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物理最后一道解答题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大全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大全

中考物理答题技巧大全
1. 理解题意
在回答物理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确保理解题意。

根据
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问题要求,明确答题的方向和方法。

2. 简化问题
有些物理问题可能显得复杂,但通过简化问题可以更容易找到
解决方法。

将问题简化为更基础、更易理解的形式,然后逐步推导
和解决。

3. 利用公式
物理学中有许多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各种物理量。

根据题目所给
定的条件,找到合适的公式,并将数值代入求解,注意单位的转换
和使用。

4. 画图辅助
对于一些几何或运动问题,可以通过画图来获得更清晰的理解。

通过绘制力的示意图、运动轨迹图等图示,有助于解决问题和找到
合适的解决方法。

5. 注意单位
在回答物理题时,要严格注意单位的转换和使用。

确保各种物理量的单位一致,并在计算过程中按照正确的单位进行计算,以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6. 理性估算
对于一些复杂问题,可以通过估算来得到一个近似的答案。

通过合理的估算和推断,可以快速得出结果,并在最后选择最接近的答案。

7. 多做题目
通过多做物理题目,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技巧。

做题时注意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查漏补缺,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是一些中考物理答题的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请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参考资料:。

中考物理难题的解答技巧有些

中考物理难题的解答技巧有些

中考物理难题的解答技巧有些如何解答中考物理难题?首先要先了解物理难题有哪些特点,其次要找到难题的,最后就是找准解答的技巧与方法了。

以下是给你带来的中考物理难题的解答技巧与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综合性强分析近几年的中考物理难题可以看出,每一道难题都包含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的综合。

有的是物理学科内的综合,有的是物理学科和学科的综合。

单独考一个知识点的难题根本上没有出现过。

(2)思维含量高绝大局部难题正是由于题目本身的综合性强,使得们读过一遍后不能马上就有思路,或者难以用已有的思路或方法来解决。

同学们必须经过认真地分析、推理、判断、计算才能得出结果。

而且随着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形成不同的思路与解决的方法。

这些难题从不同层面对考生水平进行不同程度的考查,充分地表达了中考的选拔功能。

同时这些难题是训练和培养考生思维能力的极好素材。

(3)灵活性较强更趋向于使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学生的设计能力,对于实验局部的考试分量加重,实验探究题型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变化,表达了新的物理教学理念,强调探究思想和探究方法。

中考的主要目的是为高中录取新生提供依据,要使学生在 20 分的难题上“拉开距离”,试题就要着重偏向于出一些需要灵活、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每年的考题中都要安排一定数量并位居一定档次的、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这些中考物理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本例题的“变式”这类题是由课本例题经过改编重组、引申演变而提高的变式。

因此,中考物理复习也应当立足于教材,“依本扣纲”,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

比方注意通过对课后小实验、教材课后典型练习的“变式”、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的渗透来实现对物理知识的考查。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教材每个插图、图表所蕴含的物理意义。

(2)社会的热点问题中考中的一局部难题社会的热点问题,表达“从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这类试题大多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通过表达物理情景并设问,要求考生通过分析,从实际的物理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各物理量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数学关系式求解。

中考物理习题解析方法

中考物理习题解析方法

中考物理习题解析方法一、选择题解析方法选择题是中考物理试卷中常见的题型,解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研读题目。

仔细阅读题目中给出的情境,并理解问题的要求。

2. 分析选项。

将每个选项与问题进行比较,排除无关选项,将有可能的选项列出。

3. 运用物理原理。

根据已掌握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找出与情境相适应的物理原理。

4. 应用公式。

利用与选项相应的物理公式进行计算,选择与问题相匹配的选项。

5. 检查答案。

对所选答案进行复核,确保准确无误。

二、计算题解析方法计算题是中考物理试卷中较为常见的题型,解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研读题目。

审题时要仔细理解问题,并酌情使用图表等辅助材料。

2. 建立数学模型。

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在纸上进行符号化表示。

明确所求量。

3. 列出已知量。

将已知量完整地列出,并标注符号。

4. 分析物理关系。

根据已知量之间的物理关系,确定相应的物理公式或者规律。

5. 进行计算。

根据所列的物理公式或者规律,将所求量带入计算并进行分析。

6. 检查结果。

仔细检查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三、实验题解析方法实验题是中考物理试卷中较为少见的题型,解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研读题目。

仔细阅读题目中给出的实验步骤和要求。

2. 确定实验目的。

根据题目要求,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3. 规划实验步骤。

按照题目中给出的实验材料和步骤,规划合理的实验流程。

4. 进行实验操作。

根据规划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安全和准确度。

5. 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及时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6. 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利用物理原理进行数据分析。

7. 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符合实验现象的结论。

总结:中考物理习题解析方法主要包括选择题、计算题和实验题三个方面。

对于选择题,需要研读题目、分析选项、运用物理原理、应用公式和检查答案。

对于计算题,需要研读题目、建立数学模型、列出已知量、分析物理关系、进行计算和检查结果。

中考物理做题方法和技巧

中考物理做题方法和技巧

中考物理做题方法和技巧同学应把所做的练习中的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发觉其中的异同点,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把握了方法,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多角度地理解题意。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中考物理做题方法和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考物理做题方法一、概念——学习物理的基础物理概念和术语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只有娴熟把握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

