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诊疗(结合最新指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df52bf312b3169a451a4ec.png)
溶栓8日,髂外静脉血栓完全溶 解,血流通畅 。
介入和外科治疗
导管抽吸(Forgaty导管取栓)或破碎和外科血栓切除术治 疗DVT :对绝大多数近端DVT患者不推荐静脉血栓切除术。
适应证:
➢ 某些病情危重不能接受溶栓治疗或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静脉 溶栓的患者;创伤后、术后或产后血栓形成的近端DVT患 者,并且年龄小于40岁。
aPTT调整。 皮下注射:第一天首剂5000U,然后17500U,1/12h,根据
aPTT调整。
精选ppt课件最新
31
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不通胎盘屏障,孕妇使用较安全。 主要由肾脏排泄,不需监测出血状况,除非在较特殊的情况 下如肾衰竭(内生肌酐清除率< 30mL/min )、极度肥胖( 体 重> 100kg) 、极度消瘦(体重< 40kg) 的患者,按体重给药的 剂量要减少。
凝血发展阶段抑制剂 该类药物包括Ⅸa、Ⅹa以及Ⅴa因子抑 制剂。
纤维蛋白形成阶段抑制剂 即凝血酶抑制剂,可阻断凝血酶
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也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间
接抑制剂通过催化肝素辅助因子Ⅱ特异性抑制凝血酶,而直
接抑制剂则通过与凝血酶的活性位点结合来阻断其与底物作
用。三种静脉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阿加曲班和比伐卢
腔静脉滤器
➢ 近端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存在抗凝禁忌或并发症;
➢ PE复发高危患者存在抗凝禁忌证或并发症;
➢ 某些急性上肢DVT患者,如存在抗凝禁忌证,应考虑置入上 腔静脉滤器;
➢ 经充分的抗凝治疗血栓栓塞(DVT/PE)仍复发;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植入滤器的禁忌证:静脉解剖异常、妊娠、欲置入部位近端
精选ppt课件最新
25
深静脉血栓演示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演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ecfa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6.png)
02
深静脉血栓的成因
静脉损伤
机械性损伤
如骨折或外伤导致的血管壁破裂,引 发静脉血栓形成。
化学性损伤
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 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等, 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 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感染性损伤
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 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 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 性静脉炎。
预防措施
针对高危人群,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尽早下床活动、 穿弹力袜、使用抗凝药物等,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同时,对于已经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06
深静脉血栓的研究与展 望
研究现状和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大规模人群的调查研究,揭示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危 险因素和预后情况,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重时可危及生命。
深静脉功能不全
深静脉血栓可导致静脉瓣膜功能 受损,进而引起深静脉功能不全 ,表现为下肢水肿、色素沉着等
症状。
静脉性溃疡
深静脉血栓长期存在,可导致下 肢静脉高压,进而引起静脉性溃
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风险评估和预防
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对深静脉 血栓的风险进行评估。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卧床、手术同一姿势容易导致血液回流受阻 ,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控制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降低血液 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穿着合适的鞋袜和衣物
避免穿着过紧的鞋袜和衣物,以免影响血液 循环。
05
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与 风险
并发症类型
肺动脉栓塞
深静脉血栓脱落后,可随血流进 入肺动脉,引起肺动脉栓塞,严
深静脉血栓 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6da52a852458fb760b5618.png)
目录
1 2 3
4 5
DVT的定义及背景 DVT的形成机制 DVT的表现及诊断 DVT的治疗及预防
DVT的SOP
ppt课件
1
定义 深静脉血栓(DVT)
是指在某些情况下, 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 并阻 塞静脉腔, 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的临床症状,多发生于 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E) 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是一个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在我 国长期以来,绝大多数PE被误诊、漏诊,是"猝死"的重要原 因之一
Patient s hav in g receiv ed p rophy lac ti c o r c urat iv e the rapy before diag nosi s (el igib le pat ients N= 3, 361)
