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研究_陈明华
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研究_陈明华
1999 0. 689 9 1. 896 7 2008 0. 534 6 2. 389 2
2000 0. 682 0 1. 887 2 2009 0. 557 4 2. 293 3
2001 0. 635 8 1. 997 1 2010 0. 673 3 2. 167 1
2002 0. 525 5 1. 889 9 2011 0. 713 8 2. 029 9
%
年份
R1
R2
年份
R1
R2
1995 0. 622 9 1. 553 0 2004 0. 496 5 2. 117 2
1996 0. 608 7 1. 487 0 2005 0. 474 0 1. 965 4
1997 0. 739 6 1. 845 0 2006 0. 598 9 2. 412 0
1998 0. 592 9 1. 640 9 2007 0. 542 8 2. 346 5
按照三区域划分方法,分别测算老龄化系数、老少比 的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内、区域间泰尔指数,以及各类泰 尔指数贡献率。泰尔指数演变趋势如图 1、图 2 所示( 由 于篇幅所限,本文没有列出泰尔指数贡献率演变图,如有 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
为了便于分析老龄化地区差异并进行结构分解,本文 参照“七五”计划,将全国划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 山东、广东、海南 11 个省( 区、市) ; 中部包括山西、吉林、黑 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8 个省( 区、市) ; 西部包 括广西、云南、四川( 将重庆并入) 、贵州、西藏、陕西、甘肃、 青海、内蒙古、宁夏、新疆 11 个省( 区、市) 。 1. 2 老龄化地区差异测算方法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3期Jour nal of Chongqing Uni ve rsi t、.’of Sc ie nc e a n d Technology(SIx'ial Sc ie nce s Edition) No.23 201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林元雄摘要:根据第6次全国人13'普查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按照老年人口比重、老年人13.抚养比、总抚养比、GD P比重、人均GDP等指标,将31个省市分成5类,发现各类型间的差别较明显,既有“未老先富”型.也有“未富先老”型和“边富边老”型: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解决的途径不能一概而论。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聚类分析;第6次人口普查中图分类号:C92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12)23一()051—02作者简介:林元雄(1965一),男,福建莆田人,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112)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统计应用与分析收稿日期:2012-(19—11一个人从出生到婴幼儿、青少年、中年、老年直至1979年就已经成为人El老龄化城市,随后,北京、天死亡是~个生命过程.它是不可逆转的单向过程一一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辽宁、广西和四川I等地相个国家的人口可以因为老年人N增加快于青少年人继进入老年型省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15均已超过口.使得人口结构从较年轻的状态变化到较年老的状总人口的10%一青海、西藏等欠发达省区则可能要到态.形成人口老龄化:而由于青少年人口增加快于老2020年前后才会跨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因此在研年人口.则会形成人口年轻化一究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时.考虑不同区域人口老龄化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的特点就有着重要的意义.会含义》提出了划分人口年龄类型的标准:按老年人一、聚类分析指标口(65岁及以上)与少儿人口(0~14岁)占总人口的比重,将总人口的年龄结构分成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考虑区域的不同特点很重要.但是我们并不想简三种基本类型。
我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D Ol 编码 : 1 0 . 1 3 3 0 0 / j . c n k i . h n wk x b . 2 0 1 7 . 0 6 . 0 1 2
人 口老 龄化 问题是 一 项世界 性难 题 , 是经 济社 会 发展 到一 定 阶段 的必然 现象 , 已经成 为世 界各 国 普遍 关 注 的问题 之一 。随着 社会 经 济 的发 展 、 科学 技术 和人 民生活水 平 的提 高 , 人 口预期 寿命 在不 断 提高 , 人 口结 构 问题 日趋重 要 , 影 响一 个 国家 的劳动 力 市场 、 企业 用工 成本 和竞 争 力 , 以及 养老 金计 划 的费率 、 替代 率 和收 支平衡 问题 。2 0 1 5 年, 我 国人 均预 期 寿命 达 到 7 6 . 6岁 , 比2 0 1 0年 第 六 次人 口普 查 数据 人均 预期 寿命 7 4 . 8岁 增加 了 l _ 8岁 。国际社 会 将 “ 老 龄化 社会 ” 定义为 6 O岁 以上人 口数量 占
总 人 口数量 的 1 0 或者 6 5岁 以上 人 口数量 占总人 口数 量 的 7 。我 国在 2 0 0 0年之 前就 已进 入 了老 龄 社会 。根 据测 算 , 2 0 2 5 年 我 国老龄 化 率将 达 到 1 4 , 进 入 深 度 老 龄化 社 会 ; 2 0 3 5 年 我 国老 龄 化 率 将达到 2 0 以上 , 进入超 级 老龄化 社 会 l _ 】 ] 。我 国是 世 界 上最 大 的发 展 中 国家 , 人 口老 龄 化 发 展 具 有 人 口规 模最 大且 老龄 化速 度最 快 的发展 特点 。2 0 1 4年我 国 6 5 岁 以上 人 口占总人 口比重 l 3 . 7 ①, 说 明我 国 已经 进入 严重 老 龄化社 会 时期 。纵 观世界 各 国 老龄 化社 会 发 展 时 间 , 我 国老 龄 化 的特点 是 发
人口社会学论文人口老龄化区域类型划分与区域演变分析以中美日韩四国为例
人口社会学论文人口老龄化区域类型划分与区域演变分析以中美日韩四国为例【正文】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说,其老龄化水平、影响因素、区域类型及演变趋势各有不同。
本文以中美日韩四国为例,利用人口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这四个国家在人口老龄化方面的区域类型划分和演变进行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的定义及影响因素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
它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医疗水平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等。
二、中美日韩四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1. 中国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攀升。
老龄化现象在东部沿海地区尤为突出,而西部地区相对较轻。
2. 美国美国老龄化程度较高,老年人口比重逐年上升。
其中,州际间的差异较大,东北部地区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而西部地区的老龄化程度较低。
3. 日本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占比超过了30%。
日本各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明显,东京、大阪、京都等大城市老龄化问题突出。
4. 韩国韩国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老年人口比重逐年上升。
首尔及周边地区老龄化程度较高,而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也日趋严重。
三、人口老龄化区域类型划分根据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同,可以将区域类型划分为:高度老龄化区域、中度老龄化区域和轻度老龄化区域。
1. 高度老龄化区域高度老龄化区域指老年人口比重超过20%的地区。
以日本的一些地区为例,由于生育率持续下降和医疗水平提高,这些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超过了30%。