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种:1、分类法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校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2、对比法对于反映两个互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例如:熔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有用功与额外功。

3、比较法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像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

例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4、归类法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学问系统。

例如:①力、重力、压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压强。

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线。

④熔解、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⑤串联、并联、混联。

⑥通路、短路、断路。

⑦能、机械能、功能、势能。

5、要点法抓住概念中关键字眼进行学习,例如“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重力,这个概念中“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就是关键字眼,值得反复回味和理解。

二、公式——学习物理的钥匙每一个公式都有肯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乱用,每一个字母都有着特定含义,需要理解,例如P=F/S中“S”指两物全接触的公共面积,这个公式既适用于固体,也可适用于液体和气体,而P=ρ物gh来说适用范围就更小,只适用规章固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产生的压强。

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技巧(一)

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技巧(一)

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技巧(一)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技巧概述中考物理压轴题通常是较为复杂,需要考生综合运用多个概念和公式进行解答的题目。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帮助考生在应对中考物理压轴题时取得更好的成绩。

技巧一:理清题意在解答压轴题之前,首先应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充分理解题目要求。

注意特别关注问题所给出的条件和待求的量,以及题目中可能涉及的物理概念和公式。

技巧二:绘制示意图在解答涉及物体运动等题目时,通过绘制示意图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问题。

示意图可以帮助考生理解物体的运动轨迹、力的作用方向等,对问题的解答往往起到关键作用。

技巧三:运用公式中考物理压轴题考查考生对物理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解答题目时,考生应该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的物理公式,并能够准确地将问题转化为公式的应用。

务必牢记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适用的公式。

技巧四:利用数据计算对于需要计算的题目,考生应该善于利用问题中给出的数据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应注重单位的转化,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题目中没有给出必要的数据,可以尝试通过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或者已知数据的推算得出所需的数值。

技巧五:连贯推理有些压轴题可能需要考生进行连贯的推理。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该逐步推导,合理利用已知条件和物理概念,推断出求解问题所需要的信息。

这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技巧六:反复检查在解答完题目后,考生应该仔细检查答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特别是在涉及计算的题目中,务必进行重复计算以防错误。

同时,还应检查答案是否与原先理解的题目要求相符,是否满足常理。

以上就是我给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的几个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备考中考物理时,通过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相信每个人都能在解答压轴题时游刃有余,取得优秀的成绩。

祝各位考生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技巧七:注意单位和精度在解答中考物理压轴题时,考生应该十分注意单位和精度的问题。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将数据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避免单位不匹配导致计算错误。

巧解中考物理压轴题的方法

巧解中考物理压轴题的方法
过程 中 , 电动 机 对 滑轮 组 绳 子 自由端 的拉 力为 F .
个 字母 表 示 , 用 角 标 加 以 区分 , 这 样 就 能 体 现 出 对
称性 。

拉力 F 做 的功 为 w 。 当物 体 B所 受 竖 直 向 J 二 的
拉力 T 。为 1 0 0 0 N时 , 物 体 B静 止 , 地 面对 物 体 B
3 6 0 2 7 0 1 8 0
9 0
f T +NI =G A
f T 2 +Nz =Gs
{ T 1 = = = G ^+ Nl — GA
Tl 一 GA
{ T 。 一 G B
【 ・ F 2 一T 2 +G轮
P为5 0 0 W, 滑 轮 组 的机 械 效 率 为 8 O 。已 知:
N1 —2 N2 ,5 S A 一4 S B .8 p A 一7 p B , 2 h A =5 h J { 。 不 训‘
绳 的质 量 , 不 计 滑 轮与 轴 的摩 擦 。求 :
( 1 )物体 B匀 速上 升 的速 度 ;
A 在水 中时 :

GA

7 0 %; 所以 珈 ’ = U 半 一8 0 。 B 十 U 轮
所以: 一r / a一 1 0 。
中 i J v I
I G
总结: 受力 分 析 ( 滑轮) 、 平衡方程、 图象 和 滑 轮
的机 械 效 率 。
3 5 卷 第 3期
2 0 l 3年 3月




VO 1 . 3 5 N( ) . 0
Ma r .2 ( ) l 3
PH YSI CS TEACHI N( ;

中考物理最后一道解答题的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最后一道解答题的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最后一道解答题的解题技巧中考物理最后一道解答题的解题技巧一、摆正心态虽然说心态这种东西虚无缥缈,但是在考试的过程中它确实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心态可以保证考生正常发挥,甚至是超水平发挥。

那么从现在开始,考生一定要勇于面对最后一道题,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也要去尽力完成,只有这样才能正常看待题目。

