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复习课(课件)[1]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配方法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efe011bb4cf7ec4bfed0b7.png)
(A)1
(B)-2
(C)2或-1 (D)-2或1
5.对于任意的实数x,代数式x2-5x+10的值是
一个( B )
(A)非负数 (B)正数
(C)整数 (D)不能确定的数
课堂小结
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题讲解
例题1.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4x-1=0; (2)2x2-3x-1=0
解:(1)移项,得:x2-4x=1 配方,得:x2-4x+_2_2_=1+_4___, 即(x-_2__)2=___5___.
开平方得:__x___2______5__. ∴x1=_2____5__,x2=_2____5_.
+
1 36
即:(y- 1 )2= 25
6
36
开方,得:y- 1 =± 51,y2=-
2 3
总结: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二次项系数化为1: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a
(2)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等式的性质)
x+
1 4
2
=
1 4
+
1 16
即:(x- 1 )2= 9
4 16
开方,得:x- 1 =± 3
24
∴原方程的解为:x1=1,x2=-
1 2
(4) 3y2-y-2=0
解:移项,得: 3y2-y=2
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y2- 1 y= 2
33
配方,得: y2-
1 3
y+ = 1 2 6
2 3
(4)开方: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 (5)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 (6)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
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ppt课件)
![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3df6a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8.png)
这时
b
2
4ac 4a 2
>0,
即
b
b2 4ac
x
.
2a
2a
b b2 4ac
x
.
2a
b b2 4ac
b
x1
2a
, x2
b2 4ac .
2a
方程有两个不 相等实数根
探究新知
⑵b2-4ac=0
这时
b2 4ac 0, 4a 2
x1=x2=- b 2a
方程有两个相 等实数根
探究新知
解:方程化为 2x2-5x-9=0.
a=2,b=-5,c=-9.
Δ=(-5)2-4×2×(-9)=97>0.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x=-b±
b2-4ac=5±
2a
4
97,
即
x1=5+4
97,x2=5-4
97 .
随堂练习
3.用公式法解方程:x2-3x+4=0. 解:a=1,b=-3,c=4. Δ=b2-4ac=(-3)2-4×1×4=-7<0. 方程无实数根.
课堂小结
公式法解方程的步骤 1.变形: 化已知方程为一般形式; 2.确定系数:用a,b,c写出各项系数; 3.计算: △=b2-4ac的值; 4.判断:若△=b2-4ac ≥0,则利用求根公式求出;
若△=b2-4ac<0,则方程没有实数根.
当堂测试
1. 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 2x m 2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m 的取值范围
,
x2
1.
(2) x2 4x 7 0 ,
a 1, b 4 , c 7 ,
b2 4ac (4)2 417 44 0 ,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 PPT课件 1 人教版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 PPT课件 1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9f100b0912a21615792935.png)
(3) 9x21 0x40 ——公式法 (4) 2x25x0 ——因式分解法
(1)(x10)2 3——直接开平方法
解:(x10)2 3 两边开平方
x10 3
x10 3 或 x103 x1103, x2103
分析: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 如果m是
方程 ax2bxc0(a0)的根就有
am 2bm c0
解:因为a是方程 x23x10的根,
所以 a 2 3 a 1 0 即 a 2 1 3 a
a2 0
a2 1 0
3a 0
即a0
2 a 2 5 a 2 3 2 ( a 2 3 a 1 ) a 4 3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块小试验田的面
积与两条道路所占的面积的和等于整个矩形
田地的面积。这是本题的相等关系。关键是
如何把两条道路所占的面积表示出来。设道 路的宽为xm,则横向道路面积为32xm 2,纵 向道路面积为20xm 2 ,但两条道路的 面积和并不等于阴影
部分的面积,而是多
了一个宽为xm的小正 方形的面积。所以,
3
3
12>0
模仿上述方法解答下面问题。
求证:
(1)对于任何实数x,均有:2x24x3>0;
(2)不论x为何实数,多项式 3x2 5x1的
值总大于 2x24x7的值。
解:
(1)2x2+4x+3=2 (x+1)2+1 ∵x不论为何实数,(x+1)2总是非负数 ∴2x2+4x+3>0
(2)(3x2-5x-1) – (2x2-4x-7)
初三数学中考专题复习 一元二次方程 课件(共22张PPT)
![初三数学中考专题复习 一元二次方程 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dd60327a216147916112818.png)
• 9、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40元售 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调查表明:, 这种台灯的售价每上涨1元,其月销售量就 将减少10个,若销售利润率不得高于100% ,为了实现平均每月10000元的销售利润, 这种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台 灯多少个?
