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政区划演变

云南行政区划演变
云南行政区划演变

云南行政区划沿革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建置沿革

云南历史悠久,根据考古资料,在170万年前云南就有“元谋人”生活,是人类的重要发样地之一。1965年发现的元谋猿人化石(距今170万年),比蓝田人、北京人早100多万年,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中国历史的第一页就是从这里翻开的。到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们,已能使用石斧类的简单生产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建造简易木结构房,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村落。云南历代建置沿革,可追溯到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夏、商、周时期。但由于缺乏史料的详细记载,无法考证西汉之前云南行政建置的情况。从西汉开始,云南行政建置已有明确记载。云南历代行政建置沿革简述如下:(1)西汉之前时期

在西汉之前,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述,在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夏、商、周时期,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9州。云南属“梁州”之域,居住着“劳浸、靡莫之属”等10多个大部族。殷周时代是西南夷、百濮居住地。在公元前316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云南的东北部和北部归属蜀国,西北部受巴国控制;公元前316年巴、蜀两国灭亡,云南上述地区属秦统治的巴、蜀两郡。公元前279年左右的战国末期,黔中、滇池地区是秦楚争夺之地。公元前三世纪,楚国派庄蹻入滇,以联盟一员的身份加入当地氏族社会,与滇人女子通婚,“入境随俗”,然后凭着雄厚的武装力量,征服了“靡莫之属”和各部族,统一了滇池地区,建立了滇王国。同时带来了较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滇池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影响了“靡莫之属”,滇人共奉庄蹻为滇王,该区进入了奴隶社会。这标志着云南从政治上与内地联系的开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西南夷(包括云南)地区成为秦国的一个部分。秦王朝为加强对西南夷地区的统治,在云南境内宁蒗县一带设置过郡县,派人开凿通往云南的道路,修筑从今四川宜宾到云南曲靖的“五尺道”,并派官吏入滇进行统治。秦朝设郡、置吏、通道的政策,使云南与内地“栈(zhan)道千里,无所不通”,加强了云南与内地的物质文化交流。

(2)西汉-隋朝时期

西汉王朝继承和发展了秦朝对西南夷地区的政策,进一步推广了郡县制度。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率巴蜀之兵临滇,设益州郡。益州郡辖24县,其中有云南县(地在今祥云),此时开始“云南”成为行政区划的称谓。这是“云南”一词的最早出现。西汉时期还有滇西和滇西南的广大地区未包括在郡县制内。东汉时期继续维持西汉郡县的设置,在滇西增设了辖区辽阔的永昌郡(今大理、保山、德宏、临沧、西双版纳部分地区),是东汉经营西南地区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关于“云南”的来历,史载,当时有人报告“彩云现于南中”,于是汉武帝派使臣寻找,“云南之名始此”。所以说云南是“彩云的故乡”。与此同时,汉武帝还封滇王并赐滇王印。

从三国开始直到南北朝,西南夷地区改称为“南中”,即今云南全部、贵州西部、四川西南部。公元220-280年,三国鼎立时期,南中是蜀国的一部分,是

“金银货宝之地”,是蜀汉政权重要的经济来源。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为巩固蜀汉政权,加强了南中地区郡县建制:原来的益州郡改为建宁郡,建立了建宁、朱提、牂牁、越、兴古、云南、永昌7郡,其中辖境全部属现云南省的有建宁、朱提、兴古、云南、永昌5郡,“云南”作为行政区划由县扩大到郡。

西晋时期把原来南中7郡中的建宁、兴古、云南、永昌4郡单独设置为宁州,云南成为中央王朝直接统治的19个州之一,这是中央王朝把云南作为一个行政区划来设置的开始,表明中央王朝对云南统治的加强。宁州的建立使云南与四川、贵州分开,成为地方一级政区(二级政区是县),表明云南在全国建置中地位的提高。

东晋初年,由内地迁至云南的爨(cuàn)氏势力逐渐强大,并成为云南的主宰者(爨氏据滇)。爨氏历代统治云南约500年,其统治中心在味县(今曲靖)。当时的滇池地区称作昆州。东晋灭亡后,南北朝时期较混乱,宁州郡县变化很大。隋朝初期,建立了“南宁州总管府”,并设立恭州(今永善县、昭阳区一带)、协州(今彝良县、镇雄一带)、昆州(今昆明市)统治云南各地。隋朝对云南的统治,结束了南北朝时期有混乱局面。

(3)南诏-大理国时期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636年唐朝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将全国分为10道,云南主要属于剑南道管辖。后来云南行政建置多变。在大唐帝衰落时,唐王朝扶持皮罗阁地方势力,封皮罗阁为越国公,赐名蒙归义。皮罗阁统一西洱河地区,建立南诏国。后唐玄宗封皮罗阁之子阁罗凤为“云南王”。南诏历传13王,统治的247年间疆域远大于今云南,其统治的疆域东接贵州、西抵伊洛瓦底江、南达西双版纳、北接大渡河,东南接越南、西南至骠国(今缅甸中部),西北与吐蕃(今剑川)为邻,东北达戎州(今四川宜宾)。行政区划先后建置11节度,2都督,4府,10郡,6州,3县。

公元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其疆域基本继承了南诏国的版图。行政区划废除了南诏的节度,都督等军事管制区,保留了府、郡的建制,设置了8府、4郡、37部、4镇。大理国相传22世,历经315年,大体相当于宋朝起讫的时间,大理与宋朝中央政权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大理国王曾被册封为“云南八国郡王”“云南节度大理国王”。南诏国、大理国是云南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理是云南的政治中心。在大理国统治期间,鄯阐城(今昆明)逐渐成为滇中最繁盛的一座城池。

(4)元朝时期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军灭大理国。1255年开始在云南各地逐渐设立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进行统治。1260年元朝建立,忽必烈称帝后,派回人赛典赤主持云南政务,成为云南省第一任最高长官。1276年设立云南行中书省,作为全国11个行省之一,行政中心从大理迁到中庆(今昆明),“云南”从此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区名称。赛典赤撤销了征服大理国是设立的万户、千户、百户等军事性组织,建立路、府、州、县建制。据《元史·地理志》记载,云南诸路行中书省,路37、府2、属府3、属州54、属县47,其余甸寨军民等府不在此数。元代在赛典赤等人的治理下,云南在经济等方面得到迅速发展。

(5)明朝时期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用兵云南,攻克昆明,灭元朝梁王,次年统一了云南,在云南建立明朝政权,统治278年。1382年取消元朝建立的云南行中书省,设立云南布政使司(行政)、都指挥使司(军事)、提刑按察使司(司法)

3 司机构;三江之内基本上设府、州、县3级建制,三江之外的边远民族地区则设立土司制度,主要设有19府、2御夷府、40州、3 御夷州、30县,另外还有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御夷长官司等。明朝期间云南的辖境范围比元朝时期小,北部和东北部的部分地区划归四川和贵州。即现在的镇雄、威信、彝良、昭阳、鲁甸、会泽、东川、永善、绥江、巧家、盐津、大关等县市区曾划归四川省,1276年才又划回云南;今贵州的盘县、普县、兴义、兴仁、安顺、普定、镇宁、关岭、晴隆等县划归贵州。明王朝在云南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屯垦,大量汉族进入云南,从此汉族人口在云南占了多数,而非汉民族成为少数民族。明代云南的矿冶铸造业发展迅速,银、铜产量居全国首位。

(6)清朝时期

1644年,明朝灭亡,清王朝建立,但清王朝直到1662年才完全控制云南。一些反清力量和明朝遗臣在南方拥立明宗室亲王为帝,史称“南明”。其中后期永历帝入滇,以昆明为根据地抗击清军。清平西王吴三桂绞杀永历帝后统治云南23年,拥兵自据,割据一方,把云南变成“独立王国”“土皇帝”,政治上自选官员,经济上横征暴敛,军事上养兵10万余人。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廷平定吴三桂等藩王叛乱,使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结束。清末云南的锡产量跃居全国第一。清朝时期清政府将原属四川的东川、乌蒙、镇雄3地划归云南,使云南的疆域较明朝时期扩大。在行政建制上基本沿袭明朝,省下设府、州、县3级,在省与府之间设有分守道、分巡道等,后又增设了厅的建制。这种行政建制为府、州、县,在边远地区仍保留了土司制度,政区建置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不同,清末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时,全省共设置15府,18厅,32州,41县,另有18个土司区。

