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冠心病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课题申报】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健康管理策略研究

【课题申报】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健康管理策略研究

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健康管理策略研究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健康管理策略研究一、研究背景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引起的供血不足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据统计,冠心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且其患者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

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健康问题,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还加重了社会医疗负担,因此,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健康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有效的冠心病患者心脏健康管理策略,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医疗服务,降低患者的病情恶化风险。

三、研究内容本课题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研究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健康管理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 研究影响冠心病患者心脏健康管理的因素,包括生活方式、遗传因素、个体健康状况等;3.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健康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康复训练、饮食调理等;4. 分析冠心病患者心脏健康管理策略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评估其可持续发展性和推广应用前景;5.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冠心病患者心脏健康管理策略,为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治疗手段。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调查:对已有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国内外冠心病患者心脏健康管理策略的研究现状和成果;2. 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方法获取冠心病患者的社会、经济以及心理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3. 实验室研究:开展药物疗效研究和康复训练等实验,评估不同策略的治疗效果;4. 统计分析:运用SPSS等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5. 专家讨论:邀请心血管疾病专家和相关领域专家参与讨论,提供指导意见和学术支持。

五、预期成果1. 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的冠心病患者心脏健康管理策略,为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治疗手段;2. 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减少心脏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情恶化风险;3. 为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健康管理提供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减轻医疗负担;4. 发表研究成果,提高学术影响力,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冠心病PCI术后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冠心病PCI术后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冠心病PCI术后健康管理研究进展引言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冠心病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完善,其中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治疗,但PCI术后的健康管理同样十分重要。

本文旨在对冠心病PCI术后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PCI术后的并发症PCI是一种创伤性小的介入治疗,对广大冠心病患者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PCI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出血、心律失常等。

PCI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和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PCI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患者的血管状态以及手术操作是否规范有关。

术后需重点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血红蛋白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出血PCI术后患者出血是另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因为在介入手术中穿刺血管,存在出血的风险。

对于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应给予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同时加强监测及时处理。

3.心律失常由于PCI手术对心脏产生一定的刺激,术后患者也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

对于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需及时进行监测和处理,以防发展为恶性心律失常。

以上种种并发症的出现,均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和管理,以期尽快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术后健康。

二、PCI术后的健康管理在冠心病PCI术后的健康管理中,包括术后康复、心理健康管理以及饮食调理等多个方面。

良好的健康管理对术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也是医护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1.术后康复冠心病PCI术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

在术后康复中,需重点关注患者的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心理调适等方面。

定期复查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冠心病介入治疗健康教育的研究新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健康教育的研究新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健康教育的研究新进展随着对冠心病介入研究的深入,其健康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指标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其需求及重要性已得到多个研究证实。

本文就冠心病介入治疗健康教育新进展从心理干预、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指导等及健康教育实施方面作一综述。

标签:冠心病;介入治疗;健康教育据WHO估计,到2020年左右,我国会迎来心血管疾病(主要为冠心病)的“流行”顶峰,冠心病介入治疗因其创伤性小、成功率高、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冠心病介入治疗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其需求及重要性已得到多个研究证实。

现将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进展作如下综述。

1健康教育的需求及重要性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服务模式应从单纯医疗型向医疗、护理、康复、预防、保健一体化服务型转变,而健康教育是一体化服务的重要手段。

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随访调查及对策中,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围手术期的运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临床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反馈可提高冠心病患者保健知识认知度,纠正不良心态,提高治疗效果。

2健康教育的内容2.1预防冠心病是多种危险因素联合作用所致,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吸烟是冠心病的三大易患因素。

糖尿病、肥胖、运动不足、高尿酸血症等,亦是易患因素。

因此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应从儿童期开始,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或家属学习一些医学急救常识,自我护理知识及康复保健知识。

2.2心理干预冠心病患者多具有A型行为特征如个性急躁、求成心切、善进取、好争斗,对自身病情常过于关注。

国外学者对冠心病心理研究认为A型行为模式是造成冠心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在心脏介人手术前后予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可使焦虑及抑郁发生率分别下降31.3%和18.7%,从而促进心脏康复。

护士应告知患者社会心理压力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注意调整心态,保持乐观情绪。

对于易激动者,教他们使用精神松弛疗法转移注意力。

冠心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是什么

冠心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是什么

冠心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是什么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冠心病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首先,在诊断技术方面,多排螺旋 CT(MDCT)冠状动脉造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与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相比,MDCT 具有无创、操作简便、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

