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0 引言 (3)
1 俄罗斯文化及其传入中国东北 (4)
1.1 俄罗斯的文化特性 (4)
1.2 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东北的传播方式 (4)
2 俄罗斯文化传入中国东北的原因 (6)
2.1 自然原因 (6)
2.3 人文原因 (7)
3 俄罗斯文化中国化 (10)
3.1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 (14)
3.2 俄罗斯文化与中国东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
结论 (3)
参考文献 (14)
题目:浅析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
摘要:本文对俄罗斯文化特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比较,阐明了俄罗斯文化传入中国东北的主要方式,包括俄罗斯侨民,旅俄华侨,中东铁路修建、兴建和经营工商企业,军事入侵等。同时对俄罗斯文化传入中国东北的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揭示了俄罗斯文化与中国东北文化交流的必然性。近现代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较大,已深入到中国东北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代中国以及中国的东北文化与俄罗斯文化交流融合需要更进一步加深,并通过两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增进两国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关键词: 俄罗斯文化中国东北文化
0 引言
处于东北亚文化圈的俄罗斯文化,是加入到东北文化中最晚的一个类型,并且是东北亚中唯一的一个非东方型文化。俄罗斯文化对于东北亚文化有很大影响,对于我国而言,东北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使其与俄罗斯文化之间有着很深的联系,特别是近代以来,俄罗斯文化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传入东北地区,既有文化产品的传入,又有大量的移民和侨民。俄罗斯文化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影响很深、很广泛,包含了生活、语言、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通过研究解读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地区文化的影响更加有利于促进中俄两国的深人交往和发展,因此,一直以来国内学术界都很重视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交融。例如:就文化特色而言,雷丽平[3]在《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特征》中强调俄罗斯文化中的“双重性”、“两极性”以及综合东西方文化有点的集体主义,坦诚、淳朴等优良品质是其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色。就传播途径而言:唐戈[2]、逯忠华[9]等人认为俄罗斯侨民,旅俄华侨,中东铁路修建,军事入侵等是其主要途径。就其影响而言,陶丽[7]在《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东北地区所产生的影响》中提到其影响包括工业、生计方式、文化语言等方面。安启年[11] 在《现代化视阈中的俄罗斯文化》中论述了俄罗斯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历程,以此表明俄罗斯文化特性以及对周边国家地区的影响。王世才[4]在《中国东北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对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对俄罗斯和中国东北文化的交流融合进行了原因分析,论证了俄罗斯文化和中国东北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必然性。李晓莹在[8]《浅析俄罗斯文化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影响》中详细介绍了俄罗斯文化的渗入对中俄两国文化关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俄罗斯文化自身文化特性和优秀的文化蕴底深刻影响着中国东北文化,其独特的双重性使得自身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和吸引力,由于其广泛的传播方式,深深的渗透到中国东北文化之中,对中国东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俄罗斯文化的特性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对其宏观结构,矛盾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俄罗斯文化的传播方式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对俄罗斯文化与中国东北文化的交流融合提出了详细的观点论述。提出了俄罗斯与中国东北文化交流融合的必然性。随着历史的进步,两国之间交流的日益深入,俄罗斯文化与中国东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将会进一步加深。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接受优秀的俄罗斯文化,推动东北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1 俄罗斯文化及其传入中国东北
俄罗斯文化对于东北亚文化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于我国的东北文化影响深远,在分析这些影响的同时,我们先对俄罗斯文化进行剖析和探讨,对我们下一
步的研究大有裨益。
1.1 俄罗斯的文化特性
有俄罗斯人就有俄罗斯文化,并与俄罗斯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俄罗斯地大物博,横跨亚欧两个大陆,跨越温带和寒带两个气候带,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俄罗斯文化业显现出了它的独特性和融合性的一面。下面,以下三方面入手对俄罗斯文化进行分析、认识、探索、总结。
(1)宏观上看,俄罗斯文化既不是纯粹的西方文化,也不是纯粹的东方文化。它是处于两者之间的、又兼有两者文化特征的一种独立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说,俄罗斯文化有着一种非常明显的“双重性”或“中间性”,之所有具有这样的“二性”,不仅是由于俄罗斯在地理上兼容欧亚两个大陆的特特性,更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俄罗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到来自东西方政治、文化、经济的影响,并把这些影响融合到自身的文化中去。在历史上,俄罗斯文化先后接受了来自西欧的拜占庭文化和亚洲的蒙古文化,这个在中国的元朝时期显得尤为突出。并且,其接受这两个强势王朝的强大文化时,不仅仅被它们的习俗所感染,更是被它们特有的政治经济制度所控制,所以,这两种文化在俄罗斯是影响深刻而深远的[a]。正是因为俄罗斯具有这种融合性的文化特征,俄罗斯文化业成为了世界文化交融的典范,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就俄罗斯文化的内部结构而言,它最鲜明的特征是“两极性”。俄罗斯文化的两极性,一方面来自东西文化在此的碰撞和斗争,另一方面来自俄罗斯社会中上下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尖锐的冲突和深深地分裂。俄罗斯的等级制、农奴制世界闻名,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尖锐,严重阻碍俄罗斯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也使得俄罗斯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比起其他欧洲国家来说,慢了好几十年,这同时也是俄罗斯后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之一。总的来说,其内部存在的这种国家内部的断层和两极化使得俄罗斯的现代化之路充满坎坷,但是造就了世界上这独一无二的文化——俄罗斯文化。(3)在俄罗斯文化的许多矛盾现象中,无个性的集体主义、强烈的宗教意识和由此而产生的善良、诚实、人道、普济主义以及对国家制度的忍耐精神等等,是俄罗斯文化的本质特征[b]。外来的基督教在俄罗斯已民族化,宗教民族主义是典型的俄罗斯现象。俄罗斯人对国家、集体的服从,对国家和制度的忍耐精神,无论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是非常突出的。在历史上,农奴们对国家的反抗事件屈指可数,很多农奴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也只是选择逃亡,而现代看来,俄罗斯人民都是任劳任怨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描述的人群都是用坚韧和顽强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当下俄罗斯的物价水平和实际收入水平在整个欧洲差不多是差距最大的,但是俄罗斯人民仍然没有游行、没有抱怨,仍然在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西方宗教式的助人精神,即普济主义让他们肩负沉重的劳动而无怨言;东方式的勤劳与诚实让他们在从事商业活动中从不骗人(就整体而言)。无论在历史和现实中,俄罗斯人勤劳、奉献、诚实和助人的精神都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
1.2 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东北的传播方式
从十七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叶,这个时期是中俄友好交往的时代。1689年中俄就东段边界问题达成了协议并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中俄进入了正常平等交往时期, 双方的边境贸易往来密切。而到了十九世纪末, 沙俄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加剧,而俄罗斯文化此时通过修筑连通东北的中东铁路得到进一步传播。在这段时期内,俄罗斯因为修筑了到中国东北境内的铁路,并通过传教士、修建教堂、开班报刊、创办企业、建立学校,让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