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中关于分纤点的测算

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中关于分纤点的测算
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中关于分纤点的测算

中国移动市场营销策略

中国移动市场营销策略 伴随着全球移动通信需求的飞速增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移动也加快了自 身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不断推出新业务,创建新品牌;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吸引、留住用户,积累客户资本,打造核心营销能力,因此针对移动通信市场的营销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移动在短短几年能够取得快速的发展,关键在于其赢得了客户的心,在产品、服 务、客户关系、营销传播等层面不断创新。 今天的电信业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创造价值的机会,但是许多尝试利用这些机会的公司正 在遇到很大的挑战。 中国移动一直在实施整合营销传播,强调“沟通从心开始,强化自身“移动通信专家的定位。 如分布在各城市的户外广告牌;电视、电台、网络、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上的形象传播、促销和产品传播;形象广告与软文相互配合;以大客户经理和终端营业员为代表的个人 营销传播,以直邮与短信为代表的直接营销传播,围绕重大节日或事件的事件营销等等集中 突出在企业形象、服务质量、社会公益等诸多方面的良好形象,以赢得广大用户和社会公众 的认知与支持。 同时根据不同目标客户的特定展开相应的针对性传播,如校园营销计划,主要是通过一 些校园内的相关活动或举办相应的全国大型赛事,如街舞大赛、彩信暗语大赛等等;全球通高端论坛;VIP卡计划,针对商务人士的活动特点,与一些高尔夫俱乐部、机场、高档休闲场 所等联合促销;事件营销,通过赞助2015年奥运会、与世界杯、央视等合作来提升品牌的 影响力、认知度和美誉度等等。 一、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概况与趋势近几年,中国移动通信市增长迅速。 截止11月,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1.98亿户,年增长超过6000万户。 2002年5月,中国移动的GPRS正式商用,并于10月推出彩信服务。 中国的3G频谱划定,国家第三、第四张移动牌照颁发在即,TD-SCDMA产业联盟宣布 成立,移动支付等新增值业务发展迅速,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移动公司统计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已跃居世界第 二,仅次于美国。 1、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已揭开新的一页虽然话音业务仍是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业务中的主 要业务,但以短消息、WAP业务为代表的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则已进入了起步阶段。 据有关人士预测,今年年底,全国移动数据用户将达到80万户,2004年将达到4300万户左右,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数将占手机用户数的30%。 2、预付费业务迅速发展随着今年我国移动市场竞争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移动运营商的 竞争也日趋激烈。

综合业务接入区光交纤芯分配使用原则140703

综合业务接入区光交纤芯分配使用原则(定稿)针对目前光交建设及使用情况,为合理分配光交纤芯,保障光交使用规范,以及立足将来扩容需求。根据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改造会议讨论,特制定接入区内光交纤芯使用、分配原则。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及业务改造需遵照该方案执行。 一、主干光交 1、主干光交环环网光交设备全部采用576芯系统,分正反 (A\B)两面,主干光交环采用144芯光缆。主干光缆必须 在光交的同一面成端。已建设完成的144芯光缆在光交上成 端的定于为正面,要求在光交门上进行喷涂标示(正面以大 写字母A,反面以大写字母B)。 2、主干光交反面必须预留120芯(10个熔纤盘)作为未来主 干光缆环扩容接入使用。 3、为保障主干光交利用率。主干光交至配线光交使用24-48芯 光缆接入(根据配线光交分布片区的业务数量综合考虑,主 干光交至配线光交接入光缆不允许小于24芯及不允许大于 48芯)。主干光交只允许接入7个以下48芯配线光交光缆。 4、主干光交定义为光交网络光缆汇聚点,光交环分纤点,主要 作用为光纤调度。主干光交只可接入主干环网光缆、配线光 交光缆,原则上不允许直接接入客户光缆。

逆时针方 向至汇聚 机房 顺时针方 向至汇聚 机房二、配线光交 1、配线光交采用288芯光交接箱,配线光交至主干光交光缆采

用48芯。 2、配线光交必须预留48芯(4个熔纤盘)作为未来配线光交 光缆扩容接入使用。 3、配线光交至用户接入光交使用24芯或48芯光缆接入。 4、配线光交可直接接入用户光缆,或接入用户侧光交。集团专 线用户建议直接通过配线光交接入成端。

