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害流行学试题及答案(A卷)

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害流行学试题及答案(A卷)
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害流行学试题及答案(A卷)

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害流行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⑴突发流行⑵模拟⑶系统分析⑷I—S关系

⑸复利病害⑹feedback ⑺esodemic ⑻infection site

⑼latentperiod ⑽bioassay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⑴试举出国外2个历史上病害流行的重大事例的的病害名称?

、。

⑵当接种体数量增加时,协生作用可以使侵染概率曲线,而拮抗作用可以使侵染概率曲线。

⑶病原物的监测方法有和。

⑷在植物病害流行监测中对寄主的监测内容包括寄主、和三个主要内容。

⑸通常将植物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分为、、三种类型。

⑹表观侵染速率的计算方法有、和。

⑺进行植物病害预测时要遵循和的原理。

⑻在进行作物病害损失研究的试验设计时,为了保证得到比较可靠的试验结果,在试验中应该注意的是。

⑼一个成功的病虫害预测系统必须被,该预测系统应用后可以收到一定的。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⑴病害锥体(disease cone or disease pyramid) 的组成结构应该包括○

①寄主、病原物、环境、人;②寄主、病原物、病害、人;

③寄主、病原物、人、时间;④寄主、病原物、环境、时间。

⑵植物病害系统的组成结构应该包括○

①寄主、病原物、环境;②寄主、病原物、病害;

③寄主、病原物、人;④寄主、病原物、时间。

⑶侵染概率是指○

①发病点数/接种于寄主体表的传播体数;②接种于寄主体表的传播体数/发病点数;

③侵入点数/叶面萌发的孢子数;④病斑数/侵入点数。

⑷ID—DI曲线是指○两者之间的关系。

①病情指数与病害百分率;②病害流行时间和病害严重度;

③病害百分率和接种体密度;④接种体密度和病害百分率。

⑸在多因素的通径分析中,直接通径系数、间接通径系数和简单相关系数三者的关系是○

①直接通径系数是间接通径系数与简单相关系数之和

②简单相关系数是直接通径系数与相应的各间接通径系数之和

③间接通径系数是直接通径系数与简单相关系数之和

④简单相关系数是直接通径系数与相应的各间接通径系数之差

⑹设是多元回归方程的偏回归系数,则多元分析的标准偏回归系数为○

①②③④

⑺病害日传染率的表达式可以是○

①子代发病位点数/亲代发病位点数/日;②发病点数/接种于寄主体表的传播体数;

③第一天的病斑数/第二天的病斑数;④前一天的病斑数/后一天的病斑数。

⑻适合植物病害增长的逻辑斯蒂模型其中B、r、t的含义分别为○

①x0的转换值、流行速率、病害发展时间;②x0、流行速率、病害发展时间;

③病害发展时间、x0、流行速率;④流行速率、x0、病害发展时间。

⑼病害传播梯度模型中a、di、b、n的含义为○

①初始病情、距离、递降系数、曲线参数;

②发病中心的病情、距离、流行速率、曲线参数;

③发病中心的病情、距离、递降系数、病害位置参数;

④发病中心的病情、距离、递降系数、曲线形式参数。

⑽当与的关系为○时,植物病害田间传播图式为聚集分布。

①②③④

⑾某一病害的发病率在0.0001至0.04之间计算r值时应该使用的公式是○

①②

③④

⑿用线性回归法比较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差异时,当回归截距a和回归系数b满足○条件时,说明预测效果较好。

①a接近0、b接近1;②a>0、b接近1;③a接近0、b<1;④a<1、b>0。⒀植物发病程度与损失之间的关系有○

①抗病型、敏感型、耐病型;②抗病型、感病型、耐病;

③感病型、耐病型、超补偿型;④敏感型、耐病型、超补偿型型。⒁由于病害引起作物产量的损失是指○

①可达到的产量与现实产量之间的差距;②经济产量与自然产量之间的差距;

③经济产量与现实(实际)产量之间的差距;④理论产量与自然产量之间的差距。

⒂在分析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时,出现致病性强的新小种,主要是由于○

①不进行病害防治的结果;②没有抗病品种的结果;

③抗病品种长期大面积推广的结果;④耐病品种长期大面积推广的结果。

⒃寄主生长量的监测内容可以有○○○○○

①叶片数;②叶片面积;③叶面积系数;④茎数;⑤分蘖数。

⒄多因素分析法在植物病害流行学中可以应用于○○○○○

①病害的时间动态②病害的空间动态③传播速率的变化

④因素的选择⑤病害及损失的预测

⒅常用作物病害损失的经验预测模型有○○○○○

①CPM;②MPM、③MFM;④AUDPC ⑤MXP。

⒆计算病虫测报工作经济效益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测报工作的直接经济效益;②按照预测要求执行后减少防治量的控制代价;

③挽回病虫为害损失的产品价值;④病虫预报费用;⑤技术推广费用。

⒇计算病害增长速率r值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①用于本地菌源引致的病害流行;②最好是同一块田的系统调查的资料;

③两次调查的间隔时间,应大于病害的一个潜育期;④每次调查的方法应当相同;

⑤只能用于有再侵染的病害,并在其再侵染发病之后,不能用于无再侵染的病害或虽有再侵染但再侵染尚未发生的时期;

四、问答题:(共30分)

1.简述植物病害流行学的研究方法?(10分)

2. 说明植物病害流行增长方程的拟合过程?(10分)

3.试述什么是影响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以及分析病害流行主导因素的原则?(10分)

