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摘要:高中化学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新高考方案的背景下,如何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新高考方案要求化学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重视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基于此,本文对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高中化学教学对策,希望能够为广大高中教师提供参考[1]。
关键词:新高考方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引言:随着新高考方案的实施,高中化学教学需要结合新高考方案进行相应的改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新高考方案来看,化学教学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化学知识更加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且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
因此,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一、转变化学课堂教学观念在新高考方案的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根据新高考方案的要求来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
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实践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并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等教学方法,以保证化学教学质量。
高中化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电化学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电特性和电场强度等方面的知识。
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谈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有效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成效。
因为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升。
可见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显得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呢?一、有效备课现代的课程观把课程理解为一种以人类生活经验和个体生活经验为内容,通过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对这些内容的批判和反思性实践,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中发展性的教育中介,教师和学生是这样的发展性教育中介的创生者。
而“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
课程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书本知识,而应该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履行情景”。
策划课堂45分钟,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设计。
尤其是关注备课中的信息采集,要求有比较大的教学信息量,扩大信息来源,并且要求信息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追寻学科前沿。
“把最能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知识教给学生,把教学引入学科领域的前沿”。
二、有效讲授优化讲解,重视课堂讲授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倡导简洁、精炼、有效度的课堂讲授,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
(1)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动机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直观手段以图象、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来反映事物本质,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2)优化知识点理解,激发学习动机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反思学习,有些知识点不能强加给学生,教师要让学生借助某种比喻、神似的表情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浅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科学探索今 天·169·引言与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相比,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更加枯燥乏味,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分散注意力,不能有效地跟随教师教学思路,导致自身学习成绩较为低下。
对此,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注,进而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提高自身化学学习效率,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1.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 师生间缺乏交流互动良好的交流互动不仅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还能营造良好的化学课堂气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然而,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与教师交流的机会,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难以集中注意力,还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导致课堂气氛枯燥沉闷,教师无法收获学生的课堂反馈,教学效率低下。
1.2 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但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并没有对新课标的教育内涵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这就导致他们在课程安排和课程设置时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将过多的时间都运用在讲解理论知识方面,忽略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学习流于形式,难以做到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1.3 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忽视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就要积极开展化学实验,让学生能够获得直观的学习体验。
然而,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开展化学实验,导致化学实验教学处在边缘化的地位。
而造成这一原因的就是教师认为开展化学实验需要准备的东西较多,如果要采买这些物资就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所以极少在课堂上开展化学实验,使得学生没有参与化学实验操作的机会,无法做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言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课程作为学生接触化学的主要途径,在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成绩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有效性的定义在探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该概念的定义。
有效性通常指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成果和发展的程度。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等。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与化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只有通过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才能够对化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影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习动力的方法。
例如,通过趣味化的实验设计、探索性学习和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交流思想,并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促进自己的学习。
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教师角色的转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案例、实验和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和策略5篇

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和策略5篇高一化学下学期教学计划和策略1本学期,我担任高一(25)、(26)、(27)、(28)四个班的化学教育教学工作。
为更好的开展工作,特制订教学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建议》,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进行。
在教学中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课程观。
二.教学要求1.认真研究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为重点,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寓思想教育与课堂教学中,推动学生健康发展,深化教育改革。
2.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提倡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使教学工作课题化。
教师要努力提升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讨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实验方案,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开拓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备课活动中,要把课堂教学改革,德育教育放到首位。
在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的确定、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单元的测试与评估、课内外辅导活动中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去思考设计。