(7)中华民国时期

鸦片战争之后,云南被英、法帝国主义划分为其势力范围。云南人民为此与帝国主义展开了一系列的英勇斗争。1911年辛亥革命中,腾越起义、昆明“重九”起义和临安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250多年的统治,建立了大中华民国云南军都督府。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云南行政建制随之进行了调整。1913年根据中央政府规定,废除府、厅、州制,全省设立滇中道、蒙自道、普洱道、腾越道。1915年,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云南又首举义旗,发动了武装讨袁的护国运动。1928年改设云南省政府,废除道。1932年开始在土司制度仍存在的地区设置设治区(局),相当于准县级。同年在省与县之间增设了行政督察区,在各行政督察区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既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省政府督察所属各县,又是一级地方政权机构。地方行政机构由省、县2级,演变为省、区、县3级。至1949年12月9日云南和平解放时,全省设有1省辖市、13个行政督察区、112个县、16个设治区(局)、2个对汛督办区。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建置沿革

(1)省隶属关系的变革

1949年12月9日云南和平起义。1950年3月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后云南省军政委员会),行使政权机关的职能;同年10月成立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隶属于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1952年11月西南军政委员会改为西南行政委员会,代表中央政府对西南各省进行领导和监督,行使行政管理的职能。1954年6月撤销西南行政委员会,各省直属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从此云南省也改由中央直接领导,而成为一级行政区域。

(2)省辖区域的变革

新中国成立以后,云南省界进行过调整,省辖区域发生了变化,按时间顺序其变动的情况是:

1952年9月经内务部批准,云南省巧家县第二区(淌塘区)金沙江北岸上段的虐姑、新山、松平、老口、黄坪、铁厂、淌塘等7个乡和云和乡的2个村,总面积628km2,划归西康省会理县;巧家县第一区金沙江北岸下段的景星乡、大同乡,总面积556 km2,划归西康省宁南县。

1954年10月20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云南省威信县第五区水田乡飞地木瓦房村(包括白泥、后山、龙塝等自然村),面积 1 km2,划归四川省古蔺县(现叙永县)。

1960年中国和缅甸两国政府签订《中缅边界条约》,片马、古浪、岗房地区由缅甸归还中国,1961年6月4日完成交接手续,划归云南省泸水县。

1965年8月9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复,云南省永仁县的仁和区、大田区、平地区的大跃进水库及华坪县的和平、布得、新华、平江、少义、福田等6个公社,划归四川省渡口市(今攀枝花市)1966年4月8日经内务部批准,云南省宣威县的白果、选脉、松树(不包括黑田生产队)3个公社划归贵州省盘县特区。

1974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宜宾县的安富、水东、水河3个公社,面积87km2,划给云南省绥江县。执行时未划归绥江县,设立水富区,由昭通行署直接领导。1981年调整盐津县的两碗公社、绥江县的太平公社和会仪公社的新安、新寿大队与水富区合并成立水富县。

1974年11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云南省永仁县平地公社(落水洞、大麻塘、小石桥3个生产队除外)、大龙潭公社合计15个大队,151个生产队,总面积375km2,划入四川省渡口市(今攀枝花市)。

1974年以后,云南省省界没有调整,省辖区域没有发生变化。

(3)行政建制的变革

云南解放时,全省共有14个地区行政单位(13个行政督察区,1个省辖市),138个县级单位,其中112个县、8个市辖区、16个设治区(局)、2个对汛督办区。解放以后云南行政建制进行了调整,分为地区、县、乡3级,但各级行政区的名称和区域范围多次变更。

①地级行政建制的变革

云南解放后,设立专区行政建制。1950年共设12个专区、1个专区级市,即昆明市,武定专区(驻武定县)、昭通专区(驻昭通县)、曲靖专区(驻曲靖县)、宜良专区(驻宜良县)、楚雄专区(驻楚雄县)、玉溪专区(驻玉溪县)、蒙自专区、文山专区、宁洱专区、大理专区、保山专区、丽江专区。专区是省派出机关,负责省与县之间的行政事务。

从1953年开始,为贯彻我国的民族政策,在全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专区级民族自治地方建制。先后建了8个自治地级单位。

1950年云南省只有一个地级市(昆明市)。先后有个旧市(1958改为县级市)、东川市(1998年并昆明市改为东川区)、曲靖市、玉溪市等。

2001年,云南省共设有3个地区(临沧、思茅、丽江)、8个自治州、5个地级市(昆明、曲靖、玉溪、昭通、保山)

2007年,全省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

②县级行政建制的变革

(4)各地级行政区划沿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的行政区划与全国保持一致,分为地区(自治州、市)、县、乡(原为区)3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适应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在县级行政区域作过多次演变调整变更。

按现行行政区划云南有16个地级行政区,各区域的演变情况如下:

①昆明市

1949年12月9日昆明市解放,195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昆明市(地级)是云南省省会。1953年昆明县由武定专区并入昆明市。1954年撤销宜良专区,宜良县、路南县划入曲靖专区;同年由会泽县析出汤丹、因民、自翔、新村4区设立东川矿区。1956年安宁县由楚雄专区析出,划入昆明市为安宁区。1957年路南县改为路南彝族自治县。1958年会泽县与东川矿区合并改设东川市(地级)。1959年晋宁县由玉溪专区析出划归昆明市;富民县有楚雄彝族自治州析出划归昆明市,昆明市安宁区、海口去合并复置安宁县;撤销呈贡县并入晋宁县;撤销路南彝族自治县并入宜良县;嵩明县与寻甸回族自治县并入寻甸县。1961年恢复嵩明县,辖原行政区域。1963年呈贡县原辖区由晋宁县析出,划入昆明市为呈贡区。1964年恢复路南彝族自治县,辖原行政区域。1965年恢复呈贡县,辖原行政区域。1983年禄劝县、嵩明县、宜良县、路南彝族自治县划归昆明市。1985年禄劝县改为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1995年改安宁县为安宁市。1998年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1998年12月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从曲靖市析出划入昆明市,同时撤销东川市并入昆明市成立东川区。2006年昆明市辖5区8县,即盘龙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东川区、安宁市、呈贡县、晋宁县、富民县、宜良县、嵩明县、石林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②曲靖市

1950年设立曲靖专区,专署驻曲靖县,辖曲靖、沾益、宣威、平彝、马龙、嵩明、寻甸7县。会泽县隶属昭通专区。1954年宜良专区撤销,所属宜良、路南、陆良、罗平、师宗、泸西6县划归曲靖专区;同年宣威县更名榕峰县,平彝县更名富源县。1957年撤销路南、寻甸县成立路南彝族自治县、寻甸回族自治县。1958年沾益县、马龙县并入曲靖县;会泽县并入东川市。1959年寻甸回族自治县和嵩明县合并设立寻甸县,路南彝族自治县并入宜良县,师宗县并入罗平县,泸西县并入弥勒县,榕峰县复名宣威县。1961年恢复马龙、师宗、嵩明、泸西等县建制,辖原行政区域。1966年宣威县的白果、选脉、松树3个公社划归贵州省盘县特区。1970年曲靖专区改为曲靖地区。1979年寻甸县改为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983年曲靖县、沾益县合并成立曲靖市(县级),宜良、嵩明、路南彝族自治县划归昆明市。1994年改宣威县为宣威市。1997年5月撤销曲靖地区成立曲靖市(地级),原曲靖市(县级)分设麒麟区和沾益县。1998年12月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划归昆明市。2001年曲靖市辖1区1市7县,即麒麟区、宣威市、沾益县、马龙县、陆良县、师宗县、罗平县、富源县和会泽县,是政府驻麒麟区。

③玉溪市

1951年1月成立滇中专员公署,3月改称玉溪专区,辖玉溪、江川、通海、河西、澄江、易门、峨山、新平、华宁、昆阳、晋宁、呈贡12县。元江县属蒙自专区。1951年峨山县改为峨山彝族自治区。1954年元江县由蒙自专区析出划归玉溪专区。1956年通海、河西县合并设立杞麓县,县治驻通海;同年峨山彝族自治区改为峨山彝族自治县。1958年撤销江川县并入玉溪县,撤销华宁县并

入杞麓县;撤销昆阳县并入晋宁县。同年杞麓县复名通海县。1959年恢复华宁县建制,辖原行政区域;撤销呈贡县并入晋宁县。同年晋宁县由玉溪专区析出划归昆明市。1962年恢复江川县,辖原行政区域。1970年玉溪专区改称玉溪地区。1979年12月撤销新平、元江县,成立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和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1983年8月撤销玉溪县成立玉溪市(县级)。1998年6月撤销玉溪地区成立玉溪市(地级),原玉溪市(县级)更名为红塔区。2001年玉溪市辖1区8县,即红塔区、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和峨山彝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市政府驻红塔区。

