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生育观调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生育观调查分析
【摘要】自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持续上升,在校大学生占了适龄婚育人群的一大部分,本文在实地调查在校大学生婚恋观、生育观的基础上,分析了原因,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生育观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且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年年扩招。
在我国人口数量得到控制的时候,人口的素质也逐渐提高。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一般素质较高,能明确理性合理地适应社会需求,盲目生育的情况会相对比较少。
年轻一代的他们的生育意愿必然会对未来中国人口的发展产生相当程度的
影响。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准确地了解大学生们对生育观的看法。
近年来,国内关于生育子女性别偏好的调查、理想子女数量的调查、生育意愿的调查研究成果较多,但关于大学生生育意愿调查研究还不多见。
本文通过对南昌航空大学的在校大学生的婚恋观、生育观的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们对于婚姻、人口、家庭等方面认知和总体意向。
一、概念界定和调查基本情况
生育观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生产中形成的,对生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生育观直接决定人的生育主要采用行为,人对生育行为的看法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经济能力、家庭背景、身体原因、政策原因、地区风俗等。
生育问题是一个相对比较现实
的问题,每个大学生都会在不久后为人父母。
大学生的生育观直接影响着他们将来家庭的构建,所以调查大学生的生育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的问卷来做随机问卷调
查和抽样访谈调查。
调查时间为2012年11月,地点在江西省南昌航空大学内进行,调查人员均为在校学生,因此,获取资料会相对迅速而且资料内容会比较全面,资料的信度与效度会比较高。
共发放13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6份,回收率为73.8%。
此次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的婚恋观、家庭观、对生育行为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看法等方面,所有调查采用无记名的形式进行。
从性别上看,男生共44人,占45.8%,女生共52人,占54.2%。
从家庭结构上看,独生子女共30人,占31%,非独生子女66人,占69%。
从年龄上看,18岁以下有7人,占7%,19~23岁有35人,占36%,24岁以上有54人,占57%。
二、大学生生育观的基本现状
当今大学生由于受改革开放思潮的冲击,他们的的思想、情感、性格、气质都带有一定的时代气息,在对家庭的责任感方也显示出一定的时代特征。
大学生被普遍认为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他们的择偶和家庭观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四年的象牙塔生活里,他们要尝试着去面对来自社会的各种自由与约束,权利与义务,也要面临着许许多多的考验和选择。
1.大学生的婚恋观。
(1)大学生对于恋爱的看法。
当今大学生谈恋
爱比较普遍。
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里有过恋爱经历的同学占
61.4%,没有过恋爱经历的占38.6%。
对于恋爱动机的调查表明大学校园中的恋爱者并非均为爱神所驱动,尽管大学中的恋爱被视为较具理想色彩,相当比例的恋爱是出于非爱情因素,包括孤独、寂寞、好奇、婚姻等。
出于爱情因素而选择恋爱的同学只占47.9%,由于非爱情因素如孤独、寂寞、好奇等而选择恋爱的同学占52.1%。
在为爱而选择恋爱的同学中,女生占69.6%,男生占30.4%,而在出于非爱情因素而选择恋爱的同学中,女生仅占16%,男生则占84%。
这个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恋爱的观念已经慢慢开始转变,爱情不再是促成恋爱唯一原因。
同时,男生对于恋爱的态度没有女生明确,女生很多时候只是由于爱情才会考虑恋爱,比较感性。
对于爱情结果的期待,他们也各有不的看法。
会以结婚为恋爱目的开始的同学占28%,不会结婚只在乎恋爱过程的同学占38.5%,不会以结婚为最终目的但是会考虑结婚的同学占33.5%。
(2)对于结婚年龄的考
虑。
大学生的婚姻家庭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校的婚恋行为,还会影响大学生走上社会后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承担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他们一般会倾向于晚婚晚育。
一方面是大学生的素质较高,对婚姻法有较深的理解;另一方面,与国家大力提倡晚婚并执行相关政策有关。
调查中,4.1%的同学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为19岁以下,10.4%的同学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为20~24岁,46.9%的同学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为25~29岁,
30%的同学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在30岁以上,8.6%的同学认为遇到适合的就可以结婚,不在乎年龄。
