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发展
西方古典柱式详解
![西方古典柱式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a7c187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d.png)
特点与构成
特点
多立克柱式以其雄壮、简洁的风格著称,通常用于建造神庙和纪念性建筑。
构成
多立克柱式由柱础、柱身和柱头三部分组成,其中柱头部分又分为檐口、托板 和花饰等细部。
实例分析
帕台农神庙
位于希腊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代表作品,其雄伟的柱廊和简洁的柱 身展现了多立克风格的魅力。
帕特农神庙的柯林斯柱式运用,增强了建筑 的宏伟与壮丽,突显了古希腊建筑的特色。
实例二
法国的凡尔赛宫,其建筑立面上的柯林斯柱 式,展现了法国巴洛克风格的华丽与精致。
应用场景与文化意义
应用场景
柯林斯柱式常用于古典建筑的门廊、神庙、宫殿等建筑立面装饰,以突显建筑的庄重与华丽。
文化意义
柯林斯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艺术审美观念,体现了西方古典 文化的精髓。同时,柯林斯柱式的广泛应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华丽、精致的追求,以及对于建筑艺术的高度 重视。
和文化氛围。
家具设计
古典柱式也可以被借鉴到家具设计 中,如床头柜、书架等,增加家具 的艺术感和设计感。
空间布局与划分
在室内设计中,古典柱式可以用来 划分空间,使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舒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柯林斯柱式详解
特点与构成
特点
柯林斯柱式以其优雅的曲线和精美的装饰著称,通常用于装饰建筑ຫໍສະໝຸດ 角隅和檐口,增加 了建筑的华丽感。
构成
柯林斯柱式主要由柱础、柱身和柱头三部分组成。柱础常常雕刻有植物或神话人物形象, 柱身则细长且呈曲线状,柱头则常以茛苕叶纹样装饰,整体造型独特且富有艺术感。
实例分析
实例一
三大柱式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三大柱式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167b524c89eb172ded63b7d8.png)
柱式所谓“柱式”,是指柱构成的规。
在古希腊的建筑中无论是柱头、柱身、还是柱下的基座,不同地区形成的柱式都有自己统一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的统一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关系,经典的古希腊柱式共有三种,它们是形成于多立克族地区的“多立克拄式”,形成于爱奥尼族地区的“爱奥尼拄式”和据传由雕刻家卡利马科斯发展创造的“科林斯拄式”。
柱式的形成,是古希腊对西建筑的一大贡献。
一、古埃及柱大约在公元前2 650年的古国时期,建筑师伊姆霍太普在孟菲斯河对岸开始为第三朝国昭赛尔修造玛斯塔巴式陵墓,由于埃及人信奉个人崇拜,所以伊姆霍太普的名字得以流传下来。
这是一个颇富创造力和发明才能的“综合性人才” ,伊姆霍太普的最大贡献是将当地建筑物中支撑泥墙的芦苇束转化为头建筑中的基本要素——圆柱。
撒卡拉陵墓建筑群中有一座行政建筑物叫“北房” ,在其残留的一处遗址上有3根秀丽挺拔半附墙壁的圆柱,它们形状酷似埃及低洼沼泽地中的纸莎草和芦苇,柱子顶端用来摆放支撑横梁的柱头则像伞状的纸莎草蓬头。
埃及建筑师在卢克索的阿蒙神庙的柱子上反复使用了这种伞状纸莎草蓓蕾式风格。
在古埃及柱头艺术中另两种形式为兽头式、人头像式。
当然也有混合式柱头。
古埃及柱很粗,这可能与它由芦苇束转化而来有关,然而正因为粗壮,更恰当地表现了神庙森、威武,阿蒙神庙柱厅巨大空间由多头过梁来覆盖,故厅巨如林,排列密集,野性粗犷,光线透过主侧窗射向柱子,光影斑驳,给人神秘、压抑感。
因此文人们感叹:中国人用柱子说话的能力不如古埃及人。
但是古埃及柱的价值决不在于此,而是在于强调了头建筑的要害是关于巨柱子的艺术。
它对建筑柱式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启迪,开创了以料作为建筑梁柱等基本构件的建筑形式。
二、古希腊三柱式柱式: 柱式是指一整套古典建筑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则。
基本原理就是以柱径为一个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计算出包括柱础(Base)、柱身(shaft)和柱头(Capital)的整个柱子的尺寸,更进一步计算出包括基座(Stylobate)和山花(Pediment)的建筑各部分尺寸。
希腊的三种柱式分别是
![希腊的三种柱式分别是](https://img.taocdn.com/s3/m/0226812bbed5b9f3f90f1c62.png)
希腊的三种柱式分别是:1、陶立克柱式或多力克柱式DORIC ORDER:是一种没有柱础的圆柱,直接置于阶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个挨一个垒起来的,较粗壮宏伟。
圆柱身表面从上到下都刻有连续的沟槽,沟槽数目的变化范围在16条到24条之间。
它来自于古埃及,有名的法国埃及学者所命名的先陶立克柱式,是这种希腊柱式的先驱。
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
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爱奥尼克柱式Ionic Order:这种柱式比较纤细轻巧并富有精致的雕刻,柱身较长,上细下粗,但无弧度,柱身的沟槽较深,并且是半圆形的。
上面的柱头有装饰带及位于其上的两个相连的大圆形涡卷所组成,涡卷上有顶板直接楣梁。
总之,它给人一种轻松活波、自由秀丽的女人气质。
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
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
3、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它最早可能出现于雅典奥林帕斯山的宙斯神庙,四个侧面都有涡卷形装饰纹样,并围有两排叶饰,特别追求精细匀称,显得非常华丽纤巧。
希腊科斯林柱式的比列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忍冬草形象(或说用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是克林斯柱式。
罗马人将希腊多利克柱式改良,去掉凹槽,加上柱基,成为塔斯干柱式,同时又采取爱奥尼亚柱式的涡卷与科林斯柱式的芼茛叶,结合而成为混合式柱式。
1罗马多立克柱式(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罗马爱奥尼克柱式(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3罗马科林斯柱式(希腊科斯林柱式的比例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用毛莨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古希腊建筑经典柱式
![古希腊建筑经典柱式](https://img.taocdn.com/s3/m/6ec328a4f524ccbff12184d8.png)
古希腊人建筑神庙的灵感来源于古埃及人,他们将埃及神庙的内部翻转为外,用大量的柱子作为建筑物的支撑。
由于柱子外显于建筑外面,爱美的希腊人便发展出了体系完备的柱式结构,并且形成了多样的风格。
1.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公元前7世纪)。
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装饰简洁,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
建造比例通常是: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6:1,雄健有力,象征男性美;所以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人柱。