④楚雄彝族自治州

1950年现楚雄州分属楚雄、武定两专区,划出弥渡、祥云县归大理专区。1953年楚雄、武定专区合并称楚雄专区,辖楚雄、双柏、镇南、牟定、姚安、大姚、盐丰、永仁、禄丰、广通、盐兴、武定、安宁、罗茨、富民、禄劝、元谋17县。1954年镇南县更名为南华县。1956年安宁县由楚雄专区析出划归昆明市。1957年楚雄盐兴县并入广通县。1958年楚雄楚雄专区成立楚雄彝族自治州。同年,楚雄双柏、南华、牟定3县,辖区划归楚雄县;撤销盐丰、姚安、永仁3县,辖区划归大姚县;撤销罗茨、广通2县,辖区划归禄丰县;楚雄元谋县,辖区划归武定县。1959年恢复元谋县建制,辖原行政区域;富民县由楚雄彝族自治州析出划归昆明市。1960年恢复双柏县、牟定县,辖原行政区域。1961年恢复南华、姚安、永仁3县建制,辖原行政区域。1965年永仁县的仁和区、大田区和平地区的大跃进水库,划归四川省渡口市(今攀枝花市)。1974年永仁县属平地公社部分地区和大龙潭公社划归四川省渡口市。1983年c楚雄县设立楚雄市(县级),同年禄劝县由楚雄彝族自治州析出划归昆明市。2001年楚雄彝族自治州辖1市9县,即楚雄市和双柏、牟定、南华、姚安、大姚、永仁、元谋、武定、禄丰县,州政府驻楚雄市。

⑤昭通市

1950年设立昭通专区,辖昭通、巧家、大关、永善、威信、会泽、鲁甸、彝良、盐津、绥江、镇雄11县。1954年析出会泽县的汤丹、因民、自翔、新村4区设立东川矿区。1958年撤销东川矿区成立东川市,撤销会泽县并入东川市,撤销鲁甸县并入昭通县。1959年撤销盐津县并入大关县。1961年恢复盐津县,辖原行政区域。1962年恢复鲁甸县,辖原行政区域。1970年昭通专区改称昭通地区。1974年四川省宜宾县的安富、水东、水河3个公社划入昭通地区,设立水富区(县级)。1981年调整盐津县的两碗公社、绥江县的太平公社和会议公社的新安、新寿大队与水富区合并成立水富县。1983年撤销昭通县成立昭通市(县级)。2001年2月撤销昭通地区成立昭通市(地级),原昭通市(县级)改称昭阳区。2001年昭通市辖1区10县,即昭阳区和鲁甸、巧家、盐津、大关、永善、绥江、镇雄、彝良、威信、水富县,市政府驻昭阳区。

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948年底麻栗坡地区解放,1949年1月设立麻栗坡特别区,同年3月设立马列坡县,1950年改马列坡县为麻栗坡市。1949年6月1月成立滇东南专员公署,后改为文山专员公署,1950年成立文山专区,辖文山、丘北、马关、富宁、砚山、西畴、广南7县及麻栗坡(原称为马列坡)市。1955年麻栗坡市改为麻栗坡县。1958年文山专区改为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同年撤销砚山县,辖区划归文山、丘北县;撤销麻栗坡县,辖区划入西畴、马关县。1961年又恢复砚山、麻栗坡2县建制,辖原行政区域。在文山所属县中,马关、丘北、广南、富宁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保持县的建制。1965年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01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辖8县,即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广南、富宁县,州政府驻文山县。

⑦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1950年3月在建水成立滇南专员公署,4月专员公署移至蒙自改称蒙自专区。辖蒙自、屏边、开远、个旧、金平、建水、石屏、曲溪、元江、红河、新民11县和河口市、龙武设治局。1951年个旧县改为个旧市(省辖市),新民县更名为元阳县。1952年撤销红河县成立红河哈尼族自治区。1953年划出元江县归玉溪专区;撤销弥勒县设立弥勒彝族自治区,划归宜良专区;改龙武设治局为龙武县。1954年1月划出金平、元阳、红河县以及河口市和元阳县的部分哈尼族地区成立红河哈尼族自治区(专区级),区政府驻元阳县。同年撤销宜良专区,所属弥勒彝族自治区划归蒙自专区。1955年改河口市为河口县,弥勒彝族自治区改为弥勒彝族自治县。1957年11月红河哈尼族自治区与蒙自专区合并成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政府驻蒙自县。同年弥勒彝族自治县改弥勒县。1958年个旧市由省辖市改为红河哈尼族自治州辖市,州政府迁驻个旧。同年撤销开远县,属地划入个旧市和文山县;撤销蒙自县,辖区并入个旧市;撤销六村办事处,设置绿春县;撤销曲溪县,辖区划入建水县;撤销泸西县,辖区划入师宗县;撤销龙武县,辖区划入石屏县;撤销河口县,设立河口瑶族自治县;撤销屏边县,设立屏边苗族自治县。1959年撤销河口瑶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合并成立河口瑶族苗族自治县;原泸西县地有师宗县析出,划入弥勒县。1960年恢复开远、蒙自县建制,隶属个旧市。1961年开远、蒙自县改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同年恢复泸西县,辖原行政区域。1962年撤销河口瑶族苗族自治县,恢复河口县、屏边县。1963年成立河口瑶族自治县和屏边苗族自治县。1981年撤销开远县,设立开远市。1985年金平县改为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2001年红河哈尼族瑶族自治州辖2市11县,即个旧、开远市,蒙自、建水、石屏、弥勒、泸西元阳、红河、绿春县和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州政府驻个旧市。

⑧普洱市

1949年11月思茅地区全境解放,成立了思普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1950年改称宁洱专区,驻宁洱、思茅、六顺、车里、佛海、南峤、镇越、澜沧、景谷、景东、镇远、墨江、江城、沧源14县和宁江设治局。1951年宁洱县更名普洱县,宁洱专区改称普洱专区。1952年,划出沧源县归缅宁专区(今临沧地区)。1953年专署迁驻思茅县,普洱专区改称思茅专区。同年撤销六顺县和宁江设治局,六顺县除整董乡外,全部并入思茅县,整董乡划归景洪县;宁江设治局所属的雅口和营盘2区划归澜沧县,勐旺和勐阿2区划归勐海县;析出并撤销车里、南峤、佛海、镇越4县,建立西双版纳自治区。1954年由澜沧拉祜族自治区析出孟连、南卡2区成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区,同年江城县改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区。1955年澜沧拉祜族自治区改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区改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56年西盟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析出,成立西盟佤族自治县筹备委员会。1957年撤销思茅专区,所辖各县划归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958年撤销思茅县,并入普洱县。1959年撤销镇沅县并入墨江、新平、景谷3县,同年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区改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1961年恢复镇沅县建制,辖原行政区域(德安吧、新抚2公社仍留墨江县)。1964年恢复思茅专区,专署驻普洱县思茅镇,辖原行政区域。1965年思茅专区改为思茅

地区。1979年撤销墨江县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1981年恢复思茅县,辖原行政区域。1985年6月撤销普洱、景东、景谷县,分别成立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996年2月撤销镇沅县成立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1993年3月改思茅县为思茅市。2007年1月21日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2007年普洱市辖1区9县,即思茅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市政府驻普洱市。

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1950年西双版纳属宁洱专区。1951年宁洱专区改称普洱专区。1953年成立西双版纳自治区,自治区政府驻景洪(后改称允景洪);其地域分为12个版纳(区级行政单位)和3个自治区,即版纳景洪、版纳勐海、版纳易武、版纳勐捧、版纳勐混、版纳勐遮、版纳勐养、版纳勐腊、版纳勐笼、版纳勐阿、版纳曼墩、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易武瑶族自治区和布朗山区。1955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改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957年撤销12个版纳和3个自治区,改设为景洪、易武、勐遮、勐腊、勐海5个县级版纳。其地域划分是:版纳景洪,驻允景洪,辖区为原版纳景洪、版纳勐笼、版纳勐养和版纳勐旺的勐醒、勐旺等地;版纳勐遮,驻勐遮,辖区为原版纳勐遮、版纳曼墩等地;版纳勐海,驻勐海,辖区为原版纳勐海、版纳勐混、版纳勐阿、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布朗山区等地;版纳易武,驻易武,辖区为原版纳易武、易武瑶族自治区和版纳勐旺的依邦、整董等地;版纳勐腊,驻勐腊,辖区为原版纳勐腊、勐捧。同年,撤销思茅专区,所辖思茅、普洱、景谷、镇沅、景东、墨江6县和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并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958年撤销版纳易武并入版纳勐腊,撤销版纳勐遮并入版纳勐海。同年版纳景洪、版纳勐海、版纳勐腊改称景洪县、勐海县、勐腊县。1964年划出原思茅专区6县和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恢复思茅专区。1993年12月撤销景洪县成立景洪市(县级)。2001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1市2县,即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州政府驻景洪市。