三、用户接入光交 1、用户接入光交采用96芯或144芯光交建设,尽量改造存量 资源。 2、用户接入光交主要针对FTTH小区原已建设光交进行改造, 可根据小区规模采用24或48芯光缆接入至配线光交。 四、主干光交纤芯使用 1、共享纤芯:主干光交内1-24芯共享纤芯规划为基站组网使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战略规划

机密 中国移动通信2008-2010年战略规划 二〇〇八年二月

目录 前言 (3) 一、2007-2009年战略规划实施回顾 (6) 二、2008—2010年发展环境判断 (10) 三、2008—2010年战略思路和目标 (15) 四、2008—2010年度工作重点 (16) 五、2008—2010年战略措施 (20) (一)打造卓越运营体系 (20) (二)开创移动多媒体事业 (26) (三)形成“创新型”增长模式 (28)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 (31) (五)构建卓越组织 (33) (六)培育卓越人才 (37) (七)做优秀企业公民 (40) 六、战略规划实施要求 (43)

前言 为迎接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通信)与时俱进,提出了“新跨越”战略,明确了从“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走向“做世界一流企业”,从“移动通信专家”成为“移动信息专家”的战略定位,并确立了中国移动通信“成为卓越品质创造者”的长期战略目标。 2006年以来,随着“新跨越”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移动通信在继续稳步实施“新跨越”战略,大力打造“一个中国移动”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加快互联网和海外市场的拓展,创建开放、安全、无处不在、功能丰富的通信信息生态系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无所不能的信息应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等多项重大战略决策并开展了有益的尝试,进一步丰富了“新跨越”战略的内涵与实践。 2007年,通过强化战略-绩效闭环管理体系,公司总体战略执行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移动通信2007-2009年战略规划》(以下简称07-09年战略规划)中各级指标的07年目标值完成情况良好。通过实施07-09年战略规划,公司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做世界一流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征程中再创佳绩。 随着形势的变化与企业自身的发展,中国移动通信滚动制定了《中国移动通信2008-2010年战略规划》(以下简称《08-10年战

综合业务接入区指导手册

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达标活动指导手册

目录 一、综合业务接入区定义........................................ - 3 -(一)综合业务接入区网络结构 ................................................................................... - 3 - (二)网络元素 ............................................................................................................... - 3 - 1.综合业务接入区 ....................................................................................................... - 3 - 2.微网格 ....................................................................................................................... - 4 - 3.汇聚节点 ................................................................................................................... - 4 - 4.分纤点 ....................................................................................................................... - 4 - 5.主干接入光缆 ........................................................................................................... - 5 - 6.配线光缆 ................................................................................................................... - 5 - 7.联络光缆 ................................................................................................................... - 5 - 二、建成标准.................................................. - 5 - 三、综合业务接入区评分指标.................................... - 6 -(一)综合业务接入区评分指标定义及规则 ............................................................... - 6 - 1.机房 ........................................................................................................................... - 7 - 2.分纤点 ....................................................................................................................... - 8 - 3.主干光缆 ................................................................................................................. - 10 - 四、综合业务接入区考核....................................... - 13 - 五、综合业务接入区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光交进线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光交进线光缆成端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光交跳线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接入区纤芯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命名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光交箱的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光交箱模块的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光分纤箱的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光分纤箱端子的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光缆预留的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2: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光纤分配架、光交箱及分纤箱的施工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光纤配线架施工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售后服务信产部报告我国移动增值服务的现状及趋势

(售后服务)信产部报告我国移动增值服务的现状及 趋势

我国移动增值服务的现状及趋势 刘岩 随着3G时代的呼之欲出,移动通信产业形态也渐渐由单纯的产品经济业态完成了向服务经济业态的进化,移动增值服务将取单纯的移动通信产品而代之,成为这壹时代更重要的产业利润来源。 目前基础的移动增值业务主要有SMS、彩信/彩E、WAP、JAVA/BREW以及IVR 五大类,随着业务需求的进壹步发展,基于开放应用平台的端到端(手持终端到无线服务平台端)的移动增值服务架构将为移动增值服务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移动增值服务概要 1.移动增值服务市场 ――到2003年10月底,我国的固定电话用户数已达到2.55亿,较上年底新增4091.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达到2.57亿,较上年底新增5093.3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移动电话用户超过固定电话用户国家之壹。2005年,我国移动通信用户将达3亿。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我国每5人将拥有壹部手机,普及率将由当下的13%增加至20%,市场成长空间依然巨大。中国移动通信用户从零到1亿花费了近14年的时间,而从第壹个1亿到第二个1亿只花费了1年半多的时间。于这些数字面前,任何预测均显得保守,中国移动通信正处于高速成长期。短信服务是目前最主要也是最成熟的壹项基础无线数据业务。2002年,中国短信业务量超过900亿条,其中中国移动的短信业务量超过750亿条,平均每天的短信发送量高达2.6亿条。根据上海艾瑞市场咨询XX公司近期发布的《2003

