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金属冶炼)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2017版与2023版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新旧条款对照

新增条款,增加“遇湿自燃金属粉尘收 集、堆放、储存场所”要求
10.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 范清理。
10.未落实粉尘清理制度,造成作业现场积尘严重的。
制度“制定”改成“落实”; ”未及时清理“的行为,改成”造成积 尘严重"的后果
(二)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
(二)使用液氨制冷的企业(共2条)。
2017版条文
2023版条文
变化
5.炉、窑、槽、罐类设备本体及附属设施未定期检
查,出现严重焊缝开裂、腐蚀、破损、衬砖损坏、 壳体发红及明显弯曲变形等未报修或报废,仍继续
老版第5条,删除
使用。
6.氧枪等水冷元件未配置出水温度与进出水流量差 4.转炉、电弧炉、AOD炉、LF炉、RH炉、VOD炉等炼钢炉
检测、报警装置及温度监测,未与炉体倾动、氧气 的水冷元件未设置出水温度、进出水流量差等监测报警装 描述更完整,风险辨识控制更全面;“
新增
与倾动式浇铸炉控制系统联锁的。
7.铝加工深井铸造工艺的浇铸炉铝液出口流槽、流槽与模盘
重大隐患中删除,改成总则中合并规定
(三)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 。
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一、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
(一)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
(一)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企业(共10条)。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 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 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场所描述更全面,新增了“监测数据接 入24小时有人值守场所”的要求
未接入24小时有人值守场所的。
9.高炉、转炉、加热炉、煤气柜、除尘器等设施的 煤气管道未设置可靠隔离装置和吹扫设施。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 版)》解读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冶金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根据相关规定和冶金企业多发、频发事故情况制定并发布11条标准,为遏制冶金企业重特大事故做出了要求,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执行第一条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围。
解读隐患安全风险:铁水(含铁合金)、钢水与液(熔)渣统称渣统称为熔融金属或熔融体。
1.钢铁企业熔融金属吊运过程可能发生铁水、钢水、液(熔)渣泄漏、坠罐(包)事故,甚至引发高温灼烫、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
2.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聚集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液(熔)渣吊运通道及其临近区域容易造成群死伤。
典型事故案例2007年清河特殊钢“ 4.18”钢包脱落特别重大事故,造成 32 人死亡,6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1. 违规使用普通桥式起重机吊运钢水,导致制动力矩不足未能阻止罐体下坠;2. 钢水吊运通道违规设置工具间,并将其作为交接班会议室。
法规标准规要求钢铁企业操作室、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热修工作区、固定式冷修工区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影响围即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涉及此条的情况: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明查暗访省市、市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管四函〔2017〕158号)中明确,热修操作平台属于人员聚集场所,不应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影响区域。
2.《应急管理部关于明查暗访省钢铁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应急函〔2018〕118 号)具体判定事项涉及的主要生产工序:1.铁水预处理吊运区域2.转炉兑铁水罐运输区域3.精炼跨、连铸钢水吊运跨4.渣跨罐吊运通道5.其他涵盖炼铁企业熔融金属倒罐吊运区域错误案例:错误案例错误案例错误案例整改正确案例:正确案例1正确案例2正确案例3正确案例4正确案例5正确案例6事故案例解读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金属冶炼)

钢水吊运
铸造起重机,龙门钩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
零件,未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
3.盛装铁水、钢水与液渣的罐(包、盆)等容器耳轴未按国家标 钢水吊运 准规定要求定期进行探伤检测。
4.冶炼、熔炼、精炼生产区域的安全坑内及熔体泄漏、喷溅影响 防水泄放 范围内存在积水,放置有易燃易爆物品。金属铸造、连铸、浇铸
流程未设置铁水罐、钢水罐、溢流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溢流罐等高温熔融金
属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
5.炉、窑、槽、罐类设备本体及附属设施未定期检查,出现严重 本体安全 焊缝开裂、腐蚀、破损、衬砖损坏、壳体发红及明显弯曲变形等
导语
1. 隐患定义
二、重大事故隐患定义与分类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第3条 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 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 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5”较大事故的直接原因是2名操作工在未确认7号高炉煤气出口总管 G036蝶阀关闭状态且未通知区域人员撤离的情况下,违反《煤气安全管理标 准》《岗位规程》规定操作G037插板阀,且未按规定佩戴空气呼吸器进行作 业和监护,导致大量煤气泄漏,造成泄漏阀门附近18名员工不同程度中毒, 其中8人死亡、10人受伤。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 金属冶炼企业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
(金属冶炼部分)解读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关于开展钢铁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
安监总管四〔2018〕6号
对钢铁企业开展明查暗访工作,发现一些问题: 一是随着全国钢铁企业超能力、超负荷生产现象增多,安全生产压力持续 增加; 二是部分地区受限产政策影响,正常生产与检维修作业交叉情况增多,检 维修工作方案安全措施不明确; 三是各地区在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过程中,存在对标 准理解不准确、执法不严格情况; 四是部分钢铁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开展不及时,风险分析不到 位; 五是大部分钢铁企业未举一反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仍然存在; 六是一些钢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冶金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课件(安监总局 [2017]129号令)