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爱奥尼克柱式(Ionic Order)爱奥尼克柱式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爱奥尼亚,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岛屿,上面住着操爱奥尼亚方言的希腊人,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之一。
爱奥尼克柱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柱高是其直径的8-9倍,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富有曲线美。
外形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人柱;爱奥尼克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3.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科林斯柱式是公元前五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Callimachus]发明于科林斯[Corinth],此亦为其名称之由来。
它实际上是爱奥尼克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比例比爱奥尼克柱更为纤细,只是柱头以毛茛叶纹装饰,而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
毛茛叶层叠交错环绕,并以卷须花蕾夹杂其间,看起来像是一个花枝招展的花篮被置于圆柱顶端,其风格也由爱奥尼亚式的秀美转为豪华富丽,装饰性很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采用的就是科林斯柱式。
相传古时候在科林斯这个地方有个美丽的少女,正当她快要出嫁时,突然生急病去世了。
古希腊三大柱式特点
![古希腊三大柱式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73154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f.png)
爱奥尼式柱
柱头
V S
柱身
多立克式柱
柱座
6
俄瑞克忒翁神庙
爱奥尼柱式
Lonic Order
7
柯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
• 柯林斯柱式:是希腊古典建筑的第三个系统,公元
前五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发明于科林斯,此亦为 其名称之由来。
• 特点:科林斯柱式的柱头是倒钟的形状,并且倒钟
的四周有装饰性的锯齿状叶片,一般用的是忍冬草的 叶子,有时中间还有成对的卷涡。细长比和横截面与 爱奥尼柱式相同,但是看起来比爱奥尼柱式更加修长, 装饰更加丰富,所以也显得更教高贵和奢华。
2
帕特农神庙
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3
阿格里琴托的协和女神神庙
多立克柱式
Doric• 爱奥尼柱式:起源于前6世纪中叶的爱奥尼亚, 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岛屿,上面住着操爱奥 尼亚方言的希腊人。爱奥尼柱式在前5世纪传 入希腊大陆。
• 特点: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性柱,柱 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
8
柯林斯式柱
柱头
V S
爱奥尼式柱
9
宇宙神庙
柯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
10
谢谢欣赏
11
希腊
三大柱式
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爱奥尼柱式 Lonic Order
科林斯柱式 Corinthian Order
公元前七世纪 公元前五世纪 公元前五世纪末叶
1
多立克柱式
Doric Order
• 多立克柱式: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 早的一种(公元前7世纪)源于古希腊。
古希腊的三种建筑柱式
![古希腊的三种建筑柱式](https://img.taocdn.com/s3/m/149f86f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7.png)
古希腊的三种建筑柱式
神庙是古希腊最主要的建筑。
神庙建筑发展到古希腊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时,形成了它的典型形式—围柱式,即建筑周围⽤柱廊环绕。
先后在古希腊围柱式建筑中出现的三种柱式是:多利亚式、伊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
多利亚式没有柱基,柱⼦直接⽴在建筑物的台基上,柱⾝粗壮,由下往上逐渐缩⼩,中间略为⿎出,好像⼈的肌⾁在负重,产⽣⼀种紧张情况下稍微突起的效果,显⽰出承受压⼒时的坚忍、挺拔、严峻的⽓氛。
柱头简单,由⽅形柱冠和圆盘组成,没有任何装饰,柱⾝刻有垂直、平⾏的浅凹槽。
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采⽤的是多利亚柱式。
伊奥尼亚柱式精巧、纤细、柔美。
它有柱基,柱⾝⽐较细长,上下变化不⼤,柱⾝凹槽也更细密、更深。
柱头带涡形卷,檐壁有浮雕饰带,整个感觉匀称轻快。
这种柱式被⼴泛应⽤于古希腊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神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
古罗马的建筑师认为柱式与希腊⼈对⼈体崇拜有关,即多利亚式是对刚强的男性⼈体的模仿。
⽽伊奥尼亚式是对柔和的⼥⼈体的模仿。
以后的希腊⼈⼜在这两种柱式的基础上创造出科林斯式。
科林斯式是从伊奥尼亚式演变过来的,只是柱头更为华丽,像⼀个花篮。
这种柱式在古希腊应⽤的并不⼴泛,主要流⾏于⼩亚细亚地区。
雅典的宙斯神庙采⽤的是这种柱式。
列举古罗马的柱式
![列举古罗马的柱式](https://img.taocdn.com/s3/m/407a947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4.png)
列举古罗马的柱式古罗马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之一,其在建筑艺术方面的杰出贡献备受称赞。
古罗马柱式是其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古至今钦佩不已。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列出古罗马的柱式,并探讨这些柱式的起源,特点和用途。
1. 多立克柱式多立克柱式是由古希腊时期的矗立式发展而来的。
顶部为方形的古典希腊式柱顶被改成了饰有装饰列的圆锥形台座。
这种柱式通常用于宗教建筑物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外部。
多立克柱式也被用于罗马竞技场和浴馆的建筑中。
2. 爱奥尼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是由古典希腊时期的女神庙柱式发展而来,它采用了女神头像和卷曲装饰。
这种柱式的顶部为带有双面卷曲角度的抛物线式柱顶。
爱奥尼克柱式通常用于宫殿和神庙建筑中。
3. 柯林斯柱式柯林斯柱式是一种古希腊风格的柱式,它通常被用于罗马建筑物的外立面和庭院等地方。
柯林斯柱式由方形柱顶、飞檐和根据底部修饰的多层台座组成。
4. 半柱式半柱式是一种简化的柱式,只有一半的柱体,另一半嵌在墙壁中。
这种柱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风格中,包括现代建筑中。
5. 曲尺柱式曲尺柱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柱式,它有一个弧形的柱顶和底座。
这种柱式通常被用于宫殿和神庙建筑中,以增强建筑的优雅和精细度。
6. 罗马漩涡柱式罗马漩涡柱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柱式,它带有漩涡和水纹状的装饰。
这种柱式通常用于宫殿和神庙建筑中,以增强建筑的装饰性和豪华感。
7. 弯角柱式弯角柱式是一种柱式,顶部呈角形,使其适用于外部建筑装饰。
这种柱式通常用于大型建筑物的外立面。