它能够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斑块的性质和分布,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CMR 可以评估心肌的灌注、活力和纤维化情况,对于判断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依然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

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不断涌现。

例如,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等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在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显示出了更好的疗效。

同时,PCSK9 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降脂药物,能够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管理带来了新的选择。

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与传统的金属支架相比,生物可吸收支架在完成支撑血管的任务后,可以逐渐被人体吸收,避免了金属支架长期留存体内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此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和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在外科治疗方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技术不断改进。

微创手术方式的应用,如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

同时,对于手术时机和适应症的选择,也有了更精准的评估标准。

基因治疗是冠心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复或改善与冠心病相关的基因缺陷,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虽然目前基因治疗仍处于实验阶段,但为未来冠心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另外,关于冠心病的预防,研究发现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现代西医和传统中医对该病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现状和前景。

在药物疗法方面,研究者不断探索新的药物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而在非药物治疗方面,心理调节、运动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也逐渐受到关注。

结合中西医优势治疗该病的前景可期,未来研究应更加深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通过本文的总结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该领域的深入探索。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西医、研究进展、药物疗法、非药物治疗、治疗前景、未来研究、结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罹患率较高、并发症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衰甚至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隐患。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的内膜层发生粥样硬化,导致动脉腔狭窄,血流受阻,心肌供血不足。

在现代医学领域,冠心病已被广泛研究,包括其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传统中医药领域对于冠心病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在调理心脏功能、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综合分析现代西医和传统中医对冠心病的研究进展,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效果与前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针对这一疾病,中西医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综合分析现代西医和传统中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总结药物疗法和非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冠心病PCI术后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冠心病PCI术后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冠心病PCI术后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插入导管来缓解冠状动脉狭窄,
恢复血液供应。

近年来,针对冠心病PCI术后的健康管理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这些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管理术后患者的健康状况,预防并发症并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研究进展的概述:
1.术后康复计划:针对PCI术后患者,专门设计的康复计划被认为是
提高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这些计划通常包括定期的心脏康复训练,包括体力活动、饮食管理、药物管理和心理支持等。

2.药物治疗管理: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通常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来预防
二次心脏事件的发生。

最新的研究表明,精准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可以提
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3.膳食管理:膳食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健康管理的重要部分。

研究
表明,富含植物性食物、低脂和低盐食物的膳食可以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胆
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总的来说,冠心病PCI术后的健康管理在近年来有了显著的进展。


过术后康复计划、药物治疗管理、膳食管理、心理健康管理和运动管理等
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康复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索更有效的健康管理策略,并进
一步优化临床实践。

中国冠心病诊疗现状和进展

中国冠心病诊疗现状和进展

中国冠心病诊疗现状和进展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冠心病的防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冠心病的诊疗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冠心病诊疗现状和进展。

首先,中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上升趋势,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食物消耗增加,导致患病风险增加。

另外,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等现代生活方式也是冠心病患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然而,中国的医疗界并没有袖手旁观,他们积极应对挑战,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就。

一方面,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冠心病的诊断更加准确和敏感。

X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传统诊断方法得以持续改进,并且新的诊断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如心肌断层扫描、核医学检查等。

这些技术的引入提高了冠心病的早期诊断率,有助于患者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另一方面,冠心病治疗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介入治疗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通过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等方式,可以快速恢复狭窄的冠状动脉,减少心肌缺血。

在国内,介入治疗设备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部分县级以上医院都具备了介入治疗的能力。

此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重症冠心病患者,有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死亡风险。

然而,在中国冠心病的诊疗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冠心病患者的诊疗质量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在发达地区,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患者可以享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在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匮乏,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导致疾病进展和风险增加。

另一方面,中国冠心病的预防和健康管理仍然滞后。

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和死亡率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息息相关,因此,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对于改善冠心病的诊疗现状至关重要。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性疾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1. 诊断方法的进展(1)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通过检查造影结果,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

在造影技术方面,进展主要在行动脉造影(CTA)和磁共振造影(MRA)方面,这些技术在放射线暴露和病人负担方面较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有优势。

(2)心肌灌注显像技术:心肌灌注显像技术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监测心肌的血液灌注情况,对于早期冠心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作用。

