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酮尿症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蝶呤分析:主要鉴别各种苯丙酮尿症 酶学诊断PHA仅存在于肝细胞,需经肝活检测定。不适用
于临床诊断。
DNA分析:近年来广泛用于PKU诊断、杂合子检出和产前诊
断。
苯丙酮尿症概况 临床症状
遗传方式
发病机理
诊断方法
治疗
预防措施
治疗
PKU为少数可治疗遗传代谢病之一,治疗年龄越小, 效果越好(生后三周内治疗可有正常智力) (1)通过饮食控制治疗 (2)低苯丙氨酸饮食 (3)药物治疗
苯丙酮尿症的历史(二)
(4)1953年德国医师Bickel首先报道用低Phe奶方治疗PKU 获得成功。 (5)1953年美国Guthrie医师首创细菌抑制法进行新生儿筛 查。 (6)1976年Leeming发现第一例生物蝶呤合成酶PTPS缺乏。 (7)1983年美国Woo克隆了正常人肝脏组织的上清液能将苯 丙氨酸转变为酪氨酸,PKU病人肝组织不能。
那些年的高三生物

苯丙酮尿症是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的一 种隐性遗传病。决定这种病的基因位于常 染色体上。患者由于缺少正常基因P,而导 致体细胞中缺少一种酶,这样,体内的苯 丙氨酸就不能沿正常的代谢途径转变成酪 氨酸,只能按令一条代谢途径转变成苯丙 氨酸
···
苯丙酮尿症概况 临床症状 遗传方式 发病机理 诊断方法 治疗 预防措施
苯丙酮尿症概况 临床症状
遗传方式
发病机理
诊断方法
治疗
预防措施
PKU预防措施
(1)避免近亲结婚,杂合子之间不宜婚配 (2)产前诊断:有PKU家族史的孕妇产前测羊水蝶呤含量; 利用PAH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PKU的连锁分析。 (3)开展新生儿筛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苯丙酮尿症概况 临床症状
遗传方式
发病机理
诊断方法
治疗
预防措施
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
苯丙酮尿症(pku)是新生儿疾病筛查领域中最成功、最经典的 病种。该病系由于体内先天性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所引起的苯丙氨 酸(pa)代谢障碍。Pa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之一,经食物摄取后, 部分为机体蛋白合成所利用,部分经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作用转 变成酪氨酸,后进一步转变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黑色素等重要生理活动物质,pku患儿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水平 仅为正常人的1%后更低。因此pa不能转化为酪氨酸而在体内异常蓄 积,同时,酪氨酸、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黑色素等 形成障碍,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此外,血中pa经旁路代谢, 最终产物(如苯乙酸等)蓄积在血中、闹脊液和各种组织中,并从 尿、汗液中排出体外。
苯丙酮尿症概况 临床症状
遗传方式
发病机理
诊断方法
治疗
预防措施
PKU诊断方法
新生儿筛查:生后3天,用后滤纸采集外周血液,晾
干后寄至国内统一的筛查实验室。当出现阳性,静脉 采集测定苯丙氨酸和酪氨酸浓度,苯丙氨酸浓度〉 1.2mmol/L可确诊。 尿三氯化铁和2,4-二硝基苯肼实验:用于较大儿童的 粗筛。 血浆氨基酸分析和尿液有机酸分析:为本病提供生化 诊断依据。
非典型PKU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早且更为严重,智力严重低下,四
肢肌张力增高或减低,手足徐动,震颤,角弓反张,顽 固性惊厥发作
苯丙酮尿症概况 临床症状
遗传方式
发病机理
来自百度文库
诊断方法
治疗
预防措施
PKU的遗传方式
小儿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酶缺陷所导 致的较为常见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父母双亲均 有染色体缺陷,但均无症状,近亲结婚者子女发病率高。出 生时患儿正常,随着进奶以后,一般在3—6个月时,即可出 现症状,1岁时症状明显。该病已作为产科新生儿常规筛查项 目之一。 综上可知,苯丙酮尿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突变基因位 于12号染色体长臂(12q24.1),该基因的微小变异即可引起 发病,并非由于基因缺失。系由两个杂合子的婚配而导致的 遗传性疾病,以近亲结婚的子代为多见,患儿同胞约40%患病。 迄今已经发现400余种PAH基因突变,包括缺失、错义突变、 无义突变、同义突变等,中国人群中已报道70种以上基因突 变
苯丙酮尿症概况 临床症状
遗传方式
发病机理
诊断方法
治疗
预防措施
经典PKU临床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小头、智力低下,表情呆滞、语
言发育落后、行为异常、多动,1/4可有癫痫发作, 肌痉挛,少数肌张力增高或腱反射亢进。 外貌:毛发、皮肤、虹膜色泽变浅,蓝眼珠,湿疹, 尿液汗液散发鼠尿臭味。 发病时间:患儿在三到四个月后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苯丙酮尿症的历史(一)
(1)1934年挪威医师Folling用FeCl₃ 检查智力障 碍小儿,发现尿液呈绿反应,并分离出苯丙酮酸。 (2)1938年Folling发现这类病人血苯丙氨酸浓度 升高。 (3)1947年Jervis发现正常人肝脏组织的上清液能 够将苯丙氨酸转变为酪氨酸,PKU病人肝组织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