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练习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通信》练习册答案
练习一
一、判断:
1.TDM(时分复用通信)信号一定是数字信号。

(F )2.话音信号是一种模拟信号。

( T )3.数字通信是指送往信道上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

( T )4.数字通信是指发送端信源到接收端信宿之间的信号是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

( F )
5. 数字通信的信源必须是发送数字信号。

( F )
二、选择:
1. 语音信号是(A,B )。

A 模拟信号
B 连续信号
C 数字信号
D 离散信号
2. 图象信号是(A,B )。

A 模拟信号
B 连续信号
C 数字信号
D 离散信号
三、名词解释:
1.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信号的变化在时间和数值上是离散的,这种信号称数字信号。

2.数字通信
信源发出的信息经变换和处理后,送往信道上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四、填空:
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主要区别是(在于幅度的取值是离散还是连续的)。

2. 通信网由(终端)(交换系统)(传输系统)三要素组成。

五、简答及画图:
1.简述数字通信主要特点。

a.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

b.便于加密处理。

c.便于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传
输。

d.设备利于集成化,小型化。

e.占用频道宽,(PCM通信中一路数字电话占用频带宽为64KHZ )。

数字通信方式与模拟通信方式相比,其最主要的优点是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2.画出话音数字通信系统构成框图,简述各部分作用。

信源(宿):发送(接收)信息的地方 信源编(解)码:A/D(D/A)变换 信道编(解)码:码型变换(反变换)
调制(解调):将基带信号变换成频带信号(反变换) 信道:传递信号的通道
3.画出数据通信系统组成框图,简述各部分作用。

信源(宿):发送(接收)信息的地方 信道编(解)码:码型变换(反变换)
调制(解调):将基带信号变换成频带信号(反变换) 信道:传递信号的通道
4.画出基带传输数字通信系统组成框图,简述各部分作用。

信源(宿):发送(接收)信息的地方 信源编(解)码:A/D(D/A)变换 信道编(解)码:码型变换(反变换) 信道:传递信号的通道 5.画出时分多路复用示意图,并简述工作原理。

(教材P5)
练 习 二
一、判断:
1.一路数字电话占用频带是64KHZ 。

(T ) 2.一路数字电话占用频带是4KHZ 。

(F ) 3.一路模拟电话占用频带是4KHZ 。

(T ) 4.一路模拟电话占用频带是64KHZ 。

( F ) 5.PCM 通信是数字通信。

(T )
6.信息量的度量单位是比特(bit )。

(T ) 7.信息传输速率单位是波特。

( F ) 8.符号传输速率(数码率)的单位是波特。

(T ) 9.符号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it/s 。

(F ) 二、选择:
1. PAM 样值序列信号是(A , )。

A 模拟信号
B 连续信号
C 数字信号
D 离散信号 2.若125s μ内传输128个二进制码元,则其信息速率是(A ) A 1.024Mb/s B 1.024Kb/s C 2.048Mb/s D 2.048Kb/s 3.若125s μ内传输128个四进制码元,则其信息速率是(C ) A 1.024Mb/s B 1.024Kb/s C 2.048Mb/s D 2.048Kb/s
4. 数字信号符号传输速率是1200波特,采用四进制传输时,其信息速率是(A ) A 2400bit/s B 2400波特 C 1200bit/s D 600bit/s
5.若数字信号符号传输速率是1200波特,而2秒中有一个误码,则其误码率是(A ) A 1/2400 B 1/1200 C 1/4800 D 1/600
三、名词解释:
1.TDM
时分多路复用利用了信号的时间离散性,也就是使各路信号在不同时间占用信道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在不同的时间取出不同的信号。

