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佛教接缘的基础_刘国梁
老子智慧——《道德经》要旨
老子智慧——《道德经》要旨原创三香轩主三香轩 2022-11-08 19:26 发表于甘肃(本文首发于2019年7月19日,有修改)—1—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孔子殁后,儒分八家,流派界定是汉唐以后的事情,如果要分类,文化的主流实际是儒、墨、道三家,墨家的经典已经失传,留下一种精神影响了中国两千年,就是游侠精神。
唐、宋以后,儒、释、道三家成为文化的主流,三足鼎立,在均衡中让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生生不息。
佛家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土,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兴盛,初唐时期,禅宗大兴。
佛家偏重出世,大乘道也主张入世,普救众生,但出家学道、修道的人,本身还是偏重于出世,而且佛家学问,从心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道。
儒家的学问,又以孔孟之学为其归趋,乾卦精神,自强不息精进不止,则是偏重于入世的,像《大学》就是入世修行的方法,《中庸》就是入世的心法。
亦有像陆王心学,以孟子的“尽心篇”为发端,从“良知良能、赤子之心”入手,进入形而上道,但到底还是偏重入世。
道家的学问,老庄之道就更妙了,可以出世,亦可以入世,或出或入,都任其所欲。
像一个人,跨了门槛站在那里,一只脚在门里,一只脚在门外,让人去猜他将入或将出,而别人也永远没法去猜,所以道家的学问,是出世的,亦是入世的,可出可入,能出能入,特别是在养生之道上,亦有如此之妙。
也许有人觉得老庄这种模棱两可的姿态有点“骑墙主义”,其实如果说儒家自强不息、一味精进的精神就是乾卦的“天行健”,那老庄的“功成,名遂,身退,”就是坤卦精神。
如果说《易经》在应世学问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链接:易经智慧——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在一马当先时,还要“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而“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就是坤卦要义。
关键字是“柔”、“顺”。
“柔”对应的是“刚”,指性。
“顺”,自然,生理趋势。
“柔顺利贞,”老子讲“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上善若水”,水如何代表柔?随圆就方,无形,此乃水之德,“盈科而后进”。
儒道互补之老子五章ppt课件(自制) 〔人教课标版〕
老子名言
上善若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 善,斯不善已。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长地久。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 闷。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 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大成若缺(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道的完美好像有欠缺,但运营施 展的作用不会衰败;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道的充实好像很空虚,但运营施 展的作用无穷无尽;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大道的直捷好像很曲折,大道的灵巧 好像很笨拙,大道的善辩好像很不善言辞。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运动可以消解行为体的寒凝僵结,守 静又可以消去行为体因运动而产生的热浊。 谐和稳态是天下动荡摇摆所围绕的中心。
课文研读
道可道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此两者同 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何谓“道”?
在传统的古书中,大约便有三种意义与用法。 (一)“道”就是道,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 犹如元人马致远在《秋思曲》中所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 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古 道西风瘦马”的道,便是道路的道。照《说文》意义的注释就是: “道者,径路也。” (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 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如子产在 《左传》中所说的:“天道远,人道迩。”如子思在《中庸》首 章中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所说:“兵者, 诡道也。”等等。 (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系传》所说:“形而 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 谓道。”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玄 妙幽微,深不可测了!
