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大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意义
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际上已经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发展的的束缚,优化配置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有推动作用。
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二者中选择必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下面对二者进行客观分析。
一、关于计划经济
在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中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传统的排斥市场机制的认识和做法占主导地位。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排斥市场机制的认识和做法不利于在社会经济仍然落后的国家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为此,社会主义各国先后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邓小平分析和总结了社会主义各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科学评价。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同志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宝贵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有计划地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曾经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高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医治战争的创伤,克服恶性通货膨胀,摆脱贫困状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都起到了显著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日益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广泛,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经济结构日益复杂,社会需求日益变化,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深入发展,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其表现主要有:
一是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多过死,企业成为国家机关的附属物;二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企业,排斥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三是分配方面“吃大锅饭”,平均主义严重;四是所有制形式和经济方式单一化,一味追求“一大二公”等。这种经济体制使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使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压抑,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就计划经济的弊端举几个实例。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都要听北京的。这样的体制当时就暴露了弊端。
企业没有自主权,使企业不可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造成了官僚主义,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讲过,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首先解放生产力,而解放生产力必须对原有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江泽民也指出: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势在必行,否则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我们要发展生产力,首先要接受放生产力,清除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因此必须对这种传统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才是必由之路。
二、关于市场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恢复和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市场作用的范围逐步扩大,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作用大大增
强。实践证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
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一点。15年的改革实践证明,我国的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经常听到的“娃哈哈”的名字,这个企业是个校办工厂,原来只有10平方米的厂房,资金14万,但现在销售额达2.5亿元人民币,利润达4000万元。它靠的就是市场,它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和市场的变化,考虑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每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的心理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起来,对孩子舍得花钱、舍得投入,为了满足这样的心理,于是就想到了儿童营养液,就开发了“娃哈哈”这种新产品。这就是对市场需求的预测,这样在市场面前就取得了成功。再一个例子,河南一个县办的味精厂,它的莲花牌味精占领了市场,而且还出口,一些大的国有味精厂受到了它的竞争,这个厂子的味精质好价廉,所以消费者愿意买他的味精。现在这个企业兼并了13个企业,其中有一个被兼并的企业是搞了50年的国有味精厂。所以,市场是无情的,市场机制确实能促进企业的创造力。发挥企业的潜力。从15年的改革的实践看,发挥市场作用、走市场取向的路,搞市场经济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绩举世瞩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变革过程,成为人们生活在其中的最重要的制度和整个社会变革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飞跃,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正确的,是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进的。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5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取得了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不断改革正在逐步走向完善,中国社会空前活跃起来,中国人民的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迸发出来。党的十六大以来的5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连续5年达到1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在我国发展史上是少见的。事实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与成功。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没有相容性,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我国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创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的问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与特殊性的统一。具体地说,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良种手段的长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体现了市场经济这种双重性的要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集中解决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从而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是为了市场需要而产生,而是为了完成计划而生产,从而形成了一整套以产品经济为特征而构造起来的运行机制。而连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塑经济运行的新体制,这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一目标模式是: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法人主体化,产权关系商品化,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经济管理间接化,市场体系规范化,社会保障完善化,市场秩序法制化,交易行为国际化。这一目标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必将使社会主义经济更充满生机。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探索经济发展模式,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我国在思想上有所改进的同时在实践中也不断的探索。国有经济市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