年中国网络短信研究方案》称:2003年中国短信内容服务提供商(统称SP)市场超过54亿元,2004年中国短信SP市场将过百亿元。另有专业机构估计,2004年中国整个短信市场将达到300亿元左右,SP提供的短信服务量占总市场的30%。2004年以后,增长率会有所下降,但2006年之前每年仍然会保持于50%之上的市场占有率。 移动梦网是中国移动推出的无线数据服务品牌。目前,为移动梦网提供内容的公司有400家。其中,年收入于1亿元之上的有5家,年收入超过6000万元的有15家,年收入超过2400万元的有30家。仅以国内无线数据业务的著名企业TOM 为例,其短信业务收入占到了其总收入的80%,短信业务月收入超过1300万人民币。 作为国内另壹个的移动电信运营商的中国联通,借助其优质、高速、可靠的CDMA1X网络,也推出了自己的无线数据服务品牌联通无限,其中包含彩E、互动世界、掌中宽带、联通于信、神奇宝典、定位之星等服务。 2.基础移动增值业务现状 总的来说,目前市场上存于的基础移动增值业务能够分为五大类业务:短信、彩信/彩E、WAP、JAVA/BREW以及IVR。 短信是各类无线增值服务中发展最早,最为消费者认可,也相对最成熟的业务。可是,短信市场作为成熟市场,其成长空间已经有限,加之市场中各大小SP竞争日趋白热化,以及短信作为信息承载方式容量过小的技术限制,能够预计,短信将不再是未来无线增值服务发展的热点,可是短信和其他业务配合起来,能够提供更加贴近消费者需求的服务。

某移动公司全业务接入项目建设指导意见

「 「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 2009年全业务接入项目建设指导意见 一、全业务接入项目的建设总体原则: 全业务接入项目遵循“面向需求、注重投资效益,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集中优势资源,积极稳妥推进项目建设。接入网管线建设要遵循“租、购、建、合作共享”相结合,掌握关键核心网络资源、合作共享用户资源的原则。 二、全业务接入网络定位: 全业务接入网是指覆盖城市及其郊区、开发区、工业园区、中心乡镇,以城域光纤物理网和CMNET数据城域网为依托,主要面向客户接入的全业务接入和承载网络。 三、全业务接入网络构架: 全业务接入网规划要遵循“分区、分层和就近接入”的原则。 ?分区:根据城市行政区域的划分、以城市的铁路、桥梁、河流、湖泊、公园、绿化带、主要街道及其他妨碍光缆 线路穿行的大型障碍为界,并结合城市中现有通信管道 的实际情况和规划目标客户的分布情况,对城市进行网 格状的区块划分,每一个区块就是一个全业务接入区。 ?分层:在全业务接入区中,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光交接

点和光分配点,把全业务接入区分为三层“主配线层、 辅配线层和引入层”。 ?就近接入:接入用户的引入层光缆就近接入光交接点或光分配点。 图1、全业务接入网络分层构架 全业务接入需要依托的城域光纤物理网络,以PON(无源光网络)、SDH/MSTP、PTN等光纤接入技术为主,无线接入等作为补充手段,支撑全业务竞争。 全业务接入网通过布放在传输汇聚节点的CMNET城域网交换机,与上层城域数据网、软交换网等承载网和业务网互通。 四、全业务接入建设指导意见 (一).全业务接入覆盖目标及策略 根据政企客户部政企客户市场综合接入业务营销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全业务接入的政企客户预覆盖和政企客户接入,并按物理楼宇进行梳理,优先进行重要物理楼宇的覆盖。 在小区建设上,要充分利用共建共享的政策,采取与其他运营