这些地区普遍存在养老服务不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2. 中度老龄化区域中度老龄化区域指老年人口比重在10%至20%之间的地区。
例如中国的一些省份如广东、山东等地,以及美国的一些州如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等地,老年人口比重在逐年增长,但相对而言还不算高。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及研究对策,2000字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及研究对策,2000字人口老龄化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话题,且不断向着更加严峻的方向发展,为此,对其进行解析和研究以制定有力的应对措施尤为必要。
本文经过简要地介绍其背景,跟踪分析历史进程,就影响因素与未来趋势等基本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
首先介绍人口老龄化的背景,指出该现象源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以及社会发展处于中低速水平、扩大城乡差距、劳动力老龄化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人口结构变化,中国已经步入全国社会平均寿命超过70岁的老龄化社会。
其次,通过对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的跟踪分析可以发现,在中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间历史关系上,国家正着力加强关注,推出了多项政策解决相关的问题,但也难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不理想、保障体系不完善等。
随后,从基本影响因素出发,对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介绍,以及未来可能趋势。
首先,老龄化将使社会经济出现下行困境,使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出现不足的状况;其次,老龄化将使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精神健康受到极大冲击,并且加剧老年疾病负担;再次,老龄化将使家庭压力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继续加剧;最后,老龄化将导致传统社会风俗和价值观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对短期经济增长带来一定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以应对当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提升就业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财政支出,以及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福利机构,以稳定老龄化社会的经济发展;其次,政府应采取政策手段,加强保障老年人权利,提高老龄人口健康状况,积极倡导老年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第三,政府应推动与老龄化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推广;最后,政府应加大文化层面的投入,促进老年文化的发展,减少老年群体的心理压力。
本文从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分析历史进程、影响因素和未来趋势出发,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有效的应对对策,以期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挑战,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公众服务体系,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关爱萍【摘要】基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该文运用聚类分析描述了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属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的地区,中西部地区一些省份也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主要因素.【期刊名称】《兰州商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8)006【总页数】7页(P114-120)【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影响因素【作者】关爱萍【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89;C924.24一、引言人口老龄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口总体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老龄人口的过快增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农村人口的过快老龄化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典型特征。
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5.57%,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达到13.26%(65岁及以上),比全国10.06%的平均水平高出3.2个百分点,高于城市老龄化程度。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有不断加深趋势。
目前我国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主要是从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从时空角度描述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分异特征[2],从“乡—城”人口迁移的角度研究迁移对农村老龄化的影响,认为“乡—城”人口迁移一方面能够缓解城镇老龄化程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农村老龄化程度[3-6]。
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间的人口发展受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控制、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不同省份和地区之间人口老龄化在程度上存在着较强的区域差异[7]。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分析刘那日苏;张璞【摘要】本文基于199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以老年人口比重作为老龄化指标,采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及其动态演进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在地区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特征;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分解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总体上呈现波动缩小趋势;2004年以前,地区间差距和超变密度交替成为总体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2004年以后,超变密度成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Kernel密度估计显示,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地区差异呈波动趋势。