⑩临沧市

1950年现境内的镇康、耿马、双江县属于保山专区,临沧、凤庆、云县属于大理专区,沧源属于宁洱专区。1952年由大理专区划入缅宁县,由保山专区划入双江、耿马县,由普洱专区划入沧源县建立了缅宁专区。1952年,保山专区镇康县划入缅宁专区。1954年缅宁专区改称临沧专区,缅宁县更名为临沧县;大理专区的顺宁县更名凤庆县。1955年耿马县改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56年大理专区的凤庆县、云县划入临沧专区。1957年思茅专区撤销,所属西盟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划入本专区。1959年临沧县与双江县合并,更名临双县;云县与凤庆县合并,改名云凤县。同年年底撤销临双县、云凤县,恢复4县建制。1964年析出镇康县东北部的永康、德党等5区建立永德县,镇康县县城移驻凤尾坝;同年沧源县改为沧源佤族自治县。1970年临沧专区改称临沧地区。1985年6月双江县改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2003年12月26日,撤销临沧地区,设立临沧市(地级)。2003年辖1区7县,即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市政府驻临翔区。

○11大理

1950年成立大理专区,专署驻大理县,辖大理、邓川、宾川、祥云、凤仪、弥渡、蒙化、云县、缅宁、顺宁、永平、漾濞、云龙、洱源14县和下关区;鹤庆、

剑川县属丽江专区。1951年下关区改为下关市(县级)。1952年缅宁县由大理专区析出归缅宁专区。1954年蒙化县更名为巍山县,顺宁县更名我凤庆县。1955年下关市改为省辖市。1956年撤销大理专区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市由省辖市改为大理州辖市,云县、凤庆县划入临沧专区,剑川、鹤庆县由丽江专区划入,撤销巍山县设立巍山彝族自治县和永建回族自治县。1958年云龙、永平县合并称永平县;撤销下关市和大理、凤仪、漾濞县,合并设置大理市;撤销巍山彝族自治县、永建回族自治县,合并成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61年撤销大理市,恢复下关市和漾濞县,原大理、凤仪合并为大理县;由祥云县分出宾川、弥渡复置两县建制;由剑川县分出洱源、邓川设立洱源县。1963年9月,析出巍山县南部3个区成立南涧县,1965年11月南涧县改为南涧彝族自治县。1983年撤销下关市、大理县,合并设置大理市。1985年6月漾濞县改为漾濞彝族自治县。2007年大理白族自治州辖1市11县,即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州政府驻大理市。

○12保山市

1950年建立保山专区,辖保山、双江、昌宁、镇康、潞西(潞西设治区改置)、龙陵、腾冲7县和耿马、瑞丽、陇川、莲山、盈江、梁河、泸水7设治区。1951年2月改泸水设治区为泸水县。1952年耿马、瑞丽、陇川、莲山、盈江等设治区改为现,梁河设治区改为梁河傣族景颇族自治区;镇康、双江、耿马3县由保山专区析出,划归缅宁专区。1953年梁河傣族景颇族自治区改为梁河县;同年潞西、瑞丽、陇川、盈江、莲山、梁河6县由保山专区析出,成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54年泸水县由保山专区析出,划归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956年撤销保山专区,所辖4县并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63年恢复保山专区,辖原行政区域;同年从保山县南部析出3个区设立施甸县。全区辖保山、腾冲、昌宁、龙陵、施甸县。1968年改保山专区为保山地区。1969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并入保山地区。1971年恢复保山地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建置。1983年保山县改为保山市(县级)。2001年1月保山地区改为保山市(地级),原保山市(县级)改为隆阳区。2007年保山市辖1区4县,即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市政府驻隆阳区。

○13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1950年现德宏境内的梁河、盈江、莲山、瑞丽、陇川等设治区(局)和潞西县属保山专区。设畹町办事处,隶属潞西县。1952年设治区改为县,梁河设治区改为梁河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53年梁河傣族景颇族自治区改为梁河县;同年从保山专区析出潞西、瑞丽、陇川、盈江、莲山、梁河6县,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54年2月,畹町由潞西县析出,畹町办事处升格为畹町镇(县级)。1956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改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同年撤销保山专区,所属保山、腾冲、龙陵、昌宁4县并入本州。1958年10月撤销莲山县,辖地并入盈江县。撤销梁河县,辖地划入腾冲、盈江、陇川、潞西4县。1959年撤销陇川县辖区划入瑞丽县。1960年恢复陇川县建制,辖原行政区域。1961年4月恢复腾冲、梁河县建制。1963年保山、腾冲、龙陵、昌宁4县析出,恢复保山专区。1969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并入保山专区。1971年,再次从保山地区析出,复置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985年畹町镇改为畹町市(县级)。1992年6月撤销瑞丽县成立瑞丽市。1996年撤销潞西县成立潞西市。1999年撤销畹町市并入瑞丽市。2007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2市3县,即潞西市、瑞丽

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州政府驻潞西市。

○14丽江市

1949年7月属滇西北人民专员公署,8月建立贡山办事处,11月建立碧江县,12月建立丽江人民行政专员公署,专署驻丽江县。1950年2月建立小凉山彝族事物办事处(县级),4月改丽江人民行政专员公署为丽江专区,5月建立宁蒗政务委员会。1951年改宁蒗政务委员会为宁蒗县民族民主联合政府,成立德钦藏族自治区(县级)。1952年改德钦藏族自治区为德钦县,改贡山办事处为贡山县。1954年8月析出碧江、福贡、贡山县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6年析出鹤庆、剑川2县归大理白族自治州,宁蒗县民族民主联合政府与小凉山彝族事务办事处合并建立宁蒗彝族自治县。1957年,析出兰坪县归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析出中甸、维西、德钦3县成立迪庆藏族自治州。1958年,永胜、华坪两县合并为永华县。1959年10月,撤销永华县,恢复永胜、华坪县设置。1961年4月丽江县改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965年,析出华坪县的玉泉、新华、肇义、布德、和平、平江、福田、新民、新生、共和10个公社归四川省渡口市(今攀枝花市)。1970年丽江专区改称丽江地区。2002年12月26日撤销丽江地区,设立地级丽江市。2007年丽江地区辖1区4县,即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华坪县。

○15迪庆藏族自治州

1950年中甸县、维西县、德钦设治区均属丽江专区。1952年德钦设治区改为德钦藏族自治区。1956年撤销德钦藏族自治区,成立德钦县。1957年中甸、德钦、维西3县从丽江专区析出,成立迪庆藏族自治州。同年设奔子栏办事处(县级),辖区为维西县第六区。1959年撤销奔子栏办事处,辖区划入德钦县。1985年撤销维西县,改设维西傈僳族自治县。2001年12月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07年迪庆藏族自治州辖3县,即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州政府驻香格里拉县。

○16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1950年现怒江境内各县分属丽江专区和保山专区,其中属丽江专区的有福贡、贡山2个设治区(局),兰坪县、碧江县(碧江设治区改置);属保山专区哦有泸水设治区。1952年碧江县和福贡、贡山2设治区改为3个傈僳族自治区(县级),泸水设治区改为县。1954年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区,撤销丽江专区的碧江傈僳族自治区、福贡傈僳族自治区、贡山傈僳族自治区置县,划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区;泸水县由保山专区析出划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6年兰坪县由丽江专区析出划入该自治区。同年贡山县改为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1957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区改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960年中缅两国政府签订《中缅边界条约》,片马、古浪、岗房地区由缅甸归还中国,1961年6月4日完成交接手续,归泸水县管辖。1968年9月,撤销碧江县所属的古登、洛本卓2区,划出泸水县架科底、子里甲、匹河3个区归福贡县。1987年11月兰坪县改为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2007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辖4县,即泸水县、福贡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州政府驻泸水县。

三、现行行政区划

1、现行行政区划设置

全省共辖昆明、昭通、曲靖、保山、玉溪、普洱、丽江、临沧8个地级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

