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玉雕艺术中的造型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殷商玉雕艺术中的造型艺术

【摘要】殷商玉雕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力创造的结晶,代表着那个时代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并在上层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除了装饰作用之外,还渗透着与原始巫术、祭祀图腾、礼仪丧葬等活动相关的观念性的含义,展示了人类在精神领域的探索成果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换言之,殷商玉雕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

【关键词】殷商玉雕造型审美

一、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

殷商玉雕的造型可谓千变万化,形态各异。单从装饰品的题材角度看,大体上可以分为动物、人物、神话形象以及璜、琮、玦、珠、璧等,其中又属动物形象居多。这些形象在红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只不过到了殷商时期由于工具的改进和制作工艺的提高,所以工匠们能够更加生动细致地刻画出艺术品形象的表情和神态,也才能够赋予玉石本身更多的艺术韵味。原始玉器多以璜、玦、环、璧、戈、刀、铲、斧、豆、簋、盘等为主,殷商玉雕除了这些实用的种类之外,还有玉象、玉虎、玉兔、玉鱼等各种动物造型。他们形象生动,构思独特,做工精巧,从造诣上说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不论是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审美的角度,可以说殷商玉雕已经为我们开启了另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

二、文质并重的造型工艺

作为造型艺术,色彩和线条是殷商玉雕的两大构成因素。比起线条来,色彩是更为原始的审美形式。而远古时代的中国先民非常喜欢红色,这一方面是因为红色能够使人产生兴奋、炫目的心理体验,另一方面也因为红色代表着万物之母的太阳,象征着新生和希望,所以,它往往被赋予了一种朝气蓬勃、刚劲有力的涵义。一个民族对一种色彩的崇敬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唤起对另外一种对比色彩的静观与体认。在古人的眼中,与之对比最强烈的当属青色。玉之青色因其朴实自然,不显张华的特点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人们的审美期待视野当中,并且也成为了人们喜爱玉石的理由之一。从已出土的殷商玉雕当中我们发现,它们大多以绿色为主,包括有墨绿、黄绿、青绿、淡绿等,黄褐色与棕褐色次之,最少的是黑色。殷商玉器因玉色的沉稳柔和,玉质的温润可亲往往成为奴隶主贵族和上层社会人们喜爱和追逐的对象,并作为装饰品、配饰、小玩意乃至陪葬品伴随自己的身边。《周礼·大宗伯》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玉器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代表着权利的至高无上,地位的显赫威严,同时作为统治阶级祭祀的冥器,它又寄寓着后人向先辈朝拜进贡为江山社稷祈福的国家意志。

三、活泼灵动的造型旨趣

殷商是一个崇信鬼神的朝代,许多艺术作品中都渗透着浓重的神鬼观念和宗教意识,这种国家意识形态哲学与主体人的价值需求不甚对应,也不是一般民众个人审美价值需求的主要对象,所以很

难进入平常人们的审美视野中。仔细观察和审视殷商的玉雕作品,它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不是青铜器那样的神秘和恐怖,也不似原始玉器那样呆板、僵硬,而是活泼、灵动、富于情感的表现。这些作品完全区别于已有的通过几何形体和抽象符号来表现宗教幻想和

巫术仪式的艺术品,它们之所以让世人惊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变形了的、图案化的、风格化的与写实的、生动的、多样化的动物形象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当时人们对于清新自然之美的追求。

材料、形体、线型、空间不仅是构成玉雕艺术整体造型节奏和韵律的本质因素,而且在这些因素中还包含着不同艺术语言和符号所能够传达出的某种情绪和观念。正如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指出的:“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任何艺术造型的变化都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与人们的精神面貌。无论是象生拟形的玉雕,还是纯几何形的,都既注重了姿态的优美,又注重对祭祀畅神等实用功能的需要。它们一般呈现直线几何的外形,追求四方严正的风格,例如巨大的司母戊方鼎和精致的四羊方尊。而附刻在上面的龙、虎等动物形象则更带有一些狰狞之气,如猛虎食人卣。虽然从总体上看这些青铜器并不是那么惹人喜爱,甚至给人一种敬畏感和压抑感,但从细节上看我们发现许多小动物用作了青铜器的附饰物或附属配件,正是这些小动物打破了青铜器的沉闷感,增加了主体的生气。郭沫若曾经发出感叹说:“每以现实

性的动物为附饰物,一见即觉其灵巧。”其实,他的这句话用在玉雕艺术中同样十分精彩。比如,在欣赏妇好墓出土的玉双角蟠龙的时候,尽管它身上布满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双层几何云雷纹,身体极度弯曲,表情惊悚吓人,却因为不是装饰在青铜器上的附饰物而显得格外自由,就连那张牙舞爪的样子也不见得有多骇人,反而让人感觉到活泼可爱,具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朴拙的美感。在千姿百态的殷商玉雕作品中,线条、色彩、图案、形状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共同组合成所谓“有意味的形式”,这是激发我们审美感情和审美幻想的一种形式。换句话说,同样的纹饰,在某些玉器上就显得繁复、粗犷、硬朗,但在另一些玉器上却显得婉转、柔和、流畅,产生这一差别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艺术元素之间的组合方式不同。

四、结语

殷商玉雕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力创造的结晶,代表着那个时代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并在上层社会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除了装饰作用之外,还渗透着与原始巫术、祭祀图腾、礼仪丧葬等活动相关的观念性的含义,展示了人类在精神领域的探索成果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换言之,殷商玉雕是“人化了的自然界”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产物。玉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珍爱,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与社会化的生产实践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管是对现实事物的模拟或写实,抑或是来源于宗教信仰等虚拟幻想的形式创造,这些巧夺天工的艺术品都是先民在

漫长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对玉石的自然特性及形式规律逐步掌握、熟悉、运用的结果。之后,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加深和生产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玉雕这项工艺终于发展成为了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的并且令世人惊叹的中国传统造型艺术。

参考文献:

[1]朱志荣,陶国山.商代玉器的审美特征[j].泰山学院学报,2004,(1).

[2]倪建林.殷商玉雕艺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鉴赏[j].中国古代玉器艺术鉴赏,2003,(2).

[3]周南泉.夏商周时期玉器[j].收藏,200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