2.ISDN
3.信息传输速率(传信率)
每秒中内所传输的信息量I 。

Rb=信息量(I)/时间(t) 4.符号传输速率(数码率)
每秒钟内传输的码元数。

5.误码率
传输过程中发生的误码个数n 和传输的总码元数N 之比。

四、填空:
1.数字通信系统中主要性能指标是指(有效性 )( 可靠性 )。

2.M 进制符号系统中信息传输速率和符号传输速率转换公式为(Rb=N B ·log 2M )。

3.话音信号变换成PCM 信号由(抽样、)(量化、)(编码 )三步组成。

4.一个频带限制在fmHZ 以下的低通信号,其抽样频率fs (≥2fs )。

5.带宽为B =fm -fo ,带通型信号B <fo ,其抽样频率fs 取(2(fo+fm )/(2n+1))。

,,p N n
p e N e lim
系统噪声等因素决定信道质量由传输系统特性总码元数
误码个数∞→=
1.在125s μ内传输256个二进制码元,其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少?若该信号在2秒内有3个码元产生误码,则其误码率是多少?
(见自学指导书P6)
2.在125s μ内传输256个四进制码元,则其符号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分别是多少?若该信号在2秒内有3个误码,则误码率是多少?
(见自学指导书P6)
3.某数字信号的符号传输速率是1200波特,3秒中产生5个误码,问误码率是多少?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少?
Pe=5/(1200×3)=0.0014
4.某数字信号的符号传输速率是9600波特,采用四进制数字信号传送,则其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少?
Rb=9600×2=19200(bit )
5.在100.38s μ内传送848个二进制码元,求信息的传输速率。

Rb=848/100.38=8.448(Mbit)
6.八进制系统中,码元速率是1600波特,求该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

Rb=1600×3=4800(bit)
7.*简述数字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练 习 三
一、判断:
1. 抽样的功能是将时间上连续变化的信号转换成时间离散的数字信号。

(F )
2. 抽样功能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F )
3. 抽样以后的样值信号PAM 中的频率成分比被抽样信号频率增加了 以 nfs 为中心频率的上下边频。

( T )
4. 信号经过抽样保持后会引入抽样拆叠噪声和孔径效应。

( T ) 二、选择:
1.样值序列的频谱和抽样前信号比较,其频率成分( A )。

A 增加
B 相等
C 减小
D 可增可减 2.频谱为0-4KHZ 模拟信号合适的抽样频率是(A )。

A 大于8KHZ
B 等于8KHZ
C 大于4KHZ
D 等于4KHZ 三、名词解释:
1. 频带利用率
单位频带的传输速率:
2. 抽样
将时间上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时间离散的样值序列(PAM)的过程。

)//( )/( z z H s bit H Bd 频带宽度
信息传输速率频带宽度符号传输速率==η
1.根据抽样定理,对12路载波信号(60-108KHZ),其抽样频率应等于多少?
B=108-60=48KHZ<f0 带通型信号
n=(60/48)I=1
f s=2(f 0+ f m)/(2n+1)=2(60+108)/(2+1)=112(KHZ)
2.根据抽样定理,对60路载波信号(312-552KHZ),其抽样频率应等于多少?
B=552-312=240KHZ<f0=312KHZ带通型信号
n=(312/240)I=1
f s=2(f 0+ f m)/(2n+1)=2(312+552)/(2+1)=576(KHZ)
3.根据抽样定理,对300路载波信号(812-2044KHZ),其抽样频率应等于多少?
B=2044-812=1232KHZ>f0=812低通型信号
fs>2f0=1624KHZ
4.根据抽样定理,对模拟信号(0-3.4KHZ),其抽样频率应取多少?并画出其样值序列频谱.
B=3.4-0=3.4KHZ>f0=0低通型信号
fs>2f0=6.8KHZ fs 选取8KHZ
f=6KHZ,画出其样值序列频谱,从而5.对频谱为0-4KHZ的模拟信号,若抽样频率
s
分析将产生什么现象?
6.频谱为0.995-1MHZ的模拟信号,其抽样频率应取多少?并画出其样值序列频谱.
B=1000-995=5KHZ<f0=995KHZ带通型信号
n=(995/5)I=199
f s=2(f 0+ f m)/(2n+1)=2(995+1000)/(2×199+1)=10(KHZ)
练习四
一、判断:
1. 量化的作用是将幅度连续的样值信号变换成幅度离散的数字信号。

(T )
2. 量化的作用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 T)
3. 量化后引入量化误差e(t)≤Δ∕2(Δ为量化间隔)。

( F )
4. 采用非均匀量化时,量化间隔Δ随样值信号幅度而不同,信号幅度小其量化级差(间隔)小。

( T )
二、名词解释:
1.量化
将信号在幅度上取值连续变成取值离散的过程。

2.非均匀量化
信号幅度小时,量化间隔小;信号幅度大时,量化间隔大的量化 3.量化误差
量化误差:e(u)=量化值 Up-样值u
三、填空:
1.均匀量化是指各量化间隔(相等),即△=(Δ=2U/N ),其中△量化间隔,U 为过载电压,N 为量化级数。