一.名词:20分

1.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漫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2.真实事物的再现(抽象化)

3.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对问题的充分调查,找出其目标和可行方案,并通过直觉和判断,对这些方案的结果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在复杂问题中作出最佳的决策。

4.普遍率(I)和严重度(S)之间的关系

5.单年流行病,多循环病害

6.反馈

7.内源流行

8.侵染位点

9.潜伏期10.生物监测

二.填空题:10分

1. 2.增加、减少;3.直接、间接;4.生育阶段、生长量、抗性;5. S型、单峰、多峰;

6.两点法、多点法、回归法;

7.惯性、类推;

8.多等级、少重复;

9.被农民接收、有效益。

三.选择题:40分

1. ④;

2.②;

3.①;

4.④;

5.②;

6.②;

7.①;

8.①;

9.④;10.③;11.②;12.①;13.④;14.③;15.③;

16.①②③④⑤;17.①②③④⑤;18.①②③④;19.①②③④⑤;20.①②③④⑤。

四.问答题:30分

1.调查、试验、统计、系统分析。

2.作散点图、选方程(模型)、数据转换、组建直线方程、转换为曲线方程、方程检验

3. ①寄主群体抗病性的变化及状态是决定较长年代中病害流行及变化的根源;

②新的致病性强的小种大量出现是感病品种大面积(长期)推广的结果,决定着某一阶段

时间内病害流行的可能性;

③在寄主、病原均有利于病害流行的条件下,年份间病害流行的差异决定于气候条件的变化;

④人在自觉不自觉地抑制或促进病害的流行。

2012年植物生理学及生物化学答案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农学门类联考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植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l~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光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收发生在 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B叶绿体和过氧化物体 C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体D叶绿体和线粒体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光合作用》——光呼吸 2.能诱导禾谷类植物种子产生α-淀粉酶的植物激素是 A.ABA B.GA C.CTK D.IAA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植物生长物质》——赤霉素的作用 3.下列关于蛋白复合物在细胞中存在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合酶位于高尔基体上 B.PSⅡ位于叶绿体基质中 C.F O-F1复合物位于叶绿体内膜上 D.LHCⅡ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与功能,叶绿体和光和色素 4.下列能支持韧皮部运输压力流动学说的是 A.筛管分子间的筛板孔是开放的 B.P蛋白特异地存在于筛管细胞中 C.蔗糖是筛管汁液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物 D.韧皮部物质的运输存在着双向运输现象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同化物的运输、分配及信号转导》——韧皮部运输机理 5.照射波长为730mm的远红光,植物体内Pfr和Pr含量变化为 A.Pfr升高,Pr降低 B.Pfr降低,Pr升高 C.Pfr降低,Pr降低 D.Pfr升高,Pr升高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生理》——光形态建成的作用机理 6.下列蛋白质中,在酸性条件下具有促使细胞壁松弛作用的是: A.扩张蛋白 B.G蛋白 C.钙调蛋白 D.肌动蛋白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组成》

植物病害流行学习题

《植物病害流行学》习题一、主要概念 1.突发流行 2.稳态流行(常发病) 3.侵染概率 4.I-S关系 5.ID-DI曲线 6.中心式传播 7.弥散式传播 8.侵染位点 9.侵染数限 10.潜伏期 11.日传染率(相对侵染 概率) 12.病害流行的季节流 行曲线 13.稳定化选择14.重叠侵染 15.复利病害 16.单利病害 17.指数增长模型 18.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19.表观侵染速率 20.基本侵染速率 21.校正侵染速率 22.病害流行的空间动 态 23.侵染梯度 24.一代传播距离 25.一次传播距离 26.普遍率 27.严重度 28.病情指数 29.物候预测法 30.类推法 31.指标法 32.发育进度法 33.预测圃法 34.关键期病情模型 35.流行曲线下面积模 型 36.X0-对策、r-对策和t- 对策 37.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38.持续植保 39.经济损害水平 40.经济阈值 二、填空题 1.在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中,可将模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机 模型四种。 2.病害锥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在寄主、病原、环境三个因素的基础上,加上“______”这个重要因素,构 成病害四面体。 4.作物-有害生物系统的组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5.在植物病害流行学中将病害流行时间动态可分为三个级别即______、______、 ______。 6.植物病害的侵染概率为______与______的商。 7.植物病害的侵染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之积。 8.当接种体数量增加时,协生作用可以使侵染概率______,而拮抗作用可以使 侵染概率______。 9.通常将植物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的形式分为S型曲线如______病、单峰曲线 如______病、多峰曲线如______病。 10.通常将植物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的形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 型。 11.在植物病害流行学中将病害的季节流行过程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 个阶段。 12.病害流行阶段的始发期、盛发期和衰退期的区分点通常设为病害普遍率为 ______%和______%。 13.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的流行过程中,当发病率达到______%时,即进入了逻 辑斯蒂期,当发病率超过______%时,即进入了缓慢增长期。 14.以______为横座标,______为纵座标作图,所绘制出的发病数量随接种密度 的增大而变化的曲线简称ID-DI曲线。 15.______是指从接种至显症的时间,而______则是指从接种至病斑产生孢子的 时间。 16.时间动态是指病害数量或发病程度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变化。它主要研究病 害流行的______发展曲线、______描述的数学模型、______及其影响因素。 17.从病原菌变化的比率看病害循环,单年流行病害也叫做______,积年流行病 害也叫做______。