调整心态的另外一个方式就是考生要弄清楚这道题的出题思想,6分或者7分的一道大题,往往分成3问,不可能这3问都非常的难。

第1问送分,第2问考查知识点的基本解题思路,第3问才是有难度的考查,进而区分考生水平。

所以考生答题可以保1、2问,争第3问。

二、习题类型纵观近五年中考真题,不难发现最后一道题考查的都是力学知识,各区的模拟可能会出现一些电学的内容。

所以在平时我们练习的题目应侧重于力学内容,比如压强和浮力的题目。

2015年中考《天津市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求的“约定”说明》中有详细说明:①对于液体压强、压力问题,不涉及非直壁容器的相关分析与判断。

②浮力的计算不与简单机械综合,且不要求三力以上的繁杂计算。

③能够分析和计算在一条直线上受三个力作用的浮力问题。

所以考生在做题的时候可以根据考试要求选择合适的题目。

三、解题方法物理中考的最后一道大题解题方法很难有总结性的,针对不同的题目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可以给考生一个基本思路。

无论是考查什么知识点,解题步骤就是审题→分析→列式→代入→计算。

考生觉得难,就是难在分析这一步上,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分析题目考查什么知识点,知识点对应的等式是什么,如果等式中有哪个物理量还未知,那么未知量可以通过什么公式计算,以此类推,考生一定可以写出一个只包含一个未知量的等式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代入计算了。

四、小结仅仅通过简单的`文字是解决不了很多问题的,但是可以给考生提供一个复习方向。

想要战胜物理的最后一道大题,那么就需要“良好的心态+过硬的实力+答题的技巧”。

祝愿每一位参加中考的同学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能攻克这个难关,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物理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解题技巧1. 哎呀!中考物理的解题技巧之一就是要认真审题呀!就像你找宝藏,得先清楚宝藏图一样。

比如有道题问你“这个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运动”,那你就得立刻想到摩擦力为零啊,可别马虎了!2. 嘿,还有一个技巧很重要哦,那就是画图辅助呀!不就像你迷路了画个地图找方向嘛。

像算力学题目时,把各种力都画出来,一下子就清楚啦。

比如一个物体挂在墙上,你画出重力和摩擦力,是不是很好理解了?3. 哇塞,一定要记住公式啊!公式可是解题的法宝呢,就好比战士上战场手里的宝剑一样。

比如压强公式 p=F/S,你得熟练运用呀,不然怎么做题呢?4. 注意单位换算呀!这可不能小瞧哇,就像你买东西得认清货币单位一样。

比如把厘米换算成米,出错了可就全错啦。

比如题目给的是厘米,你却当成米去计算,那可不行!5. 多想想生活实际呀!物理不就在我们生活中嘛。

好比说电灯泡,为什么会亮,这不就是物理知识嘛。

比如有道题问你生活中的省力杠杆,那你就得想想剪刀、钳子这些呀。

6. 别着急下笔呀,先思考思考。

这就像跑步比赛前要先热身一样。

比如说看到一道复杂的题,别慌,冷静下来分析分析,找到关键点再动手。

7. 做实验题的时候要细心啊!这就如同搭积木一样,一个步骤错了就全乱啦。

像记录数据啥的,可千万不能马虎哟!8. 学会归纳总结呀!把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对比,这和整理你的玩具一样。

比如浮力的题目,总结一下不同情况下的解法,以后遇到就轻松啦。

9. 大胆去试呀!别害怕做错。

就像你学走路会摔跤一样,但最后不也会走得稳稳的嘛。

遇到难题别怕,试一下也许就找到方法了呢!我觉得呀,只要掌握了这些解题技巧,中考物理肯定能取得好成绩!。

2017年中考物理四大题型解题技巧

2017年中考物理四大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备考辅导2017年中考物理四大题型解题技巧选择题要注意审题选择题对考查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准确性有较强的鉴别作用,在中考试卷占着相当比例。

几个选择题对学生选答有迷惑、干扰作用,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常因考虑不周而致错常。

所以要答选择题除了平时对物理概念掌握清楚牢固外,还要懂得在选答时应用选择性推理的方法来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

对于选择题应注意审题,平时在学习中要养成对一个问题多进行反思,必须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对所学知识全面掌握和透彻理解。

填空题覆盖面广要擅归纳填空题是物理命题考试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去年中考试卷中约占24%。

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1、直接填空题: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它可以根据自己对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熟记程度直接填题。

2、推理填空题:比直接填空题难。

它必须根据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经过分析、判断,才能填题。

3、计算填空:这类填空题在这几年中考试卷中,在填空题出现都比较容易。

填空题覆盖面广,复习过程中应懂得归纳两年来所学物理基本知识、规律,使之系统化,平时应注意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做备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

简答题多留意身边的物理问题随着课改的深入,简答题要求学生进行对物理问题的全面表述少了,本题题目主要来源于考生身边较为熟悉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相关问题,此类题目往往较为简单。