2.量化级数N 和编码位数L 之间关系为( N=2L
)。

3.语音信号的概率密度分布是( )。

4.均匀量化当小信号(Xe 较小时)时,语音信号的量化信噪比是(S/N q )dB =20lgXe+6l+4.8) 5.实现非均匀量化时一般采用( 压缩、扩张的 )方法。

6.常用非均匀量化压缩特性有( A 律)( µ 律 )两种。

7.我国对话音信号进行非均匀量化时采用(A 律13折线压扩 )特性。

8.在A 律十三折线压扩特性中,一般取A 为(87.6 ),在0-V 范内(二分之一递减
规律分成八个量化段 )规律。

练 习 五
一、判断:
1. PCM 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二进制码型。

( F )
2. 折叠二进制码中其幅度码只决定于量化值的绝对值,量化值的绝对值相同,则其幅度码一定相同。

( T )
3.PCM 系统中采用的是折叠二进制码。

( T )
4.折叠二进制码的第一位表示符号位。

( T ) 二、填空:
1.A 律十三折线压扩特性确定的PCM 码位数是(8 )位。

2.A 律十三折线压扩特性确定的PCM 码中,X1是(极性码),X2X3X4是(段落码),X5X6X7X8
是(段内电平码)。

3.PCM 码采用( 折叠二进制)码型。

其抗误码性能(较强 )。

三、计算:
1.设过载电压V =8△,均匀量化间隔为△,求量化级数N 及码位数L ,幅度码是几位?样值-2.4△时,量化值和量化误差分别是多少?
N=8△/△=8 ; L=3 ; 幅度码是2位 ; 量化值 Up=-2.5△;
e(u)=量化值 Up-样值u=2.5-2.4=0.1
()e
u 2
u -
e
2
1
u P e u =
2.设过载电压U =2048mv ,试对PAM =-121mv 信号按A 律13 折线编出其8位PCM 码,写出编码过程。

3.设过载电压U =
4.096v ,PAM =1.7V ,按A 律13折线编成8bitPCM 码,写出编码过程。

4.设过载电压U =4.096v,PAM=-2.3v,求PCM 码,写出编码过程。


-=-==∆∆==1211211 20482048mV PAM mV mV U 设
解:1a 64:1a
32:0a 128:0a 0:444333222111=∆=>↑=∆=>↑=∆=<↑==<↑R R R R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V V PAM D 00111110
0a 124:1a 120:1a 112:1a 4864:4 , 64V 41)011(8887776665556B42==∆=<↑=∆=>↑=∆=>↑=∆⨯+∆=>↑∆=∆∆==+=PCM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i R R R R ∆
===∆∆==8057.1002.0 2048096.4V PAM V V U 设
解:0a 1024:1a 512:1a 128:1a 0:444333222111=∆=≤↑=∆=>↑=∆=≥↑==≥↑R R R R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V V PAM D 11101001
1a 800:0a 832:0a 896:1a 328512:32 , 512V 71)110(8887776665556B72==∆=≥↑=∆=≤↑=∆=≤↑=∆⨯+∆=>↑∆=∆∆==+=PCM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i R R R R ∆-=-==∆∆==11503.2002.0 2048096.4V PAM V V U 设
解:
5.设过载电压U =2048mv ,PAM =586mV ,求PCM 码,写出编码过程。

6.设过载电压U =2048△,PAM=444△,求PCM 码,写出编码过程。

1
a 1024:1
a 512:1a 128:0a
0:444333222111=∆=>↑=∆=>↑=∆=≥↑==<↑R R R R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V V PAM D 01110001
1a 1088:0a 1152:0a 1280:0a 6481024:64 , 1024V 81)111(8887776665556B82==∆=≥↑=∆=≤↑=∆=≤↑=∆⨯+∆=≤↑∆
=∆∆==+=PCM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i
R R R R ∆
===∆∆==5865861 20482048mV PAM mV mV U 设
解:0a
1024:1a 512:1
a 128:1a 0:444333222111=∆=≤↑=∆=>↑=∆=≥↑==≥↑R R R R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V V PAM D 11100010
a 608:1a
576:0a
640:0
a 328512:32 , 512V 71)110(8887776665556B72==∆=<↑=∆=>↑=∆=≤↑=∆⨯+∆=≤↑∆=∆∆==+=PCM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i R R R R ∆===∆∆==4444441 20482048mV PAM mV mV U 设
解:1
a 256:0a 512:1
a 128:1a 0:444333222111=∆=>↑=∆=≤↑=∆=≥↑==≥↑R R R R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V V PAM D
7.设PAM =-106△ U=2048△,采用A 律13折线编码(包括极性码),其码字判别过程如何?
练 习 六
一、判断: 1