当_老子_与佛教相遇_佛教视角的_老子_诠释_刘学智
名僧传钞 引昙济 六家七宗论 。
杜光庭 道德真经广圣义序 称 僧肇曾注 老子 。元 赵秉文在 道德真经集 解 中录有僧 肇多条 注语。明 人焦 辑有 老子翼 , 在采摭书目中有# 肇法师注∃ 。德国学者瓦 格 纳 ( Rudolf G( Wager ) 教 授提出 僧肇 有 道德 经注 的 问题。 然汤一介经过考证 , 得出# 僧 肇没有 老 子注 ∃ 的结论 , 此 见 四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 载 学术月刊 2000 年第 7 期。 25
无∃ , 释为万物从空而生。据安澄 中论疏记 卷 3: # 其制论云: & 夫无者何也? 壑然无形 , 而万物由之而 生者也。有虽可生 , 而无能生万物。故佛答梵志 , 四 大从空生也。 ∃# 四大∃ 即地水风火 , 亦泛指物质现象。 佛教本来认为四大皆由因缘而起 , 故为空。以此释 老 , # 有生于无∃ 变成了万物从# 空∃ 而生。这一解 释虽仍停留在生成论, 但以# 空∃ 释 # 无∃ , 还是颇有特 色的。 僧肇则是在阐发大乘般若中观学时将佛、 老互 释的。僧肇其人, 早年曾# 历观经史, 备尽坟籍, 深好 玄微∃ , 且# 每以老庄为心要。 ∃ 他尝读 老子 , 感叹 到 , 其言# 美则美 矣, 然期 神冥累之方 , 犹未尽也∃ 。 后又见 古维摩经 , 对之# 欢喜顶戴受持, 披习玩味, 乃言始知所归矣, 因此出家学道∃ 。可知僧肇是先读 老庄而后步入佛门的, 道家对其影响自不待言, 故其 所 著 肇 论 , 就 尝 # 假 庄 老 之 言, 以 宜 正 道∃ [ 7] 肇论疏 卷上序, 且僧肇也可能还有有关 老子 的注 ∋ 文。 僧肇在 肇论( 宗本义 中对佛教大乘空宗的缘 起性空说, 做了充分而明晰的介说, 其间每每以老庄 思想阐发之。他首先主张, # 本无、 实相、 法性、 性空、 缘会 , 一义耳。 ∃ 他认为, 一切诸法, # 缘会而生∃ , # 缘 离则灭∃ , 故万有是# 性常自空∃ [ 6] 141 。又说 : # 性常自 空 , 故谓之性空。性空故 , 故曰法性。法性如是, 故 曰实相 , 实相自无, 非推之使无, 故名本无。 ∃ [ 6] 141 如 同本无宗一样, 将颇具道家色彩的# 本无∃ 解释为佛 教的# 性空∃ , 就是一种对 老子 不同取向的诠释性 理论开启。其次, 用# 无与有∃ 的关系释解# 空与色∃ 的关系。僧肇试图以# 般若玄鉴之妙趣 ∃, 来 # 契神于 有无之间∃ , 故对时论六家七宗也提出了批评 , 认为 他们都没有真正把握般若空宗的真谛。他认为般若 空宗的核心是要说明# 色之性空∃ , 其本旨是 # 非有非 真有, 非无非真无∃ , 亦即# 虽有而非有∃ , # 虽无而非 无∃ , 万物都是# 非真非实有∃ 的# 空∃ , 这叫# 不真空∃ ( # 不真∃ 故# 空 ∃ ) 。他借用道家# 无与有 ∃ 的关系论证 佛教的# 空与色 ∃ , 其结论是# 即万物之自虚 , 不假虚 以虚物∃ [ 6] 146, 以有 ( 色 ) 说明世界的物象, 以虚 ( 空) 说明世界的本质, # 本无∃ 被说成# 性空∃ , 这就对玄学 ( 道家 ) 的# 无与 有∃ 做了# 空与 色∃ 的 佛学式 解释, # 无∃ 在这里更具有宇宙本体论特征。
关于儒释道相互关系的思考
关于儒释道相互关系的思考来源:作者惠赠作者:邸永君发布时间:2004-05-13国学研究正在成为当代显学,其中一个最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儒学是中国历史上的统治思想,而以儒学为精神内核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
这似乎早已成为公认的常识。
毋庸置疑,儒学在先秦时期即已与墨、道、法并称显学,而至西汉时因武帝之“独尊儒术”而从诸学说中脱颖而出,地位突兀,难有其匹。
但这只是统治者的一相情愿。
事实上,在儒学靠封建时代无与伦比的至尊权势大行其道的同时,产自本土的道教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一直与儒学相依相伴,相互诘难而又相互补充,前后近两千年。
尽管前者一直被提倡,而后两者总是被压制甚至被迫害,三者仍然以三教并称而成鼎足之势。
其原因到底何在?一根据功能学派的理论,任何学说得以产生、发展、流传,皆因该学说具有满足社会在某些方面需求之功能。
换言之,必是某些社会成员能够从该学说中找到他们所需求的精神食粮。
而作为主流思想体系而言,其必然要对全体(至少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在其整个生命(至少是绝大部分)的过程中提供精神上的依托与需求。
此乃难乎其难之重任也。
众所周知,儒学以昂扬的处世态度、入世的精神特质和利他的价值取向,教育并鼓舞着一代代志士仁人兼济天下,发奋进取,也成就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千秋伟业。
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能够成就功业者毕竟仅占少数,而芸芸众生中的多数则注定了要“虚度光阴”,“默默无闻”;即使是成功者,在其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内,亦是得意事寡而失意事多。
默默无闻者毕竟也要一天天完成生命之过程,失意者亦需要精神的关怀和抚慰。
而儒家学说在上述问题上的说教是显得那样的冷漠和生硬。
孔子云:“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孟子云:“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一副居高临下,不屑一顾之骄矜。
芸芸众生在此间能感受到的只有被歧视、轻蔑后的失落与悲凉。
而对于遭受失败、挫折者,儒学大师如何予以“安慰”?对于物质上的匮乏,孔子云:“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
道家与佛家的哲学简史
道家与佛家的哲学简史
道家与佛家是中国哲学传统中的两个重要派别。
道家强调自然与天道,主张追求“道”的境界,以“无为而治”为核心思想;佛家则主张“离苦得乐”,以解脱为目标,强调“缘起性空”的思想。
道家的哲学追溯至老子、庄子等思想家。
老子提出“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治”等思想,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强调追求自然与天道,倡导“知足者常乐”。
庄子则进一步阐发了老子的思想,提出“逍遥游”、“大庄周梦蝶”等代表性观点,认为万物皆为化生,世间万象皆为幻影,强调顺其自然、以无为胜有为。
佛家的哲学则起源于印度,经由康鸣远等传入中国。
佛家强调“四谛”,即生、老、病、死的无常性、苦、缘起以及涅槃。
