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字楷书捺的写法
欧体楷书特征及写法
![欧体楷书特征及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11862da8956bec0875e35d.png)
七、让就:
要求字内的点画不是机械的摆 放,而是点画之变,单字内,相同的点 画、部分要变化,如“炎”字; 相邻两字间,如有雷同的点画、 偏旁部首也要变化。如图8:
九、连贯:
严格来讲,连贯理应划归用笔部 分,在结字规律中提出,强调了点画 安排的有机整体性。字内的所有点画 的形状、布置都应该团结一体、血脉 相连的。楷书相对行草书来说是静态 的,静态中安排点画的连贯,更加含 蓄。如图10:
2、落款字体的选择
传统的惯例是“今不越古,动不制静”。 如隶不用篆、楷不用隶。因为篆隶是静态 的,行草是动态的,所以行书和草书不用 楷书、隶书和篆书题款。一般地说,传统 的搭配方法是正文是篆书的,款就用隶书 和楷书,正文是楷书的,款就用楷书或行 书。从实践看,用行书落款的比较普遍, 行书适用于任何一种字体。
欧阳询小传:
欧阳询(577-641)唐初著名书法家。字 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历经陈、 隋、唐三个朝代,阅历丰富,聪敏过人,勤奋 好学,博通经史。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 之)书,兼取汉隶、北碑,博采众长,勤学苦 练,细心揣摩,渐得书法之道,从摹体中脱出, 形成自家体势、风格,其书以险劲的独特风貌 而令人耳目一新。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 称为“初唐四大家”。
5.关于行笔 如何中锋行笔?笔尖在笔画
之内 6.悬肘与枕肘
基本笔画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竖的写法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2019/12/2
撇的写法
此碑书法笔力强健,结构紧 密。早《九成宫》一年而书, 故风格极相似,但谨严有余舒 展不足。元赵孟俯评论云:“ 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 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又其 最善者也。”清代金石家翁方 化 纲对此碑书法评价极高,认为 度 此碑胜于《九成宫醴泉铭》。 寺 赞誉虽嫌过头,但可以说明此 碑 碑的书法确有其独到的地方。
小学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欧阳询欧体字教学课件中(6-10课)
![小学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欧阳询欧体字教学课件中(6-10课)](https://img.taocdn.com/s3/m/3cd2b7e752d380eb63946dab.png)
书写示范
第七课时
拓展(一)
书法园地 欧阳询《化度寺碑》
《化度寺碑》也是欧阳 询楷书的代表作品,唐贞 观五年(631)立碑。原碑 石早已不存,现仅有拓本 流传
钢笔书写练习
请结合所学毛笔字的书写方法,用钢笔临写下列例字
书写示范
第八课时 点的写法
分析:
1.确定好起笔的位置,毛 笔顺锋轻轻入纸。 2.向右下行笔。 3.向左上提笔回锋收笔。
小学书法练习指导课件
三年级(上册)
制作:城小渔夫
毛笔执笔要领
1.大拇指和食指捏住 笔管。 2.中指钩住笔管。 3.用无名指顶住笔管。 4.小拇指紧贴无名指。
小提示: 毛笔执笔时,
手指要实,掌心 留空,腕平掌竖, 松紧适度。
坐姿:
头正,身直,肩平, 臂开,足安毛 笔顺锋向右下轻入纸。 2.向右下行笔,逐渐用力 下按。 3.至捺脚处慢慢向右提笔 出锋。
书写示范
第九课时 提的写法
分析:
1.确定好起笔的位置,笔锋 逆锋向左下轻入纸。 2.按笔调锋后向右上行笔, 渐行渐提。 3.顺势出锋。
读碑赏帖 褚(chǔ)遂良《雁塔圣教序》
书写示范
第十课时 竖钩的写法
分析
1.确定好起笔的位置,笔 锋逆锋向左上轻入纸。 2.向右下按笔调锋,再向 下行笔。 3.至末端按笔,调锋后顺 势出钩。
书写示范
欧体楷书特征及写法PPT学习教案
![欧体楷书特征及写法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7c1e22240c844768eaee0e.png)