20%
17%
15%
10% 5%
6%
8%
7%
0%
Prior pophylaxis Asian countries
住院患者DVT患病率
患者类别
内科患者 普外手术 妇产科手术 泌尿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脑卒中 髋/膝关节置换手术 创伤 脊髓损伤 ICU
DVT患病率 %
10-20 15-40 15-40 15-40 15-40 20-50 40-60 40-80 60-80 10-80
在亚洲国家,DVT的预防明显低于西方
Prior treatment Non-Asian countries
DVT的预防
• 改变生活方式 :避免肥胖、多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及航空旅行、戒烟 •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和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 • 早期下床活动,指导功能锻炼 • 机械措施 穿加压弹力袜,气压靴 • 药物 肝素(目前预防手术后DVT多用低分子肝素,通常7-10d,高
1 2 3
4 5
DVT的定义及背景 DVT的形成机制 DVT的表现及诊断 DVT的治疗及预防
DVT的SOP
ppt课件
1
定义 深静脉血栓(DVT)
是指在某些情况下, 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 并阻 塞静脉腔, 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的临床症状,多发生于 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E) 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是一个疾病的两个不同阶段。在我 国长期以来,绝大多数PE被误诊、漏诊,是"猝死"的重要原 因之一
Patient s hav in g receiv ed p rophy lac ti c o r c urat iv e the rapy before diag nosi s (el igib le pat ients N= 3, 361)
20%
17%
15%
10% 5%
6%
8%
7%
0%
Prior pophylaxis Asian countries
住院患者DVT患病率
患者类别
内科患者 普外手术 妇产科手术 泌尿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脑卒中 髋/膝关节置换手术 创伤 脊髓损伤 ICU
DVT患病率 %
10-20 15-40 15-40 15-40 15-40 20-50 40-60 40-80 60-80 10-80
在亚洲国家,DVT的预防明显低于西方
Prior treatment Non-Asian countries
DVT的预防
• 改变生活方式 :避免肥胖、多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及航空旅行、戒烟 •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和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 • 早期下床活动,指导功能锻炼 • 机械措施 穿加压弹力袜,气压靴 • 药物 肝素(目前预防手术后DVT多用低分子肝素,通常7-10d,高
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49d0c714791711cd791729.png)
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原因
应对所有下肢大型手术病人进行一级预防.对急性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 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 并嘱其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让病人尽早下床活动, 必要时穿着医用弹力袜。对术后的年老或心脏病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及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及重要 性
首先是在发病时间的判断上。由于静脉系统存在大量 的侧枝循环,早期的血栓形成并不会妨碍静脉血的顺 利回流。只有血栓蔓延到一定长度,堵塞侧枝循环近 远端开口的时候,才在临床上表现出下肢肿胀。所以 说,一般临床上出现下肢肿胀才得到诊断的病例,往 往发病时间已经超过数天。
主要影响
有的骨科病人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是术后几天一下床,竟突然死 亡。原来,患者在骨科术后发生了深静脉血栓,因血栓脱落导致 肺栓塞而殒命。一旦发生,无特效治疗。
所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英文名为DVT(deep venous thrombosis),是指静脉管腔内由于各种原因形成血凝块。深静 脉血栓及后遗症属于血管外科诊疗范围。
压力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 症的治疗意义何在
下肢深静脉压力梯度变化是从上至下逐步增加的,而 压力治疗就是通过消除这种压力而达到治疗目的。常 用的压力治疗方法分为:(1)间歇性充气泵压迫治疗;(2) 带压力梯度的弹力袜。间歇性充气泵压迫治疗的效果 优于弹力袜。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药 物
严格意义来讲,医学上还没有治疗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的有效药物。但是,在采用压力治疗的同时,辅助用 些药,可以增加治疗的效果。一般临床采用的药物有: 脉络舒通丸、爱脉朗、消脱止、迈之灵、中医中药等。
如何早期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虽然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对于有经验 的医生来说,还是可以通过仔细的体检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 比如,挤压小腿肚子时深部出现疼痛往往提示小腿静脉血栓 形成(医学上称为Homan征)。这是因为静脉血栓形成时周围 组织无菌性炎症的缘故,同样道理,大腿根部压痛往往提示 股静脉血栓形成。当然,一旦有怀疑深静脉血栓,就尽早检 测血液D2聚体,B超探测深静脉以明确诊断。这样,大部分 的深静脉血栓病例就可以得到早期诊断。
深静脉血栓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b1695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7.png)
1.
2.
3.
4.
5.