佛教认为,一切现象都具有短暂的生命,经历无常、痛苦和涅槃的过程。
在佛教中,抱持万事万物的“缘起性空”思想,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由众多的因素构成,不存在不变的实体。
总的来说,道家强调自然和心灵的修行,注重个人的悟性与修养,提倡“无为而治”。
佛家则更强调教义和结构的修行,注重因果律和短暂的生命,追求解脱和涅槃。
这两个哲学派别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它们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当今世界的文化交流和人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三教文化古今谈》
《三教文化古今谈》《三教文化古今谈》目录略说三教文化的融合──兼论传统文化与未来(代序)张戬坤第一章三教合一的遗迹第二章历代君臣诸家论三教文化一、君王说二、儒释道说1、儒家说2、佛家说3、道家说第三章三教文化的现代论说一、现代儒释道论说二、现代学者论说第四章三教合一的展望第五章文学艺术中所蕴涵的儒释道略说三教文化的融合──兼论传统文化与未来(代序)张戬坤一、三教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回顾儒、释、道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对主客体认识的知识结晶。
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以及现代、未来的文明人类的前途,都与儒、释、道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继承、研究、融合、发展儒、释、道的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文明的承前启后。
儒、释、道的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先后宗教化了,由儒、释、道各自的学说、哲理演变成一种宗教理论,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的儒、释、道三教。
我们在谈儒、释、道文化时,必然与儒、释、道三教相联系,由于这种文化的宗教化长达千百年的历史,现今我们谈其文化时,无法从其宗教学说中割裂开来。
所以,历史上都习惯地称为三教文化。
事实上把任何一种学说和哲理绝对化,把其操作实践形式化,那么这种学说和哲理最终就会宗教化。
我们现在讲的宗教含意和古代称的儒、释、道三教并不完全相同。
宗教一词来自佛教,佛教中以释迦牟尼所说的内容为教,以其弟子所说的内容为宗。
教大于宗,教是主干,宗是教的分派和分枝,合起来就称为宗教。
所以,佛教所称的宗教,是指佛教的学说和理论。
我们现在用的“宗教”概念来自西方文化的名词,英文中“宗教”一词为“religion”,“religion”的意义远比佛教称谓的宗教内涵广泛得多。
“religion”是指相信和崇拜超自然上帝的存在,相信人的灵魂不灭并受上帝的支配。
中国历史上所称的儒、释、道三教和“religion”是不相同的,它主要是指儒、释、道的学说理论体系,名为教,实为家。
按“religion”的词意,儒、释、道三家称为宗教是不完全对应的。
儒释道文化三论(论)
儒释道文化三论刘立祥(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政教室,陕西西安 710106)作者简介:刘立祥(1952-),山东临清人,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教授,全军优秀教师,总参谋部信息化部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是三大支柱。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儒释道三家典籍浩繁,流派纷纭,相互渗透,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景象。
尽管如此,儒释道一以贯之的精神旨趣却清晰可见。
儒家的精神旨趣是“勇于担当”,核心是“有为”;释家的精神旨趣是“勇于放弃”,核心是“解脱”;道家的精神旨趣是“顺其自然”,核心是“无为”。
中华文化为解决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危机,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丰厚的文化资源。
关键词:儒释道;价值旨趣;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10-0058-06一、中华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儒释道文化的特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在我国五千多年发展的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1]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2]中华文化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唯一没有中断的古文化。
其他古文化,如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以及玛雅文化、古巴比伦文化等,都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中断或被湮没了,只有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历经百代,盛传不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诸子百家的产生到以儒释道为三大支柱的中华文化格局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群星璀璨、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说是对这个时代文化发展的生动写照。
道家哲学古籍编目及研习指南
道家哲学古籍编目及研习指南
刘国梁
【期刊名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卷),期】1997()3
【摘要】道家哲学古籍编目及研习指南刘国梁道家哲学由老聃开其端,两千多年以来,道家哲学古籍浩如瀚海。
不过,从秦汉以后,道家哲学(不包括道教)主要是阐发《老子》、《庄子》。
一些哲学家也往往借注疏老、庄为题,阐扬自己的哲学思想。
某些以自然哲学和科学技术哲学为主要内...