欧体楷书特征及写法
会计学
1
欧阳询小传:
欧阳询(577-641)唐初著名书法家。 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历 经陈、隋、唐三个朝代,阅历丰富,聪敏 过人,勤奋好学,博通经史。早年他专学 二王(羲之、献之)书,兼取汉隶、北碑, 博采众长,勤学苦练,细心揣摩,渐得书 法之道,从摹体中脱出,形成自家体势、 风格,其书以险劲的独特风貌而令人耳目 一新。与虞世南、第褚1页/共遂97页良、薛稷并称为“初 唐四大家”。
第51页/共97页
2021/8/14
一、大小:
楷书最忌“字如算子”,大 小长扁,各尽其势方为妙。印刷 字给我们阅读带来方便,也给我 们对楷书理解造成些不好影响, 如许多学生理解为字字一样大, 字要写满格等。如图1:
第52页/共97页
2021/8/14
第53页/共97页
2021/8/14
第54页/共97页
第77页/共97页
第78页/共97页
第79页/共97理应划归用笔部分,在结 字规律中提出,强调了点画安排的有机整体性。 字内的所有点画的形状、布置都应该团结一体、 血脉相连的。楷书相对行草书来说是静态的, 静态中安排点画的连贯,更加含蓄。如图10:
折的写法
2021/8/14
第42页/共97页
2021/8/14
第43页/共97页
2021/8/14
第44页/共97页
2021/8/14
第45页/共97页
2021/8/14
欧体楷书基本笔画36种 讲解
![欧体楷书基本笔画36种 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307323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0.png)
欧体楷书基本笔画36种讲解欧体楷书是一种优美的书法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感。
想要学习欧体楷书,首先要掌握其基本笔画。
以下是欧体楷书基本笔画的讲解:1. 撇:从上往下斜着向右拉笔,稍微向右转一下笔尖,让笔画呈现出弧度状。
2. 捺:从上往下斜着向右拉笔,稍微向左转一下笔尖,让笔画呈现出直线状。
3. 点:用笔尖轻轻点在纸上,制作出一个小圆点。
4. 横:从左往右平直地拉笔,让笔画呈现出横向的线条。
5. 竖:从上往下拉笔,让笔画呈现出竖向的线条。
6. 撇捺:先画撇再画捺,让笔画呈现出斜向的线条。
7. 捺撇:先画捺再画撇,让笔画呈现出斜向的线条。
8. 横折:先画一横,再在横的中间折一下,再画一个横,让笔画呈现出折线状。
9. 撇折:先画一撇,再在撇的末端折一下,再画一个竖,让笔画呈现出折线状。
10. 捺折:先画一捺,再在捺的末端折一下,再画一个横,让笔画呈现出折线状。
11. 点钩:先画一个小圆点,再在点的下方画一个勾,让笔画呈现出钩状。
12. 点折:先画一个小圆点,再在点的下方折一下,让笔画呈现出折线状。
13. 竖折:先画一竖,再在竖的中间折一下,让笔画呈现出折线状。
14. 横钩:先画一横,再在横的右边画一个勾,让笔画呈现出钩状。
15. 捺钩:先画一捺,再在捺的右边画一个勾,让笔画呈现出钩状。
16. 撇弯:从上往下斜着向右拉笔,再向左转一下笔尖,让笔画呈现出弯曲状。
17. 捺弯:从上往下斜着向右拉笔,再向右转一下笔尖,让笔画呈现出弯曲状。
18. 挂钩:先画一竖,再在竖的右上方勾一下,让笔画呈现出钩状。
19. 横折钩:先画一横,再在横的中间折一下,再在折点的左边画一个勾,让笔画呈现出折线状和钩状。
20. 撇点:先画一撇,再在撇的上方点一下,让笔画呈现出斜线和点状。
21. 捺点:先画一捺,再在捺的上方点一下,让笔画呈现出斜线和点状。
22. 横折点:先画一横,再在横的中间折一下,再在折点的上方点一下,让笔画呈现出折线和点状。
捺教案20
![捺教案20](https://img.taocdn.com/s3/m/04038e5db8f67c1cfbd6b89b.png)
《捺》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欧体楷书中斜捺、平捺、反捺三种捺画的不同形态及书写方法,基本掌握欧体“捺”的笔法要领。
通过例字的练习,进一步掌握捺画的书写要领、书写方法及组合规律。
2.通过观察交流和练习,让学生细心观察,感受书法,使其乐于交流,主动体验毛笔书写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种捺画的写法。