综合业务区勘察细则和设计要求

综合业务区勘察细则和设计要求 1.概述 为提高勘察设计质量,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工程设计查勘内容,使设计更加能够指导施工,特编制综合业务区勘察细则。 2.目的 (1)勘察工作是工程设计的重要阶段,勘察与测量所取得的资料是设计的重要基础资料。 (2)通过现场实地勘察,搜集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各种业务、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有关资料,并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拟定的工程设计方案,会同有关专业和单位,认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为确定具体方案提供准确和必要的依据。 (3)通过深入的现场实地查勘、测量工作,当发现与设计任务书有较大出入的问题时,应上报建设单位重新审定,并在设计中加以论证说明。 3.综合业务区工程勘察细则 3.1基础资料的调查 综合业务区光缆线路作为电信网的一部分,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发展规划既要与电信网的发展一致,又要与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相适应。综合业务区光缆线路的调查内容如下。 3.1.1综合业务接入区内社会情况的调查 综合业务接入区是指将一定范围内的家庭宽带、集团客户专线、基站等电信业务规划为一个独立的区域,能满足该区域内电信全业务接入需求。在这个区域内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会情况: (1)综合业务接入区内总体发展规划。 (2)综合业务接入区内近期新建住宅小区和各种开发区的发展规划。 (3)重点企事业单位分布及发展情况。 (4)综合业务接入区内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3.1.2接入网现状的调查 (1)已建局房的位置,包括机房平面布局和光缆引入途径如管道、直埋、电缆井、架空等。 (2)现有管道分布、管孔容量及占用情况。包括已建和在建(已批待建)管道的情况,管道需说明自建、购买、租用的孔数和型式、每段管道长度。 (3)现有主干和配线光缆网络的情况,需了解光缆路由敷设方式、长度、芯数及占用情况。 (4)交接箱的分布、容量及利用率,主干和配纤光缆对容量及占用情况。 3.1.3需搜集的资料 与运营商探讨建设方案,结合大用户资料和现有资源,图上作业初步确定主干和配线光缆路由,与建设单位讨论取得共识;在主干和配线光缆路由沿线确定光

中国移动各项增值业务大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CMCC )简称“中国移动通信”,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神州大众卡”等著名服务品牌,服务网号为“139、138、137、136、135、134、159、158、150、157、151、187、188”。 中国移动通信是国内唯一专注移动通信发展的通信运营公司,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综合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三部分构成。核心价值观阐述了“我们是谁,我们的信仰是什么”,反映了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使命表达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其内涵表达了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原因;愿景说明了“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企业在一定阶段内期望达到战略目标和发展蓝图;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是形成使命、愿景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源泉,是选择使命、愿景的决定因素;而使命、愿景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发展领域的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活动中的承载和表现。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体现了中国移动作为企业、中国移动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将以成为“负责任”和“最优秀”的企业和个人作为自己的追求。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立足于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凝结了中国移动人缔造辉煌历史的精神精髓,表达了中国移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念。这一理念体系的提出,必将凝聚和激励全集团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共同实现中国移动新的跨越“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是中国移动内生企业品性的自在要求。中国移动选择了“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信仰,注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数量的超越,更必须成就品质的铸炼。关注品质、追求品质是我们对社会负责、追求卓越的最佳体现方式,中国移动只有通过为社会创造卓越品质而践行自己的价值观。中国移动肩负着“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使命,意味着我们必将永恒保持对网络、服务、业务的高品质追求,这是“无限通信”的基础,也是“无限通信”固有的内涵;同时唯有以追求高品质的信念和实践,引领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信息社会的蓬勃繁荣,才能无愧为整个信息社会中坚力量和榜样,无愧为“社会栋梁”。 移动全球通

中国移动公司精选分公司企业文化规划手册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 X有限公司X X分公司 企业文化规划手册 (2007~20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有限公司XX分公司 二零零七年二月