%This paper which based on the 1990-2013 provincial panel data, the proportion of elderly population as an aging index,adopt Gini coefficient decomposition method and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method, real evidence analyz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aging population of China and Dynamic evoluation process.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in China shows significant imbalance in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Gini coefficient measurement and its decomposi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aging population generallly show the trend of flutuation. Before 2004,the inter re-gional disparity and the change of the super variable density become the main source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After 2004,the super variable density becomes the main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shows that the degree of aging continues to deepe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trend of repeated flutuations.【期刊名称】《西北人口》【年(卷),期】2016(037)003【总页数】6页(P105-110)【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基尼系数;Dagum;kernel密度估计【作者】刘那日苏;张璞【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正文语种】中文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变化的一个主要趋势,如何应对老龄化已成为学界与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各省老龄化差异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各省老龄化差异作者:许琴来源:《经济视野》2015年第10期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升级。
国际上通常把65岁作为老年人的起始年龄,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人口。
并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而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人口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同时将进一步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老龄化程度参差不齐。
这些客观的因素对各地区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老龄化模型构建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以来,人口出生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1978年以来,我国致力于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直接导致了我国人口死亡率的降低。
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的直接原因,这使得老年人赡养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
老年抚养比也称负担老年系数,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
计算公式为: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老年人口抚养比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
对人口老龄化产生原因建立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研究基础。
人口老龄化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育水平的降低和寿命的延长。
前者降低了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后者增加了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但实际中,越来越多学者认为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导致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对于人口年龄结构的研究起源于欧洲,他们认为生育率下降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远远大于死亡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作用。
近40年来,中国的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都有了显著的下降,人口的年龄结构既受到了生育水平下降的影响,也受到了死亡率下降的影响,而这两种影响的作用方向并不总是一致的。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分析高玉娟;刘溪【摘要】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2003~2013年的统计数据,描述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及区域差异,结果发现,中国已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中国东部地区老龄化程度偏高,但中西部地区老龄化速度较快,2010年后三个地区老龄化程度日趋一致;2005年后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且城乡老龄化差距呈扩大趋势.【期刊名称】《金融经济(理论版)》【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2页(P140-141)【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描述性分析【作者】高玉娟;刘溪【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人口老龄化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形式,我国在20世纪末加入这一潮流中。
首先,人口老龄化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劳动力资源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其次,人口老龄化加重了社会养老保险负担。
社会保障是一种刚性制度,其保障水平只能不断上升,没有下降的可能。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国家保障支出也日益增加。
最后,人口老龄化会影响人民生活质量。
中国近年来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上升,2010年达到了11.9%。
居高不下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加重了家庭负担,也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因此,通过分析中国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区域差异,对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具有积极作用。
对于人口老龄化,许多学者已经从老龄化状况、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于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异,刘文和焦佩(2015)通过对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分析发现,由于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等国家的发展,到2025年东亚老龄化将会像欧洲一样严重;王志宝等(2013)通过对各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得出老龄化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张,并且人口老龄化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的结论;张航空(2015)通过对比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发现2010年出现了老龄化“东部最高,西部崛起,中部塌陷”的局面;杜鹏和王武林(2010)通过将中国和其他国家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发现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城乡倒置特点。