植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专业植物学 期末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除注明者外,每空分,总40分) 1.石竹科的子房1室室,具有特立中央胎座,胚珠多数。 2.双子叶植物原始花被亚纲的雄蕊着生在花托上,珠被常2 层;合瓣 花亚纲的雄蕊着生在花冠管上,珠被常1 层。 3.苏铁的大孢子叶羽状分裂,银杏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领_, 在松柏纲 大孢子叶称为珠鳞,买麻藤纲珠被形成珠孔管。 4.表明苏铁和银杏具有联系,是它们在生殖过程中都产生兼作 吸器的的花粉管;大形陀螺状有多数鞭毛的精子;前胚期具有具有多数的游离核阶段。 5.十字花科植物具有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 6.(8分,每空1分)无花果属的学名是:Ficus ;Cinnamomum是樟 属的学名;茶的学名是Camellia sinensis ;大豆的学名是:Glycine max;Cymbidium sinensis是墨兰的学名;Oryza sativa是水稻的学名;人参的学名为Panax ginseng ;Cucurbita是 南瓜属的学名。

7.菊科植物的萼片, 通常变态为冠毛、鳞片和倒刺三种类型。 8.山毛榉科的雄花常排成柔荑花序。果为坚果, 外有总苞(壳斗)包被。 9.写出右下图中小叶罗汉松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1)套被; (2)种子; (3)苞片; (4)种托; (5)苞片。 10.泽泻科植物具有离生的雌雄蕊,缺乏胚乳的种子。 11.在松柏纲四个科中, 松科的珠鳞与苞鳞大部分分离, 杉科的珠鳞与苞鳞 大部分合生, 柏科的珠鳞与苞鳞完全合生, 而南洋杉科珠鳞退化、苞鳞发达。 12.在所学过的被子植物中, 具有下列特征的各举两个科: (1) 心皮多数, 分 离, 螺旋状排列的有木兰科、毛茛科。(2) 叶对生, 子房下位的有茜草科、桃金娘科。(3) 叶有香气并有透明腺点的有芸香科、桃金娘科。(4) 茎具双韧维管束的有夹竹桃科、萝摩科。(5) 植物体具白色乳汁的有桑科、夹竹桃科。

川农远程继续教育《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保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病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类病毒:只有核酸(小分子RNA)而无蛋白衣壳的植物感染因子,称为类病毒。 2.病状:是植物全身或局部受侵染后外表出现的异常状态,如变色、坏死、腐烂与畸形等。 3.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4.垂直抗性:是由单个或者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控制,抗病性表现为质量性状,它决定了品 种的定性反应,抗病或者感病取决于所遇到的病原物小种。 5.病害三角关系:由感病的寄主植物,有毒力的病原物以及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这三者 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引起植物病害的观点。 6.生理小种:种内形态上相同,但在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力或其它特性上有差异的 生物型或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7.活体营养生物:指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相当于过去所提的专 性寄生物和少数兼性腐生物。 8.侵染性病害:由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 9.病原物的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10.毒素:指病原物产生的浓度很低便能毒害寄主细胞的代谢产物。 11.鉴别寄主:用于鉴别生理小种的寄主品种叫做鉴别寄主。 12.潜育期:指病原物从侵入完成到症状显露为止的一段时间。 13.子囊果: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称作子囊 果。 14.质粒:指独立于细菌核质之外的遗传因子,呈环状结构,由双链的DNA分子组成。 二简答题 1. 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的流行学特点是什么? 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无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不大。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的发生程度无大的变化,当年病害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初侵染的菌量和初侵染的发病程度。多为土传或者种传病害。多循环病害有多次再侵染,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害就可以有轻到重达到流行的程度,一般引起地上部的局部性病害。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学试题 名词解释(12分,2分/个) 1、细胞器; 2、木质部脊; 3、束中形成层; 4、完全叶; 5、花程式; 6、聚合果 二、判断与改错(17分,对的填“ +”,错的填“-”并将错的改正) 1、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2、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3、根的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4、水生植物叶小而厚,多茸毛,叶的表皮细胞厚,角质层也发达。() 5、胡萝卜是变态根,主要食用其次生韧皮部。() 6、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都是从节处取横切面。() 7、由3心皮组成的复雌蕊有6条腹缝线。() 8、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只有两个离生的雄蕊。() 9、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10、桃和梨均为假果。() 三、填空(21分,0.5分/空)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_和_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___________ 、____ 和___ 三部分。 2、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丽不厂可分为___________ 和___ 。 3、兰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4、植物种子是由 , 和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和两部分,前者称种子,后者 称种子。 5、禾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面增厚,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形。 6、双子叶植物和裸 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和三部分,玉米等单子叶植 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7、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故又称维管束。 8、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和等两个方面。 9、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____ 、____ 、___ 、_____ 、 ___ 和____ 六部分。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_______ 和_____ 。 10、小抱子母细胞进行减^^前?1雨101二般岳厂、、和组成。花粉成熟时,花粉囊壁一般 只留下和。 11、被子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发生次。 四、选择题(10分,1分/个) 1、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 A .显微结构;B.亚显微结构;C.超显微结构;D.亚细胞结构 2、裸子植物靠输导水分。 A .导管和管胞;B.管胞;C.筛管;D .筛胞 3、成熟蚕豆种子的种皮上一条黑色眉状物是。 A .种脊;B.种脐;C.种阜;D.种柄 4、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属于。 A .居间分生组织;B.原分生组织;C.初生分生组织; D.伸长区 5、在方形(如蚕豆)或多棱形(如芹菜)的茎中,棱角部分常分布有。 A .厚角组织;B.厚壁组织;C.薄壁组织;D.石细胞 6、栅栏组织属于。 A .薄壁组织;B.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机械组织 7、以下所列的结构,哪一些都是茎的变态?。 A .皂荚的分枝刺,葡萄和豌豆的卷须; B.马铃薯、姜、摹养、芋头; C .莲藕、菊芋、竹鞭、白萝卜、胡萝卜; D .蔷薇和刺槐(洋槐)的刺,豌豆的卷须 8、具的花为整齐花。 A .舌状花冠;B.唇形花冠;C.蝶形花冠;D.十字花冠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2分,2分/个) 1、细胞器; 2、木质部脊; 3、束中形成层; 4、完全叶; 5、花程式; 6、 聚合果 二、判断与改错(17分,对的填“+”,错的填“-”并将错的改正) 1、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 2、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 3、根的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 4、水生植物叶小而厚,多茸毛,叶的表皮细胞厚,角质层也发达。( ) 5、胡萝卜是变态根,主要食用其次生韧皮部。( ) 6、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都是从节处取横切面。( ) 7、由3心皮组成的复雌蕊有6条腹缝线。( ) 8、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只有两个离生的雄蕊。( ) 9、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10、桃和梨均为假果。()