指南制定的背景
病因和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8
2024/1/26
DVT 主要表现
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
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
栓部位常有压痛。
发病1 ~ 2 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
露或扩张。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
14
2024/1/26
①
②
③
④
⑤
血浆D- 二聚体测定
多普勒超声检查
螺旋CT 静脉成像
MRI 静脉成像
静脉造影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15
2024/1/26
①
血浆D- 二聚体测定
D- 二聚体是反映凝血激活及继发性
纤溶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诊断急性
DVT 的灵敏度较高(> 99%),>
500 μg/L(ELISA法)有重要参考价
32
2024/1/26
(1)溶栓药物:
尿激酶最为常用,对急性期血栓
起效快,溶栓效果好,过敏反应少;常
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治疗剂量无统一
标准,一般首次剂量为4000 U/kg,
30 分钟内静脉推注;维持剂量为60万~
120 万 U/d,持续48 ~ 72 小时,
必要时持续
5 ~ 7 天。
重组链激酶,溶栓效果较好,但过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24
2024/1/26
5.1.1 抗凝
抗凝是DVT 的基本治疗,可抑制血
栓蔓延、有利于血栓自溶和管腔再通,
从而减轻症状、降低PE 发生率和病死率。
《深静脉血栓指南》课件
![《深静脉血栓指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c161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2.png)
。
心理支持与教育
情绪管理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 观的心态,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
知识普及
了解深静脉血栓的相关 知识,提高自我管理和
预防意识。
社会支持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 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获得情感支持。
应对策略
学习应对疼痛、疲劳等 不适症状的方法,如放
松技巧、冥想等。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机械血栓清除术
使用机械装置清除血栓,适用于部分 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在患者下腔静脉内植入滤器,拦截脱 落的血栓,预防肺栓塞。适用于有高 危肺栓塞风险的患者。
04
深静脉血栓的康复与护理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康复训练
下肢功能训练
ERA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在深静
脉内血液发生凝固或形成血块,
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分类
根据血栓形成的部位和范围,深 静脉血栓可分为近端血栓和远端 血栓,以及上肢血栓和下肢血栓 。
病因与风险因素
病因
深静脉血栓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 括遗传因素、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 慢、血管壁损伤等。
。
溶栓药物
如尿激酶、链激酶等,可以溶解已 经形成的血栓,恢复血液流通。
其他药物
如低分子量肝素、利伐沙班等,也 可以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03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心理支持与教育
情绪管理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 观的心态,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
知识普及
了解深静脉血栓的相关 知识,提高自我管理和
预防意识。
社会支持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 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获得情感支持。
应对策略
学习应对疼痛、疲劳等 不适症状的方法,如放
松技巧、冥想等。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机械血栓清除术
使用机械装置清除血栓,适用于部分 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在患者下腔静脉内植入滤器,拦截脱 落的血栓,预防肺栓塞。适用于有高 危肺栓塞风险的患者。
04
深静脉血栓的康复与护理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康复训练
下肢功能训练
ERA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在深静
脉内血液发生凝固或形成血块,
阻塞血管腔的现象。
分类
根据血栓形成的部位和范围,深 静脉血栓可分为近端血栓和远端 血栓,以及上肢血栓和下肢血栓 。
病因与风险因素
病因
深静脉血栓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 括遗传因素、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 慢、血管壁损伤等。
。
溶栓药物
如尿激酶、链激酶等,可以溶解已 经形成的血栓,恢复血液流通。
其他药物
如低分子量肝素、利伐沙班等,也 可以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03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深静脉血栓幻灯课件
![深静脉血栓幻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86b5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b.png)
▪ 静脉内皮中存在的核苷酸外酶,能通过降
解腺嘌呤核苷酸抑制血小板凝集。
▪ 血管壁损伤后上述抗凝物质受损,且激活
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径,导致血栓形成。
血液高凝状态