难点:难点为捺画中捺脚的写法。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示范作品等学生: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咱们一块看一个视频,但带着老师的问题看,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河?教师播放黄河奔流的视频,在视频结束后,请学生回答之前的问题,并再次让学生思考黄河的水流与书法中的哪一笔画相似。
教师总结:一波三折的捺画,并结合黄河水流进行示范讲解。
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捺画有三种:斜捺、平捺、反捺。
新知:教师让学生观察三种捺画的不同和相同,引导学生进行回答。
之后教师示范三种捺画的写法,学生进行书空的练习。
教师逐步示范斜捺、平捺、反捺的写法,并伴随讲解。
(斜捺和反捺相比角度是最大的不同)。
斜捺的写法:藏锋起笔,向右下行笔,逐渐加力。
按笔后向右捺出,提笔出锋。
平捺的写法:藏锋起笔,轻按笔。
横向行笔后转向右下行笔,边行笔边按笔。
反捺的写法:露锋起笔。
顺势向右下行笔并逐渐加力。
按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
讨论交流:出示例字“太”、“更”、“道”、“不”。
请同学们观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你,完成读帖的过程。
之后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回答本小组的观点,教师随后进行统一的补充讲解,结合例字的书写视频进行示范,太:撇捺要伸展,注意点的位置。
更:捺为斜捺,注意撇捺的角度。
斜捺一波三折,由细到粗,注意捺脚的笔锋调节。
道:“首”部不要太宽,撇捺伸展有力。
注意横画之间的间距是大致相等的,捺画较长,把首字拖住。
不:最后一笔为反捺,注意竖画的起笔是略微弯曲,撇画伸展有力。
教师讲解结束后,学生进行仿影和临摹的练习。
欧体楷书常用字写法
![欧体楷书常用字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f894e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1.png)
欧体楷书常用字写法欧体楷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风格,它的字形平稳、匀称、端庄,尤其擅长于书写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欧体楷书常用字的书写方法相对来说更为规范和约束,下面从字形的类别入手,为大家介绍一下欧体楷书常用字的写法。
一、横画类字在欧体楷书中,横画类字泛指那些在字形中最为明显的横向直线。
这类字的代表有“人”、“土”、“日”等。
在书写这些字时,应该注意横画长短的区分和升降的转折点。
平行自然的横画,给人一种墨香浓郁、端庄自然的感受。
二、竖画类字竖画类字指的是在欧体楷书中,最明显的竖向直线。
例如:“木”、“氵”、“火”等。
在书写时,要控制好竖画的粗细和尺度,同时留意竖画与横画或撇捺的搭配,以确保字形的整体和谐。
三、点画类字点画类字的特点是在字形中出现诸多圆点。
在欧体楷书中,如“口”、“金”、“心”等字便属于此类。
作为书写的重点之一,点画的指向和圆度对于字形的完整性十分关键。
四、弯曲类字在欧体楷书中,弯曲类字指的是具有曲线美感的字形,如“云”、“龙”、“虎”等。
在书写中,应该注意线条的顺滑贯通,曲线的略带张力,以体现这些字形的优美和精妙。
五、强劲类字强劲类字的字形特点是有力度、威严、挺拔。
其中,“龙”、“虎”、“猛”等字便是典型代表。
在书写这些字形时,应严谨地把握笔画的力度和结构,以体现字形的有力感和震撼力。
六、圆润类字圆润类字的特点是充满柔美和温润的感觉。
例如“月”、“茶”、“诗”等字,其书写时应该注意圆弧速度、曲线的流畅度和原地起笔的技巧。
总体来说,欧体楷书常用字的书写方法需要遵循规范和标准,精益求精。
在书写时,应该把握好字形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并注重细节的处理,以达到更高的书写艺术境界。
捺的写法及运笔技巧
![捺的写法及运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e3be92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1.png)
捺的写法及运笔技巧
捺是汉字的一种常见笔画,它是由横和竖两个基本笔画组合而成。