PAM






号。

( )
2.
PCM






号。

( )
二、名词解释: 1.PAM 2.PCM
11011011
1a 432:1a 416:0
a 448:1a 4864:16 , 256V 61)101(8887776665556B62==∆=≥↑=∆=>↑=∆=≤↑=∆⨯+∆=>↑∆
=∆∆==+=PCM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i R R R R ∆
-=∆=106 2048PAM U 解:1
a 64:1a 32:0a 128:0a 0:444333222111=∆=>↑=
∆=>↑=∆=<↑==<↑R R R R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V V PAM D 00111011
1a 108:1a 104:0a 112:1a 4864:4 , 64V 41)011(8887776665556B4
2==∆=≥↑=∆=>↑=∆=≤↑=∆⨯+∆=>↑∆
=∆∆==+=PCM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V PAM D i R R R R
3.DPCM
4.ADPCM
四、画图及论述:
13.画出A律及13线解码器组成方框图,简述工作原理。

练习七
一、选择:
PCM采用的复用方式是()
A 频分复用
B 时分复用
C 波分复用 D都可以
二、名词解释:
1.FDM
2.TDM
练习八
一、判断:
1. PCM 30/32路系统中,“30”表示30个时隙,“32”表示32个话路。

()2. PCM 30/32路系统中,“30”表示30个话路,“32”表示32个时隙。

()二、选择:
1.PCM 30/32路基群数码率是()。

A 2.048Mb/s
B 2.048Kb/s
C 1.544Mb/s
D 1.55Kb/s
2.PCM 30/32路系统抽样频率是()。

A 4KHZ
B 8KHZ
C 6KHZ
D 7KHZ
3.PCM 30/32路系统中,位脉冲的频率是()。

A 256KHZ
B 8KHZ
C 2MHZ
D 0.5KHZ
4.PCM 30/32路系统中,路脉冲的频率是()。

A 256KHZ
B 8KHZ
C 2MHZ
D 0.5KHZ
5.PCM 30/32路系统中,路时隙脉冲的频率是()。

A 256KHZ
B 8KHZ
C 2MHZ
D 0.5KHZ
6.PCM 30/32路系统中,复帧脉冲的频率是()。

A 256KHZ
B 8KHZ
C 2MHZ
D 0.5KHZ
7.PCM30/32 路基群的帧长是()bit。

A 1
B 8
C 256
D 4096
8.PCM30/32 路基群的位时隙是()bit。

A 1
B 8
C 256 4096
9.PCM30/32 路基群的路时隙是()bit。

A 1
B 8
C 256
D 4096
10.PCM30/32 路基群的复帧长是()bit。

A 1
B 8
C 256
D 4096
三、填空:
1.PCM 30/32路帧结构一帧长是()位,由()时隙组成,传()话路。

2.PCM 30/32路系统中,帧同步码、对告、监视码的周期是()。

3.PCM 30/32路系统中,TS16是()时隙。

4.PCM 30/32路系统中,1个复帧由()帧组成,复帧长是()ms。

5.PCM 30/32路系统中的帧同步码位于()时隙。

四、画图及论述:
5.画出单片集成编解码器构成的PCM 30/32路框图,并作简要说明。

练习九
一、判断:
1.准同步数字复接体系(PDH)有二大系列,三种标准。

(T )2.PDH称准同步数字体系,具有世界性统一的数字传输体系标准。

(F )3.PDH系列一次群的速率是2.048Mbit/s,传递30个话路信号。

( T )4.北美、日本采用的PDH系列基群速率是1.544Mb/s,传递24个话路。

(T )5.准同步数字复接中,同步复接、异步复接都要码速变换,而异步复接再要作码速调整。

( T)
二、选择:
1.PDH一次群传送(A )话路。

A 30
B 120
C 480
D 1920
2.PDH二次群传送( B )话路。

A 30
B 120
C 480
D 1920
3.PDH三次群传送( C)话路。

A 30
B 120
C 480
D 1920
4.PDH四次群传送( D)话路。

A 30
B 120
C 480
D 1920
5.PDH二次群数码率是(B )
A 2MBd
B 8.448MBd
C 34MBd
D 140MBd
6.PDH三次群数码率是( C )
A 2MBd
B 8.448MBd
C 34MBd
D 140MBd
7.PDH四次群数码率是( D )
A 2MBd
B 8.448MBd
C 34MBd
D 140MBd
三、名词解释:
1.PCM复用
将多路模拟信号按125us的周期分别进行抽样,再合在一起统一编码,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

