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三山区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2024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语文(安徽卷)

2024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语文(安徽卷)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安徽卷)语文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2024年6月,学校举行了以“诗卷·读书”为主题的毕业典礼,典礼引发了激烈的反响,以下是同学们在典礼结束后的讨论,请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古诗文,完成对话。

同学甲:青春季的底色,要靠读书来擦亮。

可从杜甫“造化钟神秀,(1)”(《望岳》)的山河大美中愉悦身心;从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2)”(苏轼《定风波》)的从容豁达中涵养品格;从龚自珍“(3),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的自我超越中懂得奉献。

文栋:是的,在奋力追梦的途中,要有夏完淳“毅魄归来日,(4)”(《别云间》)的忠肝义胆;要有范仲淹“(5)(6)”(《岳阳楼记》)的济世情怀;还要满怀李白“(6)(7)”(《行路难》)的豪情壮志,自信前行。

同学丙:新时代的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应当志存高远,要有杜甫“(9)(10)”(《望岳》)的理想抱负。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15分)可是不——黄昏对他来说跟对我来说一样可爱,而这个古老的花园也是一样迷人。

他信步往前走去,一忽儿拉起醋栗树枝,看看大得像梅子似的累累果实;一忽儿从墙上摘下一颗熟了的yīng桃;一忽儿又朝花簇弯下身去,不是去闻闻它的香味,就是去欣赏花bàn 上的露珠。

一只大飞蛾嗡嗡地从我身边飞过,停在先生脚边的植物上,他看见了它,弯下腰去仔细看看。

“现在他背朝着我,”我想,“他又专心看着,我轻轻地走,也许可以溜掉,不让他发现。

”我踩着小径边上的草丛走,免得沙砾的沙沙声坏了我的事,他就站在离我将经过的地方一两码远的花坛间;飞蛾显然把他吸引住了。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质检试卷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质检试卷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质检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2014·泰州)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 .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小伙伴们对冰淇淋的渴望也与日俱增.B . 泰州城区的内环水系和外环水系已融会贯通,营造出了“双水绕城”的城市景观.C . 面对成绩,有的人忘乎所以,停滞不前,有的人再接再厉,继续前进.D . 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惟妙惟肖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2. (2分)(2016·台山模拟)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看了有关中学生、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报道,暴露出了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发人深思。

(删除“看了”)B . 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改“增加”为“增强”)C . 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搜集”和“鉴定”调换位置)D . “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去掉“可以”)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2016·陕西模拟) 经典诗文默写①妇姑荷箪食,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②蒹葭采采,________。

(诗经《蒹葭》)③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④________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⑤________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⑥________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⑦________ ,受上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⑧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

(艾青《我爱这土地》)⑨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________。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C.《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便选自这一著作。

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

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2.“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

”该句放入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

(A)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

(B)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

(C)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才就云集到他的门下。

(D)A.A B.B C.C D.D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那是一张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侵略者的国旗昂首挺胸....,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使您蓬荜生辉....。

D.毕业了,回想起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心中不禁涌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4.下列词语字形和括号前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要塞(sè)娴熟殚(dān)精竭虑眼花瞭乱B.作揖(jī)窈窕杳(yǎo)无音信强聒不舍C.慰藉(jiè)滞留深恶(wù)痛绝越俎代庖D.荣膺(yīn g)濒临心无旁骛(wǜ)油光可签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国内汽车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7%左右。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A.不法分子无视消费者的利益,只将牟收暴利作为他们的不二法门....。

B.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C.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

D.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_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_,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这淡淡的苦涩中所含的真谛。

①生命是福②生命是咖啡③生命是茶A.②③①B.①②③C.③②①D.③①②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B.毕业晚会上,李老师将黄梅戏《女驸马》名段唱得字正腔圆,令我们刮目相看....。

C.《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祖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备受国人追捧..。

D.她随手把一颗石子扔进湖里,一圈圈涟漪..在平静的湖面荡漾开去。

4.下列句子表达无语病的一项是()A.繁重的学习任务、单调的学校生活、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是导致许多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寻求刺激的重要方式。