题目中用到的知识一定是平时已学过的知识,平时多留意我们身边的一些物理问题,多思考。

实验探究题不要丢开课本复习本大题在整张试卷中占的比例是最重的之一,考生应该给于足够的重视。

主要考查实验内容和实验探究能力,其题目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强。

此类题目考查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课本中有过的物理实验,都是老师们上课或复习时学过或探究过的内容。

因此复习时不能丢开课本,特别是课本的实验应重新进行详细复习。

丢开课本进行复习是极不明智的。

计算题注意解题过程计算题是物理中考五大题型中的最后一题。

中考物理的解答技巧

中考物理的解答技巧

中考物理的解答技巧中考物理的解答技巧一、注意解题规范计算题要注意单位问题,可在计算前,先把单位统一成基本单位,避免错误。

解题过程中,要每小问用序号分开,不要连在一起,书写清楚。

二、注意审题,把握细节,理清关系每次总要等到考试后,有同学在讨论时,才会发现原来少用这个条件,那个关系。

所以在考试中一定要审清题目,把握细节,理清各量关系。

特别是电学题一般会较复杂,建议可以针对每一问单独画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各物理量的数值。

给每个电器一个数字下标,以示区别,在解题时便于表示,也可以理清关系,避免混乱,张冠李戴的情况。

三、注意总结一些常见题的解题规律如电学上的度的有关计算,应该把单位统一成kw和h进行计算,不仅运算量小,而且错误率低。

而汽车类功率就应该用p=fv和w=pt来计算同样可以提高效率类似的还有机械效率,不计绳重和磨擦、由额定算实际等等都有固定的解题牢路。

四、要注重对结果的常规检验很多物理问题多是来之日常生活,不论过程如何,其结果一定会符合实际,一看结果就应能初步判断。

如算效率,如果出现特别低或高的情况,就应注意,一般效率会在60%--90%左右。

有的同学算电灯的功率出现2000W,一看就不正常,肯定错。

再如算密度时,其结果一般都会和某种物质相同,所以若结果是我们所知的物质,则一般没问题,否则就要注意了。

而象身高160M,体重500Kg的情况就更低级了。

五、作图要准备充分,作图规范要准备好工具,尺,铅笔,作图时注意虚线和实线,注意细节,比如垂直符号。

六、欲擒故纵解探究题近年在中考物理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探究题,且文字较多,很多同学看到就晕,就害怕。

但由于学生实际能力,我们的探究一般都是学过的,或结论比较明显的。

所以我们应该在完成此类题时,首先看第一句,明确探究的目的,然后直接由生活经验或平时所学得出结论。

中考物理简答题1.在游泳池边向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答: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要发生折射,人从空气看河底,实际看到的是河底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河底的位置浅。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答案解析部分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答案解析部分

江苏省苏州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答案解析部分看了答案还不懂的题,可以加微信咨询(tianyi700),但请注明零距离的网名,否则不予通过。