心肌灌注显像技术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和心脏CT灌注成像(CTP)等,这些技术能够较好地评估心肌缺血程度。

(3)生物标志物诊断技术:生物标志物是一种指示机体生理或病理状态的物质,在冠心病诊断中使用的最多的生物标志物是血清肌钙蛋白(cTn)和心肌特异性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通过检查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可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部位。

(1)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技术将支架插入到狭窄部位,以扩张狭窄部位并恢复动脉血流的方法。

随着支架技术和药物的不断改进,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

目前,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应用已经成为介入治疗的主流。

(2)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它通过搭桥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恢复心脏血流。

CABG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或支架置入无效或不适用的患者,但手术创伤大,恢复周期长。

(3)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针对中度或单支血管病变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减轻心脏负担、控制病情发展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总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在不断改进。

未来,随着新技术和新药物的不断问世,我们有信心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摘要:实际上,运动康复作为冠心病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患者认知不准确,导致参与率整体较低,且没有服从性和依赖性。

本文对运动康复在冠心病患者参与过程中的整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以及总结,从而明确当前影响冠心病患者的且与运动康复相关的主要因素,为日后关于冠心病患者通过运动康复恢复健康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参与度1 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整体现状分析目前,通过运动康复这一方式进而帮助冠心病患者恢复健康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达成了共识,同时运动康复对于冠心病患者恢复健康,已经被国外各大心肺康复协会等组织认可。

由此,我国也由此颁布了相关的文献,形成了专家共识。

虽然运动康复能够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带来积极的作用,但是,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冠心病患者通过运动康复这一方式整体参与率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有55%左右的地区开展了关于心脏康复的项目,而且不在不同地区开展的项目整体差异较大,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冠心病患者。

通过2018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相关调查表示,在我国,仅有22%的医院开展了与冠心病患者治疗的心脏康复项目,而开展了心脏康复评估的医院仅有7%。

2 影响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主要因素2.1 社会因素有关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相关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个人经济条件等。

我国学者通过研究统计了200名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的参与率,通过调查发现,通过运动康复缓解冠心病患者整体病情的参与程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

同时,也有其他学者通过大量的实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冠心病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依从性比男性冠心病患者低,这可能是由于女性患者在家庭地位中普遍偏低,在家庭中经常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个人认知水平较低,从而忽略了运动康复治疗的手段。

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脏病的研究进展中国的“拐点”何时出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组织公布最新数据,中国⼼脑⾎管疾病,包括脑卒中、冠⼼病等⼼⾎管病(CVD),⽬前位居死亡原因的前列。

但是,⼤多数欧美发达国家经历了⼼⾎管疾病死亡率从升⾼到降低的“拐点”,对我国⼼⾎管健康促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管疾病报告》显⽰,2019年导致约460万⼈死亡,死因占⽐43%,超过排名第⼆的恶性肿瘤和第三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和,⽽且仍处于急剧上升阶段。

⽽且,中国⼼⾎管病患病率持续井喷式上升,⼼⾎管病患者超过 2.9 亿例。

同时,冠⼼病、脑卒中等重⼤⼼⾎管病也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1980年⾄2015年,中国⼼⾎管病患者出院⼈次和住院费⽤持续上升。

2015 年我国重⼤⼼⾎管病患者出院⼈次⾼达1887.72 万,急性⼼肌梗死直接住院总费⽤为 153.40 亿元,脑梗死的直接住院总费⽤⾼达 524.26 亿元。

因此,加强⼼⾎管病防控刻不容缓。

⼈⼝增长、⽼龄化、城镇化等是我国⼼⾎管疾病负担持续增长的重要社会决定因素。

同时,⾼⾎压、⾎脂异常、糖尿病等患病率上升,超重和肥胖增多,不合理膳⾷、吸烟、缺乏⾝体活动等不良⽣活⽅式持续流⾏,致使我国⼼⾎管病预防和管理形势更加严峻。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强调了“全民健康”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的⼯作⽅针。

要加强⼼⾎管病的⼀级预防和健康管理,开展⼼⾎管病风险评估和分层是重要基础。

借鉴国际经验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的⼼⾎管疾病患病率飞速增长,1/3的男性在60岁之前患⼼⾎管疾病,患病率是癌症的两倍。