▪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见于休克、创伤、手
术、组织坏死和输血反应等。
▪ 药物所致—见于长期使用雌激素导致血管
内溶血等副作用,肝素治疗病人有5%产生 肝素血小板抗体。
管到血栓处介入溶栓。
➢对全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健侧股静脉逆行插管到
血栓处介入溶栓。
介入放射治疗
▪ 经导管溶栓治疗:溶栓药物选用尿激酶,
经静脉留置导管通过微量缓慢注入80-100 万单位/日,总量控制在800-1000万单位。 抗凝剂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6000单位皮 下注射,1日2次,持续3-5天,口服华法林。
要因素。
▪ 静脉淤血后造成局部组织缺氧,导致凝血
酶积聚。
▪ 细胞破坏后释放血清素和组胺,凝血酶、
血清素和组胺等物质均可诱发血栓的形成。
▪ 因手术或重病卧床,长时间行走或长时间
乘车船旅行、产程过长等都可使血流滞缓, 极易引起DVT。
血管壁损伤▪ 生理条件下,源自脉内皮细胞层含有大量的肝素、蛋白质C、前列腺素等抗凝、防止血 小板黏附的物质。
静脉滴注低分子量右旋糖酐250-500ml,1 日1次,此外还可口服双嘧达莫、肠溶阿司 匹林等。
介入放射治疗
▪ 通过介入放射手段插入溶栓导管进行选择性血管
内溶栓治疗
▪ 1991年Okarent报道第1例左髂股静脉血栓行静脉
内插管溶栓取得成功。
▪ 1994年Semba报道27条肢体经颈内静脉插管溶
栓,有效率达92%。
介入放射治疗
▪ 下腔静脉滤网的置入:为防止溶栓过程中
解腺嘌呤核苷酸抑制血小板凝集。
▪ 血管壁损伤后上述抗凝物质受损,且激活
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径,导致血栓形成。
血液高凝状态
▪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见于休克、创伤、手
术、组织坏死和输血反应等。
▪ 药物所致—见于长期使用雌激素导致血管
内溶血等副作用,肝素治疗病人有5%产生 肝素血小板抗体。
管到血栓处介入溶栓。
➢对全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健侧股静脉逆行插管到
血栓处介入溶栓。
介入放射治疗
▪ 经导管溶栓治疗:溶栓药物选用尿激酶,
经静脉留置导管通过微量缓慢注入80-100 万单位/日,总量控制在800-1000万单位。 抗凝剂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6000单位皮 下注射,1日2次,持续3-5天,口服华法林。
要因素。
▪ 静脉淤血后造成局部组织缺氧,导致凝血
酶积聚。
▪ 细胞破坏后释放血清素和组胺,凝血酶、
血清素和组胺等物质均可诱发血栓的形成。
▪ 因手术或重病卧床,长时间行走或长时间
乘车船旅行、产程过长等都可使血流滞缓, 极易引起DVT。
血管壁损伤▪ 生理条件下,源自脉内皮细胞层含有大量的肝素、蛋白质C、前列腺素等抗凝、防止血 小板黏附的物质。
静脉滴注低分子量右旋糖酐250-500ml,1 日1次,此外还可口服双嘧达莫、肠溶阿司 匹林等。
介入放射治疗
▪ 通过介入放射手段插入溶栓导管进行选择性血管
内溶栓治疗
▪ 1991年Okarent报道第1例左髂股静脉血栓行静脉
内插管溶栓取得成功。
▪ 1994年Semba报道27条肢体经颈内静脉插管溶
栓,有效率达92%。
介入放射治疗
▪ 下腔静脉滤网的置入:为防止溶栓过程中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007b07c5da50e2524d7f6a.png)
股静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
最广泛采用的术式
* * * * * * *
腹股沟韧带下游离股静脉及股深静脉 纵行切开股静脉前壁 经股静脉切口向近心端插入Fogarty导管 充盈球囊 逆向将导管自切口拉出 将髂总静脉内的血栓从切口拖出 有静脉血涌出
* 同法将导管插向远心端后拖 * 取除远端静脉腔内的血栓 同时挤压小腿腓肠肌
八、治
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一)药物治疗
目前普遍接受的急性DVT治疗
全身性抗凝、溶栓联合袪聚、活血化瘀治疗
对大多数急性DVT疗效良好
1.抗凝治疗
常规用药
间接凝血酶抑制剂: 肝素、低分子肝素 香豆素类: 华法令(口服抗凝药)
抗凝治疗用法
对于抗凝治疗目前多采用低分子肝素 代替普通肝素 推荐 低分子肝素钠(依诺肝素钠)
发病原因 值得注意的一个解剖学因素是, 左髂静脉易受右髂动脉骑跨压迫 (Cockeet综合症),造成远侧静 脉血液回流障碍而发生血栓,这是 为什么左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发 生率远较右侧为高的缘故。
Cockeet综合征
发病原因
血液高凝状态
抗凝血酶Ⅲ,蛋白质C,纤溶系统
的异常可导致体内生理性抗凝机制损害, 酿成血液高凝状态。
疼痛 肿胀 浅静脉曲张 全身反应 股青肿
肿胀
浅静脉扩张
股青肿
DVT后遗症伴溃疡形成
丛
中央型 血栓形成发生于髂-股静脉 混合型 上二者向进远侧扩张而累积全肢
周围型
中央型
混合型
六 、辅 助 检 查
多普勒超声 静脉造影检查
深静脉造影检查
发病原因
血流缓慢 高凝状态
深静脉静脉血栓形成及诊治ppt课件
![深静脉静脉血栓形成及诊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de820c0975f46526d3e129.png)
A
DVT临床表现
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 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 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
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 张。
7
A
DVT临床表现
严重的DVT可表现为股白肿,甚至是股青肿。
股白肿: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 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有体 温升高和心率增快。
阴性 排除诊断
阳性 诊断成立
阴性 排除诊断
中、高度可能 超声检查
阳性 诊断成立
阴性 影像学检查
阳性 诊断成立
阴性 排除诊断
11
A
DVT早期治疗
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可以抑制血栓蔓 延,利于血栓自溶和管腔再通,从而减轻 症状和降低肺栓塞发生率和病死率。
普通肝素
一般采用静脉给药,起始剂量为80-100U/Kg, 之后以10-20U/(Kg·h)静脉泵入,以后每 4-6小时根据APTT再做调整,使INR保持在 1.5-2.5。在使用的第3-6天复查血常规,若 血小板减少症(HIT)诊断成立,应停用。
系统性溶栓:经外周静脉全身应用溶栓药物。血 栓溶解率较导管性溶栓低,但对早期的DVT有一 定疗效,减少血栓栓塞综合征的发生。
17
A
DVT早期治疗
溶栓过程中,必须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 (FG)和凝血酶原时间(TT),当FG< 1.0g/L应停药,INR应控制在2.0-3.0.
