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社会化的媒体资源利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服务社会化的媒体资源利用分析-新闻学

气象服务社会化的媒体资源利用分析

李傲

【摘要】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气象服务提出更多需求、更高要求,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细,气象部门必须拓展媒体资源利用新渠道,丰富媒体资源利用内涵,让媒体成为气象服务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媒体气象服务现状及需求开展分析有利于推进气象信息传播、强化气象品牌形象。

关键词气象服务社会化媒体气象服务现状需求分析

媒体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是气象部门借助社会力量服务民生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平台,发布气象预报预警天气信息、传播气象科普知识,并通过新闻发布、专家访谈、互动交流等方式,广泛宣传气象工作成效、气象文化建设等,已形成公众了解气象、认知气象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一、当前媒体资源利用现状

1.常规类媒体气象服务。

常规类气象服务是指通过常规媒体渠道为公众提供的各类公众气象服务,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媒介形式。

(1)电视

电视是气象服务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体渠道之一。根据《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 2014)》的数据,我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42%。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人次达到每天8亿人次。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收视率均列各电视频道之首,最高曾达29.29%。

a.电视天气预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出现为公众气象服务提供了一个全新且十分广阔的空间。目前,国家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每天制作80余档,时长为4h左右;31个省(区、市)全部开展气象节目的制作,分别在200多个频道播出400多套节目,省级气象影视部门每天制作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20h 左右:300多个地级市在300多个频道上开播700余套气象节目:1500多个县拥有自己的气象节目。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已遍布国家、省、市、县的大部分频道,每天在全国各类电视频道播出的气象节目达3000多套。

节目内容从单纯天气预报发展到针对受众的城市气象服务、为农气象服务、气候评价等,预报范围从城市精细到城区、乡镇,预报尺度从国内发展到国外各大城市,语种从汉语发展到英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图1)。

随着省级电视天气预报制作部门的出现,各省级卫星电视也出现了当地气象节目主持人,气象信息的传播进入了空前繁荣阶段,随着电视媒体逐渐占据第一传媒的地位,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也逐渐成为“收视冠军”,使得气象信息传播到达了社会的各行各业。

b.中国气象频道。2006年5月18日,中国气象局主办的中国气象频道正式开播.进一步扩大了气象信息的传播面。中国气象频道全天候提供实用、细分的各类气象信息和其他相关生活服务信息,遇有重大灾害性天气,中国气象频道可以进行连续直播报道。截至2014年10月,中国气象频道在31个省(区、市)的31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落地,覆盖数字电视用户逾9200万户,全国覆盖人口超过3亿(图2)。

(2)广播

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节目由于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成为公众气象服务的主要手段,特别是进入“私家车”时代后,广播天气预报也成为了媒体传播气象服务的“宠儿”。在许多地区,天气预报在广播里传播的并不仅仅是播音员播报的天气信息,而是通过电话与当地气象专家直接交流,尤其是在有重大灾害性天气是,专家的分析和讲解使得听众更容易掌握和利用预报信息。以湖北应急广播为例,在暴雨、大雾、高温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前后,即启动应急广播机制,每小时连线湖北省气象局气象专家,介绍最新天气实况,分析未来天气变化。该频道从2013年开播至今,已播出应急气象节目500多期,气象专家连线总时长超过1000分钟。

从全国来看,31个省(区、市)气象局在120多个广播中播出近400档

气象节目,每天制作节目时长达86h。330多个地级市在400多个频道上播出1300余档气象广播节目,每天制作节目时长约为47h(图3)。

(3)网站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正逐渐成为气象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查询所需气象信息,且表现形式涵盖了图形、文字、影像等。

a.中国天气网。2008年7月28日,中国天气网正式上线,提供2348个县级以上城市的7天天气预报和天气实况信息、历史天气查询、203个国外主要城市天气预报、气象生活咨询、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重大天气事件跟踪报道等综合服务。

中国天气网自上线运行以来,访问量逐渐攀升,2013年网站日均页面流量稳定在1500万页,日均独立用户数为691万个,最高日页面浏览量达到1856万页,在国内生活服务类网站中名列第一,在国际主要气象网站中排名前三(图4)。

b.从共网络。目前很多网站都设置了专门的天气板块,向网民提供天气预报服务。2009年7月,中国气象局与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10余家国内网络媒体签订了《气象预警信息共享服务合作协议》,这些媒体可在气象信息预警时效内,第一次时间向公众播发气象预警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内的信息。

(4)平面媒体

a.社会类报纸:报纸是我国发展最早的新闻传播媒体,也是最早被利用来传播气象信息的新闻媒体。随着纸质媒体行业的发展,从90年代后期各类民生类报纸大行其道,天气预报信息在其中都占有较重要位置,特别是重要天气前

后,天气产生的影响和效果一般都是各地方报纸的头版新闻。

b.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报是中国气象行业报,于1989年4月创刊,是国内外唯一的气象专业报纸,宣传优质的气象服务及其效益、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精神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成就,普及气象科学技术,为气象工作服务社会、社会了解和应用气象发挥了纽带和桥梁作用。中国气象报发行量逐年稳定增长,现为每周四刊,电子版也在相关网站同时更新。

c气象期刊。气象类期刊一般为气象科普信息传播,《气象知识》自1981年创刊,既用科学的语言阐述气象科学原理,又用通俗的语言释疑气象难题。2000年,《气象知识》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双百期刊。

(5)新媒体气象服务

a.微博、微信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植入于智能手机的气象服务也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延伸,服务内容涵盖未来一个月的天气趋势至分钟级精细化天气预报和短时临近预警,服务对象针对不同的分众群体,交互化的服务模式更加显著。而论坛、微博、微信以及新兴视频网站构成了自媒体的主要表达渠道,对于气象信息而言,自媒体为其传播打开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新局面。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

截至2014年底,省级以上气象部门已开通41个气象官方微博,通过认证的机构气象局和气象服务中心占据了主要地位,58.1%的省(区、市)官方气象机构的认证单位为[气象局],35.5%为[气象服务中心](图5)。

省级官方气象微博粉丝总量为982.38万人,占人口比例0.72%。77.4%的省级官方气象微博账号以『气象]为关键词,其余的以[天气]为关键词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