![冶金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课件(安监总局 [2017]129号令)](https://img.taocdn.com/s3/m/47b464b319e8b8f67c1cb98e.png)
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行业领域
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 警示标志。 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辨识、提出防范措施、建立 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实行专人监护作业,同时在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 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
冶金 行业
1、会议室、活动 室、休息室、更衣 室等场所设置在铁 水、钢水与液渣吊 运影响的范围内
冶金企业需建立健全危险区域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全面清理与整顿高温熔融金属吊装线 路附近的更衣室、休息室、会议室、工具室 等人员密集场所,建立健全高温金属液体吊 运安全管理、高温金属液体道路运输安全规 定,防止发生铁水外溢,导致人员伤亡。
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 采用泄爆、隔爆等控 爆措施
1、干式除尘系统可根据规范采用泄爆装置(喷煤单元布袋收粉器等设置的泄爆 板)。在爆炸压力尚未达到除尘器和风管的抗爆之前,采用泄爆装置排出爆炸产 物,使除尘器及风管不致被破坏。 2、干式除尘系统可采用隔爆装置。在风管上设置隔爆装置,将火焰及爆炸波阻断 在一定的范围内。 3、干式除尘系统可采用惰化装置。向除尘器充入惰性气体或粉体,使可燃性粉尘 失去爆炸性。炼铁单元喷煤磨机、布袋收粉器。喷吹罐惰化紧急冲氮气设施。
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 体易加剧爆炸危险的 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 统,不同防火分区的 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都属于危险爆炸介质,两种介质共用一套除 尘系统会增加爆炸的危险性,因此不可公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 分区的除尘系统不可互联互通,每个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应和其他防 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严格分隔。
冶金行业
(安监总局 [2017]129号令) 重大安全生产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文章来源:更新时间:2018-06-06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适用于所有相关的工贸行业,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仅适用于对应的行业。
一、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一)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2.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3.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4.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
5.除尘系统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
8.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9.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10.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
(二)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
1.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2.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超过9人。
(三)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行业领域。
1.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
2.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一)冶金行业。
1.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2.吊运铁水、钢水与液渣起重机不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炼钢厂在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时,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龙门钩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
20180801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金属冶炼)

钢铁企业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的本质安全,是防范高温熔融金属罐体发 生坠罐事故的核心环节和基础性保障,更是避免坠罐事故引发高温灼烫、火
灾、爆炸等恶性事故的关键事故防控重点。
涉及的安全事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的选型应当符合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2.应持续强化熔融金属起重机日常检查、维护,确保熔融起重机从设计、 安装、使用、检修、维护、改造以及报修、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本质安全。
2.钢水吊运通道内违规设置工具间,并将其作为交接班会议室。
辽宁铁岭市清河特钢钢水包脱落事故
事故概况及经过: 2007年4月18日7时45分左右,辽宁铁岭 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整体 脱落事故,装有30吨钢水的钢包突然滑 落,钢水撒出,冲进车间内5米远的一 间房屋,造成在屋内正在交接班的32人 全部死亡,6名操作工轻伤。
一、冶金行业判定标准解读
人员聚集场所设置
第1条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 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典型事故: 2007年辽宁清河特殊钢“4.18”钢包脱落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2人死亡,6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 1.违规使用普通桥式起重机吊运钢水,导致制动力矩不足,未能阻止罐体下坠;
导语
一、制定背景
《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 判定标准 》(安监总管四 [2017]129号)