对于急性期的DVT,在全身情况好、预期 生存期≥1年、出血风险小的前提下,首 选导管性溶栓。如不具备条件,在考虑系 统性溶栓。
13
A
DVT早期治疗
间接Ⅹa因子抑制剂(磺达肝葵钠)
治疗剂量个体差异小,每日一次,无需检测凝 血功能。对肾功能的影响小于低分子肝素。
DVT临床表现
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 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 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
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 张。
7
A
DVT临床表现
严重的DVT可表现为股白肿,甚至是股青肿。
股白肿: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 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有体 温升高和心率增快。
阴性 排除诊断
阳性 诊断成立
阴性 排除诊断
中、高度可能 超声检查
阳性 诊断成立
阴性 影像学检查
阳性 诊断成立
阴性 排除诊断
11
A
DVT早期治疗
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可以抑制血栓蔓 延,利于血栓自溶和管腔再通,从而减轻 症状和降低肺栓塞发生率和病死率。
普通肝素
一般采用静脉给药,起始剂量为80-100U/Kg, 之后以10-20U/(Kg·h)静脉泵入,以后每 4-6小时根据APTT再做调整,使INR保持在 1.5-2.5。在使用的第3-6天复查血常规,若 血小板减少症(HIT)诊断成立,应停用。
系统性溶栓:经外周静脉全身应用溶栓药物。血 栓溶解率较导管性溶栓低,但对早期的DVT有一 定疗效,减少血栓栓塞综合征的发生。
17
A
DVT早期治疗
溶栓过程中,必须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 (FG)和凝血酶原时间(TT),当FG< 1.0g/L应停药,INR应控制在2.0-3.0.
对于急性期的DVT,在全身情况好、预期 生存期≥1年、出血风险小的前提下,首 选导管性溶栓。如不具备条件,在考虑系 统性溶栓。
13
A
DVT早期治疗
间接Ⅹa因子抑制剂(磺达肝葵钠)
治疗剂量个体差异小,每日一次,无需检测凝 血功能。对肾功能的影响小于低分子肝素。
深静脉血栓诊断和治疗指南PPT演示课件
![深静脉血栓诊断和治疗指南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bf17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4.png)
抗凝治疗时机与药物选择
关于何时开始抗凝治疗以及使用何种药物存在争议,不同指南和专家意见不一。
溶栓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溶栓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效,但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手术取栓与导管溶栓的优劣比较
手术取栓和导管溶栓是两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它们的优劣比较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数 据支持。
•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DVT的临床表现包括肢体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等。 诊断方法包括超声检查、静脉造影和D-二聚体检测等。
• 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DVT的治疗原则包括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常用药物 包括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以及尿激酶、链激酶等溶栓药物。
新型技术在深静脉血栓领域应用前景
预防措施
鼓励早期活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对于高危人 群,可采取药物预防或机械性预防措施,如穿弹力袜、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等。
02 诊断方法与技巧
临床表现及体征识别
01
02
03
04
疼痛
深静脉血栓常导致局部疼痛, 可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
肿胀
受累肢体或部位可出现肿胀, 程度因血栓大小和部位而异。
05 临床实践中的挑战与争议
诊断困难原因分析
症状不典型
01
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影像学检查的局限性
02
虽然超声和CT等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准确
性和特异性有待提高。
缺乏统一诊断标准
03
目前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不同医生和医疗机构之
间可能存在差异。
治疗策略选择争议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DVT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促进早期发现和治 疗。
关于何时开始抗凝治疗以及使用何种药物存在争议,不同指南和专家意见不一。
溶栓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溶栓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效,但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手术取栓与导管溶栓的优劣比较
手术取栓和导管溶栓是两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它们的优劣比较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数 据支持。
•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DVT的临床表现包括肢体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等。 诊断方法包括超声检查、静脉造影和D-二聚体检测等。
• 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DVT的治疗原则包括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常用药物 包括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以及尿激酶、链激酶等溶栓药物。
新型技术在深静脉血栓领域应用前景
预防措施
鼓励早期活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对于高危人 群,可采取药物预防或机械性预防措施,如穿弹力袜、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等。
02 诊断方法与技巧
临床表现及体征识别
01
02
03
04
疼痛
深静脉血栓常导致局部疼痛, 可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
肿胀
受累肢体或部位可出现肿胀, 程度因血栓大小和部位而异。
05 临床实践中的挑战与争议
诊断困难原因分析
症状不典型
01
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影像学检查的局限性
02
虽然超声和CT等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准确
性和特异性有待提高。
缺乏统一诊断标准
03
目前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不同医生和医疗机构之
间可能存在差异。
治疗策略选择争议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DVT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促进早期发现和治 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4455c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5.png)
并发症与危害
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肺栓塞、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和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等。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猝死。
危害
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可能出现患肢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和浅静脉 扩张等症状,影响行走和活动。同时,下肢深静脉血栓还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因此,及时 诊断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至关重要。
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疗水平,包括 诊断准确率、溶栓治疗成功率等。
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
加强科研合作
鼓励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科研项目,推 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推广新技术
积极推广下肢深静脉血栓诊疗新技术,如超声诊断技术、介入治疗技术等,提高诊疗效 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背景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可导致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 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该疾病的发病 率逐年上升,因此加强对其研究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汇报范围
