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教)

合集下载

《第4章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4章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深化对基因作用机制的理解;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完成一份小论文:选择一个具体的生物性状,如身高、肤色、眼睛颜色等,探究其背后的基因控制机制。

包括以下内容:(1)收集相关基因信息,理解该性状的主要基因及其作用机制;(2)分析这些基因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调控;(3)讨论环境因素对该性状的影响;(4)总结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一般规律。

2. 完成一份课堂报告:选择一个真实的生物案例,分析其背后的基因作用。

报告需要包括以下内容:(1)案例描述:详细介绍案例中的生物性状及其表现;(2)基因分析:根据已有知识,推测可能涉及的基因及其作用机制;(3)讨论:阐述该案例中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可能影响和限制。

三、作业要求:1. 报告和论文应真实、客观,尽可能提供详细的证据和参考资料;2. 报告和论文应逻辑清晰,语言准确,能够清晰表达观点;3. 鼓励创新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4. 按时提交作业,作业评估将综合考虑质量和完成情况。

四、作业评价:1. 作业质量:是否理解和掌握了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是否合理、逻辑是否清晰;2. 完成情况:是否积极投入学习,是否按时提交作业;3. 课堂参与: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能否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五、作业反馈:1. 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老师会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2. 对于优秀的作业,老师会给予表扬和肯定,并在课堂上分享和学习;3. 如果遇到困难或问题,学生可以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和支持。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该能够加深对基因对性状控制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非常全面)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非常全面)

②该病致病机理 CFTR基因缺失__3_个__碱__基____
CFTR蛋白缺少_苯___丙__氨__酸___, 结构异常,导致功能异常
患者支气管内_黏__液__增___多__
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 肺部感染
2.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判断如下分析:
(1)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 ) (2)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协助( √ ) (3)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 )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 1. 提出者:__克___里__克_______。 2. 内容:
3.发展
(1) 1965年,科学家在RNA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 像DNA复制酶能对DNA进行复制一样,RNA复制酶能对RNA 进行复制。
RNA复制酶
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RNA
4.完善后的中心法则
(2):逆转录和RNA复制2个过程会发生在相应病毒体内吗? 不会;因为病毒无法独立进行代谢 发生在被病毒感染的相应细胞中
(3):各类生物/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式 ①能分裂细胞: ②不能分裂细胞: ③DNA病毒: ④RNA病毒: ⑤逆转录病毒:
例题:利用图示分类剖析中心法则
①图示中_1__、__8_为转录过程;__2__、__5_、___9_为翻译过程;_3_、__1__0_为DNA复 制过程;_4_、__6__为RNA复制过程;__7_为逆转录过程。 ②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病毒是:__乙___和__丙_________。 ③7过程需要的酶:_逆__转___录__酶___;原料是:_脱__氧__核__苷___酸__。

人教版教学课件新人教2009年原创--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教学课件新人教2009年原创--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五、细胞质基因遗传特点
DNA除了存在于细胞核里,还存在于细胞质
的 叶绿体 和 线粒体 上,所以就有细胞质基因。
这些基因都来自卵细胞,基因上的遗传病只能 通过双亲中的 母亲 遗传给后代,不遵循孟德
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细胞质遗传
(母系遗传) 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图解
血红蛋白的控制基因中 一个碱基发生替换 血红蛋白的结构 发生变化
这个实例中基因有控制 酶的合成过程吗?没有 这个实例中基因如何控 制性状?
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
红细胞呈镰刀状
结构来控制性状
红细胞容易破裂, 患溶血性贫血
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图解
CFTR基因 缺失了3个碱基 这两个例子来看,大家可以总结出 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本课小结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复 制
转录 DNA
RNA 逆转录 二、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酶或激素 结构蛋白
翻译
蛋白质
(1)间接控制:基因 (2)直接控制:基因
细胞代谢 细胞结构
性状 性状
三、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四、生物性状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 五、细胞质基因(特点:母系遗传)
此公开课课件为原创课件 制作者:袁伟荣(QQ:104209139)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生物科组 您可以修改、复制此文件,但在上传至其他网站时 请保留本页信息,谢谢! 希望同行们能对本人的作品提出指导修改意见
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 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正常
结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的 由这两个实例大家可以总结基因通过什么方式控制性状? 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正常型红细胞

《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基因与性状之间的控制关系,加深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理解,并能从实践中体会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二、作业内容1. 自主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材内容,重点理解基因的概念、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基因突变及其类型等。