族自治州8个自治州和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自治县。省人民政府设在昆明市。

云南省最新行政区划分

云南省最新行政区划分 云南省简称云(别称滇)。总面积约万平方千米。省会昆明(省政府驻昆明市五华区华山南路135号)。全省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合计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15个市辖区、15个县级市、70个县、29个自治县(合计12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及驻地一览 昆明市(呈贡区)辖6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五华区(华山街道)盘龙区(拓东街道)官渡区(关上街道)西山区(西苑街道)东川区(铜都街道)呈贡区(龙城街道) 安宁市(连然街道) 晋宁县(昆阳街道)富民县(永定街道)宜良县(匡远街道) 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街道)嵩明县(嵩阳街道)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山街道)寻甸回族自治县(仁德街道) 曲靖市(麒麟区)辖2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麒麟区(南宁街道)沾益区(西平街道) 宣威市(宛水街道) 马龙县(通泉街道)陆良县(中枢街道)师宗县(丹凤街道)罗平县(罗雄街道)富源县(中安街道)会泽县(古城街道) 玉溪市(红塔区)辖2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 红塔区(玉兴街道)江川区(大街街道) 澄江县(凤麓街道)通海县(秀山街道)华宁县(宁州街道)易门县(龙泉街道)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街道)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街道) 保山市(隆阳区)辖1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隆阳区(兰城街道) 腾冲市(腾越镇) 施甸县(甸阳镇)龙陵县(龙山镇)昌宁县(田园镇) 昭通市(昭阳区)辖1个市辖区、10个县 昭阳区(凤凰街道) 鲁甸县(文屏镇)巧家县(白鹤滩镇)盐津县(盐井镇)大关县(翠华镇)永善县(溪落渡镇)绥江县(中城镇)镇雄县(乌峰街道)彝良县(角奎镇)威信县(扎西镇)水富县(云富街道) 丽江市(古城区)辖1个市辖区、2个县、2个自治县 古城区(西安街道)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镇)永胜县(永北镇) 华坪县(中心镇)宁蒗彝族自治县(大兴镇) 普洱市(思茅区)辖1个市辖区、9个自治县 思茅区(思茅镇)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 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景谷彝族傣族自治县(威远镇)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恩乐镇)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烈镇)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 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 临沧市(临翔区)辖1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版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版

省省区域代码市区市区域代码 北京市110000 东城区110101 西城区110102 朝阳区110105 丰台区110106 石景山区110107 海淀区110108 门头沟区110109 房山区110111 通州区110112 顺义区110113 昌平区110114 大兴区110115 怀柔区110116 平谷区110117 密云区110118 延庆区110119 天津市120000 和平区120101 河东区120102 河西区120103 南开区120104 河北区120105 红桥区120106 东丽区120110 西青区120111 津南区120112 北辰区120113 武清区120114 宝坻区120115 滨海新区120116 宁河区120117 静海区120118 蓟州区120119 河北省130000 石家庄市130100 唐山市130200 秦皇岛市130300 邯郸市130400 邢台市130500 保定市130600 张家口市130700

承德市130800 沧州市130900 廊坊市131000 衡水市131100 山西省140000 太原市140100 大同市140200 阳泉市140300 长治市140400 晋城市140500 朔州市140600 晋中市140700 运城市140800 忻州市140900 临汾市141000 吕梁市141100 内蒙古自治区150000 呼和浩特市150100 包头市150200 乌海市150300 赤峰市150400 通辽市150500 鄂尔多斯市150600 呼伦贝尔市150700 巴彦淖尔市150800 乌兰察布市150900 兴安盟152200 锡林郭勒盟152500 阿拉善盟152900 辽宁省210000 沈阳市210100 大连市210200 鞍山市210300 抚顺市210400 本溪市210500 丹东市210600 锦州市210700 营口市210800 阜新市210900 辽阳市211000 盘锦市211100 铁岭市211200 朝阳市211300

云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云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东川区安宁市呈贡县晋宁县富民县宜良县嵩明县石林县禄劝县寻甸县 曲靖市:麒麟区宣威市马龙县陆良县师宗县罗平县富源县会泽县沾益县 玉溪市:红塔区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元江县 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 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水富县 丽江市:古城区永胜县华坪县玉龙县宁蒗县 思茅市:翠云区普洱县墨江县景东县景谷县镇沅县江城县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临沧市: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江县耿马县沧源县 文山州:文山县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 红河州:蒙自县个旧市开远市绿春县建水县石屏县弥勒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县河口县屏边县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 楚雄州:楚雄市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禄丰县大理州: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县南涧县巍山县 德宏州:潞西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 怒江州: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兰坪县 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县 云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本表更新时间:2005年12月29日) 2005年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自治县。昆明市辖5个市辖区、5个县、3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盘龙区。盘龙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马街街道)东川区(铜都镇) 安宁市(连然镇) 富民县(永定镇)嵩明县(嵩阳镇)呈贡县(龙城镇)晋宁县(昆阳镇)宜良县(匡远镇)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山镇)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镇) 寻甸回族自治县(仁德镇) 曲靖市辖1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麒麟区文昌街。 麒麟区 宣威市 陆良县(中枢镇)会泽县(金钟镇)富源县(中安镇)罗平县(罗雄镇)马龙县(通泉镇) 师宗县(丹凤镇)沾益县(西平镇) 玉溪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3个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红塔区红塔路。 红塔区 华宁县(宁州镇)澄江县(凤麓镇)易门县(龙泉镇)通海县(秀山镇)江川县(大街镇)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澧江镇)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镇) 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镇) 保山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市人民政府驻隆阳区。

云南省行政区划分

云南省行政区划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云南省最新行政区划分 云南省简称云(别称滇)。总面积约39.4万平方千米。省会昆明(省政府驻昆明市五华区华山南路135号)。全省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合计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15个市辖区、15个县级市、70个县、29个自治县(合计12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及驻地一览 昆明市(呈贡区)辖6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五华区(华山街道)盘龙区(拓东街道)官渡区(关上街道) 西山区(西苑街道) 东川区(铜都街道)呈贡区(龙城街道) 安宁市(连然街道) 晋宁县(昆阳街道)富民县(永定街道)宜良县(匡远街道) 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街道)嵩明县(嵩阳街道)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山街道)寻甸回族自治县(仁德街道) 曲靖市(麒麟区)辖2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麒麟区(南宁街道)沾益区(西平街道) 宣威市(宛水街道) 马龙县(通泉街道)陆良县(中枢街道)师宗县(丹凤街道) 罗平县(罗雄街道) 富源县(中安街道)会泽县(古城街道) 玉溪市(红塔区)辖2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 红塔区(玉兴街道)江川区(大街街道) 澄江县(凤麓街道)通海县(秀山街道)华宁县(宁州街道) 易门县(龙泉街道) 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街道)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街道) 保山市(隆阳区)辖1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隆阳区(兰城街道) 腾冲市(腾越镇) 施甸县(甸阳镇)龙陵县(龙山镇)昌宁县(田园镇)昭通市(昭阳区)辖1个市辖区、10个县 昭阳区(凤凰街道) 鲁甸县(文屏镇)巧家县(白鹤滩镇)盐津县(盐井镇) 大关县(翠华镇) 永善县(溪落渡镇)绥江县(中城镇)镇雄县(乌峰街道) 彝良县(角奎镇) 威信县(扎西镇)水富县(云富街道) 丽江市(古城区)辖1个市辖区、2个县、2个自治县

丽江市行政区划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丽江市行政区划图 篇一:云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云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大关县普洱县双江县开远市楚雄州:弥渡县怒江州:五华区麒麟区红塔区永善县墨江县耿马县绿春县楚雄市永平县泸水县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东 川区安宁市呈贡县晋宁县富民县宜良县嵩明县石林县禄劝 县寻甸县马龙县陆良县师宗县罗平县富源县会泽县沾益县 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元江县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绥江县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水富县丽江市:古城区永胜县华坪县玉龙县宁蒗县思茅市:翠云区景东县 景谷县镇沅县江城县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临沧市: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沧源县文山州:文山县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红河州:蒙自县个旧市建水县石屏县弥勒县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县河口县屏边 县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禄丰县大理州:大理市祥云

县宾川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县南涧县巍山县德宏州:潞西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 福贡县贡山县兰坪县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县篇二:云南省最新行政区划分 云南省最新行政区划分云南省简称云(别称滇)。总面积约39.4万平方千米。省会昆明(省政府驻昆明市五华区华山南路135号)。全省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合计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15个市辖区、15个县级市、70个县、29个自治县(合计12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及驻地一览 昆明市(呈贡区)辖6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五华区(华山街道)盘龙区(拓东街道)官渡区(关上街道)西山区(西苑街道) 东川区(铜都街道)呈贡区(龙城街道) 安宁市(连然街道) 晋宁县(昆阳街道)富民县(永定街道)宜良县(匡远街道) 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街道)嵩明县(嵩阳街道)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山街道)寻甸回族自治县(仁德街道)曲靖市(麒麟区)辖2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