三、填空(21分,分/空)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和三 部分。 2、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和。 3、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4、植物种子是由,和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和两部 分,前者称种子,后者称种子。 5、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面增厚,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形。 6、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和三部分,玉米等单子叶植 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7、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故 又称维管束。 8、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和等两个方面。 9、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和六部分。其中最主 要的部分是和。 10、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花粉囊壁一般由、、和组成。

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2002 一、名词解释(5×3=15分) 真菌的营养体病原生物内含体营养体亲和性垂直抗病性 二、问答题(4×10=40分) 1.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按照原理有哪些?每一类列举2~3种具体的办法。 2. 当前在农作物抗病品种选育和使用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3. 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基本因素各有什么不同? 4. 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三、写出下列拉丁学名的中文含义,并编制它们的分类检索表。(15分) Uncinula Phyllactinia Pseudoperonospora Plasmopara Peronospora Puccinia Uromyces Fusarium Exserohilum Macrophoma 四、选择填空(10分) 1. 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主要为()。 A . +ssRNA B. -ssRNA C. dsRNA D. dsDNA 2. 蠕传病毒属的传播介体为()。 A. 叶蝉 B.飞虱 C. 蚜虫D 线虫 3. 烟草花叶病毒常简称() A. TMV B. CMV C. PVY D.SBMV 4.()病害通过喷菌现象可进行简易鉴别。 A. 真菌 B.病毒 C. 线虫 D.细菌 5. 下列()属于真菌的营养体。 A. 菌核 B. 假根 C. 双核菌丝 D. 菌索 6. 有些真菌在完成其生活史的过程中需要两种亲缘关系相距较远的寄主,这种现象称()。 A. 专化型 B. 专性寄生 C. 单主寄生 D. 转主寄生 7. 下列担子菌中属于裸果型的是()。 A. 锈菌 B. 木耳 C. 黑粉菌 D. 香菇 8. 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常具有潜伏侵染特性,这类病原物最可能是()。 A. 弱性寄生物 B. 专性寄生物 C. 腐生物 D. 活体寄生物 9.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产生对寄主有害的代谢产物而致病,一种瘤肿症状可能是由于病原物

(精选)植物保护学试题

模拟试题1 病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植物病害 2.植物病害的症状 3.侵染过程 4.积年流行病害 5.植物非侵染性病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病征是在发病部位常出现。 2.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不论简单或复杂,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统称为。 3.某真菌的具有水生或土生习性,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则该真菌属于 _ 门。 4.病原物主要的越冬、越夏方式有寄生、腐生和。 5.通常把病毒病组织的榨出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度称为该病毒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 2.简述水稻稻瘟病的侵染循环。 3.导致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侵染性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的主要表现有那些? 四、论述题(共15分) 简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昆虫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寡足型幼虫2.羽化3.有效积温法则4.滞育5.天敌昆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在划短线的位置填写相应的昆虫翅脉的中文名称或简写字母。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什么是IPM?2.农业防治法包括哪些途径? 3.作物的抗虫性包括哪些方面? 4.什么是熏蒸性杀虫剂?如何应用? 四、论述题(共18分) 简述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的发生过程与小麦生育期的关系及对其实施综合治理的措施。 模拟试题答案1 病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2009植物生物学(上)期末理论课试题(A)参考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 2009~2010 学年秋季学期 植物生物学(上)(A卷)课程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胞间连丝 是贯穿相邻两个植物细胞壁的跨细胞复杂管状结构(细胞器),其外衬质膜,中央是压缩内质网。(1分)使植物体各细胞的原生质体连通,是植物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流的直接通道(是跨越细胞的共质体桥梁)(1分)。 2、细胞编程性死亡(资环答),Cytoskeleton(生院、试验班答) 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细胞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主动连续结束其生命的过程,是正常的生理性死亡(1分),是基因程序性活动的结果, 它是生物界一种普遍的生命现象(1分)。 Cytoskeleton细胞骨架遍布于真核细胞胞基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等组成(1分);参与细胞分裂、细胞壁的形成及细胞内组分的运动等(1分). 3、凯氏带 指内皮层的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横壁上有木质素和木栓质沉积,呈带状加厚,称为凯氏带。(1分)凯氏带阻断了皮层与维管柱之间的质外体运输途径,选择透性控制着营养物质和水分进入维管柱,并维持从土壤到维管组织的渗透梯度,使水和溶质源源不断地进入导管,并可阻止维管柱内的溶质倒流。(1分) 4、原套和原体:原套由茎尖生长锥表面排列整齐的1至几层细胞组成,只进行垂周分裂增加生长锥表面积1分,原体是原套内方一团不规则排列细胞,进行各向分裂增大生长锥体积1分。 5、双受精(资环答),male germ unit(生院、试验班答) 双受精:被子植物进行有性生殖时,2个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相融合的现象,称为双受精1分。合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是被子植物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1分。 雄性生殖单位: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一对精子(一个生殖细胞)和营养核之间构成的功能复合体(结构联合体),1分;是作为一个整体传送精细胞的装置,使姐妹精细胞在花粉管的移动达到同步并有序地到达雌性靶细胞。1分