2.数字复接
将多个低次群数字信号在时间空隙上迭加合成高次群数字信号的过程。

3.按字复接
每次复接各低次群一个码字形成高次群。

4.按位复接
每次复接各低次群(支路)一位码元形成高次群。

四、填空:
1.目前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

存在我国和欧洲使用使用的(PCM 30/32路)系列,北美和日本使用的(PCM 24路)的系列。

2.话音信号的抽样频率按CCITT建议采用fs=(8KHZ),抽样周期是(125µs )。

3.数字通信形成高次群采用(数字复接的)方法。

4.数字复接的方法有(按位复接和按字复接)两种,PDH采用(按位复接)方法。

练习十
一、判断:
1.准同步数字复接中,同步复接、异步复接都要码速变换,而异步复接再要作码速调整。

(T)2.PDH中采用按位复接方式,不能按字复接。

(F)3.PDH中异步复接中一般采用按位复接方式。

(T)
二、选择:
1. PCM30/32路基群是(B)。

A 按位复接
B 按字复接
C 按帧复接
2.PDH二次群是(A)。

A 按位复接
B 按字复接
C 按帧复接
3.SDH采用的是(B)。

A 按位复接
B 按字复接
C 按帧复接
4.PDH三次群是(A)。

A 按位复接
B 按字复接
C 按帧复接
三、填空:
1.异步复接二次群帧周期是(100.38)sμ,帧长是( 848 )bit。

2.异步复接三次群帧周期是( 44,69 )sμ,帧长是( 1536 )bit。

3.异步复接四次群帧周期是( 21.02 )sμ,帧长是(2928 )bit。

三、名词解释:
1.同步复接
同步复接是被复接的各支路的时钟都是由同一时钟源供给的,其数码率相同2.异步复接
异步复接是各个支路有各自的时钟源,其数码率不完全相同
练习十一
一、选择:
1. PCM30/32路一次群是(A )。

A 同步复用
B 异步复用
C 同步复接
D 异步复接
2. PDH二次群是(D )。

A 同步复用
B 异步复用
C 同步复接
D 异步复接
3. PDH三次群是( D )。

A 同步复用
B 异步复用
C 同步复接
D 异步复接
4. SDH是(C )。

A 同步复用
B 异步复用
C 同步复接
D 异步复接
5.PDH三次群的数码率是(C )。

A 2MBd
B 8MBd
C 34MBd
D 140MBd
6.PDH四次群的数码率是( D )。

A 2MBd
B 8MBd
C 34MBd
D 140MBd
7.PDH二次群的数码率是( B )。

A 2MBd
B 8MBd
C 34MBd
D 140MBd
二、填空:
1.PCM零次群是指( 64Kbit/s )速率的复接数字信号。

2.我国PDH二次群速率是(8.448Mbit/s ),传送(120 )个话路。

3.我国PDH三次群速率是34.368Mbit/s,传送( 480 )个话路。

4.我国PDH四次群速率是(139.264Mbit/s )。

5.PDH四次群采用光纤传输,采用( CMI )码型。

6.光纤通信中一般采用传输码型是( mBnB,m<n )。

五、计算:
1.异步复接PCM二次群,第二基群支路的第100位信息码是支路子帧中的哪一位码?是二次群帧的第几位码?
第二基群支路的第100位信息码是第2支路子帧中的第104位码,是异步复接PCM 二次群帧的第414位码
2.异步复接二次群帧中第400位是第几支路子帧中的第几位码?实际上是第几基群的什么码?
异步复接二次群帧中第400位是第4支路子帧中的第100位码,实际上是第4基群的信息码。

