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用语特征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04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4,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92期)
Total No .292
收稿日期:2012—02—11
作者简介:李皓阳(198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吉林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惯用语特征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李皓阳
(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23)
摘要:惯用语是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它来源于民间,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口语传达和表现出民众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传统。

文章从色彩方面、自身结构、来源角度、修辞手段与语义特征五个方面对汉语惯用语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惯用语;色彩方面;自身结构;来源角度;修辞手段与语义特征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4—0040—02
惯用语也称习惯用语、习用语、习语等,它广泛存在于世界上的各种语言之中。

在成人本族语言的使用中达到80%,被视为“语言习得的中心”、“达到地道表达的关键”,本族人往往习焉不察,但对于留学生来说却是一大难点。

此外惯用语作为汉语词汇
体系中最为精炼的一部分,
在整个熟语系统中,惯用语是最具民俗性的词汇单位。

因此以惯用语作为留
学生了解和学习词汇系统的窗口,也能够促进词汇教学的开展。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惯用语的教学很有必要,本文从色彩方面、自身结构、来源角度、修辞手段与语义特征五个方面对汉语惯用语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色彩方面及其教学策略(一)色彩方面
1.语体色彩:口语色彩浓厚惯用语一般用于口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它形象、生动、风趣,口语化程度高。

例如:穿小鞋、背黑锅、碰钉子等等,口语色彩浓厚。

2.感情色彩:贬义色彩居多
惯用语多含有贬义、否定色彩,在语言的使用中能起到讽刺、揭露的作用。

王勤在《论惯用语》中举
过一个例子:“象‘文化革命’期间,报纸威信很低,很多人根本不看报纸,说它是光吹牛皮,说假话。

(黄克诚《关于党风问题》)并解释说这里“对不说真
话,尽说假话的报纸用‘吹牛皮’揭露。

”惯用语呈中性色彩的较少,如:开夜车、打开话匣子等等。

褒义的则更少,如:打抱不平等等。

(二)教学策略
以上惯用语色彩方面的特点启发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使学生重视对惯用语的使用语境的掌握。

由于惯用语具有鲜明的口语色彩,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首先使学生明确惯用语的使用语境,即:非正式场合。

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是不礼貌、不得体的,甚至会产生交际障碍或冲突,使交际不能顺利完成。

而且惯用语多用在表示贬义的语言环境中,褒义和中性的语境用得少。

二、自身结构及其教学策略
(一)自身结构
惯用语作为熟语类型之一,属于固定短语,具有
结构上的固定性。

三言是惯用语的主要形式,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分别表示支配关系(A /BC 式)和修
饰关系(AB /C 式),前者如:泼/冷水吹/牛皮;后者如:墙头/草半瓶/醋。

此外还有表示说明和被说明关系的以及兼有支配和修饰两种关系的,但是从总体上说仍以支配关系和修饰关系为主。

以“背黑锅”为例:
1.为了得到这份工作,他不得不走后门。

(原始结构)
4
2.为了得到这份工作,走走后门是避免不了的。

(动词重叠)
3.为了得到这份工作,他不知走了多少后门。

(加数词)
4.走什么后门,只要自己努力,找到好工作不成问题的。

(加表惊讶或不满的“什么”)
这就是惯用语灵活性的体现。

惯用语结构上既具有固定性,又有其灵活性,是固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二)教学策略
惯用语在结构上的固定性的特点意味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想掌握惯用语,在教师讲解基础上的学生的记忆是必经之路。

而对于灵活性的教学,我们可以借助于“离合词”来帮助学生理解惯用语的这一特点。

因为惯用语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中高级阶段才涉及到的,而此时离合词学生早已接触过了,所以用离合词作为一种媒介来导入惯用语的灵活性的特点,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解。

即从用法上说,惯用语常作为一个词使用,三个字挨着出现(这就是“合”),也可以拆开来不紧挨着出现(这就是“离”)。

其次精讲多练必不可少,因为对汉语学习者来说灵活性是最难理解和容易混淆的,通过练习,可以增强熟悉性。

三、来源角度及其教学策略
(一)来源角度
从形式方面看,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典故,如:东道主、做黄粱梦、借东风;
地区方言,如:煮夹生饭(陕北、东北方言)、吃豆腐(吴方言);
各行各业,如:唱白脸(戏剧界)、小儿科(医学界)、擦边球(体育界);
日常生活,如:穿小鞋(服饰类)、大锅饭(饮食类)。

由此可见,惯用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汉民族独特的文化思维。

(二)教学策略
在对留学生进行惯用语教学时,要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内容展开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习得惯用语。

例如讲解“空城计”和“过五关斩六将”时,可先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地展示《三国演义》,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加深对这两个惯用语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四、修辞手段与语义特征及其教学策略
(一)修辞手段与语义特征
惯用语从其意义方面看,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段,例如:
比喻:铁公鸡、钻空子;
引申:跑龙套、装门面;
夸张:九牛二虎之力、铁石心肠。

“惯用语的意义大多是由修辞而来的,尤其是比喻修辞,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比喻就没有惯用语。

”比喻手段的运用使原本抽象难于理解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自然贴切。

惯用语的字面意义(或说表层语义)和实在涵义(或说深层语义)构成了惯用语的另一个语义特征,即双层性。

(二)教学策略
由于惯用语具有双层性和变异性的语义特征,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惯用语的语义理解问题。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人类的头脑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语言词典”,包括“惯用语词典”。

当要理解惯用语时,人的大脑在加工字面意义的同时会很快发现在实际使用中其深层含义与表层含义不符合,于是立刻激活“惯用语词典”,加工出其深层含义。

因此在惯用语教学中,要帮助汉语习得者建立“惯用语词典”。

要让学生多接触、熟悉惯用语,只有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惯用语以后,才能逐渐地建立起“惯用语词典”,才能准确地理解出惯用语的深层含义。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在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一直呈现出“重语法,轻词汇”的倾向,词汇教学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严重阻碍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惯用语教学是推动词汇教学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推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词汇教学,我们可以使留学生更好地习得汉语词汇,了解中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地道地用汉语进行交际。

为此,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为学生的惯用语的学习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正光.惯用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与意义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01,(1).
[2]王勤.论惯用语[J].语文研究,1982,(1).
[3]陈光磊.中国惯用语[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
[4]李行健.现代汉语惯用语规范词典[K].长春:长春出版社,2001.
[5]孙凤波.汉语惯用语系统的分析与运用举隅[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4).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