捺的写法可
以分为两种:横捺和竖捺。
1. 横捺:横捺是由一横和一竖组合而成。
写横捺时,可以先写横,再从横的中
间位置向下斜着写一竖,使其与横相交。
横捺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一般
来说,横捺的长度应该比横的长度稍短。
举例:字母"丁"中的横捺是由横和竖组成的。
2. 竖捺:竖捺是由一竖和一横组合而成。
写竖捺时,可以先写竖,再从竖的底
部向右斜着写一横,使其与竖相交。
竖捺的长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
般来说,竖捺的长度应该比竖的长度稍短。
举例:字母"乙"中的竖捺是由竖和横组成的。
在运笔技巧方面,写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笔画方向:横捺的笔画方向是从左到右,竖捺的笔画方向是从上到下。
在书
写时,要保持笔画方向的一致性。
2. 笔画粗细:横捺和竖捺的笔画粗细应该与其他笔画相匹配,保持整体的平衡。
3. 连接顺畅:横捺和竖捺与其他笔画的连接要顺畅自然,避免出现断笔或者生
硬的转折。
4. 压力掌握:写捺时要掌握好笔画的压力,使其线条流畅有力,但不至于过重
或过轻。
总之,写捺需要细心、熟练和耐心,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观察范字,可以逐渐提
高写捺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书法练习指导优质课《欧阳询楷书笔法(四)》教学设计
![书法练习指导优质课《欧阳询楷书笔法(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52df041a37f111f1855bf9.png)
西泠印社《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下册第5课欧阳询楷书笔法(四)教学分析:《欧阳询楷书笔法(四)》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板块包括“笔法解析、临习指导、比一比、知识链接”四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欧体中捺的基本用笔方法,学会通过长短、角度和捺角形状的变化来表现不同形态的捺,体会欧体楷书中汉字书写的丰富变化。
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掌握运用长短、角度和捺角形状的变化,表现不同形态的捺,准确临写带捺的汉字。
2、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会书写欧体楷书中捺的基本笔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书写端正的良好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习捺的基本用笔方法;因字而异,准确表现不同的捺的特征。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笔墨纸砚、毛毡。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全世界最漂亮的文字。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学习书法。
看,这是我们老师参加有关比赛的作品。
2、师:同学们,这是我写的几副作品,大家来看这个字,认识吗?知道它的来处吗?上面的“天”、“之”,你们知道这两个字的主笔是哪一笔,分别叫什么名称。
3、指名说说。
4、教师引导:“捺”经常为一个字的主笔,主笔是否写好,对一个字而言,意义非常重大。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把“捺”写好。
板书本课课题:欧阳询楷书笔法(四)二、学习新知1、初步学习捺的基本笔法。
(1)观察“天、之”中的斜捺和平捺,有哪些不同?明确:斜捺角度较斜,起笔较轻;露锋轻起后向右下行笔,笔力较重;至捺脚处先重顿,然后向右平出收笔。
平捺位于字的底部,取平势,头部拱起,捺脚略粗重。
藏锋起笔,先向右行一小段至笔画最高处,然后向右下行笔,笔力渐重;收笔时先重按,再提笔略向右上出锋收笔。
(2)教师示范正确的用笔方法。
(3)学生临写“天、之”中的斜捺和平捺各三个。
2、深入学习不同形态的捺的写法。
毛笔字捺的写法