【总页数】5页(P72-76)
【关键词】《道藏》;道家哲学;古籍编目;黄帝阴符经;《四库全书》;道德经;艺文志;清史稿;庄子注;金陵刻经处
【作者】刘国梁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4.33
【相关文献】
1.著名古籍版本目录学家沈燮元先生来浙指导古籍编目工作 [J], 童圣江
2.道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根基——评孙以楷教授主编的《道家与中国哲学》[J], 史向前
3.三维交点编目法在中小馆古籍整理图书排架中的实践与运用——以湖州师范学院
图书馆古籍藏书室为例 [J], 张银龙
4.中国道教历代史料编目及研习指南 [J], 刘国梁
5.普查·总目·书志——“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古籍编目实践 [J], 张志清;李华伟(整理);王鸷嘉(整理);周余姣(整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教思维方式的渊源和特点
道教思维方式的渊源和特点
刘国梁
【期刊名称】《甘肃社会科学》
【年(卷),期】1997(000)001
【摘要】道教思维方式主要渊源于先秦道家,同时内融《周易》,形成了既不同于儒家的伦理型思维.也不同于佛教的超越型思维,而是属于体法自然的模拟型思维方式。
它对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起过较大的推动作用,也必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显现其功能。
【总页数】4页(P37-40)
【作者】刘国梁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04
【相关文献】
1.道家、道教思维方式与生态型可持续发展
2.道教存想致神的思维方式与《聊斋志异》的幻想故事
3.从唐代道教经济发展状况管窥传统社会道教宫观经济特点
4.道家、道教思维方式与生态型可持续发展
5.海峡两岸道教信仰的共同特点及其历史渊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家儒家佛家三者的区别和联系作文
道家儒家佛家三者的区别和联系作文在咱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花园里,道家、儒家、佛家就像三朵奇葩,各自散发着独特的芬芳,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先来说说区别吧。
道家就像是一位洒脱的隐士。
道家讲究顺应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这个概念可玄乎着呢,它就像是宇宙间的一种超级规律,道家的人就想跟着这个规律走,不强行去改变啥。
比如说,道家觉得人就该像大自然里的万物一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该休息就休息,该干活就干活,别太拧巴。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骑着青牛出函谷关,那姿态就像是对世间纷扰说:“我可不和你们瞎折腾,我要去寻找自然的真谛啦。
”庄子也是个妙人,他做着梦都能变成蝴蝶,醒来还思考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
这种充满奇幻想象和对自然本真的追求,就是道家独特的魅力。
在生活态度上,道家比较随性,有点“无为而治”的感觉,不是啥都不干,而是不过分干预,让事情按照自然的趋势发展。
儒家呢,就像是一位严谨的老夫子。
儒家关注的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可是儒家的金字招牌。
儒家认为人生活在社会里,就得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就是为了传播他的这套学说,想让各个诸侯国都能建立起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儒家重视教育,觉得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有道德、有才华的人来管理社会。
在儒家的世界里,人要有责任感,要积极入世,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就像一个勤奋的学子,为了实现理想,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不断努力奋斗。
佛家则像是一位慈悲的智者。
佛家源于印度,但是到了中国后也深深扎根。
佛家讲究因果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人在世上要修心,要摆脱尘世的烦恼和欲望。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人们被各种欲望所困就像在苦海里挣扎,而佛法就是那渡人的船。
佛家的和尚们每天吃斋念佛,清心寡欲,追求一种心灵的宁静和解脱。
他们相信通过修行,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超脱生死轮回。
薛宣林:老子应该是佛教创始人
薛宣林:老子应该是佛教创始人
薛宣林:老子应该是佛教创始人。
老子有著作,释迦摩尼应该是老子的学生。
释迦摩尼没有著作和理论思想。
唐三藏去印度取经,什么都没有取到,仅仅带回来一句话:哦米拖佛。
嘛哩嘛哩哄。
此外没有任何。
佛经都是后人总结的。
传播首先是著作理论思想的传播。
释迦摩尼什么著作理论思想都没有,释迦摩尼而且比老子小。
老子出生在公元前571 。
释迦摩尼出生在公元前565。
老子活了168岁最少是100岁以上。
而释迦摩尼活了80岁。
谁的神性大一目了然。
中国真正的取经人是汉武帝的弟弟。
徐悲鸿去印度,没有画出创新的作品。
看看现在的印度除了宗教,没有文化艺术。
印度、埃及、巴比伦的文化艺术,因为过度宗教,而永远停滞在二千年前的历史了。
来源薛宣林观点
加一条薛宣林补充评论:
老子的宇宙观就是佛文化的核心内容,核心价值观。
并且以著作理论思想体系的形式流芳百世。
可是,释迦摩尼的佛文化宇宙观,尽然与老子相同或就是老子宇宙观核心价值观的派生。
可是释迦摩尼没有著作理论。
那么释迦摩尼的理论思想是哪来的。
其源头在哪。
逻辑推理的结论:佛教的源头唯有老子。
所以老子才是佛教创始人。
薛宣林
来源薛宣林微信
转载。
论宗教与武术的结缘及相互影响
