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
实验对象:蟾蜍
一实验目的
掌握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方法。
掌握引导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和测定其传导速度的基本原理。
二相关知识
(一)兴奋及兴奋性的概念
(二)动作电位的潜伏期、动作电位时程和幅值
1、动作电位:各种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可以在细胞膜静息电位的基础
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这种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局部电流的形式
1、细胞外记录
2、神经干的动作电位
神经干是由许多粗细不等的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组成的混合神经,故神经干动作电位与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不同,它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合成的一种复合电位。
三实验原理
(一)、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引导及其传导
1、记录出了一个先升后降的双相动作电位的原理
当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与电极所接触的两点之间没有电位差,所以两电极之间也无电位差存在,扫描线为一水平基线。在神经干左端给予电刺激后,则产生一个向右传导的冲动(负电位),当冲动传到1电极(负电极)下方时,此处电位较2处为低,产生了电位差,扫描线向上偏转,记录出一个向上的波形(在电生理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习惯上规定负波向上)。随后,冲动继续向右侧传导,离开1电极传向2电极处。当它到达2电极(正电极)下方时,因1电极处神经差不多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于是2电极处又较1电极处为负,引起扫描线向下偏转,记录出一个向下的波形。这样,在神经冲动向右传导的过程中,就记录出了一个先升后降的双相动作电位。
负电极在前时,它首先记录到神经干表面由正变负的电位变化,经历了由正到负再到正的过程,因此记录出动作电位的上相。当在后的正电极记录到这种同样的电位变化过程时,显示相反的情况,记录出动作电位的下相。如果互换正、负电极的位置,则记录到先降后升的双相动作电位。
C. A点神经纤维多于B点(次要原因)。
(二)、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其传导
四实验步骤
(一)、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胫腓神经标本
通过观看录象让学生学习制作方法
(二)、连接实验装置
注意电极的安装,正负不要接反。
(三)、实验参数设置:
(四)、实验观察、记录和测量
启动刺激器,逐渐增大刺激强度,确定阈刺激(阈强度)和最大刺激强度。
调节刺激强度至图形最佳并记录双相动作电位。
一、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引导及传导速度测定
实验目的:加强理解兴奋传导的概念,掌握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方法。
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
实验原理:通过测出示波器上动作电位传导的距离和传导所需的时间,计算传导速度,可以了解神经的兴奋状态。
潜峰法:测量两个通道的动作电位波峰间的时间差和两对引导电极间的
距离,v= (s2-s1)/(t2-t1)。
实验步骤:1.制备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放入神经屏蔽盒。
2.连接仪器,引导动作电位波形。
3.剪裁编辑图形,计算传导速度。
五实验结果:
1.预刺激电位的测量:电压从0.10V向上递增,最终在0.16V的电压下开始发现波动,得知预刺激电位为0.16V。
2.最适刺激电位的测量:从0.16v开始向上递增电压,波形的振幅不断增大,最终在0.30V时达到最大,继续增大电压振幅不再发生变化,得知最适刺激电位为0.30v
3. 传导速度的测定:由图像可知,A,B两个通道的动作电位波峰之间的时间差为0.48ms,又已知两个红色电位夹之间的距离为1cm,由此可得传导速度为
v=1cm/0.48ms=20.83m/s
六分析讨论:
1. 刺激引起组织兴奋必须在三方面达一定值,即一定的刺激强度,一定刺激持续时间及强度/时间变化率,本实验固定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用连续两次同样的刺激作用
神经干,观察第二次刺激能刚好能引起动作电位产生的时间即为绝对不应期,第二次刺
激刚好能引起相同大小的动作电位则可测出相对不应期.
2. 一条神经干中有无数条神经纤维,每条神经纤维的直径和长度不同,膜特性也不完
全一样,故兴奋性不同,阈值各异,而本实验记录到的双相动作电位是神经干中各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复合表现,故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双相动作电位幅度也增大.
3.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需要神经具有生理完整性,即结构和功能完整,
4. 神经干结扎棉线不要留得太长,以免引起干扰信号,调整接地电极的位置可减小刺激伪迹的干扰作用,如果实验中未能引导出动作电位曲线,可检查以下项目::(1)坐骨神经干在分离过程中是否损伤(2)刺激电极的极性是否接反(3)引导电极是否接上或神
经标本是否与引导电极接触良好(4)记录系统灵敏度是否调到一定大小。
实验结论:
(一)、备的标本尽可能长些,避免损伤。
(二)、标本不能接触屏蔽盒或发生折返。
(三)、制备标本时要经常向神经干滴加林格液,保持标本湿润,但屏蔽盒内不可积液。(四)、电刺激强度要逐渐增加,找到最大强度后再向下调整刺激强度至波形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