![毛笔字捺的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a12e87360cba1aa911da26.png)
毛笔基本笔画 的写法
捺的写法
欧阳询的笔法
• 捺这个笔画是向右或右下伸出的笔画, 像人的腿一样,粗壮有力。腿健则字稳, 反之则无力。捺分三种,分别是斜捺、 平捺、反捺。
• 斜捺,45度角。 • 1、行笔,像右下行笔,由轻到重。 • 2、顿笔,向右前顿笔,这一步要直接出尖。
斜捺的写法
斜
• 平捺:
• 1、行笔,向右பைடு நூலகம்行笔。
• 2、顿笔,向右前顿笔,出尖,笔尖要略微 向上伸。
• 反捺: • 1、行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 • 2、顿笔,,向下顿
走之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 后再向右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如图:
作业
写和捺画相关的字。如:太、更、 道、之、足等。
欧阳询体字写法
![欧阳询体字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60a4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1.png)
欧阳询体字写法
欧阳询的字体被称为欧体,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
其特点是结构严谨,笔画有力,被认为是“楷书四大家”之一。
以下是一些欧体字的写法要点:
1. 笔划:欧体字的笔划比较细长,特别是撇捺等笔画,要写得流畅自然,不要过于粗重。
同时,要注意笔划之间的连贯性和呼应感。
2. 结构:欧体字的字形结构比较中规中矩,重心要稳。
在书写时,要注意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和搭配,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3. 字体大小:欧体字的字体大小也有一定的规律。
一般来说,字的重心要在一条直线上,大小要均匀,不要有过多的变化。
4. 艺术性:欧体字不仅是一种实用的书写风格,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在书写时,要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和节奏感,让字形更加生动、有韵味。
总之,要写好欧体字需要不断练习和掌握技巧。
建议从基础笔画开始学习,逐步掌握字形结构和书写规律,多参考优秀的欧体字帖进行练习。
欧阳询楷书入门教程:临摹基本笔画写法训练,太实用了
![欧阳询楷书入门教程:临摹基本笔画写法训练,太实用了](https://img.taocdn.com/s3/m/1dc48df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f.png)
欧阳询楷书⼊门教程:临摹基本笔画写法训练,太实⽤了⼀、点的写法:欧体的点,三边的线呈弧形,这样的形态,使⼈觉得丰厚、有⼒、饱满,欧阳询说:“点如⾼峰之坠⽯。
”意思是说,点要写得厚重、峻拔、有飞动的⽓势。
⒈点的形:蔡邕说:“夫书肇于⾃然……”,因⽽点要写得有形可象。
⼀如王羲之说:“夫著点皆磊磊似⼤⽯之当衢,或如蹲鸱,或如蝌蚪。
或如⽠瓣,或如栗⼦……。
” 宋姜夔说:“点者,字之眉⽬,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异形。
” 元陈绎曾说点有“偃、仰、向、背、飞、伏、⽴等势。
” 清冯武说:“点有尖、秃、斜、正,随字势⽽⽤之。
”⒉为什么“永”字⼋法中,说“点”是“侧”?宋陈思在<书苑菁华>中说:“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
⼝诀云:先右揭其腕,次轻蹲其锋。
取势紧则乘机顿挫,借势出之。
疾则失中,过⼜成俗。
夫侧锋顾右,借势⽽侧之,从劲轻揭潜出,务于勒也。
问⽈:侧不⾔点⽽⾔侧,何也?论⽈:谓笔锋顾右,审其势险⽽侧之,故名侧也。
只⾔点,则不明顾右⽆存锋向背坠墨之势。
若左顾右侧,则横敌⽆⼒。
故侧不险则失于钝,钝则芒⾓隐⽽书之神格丧矣。
笔诀云:侧者侧下其笔,使墨精暗坠,徐乃反揭,则棱利矣。
”由此可见,“侧”说的是“侧下其笔”,是为了能够最⼤限度地发挥“惟笔软则奇怪⽣”的“造妙”功能。
也正是如此,点的变化也才千姿百态,⽆穷⽆尽。
细究其意,对于我们写好“点”,⽆疑会有很⼤的启发。