论宗教与武术的结缘及相互影响摘要:对宗教与武术的结缘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明:中国化的佛教为武术在佛教寺庙中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道教的思想理论深入武术文化内核,丰富了武术的理论体系;伊斯兰教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功不可没;民间秘密宗教促进了武术的普及与传播。
但宗教对武术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宗教;武术the affinity and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religion and wushuwan yu(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iyin nomal university,huaian 223300,china)abstract: the author probed into the affinity between religion and wushu,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sinicized buddhism created conditions and provided assurance for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wushu in monk temples; taoist ideological theories went deep down into the cultural core of wushu, and enriche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wushu; the contributions of islam to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were indispensable; folk secrete religion boosted the popular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wushu; however, religionhad some negative influences on wushu as well.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religion;wushu宗教与武术同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两者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结下了不解之缘。
禅宗是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印度佛教的因名学说相结合的产物
诗与禅2005美学专业刘劲松禅宗是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印度佛教的因名学说相结合的产物,道家所追求的神与物游的“无己”、“无待”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也正是禅宗所向往的极境.道家描述了这一境界的真实性,而禅则进一步指出了如何到达这一境界的可行方法.禅宗主张“道由心悟”,把注意力直接转向人的内心,认为唯有人的“心”是真实的,永恒的.“心”是万法的创造者,世界万物的真实来源于心的关照,正是在这种观照中,人的心灵与外部世界溶为一体,即“境.”只有在这种境中才能彻悟宇宙的奥义,人生的真谛.从本质上讲,禅宗心学是对人生自由境界的的体验,而这一自由的境界与艺术和审美的境界完全相通,所以禅宗心学本身包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而这一深刻的美学思想对我国古代的诗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禅悟与诗悟宗教与文学本来属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在归趣上显然有着质的不同,然而,宗教与文学在把握方式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在情感体验和直觉领悟方面也有着相通之处,禅和诗作为宗教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就使它们有了相互沟通的可能。
诗与禅这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彼此对应中,存在着一种人类心智概念的普遍形式,在盛唐的山水诗中,“习禅的观照和审美的观照合而为一,禅意渗入山水情态之中”,这是暗合,也是明契。
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一致突出的是“韵外之旨”、“象外之意”、“体物而得神”。
而“意”与“神”并非依靠逻辑的演绎或理性思辨所能捕捉,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花非花,雾非雾”正如禅宗之不可感觉、不可智识之法性。
诗人由象得意,体物得神,亦如参禅之由“有”证“空”,由用知体,由山河大地明了清静本原;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更是与“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语存道失”相契合。
对此钱钟书曾指出:“禅与诗,运心所在虽二,而心之作用则一;了悟之后,禅不可言说,诗必托诸文字,然其为悟境,初无不同。
”明乎此,“说禅作诗,本无差别”,由于禅宗本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学,而大多数诗人深受道庄影响,并且与佛教徒来往密切,皆能谈禅。
曾仕强解析道德经的玄妙
曾仕强解析道德经的玄妙1、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视的一个数字就是“一”。
因为我们只有一门学问,而且只有一个字,那就是道。