还有请尽可能的让小孩子多思考,实在搞不懂再问我,毕竟我平时还要上班。

机构勿扰,谢谢!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解析】解: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辨音识人”,判断的主要依据就是声根据不同人声带振动产生的音色不同.故选C.【解题关键及知识点】不同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色不同;不同人发声的音调、响度是可以相同的.2、【答案】A【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解析】解:A、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头发之间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A 符合题意;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直接升华成为气态,同时吸收热量.舞台上洒上干冰,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为“白雾”.故B不符合题意;C、冰冻的衣服晾干,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题关键及知识点】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3、【答案】B【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解析】解:A、湖水中景物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B、雨后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C、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不透明的树叶时,便在物体后形成影子,而没有树叶的地方光沿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光斑.故C错误.D、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B.【解题关键及知识点】(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4、【答案】C【考点】原子的核式模型,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摩擦起电的实质【解析】解:A、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产生电子,故A错误;B、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故B错误;C、光年代表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路程,是长度单位,故C正确;D、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宇宙中天体的位置在不停的变化,故D错误.故选C.【解题关键及知识点】(1)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2)领不同造成的,在摩擦的过程中束缚本领强的得电子带负电,束缚本领弱的失电子带正电.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3)光年代表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路程;(4)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5、【答案】D【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电功率【解析】解:A、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苏州五月份最低气温在15℃以上,平均气温远高于5℃.故B不符合实际;C、一块橡皮的质量在6g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g=6000m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40W左右,家用风扇的额定功率略大于此数值,在50W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解题关键及知识点】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6、【答案】D【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解:A.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和加热器并联同时工作,加热器不能独立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B.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加热器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和加热器并联同时工作,电动机不能独立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C.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和加热器串联同时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工作,加热器不能独立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D.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电动机工作,只闭合S2时加热器工作,电动机和加热器均能独立进行,故D符合题意.故选D.【解题关键及知识点】由要求洗衣和烘干均能独立进行可知,加热器和电动机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据此进行解答.7、【答案】C【考点】能源的分类【解析】解: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会污染环境,属于清洁能源;可燃冰属于新能源,也属于化石能源,使用后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可燃冰不属于常规能源,故C正确.故选:C.【解题关键及知识点】能源有不同的分类方式:(1)从产生方式角度划分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例: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二次能源:是指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例:电能、乙醇汽油、氢能、沼气.(2)从是否可再生角度划分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例: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例: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3)从利用状况划分常规能源:人类利用多年的,使用技术已经成熟的能源.例:化石能源、水能、电能.新能源:人类新近才开始利用的能源.例:潮汐能、地热能、太阳能、核能、风能.8、【答案】B【考点】惯性【解析】解:司机突然刹车时,车的速度减慢,而杯中水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前运动,故水可能会向前溢出.故选:B.【解题关键及知识点】本题中水面发生了变化,这属于惯性现象,所以解答本题需要根据惯性知识去解题关键及知识点.9、【答案】C【考点】电磁感应【解析】解:A、水果电池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是电源,不能电磁感应现象解释,故A错误;B、导线框绕底部有磁铁的电池转动的原理是电动机,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故B错误;C、旋转电扇叶片,电风扇内部的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使二极管发光,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故C正确;D、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故D错误.故选C.【解题关键及知识点】电磁感应现象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10、【答案】D【考点】物理学方法【解析】解: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A、用水流类比电流来建立电流的概念采用的是类比法;B、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需保持材料和长度不变,采用的控制变量法;C、用图象描述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采用的图象法;D、根据小磁针的偏转情况来判定磁场是否存在,采用的是转换法.故选D.【解题关键及知识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11、【答案】B【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解析】解: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松开手,小瓶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就会悬浮在水中;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都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沉浮的.故选B.【解题关键及知识点】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下沉.在气体质量一定时,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12、【答案】C【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电压表的示数U0=3V时,电路中的电流:I===0.3A,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3A,故A错误;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15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小=R总﹣R0=15Ω﹣10Ω=5Ω,则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5Ω~20Ω,故D错误;(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小===0.15A,电压表的最小示数:U0′=I小R0=0.15A×10Ω=1.5V,所以,电压表示数范围为1.5V~3V,故B错误;(3)电路中电流的电流:I=,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P2=I2R=()2R====,当R=R0=10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最大,P2大===0.50625W,所以,滑动变阻器的功率达0.5W,故C正确.故选C.【解题关键及知识点】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然后与电流表的量程和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相比较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得出串联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最小示数;(3)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I2R表示出滑动变阻器的功率,然后根据变形得出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二、填空题13、【答案】2.35;36【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长度的测量【解析】解:(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3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35cm;(2)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40”在“30”以上,说明温度高于0℃,为36℃.故答案为:2.35;36.【解题关键及知识点】(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14、【答案】火;a【考点】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解析】解:从安全的角度解题关键及知识点,火线首先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开关既能控制灯泡,又能在灯泡损坏时,断开开关,切断火线,更换灯泡时更安全,故B接火线,A接零线.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所以此图中a接地线;故答案为:火;a.【解题关键及知识点】家庭电路中,开关控制灯泡时,火线首先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家庭电路中,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15、【答案】光;电能【考点】超导体的特点,能量的相互转化【解析】解:自然界的一些生物自身能发光,如萤火虫、水母等,这是生物通过消耗自身化学能,转化为光能,故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超导材料在超低温的情况下电阻会突然减小为零,用超导体做输电导线,可以减小由电能到内能的损耗,提高传输效率;故答案为:光;电能.【解题关键及知识点】(1)解题关键及知识点该过程中消耗了哪种形式的能,进而产生了哪种形式的能即可判断;(2)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超导体的电阻为0,不会放热,所以电能无法转化为内能.16、【答案】静止;增大【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机械能【解析】解:在火箭携带卫星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与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卫星是静止的;卫星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加速上升,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故答案为:静止;增大.【解题关键及知识点】(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物体加速上升,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总机械能增大;17、【答案】空隙;比热容【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解析】解:(1)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空隙.,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渗透,进入彼此的分子空隙,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故答案为:空隙;比热容.【解题关键及知识点】(1)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因此常用来做冷却剂、取暖剂、防冻剂等.18、【答案】做功;6000【考点】燃料的热值,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解析】解:(1)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是因为酒精燃烧产生的燃气对外做功,消耗燃气的内能,变成盒盖的机械能,故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四冲程热机中的做功冲程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mq=2×10﹣4kg×3.0×107J/kg=6000J .故答案为:做功;6000.【解题关键及知识点】(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已知酒精的热值和质量,利用公式Q 放=mq 计算完全燃烧2kg 酒精放出的热量.19、【答案】(1)物距大于二倍焦距(2)靠近;缩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解:(1)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2)将光屏移至刻度线10cm 处,像距变大,则物距应减小,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此时像距小于物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1)物距大于二倍焦距;(2)靠近;缩小.【解题关键及知识点】(1)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20、【答案】绝缘;粗糙程度【考点】物质的基本属性,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解析】解:钳柄上套有橡胶套,因为这种橡胶是绝缘体,这样可防止触电;橡胶套外表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手与钳柄之间的摩擦的.故答案为:绝缘;粗糙程度.【解题关键及知识点】(1)橡胶本身就是绝缘体,用它修理电路时可防止触电,就可说明钳柄上套有橡胶套,是因为橡胶是绝缘体;(2)橡胶套外表面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说明表面粗糙,根据压力一定,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可知目的是增大手与钳柄之间的摩擦.21、【答案】7.5;75%;变大【考点】有用功和额外功,机械效率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析】解:(1)由图可知,n=2,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0.5m=1m .有用功为:W 有用=Gh=mgh=1.5kg×10N/kg×0.5m=7.5J ;(2)拉力做的总功为:W 总=Fs=10N×1m=1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75%;(3)增加所提物体的重力时,有用功增大,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变,额外功不变,这样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故答案为:7.5;75%;变大.【解题关键及知识点】(1)利用W=Gh=mgh求有用功;(2)由图可知,有两股绳子在拉重物,即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利用W=Fs求总功,再利用效率公式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有二:一是增大有用功,即拉更重的重物;二是减小额外功,如减小摩擦、减轻动滑轮重.22、【答案】(1)电磁波;3×108(2)方向性好、穿透力强(3)高度(4)0.148;0.592【考点】电磁波的传播,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的计算【解析】解;(1)GPS定位模块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2)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故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可探测无人机在飞行时遇到的障碍物;(3)大气压的大小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小,根据大气压的数值可以测定无人机的高度;(4)无人机提供的电能为:W=UIt=14.8V×l0000mAh=14.8V×l0A×3600s=532800J=0.148kW•h;最长飞行时间为:P===0.592h;故答案为:(1)电磁波;3×108;(2)方向性好、穿透力强;(3)高度;(4)0.148;0.592.【解题关键及知识点】(1)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电磁波速度等于3×108m/s,(2)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其穿透力强,方向性好等特点.(3)大气压的大小与高度有关;(4)根据UIt求出电能;根据公式P=求出时间.。