《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 二、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 工作机制 (一)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 (二)全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 (三)建立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四)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关于开展钢铁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 专项行动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8]6号) 2.工作范围: 有高炉、转炉、电弧炉生产设备的钢铁企业。 (一)安全管理方面,4条; (二)高温熔融金属,7条; (三)煤气,4条。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

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本判定标准适用于判定工贸行业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重大事故隐患),危险化学品、消防(火灾)、特种设备等有关行业领域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适用于所有相关的工贸行业,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仅适用于对应的行业。
一、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一)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2.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3.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4.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
5.除尘系统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
8.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9.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10.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
(二)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
1.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2.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超过9人。
(三)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行业领域。
1.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
2.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一)冶金行业。
1.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2.吊运铁水、钢水与液渣起重机不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炼钢厂在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时,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龙门钩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 版)》解读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冶金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根据相关规定和冶金企业多发、频发事故情况制定并发布11条标准,为遏制冶金企业重特大事故做出了要求,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执行第一条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解读隐患安全风险:铁水(含铁合金)、钢水与液(熔)渣统称渣统称为熔融金属或熔融体。
1.钢铁企业熔融金属吊运过程可能发生铁水、钢水、液(熔)渣泄漏、坠罐(包)事故,甚至引发高温灼烫、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
2.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聚集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液(熔)渣吊运通道及其临近区域容易造成群死伤。
典型事故案例2007年辽宁清河特殊钢“4.18”钢包脱落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2 人死亡,6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1. 违规使用普通桥式起重机吊运钢水,导致制动力矩不足未能阻止罐体下坠;2. 钢水吊运通道内违规设置工具间,并将其作为交接班会议室。
法规标准规范要求钢铁企业操作室、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热修工作区、固定式冷修工区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影响范围内即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涉及此条的情况: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明查暗访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管四函〔2017〕158号)中明确,热修操作平台属于人员聚集场所,不应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影响区域内。
2.《应急管理部关于明查暗访江西省钢铁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应急函〔2018〕118 号)具体判定事项涉及的主要生产工序:1.铁水预处理吊运区域2.转炉兑铁水罐运输区域3.精炼跨、连铸钢水吊运跨4.渣跨罐吊运通道5.其他涵盖炼铁企业熔融金属倒罐吊运区域错误案例:错误案例错误案例错误案例整改正确案例:正确案例1正确案例2正确案例3正确案例4正确案例5正确案例6事故案例解读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冶金行业重大隐患标准解读

期进行探伤检测。
冶炼、熔炼、精炼生产区域的安全坑内
及熔体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存在积水,
放置有易燃易爆物品,遇水容易发生爆
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接开裂、明 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 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 或报废,渣罐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其罐 内不应有水或潮湿的物料。
炸,接触人体造成烫伤、烧伤。高温炼 炉周围应保持干燥,并应设置安全坑。 安全坑应保持干燥,并不得有可燃物。 一旦炉体烧漏时,外流熔体有容纳之地, 避免事故扩大。转炉的渣场不得有积水。
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 采用泄爆、隔爆等控 爆措施
2018/7/21
1、干式除尘系统可根据规范采用泄爆装置(喷煤单元布袋收粉器等设置的泄爆 板)。在爆炸压力尚未达到除尘器和风管的抗爆之前,采用泄爆装置排出爆炸产 物,使除尘器及风管不致被破坏。 2、干式除尘系统可采用隔爆装置。在风管上设置隔爆装置,将火焰及爆炸波阻断 在一定的范围内。 3、干式除尘系统可采用惰化装置。向除尘器充入惰性气体或粉体,使可燃性粉尘 失去爆炸性。炼铁单元喷煤磨机、布袋收粉器。喷吹罐惰化紧急冲氮气设施。
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严格落实作业审批制度, 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 等 , 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 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 开始前30分钟