目录

根据《中国移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2006-2008)》,特制定《中国移动XX公司XX分公司企业文化规划手册(2007~2009)》,作为XX分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贯彻落地集团文化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国移动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为公司战略发展服务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软实力。 二、背景分析 (一)XX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 秉承做优秀企业公民的诚意,中国移动坚持以诚信实践承诺,以永不自满、不断创新的进取心态,精益求精,追求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在践行责任、追求卓越的征途中,移动人以奉献诠释责任,以责任铸就卓越,中国移动业绩蒸蒸日上,正推进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战略。 在追求卓越的征途中,XX分公司根据集团新跨越战略,适时对文化理念体系进行了重塑。XX分公司文化理念体系的塑造,以“一个中国移动(One CM)”为前提,本着“有机融合、彰显共性、拓展内涵、体现特色”的原则,贯彻落实中国移动企业文化,同时兼顾XX分公司特色,将XX分公司原有企业文化资源与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对接,提炼总结出符合XX分公司管理特点的执行文化。 经过反复研讨和全员参与,通过多种科学有效的专业方式,在传承和创新的原则指导下,经过反复修改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中国移动XX公司XX分公司执行文化理念手册》,这是我们XX分公司所有员工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XX分公司全体成员共同心声的凝聚!这本手册系统提出了以愿景、使命及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核心理念,以及提出了落实核心理念的执行理念。它是在“一个中国移动(One CM)”的指导下,以“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基于中国移动XX公司XX分公司过去成功实践的精神要素的总结,也是放眼未来驱动中国移动XX公司XX分公司追求高远的价值指导。 (二)XX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XX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塑造XX分公司新的执行文化理念体系,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管理机制,全面、协调、深入地贯彻落实XX分公司执行文化理念,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宣贯落实,从文化明晰化逐渐过渡到文化制度化,达到实现文化管理化,最终实现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在XX分公司落地生根。 1、积极推行XX分公司新的执行文化理念,使文化标准化、明晰化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就文化而论文化”,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建设方法,使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使员工行为有了可供参照的标准,支持企业形象与企业品牌的大幅跃升,企业内部进一步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 2、努力使企业文化通过制度获得更强的执行力,得到基本的组织保障、资源保障与执行保障

综合业务区建设指导意见说明

综合业务区建设指导意见 一、概述 (一)定义 综合业务接入区是指将一定范围内的家庭宽带、集团客户专线、基站等电信业务规划为一个独立的区域,能满足该区域内电信全业务接入需求。 (二)建设内容 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包含业务汇聚点、配线层光缆、分纤点。 二、建设目的 (一)合理规划ODN网络,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二)网络结构实现光纤化和无源化; (三)配线层光缆更接近用户,用以提供下层快速和低成本接入 条件; (四)配线层光缆应满足10-20年业务发展需求。

(一)汇聚机房(汇聚点)内的设备(OLT、ODF等) (二)配线层光缆 (三)分纤点光交箱 (四)不包含主干层光缆环、用户层分光点等(见下图) 接 入 层

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的基准数据为规划区内的家庭建 筑户数、政企建筑户数以及基站数量。并以汇聚机房为核心,以分纤点的布放位置为主要考虑因素,达到一次性建设满足今后多年全业务接入需求的目的。 (一)区域规划 1.相邻综合业务区的分界应依附集镇规划,以自然河流、湖 泊、公园、绿化带、主干街道以及其它妨碍光缆线路穿行 的大型障碍物为界进行划分。 2.相综合业务接入区内的道路和建筑物应相对稳定。对于成 熟区域优先实施综合业务接入区建设。对于政府规划区等 新兴区域暂缓建设,等待开发阶段完成后再行建设。 3.综合业务接入区的基础数据分为两部分,独享纤芯业务和 共享纤芯业务。其中,独享纤芯业务包含规划区内的目标 基站、室分站、拉远站以及A类政企(独享双向四芯)、B 类政企(独享单向二芯)等,共享纤芯业务包含规划区内 所有可接入OLT的业务,含所有C类政企业务和家庭住户。 共享纤芯业务按照等效住户数来计算,每一C类政企按照 2个等效住户数计算,每一家庭建筑户按照1个等效住户 数计算。 4.为便于 注:若一定范围内的等效住户数过少,则不适合采用综合业务接

