照明用电不计入成本,应计入管理费用。
14.生产人员、车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薪酬费用,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15.在采用计件工资形式下,如果是生产多种产品,则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产品生产工人的薪酬费用,然后再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人工”项目。
16.在采用计时工资情况下,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人员的薪酬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
17.对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计时工资,按实际工时比例进行分配比按定额工时比例进行分配更能体现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与其劳动生产率高低之间的关系。
18.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该全部计入产品成本。
19.要素费用中的税金,是管理费用的组成部分。
20.为了均衡成本负担,凡是数额较大的费用,均应作为待摊费用,按月摊销。
成本会计课后答案第三章

2 50 0 0 1 50 0 0 1 50 0 0 50 0 0 70 0 0 30 0 0 2 30 0 0 42 0 0 92 0 0 2 40 0 0 5 15 0 0 2 52 8 0 12 8 0 12 0 0
( )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表 ( 计划成本分配法 ) 编制会计分录 。 5 ) 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 1 — — 机修 ( 直接燃料及动力 ) 借 : 辅助生产成本 — 基本生产成本 — — — × 产品 ( 直接燃料及动力 ) 制造费用 — — — 基本生产车间 — — — 机修车间 — — — 供电车间 管理费用 — — 机修车间 贷 : 辅助生产 — — — — 运输车间 ) 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 。 2 — — 机修车间 借 : 辅助生产成本 — — — — 供电车间 — — 机修车间 贷 : 制造费用 — — — — 供电车间 ) 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 3 借 : 管理费用 贷 : 辅助生产成本 — — — 机修车间 — — — 供电车间 12 0 0 8 0 12 8 0 1 93 8 0 1 15 8 0 1 93 8 0 1 15 8 0 12 0 0 1 50 0 0 2 30 0 0 6 0 0 25 0 0 92 0 0 2 75 0 0 2 40 0 0
( 元) 9 2×2=15 8 4 乙产品应分配的 A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 7 ( 元) 1 2×3=36 3 6 乙产品应分配的 B 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12 合计 ( 元) 52 2 0
( ) 计算甲 、 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 5
( 元) 9 5× ( -2% ) =-6 9 9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34 ( 元) 2 0× ( -2% ) =-1 0 4 4 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52 ( ) 计算甲 、 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 6 ( 元) 9 5-6 9 9=34 2 5 1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 =34 ( 元) 2 0-1 0 4 4=51 1 5 6 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 =52 ( )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 见表 3—1 ) 。 7 2
成本会计(第三、四章作业答案)

成本会计(第三、四章作业答案)第三章要素费用的核算【课后习题】P55—计算分析题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
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单位消耗定额25千克。
要求:采用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解: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300*10=3000(千克)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200*25=5000(千克)材料消耗量分配率=2000/(3000+5000)=甲产品分配的材料数量=3000*=750(千克)乙产品分配的材料数量=2000*=1250(千克)所以,甲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750*20=15000(元)乙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1250*20=25000(元)2、某企业生产丙、丁两种产品领用C、D两种材料,实际成本共计66480元,本月投产丙产品200件、丁产品100件。
丙产品的消耗定额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丁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是: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
C、D两种材料的计划单价分别是12元和14元。
要求: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每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
解:丙产品材料定额成本=200*(5*12+8*14)=34400元丁产品材料定额成本=100*(7*12+9*14)=21000(元)材料费用分配率=66480/(34400+21000)=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4400*=41280(元)丁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1000*=25200(元)3、职工张三6月份加工甲、乙两种产品,加工甲产品300件,乙产品150件。
验收时发现甲产品有废品30件,其中料废10件,工废20件;乙产品全部合格。
该职工的小时工资率为5元,甲产品的定额工时为30分钟,乙产品的定额工时为2小时。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计算张三本月份的应付计件工资。
解:甲产品计件单价=5*(30/60)=元乙产品计件单价=5*2=10元张三本月份的应付计件工资=(300-20)*+150*10=2200元4、某企业2月份耗电600000千瓦时,每千瓦时电费的单价元,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耗电430000千瓦时,其中车间照明用电80000千瓦时;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电170000千瓦时。
《成本会计学》第三章 习题

