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认知学习理论第一节格式塔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认知学习理论第一节格式塔学习理论

第一节格式塔学习理论了解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其代表人物掌握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组织原则及其主要实验研究、学习理论等了解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及其贡献和局限性格式塔学习理论可谓是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先驱,于本世纪初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M.Wetheimer,1880194

3、苛勒W.kohler,1887 1967和考夫卡K.Koffka ,18861941 在研究似动现象的基础上创立的。

该学派反对把心理还原为基本元素,把行为还原为刺激-反应联结。

他们认为思维是整体的、有意义的知觉,而不是联结起来的表象的简单集合;主张学习是在于构成一种完形,是改变一个完形为另一完形。

所谓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 的译音,意即“完形”;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试尝错误的过程,而是顿悟的过程,即结合当前整个情境对问题的突然解决。

其著名的实验便是苛勒做的猩猩吃香蕉的实验把香蕉悬在黑猩猩取不到的木笼顶上,笼中黑猩猩在试图跳着攫取香蕉几次失败后,干脆不跳了,它若有所思地静待了一会儿,突然把事先放在木笼内的箱子拖到放香蕉的地方,一个够不着,将两个箱子叠在一起,爬上箱子取下香蕉。

格式塔学派重视知觉组织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创造性思维,这

些都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系统的讲述该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格式塔心理学产生有深刻的社会背景。

德国自1871 年实现全国统一后,资本主义工业经过二、三十年的迅速发展,到20 世纪初迎头赶上并超过了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一跃成为欧洲最强硬的政治帝国。

德国以最新呢起的力量,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积极参与瓜分世界的罪恶活动。

后来更是妄图称霸世界、征服全球,使全世界归属于德意志帝国的整个版图中。

在意识形态中,强调主动能动、统一国民意志、加强对整体的研究。

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的研究,都被迫适应这一背景和潮流,心理学自然也不可能例外,格式塔心理学不过是这一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产物。

同时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有还有其哲学思想渊源,我们大体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康德的先验论;第二是胡塞尔的现象学。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科学界出现了许多思想潮流,对格式塔派心理学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特别是物理学界在这一时期抛弃了机械论的观点,承认并接受了场的理论。

场可以用磁力现象加以解释把铁屑撒到一张纸的上面,当纸下放有一块磁铁并移动时,铁屑会随着磁铁向同一方向移动.并排列成特殊的形状。

铁屑很明显地受到了磁铁周围磁力场的影响,这个场不是个别物质分子引力和斥力的总和,而是一个全新的结构。

格式塔心理学家试图用场论解释心理现象及其机制问题。

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了一系列新名词“行为场”、“环境场”、“物理场”、“心理场”、“心理物理场”等。

普朗克是现代理论物理学家,对场论有过重大贡献,他强调事件的自然属性及对量的测定背后特殊过程的探讨,他反对经验论和对量的测定的过分倚重。

苛勒在1920 年出版的静止状态中的物理格式塔一书的序言里专门向普朗克致谢。

苛勒在此书中采用了场论,认为脑是具有场的特殊的物理系统。

他试图说明物理学是理解生物学的关键,而对生物学的透彻理解又会影响到对心理学的理解。

就心理学本身而言,对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直接影响的主要有马赫和厄棱费尔这两个人物。

而格式塔心理学的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叶的“形质学派”。

著名的心理学史专家E·G·波林Edwin G.Boring,18861968明确指出“格式塔心理学在系统上起源于形质学派,有些关于知觉的实

验研究也由这个学派作一倡导”。

二、主要代表人物从一开始起,韦特墨就与他的两个学生、助手和同事苛勒和考夫卡分享他的观点。

可以说,这三个人的观点和理论几乎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他们三人都毕业于柏林大学,后来又一起成为柏林学派的核心人物。

1921 年,他们一起在德国创办了心理学研究杂志,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

最后,他们三人先后都移居美国。

有鉴于此,我们把他们三人的生平、观点和理论合在一起陈述。

1.韦特墨韦特墨Max Wertheimer,18801943于1880 年4 月15 日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出生1900 年进布拉克查理斯学院修习法律,两年后放弃学习法律转攻哲学和心理学,后来又先后去德国柏林大学和符兹堡大学求学。

1904 年在符兹堡大学屈尔佩O.Kulpe 的指导下获博土学位。

1910 年起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和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大学任教,1929 年回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

1933 年因不满希特勒的统治而离开德国,受聘为美国纽约市社会研究新学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in New York City的教授。

尽管韦特墨被公认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但由于他

兴趣很广,包括写诗和谱写交响乐曲,所以,除了设计了一些重要的实验和在讲演中阐述格式塔原理之外,他撰写的论著不多。

事实上,他最重要的实验似动现象是在1910 年度假时坐在维也纳到莱茵的火车上萌发的。

眺望远处闪烁的灯光,好似在动。

后来,他与他的助手苛勒和考夫卡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就是标志格式塔心理学形成的代表性论文似动现象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ies of apparent movement1912,他的一本代表著作是创造性思维Productive Thinking1945,1959 。

2.苛勒苛勒Wo1fgang Kohler,18871967于1887 年1 月21 日出生在爱沙尼亚的雷维尔。

他先后在杜平根、波恩和柏林大学接受教育,1909 年在柏林大学获博上学位。

19l0 年到法兰克福大学任教。

他与考夫卡一起作为韦特墨似动现象实验的被试,三人共同奠定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

1913 年,他应“普鲁士科学院”的邀请,到非洲沿海的西班牙展的特纳利夫岛进行研究工作。

他在那里任猩猩观察站的主任。

他到了特纳利夫6 个月之后,战争爆发了,使他无法离开。

结果,他在那里呆了4 年,研究猩猩酌行为。

他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他最重要的著作猩猩的智慧The Mental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