中国老龄化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分析
中国老龄化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分析作者:李晓萌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7期摘要:本文选取老少比作为测度老龄化程度的主要指标,运用2002-2013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
各区域的老龄化水平都呈上升趋势,但整体的水平及上升的幅度有较大的差异。
人均GDP、和死亡率对老龄化程度存在的正影响,死亡率对老龄化程度存在负的影响,文盲率对老龄化程度未见反向影响影响。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少比;区域差异;面板数据1 模型构建及说明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成四类:人口发展因素、教育发展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和社会发展因素。
人口发展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预期寿命等;教育发展因素主要是指文盲率;经济发展因素包括人均 GDP、医疗卫生条件等;社会发展因素包括城市化率、人口密度、人口迁移率等。
模型式中Y代表老少比,X1代表实际人均GDP,X2代表出生率,X3代表死亡率,X4代表文盲率;i、t分别代表截面个体和时间;老少比通过65岁以上人口数和15岁以下人口数之比计算得来,文盲率通过15岁以上文盲数与15岁以上人口数之比得来。
本文采用的是2002-2013年29个(不包括重庆市和西藏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 模型确定首先采用F统计量检验应该建立混合回归模型还是非混合回归模型,如果p>0.05,则选取混合模型;p0.05,选取个体随机效应模型,p3 模型回归结果回归结果显示文盲率对老龄化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剔除了文盲率这一因素,只使用其他四个变量来构建模型,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调整R2=0.77,F统计量值为383.27,p=0.00,说明回归方程设定合理模型的拟合度较高。
人均GDP的回归系数为33.06,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人均GDP的增加,将带来老龄化水平的上升,对老龄化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这表明,老龄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这并能说我们不需要关注老龄化的问题,首先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首要问题,经济的发展带来较高的老龄化水平,而老龄化对经济的发展有抑制作用,如果不对老龄化加以控制,经济的发展将会受到的阻碍。
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分解研究
2008年第6期第29卷Northwestpopulation西北人口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大大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为此,必须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做深入研究,通过对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则可判断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区域差异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为合理制定区域人口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目前对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多在社会学和老年学等领域考察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过程、原因、影响及对策等。
如谢安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变化趋势及特点》[1][2]等。
地域差异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并且只是侧重于聚类分析方法的使用或局部区域差异的分析,如姚静利用Q型聚类方法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3]。
张晓青、李玉江在《山东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中,从时空角度探讨了山东省人口老龄化进程,构造模型分析老龄化空间分异变动的制约因素[4]。
袁俊、吴殿廷、吴铮争在《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则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分异特征,揭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差异扩大的内在机制[5]。
本文运用区域差异的测度方法,对我国1992年以来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区域差异作动态的比较研究,为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1.研究时期本文采用1992年以来的面板数据,原因如下:(1)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从1992年开始相继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采用面板数据分析能够同时反映研究对象在时间、截面单元两个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和不同时间、不同单元的特性;(3)1992年以来的相关统计数据容易获得。
2.研究区域本文以大陆的31个省市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为基本的区域单位,采用国内学术界通常选择的区域划分方法,即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其中东部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和海南12个省市;中部区域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和内蒙古9个省区;西部区域包含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0个省市区。
中国东、中、西部人口老龄化差异评析
中国东、中、西部人口老龄化差异评析[摘要]在全国人口逐步实现低增长的总趋势中,地区人口发展受社会、经济、人口控制能力的影响,仍有明显差异,解释这种差异的程度、趋势,对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缩小东、中、西差距,把握我国控制人口的潜力,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包括:东、中、西部在跨世纪过程中,老龄化在规模与速度上的差异;老龄化与人均GDP的关系以及老龄化地区差异的原因分析。
[关键词]老龄化地区差异非参数检验人口老龄化, 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 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
它的指标是老年人口系数, 其含义是一个地区60 岁以上(含60 岁) 或65 岁以上(含65 岁, 以下同) 人口的数量在该地区人口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数。
老年人口系数越大, 说明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就越高。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导致老年人口过多, 影响人口年龄结构, 结养老事业造成巨大压力。
对于我国,这尤为突出。
一是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很大, 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二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快;其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
这就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沉重的压力。
因此, 必须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以探求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对策。