• 2.《应急管理部关于明查暗访江西省钢铁企业重大生产 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 》(应 急函〔2018〕118 号)
• 具体判定事项
• 涉及的主要生产工序:
• 1.铁水预处理吊运区域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 版)》解读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冶金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根据相关规定和冶金企业多发、频发事故情况制定并发布11条标准,为遏制冶金企业重特大事故做出了要求,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执行第一条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解读隐患安全风险:铁水(含铁合金)、钢水与液(熔)渣统称渣统称为熔融金属或熔融体。
1.钢铁企业熔融金属吊运过程可能发生铁水、钢水、液(熔)渣泄漏、坠罐(包)事故,甚至引发高温灼烫、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
2.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聚集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液(熔)渣吊运通道及其临近区域容易造成群死伤。
典型事故案例2007年辽宁清河特殊钢“”钢包脱落特别重大事故,造成 32 人死亡,6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1. 违规使用普通桥式起重机吊运钢水,导致制动力矩不足未能阻止罐体下坠;2. 钢水吊运通道内违规设置工具间,并将其作为交接班会议室。
法规标准规范要求钢铁企业操作室、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热修工作区、固定式冷修工区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影响范围内即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涉及此条的情况: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明查暗访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管四函〔2017〕158号)中明确,热修操作平台属于人员聚集场所,不应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影响区域内。
2.《应急管理部关于明查暗访江西省钢铁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应急函〔2018〕118 号)具体判定事项涉及的主要生产工序:1.铁水预处理吊运区域2.转炉兑铁水罐运输区域3.精炼跨、连铸钢水吊运跨4.渣跨罐吊运通道5.其他涵盖炼铁企业熔融金属倒罐吊运区域错误案例:错误案例错误案例错误案例整改正确案例:正确案例1正确案例2正确案例3正确案例4正确案例5正确案例6事故案例解读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PPT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您知道吗?冶金安全 昨天为了防范和遏制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国家安监总局监管四司组织制定了《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自2018年3月1日起已正式施行,所有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都应该严格遵照执行。
1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钢铁企业操作室、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热修工作平台、固定式冷修工区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影响范围内即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涉及的主要生产工序:1.铁水预处理吊运区域2.转炉兑铁铁水罐运输区域3.精炼跨、连铸钢水吊运跨4.渣跨渣罐吊运通道5.其他涵盖炼铁企业熔融金属倒罐吊运区域钢水罐需卧放地坪时,应放在专用的钢包支座上,或采取防滚动的措施;热修包应设作业防护屏;两罐位之间净空间距,应不小于 2m。
2吊运铁水、钢水与液渣起重机不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炼钢厂在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时,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龙门钩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
《钢铁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2007)第6.7.1条第2款规定:“装有铁水、钢水、液态炉渣的容器,必须用铸造起重机吊运”;第8.4.4条规定:“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应使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铸造起重机额定能力应符合YB9058的规定”;第14.3条规定:“中间渣场吊运液体渣罐,应采用铸造起重机”。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 Q0002)第九十四条规定:“起重机每班使用前,应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滑轮、安全保护装置和电气系统等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当在使用前排除,并且做好相应记录”。
第九十五条规定:“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起重机进行定期的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内容见第九十六条),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必要时进行试验验证,并且做记录”。
冶金工贸企业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情形

冶金工贸企业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情形
(一)冶炼、精炼和铸造生产区域的事故坑、炉下渣坑,或者熔融金属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的炉前平台、炉基区域、厂房内吊运通道和地面运输等6类区域存在积水的;
(二)炼钢连铸流程未设置事故钢水罐、中间罐漏钢坑(槽)、中间罐溢流坑(槽)和漏钢回转溜槽,或者模铸流程未设置事故钢水罐(坑、槽)的;
(三)高炉生产期间炉顶工作压力设定值超过设计文件规定的最高工作压力,或者炉顶工作压力未与炉顶放散阀联锁,或者炉顶放散阀的压力设定值超过设备设计压力值的;
(四)转炉、电弧炉、AOD炉、LF炉、RH炉、VOD炉等炼钢炉的水冷元件,未设置出水温度、进出水流量差监测报警装置,或者监测报警信号未与炉体倾动、氧(副)枪自动提升、电极自动断电和升起进行联锁,或者电弧炉炉门水冷氧枪和炉壁水冷氧枪(含枪座)未单独设置供水管路的;
(五)煤气生产、回收净化、加压混合、储存和使用设施附近的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操作室、交接班室、更衣室等6类人员聚集场所,以及可能发生煤气泄漏、积聚的场所和部位,未安装固定式一氧化碳浓度监测报警装置,或者监测数据未接入24小时有人值守场所的;
(六)加热炉、煤气柜、除尘器、加压机、烘烤器等煤气设施以及进入车间前的煤气管道未安装隔断装置的;
(七)正压煤气输配管线湿式冷凝水排水器的水封有效高度小于30kPa,或者同一煤气管道隔断装置的两侧共用一个排水器,或者两个及以上排水器上部的排水管连通,或者不同介质的煤气管道共用一个排水器的。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深入解读: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冶金行业,作为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冶金行业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标准

