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12章-化学动力学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P
ZAB:A,B分子的碰撞频率,m-3.s-1 q:有效碰撞分数,probability of effective collision。 则
Z ABq r L
求ZAB(ZAA):frequency of collision 设每个分子都以平均速度运动 A dAB B
8kT v mA
k2 A B C A B C [A B C] 慢 快平衡
Kc
根据速控步近似法,该反应的速率为
r k2 [A B C]
所以
根据平衡假设
[A B C] Kc [A][BC]
r k2 Kc [A][BC] k[A][BC]
用该理论,只要知道分子的振动频率、质量、 核间距等基本物性,就能计算反应的速率系数,所 以又称为绝对反应速率理论。
设有如下基元反应
A BC A B C
当A原子与双原子分子BC反应时,首先形成三 原子分子的活化络合物,然后分解为产物
k2 A B C A B C [A B C]
对n分子气相反应 Hm =Ea-nRT 对液相反应 Hm =Ea-RT
一般 Hm ≈Ea
(3) 过渡状态理论的适用情况:Ea不能过小,T不能过高
Ea 的关系 H r m 与
两者物理意义不同,一个是生成活化络合物的 标准摩尔焓变,另一个是实验活化能 数值上有少量差异,差1~3个 RT 则得
A与活化熵有关
§12.3 单分子反应理论
单分子反应: C6H5-CH || NC-CH (顺 )
A P
C6H5-CH || CH-CN (反 )
为解释此类反应,发展了单分子反应理论
Lindemann 理论
1922年左右,Lindemann 等人提出了单分子反应理论 设某单分子反应的反应式为 A P 其反应机理为
1、活化能方面 常温下:
Ea , E C , H
r
m
物理意义不同
Ea EC r H m
阿伦尼乌斯方程与两理论比较
2、指前因子方面
碰撞理论
A P 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
2 AB
8RT

A与概率因子及碰撞频率有关 过渡态理论
r Sm kBT 1n A (c ) exp h R
rBC
rAB
D点:完全离解为 A, B, C原子时的势能, 比较高
什么是反应坐标? 反应坐标是一条最低能 量的反应途径。 其每一个值都对应于反应 系统中各原子的相对位置 在势能面上,反应沿着 RT→TP的虚线进行
从反应物到生成物,所经历的具体途径称为反 应坐标,如图中的虚线所示
什么是马鞍点? 在势能面上,活化络合物 所处的位置T点称为马鞍点 该点势能与反应物和生 成物所处的稳定态能量R点和 P点相比是最高点 如把势能面比作马鞍的话,则马鞍点处在马鞍 的中心
k1 * () 1 A A A A k1
(2)A P
*
k2
第一步: 分子通过碰撞产生了活化分子 A 第二步:活化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产物
*
活化后的分子还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解离,这段 从活化到反应的时间称为时滞。
RRKM理论
Marcus对20世纪30年代的RRK理论进行了修 正,提出了RRKM 理论,将反应机理修正为
Kc
过渡态理论是以分子间势能为基础的
势能面: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of reaction
元反应是某些化学键断开同时生成新键的过程,一定 伴随原子间相互作用变化,表现为原子间作用势能Ep 的变化。 双原子分子的势能: Ep = f(r) Ep 平衡距离
r0
(1) 稳定分子势能最低
2 AB
8RTe

碰撞理论解释了Arrhenius 指数式中指前因 子A 的物理意义 指前因子与碰撞频率有关,故又称为频率因子
碰撞理论的计算结果与简单分子气相反应较吻 合,但对复杂分子或有溶剂存在时相差甚大。 反 应 Ea/kJ mol-1 10-9A/mol-1dm3s-1
实验值 计算值
NO+O2→NO2+O 10.5 2NOCl→2NO+Cl2 102.5 F2+ClO2→FClO2+F 36 CH3+CHCl3→CH4+CCl3 24.3
(2) 任何元反应都是:在势能面上由一个低谷 (反应物)到另一个低谷(产物)的过程
现在令∠ABC=180°,即A 与BC发生共线碰撞,活化 络合物为线型分子,则 EP=EP(rAB,rBC),就可用三维 图表示。
Ep
R点:反应物BC分子 的稳定状态
T点:形成活化络合物
O T
D
P点:生成物AB分子 的稳定状态
1 E RT a 8 RT 2 2 k d AB L exp RT
Ec Ea RT 2
8RTe Ea 2 数学变换后得: k d AB L exp RT
与Arrhenius公式相比得
A d L
k k2 K
c
过渡状态理论的基本热力学公式
r Sm r H m KB:波尔兹曼常数; kBT 1n k (c ) exp exp h R RT h: 普朗克常数;
n: 反应级数。 (1) 求 Sm:由势能面,搞清M 结构,用统计方法 (2) 求 Hm:
既要考虑反应物分子之间的作用,还
dCA r kCA CB dt
k d L
2 AB
8RT
Ec exp RT
两个分子相撞,相对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 必须大于一个临界值 Ec,这种碰撞才有可能引发 化学反应,这临界值Ec称为反应阈能。
阈能的数值目前还无法计算,要借助于 Arrhenius 的实验活化能 1 代入前述方程:
(2)有的分子从相撞到反应中间有一个能量传递过 程,若这时又与另外的分子相撞而失去能量,则反 应仍不会发生; (3)有的分子在能引发反应的化学键附近有较大的 原子团,由于位阻效应,减少了这个键与其它分子 相撞的机会等等。
碰撞理论的优点 碰撞理论为我们描述了一幅虽然粗糙但十分 明确的反应图像,在反应速率理论的发展中起了 很大作用。 碰撞理论的缺点
0.80 9.4 0.035 0.00126
47 59 47 15.1
于是,引入了校正因子(概率因子)P
P=k(实验)/k(理论)
校正因子值的变化范围很大: 1 ~ 106
k P d L
2 AB
8RTe
Ea exp RT
但碰撞理论不能解决P的计算
校正因子存在且一般小于1的原因: (1)从理论计算认为分子已被活化,但有的分子只有 在某一方向相撞才有效;
r
(2) Ep可由量子力学算出
稳定分子
元反应一般涉及多个原子 (双分子反应)
k2 A B C A B C [A B C]
Kc