2. 理论应用:学生需完成一次小型的探究活动,选择一个具体的生物性状(如花的颜色、植物的高度等),分析其可能涉及的基因及其控制机制。

3. 实践操作:通过观察和分析校园内不同品种的植物,了解其性状差异,并尝试找出这些差异背后的基因控制因素。

同时,要求学生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出自己所选生物性状的基因控制流程图。

4. 思考讨论:学生需结合课堂所学的基因与性状的知识,思考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的影响,并就自己的观点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所有任务,并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理论应用部分要求分析具体实例,分析其涉及的基因及控制机制,不得简单罗列知识点。

3. 实践操作中绘制的基因控制流程图要清晰、逻辑严谨,并标注关键信息。

4. 思考讨论部分要求写出至少300字的论述,表达清晰,观点明确。

四、作业评价1. 作业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 理论应用和实践操作的评价重点在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完整。

3. 思考讨论部分的评价关注学生的观点是否明确、逻辑是否清晰以及论据是否充分。

五、作业反馈1. 学生需在提交作业后及时查看教师的批改和评价,认真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2. 教师将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课的内容。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本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内容与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反馈和指导手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ppt课件

体正常细胞内遗传信息是如何流动的?用图示表示。
提示: 1.不是。是发生在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内。 2.不能,其过程为:
生物 必修2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1.中心法则的图解
图解表示出遗传信息的传递有5个过程。
生物 必修2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2.不同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1)正常生物细胞:
(2)被病毒侵染的细胞: ①被DNA病毒侵染的细胞:
生物 必修2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②被RNA病毒侵染的细胞:
生物 必修2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1.掌握中心法则的内容。
2.会书写不同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
3.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方式。
生物 必修2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中心法则的提出 (1)提出者:克里克。
(2)内容:
DNA 流向_______ DNA ,即DNA的______ 复制 ; 遗传信息可以从_______ RNA 蛋白质 ,即遗传 也可以从DNA流向__________ ,进而流向__________
生物 必修2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2)直接控制:
蛋白质的结构 直接控制生物体 ①实质:基因通过控制 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和地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现代遗传学的关键内容之一,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的最后一部分,是对DNA的结构知识的具体应用。

本节课内容包括两部分: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二、基因、蛋白质和现状的关系。

学习了这些内容,学生才能在生物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复杂现象中,懂得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及规律。

它既是前面所学蛋白质基础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生物变异的理论基础,所以在知识的学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师生互动,能够解释中心法则。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图像,能够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解释中心法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资料中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从遗传现象得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3)基本思想(通过了解中心法则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培养学生生命观念和理性思维);(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资料分析和学习,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完善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一)教学重点1、解释中心法则。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来看,学生在必修一已掌握了氨基酸到蛋白质的过程,知道一切生命都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前一节课刚学习了基因到蛋白质的过程,知道在基因表达过程中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了蛋白质。

在遗传学中又学习了性状的相关知识,在细胞呼吸知识中又学习了代谢就是化学反应,酶控制和催化化学反应。

以前所做的一些习题中已经渗透了酶可以通过控制化学反应而控制性状的观点,有了以上的这些知识基础,学生完全可以理解本节知识,因此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但是从基因到蛋白质再到性状毕竟是一个抽象的、微观的过程。

所以教师必须适时给予引导和梳理。

五、指导思想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主动的学。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第四章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件:第四章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②举例:[填表]
囊性纤维病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_3_个__碱__基__

编码血红蛋白的基
CFTR蛋白缺少_苯__丙__氨__酸_
因发生改变


CFTR蛋白结构异常,导致功能异常 血红蛋白组成的红

细胞结构异常,功
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细菌 能受损
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使肺功能严重受损
C.DNA 复制及转录、翻译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遗传信息通过 DNA 复制、转录及翻译的传递过程
解析: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主要包括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到
DNA 的自我复制过程,以及从 DNA 流向 RNA 进而流向蛋白质
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3.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很多情况下一对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B.有的情况下多对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C.有的情况下一对基因决定多个性状 D.生物体的性状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内容 (1)提出者: 克里克 。
(2)中心法则内容:[连线] (3)图解:
2.中心法则的发展[填表]
发展内容
信息流动
RNA自我复制
遗传信息从_R_N__A_流 向_R_N__A_
RNA逆转录合 遗传信息从_R_N__A_流
成DNA
向_D_N__A_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生物遗传信息流动表示为:
2.逆转录和 RNA 复制只发生在某些病毒的增殖过程中。 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条途径:
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 物体的性状。 ②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一个基因可能影响多种性状,一种性状也可能由多 个基因控制。 5.线粒体 DNA 和叶绿体 DNA 也能进行复制、转录和 翻译,并控制生物的性状。