本文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理区域差异作一探讨。
对于中国而言,31个省市由于区位、资源条件以及历史基础等方面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有快有慢,人口老龄化因此也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将全国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来分析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东西部差异。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自治区。
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发展差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本文将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1.劳动力供给减少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逐渐减少,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而年轻人口数量不足,这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短缺,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
城市由于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口,劳动力供给相对稳定,但老年人口的增加也给城市带来一定的负担。
2.消费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使得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老年人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医疗、养老等方面,而对其他行业的需求相对较少。
这意味着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调整,城市需要加大医疗、养老等服务业的投入,而农村地区则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3.社会保障压力增加人口老龄化还带来了社会保障压力的增加。
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支出大幅增加,给财政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财政收入有限,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应对策略1.加强教育培训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必须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口素质。
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吸引人才留在当地,从而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2.健全养老制度加强养老保障,完善养老制度非常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投资,提高养老金水平,推动建立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减轻老年人的负担。
3.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发展差距的缩小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吸引年轻人口留在当地。
同时,加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
4.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对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至关重要。
《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变迁,我国面临诸多复杂的人口结构问题。
本文针对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现象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分析其成因、影响及相互关系,并从多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引言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角度、多层次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人口老龄化现象分析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
这不仅改变了社会的人口结构,还对劳动力市场、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带来了挑战。
从积极角度看,老龄化促使社会对老年健康与福祉更加重视;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劳动力的减少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无疑会加重企业与国家的经济负担。
三、人口流动现状与趋势我国的人口流动,以城市化、农民工和户籍制度为核心因素。
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与城乡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由农村迁移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这一流动趋势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但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等。
四、城乡收入差距现状与成因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除了经济资源的分配不均、农村劳动力外流等因素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分配不均也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这种差距不仅影响社会公平与和谐,也对农村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五、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流动的相互关系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流动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老龄化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缺口,促使更多年轻人选择迁移到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另一方面,人口流动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年轻劳动力,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乡村的人口减少与乡村空巢化的加剧。
因此,我们需要全面考量这些因素对于社会发展带来的多重影响。
六、应对策略与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老年人的福利政策;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三是调整劳动力市场的政策措施,保障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四是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增加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投入。
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王鹏【摘要】本文首先定性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及特点,然后运用因子分析区域差异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在东、中、西部及省际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区域差异不均衡,东、中、西部区域对应人口老龄化水平的“高、中、低”,西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水平正逐步赶超东部区域.其中,影响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的因子主要有经济发展因子、人口自身因子、医疗卫生因子以及文化教育因子.在此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期刊名称】《当代经济》【年(卷),期】2016(000)024【总页数】3页(P126-128)【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因子分析【作者】王鹏【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出生率的下降、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
