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专题任务单——小专题③-常考示意图的判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2020年中小学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地理教学资源
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专题一地理图像的高考要求解读——常考示意图的判读
2.学生学习后达成目标:掌握并灵活运用常考示意图的判读方法
3.学习方法建议:
4.课前准备:预习授课相关内容
二、学习任务
试卷示意图设问方向考情报告2019年全国卷Ⅱ第
43题
蜂巢式穹顶建筑景观
示意图
分析该项目对旅游者
吸引力大的原因
近年来,示意图成为
高考地理试题重要的
信息载体,在高考中
经常出现各种变式示
意图、综合示意图,
景观示意图出现次数
较多。

2019年全国卷Ⅲ1~2

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
统主要工艺流程示意

垃圾自动处理及工艺
流程
2019年全国卷Ⅲ第
37题
某河段典型河流断面
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示意图
影响河床形态的因
素,河流水文特征的
变化
2019年全国卷Ⅲ第
43题
《梯田》景观示意图
旅游价值、艺术作品
特点
2018年全国卷Ⅰ9~
10题
重庆到毕节高速公路
信息示意图
某路段限速较低的原
因、太阳方位变化等
2018年全国卷Ⅱ1~3

我国M公司发展过程
示意图
M公司发展变化特征
及其原因
2018年全国卷Ⅲ9~
11题
澳大利亚某地特色的
地下住宅示意图
地下住宅分布的地
区、特征等
类型一原理示意图
地理原理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

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

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如下:
[典题领悟]
纳木错是西藏第二大湖泊。

某年8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进行了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观测点位置如图1),但仅在12日、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

图2为13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该科研小组进行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不便
B.地质灾害多发
C.天气多变
D.牧业活动干扰
(2)图2中风向随高度变化情况的大致时间可能是()
A.2:00
B.8:00
C.14:00
D.17:00
【我的答案】(1)________(2)________
解析第(1)题,纳木错地区地处青藏高原。

8月(夏季)青藏高原增温快,对流旺盛,天气多变,是影响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

选C。

第(2)题,读图2可知,观测点近地面风向为180°左右,为偏南风(对照图1可知)即由陆地吹向湖面。

据湖陆风的形成原理可知,夜晚陆地比湖面气温低,吹陆风,即观测点吹偏南风。

选A。

答案(1)C(2)A
[培优演练]
1.(2019·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联考二)坎儿井的原理是利用地形条件,通过人工地下暗渠,将水源引流至山麓涝坝(小型蓄水池)中,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

近年来,我国吐鲁番盆地大量建设机电井导致坎儿井水量锐减。

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局部区域涝坝和机电井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1)~(3)题。

(1)推断该地交通线路的大致走向为()
A.西北—东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环湖分布
D.呈“之”字形爬升
(2)坎儿井中的水可以四季常流,其主要原因是()
A.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
B.当地较为稳定的山地降水补给
C.灌区调蓄工程的建设
D.集水区的地下水较为稳定
(3)图中水量减少最明显的涝坝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类型二过程示意图
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过程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

常见的有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等。

解读该类示意图的一般步骤是:
1.瞄准图示主题:图名可以直接显示图示主题,如2016年全国卷Ⅱ37题,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着眼时空分布:过程示意图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一定要着眼于图中的时空信息。

3.抓住构图要素:根据图中箭头指向、数据或曲线变化、空间变化、阶段划分等要素,描绘变化特点。

4.分析变化规律
(1)构建变化过程:依据图示信息,建立完整的变化过程或规律。

(2)判断主导因素:依据变化过程,推断影响地理事物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3)推断变化趋势: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趋势。

[典题领悟]
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
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
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2)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我的答案】(1)________(2)________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由1到6按照时间顺序推移,从最开始位于黄浦江与支流苏州河的交汇处,到最后洋山港的深水港,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为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选D。

第(2)题,洋山港位于东海,是深水港,洋山港的建设可增加上海港口运输能力,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故选C。

答案(1)D(2)C
[培优演练]
1.(2019·天津文综6~7)太湖流域Z镇植桑养蚕、丝绸纺织的历史悠久。

近年来,Z镇积极发展桑蚕及相关产业,形成了特色小镇。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Z镇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示意图
(1)据上图中信息判断,对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式最准确的概括是()
A.扩大丝绸服装制造业,形成规模优势
B.新增蚕丝被制造业,培育新的产业链
C.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
D.传播桑蚕文化,发展丝绸专题旅游业
(2)该特色小镇实现了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
B.利用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
C.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D.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
2.(2019·海南地理,4~6)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

据此完成(1)~(3)题。

(1)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A.东北部
B.南部
C.中西部
D.西部
(2)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
A.数量减少
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
C.迁移规模变小
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
(3)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A.经济
B.交通
C.文化
D.教育
类型三剖面示意图
剖面示意图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现象、规律和本质。

常见的剖面示意图主要有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剖面示意图等。

其通用判读法如下:
[典题领悟]
(2018·全国卷Ⅰ,6~8)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

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

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1)~(3)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1.看图名“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图例,明确解题关键。

2.看细节、析联系明特点。

【我的答案】(1)________(2)________
答案(1)A(2)A(3)D
[培优演练]
1.(2019·北京海淀二模)读某地貌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由图可知()
A.该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2)该地貌最可能形成于()
A.河流入海口
B.山间河谷出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
D.盆地中心
2.(2019·广东二模)贡嘎山(29°35′N,101°52′E)位于四川省西部,为大雪山的主峰,被誉为“蜀山之王”。

