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佛教接缘的基础_刘国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310;修回日期:20060508
作者简介:刘国梁(1939),男,四川中江人,吉林大学哲学系教授。
第23卷第4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7月
Vol.23No.4Journal of Zhoukou Nor mal U niversity Jul.2006
老子与佛教接缘的基础
刘国梁
(吉林大学哲学系,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老子思想与传入中国的佛教有密切的关系。从空有相既、圣智与惑智、静心无想与致虚极、守静笃、无我与心解脱等命题分析,初传中国的佛教既有用老子思想去理解本身意旨的,也显示出佛教与老子有某些共性。
关键词:空有相既;圣智;惑智;静心无想;致虚极;守静笃;无我;心解脱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9476(2006)04005002
印度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魏晋以前,它依
附道家思想在中国扎下了根,并且随着中国固有文化对佛教的洗涤,完成了佛教的自我改造,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使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学者蜂屋邦夫在5老庄思想与空6一文中曾经这样说:/佛教之所以流传到中国,固然首先是中国和印度双方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也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例如,在佛教教理之中,存在着中国传统思想所没有,在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很难产生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又能够基于传统思想而进行理解。0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先与其接缘的是老子思想,那么,初传中国佛教的内容,是能够基于老子思想对其进行理解呢,还是老子思想在某些方面与佛教存在着共性呢?我认为两者都有。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老子与佛教是如何接缘的。
一、空(无)有相既
5道德经6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0在这里,老子是讲无(空)有相既,无中含有,有中含无。虽然他讲的(无)(有)相既都是从其存在价值方面说的,但是,从这一命题及其内容取向上看,显然与5道德经6四十章/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0不同。老子在5道德经6四十章讲的(有)(无)关系,与中国佛教/本无宗0的代表人物竺法汰(公元
320-387)所讲般若颇为相似。竺氏在5中论疏记6中说:/诸法本无,壑(豁)然无形,为第一义谛;所生万物,名为世谛。0竺氏认为万物本身就是无,就是性空,这是第一义谛。由此所生万物,乃属世谛。这是从非有非无,二谛相既来谈般若。因为他坚持以无为本,是以传统的老子思想去理解佛教,当然没有了解般若本旨。后来,印度大乘龙树学传入中国,从性空和万物非真实存在(即假有)相统一的角度讲般若,始释般若本义。老子在5道德经6十一章讲空有相既,虽然他讲的空(无)基本上是讲的空间存在的价值及其体用相既问题,还未上升到空(无)有相既的理性思维高度,但是,它已经蕴含空(无)有相既的意义。尽管其内容与印度大乘龙树中观学说完全不同,但是,命题的取向却显示了两者思维的共性:似乎无相的存在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当然,龙树中观之学认为世界是空与假有的统一。空是指性空,假有是说世界非真实存在。老子却认为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是由没有相状的(道)产生的。
二、圣智与惑智
5道德经6一方面主张/绝圣弃智0,认为/智慧出,有大伪0;另一方面又讲/圣人自知不自见0,/知者不博,博者不知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0,/知和曰常,知常曰明0。还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无。下士闻道,大笑之。0显然,老子是把人们的认识区分为两种:圣人之智与一般人之智。他主张摈弃后者,拥有前者。
僧肇认为,圣人之知与一般人的认识不同,前者
叫圣智,后者叫惑智。二者的区别:圣智是/般若无知0,惑智是/知无0。因为圣人虚心寂静,对虚幻不真的外物没有执著,所以没有现实世界的虚妄认识。一般人对外物有所取相,就有荒诞的认识,由于真谛的本性是无,因此说/惑智0是知无。
老子与僧肇对圣人与一般人的智慧的内含,以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尽管各有所宗,其说异旨,但是,从他们都划分出了圣人和一般人两种认识、又神化圣人的认识看,老子与僧肇还是有相同地方的。
三、静心无想与致虚极,守静笃
5道德经6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0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是暂时的,最终都归于静止,只有静才是最根本的。从主体世界方面讲,他要求人们虚心致极,笃守安静。僧肇在5不真空论6开头就说:/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无之宗极者也。0这是说,一切都是虚无,没有实体,这就是般若深远的神妙宗旨,是万物的最高原则。显然,僧肇是从传统的老子思想去理解佛教的般若。但是,从初传中国的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都是倡导静心无想看,它又与老子的致虚、守静,强调从主体意识上修心息虑相一致。例如5般舟三昧经6明确提出了自心是佛的思想。其中说:/心作佛,心自见,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涅般。0
四、无我与心解脱
老子追求忘我。他说:/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0显然,老子是企求达到无我(忘我)。老子在这里说的无我,与印度原始佛教说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般寂静0中的/诸法无我0完全不同,老子讲的是忘掉认识的主体,印度原始佛教说的/诸法无我0是从缘起论去讲万物的产生和存在没有一个主宰,都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但是,老子追求的无我却与佛教的心解脱相一致。例如,早期佛教把修行实践归结到心解脱上,宣称/若心不解脱,人非解脱相应,,若心解脱,人解脱相应0。(5舍利弗阿毗昙经6卷27,5大正藏6二八#六九八)后来,禅宗宣称/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0,都与老子的有身即有患,提倡无我存在有相同之处。
从以上四组命题可知,传入中国的佛教既借中国传统思想去理解,而中国传统思想,例如老子思想,也与佛教本身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共性。
所以我们说,老子与佛教乃接缘,非结缘。
参考文献:
[1]楼宇烈.王弼集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
局,1980.
[2]大正新修大藏经[M].东京:日本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
会,大正十三年.
我院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0
最近,在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举行的第三届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5周口师范学院学报6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0。
这是我院学报首次跻身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之列。这是继2005年被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0之后,迈出的新的一步。51
第4期刘国梁:老子与佛教接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