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的标准型(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矩阵的标准型(ppt)
矩阵的标准型
标准型的理论源自矩阵的相似性,因为相似矩阵有许 多相似不变量:特征多项式、特征值(包括代数重数和几何 重数)、行列式、迹及秩等,并且特征向量也可以借助于可 逆的相似变换矩阵互相求出。这自然导出了寻找相似矩阵集 合中的“代表矩阵”的问题。“代表矩阵”当然越简单越好。 对于可对角化矩阵,“代表矩阵”就是特征值组成的对角矩 阵。但是令人非常遗憾的是:一般矩阵未必与对角矩阵相 似!!!
2 1 2
2 1
2
1 [31(1)] 0
0
2 1 2
2
1
[21(21)] 0
2
[31( )]
0
0
2 2
0
2
1 0 0
1 0 0
[12(1)] 0 2
[2,3] 0
2
0 2
0 2
1 0 0
1 0 0
[2(1)] 0
2
源自文库
§3 矩阵的行列式因子和初等因子
定义1 设A() P[] mn,且rank(A())=r,对于正
整数k (1≤k ≤ r),A()中的全部k阶子式的最大公因
式称为A()的k阶行列式因子,记为Dk().
定理1 相抵的矩阵有相同的秩和相同的各阶行列
式因子
例1 求矩阵
(1)
A()
(1)2
的各阶行列式因子。
c 2 c 3
( 1 ) 2
( 1)
( 2 ) r2 r3
( 2 ) 1
( 1)
r 3 r 2
3 22 3
0
( 2 ) 1
( 1)
( 2 ) c 3 c 2
( 1)2
1
1
( 1)
( 1 ) 2
rank(A())=r
➢ 数字矩阵A的特征矩阵I-A是的n次行列式,所以是
满秩的。
矩阵的逆
定义3 设A() P[] mn,如果存在一个n阶矩阵B()使得 A()B() =B() A()=I
则称A()可逆, B()为A()的逆矩阵记作A()-1。 定理1 设A() P[] mn,A()可逆的充要条件是|A() |是非
P(i,j)-1=P(i,j).P(i(k))-1=P(i(k-1)),P(i,j())-1=P(i,j(-))
相抵(等价)
定义5 设A(), B() P[] mn,若A()经有限次行、列初等 变换化为B(),称A()与B()相抵(等价) ,记为A()B()
定理2 设A(), B() P[] mn,A()与B()相抵的充要条件 是存在m阶初等矩阵P1(), P2(),… Pl(),与n阶初等矩阵 Q1(), Q2(),… Qt(), ,使得
[32( )]
0
2
0 2
0 0 3
1 0 0
1 0 0
[32( )] 0
0
[3( 1)]
0
0
0
0
3
0
0
3
不变因子: d1()
d2 ( )
d3( )
例2
(1)
A()
(1)2
将其化成Smith标准形。
( 1)
解:
A(
)
( 1 ) 2
( 1)
预备知识:
➢若存在多项式h(),使得f() =d() h(), 称d()整除 f(),用d()| f()表示; ➢设f() 与g() 为数域P上的两个一元多项式,若存在 d()满足d()| f(),d()| g(),称d()为f()与g()的公因
式;
➢若f()与g()的任一公因式都是d() 的因式;称d()为 f()与g()的最大公因式,并用(f(),g())表示f()与 g()的首项系数为1的最大公因式.
解 由于((+1)2,)=1,所以D1()=1
( 1) 0
0
2 ( 1) 1( ),
0 0 ( 1)2 ( 1)2 2( )
( 1) 0
0
( 1)2 ( 1)3 3 ( )
零常数。
矩阵的初等变换
定义4 初等变换 (1)对换两行(列); (2)某行(列)乘上非零的常数k;
(3) 某一行(列)的()倍加到另一行,其中()是的多项式
对应三种初等变换,有三种初等矩阵P(i,j).P(i(k)),P(i,j())
(1)做一次初等行(列)变换,相当于左(右)乘相应的初等 矩阵; (2)初等矩阵都是可逆的:
1. 矩阵的基本概念
定义1 元素为的多项式的矩阵称为-矩阵,记为A()。 即A()=(aij())mn(i=1,2,…m;j=1,2,..n),其中aij()是数域P 上的多项式。多项式aij()的最高次数称为A()的次数, 数域P上全体mn的-矩阵记为P[] mn.