然⽽,当时冠⼼病和卒中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效延长患者寿命的治疗⽅法。

为降低⼼⾎管疾病死亡率,1948年美国国⽴⼼肺⾎液研究所启动了著名的弗雷明汉⼼脏研究,这是第⼀项⼤规模多代⼈群⼼⾎管流⾏病学队列研究,探索⼼⾎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为⼼⾎管疾病防控和⼲预提供依据。

弗雷明汉⼼脏研究,发现了⼼⾎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胆固醇⾎症、⾼⾎压、缺乏运动和糖尿病,这为⼼⾎管疾病防控策略和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1. 引言1.1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概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一系列心血管症状,包括胸痛、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等。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压力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

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近年来,肿瘤标志物、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素显像等检测方法的发展,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冠心病的诊断更加准确、及时。

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心血管病防治工作的加强也为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对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冠心病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

2. 正文2.1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之一。

对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病率与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有关。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冠心病的发病率也会逐渐增加,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

男性患冠心病的风险要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更容易受到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有关。

遗传因素也是影响冠心病患病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明显增加。

生活方式因素也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都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冠心病至关重要。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的发病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指导性意义。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冠心病是老年人群体中高发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在老年人群体中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于相对年轻的患者群体。

对于老年冠心病而言,在药物干预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借助科学的护理手段稳定患者的病情,从而降低老年冠心病的死亡率。

本文主要围绕着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征、护理方式进行了相关的综述,希望能够为老年冠心病的护理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临床特征;护理方式;研究进展冠状动脉是人体中唯一供给心脏血液的血管,对于正常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的心脏病。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成为了许多疾病的诱因,冠心病正是其中的一种,尤其是在中老年群体中,冠心病早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时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这就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注重生活中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从而有效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1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冠心病的发病与患者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随着国民经济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提高了疾病的发病几率。

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疾病的主要特征为心绞痛、心肌梗死。

患者的临床表现大多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随时存在猝死的可能,在临床中通常通过心电图、心肌酶测定、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进行明确诊断。

2老年冠心病的护理方式当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因此,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除了医疗手段外,还可以增加对患者的护理,从患者的生活作息、情绪、饮食、运动等情况出发,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服务,进一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冠心病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此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疾病危险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种类,分别为可更改变性因素、不可更改性因素。

本文主要分析可更改性因素。

可更改性因素主要为基础性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病毒性感染、家族遗传史患者。

疾病主要诱导因素为天气、饮食、季节、活动等因素。

对于此种疾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对药物无法控制的患者则需进行外科介入手术治疗,现将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要点进行整理分析。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康复;运动;护理冠心病康复为长期过程,心脏康复护理也为长期护理服务,可涉及多个方面,主要为患者行为,疾病知识和生活行为指导等。

心脏康复护理核心内容主要为运动干预,通过为患者制定合理运动方式帮助其提升运动能力,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但现阶段具体心脏康复方式并未真正普及,患者康复护理时依从度也较低。

为提升患者疾病干预效果,现对疾病状况和康复方式等进行整体性分析。

1 心脏康复概念心脏康复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干预方式为运动锻炼,同时也侧重于为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健康教育。

随着医疗领域对心脏康复方式持续研究,康复技术也得到持续发展。

20世纪90年代心脏康复的主要内容为医学评估和运动训练以及心脏危险因素预防和矫正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性康复方式[1-2]。

我院也是随着发展将心脏病康复逐步纳入冠心病预防。

通过持续研究主要为将心脏康复定义为:通过一定综合性干预方式,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到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抑制、逆转患者心血管疾病发展,进而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身体健康。

2 冠心病心脏康复护理方式2.1 住院患者康复护理院内康复期为心脏康复的第一干预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提升患者治疗依从度。

干预方式主要为健康教育,要为患者讲解冠心病具体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和治疗方式、目的[3]。

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心理问题,多数患者由于过度担忧而出现猝死,即进而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当负面情绪持续积累则会加重心脏负荷,进而提升猝死风险。

延续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延续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延续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2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服务。

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延续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支架内及冠脉内再狭窄等心血管事件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及时就诊,不仅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降低再住院率,还可以提高患者健康管理能力、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不良情绪,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维护患者身心健康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延续护理;冠心病;健康管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是以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坏死而导致心脏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

因此,如何预防冠心病就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

冠心病是从心绞痛开始的、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无症状心肌缺血等、猝死及其他疾病所致。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冠心病的防治工作。