关于下发《统计上使用的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通知 关于印发《统计上使用的县以下行政 区划代码编制规则》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 近年来,由于县以下行政区划变动较大,我局1996年制定的《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已不能适应统计工作的需要。为此,我们在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工作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统计上使用的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根据新的《统计上使用的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于2001年年底以前,编制完成并建立本地区县以下的行政区划代码库 (一)鉴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编制了包括调查小区在内的全部地址代码(14位),为避免重复劳动,保证统一和完整,并为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做准备,建议各省(区、市)统计局可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编制的县以下地址代码为基础,除按新的编码规则编制村级以上的12位行政区划代码以外,并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包括调查小区及城乡分类)在内的行政区划地址代码库,以供本地区的日常统计工作及以后各项普查统一使用。 (二)此次重新编制及建立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库的工作量较大,特别是村一级的代码(即后3位),需要重新编制。因此,要求各省(区、市)统计局于2001年年底以前完成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的建库工作。 二、对2000年年报统计制度中行政区划代码的要求 (一)鉴于今年将要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县一级统计局的任务较重,且各地机构改革工作尚未结束,重新编制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12位)的工作,到年底以前难以完成。因此,2000年年报及2001年定期统计制度中所使用的行政区划代码,除行政区划有变动的以外,可在现有基础上调整使用。但到2001年年底,各省(区、市)统计局完成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的建库工作后,各专业必须统一使用新代码。 (二)基于上述原因,2000年“基本单位情况(101表)”中使用的行政区划代码,只要求报送乡、镇、街道及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的前9位。请各省(区、市)统计局在2001年2月底以前,将调整后的乡、镇、街道行政区划地址名称及9位代码(中间用逗号分隔),以文本文件的形式上报国家统计局计算中心,具体要求请按照国家统计局计算中心的有关年报文件执行。 二OOO年八月三十日 统计上使用的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一、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云南省未来行政区划调整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云南省未来行政区划调整 篇一: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xx-2020)文本最终合(20xx 年12月23日) 目录 文本 (3)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6) 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8) 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9) 第五章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24) 第六章中心城区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设施规

划 (29) 第七章中心城区住房建设规划 (31) 第八章中心城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31) 第九章中心城区产业用地布局规划 (41) 第十章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规划 (44) 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49) 第十二章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53) 第十三章中心城区旧城改造与更新规划 (55) 第十四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57) 第十五章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61) 第十六章城市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67) 第十七章中心城区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减灾规

划 (71) 第十八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 (76) 第十九章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77) 第二十章城市远景规划构想 (78) 第二十一章规划实施策略与机制 (81) 附表: (85) 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1996年国务院批准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在指导昆明城市各项建设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昆明城镇化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为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空间结构,协调滇池环境保护以及行政区划调整等问题,根据20xx年11月《关于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有关问题的函》(建规函[20xx]315号)和《关于调整完善昆明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有关意见的函》(建办规函[20xx]189号),特编制《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xx年-2020年)》。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编辑版

-* 省省区域代码市区市区域代码 北京市110000 东城区110101 西城区110102 朝阳区110105 丰台区110106 石景山区110107 海淀区110108 门头沟区110109 房山区110111 通州区110112 顺义区110113 昌平区110114 大兴区110115 怀柔区110116 平谷区110117 密云区110118 延庆区110119 天津市120000 和平区120101 河东区120102 河西区120103 南开区120104 河北区120105 红桥区120106 东丽区120110 西青区120111 津南区120112 北辰区120113 武清区120114 宝坻区120115 滨海新区120116 宁河区120117 静海区120118 蓟州区120119 河北省130000 石家庄市130100 唐山市130200 秦皇岛市130300 邯郸市130400 邢台市130500 保定市130600 张家口市130700

-* 承德市130800 沧州市130900 廊坊市131000 衡水市131100 山西省140000 太原市140100 大同市140200 阳泉市140300 长治市140400 晋城市140500 朔州市140600 晋中市140700 运城市140800 忻州市140900 临汾市141000 吕梁市141100 内蒙古自治区150000 呼和浩特市150100 包头市150200 乌海市150300 赤峰市150400 通辽市150500 鄂尔多斯市150600 呼伦贝尔市150700 巴彦淖尔市150800 乌兰察布市150900 兴安盟152200 锡林郭勒盟152500 阿拉善盟152900 辽宁省210000 沈阳市210100 大连市210200 鞍山市210300 抚顺市210400 本溪市210500 丹东市210600 锦州市210700 营口市210800 阜新市210900 辽阳市211000 盘锦市211100 铁岭市211200 朝阳市211300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版

省省区域代码市区市区域代码 北京市110000东城区110101西城区110102朝阳区110105丰台区110106石景山区110107海淀区110108门头沟区110109房山区110111通州区110112顺义区110113昌平区110114大兴区110115怀柔区110116平谷区110117密云区110118延庆区110119 天津市120000和平区120101河东区120102河西区120103南开区120104河北区120105红桥区120106东丽区120110西青区120111

津南区120112北辰区120113武清区120114宝坻区120115滨海新区120116宁河区120117静海区120118蓟州区120119 河北省130000石家庄市130100唐山市130200秦皇岛市130300邯郸市130400邢台市130500保定市130600张家口市130700承德市130800沧州市130900廊坊市131000衡水市131100 山西省140000太原市140100大同市140200阳泉市140300长治市140400晋城市140500朔州市140600

晋中市140700运城市140800忻州市140900临汾市141000吕梁市141100 内蒙古自治区150000呼和浩特市150100包头市150200乌海市150300赤峰市150400通辽市150500鄂尔多斯市150600呼伦贝尔市150700巴彦淖尔市150800乌兰察布市150900兴安盟152200锡林郭勒盟152500阿拉善盟152900 辽宁省210000沈阳市210100大连市210200鞍山市210300抚顺市210400本溪市210500丹东市210600锦州市210700营口市210800

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

行政区划代码其实就是统计局统计码,也就是身份证上的前6位。 第一位华北区1,东北区2,华东区3,中南区4,西南区5,西北区6。 第二位是各大区的各省在区内的号码,比如西南区5,50重庆(当然重庆是后 来成立的所以是50,北京是11,也就是华北区的1,上海市31,也就是华东区的1),51四川,52贵州,53云南,54西藏。 第三四位是各次一级行政区的代码,其中省、自治区第三四位是各城市的编码,01从省会/首府开始(因为行政区划的各种调整,所以有一些是空缺的,比如四川51没有5102,因为这个码原来是重庆的,后来重庆走了就空缺了),比如江苏32,01南京,02无锡,03徐州,04常州,05苏州等等,这两位的先后顺 序在各省有所不同,有的是按照比如设地级市的时间先后,有的是根据一定的地理方位(比如省会开始,由北向南),有的是按照当时的经济地位(江苏就是这种情况)等等,当然这个可能有其他特定顺序,待考。 当然这里头也有一些特殊,比如海南、河南、湖北、新疆有省直辖的县级行政单位,就给省直辖的县级行政单位编了一个90,然后各县级市就从9001,各县就从9021开始排。 而各直辖市第三四位表示该行政区是市辖区还是县,如北京1101是市辖区,1102是县,各直辖市都是这样,以前重庆的5003是各县级市,后来四个县级 市改区了也就没有了。 各省/自治区下辖市地州的第五六位就是表示县级区划了,一般01表市辖区(这在统计上有特定意义,所以需要设立),如石家庄市市辖区的六位码就是1(华北区)3(河北省)01(石家庄市)01(市辖区),然后各市辖区就从01往后排,比如石家庄市130102长安区、130103桥东区、130104桥西区、130105 新华区、130107井陉矿区、130108裕华区等等(缺130106,必然又是撤消了的市辖区);而考虑到一些市可能有10个以上的区(目前还没有20个以上的),所以各县是从21开始,顺次后排;而县级市则是从81开始,顺次后排,这个 排列顺序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准,但是后设的比如原来一个县后来改成县级市,哪怕原来这个县再牛而原来的县级市们本来不太好,这个新的县级市在编码上也只能往后排。 而地区、自治州是没有市辖区的,所以就把县级市从01开始排,各县还是从21开始排。 各直辖市的区、县也是同样的原则,只是市辖区有0100表示,所以就从0101 开始,比如北京市东城区就是110101,11=北京,第一组01=北京市所有市辖区,第二组01=东城区,县有02占据第三四位,所以县就是0221(注意,还是21)开始,比如密云县110228,延庆县110229(缺的很多都是改成了区的县 的代码)。 当然,这个也有例外,比如贵州省六盘水市原来只有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所以是用01、02、03排的,后来水城和盘县都改了县,于是就变成21、22了,而六枝特区作为实际上的县,还是使用03,而新成立的钟山区则使用了01,没