B.像“小辣条”这样的垃圾食品不断涌入乡镇市场,不仅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威胁,又对正规食品企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C.在纪念我国第40个植树节时,我们更应该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D.这个神奇的产品具有抗紫外线、抗磨擦和防静电,能够满足室内外环境的要求。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炽.热(chì)呵.斥(hē)慰藉.(jiè)味同嚼.蜡(jiáo)B.佝.偻(gōu)顷.刻(qǐng)遒劲.(jìn)戛.然而止(jiá)C.褶.皱(zhě)风靡.(mǐ)粗犷.(guǎng)风雪载.途(zǎi)D.蓦.然(mù)寒噤.(jìn)绯.红(fēi)气息奄.奄(yǎn)二、名句名篇默写6.古诗文理解默写填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要表达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往往会想到王勃的诗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愧怍琥珀随声附和巧夺天工B.阔绰镂空光彩熠熠陈词烂调C.秀颀蜕变飘泊不定明察秋毫D.悖缪趿拉原形毕露为富不仁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郭沫若,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课文《天上的街市》《白杨礼赞》《屈原》都是他的作品。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代表作。

其代表诗作还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D.童话和寓言是世界文学作品中独特的风景线,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这些伟大的作品都曾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咏絮之才”,分别出自《战国策》《桃花源记》《世说新语》。

B.契珂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而立”、“始龀”、“不惑”、“弱冠”、“耄老”。

D.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4.下面情境中,张国的解释最得体的一项是()(情境)数学科代表张国因为帮老师整理试卷而没有及时发作业本,以至耽误了同学们放学的时间,部分同学对此十分不满意。

他向同学们解释说:A.都是因为帮老师整理试卷闹的,以后你们多提醒我。

B.因为帮老师整理试卷,没有注意到时间,请大家谅解。

C.你们要是把试卷都整理好了,就不用我忙了,也就不会耽误时间了。

D.我是帮老师整理试卷去了,有什么不满意跟老师说去。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炫.目(xuán)参差.(cī)神采奕奕.(yì)B.剽.悍(piāo)栖.息(xī)骇.人听闻(hài)C.蜕.变(tuì)瓜蔓.(wàn)趾.高气扬(zhǐ)D.澄.清(chéng)濒.临(pín)岿.然不动(g uī)二、名句名篇默写6.名句积累与运用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

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联考试卷(二)

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联考试卷(二)

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联考试卷(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3分) (共5题;共23分)1. (6分) (2017九上·启东月考)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 ________,山岛竦峙。

(曹操《龟虽寿》)(2) 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

(张养浩《潼关怀古》)(4)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5) 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大而言之,是为学术,________。

(鲁迅《藤野先生》)(7)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________,________?”这一典故,是拿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2. (4分)读拼音写汉字juéài biàn duògāo zào________择阻________狡________________落________药枯________3. (2分) (2017九下·陇西月考) 根据语境,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________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

②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________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

③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________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

A . 果然诚然居然B . 诚然居然果然C . 果然居然诚然D . 居然果然诚然4. (3分) (2019九下·杭州月考) 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文字版,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文字版,含答案)

2023年九年级毕业暨升学模拟考试(二)语文试卷(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我们生于长江边,长于长江边。

长江浩浩西来,逶迤万里。

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古典文化。

出峡口,有渔者歌曰:,猿鸣三声泪沾裳;渡荆门,有诗仙吟诵:山随平野尽,;过洞庭湖,孟浩然远眺壮景:气蒸云梦泽,;望岳阳楼,范仲淹把酒临风:,横无际涯;行至北固山下,王湾用“,”抒发新春已到、万物更新的欣喜;扬州酬酢,刘禹锡慨然自勉:,病树前头万木春;赤壁咏史,杜牧以史鉴今:,。

京口怀古,辛弃疾思接千载: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0分)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lán!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在这历史文化的长河之下,展现着耄耋之年的爱国元老们为民谋福祉的历史风貌。

一段段段人民无私奉献、守护家园的故事,一部部波澜壮阔的黄河史诗,,都zhānɡ显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品格。

我们要自发地传承黄河历史文脉,坚定弘扬黄河文化的决心,牢牢掌握历史命运的坚韧力量。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摇lán()耄耄..()zhānɡ显()(2)文中“坚韧”的词性是,“伟大坚强”属于短语。

