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中村改造模式
本文详细介绍了模式,房地产法整理。

(一) 现行模式分析
目前,我国城中村的改造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

由于各城中村地理位置、经济实力、房屋状况等情况不同,决定了城中村改造模式的多样性。

石家庄市经过几年的改造实践,初步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改造的模式,如:桥东区元村依靠自身经济实力进行旧村改造;二是借助开发企业力量整体改造开发模式,如桥东区休门由上海滨江置业整体改造;三是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开发企业介入的合资、合作改造模式。

如:裕华区东岗村与珠海唐家文化娱乐公司合作开发
1.村集体自行改造型
该模式以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在政府引导下,由村委会自行筹资开发,完成拆迁安置、回迁建设和商品房建设的全部工作。

具体讲就是指村集体自行进行土地房屋转制,将原来的集体土地和集体房产等资产进行量化,由集体股和个人股构成股份公司,对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进行资产评估并量化成公司股份,按股份改造并获取收益的方法。

同时将大量剩余住房上市销售,形成滚动开发的趋势。

城中村房屋开发成本低,建筑价格相对便宜。

这种房屋上市以后,其低廉的价格对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绝对的冲击,中低收入人群将可能形成疯狂抢购的势态,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价格在房地产市场的运作中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市场的全部。

由于城中村村民文化素质较低,村里自行开发的住宅一般都沿用20世纪90年代的户型设计,建筑风格单调陈旧、建材普通,与今天所提倡的人居环境相去甚远。

因此这种住房最终很难占领市场。

同时,该模式需要政府的支持力度比较大(比如在基础设施、公建设施及资金等方面),只适用于村集体及村民筹资能力强、村规模较小的情况
2.开发商主导型改造
由于城中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和投资能力相对有限,难以独立支撑旧村改造的大任。

同时政府不可能大规模直接投资甚至包揽城中村改造。

因此,投资商与开发商介入是促进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方式。

开发商主导型是指开发商成立项目公司,负责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建设、销售等,按市场化方式进行综合开发,整体方案、布局、资金运作都由开发商自己承担。

例如东里村改造项目由石家庄金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开发建设,是石家庄目前少有的大型改造项目,改造后称金正缔景城。

但是,多数大型房地产公司对于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兴趣不大,而是上升到更高的消费人群中去,开发比较高档的社区,而城中村项目多是面对中低收入的。

因此,城中村改造项目多由处子公司来完成。

这些公司依托城中村改造而成立,往往忽略自己的实力,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想去追求豪宅、精品,没有准确的把握市场的整体动态,从而使得这些公司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开发商主导型改造还存在规划管理方面的问题,有可能因为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城市规划,导致容积率或建筑密度过大等。

这种改造方式工程大、动迁面广、成本高昂,主要适用于比较繁华,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和城市规划的村庄改造。

3.市政府主导改造型
政府主导改造型模式,政府充当开发商的角色,直接投资改造城中村,解决村民的拆迁安置问题,进行开发建设。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政府独立开发,二是政府联合村集体开发。

其中独立开发是指政府为改造主体,以各级财政收入为主要资金来源进行改造,即政府完全担当改造主体,进行统一实施工程,资金管理、拆迁安置、房屋买卖均由政府进行。

政府联合村集体开发是指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前期经营,而后由村集体进行其他改造,可减轻村集体资金压力,完成后续改造。

但这种改造存在如下问题:(1)政府投入太大,光靠政府根本不能完成。

(2)这种做法得不到村民的积极响应,村民把改造当成是政府的事,抱有等、靠、要的做法,只希望通过改造来获取更多的实惠。

(3)为某些贪官污吏开了一道发财的口子,不利于村民利益的保障。

(二)城中村改造新模式
改造城中村,不仅要使旧村居民赢得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现代文明生活,而且要使开发商赢得合理的利润,使社会、政府赢得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城市品位的提升,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同时又是互相牵制的,只有处理好三方面的合理关系,才能保证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1.改造方法
采用政府引导+村民入股+开发商融资的改造模式,引入土地资产化经营理念,即先将村集体土地改制并量化成股份,明晰土地产权;再由城中村改造主体即政府、村集体、开发商共同筹建,公司的资本来源包括经过评估量化后的土地资产、政府基础建设基金、开发商投资资金;政府主要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和开发商负责主体改造工程,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进行户型、容积率等方面的设计。

在改造过程中由公司进行各方出资比例的核算,管理资金运作。

同时进行土地资产化经营,将有条件的城中村划出专门的经营性土地,将评估出的该部分的土地股份作为资产,吸引经营项目和投资,提高经营水平、提升土地收益、增加集体资产。

获利以后按各出资比例分配收益,然后重新调整融资比例,进行滚动开发(具体操作流程见图
1)。

2.改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资金来源问题:改造资金来源采取三点一线进行筹集,三点即:由当地村集体经济拿出一部分自有资金或由村民共同筹集和筹措银行优惠贷款等;所在区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开发商支出大部分资金用于主体部分建设。

一线是指将三者串连起来成立资金管理委员会,确定各方出资比例,在进行土地资产经营获利后按出资比例分红。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