最新整理初三物理教案2017中考物理考点归纳电路图作图技巧.docx

最新整理初三物理教案2017中考物理考点归纳电路图作图技巧.docx

最新整理初三物理教案2017中考物理考点归纳:电路图作图技巧2017中考物理考点归纳:电路图作图技巧画电路图题型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1、看实物画出电路图。

2、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3、看图连元件作图。

4、根据要求设计电路。

5、识别错误电路,并画出正确的图。

一般考试就以上四种作图,下面就它们的作图方法详细说明。

(一)看实物画电路图。

关键是在看图,图看不明白,就无法作好图,中考有个内部规定,混联作图是不要求的,那么你心里应该明白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用铅笔尖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

(二)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

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

对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用两支铅笔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两支笔尖汇合,这个点就是汇合点。

并标出中文“合”字。

首先要清楚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

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分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看一看干路中分别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确的基础上开始作电路图,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

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多数情况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

(三)看电路图连元件作图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让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

若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

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

(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

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如何应对物理难题

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如何应对物理难题

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如何应对物理难题物理作为中考科目之一,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

物理解题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分享一些应对中考物理难题的解题技巧。

一、理清思路,分析问题在解题前,首先要对题目进行仔细阅读,理解题目所给的条件和要求。

有时候题目给出的条件可能比较多,而其中只有部分条件是需要利用的。

在理清思路的同时,对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筛选和分析,找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

二、画图、列式物理问题通常涉及具体的物体、力、速度等物理量,通过画图或列式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和理解题目。

对于力的题目,可以通过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有助于直观地理解问题。

对于涉及速度、时间、距离等问题,可以通过列式整理相关的物理量,帮助找出问题的关键。

三、熟练掌握公式物理解题过程中,熟练掌握相关的物理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掌握基本公式,例如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的计算公式等。

在解题时根据已知条件,运用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还要学会根据题目需要进行公式的转换和组合,灵活运用。

四、多做题,刻意练习物理解题需要不断的练习。

只有不断地做题,才能培养解题的思维习惯和技巧。

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耐心思考。

刻意练习能帮助我们找到解题过程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且持续地进行改进。

五、注意单位和数量级在物理解题中,要特别注意单位和数量级的换算。

由于物理涉及到各种不同的量纲,单位的转换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要根据题目要求,将所给的量转化为合适的单位。

同时要注意数量级的换算,有时候可以通过估算来验证和判断答案的合理性。

六、遇到综合题,分步骤解决在中考物理中,有些题目是综合题,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进行解答。

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取分步骤解决的方法。

先针对其中一个知识点进行解答,然后再将结果运用到其他知识点中,最终得出最终答案。

这样可以避免知识点混淆和解题思路混乱。

七、理解物理原理,多动手实践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想更好地掌握解题技巧,就必须理解物理原理,并进行实际操作。

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技巧解读

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技巧解读

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技巧解读
中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技巧解读
切入点一: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基本图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添加辅助线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北京中考来说,只有一道很简单的证明题是可以不用添加辅助线的,其余的全都涉及到辅助线的添加问题。