3.做好调查研究,真正了解高一文、理科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认真研究学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分类指导,正确处理对不同类学校和不同类学生的教学要求,重视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高中化学的几种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的几种教学方法高中化学的几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也是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中化学的教学方法一、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简明生动而富有逻辑性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能在较短时间内简捷地传授大量知识;方便而又及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特别是对化学教材中抽象的内容,必须通过教师启发性讲授以促使学生积极地思维。
初中化学教学中一切其他的方法,都必须和讲授相结合。
因此,讲授法是化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具体运用中,因进行的方式不同,讲授法又分为:讲述法、讲解法和讲演法。
1.讲述法多用来学习一些感知不太丰富的知识。
此法的特点在于教师充分运用生动形象的口头语或配合以图表,叙述所讲的对象或描绘事实材料。
2.讲解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辅以表情姿态,向学生传授知识、输送信息的一种教学方法。
3.讲演法是教师指定学生以朗读方式表述教材内容的方法。
常常用在印证、加深、补充所讲内容,可弥补教学语言的不足,增强讲授内容的生动性和可信性。
二、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例如:利用实验法引导学生学习“铁和铁的化合物”。
铁的化合物常有不同颜色,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实验直接感受化学中的颜色美,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颜色证实物质的存在及检验物质的性质,也是化学学科的一个特色。
三、探究法所谓“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摘要:化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化学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转变,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趣味性,并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验操作,还要学生进行具体的生活实践,促进高效化学教学课堂的形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新课程标准开展的。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希望教师能通过改善教学观念并进行多样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让他们的创新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巨大魅力。
一、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就有动力去克服学习上的阻力,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学生的动力才会更加持久,学生才会积极地去学习。
因此引入新课时,要创造一种能迅速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对所学的新知与自己的兴趣相联系时,学生对新知的认同感就越强,他们接纳新知的愿望也就越强烈。
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想让情境创设的恰到好处,就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让学生的情感在情境的创设下更快的投入到知识的获取中。
首先,从获取知识的角度出发,知识的获取总是发生在一定情境之中,学生需要在不同的情景中重新构建自己的化学认知,并获得有意义的化学知识,从教师层面上来说,高中化学教师要把知识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
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教学目标明确,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突出哪些重点,突破哪些难点都一定要认真的揣摩。
要想成为学生们喜欢的教师,就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磨练,无论多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技巧,都要通过实践才能够掌握。
其次,学习化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具体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不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
比如在上高中原电池教学的内容时,教师为了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进行了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分别将铁丝和铜丝放在了稀硫酸溶液中,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不同的实验结果,然后根据组内同学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之下,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新课程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议高中新课程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实施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
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条重要途径。
笔者结合高中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探讨实施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确定全面化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部分构成。
这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相互渗透构成了化学课程总目标的完整结构体系。
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首先要根据高中化学的两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整体把握,统筹安排,制定出学年、学段总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并把它们分解到每一节课中,形成科学合理的“目标群”。
使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学会了方法,增加了体验,同时还培养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精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学1.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是决定“有效教学”的理想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在确定教学方案时,必须抓住核心内容以化学观念和方法教育为核心来整合教学内容,而不是单纯地教知识。
每节课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会这些知识背后的原理和方法。
如,苏教版化学1专题1中的“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一节,可以这样设计教学:首先告诉学生所有的定量实验的核心问题是在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物质的数量准确,然后运用这一原则来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各个步骤,引导学生思考:①为何在准确配制溶液时要使用容量瓶,而不用我们熟悉的量筒?②为什么必须冷却溶液?③为什么要用玻璃棒引流?④为什么在定容时要改用胶头滴管?这样,将操作的细节作为原理的运用,学生更容易掌握,而不是背诵实验步骤。
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从教学目标、教学氛围、问题情景、学生主体观、教学方式、教学媒体等方面提出了实现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问题;情景策略目前的中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
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
本文结合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有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备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其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1.确定全面化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度。
2.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
”新课程课堂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
众所周知,写字“气和字则秀”,同样课堂教学“气和课则优”。
可见,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
二是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
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
实践证明,环境越和谐,亲和力越强,教学越有效。
3.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有效的学习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实现的,脱离具体情景的学习往往导致机械记忆和被动地接受。
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往往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包括小组讨论、实验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注重实践操作:化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4. 倡导合作学习:化学知识的学习往往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教师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讨论和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讨论,相互促进,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5.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不尽相同,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6. 创设情境教学:将化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设情境教学,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地讲解化学知识。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实际案例或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7. 多媒体辅助教学:化学是一门图示性科学,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化学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8. 提供反馈和评估:教师应当定期给学生提供反馈和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及时进行调整和辅导。
教师可以通过测试、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师应当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注重实践操作、倡导合作学习、个性化教学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策略