3.画出异步复接PCM二次群,支路子帧的帧结构。

(见教材P133)
4.画出异步复接PCM四次群,支路子帧的帧结构。

(见教材P140)
练习十二
一、判断:
1.SDH称同步数字体系,有世界性统一的数字传输体系标准。

( T )2.SDH中具有世界性统一的标准光接口。

( T )3.STM-64的传输速率是10Gb/s。

( T )4.SDH具有更丰富的用于网络运行、管理、维护的开销字节。

( T )5.PDH具有世界性统一的光接口。

( F )6.SDH具有相同的同步帧结构。

( T )7.SDH体系中,其指针的作用就是用于实现同步。

( F )8.STM-1帧结构中,AU-PTR的速率是576Kb/s。

(T )二、选择:
1.STM-1一帧包含( C )个字节。

A 72
B 9
C 2430
D 2349
2.STM-1一帧包含(A )个字节的SOH。

A 72
B 9
C 2430
D 2349
3.STM-1一帧中AU-PTR是( B )字节。

A 72
B 9
C 2430
D 2349
4.STM-1中,净负荷有( D )字节。

A 72
B 9
C 2430
D 2349
5.数字通信的复用是(A )
A 时分复用
B 频分复用
C 波分复用
6.模拟通信的复用是( B )
A 时分复用
B 频分复用
C 波分复用
7.PDH采用的复用是( A )
A 时分复用
B 频分复用
C 波分复用
8.SDH采用的复用是( A )
A 时分复用
B 频分复用
C 波分复用
9.STM-1数码率是( A )。

A 155Mb/s
B 622Mb/s
C 2.5Gb/s
D 10Gb/s
10.STM-4数码率是( B )。

A 155Mb/s
B 622Mb/s
C 2.5Gb/s
D 10Gb/s
11.STM-16数码率是( C )。

A 155Mb/s
B 622Mb/s
C 2.5Gb/s
D 10Gb/s
12.STM-64数码率是( D )。

A 155Mb/s
B 622Mb/s
C 2.5Gb/s
D 10Gb/s
三、名词解释:
1.SDH网
SDH网是由一些SDH网络单元组成的,在光纤上进行同步信息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的网络,SDH有一套标准化的信息结构等级(即同步传输模块),全世界有统一的速率,其帧结构为页面式的。

2.段开销(SOH)
(见教材P147)
3.管理单元指针AU-PTR
管理单元指针用来指示信息净负荷的第一字节在STM帧中的准确位置,以便在接收端能正确的分接。

4. 数字交叉连接DXC
(见教材P170)
四、填空:
1.SDH最主要的特点是(同步复用)(标准的光接口)(强大的网管能力)。

2.SDH同步传送模块STM-1的速率是( 155。

520Mbit/s )。

3.SDH同步传送模块STM-4的速率是( 622。

080 Mbit/s)。

4.SDH同步传送模块STM-16的速率是(2488。

320 Mbit/s )。

5.SDH同步传送模块STM-64的速率是(9953。

280 Mbit/s )。

6.STM-N由N个STM-1按(同步复用、)(按字节间插)形成。

7.STM-1的SOH有(576 )bit。

8.STM-1的AU-PTR位于第四行,有(72)bit。

9. STM-N的帧结构中的信息净负荷共有有( 2349 )字节。

10.STM-N的帧是页面式结构有(9 )行(270N )列组成。

五、计算、画图及论述:
1.由STM-1帧结构图,求STM-1的速率。

STM-1帧结构
Rb=9×8×270×8000=155520Kbit/s=155.520Mbit/s
2.由STM-N帧结构图,求STM-N的速率。

(见教材P147)
STM-N的速率Rb=9×8×270N×8000=155520N(Kbit/s)=155.520N(Mbit/s) 3.由STM-1帧结构图,求其SOH的速率。

帧结构图见第1题
SOH的速率=8×9×8×8K=4608Kbit/s
4.由STM-1帧结构图,求AU-PTR的速率。

帧结构图见第1题
AU-PTR的速率=1×9×8×8K=576Kbit/s
5.画出STM-1的帧结构图,并作简要说明。

STM-1帧结构
SDH的帧周期为125μs,帧长度为9×270×N个字节(9×270×N×8bit)。

其帧结构为页面式的,有9行,270×N列。

主要包括三个区域:段开销(SOH)、信息净负荷区及管理单元指针。

段开销区域用于存放OAM字节;有8×9×N个字节
信息净负荷区存放各种信息负载;有9×261×N个字节
管理单元指针用来指示信息净负荷的第一字节在STM帧中的准确位置,以便在接收端能正确的分接。