从我国第六次人口调查报告最新数据来看,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18831709人,占8.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
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加上20多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
2004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
2011年,65岁以上的人目前已接近1.3亿人,占总人口的9.12%。
2、老龄化发展迅速。
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
发达国家人口结构从成年型到老年型,普遍要经历七八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中国完成这种转变仅用了20年。
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中国只用27年就完成这个历程。
《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迁,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现象,探讨其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影响1.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2.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一方面,老年人口的增加导致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影响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老年人口的养老、医疗等问题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
三、人口流动的现状与影响1. 人口流动的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形成人口流动现象。
这种流动不仅涉及地域上的变化,还涉及到职业、身份等方面的变化。
2. 人口流动的影响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人口流动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口流动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乡差距、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等。
四、人口老龄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1. 人口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一方面,老年人口的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生产效率下降,农民收入增长受限;另一方面,城市中老年人口的增加并未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反而通过养老金、社保等制度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收入保障。
2. 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也会反过来影响人口老龄化。
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农村老年人无法享受更好的医疗、养老等服务,加剧了农村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
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会影响人口流动的方向和速度,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五、政策建议针对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医疗保障水平,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
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发展差异的影响与解决
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发展差异的影响与解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人口老龄化不仅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带来深远影响,还对城乡发展差异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发展差异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发展差异的影响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进一步加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差异加剧:老龄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农业产能下降、劳动力减少的双重压力影响,导致农村经济增速远低于城市。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老龄人口的增加,社保养老金支出等负担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经济的压力。
2. 医疗和养老资源不均衡:城市老龄人口享受到更多的医疗和养老资源,而农村地区医疗和养老设施相对匮乏。
这导致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较低,医疗和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3. 教育和文化差异扩大: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地区年轻劳动力不断减少,教育和文化问题进一步凸显。
由于匮乏的教育资源和文化氛围,农村地区年轻人才流失加剧,城乡之间的人才培养不平衡。
二、解决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发展差异的方案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地区养老保障建设,提高农村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
鼓励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加大对农村养老院的投入和改善,提升农村老人的养老条件。
2.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地区医疗设施和人才投入,在农村建立完善的医疗保健体系,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水平。
同时,鼓励城市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援和援助。
3. 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
建立农村教育援助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增强农村地区教育的社会吸引力。
同时,加强农村地区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4. 鼓励人口流动和城乡融合:采取措施鼓励年轻人才留在农村,提高农村工作和生活的吸引力。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第6次人口普查数
据
林元雄
【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00)023
【摘要】根据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按照老年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抚养比、总抚养比、GDP比重、人均GDP等指标,将31个省市分成5类,发现各类型间的差别较明显,既有“未老先富”型,也有“未富先老”型和“边富边老”型.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解决的途径不能一概而论.
