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机械论的盛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英国哲学家查理藤(Walter Charleton, 1619-1707)在1654年出版了《伊壁鸠鲁-伽 桑迪-查理藤自然哲学》
笛卡尔的机械哲学观
• 尽管十七世纪的机械论者一般都持还原论观点, 都会把自然现象的原因归结为微观粒子的作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机械论者都承认原子的存在。 • 笛卡尔 不接受原子与虚空 的存在,但是他却建立了 这一时期影响力最大的机械论 自然哲学体系。 《论世界》(1633) 《哲学原理》(1644)
伽利略认为热、味道、气 味和声响等都是具有不同 大小、数量和运动速度的 物质微粒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产生的感觉;组成火的 微粒也许最终能够分解为 不可见的原子,其运动就 变成了光。
格拉希 (Orazio Grassi, 1583—1654) 的指控
在1626年出版的《自 由和惬意思考的推理》 中指控伽利略的观点 违背了神学上关于圣 餐的学说。
• 建立这种哲学的首要目的:否定亚里士多 德“元性”说和“四因”说,否定经院哲 学,包括其中那种目的论的宇宙观。
• 笛卡尔机械论另一个目的:否定神秘 主义的活力论和泛灵论观点 笛卡尔对磁力的解说:在物质涡旋的 作用下会形成一些带有螺纹的物质微 粒,而磁石和铁块中都存在带有相同 螺纹的孔道;当罗纹微粒随涡旋运动 穿过磁石与铁块中的螺纹孔道时,会 将两者之间的空气驱开,从而使二者 彼此靠近,产生相互吸引的效应;每 一个磁石中的螺纹方向都是一定的, 因此当两块磁石中的螺纹方向一致时 (也就是异极相对)就会相互吸引; 反之,就会相互排斥。 否定磁力是某种宇宙灵魂的看法。”
• 机械论是欧洲近代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机 械论者一般把世界看成是时钟一样的机器,其 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啮合,形成一个整体,并按 照确定的法则运动。 • 机械论者都肯定自然现象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 性,并把它视为自然法则的具体体现。他们要 做的是要揭示每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但这种原 因不是亚里士多德式的原因,而是自然组成物 的运动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 • 机械论者的还原论(reductionism)观点: 宏观现象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较低层次上的物质 的性质与运动,并且最终都可以归结为物质基本 微粒的微观性质和运动。
• 笛卡尔 光的折射定律中机械论观 念 (《折光学》)
• 光是第一元素对以太的压力,这种压力表现 为一种运动趋势,可以把光的传播看成是一 个实际运动的过程。 把光比喻成一些小球,而把折射界面比喻成一 块可供这些小球穿过的布片。他认为,在小球 穿过布片后,其与布片垂直方向上的速度会发 生变化,而平行方向上的速度则保持恒定,并 由此推出,在折射过程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的 正弦成一个固定的比例。
• 在笛卡尔之前,荷兰数学家斯涅尔 (Willebrord Snell,1591-1626)已经总结出 了折射定律的数学表述,但是并未公开发表。
• 笛卡尔 对彩虹的解释 • 在结束对云彩性质的机械论解释 之后,笛卡尔 指出:“这一切 使我希望,如果我在本文中对云 彩的本性wk.baidu.com出了足够好的解释, 以至于人们不再对那些他们在其 中看到的东西、或者任何从上面 降下的东西充满崇敬,那么,我 们同样应该相信,我们能够按照 同样的方式找出地球上所有那些 显得令人敬畏的事情的原因 (cause)。
笛卡尔的生命机械观