8. 苏达柱式苏达柱式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和庞大大厦建筑中的柱式,主要特点是由古代建筑师所创,具有浮夸的装饰性风格。
9. 圆柱式圆柱式是一种经典的柱式,它可以用于几乎任何类型的建筑中,从宫殿到公共建筑,从现代建筑到传统建筑。
它通常具有更为简单和优雅的外观,以混合现代和古典美学为基础。
10. 菱形柱式菱形柱式是一种古板形式的柱式,由钻石形锥体柱和简单的台座组成。
古希腊建筑柱式
![古希腊建筑柱式](https://img.taocdn.com/s3/m/ac4e146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5.png)
古希腊建筑柱式自古至今,建筑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中,古希腊建筑柱式无疑是最为独特和经典的代表之一。
古希腊的柱式建筑不仅在形式上别具一格,更是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于美学和几何学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影响着建筑历史的演变和发展。
古希腊建筑柱式的三个基本构件是柱、梁和砌块。
其中,柱作为基本的垂直支撑结构,是古希腊建筑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元素。
而在柱的构造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柱式的选择。
在古希腊建筑中,常见的柱式有三种,分别是多立克柱式、伊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每种柱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多立克柱式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柱式。
它的主要特点是柱身笔直,环腰带有凹槽,柱顶饰有典型的方格形图案。
多立克柱式经过改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古典帝国时期的标准柱式。
伊奥尼亚柱式是相对较晚出现的一种柱式,它以优雅和细腻著称。
伊奥尼亚柱式的柱身较细长,相对于多立克柱式的笔直,它的柱身会呈现一定程度的弯曲。
同时,伊奥尼亚柱式的环腰上会装饰有特殊的卷草装饰,这是古希腊建筑中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
科林斯柱式则是古希腊柱式中最后出现的一种,它的柱顶饰有复杂而华丽的植物装饰。
科林斯柱式是追求奢华和繁复的体现,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古希腊建筑的风格,同时也展示了古希腊人对于建筑装饰艺术的深刻研究和创造。
古希腊建筑柱式的选择和运用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它们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多立克柱式体现了古希腊的简约和力量感,而伊奥尼亚柱式则代表了古希腊人对于优雅和细腻的追求。
科林斯柱式则是对奢华和华丽的极致追求。
这些不同的柱式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于建筑美学的不同理解和欣赏。
古希腊建筑柱式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它们不仅在古希腊本土的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影响了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
伊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对于罗马帝国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多立克柱式则成为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风格的标志。
正是因为古希腊建筑柱式的独特和经典,它们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古希腊三大柱式汇总
![古希腊三大柱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4e79be4fab069dc502201a2.png)
古希腊三种主要柱式图
3.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 科林斯柱式是公元前五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
[Callimachus]发明于科林斯[Corinth],此亦为其名称之由来。 它实际上是爱奥尼克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 比例比爱奥尼克柱更为纤细,只是柱头以毛茛(gen)叶纹装饰,而 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毛茛(gen)叶层叠交错环绕,并以卷须 花蕾夹杂其间,看起来像是一个花枝招展的花篮被置于圆柱顶端, 其风格也由爱奥尼亚式的秀美转为豪华富丽,装饰性很强,但是 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 (Temple of Zeus) 采用的就是科林斯柱式。
相传古时候在科林斯这个地方有个美丽的少女,正当她快要 出嫁时,突然生急病去世了。家里人都很悲伤,与她日夜相处的 一个保姆更为伤心,于是把少女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和其它心爱之 物搜集起来,装在一个花篮里,放在那少女的坟墓上。第二年春 天,坟上长出了一棵毛茛花,茎叶越长越多,竟把这只小花篮环 绕起来,形成一个十分美丽的形态。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奇妙 的故事设计了一种柱式,上部是藤蔓似的涡卷,下面便是毛茛 (gen)花的茎叶图案。
古希腊罗马的柱式
![古希腊罗马的柱式](https://img.taocdn.com/s3/m/37f4fd2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3.png)
古希腊罗马的柱式古希腊的建筑从公元前7世纪末,除屋架之外,均采用石材建造。
神庙是古希腊城市最主要的大型建筑,其典型型制是围廊式。
由于石材的力学特性是抗压不抗拉,造成其结构特点是密柱短跨,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神庙的外立面形式。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
公元前6世纪,这些形式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定型的做法,即以后古罗马人所称的“柱式”。
典型的古典柱式包括希腊时期的3种和罗马的2种,简称柱式五大类。
希腊有: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罗马有:塔司干式、混合式。
(此外还有一种以人像为柱身的人像柱,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用的不多,所以一般我们只说五大类。
详情请找伊瑞克提农神庙的资料。
)多立克式(又称陶立克Doric):产生于希腊本土,比例粗壮,开间较小,柱头是简洁的倒立圆台,无柱础,柱身开有20道垂直凹槽,凹槽之间的交接处十分锐利。
柱高通常保持在柱低的4——6倍之间。
整个柱子显示出男子的雄壮刚健,阳刚之气。
爱奥尼亚柱式Lonic:产生于爱情海东部地区,修长挺拔,开间较大,柱头是由曲线连接起来的的两个漩涡形或者螺旋形,拥有呈现弹性感的复杂基础,柱高通常是柱低径的7——10倍,以9倍的巨多。
柱身凹槽24个之多。
凹槽之间不在是尖锐。
科林斯式柱Corinthian:这种柱式实际就是爱奥尼亚式发展而来,科林斯柱比爱奥尼亚柱更加修长,柱头以莨苕叶做装饰,塔司干式Tuscan:柱身无凹槽,柱头无装饰,柱头与上部部件之间没有过渡,檐板上也没有装饰,柱低径与高度比为1:7。
整体风格质朴,粗犷。
混合式柱(又称复合式Composite)就是将爱奥尼亚柱与科林斯柱的莨苕叶相结合。