(2分)(3)请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与前文形成排比。

(2分)(4)同学们,你们知道“耄垂”所指代的年龄吗?下次词语指代的年龄从小到大排列,)(3分)正确的一项是()A.垂髫弱冠不惑而立古稀花甲耄耊B.耄垂古稀花甲不惑而立弱冠垂髫C.弱冠垂髫而立花甲不惑古稀耄耊D.垂髫弱冠而立不惑花甲古稀耄耊3.阅读下列名著语段,完成以下题目。

安徽省芜湖市20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

安徽省芜湖市20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

安徽省芜湖市20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

(10分)⑴补写出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②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空乏其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⑤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⑥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⑦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⑧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⑵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9分)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guǒ秋霜!一生很短,短的来不及亨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总是经过的太快,领悟的太晚,一旦擦身而过,也许永不xiè逅!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Xiè( )逅殷.红( ) 素guǒ()⑵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2分)⑶“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义项,请根据诗歌语境,选择恰当的义项( )(2分)A.两端之间距离小B.缺少C.缺点⑷划线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表达对短暂人生的感叹。

2021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2021学年芜湖市二模语文模拟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

(10分)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朝民歌《木兰诗》)
(2),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3)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4),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5),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安得广厦千万间,。

(7)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塞外雄浑壮美的景象。

(8)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的“,”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因战争未获胜仍不得还乡。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9分)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

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


解并保护我们的传。

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 根据语境和所给的拼音写出汉字。

(4分)(1)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令人jīng()奇,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2)他总是那么乐观,即使遇到困难,也总是能jì()往开来,寻找新的出路。

答案:(1)惊(2)继2. 根据语境和所给的词语写出成语。

(4分)(1)他做事总是那么小心谨慎,从不máo()máo()躁躁。

(2)他虽然年轻,但是处理问题却非常老练,真是出人yì()料。

答案:(1)毛手毛脚(2)意料3. 根据语境和所给的修辞手法写出诗句。

(4分)(1)运用拟人手法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对偶手法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 根据语境和所给的标点符号写出句子。

(4分)(1)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_________,_________。

(2)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2)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他热爱运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5. 根据语境和所给的句式写出句子。

(4分)(1)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_________,_________。

(2)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2)他热爱运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6. 根据语境和所给的修辞手法写出句子。

(4分)(1)运用比喻手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他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在知识的花园里采蜜。

(2)示例:春风轻轻地拂过湖面,湖面上泛起了层层涟漪。

安徽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安徽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安徽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庐山谣》的作者?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画龙点睛B. 庖丁解牛C. 杯弓蛇影D. 井底之蛙3.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以上都是4. 下列哪个选项是《水浒传》的作者?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5. 下列哪个选项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关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名句。

()3. 《庐山谣》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4.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等人的英勇事迹。

()5. 《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

2. 《庄子》中的成语“庖丁解牛”寓意着______。

3.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

5.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庐山谣》的主题思想。

2. 请简要介绍《庄子》中的“庖丁解牛”寓意。

3.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形象。

4. 请简要介绍《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

5. 请简要介绍《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庐山谣》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请举例说明《庄子》中的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3. 请举例说明《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及其作用。

4. 请举例说明《水浒传》中的战争描写及其作用。

5. 请举例说明《三国演义》中的政治斗争描写及其作用。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庐山谣》的艺术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湖市三山区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共4题;共35分)1. (10分) (2017九下·姜堰月考)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安不忘危,________。

②奇文共欣赏,________。

③________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④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⑤________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⑥浮光跃金,________。

⑦《饮酒》中表现陶渊明高尚生活情致,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是________ , ________。

2. (9.0分)(2018·山西) “初心”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关乎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请积极参与“学语文·悟初心”主题活动,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画说“初心”】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初心”二字的本源,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

细心的你发现两段“解说”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①图一“解说”中“________”改成“________”②图二“解说”中“________”改成“________”(2)【读文赏句】不忘初心女:什么是初心?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也许是一个质朴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智慧。

男: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

女:初心在最开始的时侯,往往简单、朴素,但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男: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近的那颗心。

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第二小组朗诵《不忘初心》,赢得阵阵掌声。

请品读朗诵词,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A . 开头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人们对“初心”的思考。

B . 画线句中的“;”表示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C . 划线词“简单”“慢慢”“起点”“绵延”词性相同,都是形容词。

D . 结尾合诵时,应当语调激昂、铿锵有力。

(3)第三小组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分享他们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

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应内容。

3. (4分) (2017九上·瑞安期末) 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这段话,在横线上写出相关人物的绰号。