人教版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策略高中化学是高中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多学生由于化学学课自身的特殊性和学习要求较高就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畏难的状况。
本文提出了基于人教版教材的对学生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此方法上对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改进。
标签:人教版;高中化学;探究式学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在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中得到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而使用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为高中化学课堂增添了活力。
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人教版教材在高中化学课堂的使用和探究式教学策略。
1.创设探究教学情境在化学课堂之上,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或者是有意义的生活现象,设置具有启发性质的化学问题,从而创造出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顺畅”又“曲折”,寻找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给学生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学生在这样的探究情境之中会激发起自身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授“原子结构与性质”中的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一般情况下酒精灯是用火点燃的,是否可以用水点燃呢?”学生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否定的.这时教师可以将“水”滴到酒精灯上,酒精灯就会燃烧起来,学生充满了好奇与不解,颠覆了学生之前的观点,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心理.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解释这是由于在水中添加了一定的金属钠.这样学生就会在心生疑问“为什么金属钠会有如此作用”,从而对金属钠的性质产生探究兴趣,在进行教学时也方便了许多.再如在教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教师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食物腐烂现象,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食物在夏季会更容易腐烂”,学生在经过自身的思考与他人的交流之后就会得出相关结论,夏季温度过高,化学反应的速率也相对较快,因此,食物更容易腐烂.进而得出“温度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具有一定影响,且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就越快”.高中的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质,这对于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发挥自己的探究能力,对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化学研究方法也是不利的.而探究式的化学实验教学则创造了优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实验中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操作开阔思维,发挥主动性,积极创造.教师应当选择一些符合实际,符合学生水平的化学实验,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计划,尽量让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利用探究性的实验来挖掘学生解决问题和形成科学方法的潜力.2.培养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其目的并非仅仅只是获得知识,更为关键的是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渐渐养成探究的良好习惯。
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探讨

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探讨邮编:032100摘要:高中化学教学中出现的学生理论学习与现实应用脱节,自主学习能力没能得到有效提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大部分从事化学教学的教师。
如何通过知识点的梳理和重构建立一套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本文在重构化学关键知识点的基础上,探究了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方式,为高中化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探讨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问题(一)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点的传授1. 缺乏对学生实际问题的引导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于偏重知识点的传授,忽视了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知识应当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实践中。
然而,现行教学模式常常未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流于形式,缺乏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2. 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高中化学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导致学生对化学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和抽象,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兴趣爱好的结合,使得学生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对化学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深入学习程度。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1. 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较为普遍目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述和传授为主。
学生在课堂上扮演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限制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 缺乏有效的互动与合作学习机会教学方法的单一还表现在缺乏有效的互动与合作学习机会。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及策略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及策略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对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思想理念、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上,要求不断地创新与改进。
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实现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谈一下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策略研究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1.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
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熟能生巧”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
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
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家长不得不靠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没有完成的任务,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2.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新课标下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新课标下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在化学教学中做好化学理论教学、做好情感引导、强化实践能力这三项任务,化学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而是三维教学目标.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意味着教师必须优化化学教学方式,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关键词:新课标下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引言对于高中时期的化学教学,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基本的学习能力培养的方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的掌握,这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可以为后续更为复杂的知识内容学习打下基础.高中化学中实验的内容在不断增多,很多知识点的学习和物质性质的探究,往往是基于实验过程展开的.因此,教师要加大对实验教学的力度.一、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欲望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化学老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传递知识,增长学生化学知识的积累、运用等;其次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化学这门科学知识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其实作为化学老师我们知道,在所有化学课本的教学目标上,除了知识、技能的目标外,也有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但是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传统教育灌输式、反复练习等枯燥教学方法的影响,大多数老师忽视了学生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化学没有兴趣,学习的欲望不高。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每一个老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对化学不断学习的欲望,努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积极认识事物,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
比如,在给学生教学“原电池”之后,老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适当的原材料,鼓励学生自己去实验制作原电池,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欲望,加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结合教学研究,优化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标,对于教师的教学路线有着重要的指向作用。