注:数字矩阵是-矩阵的特例。 数字矩阵A的特征矩阵I-A是1次-矩阵。
➢ 矩阵的加法、减法、乘法和数乘运算同数字矩阵
的对应运算有相同的运算定律。
➢ 数字矩阵行列式的定义也可应用到矩阵,且性质
相同。
➢ n阶矩阵的行列式是的多项式,且满足 |A()B()|=|A() ||B()|
矩阵的秩
定义2 设A() P[] mn,如果A()中有一个r阶子式不 为零,而所有r+1阶子式全为零,称A()的秩为r,记为
A()=Pl()… P1()B() Q1()Q2()… Qt()
3. 矩阵在相抵下的标准型
定理 对任意一个秩为r的mn 阶-阵A(),都相抵于一个标
准型
d1()
d2()
0
A()
0
dr ()
0
di()为首项系数为1的多项式,且di() |di+1() 定义6 该标准型称为A()在相抵下的标准型或Smith标准型; 称smith标准型“主对角线”上非零元d1(),d2(),dr() 为A()的 不变因子
例1 求矩阵
1
A( )
2
1
2 1 2
2 1
2
的Smith标准形
解题思路:
经过一系列初等行变换或初等列变换使得左上角 的元素次数逐渐降低,最后降低到可以整除其余所有 的元素。
解:
1 A( )
2 1
2 1 2
2 1
1
[(13(1)] 0
2
1
§2 矩阵及其在相抵下的标准型
由于一般矩阵与对角矩阵不相似,因此我们“退 而求其次”,寻找“几乎对角的”矩阵。这就引出 了矩阵在相似下的各种标准型问题,其中Jordan标 准型是最接近对角的矩阵,只在第1条对角线上取1 或0。弄清楚了矩阵相似的本质,理论上、计算上 以及应用上的许多问题就容易处理了,当然花费也 大了。
矩阵的标准型
标准型的理论源自矩阵的相似性,因为相似矩阵有许 多相似不变量:特征多项式、特征值(包括代数重数和几何 重数)、行列式、迹及秩等,并且特征向量也可以借助于可 逆的相似变换矩阵互相求出。这自然导出了寻找相似矩阵集 合中的“代表矩阵”的问题。“代表矩阵”当然越简单越好。 对于可对角化矩阵,“代表矩阵”就是特征值组成的对角矩 阵。但是令人非常遗憾的是:一般矩阵未必与对角矩阵相 似!!!
2 1 2
2 1
2
1 [31(1)] 0
0
2 1 2
2
1
[21(21)] 0
2
[31( )]
0
0
2 2
0
2
1 0 0
1 0 0
[12(1)] 0 2
[2,3] 0
2
0 2
0 2
1 0 0
1 0 0
[2(1)] 0
2
源自文库
§3 矩阵的行列式因子和初等因子
定义1 设A() P[] mn,且rank(A())=r,对于正
整数k (1≤k ≤ r),A()中的全部k阶子式的最大公因
式称为A()的k阶行列式因子,记为Dk().