⒊点的写法:落笔成点,点是⼀画的起笔,也是⼀画的收笔。
王羲之说:“倘⼀点失所,若美⼈之病⼀⽬。
”孙过庭说:“翰不虚动,下笔有由”。
还说:“⼀点成⼀字之规,⼀字乃终篇之准”。
“下笔”也就是落笔,“有由”也就是要有“意”。
俗话说“落笔⽣根”。
由此可见,⼀“点”是⼀点也来不得半点马虎的。
⑴、“逆⼊平出”、“万毫齐⼒”,起笔⽤逆锋,是为了取逆势,⽤笔取逆势,是在⾏笔前使笔锋有转折,有转折笔锋就能铺开,能铺开笔锋就能着⼒,⽽且均衡,笔锋能均衡着⼒,⾏笔也就能与纸产⽣磨擦,有磨擦⾏笔中就能如逆⽔⾏⾈有涩势,笔有涩势,笔就能被掌控,笔能被我所掌控,笔也就能稳稳当当地“为我所⽤”;反之,就是“我为笔所⽤”。
人字书法写法大全
![人字书法写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7104be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1.png)
人字书法写法大全
一、楷书。
1. 颜体。
- 起笔逆锋向左轻顿,然后中锋向右行笔写横画,横画略带弧度,向右上倾斜。
- 横画到一定长度后,折笔向左下写撇,撇画较为粗壮,收笔出锋。
- 再在撇画的中间偏下位置起笔写捺,捺画一波三折,捺脚厚重。
2. 欧体。
- 横画起笔方整,向右行笔平稳,横画较细。
- 折笔处干脆利落,撇画细长,略带弧度,向左下方伸展。
- 捺画从撇画与横画交接处起笔,捺脚尖锐。
3. 柳体。
- 横画起笔稍重,行笔平稳,横画粗细均匀。
- 撇画起笔在横画的中间偏左位置,向左下方快速撇出,线条刚劲。
- 捺画从撇画与横画交接处稍下位置起笔,捺画舒展有力。
二、行书。
1. 王羲之的写法。
- 起笔轻落,顺势向右带出一小横,然后向左下快速写撇,撇画灵动。
- 捺画化为长点,与撇画相互呼应,笔势连贯,一气呵成。
2. 米芾的写法。
- 起笔较重,横画短促且向右上倾斜。
- 撇画从横画的右端向左下迅速撇出,线条粗细变化明显。
- 捺画以反捺形式出现,厚重且向右下按压,与撇画形成对比。
三、草书。
1. 怀素的写法。
- 一笔写成,起笔处稍重,然后迅速向左下写撇,撇画夸张。
- 接着顺势向右下写捺,捺画与撇画相连,线条流畅,笔画简略。
2. 张旭的写法。
- 起笔轻入,向左下写撇画,撇画蜿蜒曲折,富有变化。
- 捺画从撇画中间起笔,向右下延伸,笔画飞动,充满动感。
“捺”,你真的会写么?手把手教你把捺写得漂漂亮亮!
![“捺”,你真的会写么?手把手教你把捺写得漂漂亮亮!](https://img.taocdn.com/s3/m/a1ad8ee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6.png)
“捺”,你真的会写么?手把手教你把捺写得漂漂亮亮!1、捺画的几种形态:㈠、以起笔的方法来分有藏锋捺和露锋捺。
⑴、藏锋起笔有方笔和圆笔。
藏锋起笔,用笔的方法是有形切入法。
有形切入法,也就是起笔时,笔锋在纸上逆行(“欲下先上”、“欲右先左”)取势的起笔方法;而无形切入法,则是笔锋不着纸,而是在空上(凌空)逆行(反方向)取势,。
①、方用折;方笔源于隶书;方笔峻峭挺拔。
②、圆用转;圆笔源于篆书;圆笔遒劲浑厚(欧体多用方笔,颜体多用圆笔。
现以欧体为学习范本,所以将圆笔暂时搁下)。
⑵、露锋起笔。
露锋起笔,也就是直露笔锋。
用笔的方法是无形切入法。
㈡、以捺的形态来分,有直捺、平捺、短捺(相对而言。
如“能”中的捺)、曲头捺、反捺等。
⑴、直捺。
⑵、平捺。
⑶、短捺。
形短但“势”不短。
曲中有直,劲力强壮。
⑷、曲头捺。
清代书法家蒋和在<书法正宗>中说:“曲头捺‘又’、‘入’等字用之。
”⑸、反捺。
反捺又叫“翻捺势”、“瓜种势”。
<书法正宗>中说:“反捺,凡字之有两捺者,一用反捺,如‘途’、‘逾’之类。
清书法家戈守智将其纳入“侧(永字八法中点)”:“翻捺势”亦名瓜种势“。
翻捺点者,以捺势出之,及其锋之开张右磔,即翻笔顺收也。
大凡用笔之法,待势尽而收,故或谓之捷,或谓之回,或谓之抢,或谓之顾。
未有势方锐而翻然疾捷者,故名翻捺。
本刘德升行势所用。
<九成宫>“于”字用之。
这里已将“反捺”的写法、和来源说的一清二楚,我也就没有必要再多说什么了。
2、捺的写法:直捺、平捺、曲头捺、短捺等捺的写法是一样的。
反捺的写法与写点的方法相同。
楷书捺法探析
![楷书捺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229b1a3b3567ec102d8aaa.png)
楷书捺法探析楷书中的捺笔是承袭隶书中的“雁尾”来的,在“永”字八法中被称为“磔”,“磔”本指古代祭祀时裂牲的动作,斩钉截铁,迅捷有力,用“磔”来指代捺,表明写捺画时也要有“磔”的本意所指的那种果敢和力度。