生物: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生物: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厦门六中何俊DNA 聚合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RNA 聚合酶解旋酶核糖体DNAmRNA多肽链DNA复制转录翻译复制转录翻译信息流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动方向请设计一幅概念图,描述DNA、RNA、蛋白质等物质间信息流动的关系。

例如:DNA RNA蛋白质1957年,克里克--中心法则阅读P68资料分析,思考以下问题:通过这些材料,你认为,克里克的中心法则应做那些修改???DNA RNA蛋白质基因→蛋白质→性状转录→翻译?生命活动的主要载体结构成分运输功能调解作用催化作用防御机能阅读P69第二段,解释为何豌豆会出现圆粒和皱粒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淀粉分支酶不能正常合成蔗糖不能合成淀粉淀粉含量低,豌豆由于失水而显得皱缩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正常淀粉分支酶正常合成蔗糖能合成淀粉淀粉含量高,有效保留水分,豌豆显得饱满基因型酶代谢过程表现型控制酪氨酸酶形成的基因异常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酪氨酸不能转化成黑色素缺乏黑色素表现为白化病控制酪氨酸酶形成的基因正常酪氨酸酶正常合成酪氨酸能转化成黑色素表现正常基因型酶代谢过程表现型白化病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基因通过控制酶代谢过程合成来控制,以达到控制生物体性状的目的。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正常血红蛋白结构正常正常红细胞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变化血红蛋白结构发生变化红细胞呈镰刀状基因型蛋白质结构表现型囊性纤维病跨膜(CFTR)蛋白基因缺失3个碱基CFTR蛋白结构异常导致功能异常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肺部感染基因型蛋白质结构表现型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是否表现型一定相同同个植株上的叶片形状不同长翅果蝇幼虫长翅果蝇25℃35~37℃残翅果蝇环境小结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形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形状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生物体形状。

人教版高一《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人教版高一《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包括“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两部分内容。

中心法则是生物学的核心规律,“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对三者关系的总结。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⑵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能力目标⑴锻炼学生根据实验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⑵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中心法则的修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中心法则的理解(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在初中生物课以及前三章的学习中,阐述的都是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学生对蛋白质在其中的作用并不很明确。

教材中的几个实例也都是着眼与此,与前面的遗传因子等遥相呼应,是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三者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述、举例、演示、启发与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探索相结合。

2、学案导学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课前预习学案,提出疑惑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训练与提高、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㈠预习检查、总结疑惑㈡情境导入、展示目标〖问〗水中的叶比空气中的叶要狭小细长一些,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基因组成应是一样的。

为什么叶片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而叶片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形态?㈢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活动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引导学生阅读P69资料分析,小组内讨论交流,尝试根据提供的实验证据,分析最初的中心法则的不足,并作出适当的修改;鼓励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最后阐述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提示〗1.没有。

实验证据指出了原有的中心法则所没有包含的遗传信息的可能传递途径,是对原有中心法则的补充而非否定。

2.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从RNA流向RNA的结论是确信无疑的,而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的途径是有可能存在的。