面向5G的综合业务接入区演进方案

88 2019年4月 第 4 期(第32卷 总第260期)月刊 2019年 第4期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开发与研究 面向5G 的综合业务接入区演进方案 甘康宁1,林银2,安春波2 (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南宁 530028;2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杭州 310014) 摘 要 C-RAN架构由于其诸多优越性,是5G网络的理想建网方式,本文分别从机房和网络拓扑、光缆和光交箱资 源两个方面,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测算,探讨了针对5G的C-RAN组网需求下,综合业务接入区的演进方案。 关键词 5G前传;C-RAN;光纤直驱 中图分类号 TN9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599(2019)04-0088-05 收稿日期:2018-07-20 5G 时代即将来临,由于5G 的频谱特性,其基站建设规模将远超当前4G 基站数。C-RAN 通过集中并池化部署BBU 和拉远建设RRU,可有效减少机房数量,提高建站速度,降低建设成本,且能提升站点协作能力,提高频谱使用效率,是5G 无线接入网的理想建网模式。 综合业务接入区是以行政区和客户分布为依据划分的满足域内基站、WLAN、专线以及家庭宽带等各类业务接入,并进行收敛汇聚的传输基础资源区块。前期的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与建设中未涉及5G 需求,因此针对当前5G C-RAN 建网需求,综合业务接入区需提前进行优化和规划。 1 C-RAN 架构下的5G 前传网络 5G 系统将4G 系统的BBU 和RRU 拆分成CU (集 中单元)、DU(分布单元)和AAU(有源天线处理单元),其中AAU 至DU 之间的传输网络为前传。前传解决方案可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光纤直驱、有源和无源WDM、WDM PON 系统、微波方式等。 光纤直驱是最简单的前传方案,AAU 至DU 之间通过光纤直连。此方案无需额外新增传输设备,避免新增设备时延,具有低成本、低时延的优势,但光纤消耗量大、无保护手段。 采用无源WDM 系统,是将AAU 至DU 的链路承载在无源WDM 系统上。该方式最大优点为节省光纤资源,缺点是无保护手段、无网管监控、维护界面不清晰、故障点增加。 有源WDM 的设备本身成本和配套要求高,WDM PON 系统目前处在规范中,微波系统在前传速率满足上待进一步开发。因此本文的前传解决方案以光纤直驱为主。

中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发展瓶颈与共赢模式的构建

中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发展瓶颈与共赢模式的构建 摘要:移动增值业务己成为移动网络运营商所有业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极大。本文将从移动通信增值服务的业务种类及内容入手,深入分析我移动通信增值服务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探讨如何建立实现各方共赢的发展模式。 关键]:移动通信增值服务瓶颈共赢模式 Abstract: The mobile value-added services has become a mobile network operator to all the busines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broad market prospects, demand greatly. This article from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value-added services and content types of business start-depth analysis of my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elopment of value-added services and constraint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arties to explore ways to establish a win-win development. Key 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bottlenecks and win-win model of value-added services 移动通信业务可以分为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两大类,而移动增值业务是移动网络运营商在移动基本业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用户群和市场需求开通的可供用户选择使用的其他业务。移动增值业务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它充分挖掘了移动网络的潜力,满足了用户的多种需求,因此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预测,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将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长,并且移动增值业务在整个移动通信市场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一、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内容分析 移动增值服务可分为移动语音增值服务和移动数据增值服务两大类,相应的业务分类和发展趋势分别说明如下: (一)移动语音增值服务 在移动语音增值服务方面,智能网(IN,Intelligent Network)是提供语音增值服务的主流技术。智能网是在原有通信网的基础上叠加的一层业务网络,是快速、方便、经济、灵活、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结构。智能网可应用于多种电信领域。基于GSM网络的智能网称为移动智能网,基于CDMA网络的智能网称为无线智能网。 在移动/无线智能网上成功开通的移动语音增值业务包括:预付费业务、移动虚拟专用网(VPMN)业务、移动IP电话业务、无线广告业务、移动主被叫付费业务、移动语音信箱业务、移动秘书业务、多彩回铃音业务等。 (二)移动数据增值业务 根据用户体验和实现技术来划分,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包括移动内容类业务、移动商务类业务、移动位置类业务和移动终端类业务等几类,分别说明如下: 1.移动内容类业务。移动内容类业务指的是移动用户可通过多种方式浏览或订阅的内容类信息业务,它是Internet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延伸。移动通信用户可使用的接入方式包括短消息(SMS)、多媒体短消息(MMS)、WAP、BREW等。[1]内容包括天气、新闻、股市、邮件、聊天等信息。第三方的内容提供商负责提供内容,而网络运营商则负责提供接入。 2.移动商务类业务。移动商务类业务包括小额支付、移动银行、移动证券、移动保险等。移动商务利用封闭的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交易,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远远高于开放的Internet;移动商务以信誉良好的移动网络运营商作为支付中介,解决了信誉危机问题;移动商务允许语音、短信等多种支付和交易方式,更加方便灵活。 3.移动位置类业务。移动位置类业务是为移动用户提供位置信息的业务。移动位置类业务包括公共安全服务、基于位置计费、追踪服务、增强的呼叫选路、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和增强的网络服务等。 4.移动终端类业务。移动终端类业务是利用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来运行的业务。该类业务将移动网络当作一个透明的数据管道,直接从Internet的服务器上下载应用,并在终端上运