2、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道学”我们没有哲学,没有科学,因为“道学”是无所不包的。
3、因为道实在是太大了,我们就给它一个名称,中华大道学。
21世纪最要紧的就是这门学问。
4、老天爷不允许文化整合,文化只可交流。
如果全球只有一套文化,这个不叫“一”,而是单一。
单一是会灭亡的。
物种必须多样化,要不然就会毁灭。
5、人类需要有东西两种文化,互相激荡互相交流,有时候东方文化起来,有时候西方文化起来,这才合乎一阴一阳之谓道。
6、老子深深的感觉到,人一旦有了什么名词之后,人就开始执着。
7、老子告诉我们见什么破什么。
8、玄就是很微妙,而且它不可思议。
9、伏羲氏就这么一画,让我们中国变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
10、任何一件事情,你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你去看它,你就没有一定的答复。
11、为什么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说当你有了一个名字,名称、名号、甚至有了一点名堂以后,人类就倒霉了。
因为它是非常有局限性的。
12、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你先把看得见的部分搞清楚,你才有资格和能力去探讨那个看不见的死后的世界。
13、人的派系怎么而来,就是过分拥护你的领导,过分尊重你的老师而得来。
有没有必要,完全没有必要。
14、多元就是混杂,这是人类搞出来的。
没有办法的事情。
15、只要言论一自由,社会就没有公义可言。
16、太极里面有两个部分,不叫阴阳,叫有跟无。
17、道可道非常道,就是告诉我们道是不可说的。
不能说就是不能说。
18、道德是最佳的信仰19、现象后面有个道理,现象是万变的,道理是永恒的。
20、自然不是天然。
老子告诉你做人就是要做,绝对要做不是不做,但是你不能乱作,做完你赶快跑,不要居功。
21、道家的主张就是有事你不要回避,你一定要尽你的责任,你一定要把事情做好,但是你做好以后,你不要以为自己很神气,你不要骄傲,你不要居功。
22、有无相生最玄妙,有跟无是一样的东西,所有的有都是从无生出来的。
老子与佛教接缘的基础_刘国梁
收稿日期:20060310;修回日期:20060508作者简介:刘国梁(1939),男,四川中江人,吉林大学哲学系教授。
第23卷第4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7月Vol.23No.4Journal of Zhoukou Nor mal U niversity Jul.2006老子与佛教接缘的基础刘国梁(吉林大学哲学系,吉林长春130012)摘 要:老子思想与传入中国的佛教有密切的关系。
从空有相既、圣智与惑智、静心无想与致虚极、守静笃、无我与心解脱等命题分析,初传中国的佛教既有用老子思想去理解本身意旨的,也显示出佛教与老子有某些共性。
关键词:空有相既;圣智;惑智;静心无想;致虚极;守静笃;无我;心解脱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9476(2006)04005002印度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魏晋以前,它依附道家思想在中国扎下了根,并且随着中国固有文化对佛教的洗涤,完成了佛教的自我改造,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使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学者蜂屋邦夫在5老庄思想与空6一文中曾经这样说:/佛教之所以流传到中国,固然首先是中国和印度双方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也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
例如,在佛教教理之中,存在着中国传统思想所没有,在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很难产生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又能够基于传统思想而进行理解。
0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先与其接缘的是老子思想,那么,初传中国佛教的内容,是能够基于老子思想对其进行理解呢,还是老子思想在某些方面与佛教存在着共性呢?我认为两者都有。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老子与佛教是如何接缘的。
一、空(无)有相既5道德经6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0在这里,老子是讲无(空)有相既,无中含有,有中含无。
解密道家老子道法相关介绍
解密道家老子道法相关介绍老子相传就是道教的太上老君,被道教奉为道祖,老子所作的《道德经》被道教奉为第一宝典。
道教发展兴盛于汉朝,而老子是春秋时期人,比道教的起源早了几百年。
道教的创始人是汉朝的张道陵,他也被后人尊称为张天师。
老子虽然创立了道家学说,但是他并没有开创教派,而且老子的道家学说也与道教不尽相同。
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正一盟威道,也就是《三国演义》中俗称的五斗米教。
道教的来源主要是从两方面:一是上古时代的神道,另一则是《道德经》中的道经。
道教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老子想尔注》,它的作者就是张道陵,是张天师对《道德经》的注释著作。
东汉时期的著作《太平经》一般被公认为是道教的第一部专门典籍。
东汉时期道教始创两大分支太平道和五斗米教。
所以道教的创始时期一般认为是在东汉末年。
道教的正式三大理论著作《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标志着道教理论的正式形成。
东汉末年的两大教派,张角创立的太平道虽然彻底失败,但是五斗米教却是流传了下来,并且不断发展壮大,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天师道。
道教的蓬勃发展时期是在南北朝,因为有统治者的支持所以道教出现了很多的著名人物,在民间香火兴盛。
更是发展出了众多的道教门派,如全真道、太一道。
老子虽不是道教的创始人,但是他在道教的地位却很超然,拥有崇高的地位。
