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班民间童谣班级特色展示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幼儿园班级特色展示方案
今年我们大四班的班级特色是——民间童谣。那么经过小班、中班两年的民间童谣学习,我班幼儿对于民间童谣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这两年学习童谣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喜欢童谣,愿意大声的念童谣。在小班的时候,我们主要以苏州童谣为主,用苏州话念童谣。班级内有一些外地的小朋友,不会说苏州话,通过学习苏州童谣,学说苏州话。到了中班,童谣主要以安徽、山东和苏州这三个地方的童谣为主。那么在这个学期中,我们进行学习各个地方的童谣。接下来,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班级特色的实施过程、概况。
一、教学理念
民间童谣作为一种民间文学的样式,千百年间流传于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口耳相传之中,经久不衰。对于我们幼儿来说,民间童谣不失为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良好的载体,同时帮助幼儿传承民间文化和独特的语言文化,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本学期我们的民间童谣活动在《指南》和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结合我园《叶圣陶教育思想视域下文化融合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的课题下进行教学活动。
二、教学方法
童谣的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它和绘画、音乐等很多艺术有着很深的关联。本学期,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发展。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实施方法。
1、通过采用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对民间童谣的兴趣
在我们班级的墙面以及吊饰上,请家长配合,制作了童谣装饰画,然后教师进行再加工,将装饰画放在我们的墙面上以及贴在吊饰上。同时我们的区域环境也衬托着各地童谣,将语言区结合民间童谣,在材料的投放上也投放了很多关于班级特色的材料。如孩子可以通过看着翻阅自制书籍《花开歌》,然后进行自主阅读。还有《说菜谱》,可以根据教师制作的碗里面有什么菜说一说菜名。
2、将民间童谣渗透于幼儿园主题活动
幼儿园现在的教育活动一般都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通过一个主题活动,使幼儿的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等等都同时得到相应的发展。我们大班这学期开展了《彩云之南》的生成主题活动,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渗透了云南的童谣《对歌调》。民间童谣教育活动和主题活动相融合,扩展了孩子的知识面,提高了孩子的能力。
3、将民间童谣融入艺术、健康等领域活动中。
将民间童谣可以融入音乐活动中。幼儿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而民间童谣本身就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结合轻快活泼的音乐唱童谣显然比单调的吟唱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在组织幼儿欣赏苏州童谣《你姓啥》时,配上打击乐器,节奏感更强,引发了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还有在组织《马莲花开》的活动时,把踢皮球游戏和民间童谣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正好符合了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
4、融入游戏活动之中
民间童谣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实现的。通过童谣的游戏化、情景化和生活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组织幼儿学习童谣《拉锯扯锯》时,起先是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然后我准备了唐僧的帽子、孙悟空的金箍棒、沙僧的担子等,教师念童谣,请幼儿仔细听,念到哪个人物时就请戴着相应头饰的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幼儿还可以互相交换角色,重复游戏。这样,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会童谣。同时,将这个童谣也放在了小舞台,根据童谣进
行舞台表演。还有《马莲花开》,除了组织健康活动之外,也可以让孩子进行表演活动。通过两两配合表演,增加游戏趣味。
5、利用家长资源,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活动
现在社会很多孩子都不会自己家乡的方言了,那么我们的家长可以做什么。家长在家里可以和孩子们说说本地的方言,让孩子了解本地语言,同时,孩子们可以念念自己父母小时候的本土童谣。同时,我们还邀请家长到幼儿园来和孩子们一起念童谣,这学期,我们邀请了寇一凡的妈妈。请她教我们念一首吉林当地的童谣《拉大网》。他们自愿成为幼儿园民族童谣的参与者、顾问或义教等,家长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形成了家园共育的合力,共同推动了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