中国移动职业规划

中国移动职业规划 为了能够成为滚石移动集团大家庭中得一员,如若有幸,为了能快速融入其工作环境中去,为了能够对中国移动数字娱乐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我将对今后在滚石移动的工作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具体说来,就是在重新认识自我和对移动数字娱乐行业、滚石移动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与自己、与中心最匹配的职业发展道路,确立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职业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需的实施方案。 一、自我剖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进行职业规划首先要“知己”,即全面、深入、客观的分析和了解自己。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我自己:出生于三湘大地一个小县城——攸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艰苦的成长环境塑造了我勇于挑战、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纯朴善良的父母教会了我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的处世原则,十年高等教育的经历给予了我广博深厚的知识积淀。 (一)爱好及个性 广泛的个人兴趣和业余爱好,如爬山、打球、唱歌、交友等,使我认识和结交了众多的朋友,接触并融入了不同的“圈子”,从而培养了我活泼开朗、友善待人的个性特点和性格取向。漫长而丰富的学习历程和实习经历造就了我吃苦耐劳、锲而不舍、永不退缩的坚强意志,养成了我仔细认真、踏实、追求完满的做事风格。 (二)学习能力

学习努力,治学严谨,作风踏实,动手能力较强,在学校以来及一直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踏实学习,工作以来,更是虚心接受外界的一切可学习的知识,各方面知识都有所涉猎,尤喜好哲学、交际口才等方面知识,并阅读学习了大量此方面的书籍。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培养潜力。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更注重自身的理解与体会,并以此通过与人的交流和沟通、社会经历当中进行实践验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业务素养。 (三)践行能力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先后从事实习教学、训练教官、正是销售与渠道拓展等工作,并创办了自己的家教工作室,逐步形成了自己在工作中独特的分析判断能力、业务执行中娴熟的驾驭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独自开展工作。 (四)外语及计算机能力 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熟练计算机操作,能够熟练使用Office等各类办公及统计软件,计算机水平较高。 以上四点分析的都是我的优点和长处。我的缺点和不足主要在于工作经历、社会阅历较少,缺乏深厚的实践经验,对工作、社会理解还不够深刻,这正是我今后要在滚石移动加以学习、补充和完善的地方。 二、环境分析 在“知己”的基础上还要“知彼”,即全面、客观、正确地分析和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工组岗位、单位情况以及行业环境,这样才能做出

