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历史构造分析和古构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积厚度分析
沉积物厚度可以反映地壳升 降运动的幅度(与基盘的下 降和物质供给的多少有关)
厚 度 升 降 幅 度 构 造 性 质
补偿 compensation
→ →
非补偿 starvation
超补偿
Over-supply
沉积厚度分析
补偿:沉积基盘的下降速度等于沉积物的堆 积速度时,水深不变,岩相不变。 非补偿:沉积基盘下降速度大,物质供应不 足,水深变大,表现为海进序列。这类盆地 也称饥饿盆地。 超补偿:沉积基盘下降慢,物质供应多,水 体变浅,表现为海退。
概念: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沉积 过程主要构造环境的沉积岩共生综合体 概念核心:1 沉积时的构造条件 2 较长时期 3 一定的区域范围 4 综合特征(组分-结构-构造等) 分类:稳定、过渡、活动三种类型
Molasse 磨拉石
沉积组合与构造性质 Flysch 复理石
稳定 过渡 活动
游移盆地湖泊碎 屑组合;内陆盆 近海盆地碎屑泥 山麓山间粗碎屑(磨 大陆 地 河 湖 泥 质 组 质组合; 海陆交互 拉石)组合;大陆火 合;近海盆地含 相碎屑泥质组合 山喷发—碎屑组合 煤碎屑组合 岛弧海岩屑杂砂岩 非补偿边缘海碳 —火山岩组合; 滨浅海碎屑岩或 质、硅质组合;活 海洋 半深海至深海砂泥 碳酸盐岩组合 动陆棚泥质碳酸 质复理石组合;蛇绿 盐岩组合 岩组合
历史大地构造分析的内容
• • • • • 沉积物组分和沉积组合(或沉积建造) 沉积厚度分析 沉积相和沉积古地理分析 沉积盆地分析 构造运动面分析
沉积物组分和沉积组合(或沉积建造)
石英砂岩
长石砂岩
杂砂岩
成分和体态分析
席状
楔状
成分和体态分析-2
体态与构造性质
沉积组合(建造)分析 Sedimentary association (formation)
第十章 历史构造分析和古构造
一、历史构造分析及分析内容 二、板块构造简介 三、古板块的恢复方法
四、大地构造分区和中国古板块的划分
五、构造旋回和构造阶段
一、历史构造分析及分析内容
历史构造分析的概念
通过对不同地区、 不同时期地层进 行综合研究,确 定其构造发展状 态和过程,划分 构造演化阶段和 大地构造分区, 恢复不同地区不 同块体之间的相 互关系及演化过 程。
5 古气候分析
古气候分析主要研究古气候的各种生物
和沉积标志,确定生物化石、矿物或岩石与
气候(干湿、热冷)的关系,恢复不同地区
不同时期的古气候。
• 热带海洋:生物礁、鲕粒滩、叠层石等特殊 沉积物发育,风暴沉积发育 • 炎热蒸发量大的浅海:石膏、石盐、甚至钾 盐,伴生有泥裂、晶痕及红色沉积层 • 温暖潮湿的陆上:丰富的煤及大量植物化石 • 大陆冰川附近海域:冰海沉积发育;碳酸盐 沉积中缺乏颗粒,菊花石为其特征;生物贫 乏,多为一些冷水的典型分子
当时作为一个青年(32-35岁)气象学家,敢于大胆 提出较系统的大陆漂移假说(得益于古气候、古生 物和地质学的多学科结合),曾受到他岳父的劝阻 ,但通俗易懂的新颖学说立即引起学术界轰动。
洋壳到底怎样运动?
Hugo Benioff, 1954
千岛群岛
Benioff’s Interpretation
Kiwi
Lion
Kangaroo
生物分区
上新世晚期 形成 巴拿马地峡
同属不同种
有胎盘类 & 有袋类
陆生脊椎动物的分布
• 四足短矮 的陆地爬 行类水龙 兽,广泛 分布于南 美、南非、 印度、南 极等地。 • 不可能漂 洋过海, 只能通过 陆地迁移
• 河口环境淡水中生活的中龙化石,出现于 南非、南美两地。
tanI=2tanλ
(I为磁倾角,λ为古纬度)wenku.baidu.com
根据采样点位置,可 以确定古板块当时的 古纬度,通过统一板 块不同时期的古地磁 古维度分析,可以推 断板块的运动方向和 距离。
印度板块的北移
通过古地磁研 究可以计算出古磁 极的位置。
极移轨迹:对不同 板块不同时期的古 磁极进行系统研究, 可以得出各个板块 不同时期古磁极的 变化轨迹。
四、大地构造分区和 中国古板块的划分
主要依据地壳的构造活动(或 稳定)性及其演化发展历史 主要强调空间分异性
一级大地构造分区:
稳定的板块区、 板块间活动的狭长的活动构造带
二级构造分区:
稳定的板块区内较活动的裂陷槽和陆内 碰撞带 板块间(大陆边缘和古大洋)内相对稳 定的地块和微板块
北美板块 西部大陆 边缘内的 外来地体 或微板块
Benioff’s Interpretation Updated
现代全球板块
板块边界分类
离散型
会聚型
平错型
离散型/divergent 东非裂谷
大西洋中脊
B-type
A-type
O-type?
