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效果图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绘效果图》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
学时:54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1. 概述
本课程广泛联系艺术设计专业的多门课程;诸如室内设计、景观设计、CAD、3D等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室内或室外透视效果图的表现技法,根据设计方案绘画出室内或室外设计效果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独立的接单、设计制作及施工管理的全部过程,并具备能适应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需要的潜能。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其他专业课有链接和辅助的作用。
1.2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教学目标和组织在“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和方法指导下,以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贯穿课程始终,突出实践教学过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针对市场需求,以学生为本,选取循序渐进的典型工作项目“学习包”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营造“易学乐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小组化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保持课程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3课程开发思路
1、教学过程要实现课堂案例教学和实践任务导向教学相结合,将设计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以真实案例为对象进行针对式教学,从教学过程和形式上体现“教”“学”“做”的紧密结合。课程模拟完成方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方案参考资料、客户要求→学生团队分析、构思、设计、绘制、教师评议的方式进行,使授课内容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
2、教学组织上以学生、教师的角色转变作为切入点,实现真实“工作”和“学习”的
紧密结合。在案例实施前,教师可以作为客户,向学生团队说明案例的基本情况,用PPT播放现场照片展示案例现场,学生团队根据照片,进行效果绘制。
3、效果评价
本课程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养成。
2.课程目标
2.1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手绘课程。它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手绘图的基本概念、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掌握不同空间的表现方法,通过手绘将设计效果表达出来。
2、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练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能根据学习目标要求,独立地完成小型空间设计表现任务,培养学生对相关工作岗位的应有能力。
2.2知识目标
1.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熟练掌握效果图的各种表现技法,能够灵活应对一些突发情况(如客户临时改变方案和要求);
4.培养学生分析、制作各类不同的设计手绘效果图及能设计常见的效果图的能力;
5.通过“理论—实训—设计”教学模式的实施,让学生掌握效果图制作整个流程;
2.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2.4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各类设计风格;
2.促进学生个性设计的发展;
3.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
2.5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装饰色彩写生》、《三大构成》。后续课程《室内设计》3.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4.课程实施和建议
4.1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使用传统的讲授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拓展。
1、单项临摹与拆分组合式临摹相结合;
2、实物写生与默写相结合;
3、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场景写生、现场观察赏析相结合;
4、课内作业精练与课外大量作业练习巩固相结合;
5、单元课程作业汇报展览与本项专业竞赛相结合;
4.2 教学评价
1.课程考核方式
该课程的考核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课程考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考核过程所占比例为50%。课程部分考核学生对案例教学中各个知识点综合应用的掌握情况,技能部分评价学生是否具备独立完成绘制高水平。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可以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考核方式参见表4.2-1.。
表4.2-1课程考核方式
2.课程考核标准
态度纪律考核标准见表4.2-2。
表4.2-2 态度纪律考核标准
课堂实践考核标准参见表4.2-3。
表4.2-3 课堂实践考核标准
期末考试考核标准参见表4.2-4。
表4.2-4 期末考试考核标准
4.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辅材料:要力求接近实践,最好是来源于实践的案例与情境,期中画面要高清晰,展示的设计方面广。
2.实训指导书:画面清晰、手法多样、内容全面,且能达到让学生临摹的各项要求。
3.环境: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更新设计元素、设计主题准确的把握目前最流行的设计绘画风格,在教学和实践上同步提升,让学生掌握最新绘画风格和手法。希望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提供环境条件。
4.条件:充分的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如网络、多媒体课件等,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便利条件。
4.4师资和实训条件
1、师资要求
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需要具有很强的审美能力及设计思考能力,熟练掌握扎实的绘画能力及常用绘画手法。其主要要求包括:
(1)具有较强教师素养;
(2)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
(3)具有独立完成设计方案搞的绘制能力;
(4)能够为学生做示范画;
(5)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学生的画面问题;
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组织能力方面,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备基本的操作应用能力,即根据本课程标准制定详细的授课计划,对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做出详细、具体的安排;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施教能力,即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并能够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具备一定的课堂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
2、实训条件
该课程要求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多媒体教室)完成,以实现“教、学、做”合一,同时要求安装多媒体教学软件,方便下发教学任务和收集学生课堂实践作品及讲解学生绘图稿。同时,成立学习小组,实现课堂讨论、实践和课外的拓展学习。
4.5教学参考书
1.《绘画透视原理与技法》李蜀光西南出版师范大学社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