【总页数】3页(P51-52,62)
【作者】林元雄
【作者单位】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4.24
【相关文献】
1.福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探析——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2.基于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云南省人口老龄化分析
3.兴城市人口老龄化历程、现状及对策探析--基于兴城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4.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与县域产业
结构升级——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5.人口年龄结构转变视阈下昆明市人口老龄化——基于人口普查数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人口老龄化时间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02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时 间分布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老年人口结构比例不断上升
中国人口老龄化时间分布特点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早于欧美国家进入老龄化阶段
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不断攀升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01
未来几十年内老龄化程度持续 加深
02
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将继续增 长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负担加重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健负担加 重,可能给公共财政带来压力。
家庭结构变化
老年人比例增加可能导致家庭结构变化,影响家庭 功能和社会稳定。
社会文化变迁
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社会文化变迁,如传统家庭观 念的变化等。
对医疗保障体系的影响
医疗需求增加
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需求增加,可能给医疗保障体系带来压力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防、干预和治疗力度,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发展老年医疗保健产业
02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老年医院、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满足
老年人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
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和文化活动
03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健身、养生、旅游等多元化
服务,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动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的参保 力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03
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等因素,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引
导参保人员选择更高档次缴费。
促进健康老龄化
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 老龄化地区差异测算及分解
1. 3. 1 总体差异测算
表 1 测算了 1995 - 2011 年全国 30 个省份总体老龄
化系数泰尔指数( R1) 、老少比泰尔指数( R2) ,结果表明:
( 1) 我国老龄化水平地区差异明显。老龄化系数最
小、最大地区差异分别出现在 2005、1997 年,泰尔指数分
%
年份
R1
R2
年份
R1
R2
1995 0. 622 9 1. 553 0 2004 0. 496 5 2. 117 2
1996 0. 608 7 1. 487 0 2005 0. 474 0 1. 965 4
1997 0. 739 6 1. 845 0 2006 0. 598 9 2. 412 0
1998 0. 592 9 1. 640 9 2007 0. 542 8 2. 346 5
2003 0. 726 1 2. 606 1 平均值 0. 612 6 2. 030 8
图 1 老龄化系数泰尔指数演变趋势 Fig. 1 Evolution trend of Theil index about
aging coefficient
复上升和下降现象。2007 年之前老少比泰尔指数与老龄 化系数泰尔指数演变趋势基本一致; 2007 年之后老少比 泰尔指数呈现收敛趋势,而老龄化系数泰尔指数则呈现扩 大趋势。1995 - 2011 年老龄化系数泰尔指数、老少比泰尔 指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0. 86% 、1. 69% ,这说明从长期看 我国老龄化地区差异呈现扩大态势。 1. 3. 2 地区差异的三区域分解
R
=
∑ i
Xi X
ln(
Xi Pi
/X /P)
Rai
=
∑ i
Xji Xj
ln(
Xji Pji
/ /
X P
j j
)
Ra
=
∑ j
Xj X
Rai
Rb
=
∑ j
Xj X
ln(
Xj Pj
/X /P)
R = Ra + Rb
Za
=
Ra R
Zb
=
Rb R
Zj
=
Xj X
Rai R
其中,R 代表老龄化的总体泰尔指数; Rai 代表区域内 各基本单元老龄化的泰尔指数; Ra 代表区域内泰尔指数, 反映区域内部差异; Rb 代表区域间泰尔指数,反映区域间 差异; X 代表全国老龄人口数; Xi 代表各省老龄人口数; Xj 代表各区域老龄人口数; P 代表全国总人口数或 15 岁以
为了便于分析老龄化地区差异并进行结构分解,本文 参照“七五”计划,将全国划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 山东、广东、海南 11 个省( 区、市) ; 中部包括山西、吉林、黑 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8 个省( 区、市) ; 西部包 括广西、云南、四川( 将重庆并入) 、贵州、西藏、陕西、甘肃、 青海、内蒙古、宁夏、新疆 11 个省( 区、市) 。 1. 2 老龄化地区差异测算方法
1 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及结构分解
1. 1 指标选取及区域划分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老龄人