在关于事业与家庭的选择的问题上,选择家庭的同学占了较大比例,有58.3%的同学选择家庭,有41.7%的同学选择事业。
这个选择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58.3%选择家庭的同学中仅有17.9%是男生,而在41.7%选择事业的同学中有15%是女生。
总体上来看男生比较倾向于事业,对事业看得比较重。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数据可以反映出当今大学生的事业与家庭观开始发生变化,女生开始追求事业,追求立足于社会的成就感,男生也开始看重家庭对个人的影响,而不是只为事业而忽视家庭的重要性。
2.大学生的生育观。
(1)大学生的生育原因。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生育是一个人既结婚后的又一重要大事。
繁衍生息,培育后代是每个成年人负担的社会责任之一。
在调查中,有生育意愿的大学生占92.5%,完全没有生育意愿的只占7.5%。
这证明在大学生的思想里还是有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观念的,受到国外丁克思想的影响还是相对比较小。
除此以外,我们还对影响生育意愿的原因做出了调查和分析。
驱使大学生有生育意愿的原因很多。
调查中,因为孩子是爱情的见证而有生育意愿的占28%;孩子是夫妻关系,是维系家庭生活的重要纽带的占28%;夫妻双方都喜欢孩子,觉得抚养孩子能够使自己有精神寄托占25%;养儿防老的占10.4%;出于父母的压力,要传宗接代继承家业的占8.6%。
在这几个原因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前三个原因的比例都差不多,而因为养儿防老和家庭压力而选
择生育的偏少,这也就证明了现在大学生在生育意愿方面的考虑还是偏向于情感。
同样,没有生育意愿的大学生也提出了下几点不想生育孩子的原因:经济压力、追求二人世界、不喜欢孩子、没有时间、生理原因、害怕离婚等潜在因素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可以领养等。
其中经济能力是影响他们生育观的最重要原因,占72.9%认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是不会考虑养育孩子。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他们开始把追求的重心渐渐转向精神生活。
(2)大学生对生育数量的看法。
首先,家庭模式是指一个家庭的结构模式。
理想状态下的家庭模式一般有四种模式:丁克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双子女家庭、多子女家庭。
从整体数据分析,选择丁克家庭模式的只占7%,选择独生子女家庭的占27.1%,选择双子女家庭的占48%,选择多子女家庭的占17.9%。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生育功能逐渐降低,再加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白领尤其是女性选择不生育,宁做“丁克家庭”。
选择丁克家庭模式的同学也许是崇尚个人主义的自由者,他们追求生活的自由与洒脱。
选择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的同学较多出生在非独生子女家庭,而选择双子女或多子女家庭模式的同学较多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
这个现象很有趣,独生子女或许是觉得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比较孤独和寂寞,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兄弟姐妹一起成长;非独生子女或许会觉得父母的爱不能完全属于自己一个人而觉得遗憾,所以他们希望自己能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
选择丁克家庭模式的同学认为家庭的核心不应该是孩子,他们不认同一个家庭
的全部大人围着一个孩子王转的家庭运作模式,所以他们认为即使是家庭,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夫妻二人之间的联系,孩子可以不存在。
然后,是对于子女性别的偏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变革,男女平等正在成为我国社会公众的主流意识。
在只允许生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希望生女孩的占45%,希望生男孩的32%,持无所谓态度的28%。
很有趣的就是,在希望生女孩的同学中有80%的是男生,这表明男生养育女儿的欲望更强烈。
如果对孩子的性别有特定要求,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社会风气的影响;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生理遗传作用。
其中,占大比例的还是个人喜好。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个人喜好影响的对孩子性别的可能会导致违反计划生育的超生现象。
3.大学生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看法。
人口问题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和国家始终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长抓不懈。
当前我国人口数量正在逐渐得到控制,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不是为了要超生或者。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大部分的大学生可以符合国家规定,但依然有少数大学生不惜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为代价超生。
虽然大部分大学生愿意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但是他们还是希望放宽计划生育政策。