人教版教学课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人教版教学课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2、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怎样的?
假设: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 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 温度、pH等条件影响。 结论: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性状的 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表现型= 基因型+环境条件
四、细胞质基因(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基因:指存在于细胞质结构中的遗传物质。与 核基因一样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变异性。 功能:控制一些蛋白质的合成,线粒体DNA缺陷会引起遗 传病。 特点: 1、DNA分子半自主性复制;
囊性纤维病
CFTR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
结构蛋白(CFTR蛋白)异常,导致 功能异常
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 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肺部感染
由这二个实 的结构而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直接控制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
蛋白质
基因 结构蛋白 酶或激素 直接作用 细胞结构 细胞代谢 生物性状 生物性状
三、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遗传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 养环境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 37℃的环境中处理6~24h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这些残 翅果蝇在正常温度下繁殖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1、请针对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提出假说, 进行解释。 提示:翅的发育是否经过酶催化的反 应?酶与基因的关系是怎样的?酶与温度 的关系是怎样的?
拔高练习
1、观赏植物藏报春,在20-25℃的条件下,红色 (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型为AA或Aa 的藏报春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开白 花。但是,如果把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 条件下,虽然基因型仍为AA或Aa,但新开的 花全是白花,这说明了什么?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中生物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RNA
RNA的逆转录 RNA
RNA-DNA
A-U A、U、G、
U-A C四种核糖核
C-G 苷酸
G-C
以RNA
作遗传 RNA
物质的
生物
A-T A、T、C、
U-A G四种脱氧核
C-G 苷酸
G-C
某些致
癌的 DNA
RNA病
毒等
课堂互动探究
金榜通关必备
随堂达标检测
• 根据模板和原料判断生理过程
模板 DNA RNA
图解
课堂互动探究
金榜通关必备
随堂达标检测
①豌豆粒型:豌豆的淀粉分
①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血红蛋 支酶基因异常(插入外来核苷
白基因突变→血红蛋白结构异 酸序列)→不能正常合成淀粉
举 常→红细胞呈镰刀状;
分支酶→淀粉少、蔗糖多→
例 ②囊性纤维病:CFTR基因缺 水分保留少→皱粒;②白化
失3个碱基→CFTR蛋白结构异 病:酪氨酸酶基因异常→缺

(2)基因对性状的直接蛋控白制质的结构

①实质:基因通过控制
直跨接膜控蛋制白生物体的性
状。 缺失3个碱基










是 由 于 编 码 一 个 课堂互动探究
金榜通关必备
随堂达标检测
• 2.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复杂性

人的身高可能是由
决定的,同时,后天的营养
原料 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生理过程 复制(转录) 逆转录(翻译)
课堂互动探究
金榜通关必备
随堂达标检测
• 【强化训练1】 结合图表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能够识别和区分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掌握基因表达与调控的机制,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作业内容1. 自主学习:学生需课前预习本节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阅读并理解基因、等位基因以及其与性状关系的相关概念,并能列举常见性状的遗传机制。

2. 实践探究:课后以小组形式设计一份简短的研究报告,以阐述以下主题之一:a) 探讨某种单基因性状的形成原理及调控过程;b) 分析多基因性状遗传的复杂性及影响因素。

3. 课堂练习:课堂上将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需就自己的研究报告进行展示和讲解,并回答教师提出的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问题。

4. 巩固复习:完成一份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相关的综合练习题,包含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多种题型。

三、作业要求1. 自主学习时,需做详细的笔记记录学习要点及个人理解;2. 实践探究报告中应使用图表辅助说明观点,包括表格、插图或数据图表等;3. 课堂练习中需积极发言,参与讨论,准确回答教师提问;4. 综合练习题需独立完成,严禁抄袭他人答案。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的预习笔记、研究报告、课堂表现及练习题完成情况;2. 评分依据: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深度、探究报告的创意和准确性、答题的完整性和正确性;3. 成绩占比:作业成绩占本单元总评成绩的X%,其中自主学习和综合练习占X%,实践探究和课堂练习占X%。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一份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标注错误和不足之处;2. 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成绩及评价结果,指出优点和不足;3.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和补充说明;4. 对于优秀的作业作品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鼓励同学们相互学习。

六、注意事项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需保持独立思考,遇到问题积极寻求教师或同学的帮助。

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4.2_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人教版必修二)

4.2_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人教版必修二)

间接途径 a.豌豆粒型:豌豆淀粉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分支酶基因异常(插入外 血红蛋白基因突变→ 来核苷酸序列)→不能正 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常合成淀粉分支酶→淀 举 红细胞呈镰刀状 粉少、蔗糖多→水分保 例 b.囊性纤维病: 留少→皱粒 CFTR基因缺失3个碱 b.白化病:酪氨酸酶基 基→CFTR蛋白结构 因异常→缺少酪氨酸酶 异常→功能异常 →制约酪氨酸转化为黑 色素→白化病
图解表示出遗传信息的传递有5个过程。
(1)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
(2)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 ①