199条建筑设计知识1. 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2. 美国著名建筑师沙利文提出的名言‘形式由功能而来’3. 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的是‘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4. 美国纽约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厅空间布置采用形式是串联式5. 电影放映院不需采光6. 点式住宅可设天井或平面凹凸布置可增加外墙面,有利于每层户数较多时的采光和通风7. 对结构形式有规定性的有大小和容量、物理环境、形状的规定性8. 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9. 垂直方向高的建筑需要考虑透视变形的矫正10. 橙色是暖色,而紫色含有蓝色的成分,所以偏冷;青色比黄色冷、红色比黄色暖、蓝色比绿色冷11. 同样大小冷色调较暖色调给人的感觉要大12. 同样距离,暖色较冷色给人以靠近感13. 为保持室内空间稳定感,房间的低处宜采用低明度色彩14. 冷色调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气氛15. 色相、明度、彩度是色彩的三要素;三元色为红、黄、蓝16. 尺度的概念是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的视角印象大小和其实际大小的关系17. 美的比例,必然正确的体现材料的力学特征18. 不同文化形成独特的比例形式19. 西方古典建筑高度与开间的比例,愈高大愈狭长,愈低矮愈宽阔20. ‘稳定’所涉及的要素是上与下之间的相对轻重关系的处理21. 人眼观赏规律H 18°~45°局部、细部2H 18°~27°整体3H <18°整体及环境22. 黄金分隔比例为1:1.61823. 通风屋面只能隔离太阳辐射不能保温,适宜于南方24. 总图布置要因地制宜,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紧凑,节约因地;适当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形,绿化和小品的关系;合理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与人流的组织25. 热水系统舒适稳定适用于居住建筑和托幼蒸汽系统加热快,适用于间歇采暖建筑如会堂、剧场26. 渐变具有韵律感27. 要使一座建筑显得富有活力,形式生动,在构图中应采用对比的手法对比的手法有轴线对比、体量对比、方向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28. 要使柱子看起来显得细一些,可以采用暗色和冷色29. 巴西国会大厅在体型组合中采用了对比与协调的手法30. 展览建筑应使用穿套式的空间组合形式31. 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32. 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的布局中,采用了强调了各种空间之间的对比33. 当坡地坡度较缓时,应采用平行等高线布置34. 建筑的有效面积=建筑面积-结构面积35. 加大开窗面积的方法来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较易办到36. 中国古代木结构大致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37. 建筑构图原理的基本范畴有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呼应、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和比例与尺度38.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是多样统一39. 超过8层的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了40. 建筑的模数分为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41. 建筑楼梯梯段的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8°42. 住宅起居室、卧室、厨房应直接采光,窗地比为1/7,其他为1/1243. 住宅套内楼梯梯段的最小净宽两边墙的0.9M,一边临空的0.75M住宅室内楼梯踏步宽不应小于0.22M,踏步高度不应小大0.20M44. 住宅底层严禁布置火灾危险性甲乙类物质的商店,不应布置产生噪声的娱乐场所45. 地下室、贮藏室等房间的最低净高不应低于2.0米46.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米时,宜设休息平台47. 外墙内保温所占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烟道、风道、管道井不计入使用面积阳台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壁柜应计入使用面积48. 旋转楼梯两级的平面角度不大于10度,且每级离内侧扶手中心0.25处的踏步宽度要大于0.22米49. 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米50. 楼梯正面门扇开足时宜保持0.6米平台净宽,侧墙门口距踏步不宜小于0.4米,其门扇开足时不应减少梯段的净宽35. 加大开窗面积的方法来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较易办到36. 中国古代木结构大致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37. 建筑构图原理的基本范畴有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呼应、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和比例与尺度38.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是多样统一39. 超过8层的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了40. 建筑的模数分为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41. 建筑楼梯梯段的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8°42. 住宅起居室、卧室、厨房应直接采光,窗地比为1/7,其他为1/1243. 住宅套内楼梯梯段的最小净宽两边墙的0.9M,一边临空的0.75M住宅室内楼梯踏步宽不应小于0.22M,踏步高度不应小大0.20M44. 住宅底层严禁布置火灾危险性甲乙类物质的商店,不应布置产生噪声的娱乐场所45. 地下室、贮藏室等房间的最低净高不应低于2.0米46.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米时,宜设休息平台47. 外墙内保温所占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烟道、风道、管道井不计入使用面积阳台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壁柜应计入使用面积48. 旋转楼梯两级的平面角度不大于10度,且每级离内侧扶手中心0.25处的踏步宽度要大于0.22米49. 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米50. 楼梯正面门扇开足时宜保持0.6米平台净宽,侧墙门口距踏步不宜小于0.4米,其门扇开足时不应减少梯段的净宽35. 加大开窗面积的方法来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较易办到36. 中国古代木结构大致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37. 建筑构图原理的基本范畴有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呼应、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和比例与尺度38.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是多样统一39. 超过8层的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了40. 