本次PPT课件将围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成因、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介 绍。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使临床医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知识。
其他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估
物理治疗
通过气压治疗、电疗等方法,促 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多进行运 动锻炼,改善血液循环。
效果评估
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辅助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效 果,但需要长期坚持。
05 下肢深静脉血栓 的康复护理与注 意事项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5bac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c.png)
分期
根据病程和严重程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分为急性期、 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不同分期临床表现和预后也有所不同。
02 诊断方法
物理检查
观察下肢肿胀程度、 皮肤温度及色泽变化 ,了解疼痛性质和部 位。
检查浅静脉是否扩张 ,是否有压痛。
测量下肢周径,判断 肿胀程度及进展情况 。
实验室检查
血浆D-二聚体测定
患者教育
疾病知识
向患者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 面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
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包括定期 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注意观 察下肢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问题。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 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概述 • 诊断方法 • 治疗策略 • 预防与康复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 指下肢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 导致血管阻塞,从而引发一系列 症状和体征的疾病。
特征
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 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改变等 。
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型药物研发是未来的研究方 向之一,旨在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潜在的 应用前景,可望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策略
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综合治疗策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的应用,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以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病程和严重程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分为急性期、 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不同分期临床表现和预后也有所不同。
02 诊断方法
物理检查
观察下肢肿胀程度、 皮肤温度及色泽变化 ,了解疼痛性质和部 位。
检查浅静脉是否扩张 ,是否有压痛。
测量下肢周径,判断 肿胀程度及进展情况 。
实验室检查
血浆D-二聚体测定
患者教育
疾病知识
向患者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 面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
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包括定期 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注意观 察下肢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 理问题。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 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概述 • 诊断方法 • 治疗策略 • 预防与康复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 指下肢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 导致血管阻塞,从而引发一系列 症状和体征的疾病。
特征
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 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改变等 。
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型药物研发是未来的研究方 向之一,旨在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潜在的 应用前景,可望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策略
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综合治疗策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的应用,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以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栓治疗中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
22
六 诊断
患者近期有手术、严重外伤、骨折或肢体制动、 长期卧床、肿瘤等病史,出现下肢肿胀、疼 痛、小腿后方和(或)大腿内侧有压痛时, 提示下肢DVT的可能性大;
对于下肢DVT的诊断,无论临床表现典型与否, 均需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 确诊断,以免漏诊和误诊。
23
(一)辅助检查
24
(一)辅助检查
3.下肢静脉造影 :准确率高,不仅可以有效 判断有无血栓、血栓部位、范围、形成时间 和侧支循环情况,而且常被用來评估其他方 法的诊断价值,目前仍是诊断下肢DVT的金 标准。缺点是有创、造影剂过敏、肾毒性以 及造影剂本身对血管壁的损伤等
4.CT静脉成像:主要用于下肢主干静脉或下腔 静脉血栓的诊断
(2)低分子肝素(如那屈肝素等):出血不良反应少,HIT发给药,每 次100U/kg,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是长期抗凝治疗的主要口服药 物,效果评估需监测凝血功能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治疗初始 常与低分子肝素联合使用,建议剂量为2.5~6.0mg/天,2~3天后开 始测定INR,当INR稳定在2.0~3.0、并持续24h后停低分子肝素,继 续华法林治疗。华法林对胎儿有害、孕妇禁用。
29
(4)直接Xa因子抑制剂:在国内,利伐沙班已经被批准用于DVT的 预防和治疗,该药的33%通过肾脏代谢,轻、屮度肾功能不全的患 者可以正常使用。单药治疗急性DVT与其标准治疗(低分子肝素与 华法林合用)疗效相当。推荐用法:前三周15mgBid,维持剂量为 20mgQD。 (5)直接IIa因子抑制剂:阿加曲班:静脉用药,分子量小,能进入血 栓内部,对血栓中凝血酶抑制能力强于肝素,主要适用于急性期、 HIT及存在HIT风险的患者。
27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摘自: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年 9 月第 32 卷第 9 期
七 治疗
(―)DVT的早期治疗 1.抗凝: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可抑制血栓蔓
延、利于血栓自溶和管腔再通、降低PE发生 率和病死率。
溶栓 纤溶酶 祛聚 右旋糖酐、阿司匹林 手术治疗 静脉血栓取栓术 预防并发症 下腔静脉滤器
5.核磁静脉成像(有一定局限性)
25
(二)临床可能性评估和诊断流程
1.DVT的临床可能性评估:见下肢DVT诊断的临床特征 评分(表3)。 临床可能性:低度≤0;中度1-2分;高度≥3。若双侧下肢 均有症状,以症状严重的一侧为准。
26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摘自: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年 9 月第 32 卷第 9 期
6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摘自: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年 9 月第 32 卷第 9 期
7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摘自: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年 9 月第 32 卷第 9 期
(一)静脉血流滞缓
8
(二)血管壁损伤
9
10
三 病理
11
向主干静脉的近端和远端蔓延 纤维机化 再管化 破坏静脉瓣膜
血栓 形成
溶解 崩裂为栓子 肺动脉栓塞
12
血血栓栓沿沿着着静静脉脉朝朝近近端端生生长长..