会聚型
B-type subduction/洋-陆 A-type subduction/陆-陆 Oceanic plate subducting under oceanic plate/洋-洋
中国主要古板块边界
准格尔松辽地块
塔里木地块 华北地块
扬子板块、义敦 准格尔松辽地块 微板块、昌都-思 北界的鄂尔济斯茅微板块、东南 卡拉美里线、贺 根山线 亚板块、羌塘微 板块、冈底斯微 华北-塔里木板块 板块、印度板块 北部边界的艾比 之间的甘孜-理塘 湖-居延海至索伦 线、金沙江-藤条 -西拉木伦线 河线、澜沧江-昌 宁-孟连线、班公 华北-塔里木板 错-怒江线及雅鲁 块、柴达木板块、 藏布江线。 秦岭微板块、扬 子板块的修沟分隔扬子板块与 玛沁-勉略线、 华夏板块、南海 板块的江绍-钦防 北祁连线、丹凤 -信阳线 线和琼州海峡线
沉积相和沉积古地理分析
• 相分析依据:在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由于沉积 盆地类型和沉积环境特征的不同,其沉积相也不相 同。 在稳定的大陆板块内部多为陆表海的浅水碎屑岩和 碳酸盐岩沉积。大陆板块边缘多为陆棚海的滨浅海 沉积、半深海-深海环境的浊积岩、等深岩及泥岩 沉积。
• 古地理分析:表示沉积组合类型的空间分布和构造 古地理格局的关系。可以帮助认识古海洋类型(如 陆表海、陆棚海、边缘海、岛弧海和远洋)、展布, 确定板块边界(俯冲带或地缝合线)的位置。
沉积盆地分析
各类背景下的盆地
裂谷及夭折裂谷盆地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大洋盆地 坳拉槽盆地,初始洋盆 洋岛,海山,海底高原 弧后盆地,弧间盆地,弧前盆地, 海沟,大洋盆地,洋岛,海山等 拉分盆地,走滑盆地 陆间残余盆地,弧后残余 盆地,周缘前陆盆地,弧 后前陆盆地,背驮式盆地, 山间断陷盆地,山前断陷 盆地,缝合线盆地
历史构造分析的概念
• 大地构造活动论——以活动论的观点认识 地史时期大陆和大洋相对于地极、赤道位 置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位置变化。 • 构造演化阶段论——指地球岩石圈由简单 到复杂、有节奏和分阶段的平静演化和急 剧变革相交替的演化规律。 • 大地构造单元论——指在活动论和阶段论 的思想指导下、根据古大陆形成演化历程 去划分大地构造单元和分区。
构造性质/Tectonic characters
稳定-stable: 地震、火山活动少,地貌反差强度低 活动-active: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地貌反差强度高 过渡-transitional: 介于二者之间
中国构造理论
地质力学(李四光) 重力构造(马杏垣) 波浪镶嵌构造(张伯声) 地洼学说(陈国达) 断块学说(张文佑) 地槽-地台多旋回构造学说(黄汲清) 板块构造学说(尹赞勋,李春昱,郭令智) 历史大地构造(王鸿祯)
平 错 型
三、古板块的恢复方法
1 板块构造开始 于什么时候? 2 古板块构造到 何处寻?为什么? 3 古板块构造的 识别标志是什么
岩石圈形成以 板块构造开始于什么时候?
古板块构造到何处寻? 为什么?
来(3800Ma or 4200Ma)
大陆→山脉
大洋壳的年龄
≤J2(130Ma)
古板块构造的识别标志是什么?