建筑的模数分为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41. 建筑楼梯梯段的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8°42. 住宅起居室、卧室、厨房应直接采光,窗地比为1/7,其他为1/1243. 住宅套内楼梯梯段的最小净宽两边墙的0.9M,一边临空的0.75M住宅室内楼梯踏步宽不应小于0.22M,踏步高度不应小大0.20M44. 住宅底层严禁布置火灾危险性甲乙类物质的商店,不应布置产生噪声的娱乐场所45. 地下室、贮藏室等房间的最低净高不应低于2.0米46.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米时,宜设休息平台47. 外墙内保温所占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烟道、风道、管道井不计入使用面积阳台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壁柜应计入使用面积48. 旋转楼梯两级的平面角度不大于10度,且每级离内侧扶手中心0.25处的踏步宽度要大于0.22米49. 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米50. 楼梯正面门扇开足时宜保持0.6米平台净宽,侧墙门口距踏步不宜小于0.4米,其门扇开足时不应减少梯段的净宽51. 入地下车库的坡道端部宜设挡水反坡和横向通长雨水篦子52. 室内台阶宜150*300;室外台阶宽宜350左右,高宽比不宜大于1:2.553. 住宅公用楼梯踏步宽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54. 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1M(6层及以下一边设栏杆的可为1.0M),净空高度2.2M55. 休息平台宽度应大于梯段宽度,且不应小于1.2M,净空高度2.0M56. 梯扶手高度0.9M,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应为1.05M57. 楼梯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0.11M,梯井净空宽大于0.11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58. 门洞共用外门宽1.2M,户门卧室起居室0.9M,厨房0.8M,卫生间及阳台门0.7M,所有门洞高为2.0M59. 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M60. 卧室起居室净高≥2.4M,其局部净高≥2.1M(且其不应大于使用面积的1/3)61. 利用坡顶作起居室卧室的,一半面积净高不应低于2.1M利用坡顶空间时,净高低于1.2M处不计使用面积;1.2--2.1M计一半使用面积;高于2.1M全计使用面积62. 放家具墙面长3M,无直接采光的厅面积不应大于10M263. 厨房面积Ⅰ、Ⅱ≥4M2;Ⅲ、Ⅳ≥5M264. 厨房净宽单面设备不应小于1.5M;双面布置设备间净距不应小于0.9M65. 对于大套住宅,其使用面积必须满足45平方米66. 住宅套型共分四类使用面积分别为34、45、56、68M267. 单人卧室≥6M2;双人卧室≥10M2;兼起居室卧室≥12M2;68. 卫生间面积三件3M2;二件2--2.5M2;一件1.1M269. 厨房、卫生间净高2.2M70. 住宅楼梯窗台距楼地面净高度低于0.9米时,不论窗开启与否,均应有防护措施71. 阳台栏杆净高1.05M;中高层为1.1M(但要<1.2);杆件净距0.1172. 无外窗的卫生间应设置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通风道、预留排气机械的位置、门下设进风百叶窗或与地面间留出一定缝隙73. 每套应设阳台或平台、应设置晾衣设施、顶层应设雨罩;阳台、雨罩均应作有组织排水;阳台宜做防水;雨罩应做防水74. 寒冷、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的住宅,西面应采取遮阳措施75. 严寒地区的住宅出入口,各种朝向均应设防寒门斗或保温门76. 住宅建筑中不宜设置的附属公共用房有锅炉房、变压器室、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商店但有厨房的饮食店可设77. 住宅设计应考虑防触电、防盗、防坠落78. 跃层指套内空间跨跃两楼层及以上的住宅79. 在坡地上建住宅,当建筑物与等高线垂直时,采用跌落方式较为经济80. 住宅建筑工程评估指标体系表中有一级和二级指标81. 7层及以上(16米)住宅必须设电梯82. 宿舍最高居住层的楼地面距入口层地面的高度大于20米时,应设电梯83. 医院病房楼,设有空调的多层旅馆,超过5层的公建室内疏散楼梯,均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设歌舞厅放映厅且超过3层的地上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古希腊罗马柱式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古希腊罗马柱式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943aa83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1.png)
弗
朗
杜 夫 人
》
·
索 瓦
布 歇 《
蓬
巴
西 班 牙 加 的
斯
主
教
堂
华托 《发舟##岛》
无忧宫
巴洛克风格特点及其代表作
• 巴洛克艺术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 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特点: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 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 圆形空间.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 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 比例表现人物等.
罗 马 的波 圣洛 卡米 罗尼 教
科林斯柱式
• 特点是比例比爱奥尼 亚柱更为纤细,柱头是 用毛莨叶〔Acanthus〕 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 的花篮.相对于爱奥尼 亚柱式,科林斯柱式的 装饰性更强.
宙斯神廟﹝Temple of Zeus﹞
古罗马建筑的柱式
万神殿
古罗马竞技场
二、欧洲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 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一古希腊罗马柱式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多利克柱式doricorder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order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又被称为男性柱
一、古希腊罗马柱式的特点及其 代表作品
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
• ●多利克柱式﹝Doric Order﹞ • ●愛奧尼亞柱式﹝Ionic Order﹞ • ●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
多利克柱式
• 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 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 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又 被称为男性柱.
巴特農神廟﹝Parthenon﹞
愛奧尼亞柱式
• 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 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 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 饰,爱奥尼柱又被称为 女性柱.