• 5、 若x,y为矩形的边长,且(x+y+4)(x +y+5)=42, 则矩形的周长为___.
• 6、如果正整数a是一元二次方程x2-3x+ m=0的一 个根,-a是一元二次方程
• x2+3x-m=0的一个 根,则a=____.
• 7、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若x=1是它 的一个根,则 a+b+c= ___,若a-b+c=0, 则方程必有一根为___
运动与方程
如图,在Rt△ACB中,∠C=90°,
AC=6m,BC=8m,点P、Q同时由A、
B速两点出发分别沿AC,BC方向 A
向点C匀运动,它们的速度都是 P 1m/s,几秒后四边形APQB的面积
为Rt△ACB面积的1\3?
C
QB
几何与方程
1.将一块正方形的铁皮四角剪去一个边长为4cm的小正 方形,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已知盒子的容积是400cm3, 求原铁皮的边长.
适应于左边能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右边是00的方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1判断下面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14xx2023x2y103ax?bxc04853xx13????122方程m2xm3mx4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3方程m21x2m1x2m10当m时是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复习
把握住:一个未知数,最高次数是2,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21.2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复习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21.2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0b1dbdfdd36a32d72758109.png)
第十九页,共二十二页。
课外作业
如OC图=,55AcmO,=5蚂0c蚁m,甲以2cm/sA P O
B
的速度(sùdù)从A爬到0,蚂蚁
乙以3的面积为
Q
300cm2?
12/11/2021
第二十页,共二十二页。
C
2021/12/1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直接(zhíjiē)开平方法: 典型例题讲解
例1 (2x-1)2=1
左边是完全(wánquán)平方式,右边是非负
数
解: (2x-1)=±1
两边(liǎngbiān)直接开平 方
2x-1=1 或 2x-1= -1 降次- 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x1=1, x2=0
解一元一次方程
12/11/2021
第八页,共二十二页。
算出b 2-4ac的值,并 判断根的情况。
y=
(2)
121
3 代入求根公式x1•2 b
b2 4ac 2a
22
2
y = 1 2 3, 1 12/11/2021
y2= 1 3 2 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
四、因式分解 法 (yīn shìfēn jiě)
1.因式分解的方法有:
(1) 用提公因式法;(2)应用公式法;(3)十字相乘法。
(3)得到形如: x = a . 的一元一次方程。
x x (4)写出方程的解
=1 ?
=?
2
12/11/2021
第九页,共二十二页。
典型例题(lìtí)讲解
例 用配方法解下列(xiàliè)方程
x2+6x=7
解 :x26x7
x26x979
x32 16
x34
第1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2021届九年级数学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第1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2021届九年级数学中考一轮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65d51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8.png)
知识点点解读
3 公式法
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的求根公式:x= - b b2 - 4ac
公式法的一般步骤
2a
①指出方程中a,b,c的值
②求出b²-4ac的值
③若b²-4ac≥0.则用求根公式求解,若b²-4ac<0,则方程无解
4 因式分解法 一般步骤:①使方程的右边化为0 ②使方程左边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 ③令每个因式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然后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这个方 程的解
解:(1)方程x2﹣8x+15=0, 分解因式得:(x﹣3)(x﹣5)=0, 可得x﹣3=0或x﹣5=0, 解得:x1=3,x2=5;
(2)方程x2﹣x﹣20=0, 分解因式得:(x﹣5)(x+4)=0, 可得x﹣5=0或x+4=0, 解得:x1=5,x2=﹣4;
经典例题
考点7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 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教学目标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 3一元二次方程解的问题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5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6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7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解读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 2的整式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情势:形如ax²+bx+c=0,其中a不为0,b,c可以 为0,a为二次项系数,ax²为二次项,bx为一次项,b为一次项系数,c为 常数项 3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一元二次 方程的解 4一元二次方程解法①直接开平方法 ②配方法 ③公式法 ④因式分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复习课》课件(新人教版)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复习课》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fda3f12e3f5727a4e9628c.png)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方法以及各种解法的特点,会根据不同方程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方法,从而准确、快速地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教学重点:会根据不同方程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方法,准确、快速地解一元二次方程。