《水浒传》中,人物的绰号可谓丰富多彩。

我们发现,有些绰号是与人物的体貌特征相关的,比如说矮脚虎王英,________杨志;有的是与人物的性格相关的,比如足智多谋的________吴用;还有的则与人物所使用的武器或擅长的技能相关,比如说金枪将徐宁,________戴宗。

(2)人们在提及水泊梁山上的人物时,经常会称他们为“梁山好汉”或“水浒英雄”,不过也有人认为梁山上并非都是“好汉”或“英雄”,对此,你是怎样看的呢?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其事例说说自己的看法。

武松鲁智深李逵林冲4. (12分) (2017八下·杭州月考) 下面这段话在表达上有多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读书,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②我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当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的时候,③我仿佛觉得周围的空气里充满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耳畔似乎萦绕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④我心中产生了到“桃花源”一游。

(1)搭配不当,应该将________改成________(2)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3)复累赘,应删去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4)成分残缺,修改后的正确句子是:________二、阅读理解(55分) (共3题;共55分)5. (23.0分) (2018七上·丽水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部读不完的书叫母亲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

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

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

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

”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

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

”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

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

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

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

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

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

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

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于她。

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

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十八岁。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了。

她看见了,一把就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

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才向女儿挥了挥手。

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

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儿寻个人家好啊,好。

”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

“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

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

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

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

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

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1)本文是以“我”对继母的感情变化为行文线索的,请根据这条线索在横线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反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3自然段写到“我”和继母生活在一起,却还要挂出生母的照片。

你是如何理解“我”的这一举动的?请简要分析。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1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阅读第12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联系全文,分析“我”和母亲流泪的不同原因。

(5)文章题目新颖别致,说说你的理解。

6. (18.0分)阅读《为了音乐,请你留下来》一文,回答问题。

①二战期间,在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关着一个年轻的小提琴爱好者沙尼克,他被关进集中营已有两年了。

两年中,他从未停止“拉”小提琴,虽然没有琴,也没有琴弓。

在集中营枯燥乏味而又时刻被死亡窒息的漫长日子里,白天,沙尼克做苦工,到了晚上,等其他的囚犯都睡下了,他将腿从床边垂下来,抬起下巴,双手摆出拉琴的姿势,开始“演奏”舒曼、勃拉姆斯和莫扎特的乐曲。

②黑暗中,沙尼克可以“听见”欢快的音符在他周围的空气里跳动……③这天深夜,沙尼克正在忘我地练琴,一群新来的囚犯被关进了他所在的囚室。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一名叫马斯特的囚犯把目光投向沙尼克,从他的眼神里,沙尼克得到了这样的信息:你的小提琴拉得非常动听。

是的,沙尼克可以肯定,他从马斯特那里得来的就是这个信息,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又真的发生了。

后来,沙尼克向新来的囚犯打听到,马斯特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犹太籍小提琴演奏家。

④沙尼克兴奋不已,多少个日子以来,没有人能够听到他演奏的乐曲,没有人能够与他产生共鸣。

如今,马斯特来了,他的知音来了,这是上帝连给他的礼物,第二天晚上熄灯后,沙尼克坐在床边轻声呼唤:马斯特……⑤没有回音。

⑥沙尼克只好放弃了找马斯特交谈的念头。

他坐在床边,伸手抬臂,又开始如痴如醉地“演奏”小提琴。

他用想象中的琴弓拉了舒曼的一段悠长而跌宕的慢板,接着又突然变成勃拉姆斯的一段快速的回旋曲。

他闭上眼睛欣赏着,感受着……当沙尼克睁开眼睛,他已经演奏完了莫扎特的一个短而急促的乐章。

突然,沙尼克的手臂停下来了,他发现马斯特正侧卧在床铺上,面向他,闭着双眼,手指随着冥冥之中沙尼克的音乐在床板上轻轻叩着节拍。

发觉沙尼克的“演奏”突然停止,马斯特睁开了眼睛,对正看着自己的沙尼克竖起了大拇指。

⑦ 第三天晚上,马斯特和沙尼克坐在各自的床沿边,两手悬空,一起拉起了科莱利的乐章。

他们拉出的音符如同交错在一起的两根玫瑰藤蔓,在结尾的一个音符上盛开出一朵美丽的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