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讲座--大题答题集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7
6、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上海为例)
• 产生的原因: •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并且下渗减少 • ②城市建设高层建筑 • ③地质结构不结实 • 危害: • ①地面下沉 • ②海水倒灌,进而导致土壤盐碱化
治理措施:
①控制抽取地下水; ②实行雨季回灌
h
8
7、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多发季节:夏 季。5—10月
• 危害:
• 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损害植物和人体健康。
• 对策:
• 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量。
h
13wk.baidu.com
11、沼泽的保护 我国典型地区:三江平原
• 沼泽的形成:
•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 ②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
• ③地势低平,地表径流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
• 生态效益:
•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一些珍禽的栖息地。
• 自然原因:(气候) • ①冬季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 • ②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 (地形)③地势地平,河汊纵横; • (天文)④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 • 人为原因: • ①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增多; • ②下游无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h
10
• 咸潮危害:
• 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②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 • 氧化,腐蚀,锅炉容易积垢; • ③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 经济效益:
• 有利于三江平原小麦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有利于保护黑土的肥力
• 政治效益:
• 有利于粮食安全
• 开发利用的关键:
• 排水。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 开发利用的负面效应——
措施 根本途径: ①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有效途径: ②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③开发新能源 植树造林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所以酸雨主要为硫酸型酸雨
h
12
10、光化学烟雾:
• 成因:
• 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 反应。
• 分布:
• 地形条件不利于气体扩散的谷地和汽车尾气排放多的大城 市。
•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
• ①春季降水少 • ②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 ③地形低洼。
• (2)人为原因:
• ①不合理的灌溉; • 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
治理措施:
①引淡淋盐灌溉(降低作物根区土壤含 盐量) ②井排井灌(抽取盐水,补充淡水) ③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与椿棉 间作、培肥、改良品种) ④农田覆盖(用地膜、作物桔杆覆盖, 抑制蒸发) ⑤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 喷灌滴灌技术等
h
3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 产生原因(华北地区):
• (1)自然原因:
• ①降水变率大; • ②春季蒸发旺盛。
• ③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 (2)人为原因:
• 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 ②水污染严重; • 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 ④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防治措施: ①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 ②采取调水以淡压咸; ③对河流水资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④节约用水
h
11
9、酸雨 分布:西欧、北美、日本;我国南方地区
• 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 危害:
• 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 • 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及农作物;
• 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 产生的原因:
• (1)自然原因: • ①气温高; • ②静水;静风; • ③海域相对封闭。
• (2)人为原因:
• 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 • 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 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h
9
8、咸潮 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
• 产生的原因:
• (1)自然原因:
• ①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 ②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 • ③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 (2)人为原因:
• ①过度樵采; • ②过度放牧; • ③过度开垦、 •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治理措施: • 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 ②控制载畜量; • ③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 • ④退耕还林、还牧; (典例:宁夏沙坡头) • ⑤建设人工草场; • ⑥推广轮牧; ⑦禁止采伐等。
h
6
5、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 中低产田——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 • 1)严重的旱涝、盐碱、危害 • 干旱:春旱4~6月,气温回升快,蒸发上升,夏季风未到 洪涝:7~8月,
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 • 盐碱:水盐运动 春秋反盐,夏淋盐 冬稳定 • 2)、问题 • ⑴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 ①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 (因洼制宜 鱼塘—台田模式) • ②盐碱地的冶理与开发 • ⑵水资源短缺 • ⑶风沙危害---沙尘天气
一、生态、环境问题
•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 A.黄土高原为例
• 产生的原因:
治理的措施:
• (1)自然原因:
• 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治理的措施:
•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①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 ③植被稀少
②植树造林;
• (2)人为原因: • ①植被的破坏; •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 ③开矿。
h
4
• 治理措施:
• ①南水北调; • ②修建水库; •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④治理水污染,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 • ⑤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 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 • ⑦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 ⑧提高技术,发展海水淡化等。
h
5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③小流域综合治理 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 地复垦工作 (典例:甘肃南小河沟)。
h
1
• B.南方丘陵山区 • 产生原因:
• 农村生活用能短缺。
• 整治措施:
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③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
④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h
2
2、荒漠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