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MP无菌药品生产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厂房设施
• 第四十七条 生产区和贮存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确保 有序地存放设备、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 ,避免不同产品或物料的混淆、交叉污染,避免生产或 质量控制操作发生遗漏或差错。
• 第四十八条 应当根据药品品种、生产操作要求及外部 环境状况等配置空调净化系统,使生产区有效通风,并 有温度、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过滤,保证药品的生产环 境符合要求。
无菌区着装和更衣确认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修订版:
第三十四条 任何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均 应按规定更衣。工作服的选材、式样 及穿戴方式应与所从事的工作和空气 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
无菌区着装和更衣确认
• 规范附录1:无菌药品 • 第二十四条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
无菌区着装和更衣确认
• 第二十三条 应当按照操作规程更衣和洗手, 尽可能减少对洁净区的污染或将污染物带入洁 净区。
• 第二十五条 个人外衣不得带入通向B级或C级 洁净区的更衣室。每位员工每次进入A/B级洁 净区,应当更换无菌工作服;或每班至少更换 一次,但应当用监测结果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 性。操作期间应当经常消毒手套,并在必要时 更换口罩和手套。
•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 当不低于10帕斯卡。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 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厂房设施
• 第四十九条 洁净区的内表面(墙壁、地面、 天棚)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 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必要 时应当进行消毒。
15条)
第十二章 产品发运与召回(13条)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产品销售与收回(3条)
投诉与不良反第应十报三告章(3自条检)(4条)
自检(2条)第十四章 附则(4条 42术
附则(4条 11术
语)
语)
无菌药品
• 什么是无菌药品?
• 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 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 括注射剂、眼用制剂、无菌软膏剂、 无菌混悬剂等。
• 第五十三条 产尘操作间(如干燥物料或产品的取样 、称量、混合、包装等操作间)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或 采取专门的措施,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并便 于清洁。
• 第五十四条 用于药品包装的厂房或区域应当合理设 计和布局,以避免混淆或交叉污染。如同一区域内有 数条包装线,应当有隔离措施。
• 第五十五条 生产区应当有适度的照明,目视操作区 域的照明应当满足操作要求。
• 第二十六条 洁净区所用工作服的清洗和处理 方式应当能够保证其不携带有污染物,不会污 染洁净区。应当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服 的清洗、灭菌,洗衣间最好单独设置。
实例分析
• 例:用接触碟法取样进行更衣确认程序的表面 监控
• 取样点如下: • 双手手指印 • 头部 • 口罩 • 肩部 • 前臂 • 手腕 • 腿部/靴子 • 眼罩
厂房设施
• 总体厂房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及应该 遵循的理念?
• 如何设计厂房设施的布局? • 无菌操作区建筑设计和装饰时的注意点? • 洁净区气锁的设计与运用? • 传递区域的设计?
厂房设施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修订版: • 第四章 厂房与设施,第一节 原则 • 第三十八条 厂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
新版GMP简介
欧盟 与我国类似
WHO 仿效欧盟
美国FDA 日本
新版GMP与98版章节的对比
新规范(14章Biblioteka Baidu313条) 原规范(14章,88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一章 总则(2条) 第二章
第三章 机构与人员(5条第)四章 厂房与设施(23第条五) 章 设备(7条) 第六章 物料(10条) 卫生(9条) 第七章 验证(4条) 第八章
新版GMP无菌药品生产要求
目录
• 新版GMP简介 • 人员 • 设施与设备 • 生产管理
新版GMP简介
Part 1
Part 2
Part 3
我国GMP 的发展历程
新版GMP 的修订过

新版GMP 与98版之 间的主要
变化
新版GMP简介
11998822 11998844 1988 1992 11999988 2011
总则(4条) 质量管理(11条) 机构与人员(22条) 厂房与设施(33条) 设备(31条) 物料与产品(36条)
确认与验证(12条) 文件管理(34条)
新版GMP与98版章节的对比
新规范(14章,313条)
原规范(14章,88条) 第九章 生产管理(33条)
第九章 第十章
生产管理(8条第)十(章61条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3条第)十一章 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
• 第五十条 各种管道、照明设施、风口和其他 公用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避免出现不易清洁 的部位,应当尽可能在生产区外部对其进行维 护。
• 第五十一条 排水设施应当大小适宜,并安装 防止倒灌的装置。应当尽可能避免明沟排水; 不可避免时,明沟宜浅,以方便清洁和消毒。
厂房设施
• 第五十二条 制剂的原辅料称量通常应当在专门设计 的称量室内进行。
人员培训——GMP要求
• 规范附录1:无菌药品
第二十条 凡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包括 清洁工和设备维修工)都必须定期培训, 以使无菌药品的操作符合要求,培训的 内容应包括卫生和微生物方面的基础知 识。未受培训的外部人员(如外部施工 人员或维修人员)在生产期间需进入洁 净区时,应对他们进行特别详细的指导 和监督。
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 产品和人员的要求。各洁净区的着装要求规定如下: • D级洁净区:应当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穿合 适的工作服和鞋子或鞋套。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带入 洁净区外的污染物。 • C级洁净区:应当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应当戴口罩 。应当穿手腕处可收紧的连体服或衣裤分开的工作服,并穿 适当的鞋子或鞋套。工作服应当不脱落纤维或微粒。 • A/B级洁净区:应当用头罩将所有头发以及胡须等相关部位 全部遮盖,头罩应当塞进衣领内,应当戴口罩以防散发飞沫 ,必要时戴防护目镜。应当戴经灭菌且无颗粒物(如滑石粉 )散发的橡胶或塑料手套,穿经灭菌或消毒的脚套,裤腿应 当塞进脚套内,袖口应当塞进手套内。工作服应为灭菌的连 体工作服,不脱落纤维或微粒,并能滞留身体散发的微粒。
卫生习惯及人员着装相关的内容。生产区和 质量控制区的工作人员应正确理解相关的卫 生操作规程。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卫生 操作规程的执行。 • 第三十二条 企业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体表 有伤口、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 病的人员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人员卫生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修 订版:
• 第三十三条 参观人员和未经培训的人 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特 殊情况确需进入的,应事先对个人卫 生、更衣等事项进行指导。
• 第三十五条 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 得化妆和佩带饰物。
关键区域人员的良好行为规范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修订版: • 第三十六条 生产区、仓储区应禁止吸烟
人员
• 从事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接受哪些 特别的培训?