有1×9×N个字节
6.简述SDH中SOH 1)A1A2 , 2)J0 , 3)D1-D12的功能:
(见教材P148)
练习十三
一、名词解释:
1.容器C-m
用于装载各种速率业务信号的信息结构。

2.虚容器VC-m
用于支持SDH通道(通路)层连接的信息结构。

3.支路单元TU-m
提供低阶通道层和高阶通道层之间适配的信息结构。

4.支路单元组TUG-m
在高阶VC净负荷中固定地占有规定位置的一个或多个TU的集合。

5.管理单元AU-m
提供高阶通道层和段层之间适配的信息结构。

6.管理单元组AUG
在STM-N帧中的净负荷中固定的占有规定位置的一个或多个AU的集合。

7.同步传送模块STM-N
用来支持SDH段层连接的信息结构。

二、填空:
1.STM-1的帧周期是(125)s ,帧长是(2430 )字节。

2.SDH基本复用单元包括C、(VC )、TU、(TUG )、(AU )、AUG等。

3.将PDH支路信号复用进SDH的STM-N要经过(映射、)(定位)(复用)三个步骤。

4.STM-N的帧由信息净负荷,(段开销(SOH))(管理单元指针)三部分组成。

5. 我国主要采用将PDH的(2Mbit/s)(139.264Mbit/s)(34Mbit/s(用的较少))等信
号复用进STM-N复用结构。

三、画图及论述:
1.画出我国SDH基本复用结构图,并作简要说明。

(见教材P154)
2.简述139.264mbit/S信号从C-4经AU-4复用成STM-1的方法。

(见教材P154)0
3.简述2.048Mbit/S信号从C-12经AU-4复用成STM-1的方法。

(见教材P165)
练习十四
一、名词解释:
1.映射
是一种在SDH边界处使各支路信号适配进虚容器的过程。

2.指针
指针用来指示信息净负荷的第一字节在STM帧中的准确位置,以便在接收端能正确的分接。

3.开销
(见教材P147)
4. 复用
是以字节交错间插方式把TU组织进高阶VC或把AU组织进STM-N的过程。

二、解析:
解析AU指针位置,指针值及使用规则。

(见教材P162)
练习十五
一、填空:
1.构成SDH网的基本网络单元有(终端复用器)(分插复用器)(再生中继器)(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2.终端复用器TM的功能是(复用)。

3.ADM的主要功能是(分插(即上、下支路))、(复用)。

4.再生中继器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对经线路传输后的失真信号整形、再生)
5.数字交叉连接设备SDXC主要功能是(是对各种支路信号进行可控连接和再连接的设
备,兼有复用、配线、保护/恢复、监控和网管等功能)。

6.我国SDH网络结构主要分四层(长途一级干线网)(二级干线网)(中继网)(用户接入网)。

二、画图及论述:
画出SDXC组成框图,并作简要说明。

(见教材P170)
练习十六
一、判断:
1.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时,信号的极限传输效率是2bit/s/HZ。

( T ) 2.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时,信号的极限传输效率是0.5bit/s/HZ。

( F )
二、选择:
1.截止频率是 1.024MHZ的理想传输网络满足奈氏第一准则时,其传送数码率应是( A )。

A 2.048Mb/s
B 4.096Mb/s
C 1.024MHZ
D 2.048MHZ
2.截止频率是 2.048MHZ的理想传输网络满足奈氏第一准则时,其传送数码率应是( B )。

A 2.048Mb/s
B 4.096Mb/s
C 1.024MHZ
D 2.048MHZ
3.信号速率是2.048Mb/s的数字信号,在截止频率fc=(C )的理想传输网络传输,可以无码间干扰。

A 2.048Mb/s
B 4.096Mb/s
C 1.024MHZ
D 2.048MHZ
4.信号速率是4.096Mb/s的数字信号,在截止频率fc=(D )的理想传输网络传输,可以无码间干扰。

A 2.048Mb/s
B 4.096Mb/s
C 1.024MHZ
D 2.048MHZ
三、名词解释:
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传输网络若为截止频率fc的理想低通滤波器或是以C(f C,1/2)点呈奇对称滚降的低通滤波器,当数字信号的符号速率为2f c时,则传输网络输出端信号R(t)波形在抽样判决点无码间干扰。

