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有那么一位女子,在溪亭日暮时唱出了“沉醉不知归路”;有那么一位女子,虽然“人比黄花瘦”,却吟着“应是绿肥红瘦”;她于月满西楼之时,叹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唱出了千年绝句,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正因为有了她,南宋词坛才大放异彩,中国的词坛才不那么寂寞。她,就是巾帼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中原时,流寓南方,丈夫病死后,境遇孤苦。所作词以南渡为界。南渡前多写其悠闲生活,描写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代表作有《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南渡后多怀旧悼亡、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词风趋于凄婉哀怨,含蓄深沉,代表作有《声声慢》《永遇乐》《念奴娇》。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独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她的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1卷)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醉花阴》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寂寞与相思情怀。
2.《声声慢》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晚期作品,词情凄清。李清照写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1.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它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以寻常语入词;②凄婉悲怆的格调;③倜傥有丈夫气。
2.东篱
..把酒黄昏后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醉花阴
层解:秋意寒凉,词人心境更是凄冷。
段解:上阕从“永昼”的无聊和“半夜”的寒冷两方面写词中女主人公的孤单寂寞,含蓄地抒发其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黄昏后我独自来到菊花丛中饮酒,菊花清淡的香气充满
层解:东篱下赏菊,却更增添词人凄苦乏味。
段解:下阕为了排遣自己的相思之苦,打发空虚的生活,词中女主人公携酒去东篱观赏菊花。但其结果却是酒不能解愁,看到在西风中摇曳的菊花,酷似自己因相思而消瘦的身影,就更增加了内心的愁苦。
声声慢
层解:没有兴趣,没有心境,只有满怀的孤苦。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秋雨拍打着梧桐,直到黄昏时节,一点一点一滴一滴没有休止。
1.识记字音
玉枕. zhěn 盈.
袖 yíng 戚.戚 qī 两盏. zhǎn 乍暖还.
寒 huán
憔.
悴 qiáo
2.一词多义
(1)道⎩⎪⎨⎪⎧
莫道.
不销魂 动词,说悔相道.
之不察兮 名词,道路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方法
(2)寻⎩⎪⎨⎪⎧
寻.寻觅觅 动词,寻找,搜求寻.常巷陌 形容词,普通未果,寻.
病终 副词,不久寻.
声暗问弹者谁 介词,沿着
3.古今异义
(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古义:枯萎,凋零。
今义: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光景,状况。 今义:一个挨一个地;次序。 (3)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概括得尽。
今义:用在惊讶、责备等语气的句末,表示情况十分严重,没法收拾(多跟在“还”的后面);不平常,很突出。
4.词类活用
乍暖.还寒.
时候 (形容词用作动词,变暖,变寒)
国难家愁,艰难玉成
文/石上柳
李清照经历了自由、烂漫、无忧的少女时代,也享受了幸福、和谐、美满的婚后生活。这一段美好的生活,在她的心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她也写下了大量清新秀丽的词作,但这一时期她的词作毕竟大气不足。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难家愁彻底打破了她内心的平静,她的作品进入新的境界,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1125年,金兵大举南下,直取北宋国都开封。1126年,也就是靖康元年,金兵攻陷开封。1127年,金兵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覆巢之下无完卵。大宋王朝国土沦陷后,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赵明诚所收藏的几十万件文物面临厄运。对此,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写道:“闻金寇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冀望来春再备船载之。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
这一时期,她改变了很多,心情极其失落,“人老建康城”“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临江仙》)。
不过她并没有因此沉沦沮丧,而是写出了不少悲愤豪壮的作品,一方面抒发她对当局者的失望、沉痛与愤慨,另一方面抒发其想要报效国家、拯救苍生的抱负。“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南游尚觉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这些诗句足以让那些软骨头的士大夫无地自容、汗颜羞死。诗中的“衣冠”指的是随高宗南来的士大夫;王导,东晋宰相。当时西晋灭亡,一帮士大夫想起河山的沦丧,常常感伤落泪。王导一反哭啼之态,慷慨陈词:“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刘琨,两晋之交时北方著名的爱国志士,年轻时曾与好友祖逖“闻鸡起舞”,立下宏图大志。
当行至乌江镇时,面对浩浩江面,她又吟下了千古绝唱《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就连她书写博戏的《打马赋》,也处处贯穿、浸透着保家卫国的心志。“老矣不复志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