血栓脱落
肺栓塞
13
14
疼痛
15
肿胀
16
17
18
股青肿
19
20
21
肺动脉栓塞 :最严重的并发症(胸痛、 咯血及呼吸困难)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下肢静脉 曲张,皮肤硬结、色素沉积、溃疡。
6.下腔静脉滤器:下腔静脉滤器可以预防和减少肺
栓塞(PE)的发生
33
(二)DVT的慢性期治疗 DVT患者需长期抗凝等治疗以防止血栓蔓延和( 或)血栓复发。
1.抗凝治疗 2.其他治疗:(1)静脉活性药:包括黄酮类、七叶皂背类等。(2)类肝素
抗栓药物:如舒洛地特,有硫酸艾杜粘多糖和硫酸皮肤素两个主要成分
28
(1)普通肝素: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使用时必须监测凝血功能,一般 静脉持续给药。起始剂量为80~100U/kg静脉注射,之后以10~ 20U.kg_l.h-1静脉泵入,以后每4~6小时根据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 时间(APTT)再做调整,使其延长至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肝 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IT),常于应用肝素5天后出现,HIT诊断 一旦成立,应立即停用,改为非肝素抗凝剂(如阿加曲班、利伐沙 班等)治疗。
30
2.溶栓治疗: (1)溶栓药物:尿激酶最常用,对急性期的治疗具 有起效快,效果好,过敏反应少的特点。常见的 不良反应是出血; (2)降纤药物:常用巴曲酶,是单一组份降纤制剂 ,通过降低血中纤维蛋内原的水平、抑制血栓的 形成,治疗DVT的安全性高。
31
(3)溶栓治疗的适应证:急性近端DVT(髂、股、腘 静脉);全身状况好;预期生命>1年和低出血并 发症的危险。
⑨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静脉畸形患者;⑩年龄
>75岁和妊娠者慎用。
32
3.手术取栓:是清除血栓的有效治疗方法,可迅速 解除静脉梗阻。
4.机械血栓清除术: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 主要是采用旋转涡轮或流体动力的原理打碎或抽 吸血栓,从而达到迅速清除或减少血栓负荷、解 除静脉阻塞的作用。
5.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处理:采用球囊扩张、 支架置入等方法
(4)溶栓治疗的禁忌证:①溶栓药物过敏;②近期
(2~4周内)有活动性出血,包括严重的颅内、
胃肠、泌尿道出血;③近期接受过大手术、活检、
心肺复苏、不能实施压迫的穿刺;④近期有严重的
外伤;⑤严重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血压
>160/110mmHg);⑥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⑦细
菌性心内膜炎;⑧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病史者;
深静脉血栓的诊疗
岳阳市中医院 脑病一科
1
2
3
一 概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 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使静脉 回流障碍;
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且以左下肢 多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动脉栓塞
4
二 病因
5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表1)和继发性因素(表2)。 DVT多见于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 肿瘤患者等。
22
六 诊断
患者近期有手术、严重外伤、骨折或肢体制动、 长期卧床、肿瘤等病史,出现下肢肿胀、疼 痛、小腿后方和(或)大腿内侧有压痛时, 提示下肢DVT的可能性大;
对于下肢DVT的诊断,无论临床表现典型与否, 均需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 确诊断,以免漏诊和误诊。
23
(一)辅助检查
24
(一)辅助检查
3.下肢静脉造影 :准确率高,不仅可以有效 判断有无血栓、血栓部位、范围、形成时间 和侧支循环情况,而且常被用來评估其他方 法的诊断价值,目前仍是诊断下肢DVT的金 标准。缺点是有创、造影剂过敏、肾毒性以 及造影剂本身对血管壁的损伤等
4.CT静脉成像:主要用于下肢主干静脉或下腔 静脉血栓的诊断
(2)低分子肝素(如那屈肝素等):出血不良反应少,HIT发给药,每 次100U/kg,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是长期抗凝治疗的主要口服药 物,效果评估需监测凝血功能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治疗初始 常与低分子肝素联合使用,建议剂量为2.5~6.0mg/天,2~3天后开 始测定INR,当INR稳定在2.0~3.0、并持续24h后停低分子肝素,继 续华法林治疗。华法林对胎儿有害、孕妇禁用。
29
(4)直接Xa因子抑制剂:在国内,利伐沙班已经被批准用于DVT的 预防和治疗,该药的33%通过肾脏代谢,轻、屮度肾功能不全的患 者可以正常使用。单药治疗急性DVT与其标准治疗(低分子肝素与 华法林合用)疗效相当。推荐用法:前三周15mgBid,维持剂量为 20mgQD。 (5)直接IIa因子抑制剂:阿加曲班:静脉用药,分子量小,能进入血 栓内部,对血栓中凝血酶抑制能力强于肝素,主要适用于急性期、 HIT及存在HIT风险的患者。