(完整版)最新行政区划一览表

国家级新区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 北京市 昌平区朝阳区大兴区东城区房山区丰台区海淀区怀柔区门头沟区密云区平谷区石景山区顺义区通州区西城区延庆区 天津市 宝坻区北辰区滨海新区东丽区和平区河北区河东区河西区红桥区蓟县津南区静海区南开区宁河区武清区西青区 上海市 宝山区崇明县奉贤区虹口区黄浦区嘉定区金山区静安区闵行区浦东新区普陀区青浦区松江区徐汇区杨浦区长宁区 重庆市 巴南区北碚区璧山区城口县大渡口区大足区垫江县丰都县奉节县涪陵区合川区江北区江津区九龙坡区 开县梁平县南岸区南川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綦江区黔江区荣昌区沙坪坝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铜梁区潼南区 万州区巫山县巫溪县武隆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永川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渝北区渝中区云阳县长寿区忠县 安徽省 合肥市蜀山区庐阳区瑶海区包河区巢湖市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 安庆市大观区怀宁县潜山县太湖县桐城市望江县宿松县宜秀区迎江区岳西县 蚌埠市蚌山区龙子湖区禹会区淮上区固镇县怀远县五河县 亳州市谯城区利辛县蒙城县涡阳县 池州市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 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定远县凤阳县来安县明光市全椒县天长市 阜阳市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阜南县界首市临泉县太和县颍上县 淮北市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濉溪县 淮南市田家庵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凤台县寿县 黄山市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祁门县歙县休宁县黟县 六安市金安区裕安区霍邱县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叶集区 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山区博望区当涂县含山县和县 铜陵市铜官区郊区义安区枞阳县 芜湖市鸠江区弋江区三山区镜湖区繁昌县南陵县芜湖县无为县 宿州市埇桥区砀山县灵璧县泗县萧县 宣城市宣州区广德县绩溪县泾县郎溪县宁国市旌德县

云南省行政区划分表

云南省行政区划分 地区行政区划 昆明市呈贡区、盘龙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东川区、安宁市、晋宁县、富民县、宜良县、嵩明县、石林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曲靖市麒麟区、宣威市、马龙县、沾益县、富源县、罗平县、师宗县、陆良县、会泽县 玉溪市红塔区、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彝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腾冲市 昭通市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水富县 丽江市古城区、永胜县、华坪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 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 临沧市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 治州 芒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僳僳族自治县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禄丰县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绿春县、建水县、石屏县、弥勒市、泸西县、元阳县、红河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州 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

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版

省省区域代码市区市区域代码 东城区110101 西城区110102 朝阳区110105 丰台区110106 石景山区110107 海淀区110108 门头沟区110109 房山区110111 北京市110000 通州区110112 顺义区110113 昌平区110114 大兴区110115 怀柔区110116 平谷区110117 密云区110118 延庆区110119 和平区120101 河东区120102 河西区120103 南开区120104 河北区120105 红桥区120106 东丽区120110 西青区120111 天津市120000 津南区120112 北辰区120113 武清区120114 宝坻区120115 滨海新区120116 宁河区120117 静海区120118 蓟州区120119 石家庄市130100 唐山市130200 秦皇岛市130300 河北省130000 邯郸市130400 邢台市130500 保定市130600 张家口市130700

承德市130800 沧州市130900 廊坊市131000 衡水市131100 太原市140100 大同市140200 阳泉市140300 长治市140400 晋城市140500 山西省140000 朔州市140600 晋中市140700 运城市140800 忻州市140900 临汾市141000 吕梁市141100 呼和浩特市150100 包头市150200 乌海市150300 赤峰市150400 通辽市150500 鄂尔多斯市150600 内蒙古自治区150000 呼伦贝尔市150700 巴彦淖尔市150800 乌兰察布市150900 兴安盟152200 锡林郭勒盟152500 阿拉善盟152900 沈阳市210100 大连市210200 鞍山市210300 抚顺市210400 本溪市210500 丹东市210600 辽宁省210000 锦州市210700 营口市210800 阜新市210900 辽阳市211000 盘锦市211100 铁岭市211200 朝阳市211300

全国行政区划代码表

中国城市(地区)行政区划代码表 区划代码城市名称区划代码城市名称1100北京市4200湖北省 1100北京市市辖区4201湖北省武汉市 1102北京市县4202湖北省黄石市 1200天津市4203湖北省十堰市 1201天津市市辖区4205湖北省宜昌市 1202天津市县4206湖北省襄樊市 1300河北省4207湖北省鄂州市 1301河北省石家庄市4208湖北省荆门市 1302河北省唐山市4209湖北省孝感市 1303河北省秦皇岛市4210湖北省荆州市 1304河北省邯郸市4211湖北省黄冈市 1305河北省邢台市4212湖北省咸宁市 1306河北省保定市4213湖北省随州市 1307河北省张家口市4228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308河北省承德市4290湖北省省直辖行政单位 1309河北省沧州市4300湖南省 1310河北省廊坊市4301湖南省长沙市 1311河北省衡水市4302湖南省株洲市 1400山西省4303湖南省湘潭市 1401山西省太原市4304湖南省衡阳市 1402山西省大同市4305湖南省邵阳市 1403山西省阳泉市4306湖南省岳阳市 1404山西省长治市4307湖南省常德市 1405山西省晋城市4308湖南省张家界市 1406山西省朔州市4309湖南省益阳市 1407山西省晋中市4310湖南省郴州市 1408山西省运城市4311湖南省永州市 1409山西省忻州市4312湖南省怀化市 1410山西省临汾市4313湖南省娄底市 1411山西省吕梁市4331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00内蒙古自治区4400广东省 1501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4401广东省广州市 1502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4402广东省韶关市 1503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4403广东省深圳市 1504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4404广东省珠海市 1505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4405广东省汕头市 1506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4406广东省佛山市 1507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4407广东省江门市 1508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4408广东省湛江市

云南行政区划演变

云南行政区划沿革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建置沿革 云南历史悠久,根据考古资料,在170万年前云南就有“元谋人”生活,是人类的重要发样地之一。1965年发现的元谋猿人化石(距今170万年),比蓝田人、北京人早100多万年,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中国历史的第一页就是从这里翻开的。到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们,已能使用石斧类的简单生产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建造简易木结构房,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村落。云南历代建置沿革,可追溯到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夏、商、周时期。但由于缺乏史料的详细记载,无法考证西汉之前云南行政建置的情况。从西汉开始,云南行政建置已有明确记载。云南历代行政建置沿革简述如下:(1)西汉之前时期 在西汉之前,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述,在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夏、商、周时期,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9州。云南属“梁州”之域,居住着“劳浸、靡莫之属”等10多个大部族。殷周时代是西南夷、百濮居住地。在公元前316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云南的东北部和北部归属蜀国,西北部受巴国控制;公元前316年巴、蜀两国灭亡,云南上述地区属秦统治的巴、蜀两郡。公元前279年左右的战国末期,黔中、滇池地区是秦楚争夺之地。公元前三世纪,楚国派庄蹻入滇,以联盟一员的身份加入当地氏族社会,与滇人女子通婚,“入境随俗”,然后凭着雄厚的武装力量,征服了“靡莫之属”和各部族,统一了滇池地区,建立了滇王国。同时带来了较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滇池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影响了“靡莫之属”,滇人共奉庄蹻为滇王,该区进入了奴隶社会。这标志着云南从政治上与内地联系的开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西南夷(包括云南)地区成为秦国的一个部分。秦王朝为加强对西南夷地区的统治,在云南境内宁蒗县一带设置过郡县,派人开凿通往云南的道路,修筑从今四川宜宾到云南曲靖的“五尺道”,并派官吏入滇进行统治。秦朝设郡、置吏、通道的政策,使云南与内地“栈(zhan)道千里,无所不通”,加强了云南与内地的物质文化交流。 (2)西汉-隋朝时期 西汉王朝继承和发展了秦朝对西南夷地区的政策,进一步推广了郡县制度。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率巴蜀之兵临滇,设益州郡。益州郡辖24县,其中有云南县(地在今祥云),此时开始“云南”成为行政区划的称谓。这是“云南”一词的最早出现。西汉时期还有滇西和滇西南的广大地区未包括在郡县制内。东汉时期继续维持西汉郡县的设置,在滇西增设了辖区辽阔的永昌郡(今大理、保山、德宏、临沧、西双版纳部分地区),是东汉经营西南地区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关于“云南”的来历,史载,当时有人报告“彩云现于南中”,于是汉武帝派使臣寻找,“云南之名始此”。所以说云南是“彩云的故乡”。与此同时,汉武帝还封滇王并赐滇王印。 从三国开始直到南北朝,西南夷地区改称为“南中”,即今云南全部、贵州西部、四川西南部。公元220-280年,三国鼎立时期,南中是蜀国的一部分,是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加强行政区 域界线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云政办发[2006]129号 【发布部门】云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6.07.26 【实施日期】2006.07.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 通知 (云政办发[2006]129号)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省民政厅、科技厅、民委、公安厅、监察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交通厅、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地税局、工商局、测绘局《关于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六年七月二十六日