《植物病害流行预测预报》试题及答案

《植物病害流行预测预报》试题(一) 闭卷适用专业年级:植物保护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本试题一共3道大题,共1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名词解释(4×2.5=10分) 病害三角侵染梯度传播速度相对侵染率 二、简答题(3×10=30) 1、病害田间传播图式分为哪两大类,并分别说明其特征?(10分) 2、何谓ID-DI曲线?曲线可能的形式?(10分) 3、简述寄主抗病性和植株密度对植物病原物传播的影响?并回答影响植物病原物传 播的其他因素?(10分) 三、计算题(1小题6分,2小题4分,共10分) 1、设病害初始病叶率为0.001%,20天后病叶率发展到3.8%,再经30天病叶率增至86.4%,试用逻辑斯蒂模型计算前20天和后30天的病害日增长率。 2、某病虫测报站在调查病害的严重度时,共取200个样本,按严重度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25%,2级为25-50%,3级为50-75%,4级>75%=统计,0级样本40个,1级30个,2级50个,3级70,4级10个。求:(1)普遍率;(2)病情指数。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病害三角: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相互配合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的关系。侵染梯度:又称病害梯度或传播梯度是指传播发病后,子代病害数量(或密度)随着与菌源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递减的现象或状况。 传播速度(rate of spread):是指单位时间内病害传播距离的增长量。 相对侵染率:指一定数量的亲代病情在一日内传播侵染引致的子代病情数量的比例。 评分标准:每小题满分1分,答错者不得分。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植物病害田间传播图式分为:中心式传播和弥散式传播。(4分) 特征:中心式传播的病害,多为单年流行病害。当每年初侵染源来自本地菌源,初始菌量小而繁殖率高或外来菌源传入的时间有限,菌量也小的情况下,病害在田间会经过中心病株(叶)、发病中心、点片发生期、普发期和严重期等阶段。其发病位点之间存在着世代关系。早期田间病害呈奈曼分布或负二项式分布。(3分)弥散式传播的病害,多为积年流行病害。处于同一年度发生的病害位点是病原物的同一世代。发病位点之间往往没有太多的联系,所以,它们的分布格局常符合二项式分布或普瓦松分布特征。外来菌源,特别是菌量大而时间集中的远距离传播的气传病害,和初始菌量大、侵染时间集中的本地菌源病害,其本田发病过程一般只有普发期、严重期。(3分) 评分标准:见各要点,不完整者酌情扣分,答错者不得分。 2、ID——DI曲线:是指以接种密度为横坐标,发病量为纵坐标绘制的发病率随接种密度增加而变化的曲线图。(1)、呈直线形式:(2)由于重叠侵染增多,侵染概率逐渐降低,直至水平。(3)、曲线升到最高点后,再增加ID,曲线反而下降。(4)接种体密度很高的情况下,DI继续增加。(5)曲线不从原点开始,只有接种体数量达到某一最低限度时,病害才开始发生。 评分标准::曲线可能的形式各点2分(共10分),不完整者酌情扣分,答错者不得分。3、寄主抗病程度高低影响流行速度,也影响病害的传播距离和速度。相对而言,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相比,抗性品种上的流行速度较低,发生病害较少,因此.产生的病原物数量较低,从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传播距离较短,传播速度减缓。已证明,尤其在多循环病害流行过程中,随着侵染世代的增加,相对抗病的品种和感病品种由于在菌量上的差异越来越大,两者传播距离之差异也就越明显。(4分)寄主植株密度对传播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即密度效应(density effect),是指寄主植物密度对病害传播和流行的影响结果。这种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一定的变幅内,植株密度越大,病害流行的速度越快、越有利于传播,这是

《植物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A卷)