• 为消除活力论观点,笛卡尔用机械论观点探讨生命现象 • 笛卡尔接受亚里士多德关于三种灵魂的划分,也承认人与动物 的唯一区别是人具有理性灵魂,并由此把人看成是一个由物质 性身体和灵魂组成的二元性存在。 • 三种灵魂中的前两种,也就是生长灵魂和感觉灵魂,都可以用 机械论语言加以解释。 认为人与动物毫无差别,都可以看成是人造的“自动玩偶” (automata)一样的东西:肌肉、神经、气管和肢体都不过是自 动玩偶身上的零部件;自动玩偶借助水力、空气和蒸汽的推动作 各种运动,人和动物也是靠着外来动力而成为能够活动的物体。 • 将人和动物比作时钟,把二者身体的组成部分比作时钟的轮、 锥等零件;唯一的区别是,任何动物都是经由上帝之手创造的, 因此结构上要比人造的玩偶或者时钟更加精细。
• 1415年前后,时任教皇秘书的意大利人文 主义者布拉齐奥利尼发现了卢克瑞修的 《物性论》。在1478到1500年之间至少出 版过四次,被当作一部古典诗在欧洲迅速 传播开来。 • 同时,拜占庭哲学史作者莱尔修斯(3世纪 前期)的《著名哲学家的生平与观点》也 被人文主义者重新发现,并于1533年印刷 出版。书中的第十卷全部是对伊壁鸠鲁的 记录,对他的原子论作了最为简洁明了的 概述。
每颗恒星周围都存在 一个以太涡旋,整个 宇宙就由这些相互毗 邻的以太涡旋组成
• 第一元素的运动 恒星中的第一元素是流体态的,处 于高速旋转之中,旋转方向与周围 以太的涡旋方向一致。它们会沿着 涡旋的赤道方向、穿过第二元素小 球之间的空隙向外扩散,由此会对 第二元素造成一种压力。这种压力 一方面可以抵抗临近恒星涡旋的压 力,另一方面则形成了光的作用。 扩散出来的第一元素最终会沿着涡 旋自转轴方向回到涡旋中心的恒星 之中,形成一种普遍的循环。
• 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伽桑迪(Pierre Gassendi,1592-1655) • 《论生、死以及伊壁鸠鲁德学说》(1647年) 《著名哲学家的生平与观点》《伊壁鸠鲁 哲学结构》(1649年) • 几乎全盘接受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观点,坚 持原子与虚空是构成世界的两大本原,并 把它具体用到了对一些物理、化学甚至生 物现象的解释之中。 物理学上,他就认为光是一种微粒,而不是 一种压力; 声音也是由微粒组成,而不是一般人所相信 的波动。 原子论解释天体间的作用力,把这种力看成 是由天体发出的一种非常细小的原子。 作为神职人员,伽桑迪清除了古代原子论中 的无神论倾向,而把上帝作为原子的创造者 以及原子运动的赋予者,而且原子的这种运 动也被它赋予了精神性特征。
• 亚里士多德反对原子与真空的存在,而认为物 质是无限可分的。 同时认为,一种物质在被分割到一定的限度时就 会失去原来的形式。例如,水被分割到一定的程 度时就不再是水了。即:质料是无限可分的,但 是物质(质料 形式)则存在分割的极限。(《物理 学》) “最小的物质单元” 观点被亚里士多德派哲学 家 发展, “最小本性元” 《完善大全》 (13世纪):金属被认为是由硫 和汞两种要素结合形成的,而硫和汞又被说成是 出四元素合成的最小本性元形成的。
机械论的盛行
宇宙“就像是一架稀世的时钟,也许就像斯特拉斯堡 (Strasbourg)的那架一样,其中的一切都有如此精妙的 设计,一旦启动起来则一切都将按照设计者的最初设计 而运转。”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时钟
• 原子论的复兴
• 广延、运动、“玩偶”人 (笛卡尔的机械哲学观)
• 空气力学、元素 (玻意耳的机械哲学观)
原子论的复兴
• 早期原子论的发展
• 原子说的创立: 米利都的留基伯(Leucippsus, 公元前五世纪)、德谟克利德 (Democritus, c.460-c.362BC),最早提出了原子(atomos)的概 念,意思是不可分割的,也就是最小的物质粒子。 原子是物质世界的本原 同时存在绝对空洞的虚空,作为原子存在的空间 运动是原子固有的属性属性。原子在运动中通过相互碰撞而结合 和分离,它们的聚散导致万物的生灭。原子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任何物体的性质都是由其组成原子的形状、数目、大小和排列方 式决定的。 变化=原子在虚空中的结合、分离
• 第二元素“以太”的运 动——只能保持在各自原来 的涡旋中运动 • 第三元素“ 行星”的运 动—— 在以太涡旋的带动 下围绕恒星运动。 • 彗星: 质量较大的行星, 被离心力甩出原来的涡旋, 而进入另一个恒星周围的 涡旋。