高中化学课堂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高中化学课堂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摘要: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而且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从而大大增强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提问有效教学1.充分的备课老师在上课之前应进行充分备课,而备课又应以课程标准为前提。
教材是为课程标准最集中的体现,老师应该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有目的、有规划的备课。
为了有效地进行备课,老师还可以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通过集体讨论,将各自好的想法、思路加以整合,最终形成初步的教学方案。
最后,老师再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案加以适当、合理的修改,再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
另外,学生的课后练习题也不能随意布置,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可以将题目分类为基础题、拔高题、选做题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既可以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
2.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设置一些学生常犯错误的、存在思维误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发问的老师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反,一个不善于发问的老师往往会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沉闷压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
因此只有掌握提问的技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1营造良好氛围,引发学生提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在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中,才会敢于提问和质疑,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进而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所以在课堂活动中,要尤其注意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进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沟通及提问的氛围。
另外,老师要善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提问。
2.2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引导其进行思考和提问。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室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的时候,无法暴露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错失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机会。
实施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实施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已经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还要看多元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得体的教学方法,熟练的实验技能等等。
优化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建模式,是实施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多元目标,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对教学的认知目标突出了,但对教学的非认知目标比较忽视。
如在教学的知识运用和发展阶段,把练习内容一步到位与高考”接轨”等,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较少考虑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指导及创造精神的培养等,自觉地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公民素质的总体目标运作。
例如我们在教学《碳族元素》时,教学目标可确定为:①在学习碳的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硅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一些重要化合物的用途;②使学生初步掌握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关系,并通过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自然族的概念,为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作准备;③通过性质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依据现象作出结论的能力。
因此我们说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风向标,。
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
因此,我附着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可考虑:一是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二是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三是要结合哪些生活的实际?还要考虑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等等。
教学目标定得恰如其分,将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接受和掌握,从而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二、优化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达到这一点,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
首先是教学问题设计。
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高潮叠起。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策略

态投入 到教学实践之 中去 , 形 成 一 种 内 在 维 能 力 和 创 造 能 力 , 尤 其 是 在 化 学 实验 中
的驱动 力, 从 而 实 现 整 体 教 学 系统 的 高 效 通 过 自 己的 切 身 体 验 与 观 察 , 通 过 现 象 去 容 , 是激发学生发 散思维 、 创新 思维 , 也 可 运转 。 认识事 物的 内在本 质, 提 升 自己 的 动 手 和 以 是对 即 将学 习的 内 容 的 预 习和 资 料 准 备
一
水。 接 着 我提 出问 题 : 如 何 检 验 混合 气 体 中
含有水蒸气? 学生们各抒己见 , 充分 讨 论 检 验水 蒸气的试剂和检 验的先 后顺序 , 最 后
( 3 ) 实 践 探 究 的 有效 性 : 课 堂 教 学 的延
学 实 践 部 分 成 为 其 重 要 的组 成 部 分 。 要 想 伸 与 拓 展 。 化学 世 界 是 一 个 多 变 、 多彩的世界 , 中 构 成 和 实现 课 堂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 也 就 必 须
多彩与喜悦 。
干扰 , 于 是 在 检 验 之 前 应 该 将 S0, 除净 。 于
2 化 学 课 堂 有 效 教 学 的实 现 策 略
中学 化 学 课 堂 教 学 是 一 个 多 元 构 成 的 有 机 教 学 系统 , 其 内 在 多 种 教 学 结 构 和 教
是我们 设计出这样的 实验顺序 : 反 应 产 物 品 红 一碳 酸 氢 钠溶 液 一 品红 一澄 清 石 灰
知 识 传 递 过 程 的 有 效 性 是 课 堂 有 效 教 教学 有 效 性 的 重 要 内容 之 一 。 学 的重 要 步 骤 , 也 是 其 基础 性 步 骤 , 主 要 是
素质教育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

素质教育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高中化学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关键环节,而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成为重要问题。
下面将提出一些有效路径来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要注重知识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化学知识的静态接受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需要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看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示范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的奥妙,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这种模式在素质教育中已经不适用。
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报告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共同探讨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不只是考试成绩。
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通过实践操作和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要注重目标的明确和评价的科学性。
高中化学课程有一套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教师应该根据这些目标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同时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
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时也需要教师具备创新思维和教学能力。
教师应时刻关注教育教学的前沿动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包括注重知识的前瞻性和实用性、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目标的明确和评价的科学性,以及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
这些路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提高素质。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与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与策略研究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与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评价内容和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有效评价内容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小测验、作业和考试等形式,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例如元素周期表的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可通过作业批改或考试评分来了解学生的错误类型和易错点,从而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2.学生的实验技能: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实验技能对于学习和理解化学概念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实验报告的评分来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实验结论的合理性。
