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理学复习资料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太阳常数

当太阳的辐射热垂直到达大气层上部,日地距处于日地平均距离时,其能量约为1.97cal /(cm*2·min),常称作太阳常数。

2.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以太阳辐射为动力,气候过程,水文过程导致了地球上形成平行或近平行纬度的景观分异,这种现象就是纬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描述的是山地或高原地区,随高度的增加,景观结构也发生地带性变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重现纬度地带序列。

3.沉积岩、火成岩(岩浆岩)、变质岩岩浆岩

火成岩:火成岩是从熔融状态的岩浆凝固所形成的岩石,主要由地幔的岩浆沿深大断裂上升凝结而成。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各种早已存在的岩石经过化学分解和机械破裂产生的各种物质所组成。这些物质最终被流水携至海底等低洼处沉积成层状,并受上覆层重量的下压,硬化成致密的岩石。

变质岩:变质岩是早先存在的各种岩石被下压板块拖到地壳深处时受到围压、揉搓、加温而形成,也可能受构造运动挤压,上升的岩浆烘烤,并发生化学反应、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

4.温室效应

大气层吸收了大地的长波辐射,使的地球温度不像月球那样温差很大,这就是温室效应。(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它分子结构将使地球的大气圈吸收更多的地球长波辐射,相当于太阳总辐射增加,引起大气圈增温;结果使海面得到更多热量,使大气的水汽增加,增加了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引起增温;还有冰雪融化,引起地面反射的减少,使长波辐射增加,引起升温)

5.稳定人口、适度人口、区位

稳定人口:当个年龄组出生率和各年龄组死亡率保持不变时,人口会达到一种不变的年龄分布,各年龄组的人口以相同比率增长,这时就形成所谓的稳定人口。

适度人口:适度人口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这里既强调了目标,又强调了方式。适度人口被看作是针对某些目标的适宜而最优的人口分布和过程序列。)

区位:区位就是产业、企业或者具有经济行为的设施等经济组织从事商业活动的位置。有四种区位现象:产业带区位、企业区位、市场区位、设施区位。

6.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指天然赋存于地壳内或地壳上、海洋中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岩石、固态矿物、气态或者液态矿物的富集物。

特征:

1.储存有限性与耗竭性;

2.矿产资源基本上赋存于地下,并且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3.它的开采和加工一般具有污染,这种污染为经济增长带来负面作用;

4.具有可运输性。

7.喀斯特地貌

在碳酸盐地区,岩石溶解于水,形成特殊的喀斯特地貌。

8.环境容量、生态系统、冷化模式(文化模式)

环境容量:环境对污染物有自净能力,自净能力定义了环境的“容量”,它指环境单元所能容纳的某种污染物或某类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而自身不被破坏。自净的原因是污染物因扩散而稀释,通过化学反应而分解,降解,络合或被生物吸收,降解。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百度)

生态系统特点:

1.能量输入和循环维持了生态系统的运行;

2.生态系统包含了多种生物的物种,具有生物多样性,这些生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3.生态系统具有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它可能稳定在一个平衡的状态附近;

4.当外界的干扰很强烈时,生态系统可能被破坏,出现新的物种,构成新的生态系统,即生态系统发生演替;

5.生态系统在物理上由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

文化模式可以说是具有相近特征的文化丛的共同特性的抽象,这里相近特征是指经济模式、价值体系、伦理模式等

9.流水的侵蚀作用

侵蚀下切,侧蚀,溯源侵蚀

水流在河道中以螺旋流的形式运行,由于上层水流含沙量小,流速大,在水流向下运行时具备较大的侵蚀力,形成侧向侵蚀

溯源侵蚀是一种河谷向分水岭方向延伸的现象。在河源附近,由于河道坡面凹入地面,流水作用和块体侵蚀都较强烈,这就形成了河源强烈的侵蚀作用。开始河源在坡面上形成所谓浅凹地,形成汇水单元,由于河流引导定向水流,所以平行于河向的流水侵蚀将更为强烈,结果造成河流的伸长,河谷向分水岭方向延伸。

10.地球表层、内部的组成

地球表层系统由6大圈层组成: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人群圈。

地球内部分为地核、地幔、地壳。(地核是固态物质,其外是液态的外核环绕;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壳与地幔的界面称为莫霍面,地幔与地核的界面称为古登堡面。)

11.板块的意义、类别,大陆分界线(百度)

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大陆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亚洲与大洋洲: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欧洲与北美洲:丹麦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欧洲与非洲: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位于火地岛和南极半岛之间)

12.地理信息的特点

地理信息有两个特殊性:

第一是空间性,它要表达地理事物空间的位置与位置关系;

第二是组合性,它要表达出地理事物的组合关系和这种组合形成的模式。

13.地文省的类型(地质生成的类型)

地文省主要有三种类型:

1.古老的地盾,为古老的陆核,这些地区发育了古老的平原;

2.地台地区,为一薄层平展的较年轻的沉积岩所覆盖的地块。

3.褶皱山系,主要由新生代、中生代和古生代构造运动所形成。

14.泥沙的运动形式

流体作用于地表塑造地貌,首先要启动地表的泥沙,这个过程从流体的动能传递给泥沙开始,泥沙在底床上滑动、滚动和跳动,构成流体中的推移质。

跳越形式的泥沙运动在风沙流、海岸波浪形成的泥沙流中占重要地位,因此,有区分出了跃移质。

当流速进一步增大时,泥沙跳跃更高,最终悬浮于流体中形成悬移质。

地面物质在流体作用下的移动过程,称为侵蚀。

15.径流的形成

径流形成的过程比较复杂,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蓄渗阶段:雨水到达地表,先由植物截留部分水量,这部分水量最后蒸发回大气,剩下的部分降落到地面,在降水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时,产生地表积水,并填蓄于大小坑洼。

(2)产流,漫流阶段:当坑洼填满后,坡面即形成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时分时合的细流,向坡脚流动。当降雨强度很大,坡面平整的条件下,可成片状流,坡面漫流汇向河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