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免疫学课后思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免疫学课后思考题
绪论
一.免疫的三大基本功能什么?
机体免疫系统通过识别自己和非己,并对非己产生应答,主要发挥以下三大基本功能:
1.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是指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抑制其在体内繁殖、扩散,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保护机体生存的功能。该功能异常,可发生超敏反应和重复感染。
2.免疫自身稳定是指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维护内环境稳定的功能。该功能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3.免疫监视由于各种体内外因素的影响,正常个体的组织细胞也可不断发生畸变或突变。免疫监视具有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突变细胞的功能。若该功能发生失常,可能导致肿瘤发生。
二.简述免疫及免疫学概念
1.免疫的传统概念指动物体或人对微生物感染的抵抗力以及对同种微生物的再感染的特异性的防御能力。
2.免疫的现代概念免疫是指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并能将非己成分排除体外的复杂的生理学功能,他可能对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免疫功能使机体内环境得以维持稳定,具有保护作用;在异常情况下,免疫功能可能导致某些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3.免疫学的概念
免疫系统
一.什么是中枢性免疫器官或外周性免疫器官?
抗原
一.解释名词
1.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发生特异性反应(体内外)的物质,称为抗原(antigen,Ag) 。
2.抗原性抗原具有两种基本特性,即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二者统称为抗原性。
3.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4.反应原性是指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5.抗原决定簇指暴露在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因,也称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
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6.半抗原-载体现象小分子的半抗原不具有免疫原性,不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但当与大分子物质(载体)连接后,就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这种现象称为半抗原-载体现象。
7.异嗜性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存在于不同物种间的共同抗原,可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中,如溶血性链球菌于人心内膜或肾小球基底膜所具有的共同抗原就是异嗜性抗原。
8.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如大多数蛋白质、细菌、病毒、细菌外毒素、动物血清等。既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其在体内、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有哪些?
物质本身的性质
1.异源性只有“非已”抗原才能引起免疫应答。抗原来源与宿主种系关系越远,其免疫原性也越强。
2.化学基础
3.物理状态与可降解性
1).抗原的物理状态对其免疫原性也有很大影响
2).抗原分子的可降解性对其免疫原性也影响:
降解过快——没有足够的分子去刺激免疫细胞;
缺乏降解性——不易被抗原提呈细胞降解转化,从而不能触发免疫应答。
4.免疫佐剂是指那些与抗原一起或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即辅佐抗原的作用。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可增强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应答。
5.免疫方法
1、抗原的剂量太低或太高都不行,
纯化的抗原每次要达到ug或mg水平。
2、免疫途径:
皮下,皮内注射最好,
腹腔,静脉注射差------因潴留时间短,刺激不强。
6.机体应答性
1、与机体的应答能力有关
如:纯化多糖在人、鼠是强抗原,在豚鼠是弱抗原。
2、同一品系有个体差异
如:疫苗对有的人有保护力,有的人是弱保护力。在同种动物不同个体间对感染的抵抗力存在明显差异。
三.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抗原可以分成哪些种类?
1.根据诱导抗体产生是否需要T细胞来分分为胸腺依赖抗原与胸腺非依赖抗原。
2.根据抗原物质的性质分分为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和合成抗原。
3.根据抗原的来源分分为异种抗原、同种抗原、自身抗原和异嗜性抗原。
4.根据免疫原性分分为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
5.根据化学组成分天然抗原种类繁多,有数百万种之多,就其化学性质来说,主要有几大类:蛋白质、脂蛋白、糖蛋白、脂质、多糖、脂多糖、核糖。
6.根据抗原存在的部位分分为表面抗原和深部抗原。
7.根据临床应用分分为凝集原、沉淀原、病毒中和抗原、免疫保护性抗原、血凝素抗原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一.解释名词
1.Ab(抗体)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所产生的并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的免疫球蛋白。Ab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具有免疫功能。
2.Ig(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某些黏液中。也可作为抗原识别受体存在于B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Ig(SmIg)。
3.V区(可变区)位于L链靠近N端的1/2(约含个氨基酸残基)和H链靠近N端的1/5或1/4 (约含107-130个氨基酸残基)。每个V区中均有一个由链内二硫键连接形成的肽环,每个肽环约含67~75个氨基酸残基。
4.CDR(互补决定区)又称超变区或高变区,在VL和VH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具有更高的变化程度,这些区域称为CDR。
5.Fab(抗原结合段)每个Fab段由1条完整的L链和1条约为1/2的H链组成分子量为54kD。Fab段可结合抗原,但表现为单价,不能形成凝集或沉淀反应. Fab中约1/2 H链部分称为Fd段,约含225个氨基酸残基,包括VH、CH1和部分铰链区。
6.F(ab’)2 包括VH、VH1和铰链区; F(ab’)2具有双价抗体活性,与抗原结合可发生凝集和沉淀反应; 但不具备固定补体以及与细胞膜表面Fc受体结合的功能.
7.Fc片段(可结晶段)由两条约1/2的H链所组成;分子量约50kD;Ig在异种间免疫所具有的抗原性主要存在于Fc段。
8.SIgA 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合成,它是存在于外分泌液,称为分泌性IgA。
9.McAb 同一克隆的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在理化性质、分子结构、遗传标记以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都是完全相同的均一性抗体,亦可称之为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为只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决定簇,纯度高的抗体。
10.铰链区位于CH1与CH2之间含10~60个氨基酸的可弯曲的区段称为铰链区,铰链区不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区,铰链区有利于两臂的伸展,易与抗原分子上不同位置的表位相结合,也有易与补体结合位点的暴露。
11.J链是指连接两个单体的一小段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存在于二聚体分泌型IgA和五聚体IgM中;酸性糖蛋白,分子量约15kD,含有8个半胱氨酸残基,以二硫键连接到μ链或α链的羧基端的半胱氨酸;可能对Ig二聚体、五聚体或多聚体的组成及在体内转运具有一定的作用。
12.功能区Ig分子的H链与L链可通过链内二硫键连接形成环形结构区域称为功能区,每一功能区约由110个氨基酸组成。在功能区中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
13.同种型指同一种属内所有个体共有的Ig抗原特异性的表位,在异种体内可诱导产生相应的抗体。同种型的抗原性位于CH和CL。同种型主要包括Ig的:类和亚类,型和亚型。
14.独特位免疫球蛋白分子上能结合抗原决定簇的可变区本身构成了一个独特性表位,简称独特位。
二.简述抗体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细胞因子
一.什么是细胞因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和相关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产生的调节细胞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多肽或蛋白质分子。不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和一般生理性细胞产物。在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免疫调节、炎症反应、造血功能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在异常情况下也会导致病理反应。
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