口数量增加,从而导致老龄人口比重上升,达到或超过某 临界水平时所表现出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度量老龄化 水平的指标主要有老龄化系数、相对老龄化程度、老少比、 抚养比等,本文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指标进行分 析。老龄化系数是指老年人口数( 65 岁以上) 在总人口数 中的占比,它直观反映了人口绝对老龄化程度,是刻画老 龄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 65 岁以 上) 与少年儿童人口数( 15 岁以下) 之比,它反映了老年人 口和年轻人口的相对变化,是衡量老龄化程度的重要相对 指标。指标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得到。
按照三区域划分方法,分别测算老龄化系数、老少比 的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内、区域间泰尔指数,以及各类泰 尔指数贡献率。泰尔指数演变趋势如图 1、图 2 所示( 由 于篇幅所限,本文没有列出泰尔指数贡献率演变图,如有 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年龄结 构出现的一种必然趋势,当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 的问题之一。1997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 7% , 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联合国规定 65 岁以 上的人口占比超过 7% 的国家或地区称之为老龄化社会, 4% - 7% 为成年型社会,4% 以下为年轻型社会) ,成为“未 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对此高度重视,早在十三大 报告中就曾指出: “我国在努力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 素质的同时,还要注意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趋向,及时采取 正确的对策”。尽管如此,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仍在不断 加剧,2009 年人口老龄化系数已达 9. 72% ; 与此同时,由 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间老龄化程度差异 明显,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2011 年山东老龄化系数高达 10. 75% ,山西为 7. 77% ,而西藏仅为 4. 82% 。鉴于此,本 文主要关注两个问题: 一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特征 及演变趋势,即地区差异问题; 二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地区 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即影响因素问题。基于以上问题的分 析一方面可以为制定我国区域人口战略和政策提供参考 和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缩小老龄化区域差异、促进区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年 第 24 卷 第 4 期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 24 No. 4 2014
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明华 郝国彩
(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 文章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指标,首先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测算了 1995 - 2011 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并按三区 域进行结构分解; 然后结合省际面板数据使用 FGLS 估计法实证检验了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层面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结论表明: 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地区差异明显但短期变化趋势并不稳定,呈现反复波动态势; 长期来看,老龄化 地区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 2004 年以后,中、西部省际间老龄化差异呈扩大趋势,东部呈收敛趋势,东部省际间差异对老龄化总体差 异影响最大; 总体上看,区域内老龄化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呈收敛趋势,区域内差异远大于区域间差异,这说明老龄化总体差 异主要是由区域内差异引起的; 人均 GDP、出生率是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最重要两大因素; 死亡率对全国层面老龄化反向影响效果 显著,城市化率对中、西部层面老龄化正向影响较大,而文盲率对各层面老龄化未见反向影响效果。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地区差异分解; 泰尔指数; 出生率; 人均 GDP; FGLS 中图分类号 C913.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2104( 2014) 04 - 0136 - 06 doi: 10. 3969 / j. issn. 1002 - 2104. 2014. 04. 018
泰尔指数是广义熵指标体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最早由 泰尔[8]提出,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地区差异测算领域。泰尔 指数能够将地区间总体差异分解为组内差异、组间差异,
既可以反映 组 内 差 异、组 间 差 异 各 自 的 演 变 趋 势 和 规 律
性,又可以衡量组内差异、组间差异在总差异中的影响程
度和重要性。本文将使用这一指数测算我国人口老龄化 地 区 差 异 并 进 行 结 构 分 解。 借 鉴 Bourguignon[9]、 Shorrocks[10]对泰 尔 指 数 的 分 解 方 法,设 定 测 算 公 式 如 下[11]:
别为 0. 474 0% 、0. 739 6% ; 老少比最小、最大地区差异分
别出 现 在 1996、2003 年,泰 尔 指 数 分 别 为 1. 487 0% 、
2. 606 1% 。总体上看,老少比泰尔指数均值( 2. 030 8% )
大于老龄化系数泰尔指数均值( 0. 612 6% ) ,这说明老少
收稿日期: 2013 - 12 - 21 作者简介: 陈明华,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学、人口经济学。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差异及区域协调对策研究”( 编号: 13CJL069) 。
·136·
陈明华等: 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人口数; Pi 代表各省总人口数或 15 岁以下人口数; Pj 代表各区域总人口数或 15 岁以下人口数。P 代表总人口
数时,R 为老龄化系数泰尔指数; P 代表 15 岁以下人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