冶金行业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标准自治区冶金行业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标准1.依据和适用范围1.1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事故隐患标准》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1.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冶金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及有关建设项目、场所因违反或者不符合安全生产法规而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适用本标准。
2.规范性文件引用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炼钢安全规程》AQ2001《炼铁安全规程》AQ2002《轧钢安全规程》AQ2003《耐火安全规程》AQ2023《铁合金安全规程》AQ2024《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3.术语和定义3.1冶金企业从事炼铁、炼钢、轧钢、铁合金生产作业活动和钢铁企业内与主工艺流程配套的辅助工艺环节的企业。
3.2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3重大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4 危险场所下列场所应属危险场所:A 根据GB50016 确定为甲、乙类生产火灾危险性场所;b 根据GB 50058确定为0区、1区和2区气体或蒸汽爆炸性混合物和10区、11区粉尘或可燃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危险场所;c接触毒物,有窒息性气体或射线,在不正常或故障情况下会造成急性中毒或严重人身伤害的场所;d 高压、高频带电设备,或超过规定的磁场强度、电场强度标准,易于触电或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的场所;e 高速运动(超过5m/s)轧件的周围和发生故障时可能的射程区域;f 高温运动轧件周围或可能发生飞溅金属或氧化铁皮的区域;g 外露的高速运转或移动设备的周围;h有毒物或易燃、易爆气体的设备或管道,可能积存有毒有害或可燃性气体的氧化铁皮沟、坑、下水道等场所;I 有可能发生高温液体金属(钢水、铁水、液渣)喷溅、泼洒、倾翻得场所;3.5 重大危险源a 按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定义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b 按照《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定义的重大危险源4.重大事故隐患判定4.1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接判定或者综合判定的方法,按照判定程序和步骤实施。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检查标准

阀。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检查标准
序号
重大事故隐患
检查依据
பைடு நூலகம்
标准内容
煤气柜建设在居民稠密区,未远离大型建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第9.2.1.1条干式柜的区域布置应遵守9.1.1.1
7
筑、仓库、通信和交通枢纽等重要设施;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 的规定(新建湿式柜不应建设在居民稠密区,应远离大型建筑、仓库、通
气总管旁0.5m内,可不设放散管,但超过0.5m时,应设放气头。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第6.2.1.10条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热
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未设置可靠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 发生炉煤气管除外),必须设置可靠的隔断装置。
10 的切断装置;车间内各类燃气管线,在车 程》第6.2.1.10条、第 第6.2.1.11条车间冷煤气管的进口设有隔断装置、流量传感元件、压力表
高炉、转炉、加热炉、煤气柜、除尘器等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 第7.3.1.1条下列位置应安设放散管:
9 设施的煤气管道未设置可靠隔离装置和吹 程 》 第 7.2.1 条 、 第 ——煤气设备和管道的最高处;
扫设施。
7.3.1.1条
——煤气管道以及卧式设备的末端;
——煤气设备和管道隔断装置前,管道网隔断装置前后支管闸阀在煤
《炼钢安全规程》第9.1.3条转炉氧枪与副枪升降装置,应配备钢绳张力
6
氧枪等水冷元件未配置出水温度与进出水 流量差检测、报警装置及温度监测,未与 炉体倾动、氧气开闭等联锁。
《炼钢安 9.1.3条
全
规
程
》
第
测定、钢绳断裂防坠、事故驱动等安全装置;各枪位停靠点,应与转炉倾 动、氧气开闭、冷却水流量和温度等联锁;当氧气压力小于规定值、冷却 水流量低于规定值、出水温度超过规定值、进出水流量差大于规定值时, 氧枪应自动升起,停止吹氧。转炉氧枪供水,应设置电动或气动快速切断
各种行业和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汇总

各行业和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安监总管三〔2017〕121 号)一、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
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四、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
五、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六、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七、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八、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九、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十、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十一、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十二、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十三、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十四、化工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
十五、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
十六、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十七、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
十八、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
十九、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新建装置未制定试生产方案投料开车;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适用于所有相关的工贸行业,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仅适用于对应的行业。