下图示意贡嘎山垂直自然带谱(单位:m)。

据此完成(1)~(2)题。

(1)贡嘎山东坡自然带的基带为()
A.稀树灌丛带
B.常绿阔叶林带
C.针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2)贡嘎山东西两坡自然带谱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
B.坡度
C.纬度
D.相对高度
类型四地理景观示意图的判读
地理景观图主要是指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物的照片、幻灯片和卫星影像图片等。

一般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

1.自然景观图
常见的有地质地貌景观图(名山、断层、典型地质现象等)、天气气候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火山喷发、地震示意图或照片等)、生物群落景观图(动植物图片或自然带景观)等。

如2017全国卷Ⅰ卷·1~3题常绿灌木景观图。

2.人文景观图
常见的有聚落景观图(城市、村落)、农田和农业景观图(耕地、林地和水稻种植等)、工厂和工业景观图(采矿、生产车间等)、交通景观、人种外貌景观图(不同人种的图片)、民族风情景观图(民族特色图片)、建筑景观图(标志性建筑)、名胜古迹景观图等。

如2017全国卷Ⅰ“明清时期古村落”。

3.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方法
(1)判读的一般步骤
(2)根据类别进行解读
①对于自然景观图,首先要进行空间定位,其次分析景观指示的自然环境特征,然后分析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归纳规律,并探讨人类的利用与改造、协调发展问题。

②对于人文景观图,首先是进行空间定位,然后分析图中事物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征,最后分析其功能及随时代的变化。

[典题领悟]
(2017·全国卷Ⅰ,1~2)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2)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第一步:读图名定主题
本题是利用“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造成差异的原因。

第二步:读图提取有效信息
【我的答案】(1)________(2)________
答案(1)B(2)D
[培优演练]
1.(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我国某地的树冠走廊,架设在树干的上半部分,垂直高度近40米。

读图完成(1)~(2)题。

(1)世界上该植被类型的最大集中分布区是()
A.北美地区
B.西欧地区
C.南美洲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2)图示植被类型在我国的分布区()
A.全年高温多雨
B.降水量大,集中在6月
C.气温日较差小
D.盛产天然橡胶、水稻
2.(2019·海南地理,12~13)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

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

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下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镇位于()
A.海南省
B.广东省
C.浙江省
D.山东省
(2)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
A.寒潮
B.台风
C.泥石流
D.冰雹
三、自主检测
常考示意图的判读专项训练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吉林市调研)吉林省白城市进行了“海绵城市”建设,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当地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之说,也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

下图示意“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

据此完成1~3题。

1.“海绵城市”的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A.水汽输送
B.降水
C.下渗
D.蒸发
2.白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优势条件有()
A.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慢
B.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利于排水
C.降水集中,多暴雨
D.有季节性冻土,保水量大
3.白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可能带来的效益是()
①减轻洪涝灾害影响②增加空气的湿度③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④减轻风沙影响⑤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2019·成都市调研)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

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

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

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

读图,完成4~6题。

4.草方格沙障可以()
A.黏合沙粒
B.吸取地下水
C.拦截水分
D.减少下渗
5.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A.技术难度小
B.成土时间短
C.环境污染小
D.资金投入少
6.与东部地区相比,沙漠改造后种植西瓜的优势是()
A.土层厚
B.温差大
C.降水多
D.风力大
(2019·贵阳市二模)下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的发展历程。

据此完成7~9题。

7.除政策优惠外,影响该家具企业在东莞建厂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
B.劳动力
C.动力
D.原料
8.与东莞相比,该家具企业在浙江嘉善建厂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A.劳动力素质高
B.国内市场更为广阔
C.品牌优势明显
D.交通便捷程度更高
9.该家具企业采用机器人自动化立体仓库能()
①缩短作业时间②提升产品品质③节约占地空间④延长保存时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9·石家庄市二模)下面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

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现象终年出现在()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11.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长白山天池湖畔
B.重庆嘉陵江沿岸
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D.武夷山九曲溪边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9·济南市二模)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2分)
图1为黄河三角洲略图。

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

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

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

图2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

图1 图2
(1)21世纪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

(8分)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4分)
(3)简述利用暗管排盐碱技术的主要优点。

(4分)
(4)有专家认为,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该地更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专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有哪些?(6分)
13.(2019·衡水中学第四次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在“互联网+”的热潮下,各种共享模式遍地开花,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

很多传统行业都纷纷加入共享行列,其中共享办公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新宠儿。

以办公空间、办公服务、第三方服务、社群四类共享为理念,2010年WeWork公司于纽约曼哈顿中心商务区创立“共享办公”产业。

该公司以相对低价租赁空置的办公楼层,装修改造成时尚办公环境(如下图所示),转租给全球有创意的自由职业者、微小型企业和初创型科技公司。

WeWork 的社群平台提供财务、广告、商务运营、管理咨询等商业服务,为创业公司和大企业牵线搭桥。

目前,WeWork共享办公产业已经拓展到全球22个国家、75个城市、283个办公地点。

(1)指出WeWork在纽约选址的区位特征。

(4分)
(2)“传统办公”产业主要提供房地产租赁和物业管理服务,指出“共享办公”与其不同的服务项目。

(6分)
(3)分析小型创业公司青睐“共享办公”的原因。

(6分)
(4)有人认为:“共享办公”具有“创业孵化器”的积极作用。

试阐述理由。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