冠心病可通过及早抗凝,降血脂、扩张血管等法进行处理,但若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管腔严重狭窄时,或给心脏血液供应带来一定影响,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2]。

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因缺乏疾病知识、生活习惯不够完善、遵循医生原则,致使人们对于疾病产生负面的看法[3]。

因此在临床上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手段。

持续护理为目前较为主要的医疗方法之一,在本病护理中亦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文对延续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2例。

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38-68岁,平均(53.51±2.11)岁。

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衰等。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冠心病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700万人,而在中国,冠心病也是导致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冠心病的患病率愈发高涨,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关于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备受关注。

延续护理,是指在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继续对其进行护理和健康管理的一种护理方式。

传统上,冠心病患者出院后,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疾病发作时的急救和治疗问题。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更加关注,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逐渐崭露头角。

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心理健康、危险因素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

首先,心理健康是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冠心病患者往往面临着身心双重的困扰,心理问题的存在会对其病情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倾听他们的内心呼声,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其次,危险因素管理在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冠心病患者的发病与一系列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手段,帮助患者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的发展,从而减少病情的加重。

最后,生活方式干预也是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很多研究表明,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冠心病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质量和病情。

近年来,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

一方面,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涌现,为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和远程医疗手段,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的模式也得到了革新。

冠心病疾病研究报告

冠心病疾病研究报告

冠心病疾病研究报告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里不断上升。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冠心病的研究进展、病因和治疗方法,以及与该疾病相关的健康问题。

一、冠心病的定义和病因冠心病,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病变。

它通常是由于动脉硬化导致动脉壁厚度增加,导致冠状动脉内腔狭窄或闭塞。

这种情况下,心肌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养分,从而导致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等。

遗传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会增加个体患冠心病的风险。

此外,生活方式也是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高胆固醇饮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和酗酒等习惯都会增加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

二、冠心病的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冠心病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方法的兴起为研究冠心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许多研究集中在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从而早期发现和诊断冠心病。

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以是基因、蛋白质或代谢物,通过对它们的检测,可以预测冠心病的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一些研究还尝试利用新的影像学技术,如心脏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来评估冠心病的病情。

除了病因的研究,冠心病的治疗也在不断进步。

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例如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药物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的进展。

此外,冠脉血管成形术和搭桥手术等介入治疗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

三、冠心病与其他健康问题的关联冠心病与许多其他健康问题有关联,包括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等。

冠心病和这些疾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共同促进了心血管疾病发展。

因此,预防和管理这些健康问题对于降低冠心病的风险至关重要。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脏负荷过重,进而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因此,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冠心病健康管理毕业论文

冠心病健康管理毕业论文

冠心病健康管理毕业论文冠心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管理冠心病患者的健康,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健康管理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论文旨在探讨冠心病健康管理的关键内容和方法,以提供指导和帮助。

一、冠心病健康管理的关键内容1. 健康教育:冠心病患者需要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并发症等。

医生和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材料,或者进行面对面的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的情况。

2. 生活方式管理:冠心病患者需要调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改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增加体力活动等。

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管理方案,建议患者积极参与并持之以恒地执行。

3. 药物治疗:药物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降压药、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调整。

4. 心理支持:冠心病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医生和心理咨询师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治疗的信心。

二、冠心病健康管理的方法1. 个性化管理: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不同患者的情况有所不同。

因此,健康管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制定。

医生与患者可以共同制定个人目标和计划,以实现最佳的健康管理效果。

2. 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包括疾病诊断、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内容。

医生可以通过健康档案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3. 组织健康管理活动:医院可以组织冠心病健康管理培训班、康复训练等活动,以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患者可以通过这些活动获取更多的健康知识,与其他患者交流和分享经验,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4. 网络健康管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通过建立健康管理平台,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健康信息、进行健康监测,与医生进行在线咨询等。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心脏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的疾病。

它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造成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压力增加,冠心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给医疗健康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一、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冠心病的诊断是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三个方面来进行判定。

临床症状:冠心病的典型症状是胸痛,表现为压榨样、闷憋感,甚至向左肩、臂放射。

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心悸、气促、乏力等症状。

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出现典型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症状可能较为隐匿,甚至没有明显的症状。