应用综合接入网建设本地网的研究

应用综合接入网建设本地网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6-11-10T09:46:32.46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3期作者:曾建委 [导读] 【摘要】随着全业务营销时代的到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实现各类业务的综合承载成为各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焦点。文章引入了本地网架构的概念,介绍了综合业务区实际接入的设置原则,并对其设置的具体方法步骤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着重探讨,希望可为推动本地网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广东怡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随着全业务营销时代的到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实现各类业务的综合承载成为各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焦点。文章引入了本地网架构的概念,介绍了综合业务区实际接入的设置原则,并对其设置的具体方法步骤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着重探讨,希望可为推动本地网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本地网建设;综合业务接入区;综合业务接入点;设置 接入网是指从端局到用户之间的所有机线设备,简称接入网或用户网,又称用户环路系统。随着4G的规模建设以及宽带升级提速的深入开展,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对光缆网的需求迅速增加,不久的将来,网络将进入高带宽、超数据时代,而三大运营商与虚拟运营商同台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届时,本地网目标架构快速灵活接入、建设运维成本低等优势将全面突显,为运营商综合业务发展和应对市场竞争提供稳定、高效、安全的基础网络支撑。 1 本地网架构简介 1.1 节点 根据本地网架构中功能及定位的不同,可将节点划分为核心节点、汇聚节点、综合业务接入点和末端接入点。 (1)核心节点。本地网内各类业务核心设备所在机房,包括移动网交换局、PSTN汇接局、软交换TG局、城域网IP核心节点、传输核心节点、骨干网等设备所在机房。 (2)汇聚节点。本地网各类业务汇聚设备所在机房,包括传输汇聚节点、PSTN端局、IP网汇聚节点或业务控制层(BRAS/SR)等设备所在机房。 (3)综合业务接入点。综合业务接入区内小范围业务收敛设备所在的机房,包括集中设置BBU、OLT、传输二级汇聚等设备的机房,是区域内汇聚节点的延伸,也是汇聚节点和末端接入点之间的衔接节点。 (4)末端接入点。网络末端接入起始点、面向用户的网络节点,其下游为面向用户的、局部专用的用户接入网络。末端接入点分为无线网末端节点和固网末端节点2大类。 表1所示为节点(逻辑功能)与机房(实体建筑)的关系对应表。核心机房可兼做汇聚节点功能;核心机房/汇聚机房可兼做综合业务接入点功能。汇聚节点、综合业务接入点是本地网架构中节点的2种基本功能形式。 1.2 区域 按照本地网架构中功能及定位的不同,可将区域主要划分为汇聚区、综合业务接入区。 (1)汇聚区。在本地网一定区域范围内,依据地理状况、行政区划、业务分布等,将所属区域范围内的业务收敛至区域内对应汇聚节点,同时同一区域内网络保持一定独立性的网络覆盖范围。 (2)综合业务接入区。在汇聚区的基础上,依据地形地貌、业务分布(移网用户、固网用户)、接入方式等将汇聚区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接入区,便于业务的网格化接入以及网络建设、维护与管理。 2 综合业务接入区/接入点的设置思路及原则 2.1 综合业务接入区/接入点的设置思路 图1是综合业务接入区/接入点设置思路流程图。根据地形地貌、管线资源、业务分布、接入点机房条件等初步划分综合业务接入区,并对接入区的划分数量、覆盖范围(业务收敛范围)、区域边界等进行判定,若不满足设置要求,则重新划分;若满足设置要求,则在此基础上确定收敛范围、统计接入区覆盖的业务站点,并由此确定综合业务接入区内接入点的数量。同时,按照综合业务接入点的机房标准对现有机房进行摸排,若机房数量能达到综合业务接入区内的接入点数量要求,则完成综合业务接入区/接入点布局;若机房数量不满足要求,则可结合无线、宽带等专业提出接入点机房建设需求,直至满足机房数量要求。 综合业务接入区/接入点的设置是相互结合的过程,在划定综合接入区覆盖范围时要考虑其包含的接入点数量,以满足业务收敛要求;

2019年中国移动增值服务市场竞争分析10页

2003年移动增值市场竞争分析 主要观点 移动增值业务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在将来的几年里将保持高速增长。2001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收入为10亿元,2002年达到70亿元,易观预计2003年中国的移动增值业务收入将高达150亿元。 单凭网络建设、语音业务的提供已满足不了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也无法满足中国移动和联通巩固市场、保持利润持续稳定增长和差异化竞争策略的要求。为更好拉动市场,中国移动运营商们纷纷改变价值链模式,紧密联系终端供应商,中国联通的BREW服务更是跳过移动门户们直接与内容供应商合作。 移动增值业务更是为未来的3G打下良好的客户基础和数据业务运营模式基础。2003年,新的一轮竞争拉开序幕。

定义 移动增值业务投资包括:短信网关、短信网管、KJAVA、BREW、MMS、WAP网关、MISC系统等的投资。 移动增值业务包括:基于SMS、 MMS、 WAP、KJAVA、BREW等的服务。 报告背景 随着移动运营商的语音业务收入增长的放缓,随着用户ARPU 值下降的压力日益增大,更为了维持已有的客户群和发展新的客户,在3G技术成熟之前,移动运营商已纷纷加强移动增值业务市场的建设,在巩固市场的同时寻找新的增长点,更是为未来的3G打下良好的客户基础和数据业务运营模式基础。2003年,新的一轮竞争已悄悄地拉开序幕。 1、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总体介绍 1.1移动增值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虽然移动增值业务收入在移动总收入所占的比重较少,但是,移动增值业务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在将来的几年里将保持高速增长,更重要的是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1.2移动增值业务设备投资在总投资的比例翻三倍 2003年各移动运营商都在增加对移动增值业务的投资,投资总额同比2002年增长速度高达120%,在电信市场环境低迷,2003年中国移动设备投资规模继续萎缩的情况下,移动增值业务的增长无疑是亮点之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移动增值业务设备投资分别占总投资的比例都同比2002年增长2倍。 1.3业务运用急待丰富化 根据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上市公司公布的最新运营数据,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