3.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化学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堂作业、小组展示和创新实践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有效评价策略1.多元化评价方式:不只依靠单一形式的评价,可以结合小测验、作业、考试、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及时反馈:及时反馈是评价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通过批改作业、考试和实验报告等方式,及时向学生反馈他们的表现和成绩。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个别辅导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及时改正错误和提高学习效果。
3.激励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应注重给予学生正面的激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努力学习。
可以通过表扬、鼓励和奖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
4.个性化评价:因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分组活动和小组展示等形式,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和策略应包括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技能、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内容,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反馈,激励学生并给予个性化指导。
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

2020年3期┆95研究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何文梅摘 要:在高中阶段,化学对于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当下的学习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在教学方面存在的困境,并对具体的教育方法进行革新,从而保证整个化学课教学更加的有效.下面,主要围绕化学课教学有效性的实施举措展开合理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对于高中生来讲,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新时期的发展趋势,加强当前教育模式的深入分析,了解具体的教学困境。
并分别从思想、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革新,从而保证所构建的化学课教学更加高效,所呈现的授课效果也更加突出。
一、高中化学课教学存在的困境分析在高中阶段组织化学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授课思想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够认识到生本地位。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所贯彻的授课思想和教育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明显相悖。
在授课思想上,教师仍延续应试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能力和素质的养成教育。
在授课方法上,也通常以灌输为主,导致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被动性。
因此,在接下来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教育活动所呈现的不良弊端。
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加强教育理念的全面革新。
二、高中化学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强调学生自主预习在化学课领域,作为教师需要加强预习环节的合理规划与设置[1]。
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自主意识,并通过预习掌握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启发与培养。
比如说,在针对“元素与物质分类”这一内容组织教学时,则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加强导学案的设置。
将具体的教学重点和学习目标进行明确之后,引导学生以导学案为支撑,积极探索相关的化学内容,掌握具体的化学知识。
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了解自身在化学课学习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既可以看做是义务
教育初中阶段化学学科的延伸,但对学科的教学内容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高中化学教学是不断寻求课堂学习实践收益最大化的过程,因此,教学策略的制定应该偏向有效性,以最小的人力、物力代价获取更丰硕的教育成果。
笔者从高中化学课堂教育的有效性策略角度展开研究,重点讨论如何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性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兴趣课堂改革有效性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分析
化学学科的开始是在初中阶段,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而高中教育本质上属于是中等教育范畴,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其中最明显的是,初中化学教育期间对学科内容的了解较为浅显,主要涉及的内容为化学元素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原理及理想状态下化学方程式计算;在高中阶段化学学科的学习以研究性为主,更深层次的探讨化学理论,相当一部分内容牵涉到实际应用。
从课堂教学方面来说,初中化学学科教育所处的层次较低,课时竞争力度不大,课堂教育的实践较为宽泛,任务较轻;而在高中时期化学学科的课堂教育时间明显压缩,同
时作为必修课也是高考分值的一部分。
虽然高考中化学分值所占的比例不大,但要完全掌握全科化学知识,依然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
在教学时间压缩、教学任务增加、面对高考等因素的影响下,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工作必然与初中阶段有所不同。
事实上,基于其研究型学科的特点,与其他类型的学科也存在明显的区别;为了满足教学需求,教师必须以课堂为基础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即在同等条件下以更少的人力、物力、精力成本,获取更大的教学成果。
要想强调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先了解这一学科的特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第一,紧迫性。
高中阶段除了艺术类考生所涉及的专业课程之外,一般来说不涉及选修课。
化学学科作为必修课之一,由于分值比例的关系在实践安排上无法与语数外等学科相比。
但是,由于化学学科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学习目的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学生必须消耗与语数外同样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紧迫性很明显。
第二,实践性。
高中化学学科中相当一部分课程需要在化学实验室内进行,尤其是根据新课标要求,在提“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化学学科的课堂教育时间更短。
一些需要实践的内容往往忽略掉,这给学习体系的构建带来了问
题。
第三,规律性。
高中化学学科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除了少部分与中学阶段存在联系之外,大部分是基于新的学习背景展开的,每一部分之间的关联性很强,例如酸、碱、盐三部分的内容中,从理论到原理再到计算过程,每一步都存在密切的关系。
如果课堂教育的环节发生了问题,势必影响整体进度。
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既是最好的老师,又是最有效的催化剂,它可以激发学生针对化学学科的学习热情,通过自身的探索来寻求未知领域的内容。
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化学任课教师从多方面进行,而且是基于课堂展开的,让学生适应课堂的化学学习节奏,形成一种快速进入兴趣模式的习惯,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的。
教师的热情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热情的主因,试想,如果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尤其是开头部分)照本宣科、高深莫测,学生自然就提不起精神。
一个良好的开头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也与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有很大的关系。
当兴趣形成以后,学生自然而然地会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基础课程,化学原理的解析再生动,都不如化学
实验更加直观。
因此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设计出一些简便的化学实验手段。
(二)创建课堂教学环境
高中教学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的关系,每个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都希望在短时间内把更多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但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的情况频频发生;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与学生的认知存在紧密的关系。
课堂认知与课堂思维有很大关系,有活力的课堂会促使学生不断思考,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在潜移默化中会构成有利于学生接受的课堂环境。
一般在课堂上,教师为了活跃教学气氛都会采取边解释边提问的方法,这样可以与学生取得一些互动。
但从课堂教学环境要素来说,依然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师的教课行为主导着整个学习节奏。
创设课堂教学环境的有效性,就必须转变学生地位,将学生作为课堂环境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这是在开端必须进行的,在课程开始之后就逐渐弱化自身的作用,促使学生不断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教师作为一个验证;尤其在实验课堂上的工作更是如此,在积极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会因为自己的成功而喜悦,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兴趣和环境是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
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不容易掌控的部分。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有较高的导入能力,同时掌握整个化学学科的节奏,循序渐进地推动学生转变。
参考文献:
[1]鲍雨侠.对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6):165.
[2]岳素芹.职业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工教育,2014(10):189.
(责编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