关于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省民政厅、省科技厅、省民委、省公安厅、省监察厅、 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厅、省农业厅、 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地税局、省工商局、省测绘局)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7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做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 行政区域界线是国家依法实施分级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1996年以来,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省全面勘定了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域界线,从根本上解决了引发大量争议并长期困扰各地的行政区域界线不清问题。同时,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和我省有关要求,不断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巩固了勘界成果,维护了界线附近地区稳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依法治界轨道。但是从总体上看,全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勘定行政区域界线时,界线附近地区仍然保留着许多插花地(林)和飞地,管理任务十分繁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跨界资源管理、开发、利用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因局部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界线变更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各地工作开展还不平衡,部分

云南省行政区划分

云南省行政区划分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云南省最新行政区划分 云南省简称云(别称滇)。总面积约万平方千米。省会昆明(省政府驻昆明市五华区华山南路135号)。全省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合计16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15个市辖区、15个县级市、70个县、29个自治县(合计12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及驻地一览 昆明市(呈贡区)辖6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五华区(华山街道)盘龙区(拓东街道)官渡区(关上街道)西山区(西苑街道) 东川区(铜都街道)呈贡区(龙城街道) 安宁市(连然街道) 晋宁县(昆阳街道)富民县(永定街道)宜良县(匡远街道) 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街道)嵩明县(嵩阳街道)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山街道)寻甸回族自治县(仁德街道) 曲靖市(麒麟区)辖2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麒麟区(南宁街道)沾益区(西平街道) 宣威市(宛水街道)

马龙县(通泉街道)陆良县(中枢街道)师宗县(丹凤街道)罗平县(罗雄街道) 富源县(中安街道)会泽县(古城街道) 玉溪市(红塔区)辖2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 红塔区(玉兴街道)江川区(大街街道) 澄江县(凤麓街道)通海县(秀山街道)华宁县(宁州街道)易门县(龙泉街道) 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街道)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街道)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街道) 保山市(隆阳区)辖1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隆阳区(兰城街道) 腾冲市(腾越镇) 施甸县(甸阳镇)龙陵县(龙山镇)昌宁县(田园镇) 昭通市(昭阳区)辖1个市辖区、10个县 昭阳区(凤凰街道) 鲁甸县(文屏镇)巧家县(白鹤滩镇)盐津县(盐井镇)大关县(翠华镇) 永善县(溪落渡镇)绥江县(中城镇)镇雄县(乌峰街道)彝良县(角奎镇) 威信县(扎西镇)水富县(云富街道)

云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云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本表更新时间:2005年12月29日) 云南省下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自治县。 地级市8座: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昭通市、保山市、丽江市、普洱市、临沧市 县级市9座:楚雄市、大理市、潞西市、景洪市、安宁市、宣威市、开远市、个旧市、瑞丽市、 州级县4座:红河州府—蒙自县城、文山州府—文山县城、怒江州府—泸水县城、迪庆州府—香格里拉县城 2005年辖:8个地级市、8个自治州;12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79个县、29个自治县。 昆明市辖5个市辖区、5个县、3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盘龙区。 盘龙区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马街街道)东川区(铜都镇)安宁市(连然镇) 富民县(永定镇)嵩明县(嵩阳镇)呈贡县(龙城镇)晋宁县(昆阳镇)宜良县(匡远镇)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屏山镇)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镇) 寻甸回族自治县(仁德镇) 曲靖市辖1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麒麟区文昌街。 麒麟区宣威市陆良县(中枢镇)会泽县(金钟镇)富源县(中安镇)罗平县(罗雄镇)马龙县(通泉镇)师宗县(丹凤镇)沾益县(西平镇) 玉溪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3个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红塔区红塔路。 红塔区华宁县(宁州镇)澄江县(凤麓镇)易门县(龙泉镇)通海县(秀山镇)江川县(大街镇)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澧江镇)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桂山镇)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镇) 保山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市人民政府驻隆阳区。 隆阳区施甸县(甸阳镇)昌宁县(田园镇)龙陵县(龙山镇)腾冲县(腾越镇) 昭通市辖1个市辖区、10个县。市人民政府驻昭阳区。 昭阳区永善县(溪落渡镇)绥江县(中城镇)镇雄县(乌峰镇)大关县(翠华镇)盐津县(盐井镇) 巧家县(新华镇)彝良县(角奎镇)威信县(扎西镇)水富县(向家坝镇)鲁甸县(文屏镇) 丽江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2个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古城区福慧路。 古城区(大研镇)华坪县(中心镇)永胜县(永北镇)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镇)宁蒗彝族自治县(大兴镇)思茅市辖1个市辖区、9个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翠云区思茅镇月光路。 翠云区(思茅镇)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恩乐镇)景谷彝族傣族自治县(威远镇)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 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烈镇)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 临沧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3个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临翔区凤翔街道南屏西路。 临翔区(凤翔街道)镇康县(南伞镇)凤庆县(凤山镇)云县(爱华镇)永德县(德党镇)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耿马傣族佤族治县(耿马镇)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辖8个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文山县。 文山县(开化镇) 麻栗坡县(麻栗镇) 砚山县(江那镇) 广南县(莲城镇) 马关县(马白镇) 富宁县(新华镇) 西畴县(西洒镇) 丘北县(锦屏镇)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2个县级市、8个县、3个自治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蒙自县。 蒙自县(文澜镇)个旧市(城区街道)开远市(灵泉街道)弥勒县(弥阳镇)红河县(迤萨镇)绿春县(大兴镇)泸西县(中枢镇)建水县(临安镇)元阳县(南沙镇)石屏县(异龙镇)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河镇)河口瑶族自治县(河口镇)屏边苗族自治县(玉屏镇)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2个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景洪市。 景洪市(允景洪街道)勐海县(象山镇)勐腊县(勐腊镇) 楚雄彝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9个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楚雄市。 楚雄市元谋县(元马镇)南华县(龙川镇)牟定县(共和镇)武定县(狮山镇)大姚县(金碧镇)双柏县(妥甸镇)禄丰县(金山镇)永仁县(永定镇)姚安县(栋川镇) 大理白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8个县、3个自治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大理市。 大理市(下关街道)剑川县(金华镇)弥渡县(弥城镇)云龙县(石门镇)洱源县(茈碧湖镇)鹤庆县(云鹤镇)祥云县(祥城镇)宾川县(金牛镇)永平县(博南镇)漾濞彝族自治县(苍山西镇)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镇)南涧彝族自治县(南涧镇)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2个县级市、3个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潞西市。 潞西市(芒市镇)瑞丽市(勐卯镇)盈江县(平原镇)梁河县(遮岛镇)陇川县(章凤镇)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辖2个县、2个自治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泸水县。 泸水县(六库镇)福贡县(上帕镇)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茨开镇) 迪庆藏族自治州辖2个县、1个自治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香格里拉县。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德钦县(升平镇)维西僳僳族自治县(保和镇)

云南省行政区划代码

户籍代码县区户籍地全称 530000000000 云南省云南省 530100000000 昆明市云南省昆明市 530101000000 市辖区云南省昆明市市辖区 530102000000 五华区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 530103000000 盘龙区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 530111000000 官渡区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 530112000000 西山区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 530113000000 东川区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 530121000000 呈贡县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 530122000000 晋宁县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 530124000000 富民县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 530125000000 宜良县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 530126000000 石林彝族自治县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530127000000 嵩明县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 530128000000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530129000000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530181000000 安宁市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 530300000000 曲靖市云南省曲靖市 530301000000 市辖区云南省曲靖市市辖区 530302000000 麒麟区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 530321000000 马龙县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 530322000000 陆良县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 530323000000 师宗县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 530324000000 罗平县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 530325000000 富源县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 530326000000 会泽县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 530328000000 沾益县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 530381000000 宣威市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 530400000000 玉溪市云南省玉溪市 530401000000 市辖区云南省玉溪市市辖区 530402000000 红塔区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 530421000000 江川县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 530422000000 澄江县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 530423000000 通海县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 530424000000 华宁县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 530425000000 易门县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 530426000000 峨山彝族自治县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530427000000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530428000000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530500000000 保山市云南省保山市 530501000000 市辖区云南省保山市市辖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