一、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一)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与居民区、员工宿舍、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
2.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
3.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4.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点燃源的措施。
5.除尘系统采用粉尘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
6.铝镁等金属粉尘及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
8.在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于产生机械点火源的工艺设备前,未按规范设置去除铁、石等异物的装置。
9.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10.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
(二)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
1.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2.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超过9人。
(三)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行业领域。
1.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
2.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一)冶金行业。
1.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2.吊运铁水、钢水与液渣起重机不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炼钢厂在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时,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龙门钩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大隐患判定标准(1)
冶金行业: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 水、钢水与液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一、冶金行业判定标准解读
人员聚集场所设置
第1条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 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人员聚集场所设置不符合要求的安全风险
铁水(含铁合金)、钢水与液(熔)渣统称 为熔融金属或熔融体。 1.钢铁企业熔融金属吊运过程可能发生铁水、 钢水、液(熔)渣泄漏、坠罐(包)事故,甚 至引发高温灼烫、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 2.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 聚集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液(熔)渣吊运 通道及其临近区域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2.钢水吊运通道内违规设置工具间,并将其作为交接班会议室。
辽宁铁岭市清河特钢钢水包脱落事故
事故概况及经过: 2007年4月18日7时45分左右,辽宁铁岭 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整体 脱落事故,装有30吨钢水的钢包突然滑 落,钢水撒出,冲进车间内5米远的一 间房屋,造成在屋内正在交接班的32人 全部死亡,6名操作工轻伤。
冶金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 金属冶炼企业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
(金属冶炼部分)解读
福建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周 翔 2018年8月2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关于开展钢铁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 安监总管四〔2018〕6号
对钢铁企业开展明查暗访工作,发现一些问题: 一是随着全国钢铁企业超能力、超负荷生产现象增多,安全生产压力持续 增加; 二是部分地区受限产政策影响,正常生产与检维修作业交叉情况增多,检 维修工作方案安全措施不明确; 三是各地区在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安全生产执法专项行动过程中,存在对标 准理解不准确、执法不严格情况; 四是部分钢铁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工作开展不及时,风险分析不到 位; 五是大部分钢铁企业未举一反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仍然存在; 六是一些钢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导语
1. 隐患定义
二、重大事故隐患定义与分类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第3条 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 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 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 隐患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第3条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 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
导语
一、制定背景
《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 判定标准 》(安监总管四 [2017]129号)
《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 二、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 工作机制 (一)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 (二)全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 (三)建立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四)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一、冶金行业判定标准解读
人员聚集场所设置
第1条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 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典型事故: 2007年辽宁清河特殊钢“4.18”钢包脱落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2人死亡,6人受伤。 事故直接原因: 1.违规使用普通桥式起重机吊运钢水,导致制动力矩不足,未能阻止罐体下坠;
人员聚集场所设置
第1条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 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热修区、固定冷修区的安全风险管控—LEC分析)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 C——事故发生的严重后果 ★现有管理手段 人员定期停止作业 撤离的可靠性???