这种堆积物由不同成因,不同时代、不同粒径的岩块和深海 细粒沉积混杂相处,也导致同一层位中不同时代的化石混杂 共生。后一种现象无法用地层学中的一般原理解释,显然与 混杂堆积的特殊成因机制有关。
混杂堆积
高压变质带
安 第 斯 型 板 块 边 界
2 古大陆边缘的识别
板块缝合线和大陆板块之间——大陆边缘
分类
伸展背景下的 沉积盆地
陆内裂谷,大陆边缘裂谷, 裂陷槽盆地 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
会聚背景下的 沉积盆地 转换或走滑背景 下的沉积盆地 大陆碰撞背景 下的沉积盆地
与A型碰撞有关的沉积盆地 与B型碰撞有关的沉积盆地
小型克拉通盆地
内克拉通盆地,克拉通边缘盆地,克拉通内裂陷槽盆地
板块背景下的部分沉积盆地分布示意图 (据Dickinson, 1974)
4 生物古地理
生物古地理分区主要指因温度控制和地理 隔离两大因素的长期作用而产生的生物分 类和演化体系在空间上的分异
1、不同于生物相(环境不同产生的生物群生态 组合方面的差异) 2、形成原因:隔离(气候条件、陆地、海洋) 3、分级:生物大区、生物区、生物省、生态区
温度控制对陆生生物来说主要受气 候分带制约,有时也与地形高低所反映 的垂直气候分带有关,海生生物则主要 受与纬度高低有关的海水温度控制,有 时也受到不规则海流分布范围的影响。 地理隔离对陆生生物来说主要是 海洋阻隔,对海生生物来说既有大陆、 地峡的陆地隔离因素,还有广阔洋盆的 深海隔离因素,后者对于底栖生物的分 布也有明显的影响。
• 被动大陆边缘 • 活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
• 类似于大西洋 的大陆边缘, 没有洋壳俯冲 带,不存在岛 弧-海沟体系。 • 陆棚浅海、陆 坡-陆隆的深水 沉积和海底浊 积扇发育
活动大陆边缘
• 类似于太平洋的大 陆边缘,具有洋壳 俯冲带,洋壳俯冲 形成岛弧-海沟体 系(西太平洋)或 大陆火山弧-海沟 体系(东太平洋) • 活动大陆边缘岛弧 火山岩及共生的海 沟深水浊积岩发育
与洋中脊的洋壳增生相对立,太平洋 东西两侧的海沟带,即经常发生地震的 毕鸟夫(Benioff)带,则是发生洋壳俯冲和 消减的场所。
这种俯冲一般以地震学家Benioff的第一个字母为名,称 为B式俯冲,代表洋壳板块与陆壳板块间的聚合型边界 (convergence boundary)以亚洲大陆东缘为例,自太平洋洋 壳海域至陆棚海陆壳海域之间,存在典型的海沟---火山岛弧--弧后盆地(边缘海)构造古地理格局,也可简称为沟---弧---盆 体系。 南美大陆西缘仅见海沟---火山山弧(安底斯山脉)构造古 地理格局,未见弧后盆地或边缘海。
现代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中, 古洋壳板块已全部俯冲消失,两个大 陆板块直接碰撞(collision),继续俯 冲的陆壳板块内部产生一系列逆冲断 层,并导致硅铝壳明显增厚。由于这 种陆壳内的逆冲现象最早由德国人安 普菲雷尔(O.Ampferer,1906)指出, 也称为A式俯冲。
3 古地磁学方法
6 岩浆岩组合特征
岩浆岩组合受不同构造环境的控制,
通过岩浆岩组合的空间分布格局,可以推 测板块分布或地缝合线的位置。
• 大洋型拉斑玄武岩具有一定的地球化学特征,仅见于洋 壳海域 • 钙碱型火山岩喷发时火山岛弧或安第斯式陆源火山活动 带的典型产物,一般出现在俯冲带附近,是寻找板块边 界的重要标志。 • 稳定大陆板块内部则出现大面积的溢流玄武岩喷发 • 拉张的裂谷中出现玄武岩和流纹岩共生的双峰模式
构造运动面分析
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 间断面:沉积过程中沉积作用停止,可能与 沉积物供给有关,也可能是地壳快速升降作 用的结果。
二、板块构造简介
概念
板块构造: 地球表面是由 为数不多,大小不等的岩 石圈板状体拼合而成的. 这些板状体(板块)相对于 赤道或地极可发生大规 模的横向水平位移.板块 之间通常以大洋中脊、 海沟、转换断层、大陆 裂谷和褶皱带等为边界. 板块间的离合碰撞及其 相关地质现象主要发生 在板块的边缘.该思想的 创导者是德国气象学家A. Wegener(1912, 50岁殉 职), 加拿大学者 W.J.Morgan(1968)对此 进行了最早和最系统的 总结。
1 地缝合线/geosuture ----板块构造的最直接证据
蛇绿岩套:由基性、超基性岩(橄榄岩、蛇纹岩、辉 长岩)、枕状玄武岩和远洋沉积组成的“三位一体” 共生综合体,代表洋壳残片 混杂堆积:为不同时代、不同成因和不同板块物质的 混杂体,是海沟—俯冲带的典型产物
高压变质带:指板块碰撞俯冲带附近发育的高压低温 变质带(蓝闪石片岩),它们往往沿缝合线相伴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