《植物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A卷) 系别:年级:姓名:学号: 1、水绵叶绿体为状,有性生殖为。水绵植物体为倍体,合子是 唯一的倍体阶段。 2、多数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的周围包被着1层粘性的薄膜称,它由物 质组成,有作用。 3、苔藓植物体内由于没有真正的,同时精子有,受精时离不开, 所以这类植物未能得到发展。 4、蕨类的孢子体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 5、裸子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介于和之间,因为胚珠而得其名。 6、木兰科与桑科无花果属植物的枝上均具环,但后者植物体内含而易与前者区别。 7、菊科分两亚科,即和。前者花盘为,植物体不含;后者整 个花序全为,植物体含。 8、葫芦科植物茎生,有须,叶裂。花性,基数,雄蕊,雌蕊心皮,胎座,果特称。 9、在野外见到下列6种植物,你可否判断他们各属于哪科或目? (1)、具托叶环痕,无乳汁,花药比花丝长:科; (2)、叶上具透明腺点,具单身复叶:科; (3)、具根瘤,有托叶,叶枕发达:目; (4)、芳香性草本,具鞘状叶柄:科; (5)、芳香性草本,叶对生,茎四棱:科; (6)、茎圆柱状,中空,有节,叶鞘开裂,叶2列,具叶舌和叶耳:科。 10、柳属的花被退化成,禾本科的花被退化成。 1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不同,将其分为、、、和五类。 12、填写表中的植物各属哪科? 1、在绿藻门的下述特征中,与高等植物特征相同的是。 (1)、含叶绿素a、b;(2)、尾鞭型鞭毛;(3)、接合生殖;(4)、光合产物为淀粉 A、(1)(2)(3); B、(1)(2)(4); C、(1)(3)(4); D、(2)(3)(4)。 2、下列真菌孢子中,具二倍染色体的是。 A、担孢子; B、卵孢子; C、接合孢子; D、子囊孢子。 3、藻类、菌类、地衣、、苔藓和蕨类的共同特征是。 A、具维管组织; B、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结构; C、以孢子繁殖; D、具胚。 E、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F、营自养生活。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植物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2分,2分/个) 1、细胞器; 2、木质部脊; 3、束中形成层; 4、完全叶; 5、花程式; 6、 聚合果 二、判断与改错(17分,对的填“+”,错的填“-”并将错的改正) 1、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 2、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 3、根的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 4、水生植物叶小而厚,多茸毛,叶的表皮细胞厚,角质层也发达。( ) 5、胡萝卜是变态根,主要食用其次生韧皮部。( ) 6、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都是从节处取横切面。( ) 7、由3心皮组成的复雌蕊有6条腹缝线。( ) 8、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只有两个离生的雄蕊。( ) 9、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10、桃和梨均为假果。()

三、填空(21分,分/空)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和 三部分。 2、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和。 3、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4、植物种子是由,和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和两 部分,前者称种子,后者称种子。 5、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面增厚,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形。 6、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和三部分,玉米等单子叶植 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7、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 故又称维管束。 8、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和等两个方面。 9、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和六部分。其中最主 要的部分是和。

植物病害流行学复习资料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并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和防治理论的科学,又称植物流行病学 3.大区流行:则是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也称为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4.稳态流行:是指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也有“常发病”之称。 5.突发流行:是指在某地区以前没有,出现不久就迅速漫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6.病害流行主导因素:针对具体时间、地点的某一种或某一类病害,会有一些对病害流行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7.单年流行病害: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 8.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引起不同程度流行为害的病害。 9.一次传播:一般以日为时间单位,即一日内所引致的病害传播距离。 10.一代传播距离:即菌源开始传播后,在一个潜育期间内多批传播所造成的传播距离。 11. 普遍率:代表植物群体中病害发生的普遍程度,是将观测的单元

分成病、健两类,计算发病的植物单元数占调查单元总数的百分比。 12. 严重度:是指已发病单元发生病变的程度,通常用发病面积或体积占该单元总面积或总体积的百分比表示。如:瓜类霜霉病的严重度划分 13. 病情指数:是将普遍率和严重度结合起来,用一个数值全面反映植物群体发病程度。 14. 病害流行的预测:是指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态。 15. 植物病害流行风险分析:是植物病害流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植物病害流行与否、流行强度和严重程度、产量损失及其对生态、社会产生影响的各种风险的分析。 16.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指外来有害生物或受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通过贸易、旅游等途径传入并造成危害的风险分析。限定性有害生物和非限定性有害生物。 17. 基因对基因假说:病原物致病性和寄主抗病性之间存在基因对基因的遗传学关系。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菌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寄主—寄生物(病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面相对应的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鉴定出来。 18. 水平抗病性:当一个寄主品种抗病性是普遍一致地对病原物的所有小种的,我们称它是水平的;由微效基因控制,即是数量性状。 19. 垂直抗病性:当一个品种是抵抗一种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而不抵抗

