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锐角三角形精品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边c
对边a
b
C B
A 6
C B
A
一、复习引入
1、我们是怎样定义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正弦的?
2、•在Rt △ABC 中,∠C=90°,当锐角A 确定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固定值。
∠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呢?∠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呢?
引出课题:这节课继续探究锐角三角函数. 二、自主探究
1.一般地,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Rt △ABC 与Rt △A`B`C`,∠C=∠C` =90o ,∠B=∠B`=α, 那么与有什么关系?
分析:
类似于正弦的情况,Rt △ABC ∽Rt △A`B`C`, 所以
B A AB
C B BC '
'='',即 =
2.思考: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也似一个固定值?
3.得到:如图在Rt △ABC 中,∠C=90°,当锐角A 的大小确定时,∠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也分别是确定的.我们把∠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
即cosA=A ∠的邻边斜边
=a
c ;
把∠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 ,即
tanA=A A ∠∠的对边的邻边=a
b
.
例如,当∠A=30°时,我们有cosA=cos30°=
;
当∠A=45°时,我们有tanA=tan45°= .
4.教师给出: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
对于锐角A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sinA 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所以sinA 是A 的函数.同样地,cosA ,tanA 也是A 的函数.
5.例题:如图,在Rt △ABC 中,∠C=90°,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锐角的正弦概
念,结合正弦概念思考新的问题,引出课题.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类比锐角
的正弦概念进行思考,探究,比较验证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判
定说明当锐角度数一定时,它的邻
边与斜边的比值,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固定值,与 三角形的大小没有关系.
教师给出锐角的余弦、正切概念,学生理解认识,明确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三角函数. 教师让学生独立进行分析,如何使用
概念去求cosA 、tanB 的值,学生尝
试口答,教师板书,规范书写过程.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之后,由学生口答,说明依据. 学生谈本节课收
复习锐角的正弦概念,在此基础上类比探究锐角余弦、正切. 让学生体验一个锐角度数一定时,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是固定值的事实,为正确理解认识三角函数奠定基础. 理解认识概念,
明确不同的三角
函数中对应的比,全面系统的掌握三角函数知识.
学生应用三角函数概念求三角函数值,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能综合运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关系求边长. 巩固加深对锐角正弦、余弦、正切的理解和应
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为此获得成功的体验. 加强教学反思,将知识进行系统
BC=•6,sinA=
35
, 求cosA 、tanB 的值.
分析:由三角函数定义可知,求cosA 、tanB 的值必须先求出AB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 三、课堂训练 课本P65 练习1、2
补充:1.在△ABC 中,∠C =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则有() A. B .
C.
D .
2. 如图:P 是∠
的边OA 上一点,且P 点的坐标为(3,4),
则cosα=_____________.
3、在Rt △ABC 中,∠C =90°,如果cos A=4
5
那么tanB 的值为() A .35
B .54
C .34
D .43
4.在Rt △ABC 中,∠C =90°,cos A=4
5
,AC=12,
则AB= , BC= , sinA= , tanA= . 四、课堂小结
1.锐角的余弦、正切概念;
2.会根据边长求三角函数值,或根据三角函数值求边长; 五、作业设计
在△ABC 中,∠C 为直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已知b=3, c=14,求∠A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获,教师 完善补充强调
整理,总结方法,形成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8.1 锐角三角函数
余弦概念 锐角三角函数 练习 正切概念 例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