定理1 相抵的矩阵有相同的秩和相同的各阶行列
式因子
例1 求矩阵
(1)
A()
(1)2
的各阶行列式因子。
c 2 c 3
( 1 ) 2
( 1)
( 2 ) r2 r3
( 2 ) 1
( 1)
r 3 r 2
3 22 3
0
( 2 ) 1
( 1)
( 2 ) c 3 c 2
( 1)2
1
1
( 1)
( 1 ) 2
rank(A())=r
➢ 数字矩阵A的特征矩阵I-A是的n次行列式,所以是
满秩的。
矩阵的逆
定义3 设A() P[] mn,如果存在一个n阶矩阵B()使得 A()B() =B() A()=I
则称A()可逆, B()为A()的逆矩阵记作A()-1。 定理1 设A() P[] mn,A()可逆的充要条件是|A() |是非
P(i,j)-1=P(i,j).P(i(k))-1=P(i(k-1)),P(i,j())-1=P(i,j(-))
相抵(等价)
定义5 设A(), B() P[] mn,若A()经有限次行、列初等 变换化为B(),称A()与B()相抵(等价) ,记为A()B()
定理2 设A(), B() P[] mn,A()与B()相抵的充要条件 是存在m阶初等矩阵P1(), P2(),… Pl(),与n阶初等矩阵 Q1(), Q2(),… Qt(), ,使得
[32( )]
0
2
0 2
0 0 3
1 0 0
1 0 0
[32( )] 0
0
[3( 1)]
0
0
0
0
3
0
0
3
不变因子: d1()
d2 ( )
d3( )
例2
(1)
A()
(1)2
将其化成Smith标准形。
( 1)
解:
A(
)
( 1 ) 2
( 1)
预备知识:
➢若存在多项式h(),使得f() =d() h(), 称d()整除 f(),用d()| f()表示; ➢设f() 与g() 为数域P上的两个一元多项式,若存在 d()满足d()| f(),d()| g(),称d()为f()与g()的公因
式;
➢若f()与g()的任一公因式都是d() 的因式;称d()为 f()与g()的最大公因式,并用(f(),g())表示f()与 g()的首项系数为1的最大公因式.
解 由于((+1)2,)=1,所以D1()=1
( 1) 0
0
2 ( 1) 1( ),
0 0 ( 1)2 ( 1)2 2( )
( 1) 0
0
( 1)2 ( 1)3 3 ( )
零常数。
矩阵的初等变换
定义4 初等变换 (1)对换两行(列); (2)某行(列)乘上非零的常数k;
(3) 某一行(列)的()倍加到另一行,其中()是的多项式
对应三种初等变换,有三种初等矩阵P(i,j).P(i(k)),P(i,j())
(1)做一次初等行(列)变换,相当于左(右)乘相应的初等 矩阵; (2)初等矩阵都是可逆的:
1. 矩阵的基本概念
定义1 元素为的多项式的矩阵称为-矩阵,记为A()。 即A()=(aij())mn(i=1,2,…m;j=1,2,..n),其中aij()是数域P 上的多项式。多项式aij()的最高次数称为A()的次数, 数域P上全体mn的-矩阵记为P[] mn.
注:数字矩阵是-矩阵的特例。 数字矩阵A的特征矩阵I-A是1次-矩阵。
➢ 矩阵的加法、减法、乘法和数乘运算同数字矩阵
的对应运算有相同的运算定律。
➢ 数字矩阵行列式的定义也可应用到矩阵,且性质
相同。
➢ n阶矩阵的行列式是的多项式,且满足 |A()B()|=|A() ||B()|
矩阵的秩
定义2 设A() P[] mn,如果A()中有一个r阶子式不 为零,而所有r+1阶子式全为零,称A()的秩为r,记为
A()=Pl()… P1()B() Q1()Q2()… Qt()
3. 矩阵在相抵下的标准型
定理 对任意一个秩为r的mn 阶-阵A(),都相抵于一个标
准型
d1()
d2()
0
A()
0
dr ()
0
di()为首项系数为1的多项式,且di() |di+1() 定义6 该标准型称为A()在相抵下的标准型或Smith标准型; 称smith标准型“主对角线”上非零元d1(),d2(),dr() 为A()的 不变因子
例1 求矩阵
1
A( )
2
1
2 1 2
2 1
2
的Smith标准形
解题思路:
经过一系列初等行变换或初等列变换使得左上角 的元素次数逐渐降低,最后降低到可以整除其余所有 的元素。
解:
1 A( )
2 1
2 1 2
2 1
1
[(13(1)] 0
2
1
§2 矩阵及其在相抵下的标准型
由于一般矩阵与对角矩阵不相似,因此我们“退 而求其次”,寻找“几乎对角的”矩阵。这就引出 了矩阵在相似下的各种标准型问题,其中Jordan标 准型是最接近对角的矩阵,只在第1条对角线上取1 或0。弄清楚了矩阵相似的本质,理论上、计算上 以及应用上的许多问题就容易处理了,当然花费也 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