一、冶金行业判定标准解读
人员聚集场所设置
第1条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 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1.《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91号)第二十 七条规定:企业的操作室、会议室、活动室、休 息室、更衣室等场所不得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 运的影响范围内。 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明察暗访山 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安全 生产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通报》(安监总厅 管四函〔2017〕158号)中明确,热修操作平台属 于人员聚集场所,不应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 影响区域内 。 3.《应急管理部关于明查暗访江西省钢铁企业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情 况的通报》(应急函〔2018〕118号)
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热修工作
平台、固定式冷修工区设置在高温 熔融金属吊运影响范围内 即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一、冶金行业判定标准解读
人员聚集场所设置
第1条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 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整改方式—主要分为3种情形,外加区域隔离防护) 1 3 4
2
一、冶金行业判定标准解读
人员聚集场所设置
第1条 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设置在铁水、钢水与液 渣吊运影响的范围内。 钢铁企业操作室、会议室、活 涉及的主要生产工序: 1.铁水预处理吊运区域 2.转炉兑铁铁水罐运输区域 3.精炼跨、连铸钢水吊运跨 4.渣跨渣罐吊运通道 5.其他涵盖炼铁企业熔融金属倒罐 吊运区域
事故原因分析: 1.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的炼钢车间无正规 工艺设计; 2.未按要求选用冶金铸造专用起重机; 3.违规在真空炉平台下方修建会议室等人 员聚集场所; 4.起重机司机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5.铁岭开原市起重机器修造厂不具备生产 80吨通用桥式起重机的资质,超许可范围生 产。
一、冶金行业判定标准解读
“2·5”较大事故的直接原因是2名操作工在未确认7号高炉煤气出口总管 G036蝶阀关闭状态且未通知区域人员撤离的情况下,违反《煤气安全管理标 准》《岗位规程》规定操作G037插板阀,且未按规定佩戴空气呼吸器进行作 业和监护,导致大量煤气泄漏,造成泄漏阀门附近18名员工不同程度中毒, 其中8人死亡、10人受伤。 “2·9”高温灼烫一般事故的直接原因是7号高炉复风后,高温渣铁粘结到1 号风口小套上并对其进行溶蚀而造成风口小套突然烧损,1号风口小套烧穿后, 冷却水进入炉内遇到高温炉料瞬间汽化膨胀爆炸,炉内压力急剧上升,导致1 号风口小套冲出,大量高温炉料从1号风口喷溅出来,造成正在炉外作业的1 名工人当成死亡、3人受伤。
一、冶金行业判定标准解读
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本质安全
第2条 吊运铁水、钢水与液渣起重机不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炼 钢厂在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时,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 龙门钩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 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
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本质安全不足的安全风险
钢铁企业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的本质安全,是防范高温熔融金属罐体发 生坠罐事故的核心环节和基础性保障,更是避免坠罐事故引发高温灼烫、火
灾、爆炸等恶性事故的关键事故防控重点。
涉及的安全事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的选型应当符合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2.应持续强化熔融金属起重机日常检查、维护,确保熔融起重机从设计、 安装、使用、检修、维护、改造以及报修、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本质安全。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2·5”煤气中毒较大事故和“2·9”高温灼烫一般事故 调查认定,这两起事故均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1.认定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管理混乱、工艺技术管控及安全培训 不到位、应急救援不力、安全投入不足等,对两起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 2.认定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对下属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 司存在的安全管理混乱、安全投入不足的问题没有及时纠正和制止; 3.认定属地政府及安全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两起事故共对34名事故责任人和2家涉事企业提出处理意见: 一是公安机关已对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环保部副部长等4名涉嫌 犯罪的企业人员采取强制措施(其中1人取保候审); 二是建议对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等19名企业人员以及韶关 市曲江区人民政府、韶关市和曲江区安全监管局的9名公职人员给予党纪、 政务处分或其他问责处理。其中有5名企业人员因涉及两起事故责任、受到 加重处分的处理; 三是依法对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董事长、总经理实施行政处罚, 责令撤销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等级、收回相 应证书、牌匾;责令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向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 限公司作出深刻检查。
《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关于开展钢铁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 专项行动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8]6号) 2.工作范围: 有高炉、转炉、电弧炉生产设备的钢铁企业。 (一)安全管理方面,4条; (二)高温熔融金属,7条; (三)煤气,4条。
一、冶金行业判定标准解读
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本质安全
第2条 吊运铁水、钢水与液渣起重机不符合冶金起重机的相关要求,炼 钢厂在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时,未使用固定式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 龙门钩横梁、耳轴销和吊钩、钢丝绳及其端头固定零件,未进行定期检 查,发现问题未及时整改。 2007年辽宁清河特殊钢“4.18” 钢包脱落特别重大事故,未使用 冶金铸造起重机(选型) 2010年12月8日晨7时许 山东富伦钢铁公司炼钢厂240吨 行车因吊运过程中钢丝绳突然 滑落,造成铁水罐倾翻,造成3 人死亡,5人受伤(维护)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2·5”煤气中毒较大事故和“2·9”高温灼烫一般事故
2018年2月5日2时56分,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 限公司独资设立的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7号 高炉发生煤气泄漏事故,事故造成8人死亡、10人 受伤。 2月9日23时10分,7号高炉1号风口小套发生穿漏 喷溅,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