园林植物学试卷 A答案卷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09级《园林植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卷)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考试形式:闭卷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30分) 1.树木的叶形变化萬千,各有不同。从观赏特性的角度来看是与植物分類學的角度不同。一般归纳以下幾種基本形態即:单叶方面,复叶方面 2.复叶方面分为掌状复叶,羽状复叶 3.以花的芳香而論目前雖無一致的標準,但可分为清香(如茉莉)、甜香(如桂花)、濃香(白蘭花)淡香(如玉蘭)幽香(蘭花) 4.栽植树木的程序 1,放线定点 2,挖穴 3,起掘描木 4,运输苗木到施工地段假植 5种植 6,栽植修剪 7,栽后管理5.下列植物的种植方式依次是。 ( 对植 ) ( 列植 ) ( 三角式 ) 6.世界上五大公园树:银杏、悬铃木、欧洲椴、鹅掌秋以及七叶树。 7.在烈仕陵园里常见的柏树是垂柏 8.凤尾兰,龙舌兰科常绿灌木花期6-10月, 9. 分类学把亲缘关系相近的树种组合为属,相近的属上组合为科,相近的科组合为目, 相近的目组合为纲,相近的纲组合为门,相近的门组合为界。 10.银杏称为活化石,在古生代和中生代繁盛到新生代第三世纪时逐渐衰亡,仅中国一种遗存。11.火棘,蔷薇科 ,火棘属常绿灌木花期3-4月, 常用作绿篱或修剪植物. 12.行道树是为了美化、遮阴和防护等目的,在路旁栽值的树木.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括号内填“√”或“X”)(每题1分,共10分) 1.树杆种植按配植的平面关系规则式、不规则式、混合式。(√)2.植物的种植方式按景观分:孤植,丛植,散点植,群植。(√)3. 在烈仕陵园里常见的柏树是侧柏. (×)4.分类学把亲缘关系相近的树种组合为属,相近的属上组合为科,相近的科组合为目,相近的目组合为纲,相近的纲组合为门,相近的门组合为界。(√)5. 水生植物以水为镜,在水里展叶、开花、结果创造水上景观,在园林水池中常布置水上. 植物以求美化水体、净化水质减少水份的蒸发 . (√) 6. 在绿化设计中,选择树种通常考虑树种的喻意,如桔象征吉祥;牡丹象征富贵. (√) 7.桂多生于中国南方其中农历八有开花的桂花树又叫八月桂.(√) 8. 红花勒杜鹃、酒瓶椰用作立交桥绿化比较好. (×) 9. 天羽是耐日照耐贫瘠的植物. (×) 10. 自然式植物种植设计,在平面布置上需"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哪项属於红色花系( A ) A,海棠、桃、杏、梅、樱花。 B,迎春、迎夏、蓮翘、金钟花。 C,紫藤、紫丁香、杜鹃、木兰。 D,茉莉、白丁香、白牡丹、白茶花 2、以下哪一项属于白色花系( D ) A,海棠、桃、杏、梅、樱花民。 B,迎春、迎夏、蓮翘、金钟花。 C,紫藤、紫丁香、杜鵑、木蘭。 D,茉莉、白丁香、白牡丹、白茶花 3、樹下的皮色對美化起到重要作用以下樹種樹乾是白色或灰色的是( A ) A 悬铃木胡桃 B 芒果荔枝 C 桃树红叶李 D 樱花鹅掌秋 4、以下的耐阴的树种有:( A )。 A、红豆杉 B、加杨 C、板栗 D、樟树 5.“行道树之王”美称的树是( A ) A 法国梧桐 B 乐昌含笑 C 广玉兰 D 银杏 6.以下不可以作水生植物的一组是( D ) A 荷花睡莲 B 菱角莲篷 C水生薄荷水浮莲 D 石竹百合 7.下面各项中完全可以用于花架绿化的是(B) A紫藤凌霄常春藤海棠

植物保护学名词解释

植物保护学名词解释 1、植物营养元素的再利用:植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质养分可通过韧皮部运往其他器官或部位,而被再度利用。 2、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 3、微量元素:铁硼锰铜钼锌氯。 4、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并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5、营养元素:植物体所需的化学元素。 6、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7、必需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直接营养作用的化学元素。 8、有益元素: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良好刺激作用,或为某些植物种类、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必需。 9、强度因素:土壤溶液中养分的浓度。

10、容量因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 11、化学有效养分:土壤中存在的矿质态养分。 12、土壤的缓冲因素(缓冲力或缓冲容量):表示土壤保持一定养分强度的关系。 13、截获:根直接从所接触的土壤中获取养分而不通过运输。 14、质流:植物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原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此种压力导致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着水流向根表迁移。 15、扩散:由于根对周围养分离子的吸收造成根表与周围土壤的养分浓度梯度差,土体养分顺着浓度梯度向根表迁移。 16、简单扩散:溶液中的离子存在浓度差时,将导致离子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17、根系密度:单位土壤体积中根的总长度。 18、养分累积:根对水分的吸收速率高于养分的吸收速率,这时根际的养分浓度高于土体的养分浓度。 19、养分亏缺:根系吸收土壤溶液中养分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12分,2分/个) 1、细胞器; 2、木质部脊; 3、束中形成层; 4、完全叶; 5、花程式; 6、聚合果 二、判断与改错(17分,对的填“+”,错的填“-”并将错的改正) 1、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 2、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 3、根的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 4、水生植物叶小而厚,多茸毛,叶的表皮细胞厚,角质层也发达。( ) 5、胡萝卜是变态根,主要食用其次生韧皮部。( ) 6、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都是从节处取横切面。( ) 7、由3心皮组成的复雌蕊有6条腹缝线。( ) 8、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只有两个离生的雄蕊。( ) 9、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10、桃和梨均为假果。() 三、填空(21分,0.5分/空)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和三部分。 2、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和。 3、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4、植物种子是由,和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和两部分,前者称种子,后者 称种子。 5、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面增厚,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形。 6、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和三部分,玉米等单子叶植 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7、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故又称维管束。 8、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和等两个方面。 9、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和六部分。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和。 10、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花粉囊壁一般由、、和组成。花粉成熟时,花粉囊壁一般 只留下和。 11、被子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发生次。 四、选择题(10分,1分/个) 1、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 A.显微结构;B.亚显微结构;C.超显微结构;D.亚细胞结构 2、裸子植物靠输导水分。 A.导管和管胞;B.管胞;C.筛管;D.筛胞 3、成熟蚕豆种子的种皮上一条黑色眉状物是。 A.种脊;B.种脐;C.种阜;D.种柄 4、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属于。 A.居间分生组织;B.原分生组织;C.初生分生组织;D.伸长区 5、在方形(如蚕豆)或多棱形(如芹菜)的茎中,棱角部分常分布有。 A.厚角组织;B.厚壁组织;C.薄壁组织;D.石细胞 6、栅栏组织属于。 A.薄壁组织;B.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机械组织 7、以下所列的结构,哪一些都是茎的变态? 。 A.皂荚的分枝刺,葡萄和豌豆的卷须; B.马铃薯、姜、荸荠、芋头; C.莲藕、菊芋、竹鞭、白萝卜、胡萝卜; D.蔷薇和刺槐(洋槐)的刺,豌豆的卷须 8、具的花为整齐花。 A.舌状花冠;B.唇形花冠;C.蝶形花冠;D.十字花冠