古希腊三大柱式详解
![古希腊三大柱式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1615fdd4028915f804dc27e.png)
古希腊三大柱式
男式建筑和女式建筑 -古希腊三大柱式
维特鲁威,一名奥古斯都时代的实践建筑师, 在他的《建筑十书》中认为多利克式的基础建 立于粗壮的男性身体比例,而爱奥尼式则来自 “更优雅的”女性的身体。
爱奥尼式立柱 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源于古希腊,是希 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之一(另外两种是多立 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 又被称为女性柱,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 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 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 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俄瑞克忒翁神庙(Erechtheum)。
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是希腊古典建筑的第三个系统, 公元前五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Callimachus﹞发明于科林斯 ﹝Corinth﹞,此亦为其名称之由来。它实际上是受爱奥尼亚柱式 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只是柱头以毛茛叶纹装饰 ,而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毛茛叶层叠交错环绕,并以卷须 花蕾夹杂其间,看起来像是一个花枝招展的筐篮被置于圆柱顶端 ,其风格也由爱奥尼亚式的秀美转为豪华富丽。其优点是,在华 丽美观之余还可置于建筑物的任何部位,柱头图案呈环绕状,因 而适应各种观赏角度,从而在日后的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倍受 欢迎,成为三大柱式之一。爱奥尼亚式柱头原先只为正面设计, 并没有考虑要从任何方向来观看;然而科林斯柱式却以围绕芼茛 叶﹝acanthus﹞的方式来表现柱头,使它能够从各个方向被欣赏 。因此,科林斯柱式特殊的地方并非在于构造上之方便性,而是 在于其装饰性的效果。
柱上楣沟有三个部分:一个平直的柱顶过梁( architrave)被分成两或三条水平带,上面支撑一个 通常装帧精美的雕带(frieze),以及用齿饰组成的 上楣柱(状如紧密排列的工字钢)。有一个冠状( corona)及反曲线(cyma)的线脚以支撑伸出的屋 顶。雕带上栩栩如生(通常为叙述性的)浅浮雕是爱 奥尼柱式的一个标志性的特征,而多利克柱式在同样 的位置布置的是三联浅槽饰(triglyph)。罗马和文艺 复兴时期的实践通过减少柱顶过梁的比例将楣沟的高 度浓缩,使得雕女性化”,和坚毅阳 刚的多立克式正好相反。沃顿爵士甚至说科林斯 柱式“很淫荡”,“打扮得像个放荡的高级妓女 ”。或许是因为科林斯柱式太过于虚饰,或许是 因为希腊人太过于保守,以致于科林斯柱式在希 腊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反而到了罗马时期,被 罗马人加以大大的利用。罗马人将希腊多利克柱 式改良,去掉凹槽,加上柱基,成为托斯坎那柱 式,同时又采取爱奥尼亚柱式的涡卷与科林斯柱 式的芼茛叶,结合而成为复合式柱式。目前可以 看到的科林斯式古希腊建筑,首推位于雅典的宙 斯神庙﹝Temple of Zeus﹞。在希腊化时期,这 座神庙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建筑物。
古代建筑之美希腊柱式
![古代建筑之美希腊柱式](https://img.taocdn.com/s3/m/05751b0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f.png)
古代建筑之美希腊柱式古代建筑之美:希腊柱式在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希腊柱式无疑是一种极富魅力的建筑形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构造方式,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展现出了古希腊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建筑艺术的精湛掌握。
本文将详细介绍希腊柱式的起源、特点以及其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带领读者走进古希腊建筑的神奇世界。
一、希腊柱式的起源希腊柱式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它是古代希腊人通过对木结构的仿造而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早期的希腊柱式多采用木材构建,后来逐渐演变成使用石材来建造,更加坚固和耐久。
希腊柱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可以说是古希腊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希腊柱式的特点1. 立柱形式独特希腊柱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独特的立柱形式。
通常,希腊柱式由底座、柱干和柱帽三部分组成。
底座是支撑柱子的基础部分,柱干是柱子中最长的部分,柱帽则是柱子的顶部饰物。
这种立柱形式不仅稳定而且美观,给人一种高大、庄重的感觉。
2. 瑰丽的装饰纹样希腊柱式的装饰纹样也是其特点之一。
希腊人善于将艺术与建筑相结合,用精致的浮雕、雕刻等技法在柱子上刻画各式各样的图案和故事。
这些装饰纹样既丰富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又展现了古希腊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3. 独特的比例关系希腊柱式注重建筑的比例关系,尤其是黄金分割比例的运用。
他们通过精确的度量和计算,使得柱子的高度、直径、间距等都符合一定的比例。
这种均衡而和谐的比例关系赋予了希腊柱式一种宛如艺术品般的美感。
三、希腊柱式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1. 希腊神庙希腊柱式最著名的应用莫过于希腊神庙了。
古希腊人视神庙为与神交流的场所,因此对神庙的建造格外讲究。
希腊柱式不仅用于支撑和装饰神庙,也成为了神庙的代表。
例如,雅典卫城的帕台农神庙就是以多立克柱式建造的,其高大挺拔的柱子立在卫城上,四周景象壮观,在希腊神庙中占据重要地位。
2. 雕塑与建筑的结合希腊柱式也被广泛应用于古希腊的雕塑作品中。
古希腊的雕塑以典型的人体形象为主题,而柱子则被用来模拟人体的姿势和曲线。
简述古希腊建筑的三种经典柱式
![简述古希腊建筑的三种经典柱式](https://img.taocdn.com/s3/m/63b903d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13.png)