体征:冠心病的体征往往并不突出,只有在心电图或心脏彩超等检查中才能观察到明显的异常。

辅助检查:冠心病的辅助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冠脉CT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

心电图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能够判断心肌是否存在缺血性改变。

而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最可靠的手段,但是操作复杂且有一定的风险。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抗心绞痛药物、降压药物等。

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降脂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抗心绞痛药物可以缓解心绞痛症状,降压药物可以控制血压,从而减轻心脏负担。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通过在冠状动脉狭窄部位植入支架,扩大血管腔,恢复血流通畅。

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则是通过在狭窄血管位置放置球囊,通过充气扩张球囊,使血管腔得到扩张。

这两种手术均是微创手术,恢复较快,对一些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绞痛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冠状动脉内膜剥离术。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将健康的血管移植到心脏冠状动脉上,以绕过狭窄的部位,恢复心脏的血流。

冠心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家族史或种族。2)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血脂异 1.2.2血压的控制目标: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
常、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与不良的饮食习惯、肥胖或 修订并公布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把140/90
超重、吸烟、过度饮酒以及久坐的生活方式【l'4 J。近
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同时确定:<130/85
负性情绪对冠心病的发病及严重性有着密切的关 素呈连续性增加¨2I。
系【8-9|,被认为是冠心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Mar— mot MGkmj发现,处于不同层次社会阶层的人群冠心 病的发病率不同,认为低社会经济地位这一社会因素
1.2.4肥胖的控制目标:体重指数(BMI)、腰围 (WC)、臀围(HC)、腰臀比值(W-HpR)等反映肥胖的 体表测量指标与冠心病相关,前瞻性研究发现WC
一种方法,贯穿于冠心病康复的全过程¨.3 J。本文对 冠心病患者,血脂控制的目标:TC<4.68mmol/L,
冠心病健康教育进展综述如下。
LDL—C<2.60 mmol/L;血脂异常开始膳食治疗的
1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控制目标
标准为:TC≥4.68mmol/L,LDL—C≥2.60 retool/
1.1 冠心病危险因素 1948年美国开展冠心病流
L;开始药物治疗的标准为:TC≥5.20mmol/L,LDL
行病学研究以后,提出了危险因素(risk,factor)这一
—C>j3.12 mmol/L。了解冠心病血脂控制目标和治
概念。它包括:1)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
疗标准有利于血脂异常的健康教育【2 J。
年来大量研究表明【5,6 J,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在血管损 伤、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寒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 血 管 康 复 医学 杂 志 2 0 1 3年 4月 第 2 2卷 第 2期 C h i n J Ca r d i o v a s c Re h a b i l Me d , Ap r i l 2 0 1 3 , Vo l 2 2 No . 1