他们认为并多生才希望放宽计划生育政策,而是从人权的角度上看不应该用制度去控制人口的出生,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他们也不一定会生多于一个孩子。
中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时代,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必然会
对居民的生育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60%的大学生认为应该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在他们看来这主要看自己是否有精力、时间和金钱去养育一个孩子,精心养育好一个孩子比什么都显得重要。
17%的大学生认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会考虑多生几胎,在笔者看来,这是符合客观的一种生育意愿,因为物质毕竟是基础,作为父母不能不保证子女的物质生活,只有在物质生活充裕的情况下,才可以让孩子多方面发展。
8%的大学生认为无论如何都会多生几胎。
有15%的大学生认为如果第一胎性别不理想会考虑生二胎或者更多。
想多生孩子的同学大多认为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去养育孩子,也不担心经济是否能负担得起,但是他们能接受的多生孩子的上限一般为三个,盲目多生的人还是极少数的。
三、分析与讨论
大学是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没有过多的物质竞争,刚步入大学的都是一个懵懂的青年,他们的思想相对社会人单纯。
在大学里谈恋爱,追求的是一份没有杂质的感情,没有物质条件的掺入。
恋爱应该是发自于内心的爱的需求,不是因为寂寞等非爱的原因而恋爱。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恋爱观,有的人只在乎过程的享受,有的人则追求爱情开花结果,更有的人愿意相信缘分。
两个人的相遇、相知、相恋也是一种缘分,对感情过于随便或过于执着都是不利于个人身心发展的。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摆正心态,以一种平常心去认真对待爱情。
从爱情到婚姻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如果还没有毕业或者刚毕业工作还不稳定的时候就结婚的话,负担
一个家庭开支的经济压力会成为他们事业上的一个阻碍,他们不愿意在事业开始阶段就让过大的压力而止步不前。
当然还有一少部分大学生赞同当今流行的“裸婚”,在他们看来婚姻是靠两个人共同努力建立与维护的,与其一个人孤军作战不如两个人一起同甘共苦,在自己孤独和寂寞的时候身边有一个人可以借肩膀依靠。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年轻的父母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孩子自身的素质,包括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培养孩子方面,家长一般都会显得比较阔绰,花费开销也比较大。
在现今社会,父母也还是会把物质条件看成是养育孩子的基础条件,因此,经济条件成为大学生考虑生育子女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当代大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他们自小就受到“生男生女都一样”“独生子女家庭最幸福”等有关计划生育政策标语的影响,现在不像以前,家里要有劳动力所以要求有男孩,现在的他们大部分人对于自己孩子的性别不是十分在意,他们觉得只要是自己的儿女都是宝,儿子女儿都一样。
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生女儿显然渐渐一改以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开始成为人们对孩子性别的方向标了,也许这就是提倡男女平等的结果。
对于大学生的婚育问题,大多数的受访者都给做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他们把自己对婚姻、家庭以及生育的看法客观的表达出来。
最让人惊喜的是,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80后、90后也会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做出如此长远和深刻的思考,改变了人们一向认为80
后、90后是享乐的一代、不顾后果的一代的看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缔结和延续的形式。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婚姻就是两个家庭的事情,现代的年轻人要自尊、自信、自强、自觉地承担起责任,承担起一个家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江剑平,方华.福建师大学生择偶与家庭观调查[j].健康教
育.2001(22)
[2]方敏.大学生的婚恋家庭观[j].青年研究.1998(8)
[3]胡明玉.婚姻家庭法教学与大学生健康婚姻家庭观的培养[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25)
[4]刘文菊,刘丹萍.郧阳师专在校女大学生女性观调查报告[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3)
[5]女大学生婚育取向调查——以浙中某年高校为例[j].时代经贸.2010(16)
[6]王钰鑫,卢同庆.当代大学生生育观研究[j].学理论.2009(31)项目基金:本文是教育部青年项目“从碎片化支持到整合性支持:中国农村性别失衡治理范式的转换”和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从碎片化支持到整合性支持:促进江西农村性别失衡治理范式转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