Ep = f(rAB, rAC, rBC),四维空间曲面
(1) 曲面上凹凸不平,反应物及产物都相对稳 定,都处于表面的低谷处。
MAMB MA MB
Z AB N A N B d
2 AB
8RT

1 CB N B L
把单位体积中的分子 1 CA N A 数换算成浓度 L
有效碰撞分数为 q
Ec q exp RT
Z ABq 8RT Ec 2 d AB L CACB exp r RT L
第12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动力学理论基本要求:由分子性质计算k
第12章 化学动力学(二)
§12.1 §12.2 §12.3 §12.5 §12.7 §12.9 碰撞理论 过渡态理论 单分子反应理论 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光化学反应 催化反应动力学
§12.1 碰撞理论
与热力学的经典理论相比,动力学理论发展 较迟。先后形成的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都是20 世纪后建立起来的,尚有明显不足之处。 理论的共同点是:首先选定一个微观模型, 用气体分子运动论(碰撞理论)或量子力学(过 渡态理论)的方法,并经过统计平均,导出宏观 动力学中速率系数的计算公式。
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如果不符,还要 引进一些校正因子
要点: 碰撞是反应的前提; 只有具有一定能量的活化分子的碰撞对反应 才是有效的。 反应分子是没有自身性质的硬球 有一个双分子基元反应
A,B分子的直径分别为 A,B分子必须碰撞才能发生反应
A B P dA , dB
A + B
其中NB :B分子浓度,m-3 ; NA :A分子浓度,m-3

ZAB = NANBd2ABvr
vr=? 情况复杂
2 2
平均以90o碰撞 vB vA v
r

vr v A v B
8kT 8kT mA mB
ZAB = NANBd2ABvr
8RT 1 1 8RT vr MA MB
Ea H
r
m
kBT 1n S r m A (c ) exp h R
该理论解释了Arrhenius 的指前因子与活化熵有 关,也说明了对于不同级数的反应,指前因子应 有不同的单位。
过渡态理论的优点:
1. 原则上可以从原子结构的光谱数据和势能面计算 宏观反应的速率系数,故又称为绝对速率理论。
碰撞理论描绘了一幅形象、直观的分子反应的 图像,但比较简单,没有给出如何从理论上计算或确 定Ec和P的方法,因此k的计算仍是一个半理论半经验 的公式。
§12.2 过渡态理论
过渡态理论是1935年由艾林(Eyring)和波兰尼 (Polany)等人在统计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基础上提 出来的。 他们认为由反应物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 , 中间 一定要经过一个过渡态 ,而形成这个过渡态必须吸 取一定的活化能,这个过渡态就称为活化络合物, 所以又称为活化络合物理论。
* () 1 A A A A k1 k1
(2) A A P
Marcus认为,活化分子要变为产物,必须吸收一 定的能量,转化为过渡态的构型,然后分解为产物
时滞就是
A A 的转变过程

k2 E


k
§12.5 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溶液反应的机理一般比气相反应复杂:
8kT v mB
dA dB 碰撞直径: d AB 2 2
对一个A分子: 假设 (1) 是半径为dAB的球,则与之碰撞的B分子均为几何点。 (2) 其运动速度为vr,则与之碰撞的B分子均为静止。
则 这个A分子在1s内运动所扫过的空间体积为 d2ABvr,在1s内它与B分子碰撞(NBd2ABvr)次。
2. 对Arrhenius 的指前因子作了理论说明,认 为它与反应的活化熵有关。 3. 形象地说明了反应为什么需要活化能,以及 反应遵循的能量最低原理。
过渡态理论的缺点:
1. 引进的平衡假设和速决步假设并不能符合所有 的实验事实。
2. 对复杂的多原子反应,绘制势能面有困难, 使理论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沿着反应坐标,截取势能 面的剖面图
图的纵坐标代表势能,横 坐标代表反应坐标 图中曲线表示反应过程中 系统势能的变化 从反应物到生成物,必须 获取一定能量,形成活化 络合物,越过能垒 Eb
Ep
A B C
Eb

A BC
A BC
反应坐标
引进一些假定: 1. 反应物与活化络合物能快速达成平衡 2. 活化络合物分解为产物是整个反应的速控步
阿伦尼乌斯方程与两理论比较
阿伦尼乌斯方程
碰撞理论 过渡态理论
2 AB
k Ae
8RT

Ea RT
k P d L
Ec 1 exp E E RT c a 2 RT
r Sm r H m kBT 1n k (c ) exp exp h R R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