古希腊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一,它的特色之一就是采用了三种经典的柱式。
这三种柱式分别是多立克柱式、伊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这三种柱式在古希腊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古希腊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
下面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下这三种经典柱式。
1. 多立克柱式多立克柱式是古希腊建筑中最简洁、最庄重的柱式之一。
它的特点是柱身直立,上部略微膨大。
柱式带有方形的地台,顶部为平直的方形构件,用于支撑屋顶结构。
多立克柱式柱身充满力量感,给人以稳固的感觉,因此在古典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最典型的代表作品就是雅典卫城的帕台农神庙。
帕台农神庙采用了多立克柱式,整体建筑稳重而又庄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 伊奥尼亚柱式伊奥尼亚柱式是古希腊建筑中比较柔和、优雅的柱式之一。
它的特点是柱身略微向内收缩,再向上微微膨大。
柱式带有圆形的地台,顶部为卷曲的花饰结构,充满了艺术感。
伊奥尼亚柱式多用于女神庙、神殿等建筑中,给人一种柔美和优雅的感觉。
最著名的应用就是在爱琴海岛屿的伊奥尼亚神庙中,这些建筑极富浪漫主义风格,成为了伊奥尼亚柱式的经典代表作。
3. 科林斯柱式科林斯柱式是古希腊建筑中最富艺术感的柱式之一。
它的特点是柱身向上微微膨大,顶部装饰着丰富的花饰构件,如叶片、花朵等,让人感到富丽堂皇。
科林斯柱式在古希腊后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宫殿、办公楼等建筑中的代表柱式。
最著名的应用就是在雅典卫城的半子女神殿中,这座神殿因为其奢华的柱式装饰,成为了科林斯柱式的代表作之一。
这三种古希腊建筑的经典柱式都在古典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设计特点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古希腊人追求完美和美学的精神。
这种经典的柱式设计不仅影响了古希腊建筑,也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宝贵遗产。
在古希腊建筑中,这三种经典柱式的应用不仅体现了古希腊人对建筑艺术的追求,也展现了他们对建筑结构和装饰的巧妙运用。
这些柱式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支撑建筑物的结构,更是为了通过线条和装饰来打造建筑的美感和气势。
希腊的三种柱式分别是
![希腊的三种柱式分别是](https://img.taocdn.com/s3/m/d583b3f9f705cc175527095d.png)
希腊的三种柱式分别是:1、陶立克柱式或多力克柱式DORIC ORDER:是一种没有柱础的圆柱,直接置于阶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个挨一个垒起来的,较粗壮宏伟。
圆柱身表面从上到下都刻有连续的沟槽,沟槽数目的变化范围在16条到24条之间。
它来自于古埃及,有名的法国埃及学者所命名的先陶立克柱式,是这种希腊柱式的先驱。
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
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爱奥尼克柱式Ionic Order:这种柱式比较纤细轻巧并富有精致的雕刻,柱身较长,上细下粗,但无弧度,柱身的沟槽较深,并且是半圆形的。
上面的柱头有装饰带及位于其上的两个相连的大圆形涡卷所组成,涡卷上有顶板直接楣梁。
总之,它给人一种轻松活波、自由秀丽的女人气质。
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
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
3、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它最早可能出现于雅典奥林帕斯山的宙斯神庙,四个侧面都有涡卷形装饰纹样,并围有两排叶饰,特别追求精细匀称,显得非常华丽纤巧。
希腊科斯林柱式的比列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忍冬草形象(或说用毛莨叶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采用的是克林斯柱式。
罗马人将希腊多利克柱式改良,去掉凹槽,加上柱基,成为塔斯干柱式,同时又采取爱奥尼亚柱式的涡卷与科林斯柱式的芼茛叶,结合而成为混合式柱式。
1罗马多立克柱式(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罗马爱奥尼克柱式(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3罗马科林斯柱式(希腊科斯林柱式的比例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用毛莨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发展
![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142a0c976eeaeaad1f330dc.png)
多立克柱式 柱头
多立克柱式建筑发展的精品:帕特农神庙
多立克柱式在木建筑向石建筑过渡完成前就出现了。在从木向石转 变过程中的风格表现出希腊本土以西地区年轻的希腊殖民地所具有 的粗放活力。显效质朴素约而有力,但蕴藏着发展称为丰厚、匀称 的构图的可能。 公元前6世纪中叶开始发展较完善,之后确立了以柱基直径为准的 模数尺寸,使其标准化和统一化。
尼撒战争爆发(雅典与斯巴达)→两国和议→雅典远征 西西里岛→雅典投降于斯巴达→斯巴达统治→邻近国家 崛起,埃及入侵斯巴达→混乱时期→罗马人侵入,古希 腊灭亡
古希腊的建筑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柱式的发展,其影响最大的 也是柱式。 古希腊建筑由木结构发展到石材建造,公元前6实际,石头建筑的基 座、柱子、檐部之间的关系,各部分本身都有了定型的做法。这种梁 柱结构体系被之后的罗马人称为“柱式”。
以上从左至右分别为: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柱式
科林斯柱式
古风时期和古典时期
多立克柱式
产生时间公元前7世纪 产生地点:伯罗奔尼撒
(希腊西部)
设计简单、朴素,柱体厚重粗壮,柱身由下至上逐渐 缩小,中间略鼓出。柱身有凹槽,柱头无装饰,上接方形 柱冠。风格挺拔雄壮,被称为男性柱。 柱高与柱直径之比是4或6:1 。
迪迪马的阿波罗神庙
爱奥尼柱式发展到希腊 化时期的代表之一
迪迪马的阿波罗神
庙是希腊化时期宗教建
筑最壮观的典范,是一 座常规的爱奥尼神庙,
柱头的装饰丰富多彩
希腊化建筑并没有发明科林斯式柱头,而是热情地迎接它的到来。科
林斯柱式以拆分爱奥尼柱式为代价,只取其柱础和柱身。由于躲过了古代
历史学家的眼睛,她的起源至今仍旧是个谜。 科林斯柱头和毛茛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却是肯定的。而且毛茛叶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奥尼柱式