2.中心法则体现了DNA的两大基本功能 (1)对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它是通过DNA复制 完成的,发生于亲代产生子代的生殖过程或细 胞增殖过程中。 (2)对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它是通过转录和翻
3.图解
4.发展 (1)RNA的自我复制 ①举例:致癌的RNA病毒。 ②传信息:______→_____。 RNA RNA (2)RNA的逆转录 DNA ①遗传信息:______→_____。 RNA ②举例:HIV病毒、致癌的RNA病毒。
思考感悟 1.艾滋病是人类第一大杀手,至今没有办法 消灭它。你知道它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吗?它 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什么? 【提示】 HIV的遗传物质是2条RNA。它的 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RNA通过逆转录合成 DNA,DNA再通过转录形成信使RNA,然后 通过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课标领航 1.解释中心法则。 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重点】
中心法则的内容;基因、蛋白质与
性状的关系。
【难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基础自主梳理
第 2 节
核心要点突破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共34张PPT)

实例二:白化病
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基因 控你制能酪仿氨照酸实酶的例基一因正,来常 解释白化病的病因吗?
酪氨酸酶不能正常合成 酶 酪氨酸酶正常合成
酪氨酸不能转化为黑色素代过谢程 酪氨酸能转化为黑色素
表现为白化病
性状
表现正常
Q:以上两个实例说明基因是怎样控制性状的?
结论: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 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探究: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流动
遗传信息:指核酸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动动手
请你根据DNA复制、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 过程,画出一张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图。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复 制
转录
DNA
翻译
实例三:囊性纤维病
CFTR基因缺失了3你个碱能基从基因控制基因
蛋白囊质性合纤维成病的是角北度美来
CFTR蛋白结构异常,白遗导解种传致这人病功释一中,能囊常患现异性见者常象纤的 汗吗维一 液?病种 中蛋结白构质
氯离子的浓度升高,
患者支气管内黏支堵液气塞增管,多被常异于常幼的 年黏 时液 死
于肺部感染。
性状
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肺部感染
学以致用
你能仿照实例三,
实例四: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来解释镰刀型细胞
正常红细胞
贫血症这一现象吗?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 胞不是正常的圆饼状,而是弯曲的 镰刀状。症状是发烧和肌肉疼痛, 疲劳、呼吸困难、咳嗽、心跳速 率快速、生长及青春期迟缓。
镰刀型红细胞
控制血红蛋白 的基因正常

(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必修二: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必修二: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2)DNA复制和转录均需DNA解螺旋。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示例二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例2】 下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
从图中不可得出(多选) 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4.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 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
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
(
)。
A.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 的性状 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
(3)①野菊株高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或者说主要受遗传因 素的影响 ②野菊株高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或者说主要受环境因素的
影响
③野菊株高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4) 10 m 原地 移栽地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随堂达标检测 活页规范训练
500 m
1 000 m
1. 下列结构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①细胞核 ⑥内质网 ②中心体 ⑦核糖体 B.③④⑤⑥⑦ D.①③④⑦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
因控制,但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生物的性状是基因
野菊株高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显著变矮。怎样检验环境和
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呢? (1)实验步骤
①春天将处于海拔高度500 m、1 000 m处的同一发育阶段
野菊幼茎数段,同时移栽于海拔高度10 m处。 ②第二年秋天,测量并计算野菊的平均高度,记录数据, 进行比较。