三.教学难点:通过揭示各种解法的本质联系,渗透降次化归的数学思想。
四. 教学过程:(一)、介绍本节课的重要性,出示教学目标。
同学们,我们本节课一起来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在中考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们要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方法以及各种解法的特点,会根据不同方程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方法,从而准确、快速地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检查课前练习完成情况,并讨论,讲解课前练习题让五名同学分别回答课前练习题1――5小题的答案。
若有错误,让学生进行指正。
(三)、讲解四种解法的特点(1)提问一名学生是如何来完成课前练习第2题的。
易化为方程X2=a(a≥0)(其中X代表未知数或含有未知数的一次代数式,a代表常数)适合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
用此法解方程时,一边整理成未知数的平方X2=a(a≥0)或含有未知数的一次代数式的平方的形式(mx+n)2=p(p≥0),另一边为常数,常数不能小于0,然后利用开平方根的定义进行开方,开方时,应注意 X=±a,不要丢掉正负号。
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总结了一个顺口溜:直接开方不万能,条件符合也能行,一边开方一边常,然后开方就能行,开方时,要注意,正负符号要弄清。
(2)提问学生如何来完成课前练习第3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配方法是直接开方法的“升级版”, 1、先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另一端。
2、接着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进行配方。
3、最后进行开方。
(3)提问学生如何完成课前练习第4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回顾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让“公式法”:请填写出求根公式公式法是“盗”用了配方法的结果,在应用公式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 1、应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 2、再求出判别式的值,判别式的值大于或等于零时才有实数解,要强调熟记公式。
24.1 一元二次方程课件(共20张PPT)
![24.1 一元二次方程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ee157a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4.png)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解:设有x人参加了这次聚会,根据题意,得 x(x-1)=10,整理,得 x2-x-20=0.
拓展提升
课堂小结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2+bx+c=0(a≠0).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4.根据题意列一元二次方程
为什么规定a≠0?
因为a=0时,未知数的最高次数小于2
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和各项系数
ax2+bx+c=0(a≠0)
一次项系数
例 将方程3x(x-1)=5(x+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解:去括号,得 3x2-3x=5x+1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3x2-8x-10=0.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数为-8,常数项为-10.
知识点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①
如图,一个长为10 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A处到地面的距离为8 m.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面下滑1 m,那么梯子的底端B在地面上滑动的距离是多少米?如果设梯子的底端B在地面上滑动的距离为x,请列出方程,并谈谈所列方程的特征.
x2+12x-15=0
x2-90x+1 400=0,x2-45x+350=0,x2+12x-15=0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一般步骤:(1)审题,认真阅读题目,弄清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2)设出合适的未知数,一般设为x;(3)确定等量关系;(4)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有时要化为一般形式.
解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
![解一元二次方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862995cc22bcd126ff0c83.png)
2、 6t2 -5 =13t
例4
解方程:
x 3 2 3x
2
2
解: 原方程化为:x 2 2 3x 3 0
a 1, b 2 3, c 3
2
x1 x2 0
结论:当 相等的实数根.
2 3 0 2 3 x 3 2 1 2
b 2 4ac 0
2
上面这个式子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当 b 4ac >0 时,方程有两个不同的根 2 当 b 4ac =0 时,方程有两个相同的根 当 b 2 4ac <0 时,方程无实数根
2
求根公式 : X=
(a≠0, b2-4ac≥0)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解:移项,得 x2+4x-2=0
a= 1 ,b= 4 ,c = -2 . b2-4ac= 42-4×1×(-2) = 24 . 4 24 4 2 6 x= = 2 1 = 2. 即 x1 = 2 6 , x2 = 2 6 .
练习: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 +2x =5
2
2
即
即 因为a≠0,所以4 a >0
2
2
b b 4ac x 2a 4a 2
2
2
2
式子 b 4ac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2 2
4ac b (1) b 4ac 0, 这时 0 4a
即
此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b b2 4ac x 2a 2a
完全平方公式?
