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污水处理工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制品污水

山东金益百特机械有限公司

2015-6

目录

一、项目概况------------------------1

二、处理水量和水质------------------------1

三、设计依据------------------------2

四、设计原则------------------------3

五、处理工艺设计------------------------3

六、设计处理效果------------------------7

七、处理工段设计参数------------------------7

八、自动化控制设计------------------------9

九、设计方案总结---------------------------9

十、售后服务承诺--------------------------10

一、设计概况

豆制品企业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原料黄豆的浸豆、泡豆及压榨废水和冲洗废水,该废水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强,是污染环境的高浓度废水。废水的污染物大都为可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达到0.6—0.7,废水的C∶N∶P平均为100∶4.7∶0.7,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对于该类型的废水的处理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相关参数的合理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豆制品废水主要来源于洗豆水、泡豆水、浆渣分离水、压滤水、各生产工艺容器的洗涤水、地面冲洗水等[ 1 ] 。其中黄泔水CODCr 高达20 000~30 000mg/ L ,泡豆水的CODCr 4 000~8 000 mg/ L[ 2 ] ,其他

废水CODCr相对较低。根据实际工程经验,豆制品废水处理易出现以下问题: ①豆制品生产属于间歇生产方式,排水时间较集中,水量和水质很不均匀;②SS 高达1 000~1 500 mg/ L ,厌氧条件下易在废水表面形成浮渣层; ③高浓度废水在厌氧处理过程中易酸化,使厌氧单元的处理效果恶化; ④好氧阶段,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易产生污泥膨胀。

二、处理水量、进水质和排放标准

1、废水流量:Q=20m3

2、最大日处理水量:20m3/天

3、时平均水量:1m3/h

4、进水水质

pH值4---6

悬浮物SS 1000 mg/L

COD Cr20000mg/L

BOD510000 mg/L

氨氮NH3-N 100 mg/L

5、出水水质标准

pH值6---9

悬浮物SS ≤70 mg/L

COD Cr≤100 mg/L

BOD5≤30 mg/L

氨氮NH3-N 15 mg/L

三、改造设计依据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3.《地表水环境标准》(GB3838——2002)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5.《环境设备材料手册》(第二版)冶金工业出版社

6.《水处理工程师手册》化学工业手册

7.《环境工程手册——废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8.《环境保护设备选用手册——水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9. 现场收集资料数据、国家、地方其他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企业提供

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四、改造设计原则

1、设计的治理工艺流程必须适应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及排放规律

的要求。

2、设计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应技术先进、稳定可靠、处理效率高。

3、改造方案的设计要考虑到投资省,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

高,运行费用低、操作劳动强度低的特点。

4、处理工艺流程要简洁高效,以便方便管理。

5、采用能耗低效率高的动力设备,保证运行成本的尽可能低,做

到经济节能。

五、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1、处理工艺的确定

豆制品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应根据废水的水质、排放标准及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后确定,通常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预处理,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浮渣,采用的方法以物化为主,如筛网、沉淀、混凝沉淀、气浮等;二是生物处理,这是整个处理工艺的核心,通过微生物的新程代谢作用,分解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如SBR、生物接触氧化法、射流曝气、氧化沟、浅层曝气等。厌氧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水解酸化、UASB、厌氧滤池等。结合我们多年的工程经验,确定处理主体工艺流程为“厌氧水解+混凝

沉淀+气浮+生物接触氧化+二次沉淀”的主体工艺。

2、工艺流程设计

废水

空气搅拌

、PAM絮凝剂

压缩空气

达标排放

干化外运

3、工艺流程简述

①细格栅井:粗格栅去除进站污水中的大块杂物和部分悬浮物,主要

为后续单元动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②调节池:本单元主要是均和水质、平衡水量,削减高峰水量对后续处理单元的冲击负荷,大大降低水量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减少处理构筑物的容积节省工程投资费用,便于系统自动化控制。

③厌氧水解池:在高浓度废水处理工艺中,厌氧处理技术是一个关键步骤,成功的厌氧水解工段去除效率可达到50%以上。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没有游离氧的情况下,以厌氧生物为主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一种处理方法。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降解,转化为简单、稳定的小分子化合物,同时释放出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以甲烷(CH4)的形式出现,如果厌氧消化过程彻底,最终产物均为CH4、CO2及NH3(NH4HCO3)。本单元除了降解有机物同时还为后续好氧处理作了很重要的前期处理。其特点表现在:

a 非常经济的技术,不需要动力消耗、不需要药剂消耗;

b设备负荷高,占地少,投资省;

c剩余污泥量少,高度无机化、脱水容易;

d初次启动过程缓慢,一般需要5—10周时间,通过接种的方式可加以解决;

e 受反应温度的影响而波动;

f 效率受pH值的影响较大,最合适的范围在6.8---7.2之间。

④混凝沉淀池:本处理单元是将适当数量的混凝剂投入水体,经过充分混合、反应,使废水中微小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相互产生凝聚作用,成为颗粒较大,易于沉降的絮凝体(颗粒直径>20µm),经过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