综 述

我 国 冠 心 病 健 康 管理 研 究 进 展
处 于 探索 和起 步 阶 段 ,发 展 速 度 较 快 , 内涵 有 待 强 化 。截 至
将 我 国冠 心 病 健 康 管 理 研 究 进 展 综 述 如 下 。
2 0 0 8 年 8月 ,国 家认 定 的 健 康 管 理 师 有 3 0 0 0多 人 ,健 康 管
1 健 康 管 理 的 研 究 进 展
D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0 0 7 4 . 2 0 1 3 . 0 2 . 2 8
中 图 分 类 号 :R 5 4 1 . 4 0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冠状 动脉粥样硬 化性心脏 病简 称冠心 病 ( CHD ) ,是 严 重 危 害人 们 身 心 健 康 的 一 种 常 见 病 、 多 发 病 。 由于 C HD 病 程 长 、治 愈 率 低 、 复发 率 高 、 预 后 差 、致 残 率 高 等 原 因 ,冠 心 病 的卫 生 服 务 需 求 和 昂 贵 的 医 疗 费用 已成 为 家 庭 和 社 会 沉
目前 国 内关 于健 康 管 理 已 公 开 发 表 的 定 义 至 少 有 6种 ,
其 中最 广 泛 引 用 的 定 义 为 : 健 康 管 理 是 对 个 体 或 群 体 的健 康
进行监测 、 分析 、 评估 , 提 供 健 康 咨 询 和 指 导 以 及 对 健 康 危 险 因素 进 行 干 预 的全 过程 。其 宗 旨是 调 动 个 体 和 群 体 及 整 个 社
1 . 3 健 康 管 理 的 国 内现 状
因 此 ,做 好 C HD健 康 管 理 工 作 ,不 仅 有 利 于 维 护 居 民 的 健 康 ,而 且 也 有 利 于 降低 医 疗 费 用 ,合 理 利 用 卫 生 资 源 _ 2 ] 。现
我国现代的健康管理是最近 1 O年 才 有 的一 个 新 兴 行 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周 红 霞 , 王 发 省
摘 要 :健 康 管理 是 冠 心 病 二 级 预 防有 效 的手 段 之一 。 本 文 通 过 查 阅 大 量 文 献 资 料 ,从 健 康 管 理 的 概 念 、 国 内外 现 状 人 手 ,对 我 国 冠 心 病 健 康 管 理 的发 展 现状 与趋 势 进 行 综 述 。 关 键 词 :健 康 管 理 ;冠 状 动 脉 疾 病 ;研 究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 0 0 7 4( 2 0 1 3 )0 2 — 1 8 7 — 0 3
会的积极性 , 有 效 利 用 有 限 的资 源 来 达 到 最 大 的 健 康 效 果 ¨ 3 ] 。
健康 管 理 不 仅 是 一 个 概 念 , 也是一种方 法 , 更 是 一 项 完 善周 密 的 人 性 化 服 务 。它 是 一 种 前 瞻 性 的 卫 生 服 务 模 式 , 它 以较 少
1 . 1 健 康 管 理 的 定 义
理相关机 构数量不少 于 5 7 4 4家 ,其 中体 检 中 心 机 构 占机 构 总数 的 6 4 . 5 ,而 这 些 体 检 中 心 只 是 健 康 管 理 的 一 小 部 分
内容 ] , 离 真 正 的 健 康 管 理 还 有 相 当差 距 。 目前 我 国关 于 健 康 管 理 的研 究 热 点 主 要 集 中在 对 慢 性 病 的促 进 健 康 中 ;对 个 体 或 群 体 的健 康 进 行 个 性 化 管 理 ,在 预 防疾 病 、 节 约 医疗 支 出及 推 动 健 康 管 理 学 科 发 展 方 面 发 挥 了重 要 作 用 。
重的负担 _ 1 ] 。CHD健 康 管 理 是 CHD 二 级 预 防 的 重 要 手 段 ,
上 降低 疾 病 危 险 因 素 的新 型 健 康 管 理 模 式 I 7 ] 。 日本 不 到 2亿
人 口就 有 6 O多 万 营 养 师 为 人 们 提 供 专 业 的 健 康 管 理 服 务 , 由政 府 和 民 间健 康 管 理 组 织 合 作 ,对 全 部 国 民进 行 健 康 管 理 ,其 健 康 管 理 组 织 多 ,且 成 熟 ,如 P L东 京 健 康管 理 中 心 、赤 十 字社 熊 本 健 康 管 理 中心 等 ] 。
的 投 入 获 得 较 大 的健 康 效果 , 从 而增 加 了 医 疗 服 务 的 效 益 。 2 我 国冠 心 病 健 康 管理 进展
目前 我 国 的 C HD 健 康 管 理 模 式 主 要 包 括 : 以社 区 卫 生 服务 中心 ( 站 ) 为 基 础 的 健 康 管 理 模 式 和 以综 合 性 医疗 机 构 为基 础 的健 康 管 理 模 式 两 种 形 式 。部 门 间通 过 各 自 的平 台 协 调 合 作 ,履 行 自己 的 责 任 和 义 务 。 2 . 1 以社 区卫 生 服 务 中 心 ( 站) 为 基 础 的冠 心 病 健 康 管 理模 式 以社 区 医疗 机 构 为 基 础 , 以全 科 医 生 为 骨 干 , 通 过 开 展 健 康查体 、 健康教育与促进 、 心理调 节 、 患 者 的 自我 管 理 等 方 式 对 CHD患 者 进 行 健 康 管 理 。 ( 1 ) 健康查 体 : 社 区卫 生服务 中 心通过对 C HD 患 者 每 年 2次 健 康 查 体 了 解 患 者 的 疾 病 情 况 。每 次 的查 体 结 果 存 入 档 案 , 及 时 掌 握 患 者 疾 病 的控 制 及并发症 的发生情况 ; ( 2 ) 健康教 育 与促进 : 根 据 研 究 对 象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