必修2 第4章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教版

必修2 第4章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教版

┯┯┯┯┯┯┯┯┯┯┯┯┯┯┯┯┯┯ AUGGUUUGCCGGAAAAUG UACCAAACGGCCUUUUAC ┷┷┷┷┷┷┷┷┷┷┷┷┷┷┷┷┷┷
RNA复制 复制
20世纪 年代,科学家发现烟草花叶病的病毒在环境 世纪70年代 世纪 年代, 条件适宜的夏季没有DNA而只有 而只有RNA!显然,烟草 条件适宜的夏季没有 而只有 !显然, 花叶病病毒是以RNA为遗传物质的! 为遗传物质的! 花叶病病毒是以 为遗传物质的 烟草花叶病病毒能够正常繁殖,说明RNA也是可以进 烟草花叶病病毒能够正常繁殖,说明 也是可以进 行复制的。 行复制的。
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囊性纤维病的病因
(1)囊性纤维病 CFTR基因缺失3 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 基因缺失
CFTR蛋白质结构异 CFTR蛋白质结构异 常,导致功能异常 患者支气管黏液增多 黏液清除困难, 黏液清除困难,细 菌繁殖, 菌繁殖,肺部感染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正常基因
异常基因
(谷氨酸)正常 血红蛋白结构 异常(缬氨酸) 谷氨酸)正常—血红蛋白结构 异常(缬氨酸) 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DNA双螺旋 DNA双螺旋
┯┯┯┯┯┯┯┯┯┯┯┯┯┯┯┯┯┯ ATGGTTTGCCGGAAAATG TACCAAACGGCCTTTTAC ┷┷┷┷┷┷┷┷┷┷┷┷┷┷┷┷┷┷
逆转录
然后,双螺旋的DNA又可以进行多次的复制! 然后,双螺旋的DNA又可以进行多次的复制! DNA又可以进行多次的复制
DNA双螺旋 DNA双螺旋
┯┯┯┯┯┯┯┯┯┯┯┯┯┯┯┯┯┯ AUGGUUUGCCGGAAAAUG UACCAAACGGCCUUUUAC ┷┷┷┷┷┷┷┷┷┷┷┷┷┷┷┷┷┷
RNA复制 复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课件 (共29张PPT)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52021/8/5T hursday, August 0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52021/8/52021/8/58/5/2021 1:44:22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52021/8/52021/8/5Aug-215-Aug-21
三、多基因控制某些性状
基因与性状并不是都是一一对应的简单的线 性关系: 一种性状可由一个基因控制 (一因一效) 一种性状可由多个基因控制 (多因一效) 一种基因也可能影响多个性状(一因多效) ④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身高的遗传
身高可能是由多个 基因决定的,其中每 个基因对身高都有一 定的作用。
C.中心法则
D.自然选择学说
2、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
色体上的两个相对基因共同控制,只有当同时存在两个 显性基因(A和B)时,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一种性状只能由一种基因控制 B.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C.每种性状都是由两个基因控制的 D.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线粒体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母系遗传或非遗传性,表 现为骨骼肌异常及心肌病变。
这些疾病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细胞质遗传_不__符_合_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后代只表现出_母__本_的性状, 称母系遗传
受精过程中,受精卵的细胞质主要是来自母本的卵细胞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复 DNA 转录
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 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 同的形态。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PPT课件
结论: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间接控制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实例3
囊性纤维病
CFTR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
CFTR蛋白结构异常,导致功能异常 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
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肺部感染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实例4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正常血型红红蛋细白胞基因镰中刀一型个细碱胞基贫改血变症红细胞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中心法则并绘制图解; 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运用证据和归纳法分析遗传现 象,得出结论。培养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
细胞质基因
DNA的分布
主要在染色体上
细胞质内
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
生物的遗传
细胞质基因
_线_粒__体__和_叶__绿_体__中的基因称为细胞质基因。 线粒体DNA的缺陷与数十种人类的遗传病有关, 这些疾病多与脑部和肌肉有关,如:
线粒体脑肌病:乳酸中毒,中风样发作综合症, 母系遗传病。表现为身材矮小、多毛、头痛、肌无力、 运动诱发呕吐、癫痫发作、再发性脑损伤,并引起偏 瘫、偏语。
中心法则的发展
资料分析: 资料一:RNA和DNA一样, 能进行自我复制
资料二:遗传物质能反过来从RNA流向DNA
资料三:遗传信息也有可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
中心法则的修改
中心法则可以修改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同步练习◆基础题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皱粒豌豆种子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进而导致淀粉含量高而蔗糖含量低B.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C.基因与性状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D.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2.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如右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过程有a、b、cB.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cC.a和b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细胞质D.健康的人体内不会发生d和e过程3.下图为遗传的中心法则图解,a~e表示相关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只有a、b、c、eB、正常人体细胞内发生的只有a、b、dC、e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遵循A—U、U—A、C—G、G—C的原则D、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进行增殖的过程中将发生a、b、e、d4.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B.逆转录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C.RNA能以“RNA―→互补的单链RNA―→RNA”方式完成复制D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均可以同时进行5.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 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综合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资料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DNA 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功能基因B .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 .线粒体因子MTERF3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D .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综合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6.某对夫妇,丈夫患leber 遗传性视神经病(基因在线粒体上),妻子患红绿色盲,所生女儿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A .1/2B .1/4C .1/8D .07.下面有关图甲和图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图乙表示正在进行的某个生理过程,则可能是图甲中a 过程B .图乙中①②③表示一个鸟嘌呤核糖核苷酸C .RNA 聚合酶作用于c 过程,在核糖体上完成D .HIV (艾滋病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途径有d 过程8.如图为人体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A .1M 和2M 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细胞中B .老年人细胞中不含有2MC .过程①、②都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D.食物中缺乏酪氨酸会使皮肤变白二、填空题9.1970年,科学家发现了致癌的RNA病毒。