《成本会计学》第三章习题发布单位:会计学系发布时间:2011-10-18一、单项选择题1.B2.D3.B4.A5.A6.C7.C8.B9.A 10.D 11.D 12.A 13.A 14.B 15.C 16.D 17.D 18.C 19.B 20.C 21.A 22.B23.C24.C 25C 26.C 27.C 28.C 29.C 30.C 31.C 32.D 33.D 34.D 35.C 36.C 37.C 38.C 39.B 40.A 41.C 42.B43.B 44.C二、多项选择题1. BD 2ABDE 3.ABC 4.AD 5.ABCDE 6.ABDE 7.BCDE .8ABC 9.AD 10.CD 11.ABC 12.AB 13.ABC 14.BE 15.BCD16. ABCD 17.AC 18.ABC 19.AB 20.AC 21.ABCD 22.AB 23.ABD 24.BD25.ABD 26.AD 27.BD 28.ABCD 29.AB30.ABCD 31.ABC 32.BC 33.AB 34.CD 35.ABCD三、判断题1.×2.×3.×4. √5.×6.√7.×8.×9.× 10.× 11. √12. √13. √14.× 15. × 16. × 17. × 18. ×19. ×20. √21. × 22. × 23.× 24.× 25. × 26. × 27.√ 28. × 29. × 30. √ 31.× 32. × 33. × 34 √35.× 36. × 37. × 38. √一、单项选择题1.B2.D3.B4.A5.A6.C7.C8.B9.A 10.D1.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复习过程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共同耗用A和B两种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
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材料10千克,B材料5千克;乙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材料4千克,B材料6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A材料1782千克,B材料1717千克。
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材料2元,B材料3元。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和会计分录答案:(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 4=800(千克)合计1800(千克)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 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合计 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0.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合计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2=3636(元)合计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 直接划分。
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 200件,原材料单间消耗定额为:, 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 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料2元, 要求:按定额消费量比例分配甲、 会计分录。 思考:原材料费用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比例分配较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有何优缺点? 它们各自使用什么样的情况?
A和B两种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
A料10千克,B料5千克;乙产品投产 B料6千克。 A料4千克,
A料1782千克,B料1717千克。
B料3兀。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和
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1 )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材料: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 =100X 10 = 1000 (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 =200X 4 = 800 (千克) 1800 (千克)
合计
B材料: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 =100X 5=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 =200X 6= 合计 (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500 (千克)
1200 (千克)
1700 (千
克)
丨血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I牝〔rn =
0.99
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I =1.01 (3)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 乙产品应分配的 甲产品应分配的 乙产品应分配的
材料实际数量 材料实际数量 材料实际数量= 材料实际数量=
=1000 X 0.99 = 990 (千克) =800 X 0.99 = 792 (千克) 500 X 1.01 = 505 (千
克) 1200 X 1.01 = 1212 (千克) (4)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 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990X 2= 1980 (元) 甲产品应分配的 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505X 3= 1515 (元) 合计 乙产品应分配的 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乙产品应分配的 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合计
3495 (元)
=792X 2= 1584 (元) =1212X 2= 3636 (元) 5220 (元)
(5)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3495X(- 2%) 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X(- 2%) (6) 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 3495 - 69.9 = 3425.1 (元) 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 5220- 104.4 = 5115.6 (元)
69.9 (元)
104.4 (元) (7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见表 3 —12)。
辅助生产车间 供水车间 运输车间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19000 元 20000
元
劳务供应数量 20000小时 40000
公里
耗用劳务数 量 供水车间 1500
小时
运输车间 1000
小时
基本车间 16000小时 30000公里
企业管理部门 3000小时 8500
公里
輯暑用分配喪
爼忤 J骷 胡|忙 V. Pf hilt C'.iLfl 必也i仇上 1 h: tt'il刊胡口 H*;円朮 1卄叮術辂彊Mb W曲i
二『':叫 台it
A ■1 SJi,} r 出II) ;7JB / Jljll' j F:山 :7&0 0J»i 0252 I时5 3 f-Sh 5 IS: 舍(.1 — — — — — — — ■= — 3 4姑 r ?闕 8皿
臥M H 一 一 一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版9 —茁 — 374. ?
驭M艸 =- — S d皈a 5 H乩6 8 B-IIL 7
(8 )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一 甲产品
乙产品
某企业设有供水、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如下: 要求:采用交付分配法,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列示计算过程) ;编制辅助生产费用 分配表和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表 项目 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 辅助车间名称 供水 运输 合计 供水 运输 合计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劳务供应数量
1)
3495
5220 2)
贷:原材料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基本生产成本一一甲产品 ――乙产品
8715 174.3 69.9 104.4
2、 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 辅助生产车 间耗用
供水车 间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运输车 间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基本生产车I间 耗 耗用数量
用 分配金额
企业管理部门耗 用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分配金额合计
(交互分配法) 思考:对该分配方法如何评价?采用该分配方法时为什么 发生额会大于原来的待分配费用额?
(1)交互分配。
运输劳务分配率= 供水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0.5 X 1500 = 750 (元) 运输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 0.95 X 1000 = 950 (元) (2) 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供水车间实际费用 运输车间实际费用 (3) 对外分配。
15832 (元) 15740 (元) 合计 31572 (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 X 3000= 2968 (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 X 8500= 4460 (元) 合计 7428 (元) (4)根据以上计算分配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见表3-13。
“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 供水劳务分配率= 2(1 ||『|心=0.95 ■10 1100 =0.5
=19000+750 — 950 = 18800 (元) 20000+950 750 20200
供水劳务分配率= IS SliO =0.989474 2i冊 胡 'M = 0.524675 运输劳务分配率=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供水费 =0.989474 X 16000=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 =0.524675 X 30000= 2)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一一基本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水 ——运输
3、某工业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有关资料如下: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计划成本分配法) 项目 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 费用合 计
数量(小时) 费用 数量(度) 费用 待分 配数 量和 费用 “辅助成产成本”科目金 额
“制造费用”科目金额 小计 机修车间耗用动力电 机修车间耗用照明电 供电车间耗用供水费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耗用动力电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及供水费
呵外分蹩 nW 怨理 忑惟 1 % II HGH'J 卩II1 oil n'j 39 000 丨吊艸m ?l"泓心 £1.1 4U则0 = 19' Uw 58却0 — W用分侖fS f单位戒和 0,更 s>, 5 = 1 (X 9S'9 474 订5^* 675 一
车何社間 聖腔f间 1沖」 7^is ]II “刖 分趾金廉r
坠我:If ffOt MS 比咐数於 1V 01 町 3"? WO — 分配金諭 15 740 51 572 3 IIIH Ji)' 烹SOD -—
分配全颛 z塑s 4 4fi0 7 42S 950 7扣 1 701) 応SOO 日J z(?o 39 011)0
盂 J—IH3 轴助生产费禺井配«
「釘耳卜十保认J
(5)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交互分配法)编制会计分录 均分别各受益单位负担 1)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
(本题假设各项辅助生产费用
供水 运输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水 --- 运输
750 950 950 750
31572 7428 18800 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