行星的自转 由于自身的重量,行星绕恒星 公转的速度总是会小于带动它 的以太涡旋的速度,结果就会 在它的周围形成一个小的以太 涡旋,并且造成行星的自转 重力 地球 涡旋会随着地球一起 绕太阳运动,相对于这个局部 涡旋而言,地球是处于静止状 态。 地球附近物体的重力是在 这个局部涡旋的作用下产生的, 给我运动与广延, 我也能创造一个世 就像水的漩涡会将重物推向中 界。 心一样。
笛卡尔
• 笛卡尔根据自己的自然数学化观点,笛卡 尔把物质等同于几何空间(也就是他所谓 的“广延”),认为最小的空间也是无限 可分的。这就使他成为一个连续论者,也 就是把宇宙是一个连续和完满的整体 (plenum),而否认真空的存在。
• 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归结为物体的运动,并且认为运动会遵从 三条最基本的“自然法则”(the Laws of Nature): (1)除非受到外力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自己的运动或静止状态; (2)物体在碰撞中的运动总量是守恒的,但却可以重新分配; (3)物体本身在每一个瞬间的运动趋势只能是直线运动,因为直 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 • 宇宙中最初存在的是一大块没有分化并且没有限定的纯粹广延。 由于上帝强制性地将运动施与这块大的连续体,所以才导致了 宇宙万物的出现。 根据自然法则,上帝通过“第一推动”赋予宇宙的运动是不会消 逝的,之后宇宙的运行将按照自然法则自动展开,无须上帝的作 用。 “给我运动与广延,我也能创造一个世界。”
• 笛卡尔对人体的机械解释
• 消化在笛卡尔看来是一个机械与化学作用的复合过程:食 物首先被粉碎成细小的部分,然后在血液所提供的热量和 各种生命液作用下分解成排泄物与营养两部分。 • 笛卡尔把心血系统变成了人与动物体内的动力机构。 不接受把心脏看成水泵的比喻,因为那样还要为这只水泵寻 找另外一个动力来源。
• 由于 宇宙是一个连续的物质性整体,其中任 何局部的运动都会引发临近区域的运动,因此 整个宇宙总是处在整体性的涡旋运动之中。 • 原始物质在涡旋运动中会发生相互碰撞与摩擦, 由此会导致三种物质粒子或者三种元素的出现: 第一元素:最精细的物质粒子 , 没有确定的形状 与大小,在最初的涡旋运动中逐渐汇聚到一些大 涡旋的中心,形成太阳这样的恒星; 第二元素: 体积稍大但十分光滑的球状粒子, 透明, 充满天体之间的所有空间,形成所谓的“以太”; 第三元素:粗大的粒子构成的, 形成行星、卫星 和彗星等天体,可以对光进行反射和折射。
认为:心脏是一只锅炉,或者是太阳;它的管道里充满了太 阳中含有的第一元素,形成了无光之火;血液在这里被加热, 并借助热力通过动脉向全身输送,将热力和生命液带到身体 各个部分。
• 原子论赢得了很多的支持者,并被他们用 到具体物理现象的解释上,其中最重要的 是哈瑞奥特(Thomas Harriot,1560— 1621)、伽利略和毕克曼。
• 有学者根据新解密的伽利略事件的档案指 出,伽利略之所以被教廷审判和定罪,主要原 因可能是他对的原子论观点导致了更大的 异端观点。
《试金者》(1623)中的原子论观点
• 原子说:微观上把握物质的宏观表现和性质。
• 伊壁鸠鲁Epicurus, 公元前341~前270年 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不相信原子永远是被自然律 所完全控制着的。 原子具有重量,并且不断地向下坠落。 一个原子时时会受到有似于自由意志的某种东西在作用着, 于是就微微地脱离了一直向下的轨道,而与其他的原子相 冲撞。 灵魂-原子布满着整个的身体。灵魂消散而它的原子就不 能再有感觉。 卢克莱修 (Lucretius, c.92—c.55 BCE)《物性论》(On Nature of Things);
• 最小本性元的观点与原子论的应用 • 1606年,德国炼金家利巴韦斯(Andreas Libavius, 1555-1616)的《炼金术》 书中就把最小本性元和原子论结合起来,用以解释贱 金属通过粒子重组转变为贵金属的可能性,以此为炼 金术辩护。 。 维滕堡大学 医学教授 森纳特 :原子是由形式和质料 组成的永久性物质微粒,并可进一步形成半永久的微 粒。 借助于这种理论,他解释了为什么既能够金银合金可 溶解于王水,又能在经过沉淀后被重新还原的现象, 认为溶解是王水微粒穿入金银微粒之间空隙的结果, 而沉淀还原则是金属微粒重新汇聚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