《植物保护学》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精)

《植物保护学》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精) 题记:资料比较多,比较详细,强烈推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病征是在发病部位常出现。 2..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不论简单或复杂,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统称为。 3..某真菌的具有水生或土生习性,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 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则该真菌属于 _ 门。 4..病原物主要的越冬、越夏方式有寄生、腐生和。 5..通常把病毒病组织的榨出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 释度称为该病毒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 2..简述水稻稻瘟病的侵染循环。 3..导致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侵染性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的主要表现有那些? 四、论述题(共15分) 简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昆虫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寡足型幼虫2.羽化3.有效积温法则4.滞育5.天敌昆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在划短线的位置填写相应的昆虫翅脉的中文名称或简写字母。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什么是IPM?2.农业防治法包括哪些途径? .作物的抗虫性包括哪些方面? .什么是熏蒸性杀虫剂?如何应用? 四、论述题(共18分) 简述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的发生过程与小麦生育期的关系及对其实施综合治理的措施。 模拟试题答案1 病理学部分

1. 植物病害:长期异常的环境胁迫和病原生物的侵染,超过了植物的耐受限度,植物的生长发育受阻,新陈代谢异常,导致植物出现病态表现,甚至死亡,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2分) 2. 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发病后,发病部位出现的病态表现。(2分) 3. 侵染过程:植物病害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接种体从越冬、越夏场所通过传播和寄主植物接触到寄主植物发病直至死亡的过程,包括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四个环节。(2分) 4. 积年流行病害:病害循环过程中没有再侵染,或再侵染对病害发病程度影响不大的病害。病害的发生程度取决于初始菌原量。(2分) 5.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形成的植物病害,不具有传染性,一般在田间具没有发病中心。(2分) 二、填空(每空1分,共5分) 1..脓状物(菌脓) 2..子实体 3..壶菌门 4..休眠 5..稀释限点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5分)

植物学考试A卷评分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200 —200 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A )卷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 植物学 课程编号 84310003 任课教师 杨万年、雷耘 一、名词解释(18 分,1-5小题每题3分,其它每小题1分)。要点不全适当扣分 、 1、 初生纹孔场与胞间连丝:植物细胞的初生壁上有一些较薄的区域称为初生纹孔场。其上有一些小孔供胞间连丝穿过。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细胞质的细胞质丝,多分布于初生纹孔场上,细胞壁的其它部位也有少量分布。 2、 髓射线与维管射线:在茎的初生结构中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称为髓射线,有横向运输和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维管形成层中的射线原始细胞进行平周分裂向外形成韧皮射线,向内形成木射线,二者通过射线原始细胞相连,合称为维管射线。根的次生结构中也有维管射线。 3、 子叶出土的幼苗: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下胚轴迅速伸长,将上胚轴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结果子叶出土。这样的幼苗称为子叶出土。 4、 孢子叶与孢子叶球:凡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进行繁殖的叶,称为孢子叶。在有些蕨类植物,孢子叶聚集在枝的顶端形成球状和穗状的结构,称为孢子叶球。 5、 果胞:红藻的雌性生殖结构称为果胞。是单细胞的长颈烧瓶状的结构,内含一卵。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 ……… … … … …… … … … 装 … … ……… … … … 订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6、壳斗:壳斗科植物的总苞,有多数坚硬的苞片覆瓦状排列组成,呈杯状或囊状,半包或全包坚果,此总苞特称壳斗。壳斗外有鳞片或刺,成熟时不裂、瓣裂或不规则的撕裂。壳斗是壳斗科特有的结构。 7、种鳞:在松柏纲植物中,经传粉受精后,珠鳞发育为种鳞,球果成熟后,种鳞木质化或成肉质,展开或不展开。 8、合蕊柱:(1)萝摩科植物花中花丝分离,花药与柱头粘合成合蕊柱。(2)兰科植物中一枚或两枚雄蕊和花柱(包括柱头)完全愈合成为一柱体,称为合蕊柱;合蕊柱通常半圆柱形,基部有时延伸为蕊柱脚,顶端常有药床。合蕊柱是兰科植物最突出的特征。 二、填空(22 分,每空0.5分) 9、薄壁组织/ 基本组织是分化程度较低的成熟组织,有很强的脱分化潜能。相反另外一些成熟组织高度特化,有的成熟时细胞已死,如厚壁组织/纤维/石细胞/管胞/导管分子(举一例即可)。 10、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来,而块根由侧根和不定根发育而来。 11、种子植物常见的分枝方式有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也可见到,但这种分枝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合轴分枝。 12、叶序是植物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叶序有三种基本类型:互生、对生和轮生。 13、在有些植物中,花托凹陷包围子房壁并与之愈合,仅留花柱和柱头露在花托外,这种子房叫做下位子房,如苹果、南瓜等。具有这类子房的花形成的果实常常为假果。 14、穗状花序的花序轴直立、较长,花序轴上生有大量无柄的两性花,而柔荑花序的花序轴柔软,常生无柄或具短柄的单性花。 15、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它们分别由珠被、受精卵/合子和受精极核发育而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