中考对学生添线的要求还是挺高的,但添辅助线几乎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构造一些常见的基本图形。

切入点二:做不出、找相似,有相似、用相似
压轴题牵涉到的知识点较多,知识转化的难度较高。

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入手,这时往往应根据题意去寻找相似三角形。

切入点三:紧扣不变量,并善于使用前题所采用的`方法或结论
在图形运动变化时,图形的位置、大小、方向可能都有所改变,但在此过程中,往往有某两条线段,或某两个角或某两个三角形所对应的位置或数量关系不发生改变。

切入点四:在题目中寻找多解的信息
图形在运动变化,可能满足条件的情形不止一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解或多解,如何避免漏解也是一个令考生头痛的问题,其实多解的信息在题目中就可以找到,这就需要我们深度的挖掘题干,实际上就是反复认真的审题。

总之,问题的切入点很多,考试时也不是一定要找到那么多,往往只需找到一两个就行了,关键是找到以后一定要敢于去做。

有些同学往往想想觉得不行就放弃了,其实绝大多数的题目只要想到上述切入点,认真做下去,问题基本都可以得到解决。

2017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技巧

2017年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技巧

2017年中考物理计算题的特点计算题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它既能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同时又能体现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答计算题应该首先明确它的特点,避免盲目和无从下手的尴尬,同时明确题目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找准关系,有的放矢的按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计算题在许多省市考题中常被列为压轴题目.计算题的特点是:(1)结果合理性这类题能反映学生对自然界或生产、生活中若干事物的观察和关心程度.它要求学生用生活实践,社会活动的基本经验对题目的计算结果进行判断,留取合理的,舍弃不合理的.(2)知识综合性这类题往往是把几个或几种物理过程及物理现象放在一起,利用各个过程或各种现象之间的相切点,解答要解决的问题.它反映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应用性这类题是把物理知识浸透到社会实际操作和应用到生活体验中,它能够反映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情感,同时也能反映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操作的认识水平.2017年中考物理计算题答题技巧计算题可以用多种方式考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思维方式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因为计算题的分析解答过程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知识的能力水平.计算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是: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现象和过程,确定给出的条件或题目中隐含的条件.第二步:找关系,也就是针对题目内容分析综合,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选择适合的规律和公式,找准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第三步:列出表达式.这一步是在明确了各个已知量、未知量及某个物理量在题目中叙述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变化时存在的关系,根据公式或规律列出相应的表达式,并推导出待求物理量的计算式.第四步:代人数据求解,这一步是把所用到的已知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后,把已知量的数据代人计算式中,通过正确运算,得出答案.同时对答案进行合理化验证,最后确定正确答案。

2017年中考物理辅导-选择题解答技巧.doc

2017年中考物理辅导-选择题解答技巧.doc

2017年中考物理辅导-选择题解答技巧对于中考生来说物理成绩至关重要,它是一门能够拉分的学科,因此想要取得好成绩必须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下面为大家带来2017年中考物理辅导-选择题解答技巧,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

1、直接判断法。

通过观察,直接从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正确结果,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

它适合于基本不转弯且推理简单的题目。

这些题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的题目。

2、淘汰排除法。

这种方法要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先将明显的错误或不合理的备选答案一个一个地排除掉,最后只剩下正确的答案。

注意有时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那就是排除正确的选项。

3、逆向思维法。

这种方法是从选的各个答案入手,进行题意分析,即是分别把各个答案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作为已知条件,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分析,倒推出题中需成立的条件或满足的要求,从而在选项的答案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4、归谬法反证法。

这种方法是先提出和定理中的结论相反的假定,然后从这个假定中得出和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这样就否定了原来的假定而肯定了定理。

5、概念辨析法。

概念辨析法是对题目中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辨析,确定正误的方法。

6、计算求解法。

计算法是根据命题给出的数据,运用物理公式推导或计算其结果并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正确的选择,这种方法多用于涉及的物理量较多,难度较大的题目。

7、推理法。

根据题给条件,利用有关的物理规律、物理公式或物理原理通过逻辑推理或计算得出正确答案,然后再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选择。

8、赋值法。

有些选择题展示出一般情形,较难直接判断正误,可针对题设条件先赋值代人进行检验,看命题是否正确,从而得出结论。

2017年中考物理辅导-选择题解答技巧是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能够科学的备考中考物理,这样大家就能在物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谈谈中考物理题的解题技巧

谈谈中考物理题的解题技巧

谈谈中考物理题的解题技巧1.读题理解:在解答物理题目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给的信息和要求。

要仔细辨别题目中所提到的物理概念和量词,以及所给条件和公式。

只有正确理解题意,才能有针对性地解题。

2.建立物理模型:在解答物理题目时,可以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和要求,建立物理模型。