四、填空:
1.奈奎斯特第一准则是指:对于截止频率是fc的理想低通传输网络,在识别点要不产生码间干扰,则其信号速率应该是( 2f C)。

2.满足奈氏第一准则的传输网络的传输效率是( 2bit/s/HZ )。

五、简答:
1.基带传输系统等效为理想低通网络fc=1000KHZ,数字信号采用二进制传输,数码率为2048Kbit/s,问抽样判别点有无码间干扰。

(见教材P191)
练习十七
一、判断:
1.NRZ可以作为基带传输码型。

(F )2.RZ可以作为基带传输码型。

( F )3.HDB3码可以作为基带传输码型。

( T )4.AMI码可以作为基带传输码型。

( T )5.NRZ码转换成HDB3码后其传输速率将发生改变。

( F )6.NRZ码转换成AMI码后其传输速率将发生改变。

( F )7.NRZ码转换成CMI码后其传输速率将发生改变。

( T )8.NRZ码转换成HDB3码后其传输速率将保持不变。

( F )9.基带传输系统中不能用单极性码作为传输码型。

( T )10.传输信道误码率近似等于各个中继段误码率总和,主要由最差误码率所决定。

( T )二、选择:
1.PCM30/32路系统线路码型一般首选(B )。

A AMI
B HDB3
C CMI
D NRZ
2.( B )线路码型具有误码增殖特性。

A RZ
B AMI
C HDB3
D CMI
3.NRZ变换成( D )码后,其传输速率将改变。

A RZ
B AMI
C HDB3
D CMI
4.在电缆线路中PCM选用的传输码型是( C )。

A RZ
B AMI
C HDB3
D CMI
三、名词解释:
1.NRZ
(见教材P194)
2.RZ
(见教材P194)
3.AMI
(见教材P195)
4.HDB3
(见教材P196)
5.CMI
(见教材P197)
四、填空:
电缆线路中常用的传输码型是( HDB3)、( AMI )。

五、画图及简答:
1.将NRZ 码=11010变换成AMI码,画出NRZ,AMI的对应波形。

AMI码=+10-100000000+1-10+10
波形见(教材P195)
2.将NRZ 码=11010变换成HDB3码,画出NRZ,HDB3对应波形。

(初始条件V+)HDB3码=+10-1B+00V+B-00V-+1-10+10
波形见(教材P195)
3.将NRZ 码=11010变换成CMI码,画出NRZ,CMI码对应波形。

CMI码=1110011101
波形见(教材P197)
4.将NRZ=1000000001变换成HDB3码。

(初始条件V-)
HDB3码=+100-1B+00V+0-1+1B-00V-B+00V+0-1
波形见(教材P195)
5.将数字信号序列为1编成RZ,并画相应的波形。

见(教材P195)
6.将数字信号序列为1编成AMI,并画相应的波形。

AMI:+10-1+10000-1+10-1
波形见(教材P195)
7.将数字信号序列为1编成HDB3,并画相应的波形。

HDB3:+10-1+1000V+-1+10-1
8.将数字信号序列为1编成CMI,并画相应的波形。

CMI:1110100110100
波形见(教材P195)
9.将CMI码=110还原成NRZ码。

NRZ码=1100101
10.电缆传输信道对基带传输码型的要求是什么?
对基带传输码型的要求主要有:
传输码型的功率谱中不含直流分量;低频分量、高频分量要尽量少;便于定时钟提取;
具有一定的检测误码能力;对信源统计依赖性小;码型变换设备简单,易于实现。

11.简述HDB3码器编、解码规则。

见(教材P196)
12.简述CMI码编、解码规则。

见(教材P197)
练习十八
一、名词解释:
1.再生中继
当信噪比不太大时,对失真波形及时识别判决,只要不误判,经过再生中继后输出原数字信号序列。

2.误码增值
线路传输中出现n个误码在码型反复变换后,出现n个以上误码的现象。

二、填空:
1.再生中继的目的是(当信噪比不太大时,对失真波形及时识别判决,只要不误判,经过再生中继后输出原数字信号序列)。

2.再生中继器由(均衡放大)(定时钟提取)(和判决再生)三个基本电路组成。

3.再生中继系统具有(无噪声积累)(有误码率积累)二个特点。

三、画图及简答:
1、画出再生中继器组成框图,并作简要说明
见(教材P202)
2.画出再生中继系统组成框图,并作简要说明
见(教材P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