配方法
我们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 (x n) a(a 0) , 然后直接开平方,得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这种解 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配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课件PPT 苏科版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课件PPT 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b681f3b52acfc788ebc961.png)
感悟新知
归纳
知1-讲
1. 当二次项系数为 1 时, 已知一次项的系数, 则常数项为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已知常 数项,则一次项系数为常数项的平方根的两 倍.注意有两个.
2. 当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则先化二次项系数 为1,然后再配方.
由此可得
x 4 15,
x1 4 15, x2 4 15.
知2-练
感悟新知
(2) 移项,得 2x2-3x=-1.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x2 3 x 1 .
配方,得
x2
3 2
x
3 4
2
2
1 2
322
4
.
x
3 4
2
=
1 16
.
由此可得
x3 1, 44
x1
1,
x2
1 2
知2-练
知2-练
(2)2x2+1=3x;
分析:(1) 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直接运用配方法.
(2) 先把方程化成2x2-3x+1=0.它的二次项系数
为2,为了便于配方,需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为此方程的两边都除以2.
感悟新知
解: (1) 移项,得 x2-8x=-1.
配方,得 x2-8x+42=-1+42, (x-4)2=15.
感悟新知
1 填空:
(1)x2+10x+_2_5__=(x+__5__)2;
知1-练
(2)x2-12x+_3_6__=(x-__6__)2;
(3)x2+5x+____=(x+____)2; 2
(4)x2- 3 x+____=(x-____)2.
2 将代数式a2+4a-5变形,结果正确的是( D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PPT课件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科版 (18)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PPT课件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科版 (18)](https://img.taocdn.com/s3/m/4c1f527fec3a87c24128c408.png)
答复以下问题:
〔1〕假设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求m的值;
〔2〕假设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那么m的值是否存 在? 假设存在 ,请求出m的值并求出方程的解;假设不存 在 ,请说明理由 .
你能用方程这个工具描述下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吗 ? 问题4:某校图书馆的藏书在两年内从5万册增加到 万册 ,该图书馆藏书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是 x .
证明(1)
【例1】有两条如以以以下图小路 ,这两条小路哪 个长 ?这两条小路的面积怎样 ?
证明(1)
【例2 】小明和小林在研究代数式2-2m+m2的
值的情况时 ,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
小明填写表格:
m
-2 0 4 6 ……
2-2m+m2 10 2 10 26 ……
小林填写m表格: -6 -4 2
证明(1)
【能力检测】 2.今年五一节期间 ,||王老板在其 经营的服装店里卖出两件衣服 ,其中一件是裤子 售价为168元 ,盈利20% ,一件是夹克衫售价也是 168元 ,但亏损20% ,问||王老板在这次的交易过 程中是赚了还是亏了 ,如果是赚了 ,赚了多少 ?如 果是亏了 ,亏了多少 ?还是不赚不亏 ?
2-2m+m2 50 26 2
0 …… 2 ……
请你再取一些m的值代入代数式算一算 ,说明 小明和小林的结论是否正确.你是否有新的发现 ? 新的结论 ?
证明(1)
【数学实验一】〔1〕在提供的模板中取两个直
角三角形和两个直角梯形 ,按图①拼成8×8的正
方形 ,用胶带粘好.
〔2〕用同样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直角梯
作业再现: 10. 根据题意 ,设未知数 ,用一元 二次方程解决问题〔不需要计算〕 〔2〕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决定 下调药品的价格 ,某种药品经过经过两次降价 ,由 每盒36元调至||25元 ,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ppt课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e0077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a.png)
k≠0
k≠0
归纳 当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是字母时,一定要注意二次项 系数不为 0,再根据“Δ”求字母的取值范围.
【变式题】删除限制条件“二次”
若关于 x 的方程 kx2 − 2x −1 = 0 有实数根,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k≥ −1
B. k≥ −1且 k≠0
C. k < 1
D. k < 1 且 k≠0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2 公式法
学习目标
1. 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难点) 2. 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重点) 3. 会用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知识回顾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一“化”: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且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 二“移”: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三“配”:方程方左程边两配边成同完时全加平上方一的次形项式系;数一半的平方,将
练一练
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
(1)3x2+x-1=0;
(2)2x2+6=3x;
方法归纳
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方法:
将方程整理 为一般形式 ax2+bx+c=0
Δ= b2 − 4ac > 0 Δ= b2 − 4ac = 0 Δ= b2 − 4ac < 0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没有实数根
Δ= b2-4ac = (− )2-4×2×1 = 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x1 = x2
(3) 5x2-3x = x + 1; 解:方程化为 5x2-4x-1 = 0.