道教的理论体系吸收了老子的道家学说,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后经庄子发扬光大,所以作为道教的理论起源之一,老子被尊奉为道祖“太上老君”,是为大道之源。
张道陵开创道教的时候,吸收了老子著作的《道德经》经上篇道经,所以张道陵创建正一盟威道时,借用老子的名声,宣称老子为太上老君,自己被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
《道德经》的原名书名为《老子》,张道陵神化老子在道教的地位之时,还一并将《老子》改名《道德真经》,作为道教理论的第一宝典。
随着道教的蓬勃发展,影响力日益扩大,老子在道教的地位也一步步稳固神化。
《列仙传》中开始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把老子列为神仙。
佛教对三国演义的影响的散文
佛教对三国演义的影响的散文佛教对三国演义的影响的散文《三国演义》的道德核心内容是仁义。
佛教的道德本质是慈悲。
仁义与慈悲确有深层次的联系。
孔子把“仁”作为一个最高的道德原则,因为“仁”不仅是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的核心,而且是他道德思想的起点和归宿。
他在《论语》一书中,谈到“仁”的地方大概有一百零五处之多。
在古代,义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孔子最早提出了“义”,认为这是君子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
如《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意即: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无可无不可,但必须要符合正义。
“义”贯穿了孟子的全部道德观。
如果“仁”是爱人的话,那么“义”就是助人;如果“仁”是博爱的话,那么“义”就是广利;如果“仁”是尚慈的话,那么“义”就是豪举。
在孟子的“义”里,凝聚着广利天下的高尚精神、高尚行为、高尚事业的思想。
孟子把“义”看得比生命还要珍贵,他在《鱼与熊掌》文章中开宗明义地写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他说鱼与熊掌都是我喜欢吃的佳品,但当两者不可同时得到,必须作出选择的时候,那么,我就会放弃鱼而选择熊掌,因为我认为熊掌比鱼更名贵。
孟子又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活是我所需要的,义也是我所需要的,二者不可得兼,在必须作出选择的时候,我就会舍弃生命而去实践义的要求。
这就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由来。
关二爷就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典范。
在佛教理论体系中,有一个与仁义相媲美的体系,那就是慈悲。
慈悲是佛道门户、诸佛心念。
南本《涅盘经》卷十四云: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
因此慈悲是佛道之根本。
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排除苦难(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
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
慈是关心,悲就是同情;慈是自觉,悲就是觉人;慈是自渡,悲就是渡人;慈是爱人,悲就是助人;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渡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310;修回日期:20060508
作者简介:刘国梁(1939),男,四川中江人,吉林大学哲学系教授。
第23卷第4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7月
Vol.23No.4Journal of Zhoukou Nor mal U niversity Jul.2006
老子与佛教接缘的基础
刘国梁
(吉林大学哲学系,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老子思想与传入中国的佛教有密切的关系。
从空有相既、圣智与惑智、静心无想与致虚极、守静笃、无我与心解脱等命题分析,初传中国的佛教既有用老子思想去理解本身意旨的,也显示出佛教与老子有某些共性。
关键词:空有相既;圣智;惑智;静心无想;致虚极;守静笃;无我;心解脱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9476(2006)04005002
印度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魏晋以前,它依
附道家思想在中国扎下了根,并且随着中国固有文化对佛教的洗涤,完成了佛教的自我改造,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使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学者蜂屋邦夫在5老庄思想与空6一文中曾经这样说:/佛教之所以流传到中国,固然首先是中国和印度双方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也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
例如,在佛教教理之中,存在着中国传统思想所没有,在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很难产生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又能够基于传统思想而进行理解。
0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先与其接缘的是老子思想,那么,初传中国佛教的内容,是能够基于老子思想对其进行理解呢,还是老子思想在某些方面与佛教存在着共性呢?我认为两者都有。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老子与佛教是如何接缘的。
一、空(无)有相既