柱头
h
15
爱奥尼风格给高雅的神殿严整 朴素的多立克风格注入了一丝明快 和梦幻色彩,也为这些比较雄伟的 气度增添了一些盛装的优雅妩媚。
h
4
在古希腊建筑中最重要的类型是神庙,出现柱最多
的也是是神庙。最初的神庙大概由迈锡尼建筑中的
“主室”演变而来,神庙正面简单处理,侧墙前伸,
在伸出的两侧墙前各立两个柱子,这是柱子出现的
最初形式“端柱式”→“前廊式”:取消了端墙,
立四根柱子→“前后柱式”:主建筑前后各有四根
柱子→“围柱式”:四周都用廊柱。
值得一提的是多立克柱式的柱头。多立 克柱头由方形冠和双曲线柱颈组成,由三陇 板和陇间壁构成檐壁,陇间壁上常装饰以浮 雕。正是这种构造,决定了它之后的发展道 路。
h
13
波塞冬神庙 典型多立克柱式
多立克柱式代表建筑:帕特农神庙、科林斯 的阿波罗神庙、苏尼姆的波塞冬神庙等)
h
14
爱奥尼柱式
产生时间:公元前6世纪中叶,在多立克柱式发展较 成熟时渗入 产生地点:亚提加以及希腊东部(小亚细 亚、爱琴诸岛)
h
23
迪迪马的阿波罗神庙
爱奥尼柱式发展到希腊 化时期的代表之一
h
24
迪迪马的阿波罗神 庙是希腊化时期宗教建 筑最壮观的典范,是一 座常规的爱奥尼神庙, 柱头的装饰丰富多彩
h
25
希腊化建筑并没有发明科林斯式柱头,而是热情地迎接它的到来。科 林斯柱式以拆分爱奥尼柱式为代价,只取其柱础和柱身。由于躲过了古代 历史学家的眼睛,她的起源至今仍旧是个谜。
h
21
与此同时,爱奥尼柱式因为楣檐没有这些
缺陷而得到发展和丰富;不仅仅如此,它还易
于接受装饰母题,从而使它成为了最盛行的时
尚。而且转角柱头的发明解决了其在列柱廊中
使用柱式的难题,使其在转角位置能从两边都
看得见,爱奥尼柱式在希腊化时期就繁盛了起
来。
h
22
希腊化时期以代表世俗的城市建设为首,贸易市场成为城市的 中心。市场周围有庙宇和各种公共建筑。城市规划严格按照对此的 原则。柱式多用华丽的爱奥尼式,多立克式用得较少。柱子已经失 去了结构上的承重功能,仅仅作为装饰。
(希腊西部)
设计简单、朴素,柱体厚重粗壮,柱身由下至上逐渐 缩小,中间略鼓出。柱身有凹槽,柱头无装饰,上接方形 柱冠。风格挺拔雄壮,被称为男性柱。
柱高与柱直径之比是4或6:1 。
多立克柱式
柱头
h
11
多立克柱式建筑发展的精品:帕特农神庙
h
12
多立克柱式在木建筑向石建筑过渡完成前就出现了。在从木向石转 变过程中的风格表现出希腊本土以西地区年轻的希腊殖民地所具有 的粗放活力。显效质朴素约而有力,但蕴藏着发展称为丰厚、匀称 的构图的可能。 公元前6世纪中叶开始发展较完善,之后确立了以柱基直径为准的 模数尺寸,使其标准化和统一化。
h
27
古希腊的建筑和雕塑都充满了理性美,体现了均衡、对 称、节奏等美的法则。对世界尤其是西方建筑雕刻史产生了 深远持久的影响。古罗马照搬或改进了古希腊人的建筑雕刻 风格,使其发扬光大
h
28
h
29
h
30
石材最初是用来建造柱子的,后面扩大 到了檐部的制造。最初使用整块石头来开凿 柱子,后面分成许多段来建造,每段的中心 有一个梢子。 从公元前7世纪末起,希腊开 始全部使用石材建造。柱式就在这时产生了。
h
7
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
{ 古希腊的建筑雕塑史分为 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前1世纪)
古希腊三种柱式:
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 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
} 古风至古典时期
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 ——希腊化时期
h
8
以上从左至右分别为: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柱式 科林斯柱式
h
9
古风时期和古典时期
h
10
多立克柱式
产生时间公元前7世纪
产生地点:伯罗奔尼撒
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发展
h
3080303103 唐旻1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在古希腊文明中,建筑又 是其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古希腊的建筑和其历史息息相关。下面先简介一下古希 腊的发展史
最早出现的文明: 克里特文明(米诺斯王国)→迈锡尼 文明→黑暗时代(外民族人入侵)→新一代希腊文明产 生→雅典城邦建立(古风时期开始)→一系列政变和立 法改革→斯巴达建邦(雅典并存)→希波战争→伯罗奔 尼撒战争爆发(雅典与斯巴达)→两国和议→雅典远征 西西里岛→雅典投降于斯巴达→斯巴达统治→邻近国家 崛起,埃及入侵斯巴达→混乱时期→罗马人侵入,古希 腊灭亡
科林斯柱式
柱头
h
19
宙斯神庙 科林斯柱式风格
h
20
在希腊化时期,传统的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继续使用。 但多立克檐壁固有的复杂性加之希腊化时期对装饰表现的品味, 都促进了爱奥尼柱式风格的传播。
而多立克柱式因为其柱头檐壁的不易更改,使得建筑师们在 设定建筑主体时极为困难纷乱,多立克柱式也就从神庙中渐渐消 失了。不过它在宏伟的敞廊和长长的柱廊中继续得到应用,因为 多立克柱式的排列及其便于修建这些建筑。
科林斯柱头和毛茛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却是肯定的。而且毛茛叶母 题能够迎合始于公元前4世纪的建筑装饰风尚。在室内空间里,科林斯风格 的方柱和圆柱既具有结构功能,又具有装饰功能,科林斯柱廊出现了。
h
26
在希腊化时代早期,科林斯柱头在雅典 奥林匹亚的宙斯神殿形成了确定的形式,轴 线上的装饰性涡卷填补了柱头最后的空白, 一种旋花植物的花朵被安置在柱冠中央的凹 陷处,为涡卷带上了花冠。
胜利女神神庙
h
16
伊瑞克提翁神庙
爱奥尼柱式代表建筑:德尔菲的宝库、胜利女 神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
h
17
希腊化时期
h
18
科林斯柱式
产生时间:公元前4世纪
在爱奥尼柱式上发展了更为华丽的装饰。柱头用茅茛 草做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装饰性很强。但因其华 丽性而在古希腊应用不广泛,但深得罗马人喜爱。
h
2
古希腊的建筑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柱式的发展,其影响最大的 也是柱式。 古希腊建筑由木结构发展到石材建造,公元前6实际,石头建筑的基 座、柱子、檐部之间的关系,各部分本身都有了定型的做法。这种梁 柱结构体系被之后的罗马人称为“柱式”。
h
科林斯柱式 3
柱的出现
柱最早出现在克里特文明时期,米诺斯人在约公元 前2000年左右建造的最早的宫殿马里亚宫中就出现 了柱廊(有顶盖、廊台、支柱或兼有一侧围护墙体 的供人通行的建筑物)。
从公元前7世纪起,“围柱式”成为古希腊建筑的主
导型式。 h
5
柱在古希腊建筑中不仅起着结构支承的作用、划分大厅内部空间外, 还可以给略嫌局促的房间提供光线和空气。
h
6
希腊城邦形成之初,建筑采用的是木支柱,同时出现了列柱 外廊。为了防火而用陶器来保护木构架,如:使用陶瓦;在檐 部用陶片贴面等。之后慢慢向石造庙宇发展,同时也保留了檐 部使用陶片贴面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