±-
a = 5,b = -4,c = -1. Δ= b2-4ac = (-4)2-4×5×(-1) = 3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及 一般形式
ax2 bxc 0a 0
直接开平方法
方程的解法
因式分解法 配方法
公式法
x b b2 4ac b2 4ac 0 2a
练习二
1、判断下面哪些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1)x2 -3x+4=x2 -7 (×)
(2) 2X2 = -4
(√ )
(3)32X+5X-1=0 (×)
A.m=±2 B.m=2 C.m=-2 D.m≠ ±2
例:解下列方程
❖ 1、用直接开平方法:(x+2)2=9
解:两边开平方,得: x+2= ±3 ∴ x=-2±3
∴ x1=1, x2=-5
❖ 2、用配方法解方程4x2-8x-5=0
右边开平方 后,根号前 取“±”。
两边加上相等项“1”。
3、用公式法解方程 3x2=4x+7
① x2-3x+1=0 ② 3x2-1=0
③ -3t2+t=0
④ x2-4x=2
⑤ 2x2-x=0
⑥ 5(m+2)2=8
⑦ 3y2-y-1=0 ⑧ 2x2+4x-1=0
⑨ (x-2)2=2(x-2)
适合运用直接开平方法
;
适合运用因式分解法
;
适合运用公式法
;
适合运用元二次方程一次项系数 为0时(ax2+c=0),应选用直接开平方 法;若常数项为0( ax2+bx=0),应选 用因式分解法;若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都不为0 (ax2+bx+c=0),先化为一般式, 看一边的整式是否容易因式分解,若容 易,宜选用因式分解法,不然选用公式 法;不过当二次项系数是1,且一次项系 数是偶数时,用配方法也较简单。
5x(3x 7) 2x
6x(2x
7)
49 8
7(2x1)2 (3x1)2 8(x 1)(x1) 2 2x
1、 ax2+c=0 ====> 直接开平方法
ax2+bx=0 ====> 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
ax2+bx+c=0 ====> 公式法(配方法)
2、公式法虽然是万能的,对任何一元二次方程都适用, 但不一定 是最简单的,因此在解方程时我们首先考 虑能否应用“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等简单 方法,若不行,再考虑公式法(适当也可考虑配方法)
解:移项,得: 3x2-4x-7=0
先变为一般 形式,代入 时注意符号。
a=3 b=-4 c=-7
∵b2-4ac=(-4)2-4×3×(-7)=100>0
∴x=
= 4± 100 6
2± 5 3
∴x1= 4 x2 =
-
8 3
4、用分解因式法解方程:(y+2)2=3(y+2)
解:原方程化为 (y+2) 2﹣ 3(y+2)=0 (y+2)(y+2-3)=0 (y+2)(y-1)=0 y+2=0 或 y-1=0
把y+2看作一个 未知数,变成 (ax+b)(cx+d)=
0形式。
∴y1=-2 y2=1
按括号中的要求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4(1+x)2=9(直接开平方法); (2)x2+4x+2=0(配方法); (3)3x2+2x-1=0(公式法); (4)(2x+1)2= -3 (2x+1) (因式分解法)
(4)
3x2 -
1 x
2
0
( ×)
(5) x2 1 3
( ×)
(6)
y 4
y2
0
(√ )
2、把方程(1-x)(2-x)=3-x2 化为一
般形式是:2_x2_-_3x_-_1=_0_____, 其二次项
系数是__2__,一次项系数是__-3__,常数
项是_-1___.
3、方程(m-2)x|m| +3mx-4=0是关于 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 C )
② 公式法虽然是万能的,对任何一元二 次方程都适用,但不一定是最简单的, 因此在解方程时我们首先考虑能否应用 “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等 简单方法,若不行,再考虑公式法(适 当也可考虑配方法)
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
16 25
x2
1
25x2 2x
33x2 1 4x
4(x 2)2 9x2
3、方程中有括号时,应先用整体思想考虑有没有简单方 法,若看不出合适的方法时,则把它去括号并整理为一般 形式再选取合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