捺画在形态上有斜捺、平捺、反捺、长捺、短捺等的不同,在用笔上有出锋捺和回锋捺的区别。
除去个别情况之外,一般的捺都讲究一波三折,变化多端,对初学软笔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为方便传授,顺利书写,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调:一、弧度。
捺笔的弧度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起笔处,有一个向上弯曲的弧,一是在捺笔的中下部有一个向下弯曲的弧。
这两个正好反向的弧非常顺畅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我们常见的斜捺,就如同是一对阴阳鱼的中间界隔,只是在单个弧的弯曲度和长度上有所不同而已。
二、速度。
捺笔在书写过程中是有一定的速度变化的,开始的时候由稍快而慢,继而渐渐加快,在出捺脚之前略驻调锋,继而又速度稍稍加快。
呈现出“稍快而慢——渐行渐快——驻——渐快”这样的书写过程,使得行笔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三、力度。
一是指书写过程中的用笔力量的变化,一是指书写完成之后笔画本身体表现出来的力量感。
捺笔之于前者,要求起笔稍用力(主要是指提按中的按),调锋转向之后渐减(即渐提笔),既而行笔渐渐加力(向下按的力),行笔至捺脚处用力达到最大化,当然这个最大化要与前面运笔力度的大小相协调,也有捺笔首尾所用力量对比突出明显的,具体表现就是粗细变化明显,用笔倒而能起。
最后,调锋将捺脚剔出,力量瞬间变小,直至提离纸面。
后者则要求运笔过程中铺毫与拢毫的熟练运用,以及中锋运笔的保持上,使最终的形象效果呈现出力量美。
四、顿挫。
体现在起笔处和捺脚剔出之前的部位,主要就是铺毫和调锋拢毫的需要。
逆锋起笔顿挫铺毫行笔,渐行至捺脚处,驻笔顿挫调锋,拢毫,既而剔出捺脚。
回锋捺写法与出锋捺只是在收笔方式的处理上有所不同,出锋捺是露锋收笔,回锋捺则在剔出捺脚之际,含锋内敛,有一回锋动作,使笔画呈现出含而不露的运笔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立峰
楷书
楷书工稳端庄,是继篆、隶后广泛 使用和流行的又一种汉字正体,也 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 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 方,笔画中省略了汉隶的波折。《 辞海》中解释说“形体方正,笔画 平直,可做楷模。”故名楷书。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唐代碑刻,公元632年 立。 记述唐太宗在九 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 事。笔法刚劲婉润,兼 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 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 者推崇。
毛笔笔锋聚拢,顺锋入纸。向右下行笔,至末端 向下顿笔。回锋收笔。
欧பைடு நூலகம்字的笔画特点:
《九成宫醴泉铭》的笔法不像颜和柳提按强 烈,而是全是缓提按,要求心与手的控制 能力要强。欧体的起笔收笔都浑厚方正, 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写时不可过尖或 单薄。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精能一家,学遍百家, 自成一家。
毛笔书写姿势
毛笔执笔要领:
1、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管。 2、中指钩住笔管。 3、用无名指顶住笔管。 4、小拇指紧贴无名指。
毛笔执笔时,手指要实,掌心要留空, 腕平掌竖,松紧适度。
书写姿势: 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
横划
毛笔顺势斜入纸。 顿笔调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在捺脚处顿笔提锋, 慢慢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