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力

【摘要】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则源自于充分的文化自信。那么,如何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力就成了当前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增强;文化自信力;途径

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①

建设文化强国,我认为首先必须树立文化自信。纵观历史,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文化自信作为民族文化的主体理性,发挥了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激励创造的重要作用。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早些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对于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而言,只要认为自身的文化具有充分的价值,并且对于这种文化价值的生命力存有高度的必胜信念,这就叫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造就了自身文化自信的气度与力量,这也使得我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永远保持了自己的文化本色,同时对外来的文化择优而吸收,才塑造了对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力,从而创造了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

那么如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途径着手。

一、改掉“仰视”西方文化的思维定势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文明曾经几度领先于世界。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打响,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华民族的大门,情况至此便发生了逆转。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文化逐渐由辉煌开始走向暗淡,原本存在于国人内心的文化优越感,已慢慢地被强烈的自卑感所侵蚀,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演化成一种相对于西方的弱势心理。人们抱着对西方文化一厢情愿的仰慕,一切评判标准取决于西方,一切观点立场基于西方,认定西方文化总是强于东方文化。这种错误的思维定势深刻地影响着数代人,并一直持续到当今社会。

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破除这种长期以来存在于我们观念中的错误定势。事实证明,我们的党,我们的革命先驱们一直为此在努力。早在80年前,鲁迅先生就振聋发聩地提出反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②对此,他仍然坚信有一部分中国人是存在民族自信的,是“中国的脊梁”。同样,毛主席在其《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到:“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③他所提到的“民族的”,

我认为强调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独立与文化尊严,其结果则更要求一个民族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力。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各个时期的领导人都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不同的方针政策,因此我国取得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越发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这也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的自信力。

所以,我们应当从历史出发,重新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审视我们民族的文化,把一直以来保留在内心的自卑,与对西方文化的过度崇拜之情予以彻底纠正,着力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文化,迎接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提升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思想保证。

二、正确认识我国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正在发生而且必将继续发生质的重大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中国文化逐步超越传统文化,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中国现代文化。改革开放之后,我们逐步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同时,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步创造性地形成了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产和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旺盛。因此,我国人民的文化理念将发生变化,文化创新动力将快速增加,文化产品将日益丰富,文化创新体系将日益完善。

中国文化发展的这种质变,将从根本上触动并深刻改变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文化理念和思维模式,将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文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文化发展和文化国际交流的大繁荣。

三、发挥文艺创作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增强文化自信,就要在文化产品精神内涵的凝聚力、同化力和引领力上下工夫。文艺创作作为文化产品生产的重要方面,在激励和培育人民文化自信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

首先,文艺创作应着力于文化凝聚力的提升与增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载体,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民团结在一起的,不是物质的纽带,而是精神的纽带,文化凝聚力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我们的人民能够从文学艺术等优秀民族文化产品中寻找到深刻的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历史认同、价值观认同,从而使我们的民族更有凝聚力,核心价值体系更有吸引力,经济物质发展更有人文方向感。只有具有鲜明的文化凝聚力的文艺作品才真正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精神故乡,读者才能从中发现自己所属的文化根脉和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

其次,文艺创作应着力于文化同化力的提升与增强。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树不是在特制封闭容器里的无土栽培技术的产物,它深植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实践,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对域外文化有所借鉴。我国当代文化自信的确立就在于它有着顽强的文化同化力,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方面,始终坚持批判和吸收相结合,坚持继承和发展相结合,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相结合,使传统文化现代化,使外来文化中国化。鲁迅虽曾说自己写小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医学上的知识”,但他的小说却是现代汉语文学的典范,是有着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新文学的范本,涌动着中国文化精神的血脉,这是一种文化同化力创造的典范。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全民族的共同努力,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增强,中国文化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引领世界文明的发展,为和谐世界建设作出中华民族的新贡献。

注释:

①胡锦涛: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11.8.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群言出版社.2007.

[2] 谢艳宁,胡荣生,方健.从文化自信角度解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导报.2013.10.

[3]方鑫.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支点.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