• 对从事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有哪些 卫生要求?
• 从事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怎样做才 能保持物品和表面无菌?
人员——基本要求和原则
• 无菌药品生产对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建立并保持良好的质量保证系统,应配备足 够数量并具有适当资质的人员完成各项操作 ,所有人员应明确理解自己的职责,熟悉与 之相关的GMP 原则,并接受包括卫生学在 内的良好的培训。
维护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要求,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 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便于清洁、操作和维护 。 • 第三十九条 应当根据厂房及生产防护措施综合考虑选 址,厂房所处的环境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料或产 品遭受污染的风险。 • 第四十条 企业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 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当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 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厂区和厂房内的人、物流走向应当合理。
厂房设施
• 第四十一条 应当对厂房进行适当维护,并确 保维修活动不影响药品的质量。应当按照详细 的书面操作规程对厂房进行清洁或必要的消毒
• 第四十二条 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 湿度和通风,确保生产和贮存的产品质量以及 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
• 第四十三条 厂房、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能 够有效防止昆虫或其它动物进入。应当采取必 要的措施,避免所使用的灭鼠药、杀虫剂、烟 熏剂等对设备、物料、产品造成污染。
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行 业性GMP 国家医药管理局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由 政府部门颁布的GMP 卫生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法定的GMP
卫生部修订了GMP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次修订了GMP
卫生部颁布新版GMP
新版GMP简介
• 2005年开展了国内外GMP对比调研工作(对我国 GMP修订的参照体系、GMP框架及具体内容提出建 议)
• 2006年9月正式启动了GMP修订工作。 • 2009年初做了适应性评估,又在四川、江苏、吉林、
陕西做了调研评估。并将评估报告上报国务院,发改 委,工信部等部门。 • 2009年7月部分省的企业讨论 • 2009年9月颁布征求意见稿 • 2009年11月讨论修订 • 2009年12月颁布征求意见稿 • 2011年2月正式颁布 • 2011年3月1日起实施
• 第五十六条 生产区内可设中间控制区域,但中间控 制操作不得给药品带来质量风险。
厂房设施
• 规范附录1:无菌药品 • 第七章 厂房 • 第二十七条 洁净厂房的设计,应当尽可能避
免管理或监控人员不必要的进入。B级洁净区 的设计应当能够使管理或监控人员从外部观察 到内部的操作。 • 第二十八条 为减少尘埃积聚并便于清洁,洁 净区内货架、柜子、设备等不得有难清洁的部 位。门的设计应当便于清洁。 • 第二十九条 无菌生产的A/B级洁净区内禁止 设置水池和地漏。在其它洁净区内,水池或地 漏应当有适当的设计、布局和维护,并安装易 于清洁且带有空气阻断功能的装置以防倒灌。 同外部排水系统的连接方式应当能够防止微生 物的侵入。
人员培训
• 培训课程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课程: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 无菌操作技术 • 洁净室行为 • 微生物学 • 卫生学 • 更衣技术 • 接触法取样方法 • 污染控制 • 受微生物污染的药物对病人安全的危害 • 关键工艺特性 • 无菌生产区域操作的特定书面规程
人员卫生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修订版: • 第三十条 人员卫生操作规程应包括与健康、
人员培训——GMP要求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修订版: • 第二十七条 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
应经过培训,培训的内容应与岗位的要求相适应。 除进行本规范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外,还应有相关 法规、相应岗位的职责、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评 估培训的实际效果。
• 第二十九条 所有人员都应接受卫生要求的培训, 企业应建立人员卫生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降低 人员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的风险。
和饮食,禁止存放食品、饮料、香烟和个 人用药品等非生产用物品。 • 第三十七条 操作人员应避免裸手直接接 触药品、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设 备的表面。
人员卫生
• 规范附录1:无菌药品 • 第二十二条 从事无菌药品生产的员工应
当随时报告任何可能导致污染的异常情况 ,包括污染的类型和程度。当员工由于健 康状况可能导致微生物污染风险增大时, 应当由指定的人员采取适当的措施。 • 第二十四条 更衣和洗手必须遵循相应的 书面规程,以尽可能减少对洁净区的污染 或将污染物带入洁净区。
• 第四十四条 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未经批 准人员的进入。生产、贮存和质量控制区不应 当作为非本区工作人员的直接通道。
厂房设施
• 第四十五条 应当保存厂房、公用设施、固定 管道建造或改造后的竣工图纸。
• 第二节 生产区 • 第四十六条 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
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 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 计、布局和使用,并符合下列要求: • (一)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 用途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 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评估报告; • (六)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药品质量 有不利影响的非药用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