该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回答下列问题:(1)RNA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以自身的RNA作为模板,通过________酶,合成DNA片段。

在此过程中,存在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______,其原料为宿主细胞提供的________。

(2)若该DNA片段插入到宿主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上,可发生_______,从而导致细胞的癌变。

除此以外,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还包括_____________致癌因子。

(3)若将人体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的全部的mRNA分别提取出来,通过相关的酶反应分别获得多段DNA单链,通过碱基测序发现两份DNA单链的序列_________(填“相同”、“不同”、“不完全相同”);说明人体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的基因表达具有________。

◆能力题一、单选题1.玉米籽粒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下图。

基因M、N和P及它们的等位基因依次分布在第9、10、5号染色体上。

现有一红色籽粒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A.MMNNPP B.MmNnPP C.MmNNpp D.MmNnpp2.图甲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mRNA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相同肽链B.青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故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C.图甲所示过程对应图乙中的②和③过程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有②③④⑤3.如图表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基因1不正常而缺乏酶1可能引起苯丙酮尿症B.由苯丙氨酸合成黑色素需要多个基因控制C.该图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D.基因2突变而缺乏酶2将导致人患白化病4.对下列各图分析不准确的是()A.甲图中的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乙图中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方向为从右到左,所用原料是氨基酸C.对于丙图,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可以进行①②③⑤过程D.丁图中该段中内有6种核苷酸5.在硝化细菌细胞中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有(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②⑤6.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 )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B.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协助C.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的结构不同D.①②③过程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7.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劳氏肉瘤病毒可进行⑤⑥过程C.DNA聚合酶可来自②③过程D.进行④过程的生物含有逆转录酶8.某病毒是一种DNA病毒,这种病毒的复制方式较为特殊,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B.图中①②③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图中①②③过程均能产生水D.②过程发生在病毒的体内9. 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

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

系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B.背部的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C.背部的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二、填空题10.国花牡丹有多种花色,假设其花色有淡粉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涉及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

与其花色有关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现用白甲、白乙、淡粉色和粉红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l:淡粉色×粉红色,F1表现为淡粉色,F1自交,F2表现为3淡粉色:l粉红色。

实验2:白甲×淡粉色,F1表现为白色,F1自交,F2表现为l2白色:3淡粉色:l粉红色。

实验3:白乙×粉红色,F1表现为白色,F1×粉红色(亲本)(回交),F2表现为2白色:1淡粉色:l粉红色。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体现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牡丹花色的遗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实验中所用的淡粉色纯合品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3得到的F2表现为2白色:1淡粉色:l粉红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实验3得到的F2白色植株自交,F3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纯种的白色牡丹和纯种的粉红色牡丹,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淡粉色植株,可采用____________育种,大致过程:根据题中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首先需要获得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植株,然后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_________,用_________溶液(一定浓度)处理得到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的植株,从中选出开淡粉色花的植株即可。

◆提升题一、单选题1.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细胞质中的核糖体B.导致③过程变化的根本原因一般发生于细胞分裂的间期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图中酪氨酸酶的活性下降D.据图分析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影响人体内的代谢活动来进行的2.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

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C.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D.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3.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过程均可发生在同一细胞的细胞核内B.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C.④⑤过程均可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D.①②③④⑤⑥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真核细胞内RNA的酶促合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不会发生在细胞质中B.该过程两个RNA聚合酶反向移动C.该DNA片段至少含有两个基因D.该DNA片段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5.关于如图所示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1上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密码子B.该过程需要mRNA、tRNA、rRNA参与C.多个结构1共同完成一条物质2的合成D.结构1读取到AUG时,物质2合成终止6.如图是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邻氨基酸形成肽键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结构含有核糖体RNAB.甲硫氨酸处于图中○-a 的位置C.密码子位于tRNA的环状结构上D.mRNA上碱基改变即可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7.下列有关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表达所需的原料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B.细胞核内转录而来的RNA产物转移到细胞质中加工成熟C.一个m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D.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而翻译过程不遵循8.关于图示生理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图所示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最可能发生在原核生物细胞内B.mRNA上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密码子C.该图表示的是转录和翻译,需要RNA聚合酶等D.该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所需的能量由细胞质基质提供9.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表现的流程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B.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C.③过程中需要多种转运RNA,转运RNA不同,所搬运的氨基酸也不相同D.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二、填空题10.如下左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右图为其中一个生理过程的模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