5道德经6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0在这里,老子是讲无(空)有相既,无中含有,有中含无。
虽然他讲的(无)(有)相既都是从其存在价值方面说的,但是,从这一命题及其内容取向上看,显然与5道德经6四十章/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0不同。
老子在5道德经6四十章讲的(有)(无)关系,与中国佛教/本无宗0的代表人物竺法汰(公元
320-387)所讲般若颇为相似。
竺氏在5中论疏记6中说:/诸法本无,壑(豁)然无形,为第一义谛;所生万物,名为世谛。
0竺氏认为万物本身就是无,就是性空,这是第一义谛。
由此所生万物,乃属世谛。
这是从非有非无,二谛相既来谈般若。
因为他坚持以无为本,是以传统的老子思想去理解佛教,当然没有了解般若本旨。
后来,印度大乘龙树学传入中国,从性空和万物非真实存在(即假有)相统一的角度讲般若,始释般若本义。
老子在5道德经6十一章讲空有相既,虽然他讲的空(无)基本上是讲的空间存在的价值及其体用相既问题,还未上升到空(无)有相既的理性思维高度,但是,它已经蕴含空(无)有相既的意义。
尽管其内容与印度大乘龙树中观学说完全不同,但是,命题的取向却显示了两者思维的共性:似乎无相的存在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当然,龙树中观之学认为世界是空与假有的统一。
空是指性空,假有是说世界非真实存在。
老子却认为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是由没有相状的(道)产生的。
二、圣智与惑智
5道德经6一方面主张/绝圣弃智0,认为/智慧出,有大伪0;另一方面又讲/圣人自知不自见0,/知者不博,博者不知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0,/知和曰常,知常曰明0。
还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无。
下士闻道,大笑之。
0显然,老子是把人们的认识区分为两种:圣人之智与一般人之智。
他主张摈弃后者,拥有前者。
僧肇认为,圣人之知与一般人的认识不同,前者
叫圣智,后者叫惑智。
二者的区别:圣智是/般若无知0,惑智是/知无0。
因为圣人虚心寂静,对虚幻不真的外物没有执著,所以没有现实世界的虚妄认识。
一般人对外物有所取相,就有荒诞的认识,由于真谛的本性是无,因此说/惑智0是知无。
老子与僧肇对圣人与一般人的智慧的内含,以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尽管各有所宗,其说异旨,但是,从他们都划分出了圣人和一般人两种认识、又神化圣人的认识看,老子与僧肇还是有相同地方的。
三、静心无想与致虚极,守静笃
5道德经6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0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是暂时的,最终都归于静止,只有静才是最根本的。
从主体世界方面讲,他要求人们虚心致极,笃守安静。
僧肇在5不真空论6开头就说:/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无之宗极者也。
0这是说,一切都是虚无,没有实体,这就是般若深远的神妙宗旨,是万物的最高原则。
显然,僧肇是从传统的老子思想去理解佛教的般若。
但是,从初传中国的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都是倡导静心无想看,它又与老子的致虚、守静,强调从主体意识上修心息虑相一致。
例如5般舟三昧经6明确提出了自心是佛的思想。
其中说:/心作佛,心自见,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
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涅般。
0
四、无我与心解脱
老子追求忘我。
他说:/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0显然,老子是企求达到无我(忘我)。
老子在这里说的无我,与印度原始佛教说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般寂静0中的/诸法无我0完全不同,老子讲的是忘掉认识的主体,印度原始佛教说的/诸法无我0是从缘起论去讲万物的产生和存在没有一个主宰,都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但是,老子追求的无我却与佛教的心解脱相一致。
例如,早期佛教把修行实践归结到心解脱上,宣称/若心不解脱,人非解脱相应,,若心解脱,人解脱相应0。
(5舍利弗阿毗昙经6卷27,5大正藏6二八#六九八)后来,禅宗宣称/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0,都与老子的有身即有患,提倡无我存在有相同之处。
从以上四组命题可知,传入中国的佛教既借中国传统思想去理解,而中国传统思想,例如老子思想,也与佛教本身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共性。
所以我们说,老子与佛教乃接缘,非结缘。
参考文献:
[1]楼宇烈.王弼集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
局,1980.
[2]大正新修大藏经[M].东京:日本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
会,大正十三年.
我院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0
最近,在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举行的第三届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5周口师范学院学报6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0。
这是我院学报首次跻身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之列。
这是继2005年被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0之后,迈出的新的一步。
51
第4期刘国梁:老子与佛教接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