通过分析题目的特点,将题目抽象为物理公式和关系。

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和问题的关键点。

3.利用公式和关系:在解题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并运用物理公式和关系。

要注意公式的合理性和适用范围。

对于常用的物理公式,要反复练习和记忆,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熟练运用。

4.数据转化:有些题目给出的数据和单位可能不是直接使用的,需要进行一定的转化才能进行运算。

例如,长度单位的换算、速度单位的换算等。

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要灵活运用数值转换的方法,将数据换算成统一的单位进行计算。

5.图表分析法:对于一些图表题目,要运用分析法进行解答。

首先要仔细观察图表,明确图表所反映的物理规律和关系。

对于不同的图表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例如直线图可以利用斜率表示物理量的变化率,曲线图可以观察曲线的形状和斜率的变化等。

6.逻辑推理:在解答一些复杂的物理题时,可以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

图表分析和物理公式是离散的,用它们很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

所以可以逐步推导,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未知结果。

要善于利用已知信息,揣测题目的隐含条件,并逐步推演出答案。

7.注意计算准确性:在解答物理题时,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加减乘除、单位换算、数据代入等步骤都要仔细核对,避免计算错误。

要重视有关精度的要求,合理保留位数,注意四舍五入和近似的问题。

8.记住解题方法:在备考过程中,要总结物理题的解题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题流程和策略。

对于一些常见的题型,可以建立思维模式和解题思路,以便在考试中快速准确地解答题目。

总的来说,中考物理题的解题技巧主要包括:读题理解、建立物理模型、运用公式和关系、数据转化、图表分析法、逻辑推理、注意计算准确性和记住解题方法。

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快速解答物理难题

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快速解答物理难题

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快速解答物理难题物理是中考科目中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和抽象的一门学科,许多学生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常常感到头疼和困惑。

那么,如何运用正确的解题技巧来快速解答物理难题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帮助学生们提高解题效率。

一、细致分析题目在解答物理难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仔细阅读和分析题目。

通常题目中会给出一些已知条件,例如物理量的数值、测量仪器等,学生需要将这些条件提取出来并进行整理、归类。

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判断题目是否是静态问题还是动态问题,这对于后续的解题思路有很大的影响。

二、理清解题思路在理清解题思路时,首先要明确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再结合已知条件进行分析。

物理问题通常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关系,并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的公式或定理。

通过这种思路,可以缩小解题范围,提高解题的针对性。

三、灵活使用公式与定理在解答物理难题时,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物理公式与定理。

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公式与定理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学生还要了解不同公式之间的关联性,这样可以在解题中更加灵活地使用公式,避免混淆和误用。

四、画图辅助解题在解答物理难题的过程中,画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题方法。

画图有助于帮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问题,清晰地表示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解题提供更直接的思路。

此外,画图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减少解题中的错误。

五、注重解题策略解题策略对于解答物理难题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解题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逆向思维、巧妙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或者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思考,学生的解题能力将得到不断提升。

六、多做习题多练习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掌握。

因此,在备考中,同学们需要多做大量的物理题目,不断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提高解题的熟练度,增强对物理题目的解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备考辅导
2017年中考物理最后一道解答题解题技

一、摆正心态
虽然说心态这种东西虚无缥缈,但是在考试的过程中它确实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心态可以保证考生正常发挥,甚至是超水平发挥。

那么从现在开始,考生一定要勇于面对最后一道题,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也要去尽力完成,只有这样才能正常看待题目。

调整心态的另外一个方式就是考生要弄清楚这道题的出题思想,6分或者7分的一道大题,往往分成3问,不可能这3问都非常的难。

第1问送分,第2问考查知识点的基本解题思路,第3问才是有难度的考查,进而区分考生水平。

所以考生答题可以保1、2问,争第3问。

二、习题类型
纵观近五年中考真题,不难发现最后一道题考查的都是力学知识,各区的模拟可能会出现一些电学的内容。

所以在平时我们练习的题目应侧重于力学内容,比如压强和浮力的题目。

2015年中考《天津市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
要求的“约定”说明》中有详细说明:①对于液体压强、压力问题,不涉及非直壁容器的相关分析与判断。

②浮力的计算不与简单机械综合,且不要求三力以上的繁杂计算。

③能够分析和计算在一条直线上受三个力作用的浮力问题。

所以考生在做题的时候可以根据考试要求选择合适的题目。

三、解题方法
物理中考的最后一道大题解题方法很难有总结性的,针对不同的题目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可以给考生一个基本思路。

无论是考查什么知识点,解题步骤就是审题→分析→列式→代入→计算。

考生觉得难,就是难在分析这一步上,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分析题目考查什么知识点,知识点对应的等式是什么,如果等式中有哪个物理量还未知,那么未知量可以通过什么公式计算,以此类推,考生一定可以写出一个只包含一个未知量的等式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代入计算了。

四、小结
仅仅通过简单的文字是解决不了很多问题的,但是可以给考生提供一个复习方向。

想要战胜物理的最后一道大题,那么就需要“良好的心态+过硬的实力+答题的技
巧”。

祝愿每一位参加中考的同学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能攻克这个难关,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7年中考物理最后一道解答题解题技巧.doc [全文共838字] 编号:8101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