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自然地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球的圈层分化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的圈层分化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

三、地球的外部构造

1、地球圈层形成的条件

主要因素是地球的温度变化

一、地球的圈层分化

2、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

高密度、低熔点的铁镍渗透过低密度高熔点的硅酸

盐形成地核;硅酸盐上浮,其中较重的橄榄岩下沉

形成地幔;较轻的花岗岩和玄武岩上浮而成地壳。

3、地球外部圈层的形成

原始大气→第二代大气→现代大气

地球内部结晶水→水汽→云→降水→水圈

原始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的碳氢化合物→生物圈

地球的圈层

根据对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差

异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内的构造可以分为

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

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一)地壳

地壳是指地表至莫霍洛维奇面之间厚度极不一

致的岩石圈的一部分。

致的岩石圈的部分。

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5km,但各地的差

异较大。

大陆地壳由外向内依次为:风化壳,沉积岩层,

硅铝层和硅镁层。

地壳体积是地球总体积的1%,质量的0.4%

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 900km的圈

层,就是地幔。

(二)地幔

地幔分上下两层。

上地幔深35~1 000km,主要由橄榄岩质

的超基性岩石构成,岩浆侵入,火山喷发,

地震,板块构造等一系列影响地球表层地理

环境的过程都由此发生。

下地幔深1 000~2 900km,其下界为古

登堡面。

(三)

地核

2 900km以下至地心为地核。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一、海陆分布

、海陆分布

二、海陆起伏曲线

三、岛屿

四、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在5.1×108km2的地表面积中,海洋面积

3.6×108km2,约占71%;陆地面积

一、海陆分布

1.49×108km2,约占29%。

★海洋为陆地面积的2.5倍。海陆之别,且以海

为主,这是地表结构的最大特点。

★海洋不仅面积广大,而且相互连通,组成统

一的世界大洋,而陆地却相互隔离,被海洋包围、

分割,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

从天空看海陆

依据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可把世

界大洋划分为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

界大洋划分为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和北冰洋。

世界海陆分布及各大洲世界海陆分布及各大洲

★世界大陆共分为7块:亚洲大陆、欧洲大陆、

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

陆和南极大陆。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按照面积大小,

可分为大陆和岛屿:大块的陆地叫大陆,小块

的陆地叫岛屿。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最大

的岛屿是格陵兰,世界上大陆与岛屿的划分,

就是以它们为准的。

大陆星

★海陆按纬度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北纬40°70°范围陆地面积占该纬度范围总面积的一、海陆分布

40-70范围陆地面积占该纬度范围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是全球陆地分布最集中的纬度带,而南纬50°-60°范围几乎全部为辽阔的海洋所占据。北半球的极地是一片海洋,而南半球的极地却是一块大陆。

★海防分布状况对自然地理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常常是产生经向地带性的具体因素。二、海陆起伏曲线

★海洋不仅在面积上超过陆地,而且它的深度远超过陆地的高度。海洋的平均深度达3729m,而陆地的平均高度仅875m,大部分(约75%)海洋的深度超过3000m,而大部分(约71%)陆地的高度在1000m以下。由图可见,地球表面的起伏,基本上在+1000~-6000m之间的范围内。

海陆起伏线

★同样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比大陆小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

海洋中的岛屿可分为

三、岛屿

★海洋中的岛屿可分为:1. 大陆岛:位于大陆附近并在地质构造上与相邻大陆有密切联系。例如马达加斯加岛,我国的台湾岛,海南岛等。

2. 海洋岛:面积比大陆岛小,与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也不是大陆的一部分。按其成因可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两类。

四、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态液态气态物时并存于地表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等。

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地质循环等,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