27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摘自: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年 9 月第 32 卷第 9 期
七 治疗
(―)DVT的早期治疗 1.抗凝: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可抑制血栓蔓
延、利于血栓自溶和管腔再通、降低PE发生 率和病死率。
溶栓 纤溶酶 祛聚 右旋糖酐、阿司匹林 手术治疗 静脉血栓取栓术 预防并发症 下腔静脉滤器
5.核磁静脉成像(有一定局限性)
25
(二)临床可能性评估和诊断流程
1.DVT的临床可能性评估:见下肢DVT诊断的临床特征 评分(表3)。 临床可能性:低度≤0;中度1-2分;高度≥3。若双侧下肢 均有症状,以症状严重的一侧为准。
26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摘自: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年 9 月第 32 卷第 9 期
6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摘自: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年 9 月第 32 卷第 9 期
7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摘自: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年 9 月第 32 卷第 9 期
(一)静脉血流滞缓
8
(二)血管壁损伤
9
10
三 病理
11
向主干静脉的近端和远端蔓延 纤维机化 再管化 破坏静脉瓣膜
血栓 形成
溶解 崩裂为栓子 肺动脉栓塞
12
血血栓栓沿沿着着静静脉脉朝朝近近端端生生长长..
血栓脱落
肺栓塞
13
14
疼痛
15
肿胀
16
17
18
股青肿
19
20
21
肺动脉栓塞 :最严重的并发症(胸痛、 咯血及呼吸困难)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下肢静脉 曲张,皮肤硬结、色素沉积、溃疡。
6.下腔静脉滤器:下腔静脉滤器可以预防和减少肺
栓塞(PE)的发生
33
(二)DVT的慢性期治疗 DVT患者需长期抗凝等治疗以防止血栓蔓延和( 或)血栓复发。
1.抗凝治疗 2.其他治疗:(1)静脉活性药:包括黄酮类、七叶皂背类等。(2)类肝素
抗栓药物:如舒洛地特,有硫酸艾杜粘多糖和硫酸皮肤素两个主要成分
28
(1)普通肝素: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使用时必须监测凝血功能,一般 静脉持续给药。起始剂量为80~100U/kg静脉注射,之后以10~ 20U.kg_l.h-1静脉泵入,以后每4~6小时根据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 时间(APTT)再做调整,使其延长至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肝 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IT),常于应用肝素5天后出现,HIT诊断 一旦成立,应立即停用,改为非肝素抗凝剂(如阿加曲班、利伐沙 班等)治疗。
30
2.溶栓治疗: (1)溶栓药物:尿激酶最常用,对急性期的治疗具 有起效快,效果好,过敏反应少的特点。常见的 不良反应是出血; (2)降纤药物:常用巴曲酶,是单一组份降纤制剂 ,通过降低血中纤维蛋内原的水平、抑制血栓的 形成,治疗DVT的安全性高。
31
(3)溶栓治疗的适应证:急性近端DVT(髂、股、腘 静脉);全身状况好;预期生命>1年和低出血并 发症的危险。
⑨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静脉畸形患者;⑩年龄
>75岁和妊娠者慎用。
32
3.手术取栓:是清除血栓的有效治疗方法,可迅速 解除静脉梗阻。
4.机械血栓清除术: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 主要是采用旋转涡轮或流体动力的原理打碎或抽 吸血栓,从而达到迅速清除或减少血栓负荷、解 除静脉阻塞的作用。
5.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处理:采用球囊扩张、 支架置入等方法
(4)溶栓治疗的禁忌证:①溶栓药物过敏;②近期
(2~4周内)有活动性出血,包括严重的颅内、
胃肠、泌尿道出血;③近期接受过大手术、活检、
心肺复苏、不能实施压迫的穿刺;④近期有严重的
外伤;⑤严重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血压
>160/110mmHg);⑥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⑦细
菌性心内膜炎;⑧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病史者;
深静脉血栓的诊疗
岳阳市中医院 脑病一科
1
2
3
一 概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 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使静脉 回流障碍;
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且以左下肢 多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动脉栓塞
4
二 病因
5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表1)和继发性因素(表2)。 DVT多见于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 肿瘤患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