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台州市椒江区洪家中学钭伟炀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数学老师教师在教学中重解题、轻概念的现象,提出了要重视概念教学的观点,并结合变式教学的方法(即:引入变式、辨析变式、深化变式和巩固变式等方法)和本人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变式教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正确理解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学好概念对于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所以数学概念的教学也是中学数学老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至关重要一个环节。数学概念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概念的掌握与应用,使学生最终理解和掌握概念。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重解题、轻概念,造成数学概念与解题脱节的现象。而新课标对数学概念学习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搞好新课标下的数学概念课教学呢?

变式教学是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所谓的教学变式,《教育大辞典》(顾明远主编1999)中是这样解释的:在教学中使学生确切掌握概念的重要方式之一,即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哪些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哪些是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从而对一事物形成科学概念。刘长春教授、顾泠沅教授等在数学变式上做了突出的研究,认为数学概念变式主要包括:引入变式、辨析变式、深化变式和巩固变式。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变式理论,阐述如何采用变式教学的方法进行概念教学。

一、引入变式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引入变式,就是在教授一个新的概念时,将概念还原到客观实际(包括变式题组)之中,撷取部分含有此新概念的萌芽或雏形的实际现象(如实例、模型或已有经验、题组等)进行引入,通过变式移植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实际现象数学化,达到展示知识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概念形成的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1】。

我们知道概念反映的是一类对象的本质属性,即这类对象的内在的、固有的属性,而不是表面的属性。所以,学生学习概念就意味着学习、掌握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而这类对象是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们已被舍去了具体的物质性质,也被舍去了具体的关系,仅被重视研究量的关系和形式构造。所以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尽量将概念还原到客观实际(如实例、模型或已有经验、题组等)中去,让学生对概念的实际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中,从实践经验和原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旧知,发现新知、旧知间的联系。

例如在进行指数函数概念教学时,可以通过概念的引入变式进行教授。

(1)提出问题:我有一张白纸,把它撕成两半,将它们重叠后再撕一次,再重叠后再撕一次……那么撕3次后把所有的纸重叠放置有多少层?5次呢?10次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若一张纸厚o.1毫米,那么撕纸10次后把所有的纸重叠放置有多高?若撕掉15次呢?有姚明高吗?(学生一下被吸引了纷纷议论起来,当计算出撕纸10次后得到1024张纸,重叠后高度为102.4毫米;撕纸15次后高度为3.278米比姚明高时学生异常惊讶!)在概念引入时,采用生活中的例子更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身旁,存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觉得数学是有用的,所以要学好数学。

(3)你能建立在纸的张数y 与此同时撕纸的次数x 之间建立起函数关系式吗?

学生很快得出:x

y 2=,我借机告诉学生,生活中就存在这一类函数,它们表达式的右边是一个以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为底数a ,自变量x 为指数的幂的形式,我们称之为指数函数。并给出定义:一般地,函数x a y =(0>a ,且1≠a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评注:通过这样由特殊到一般的变式题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找到最近的“切入点”,对学习数学获得主动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既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又能够揭示指数函数的内涵。高中数学的很多概念都可以用这种引入变式进行教授,如对数函数、幂函数、导数等。

二、辨析变式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概念辨析变式,就是在引进概念后,针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设计辨析型问题,通

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达到明确概念本质、深化概念理解的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1】。在实际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重新观察引入概念的教学情境,并与定义的假设对照、比较、分析,尽可能由学生自己从教学情境中发现假设中的漏洞,提出变式反例,或者由教师提出。

如在引入奇偶函数定义之后,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该定义,掌握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搞清楚“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等有关问题,可利用概念辨析变式设计下列变式题组织学生讨论。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1)①()R x x x f ∈=,2;②()(]1,1,2

-∈=x x x f ;(2)①()0,1≠=

x x f ;②()1,1≠=x x x f (3)①()22-+-=x x x f ②()()1

12--=x x x f 评注:我们知道,概念的学习分为两种基本形式,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1】

有些概念可以在旧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同化”方面的训练。如“等比数列”是在“等差数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学生可以在“等差数列”的基础上加以学习“等比数列”的知识。但是函数的奇偶性这个概念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之前还没有接触过类似的概念,很少有旧的概念能和这个概念产生同化,所以我们只能在概念的形成方面下功夫。而变式教学正好可以不断地设置题组从正反两个方面不断挖掘,让学生真正理解函数的奇偶性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

通过这组变式题,引导学生加深理解知识,整理对奇偶性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总结。除此,还要设计一些有“陷阱”的变式题,让学生对已有知识与目前情景发生冲突,引发学生对函数奇偶性概念的不断的关心和探索,增强理解概念实质的欲望和认知水平。

三、深化变式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概念深化变式,就是探求概念的等价形式或变式含义,并探讨等价形式及变式含义的应用,达到透彻理解概念、灵活应用概念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增函数和减函数的概念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它们的定义,需要进行概念深化变式。也就是探求概念的等价形式或变式含义,并探讨等价形式及变式含义的应用,达到透彻理解概念、灵活应用概念的目的。

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原定义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