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概貌_四_以_抗日救亡_歌咏活动为中心的新音乐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抗日战争后期、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及根据地的音乐运动
随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解放战争的逐步推进,音乐运动也有了新的进展。以小型群众歌曲及秧歌剧为主的创作演出成为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音乐生活的主流。其中小型群众歌曲多以描写人民军队对敌斗争的战斗性进行曲为最典型,它们多从正面描绘抗战军民浓厚的生活和战斗气息及对胜利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如:《游击乐》(冼星海),《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吕骥),《八路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郑律成),《新四军军歌》(何士德),《行军小唱》(李伟),《歌唱二小放牛郎》(李劫夫),《晋察冀小姑娘》(徐曙),《红缨枪》(向隅)等。此外,这一时期表现解放区人民对建设民主新中国的向往和憧憬新生活的群众性歌曲也为数不少。如:《民主建国进行曲》(李焕之),《咱们工人有力量》、《南泥湾》(马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曹火星),《打得好》(朱践耳),《淮海战役组歌》(沈亚威),以及在民歌编唱活动中涌现出来、日后得以广泛传唱的《东方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和《绣金匾》等。
-./0年,毛泽东发表了对我国当代音乐发展影响深远的著名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工作者要“学习工农兵”、“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和“从工农兵出发”的口号。这之后,延安等革命根据地的音乐工作者开始有意识地深入到群众中去,体验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学习和极力开掘群众熟悉的民间音乐,这种做法的结果使得原有的音乐创作和
表演风格发生了重要变化,最终将音乐发展推进到一个探索其与工农兵群众密切联系的新阶段。-./1年春节前后,率先在陕甘宁地区开展、继而在全国各抗日根据地蓬勃兴起的“秧歌运动”便是这一阶段的成功产物。
揭开“秧歌运动”第一幕的是上演于-./1年春节并在当时引起轰动的《兄妹开荒》。安波创作的这部“新型歌舞短剧”以延安大生产运动为背景,内容描写兄妹二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努力开荒生产的故事。音乐以陕北民歌音调素材为基础进行创作,两个角色载歌载舞,有说有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作品公演后好评如潮,起到很好的典范作用,在此带动下,陆续产生了《夫妻识字》、《刘顺清》、《光荣灯》、《牛永贵挂彩》、《惯匪周子山》等一批形式大小不一、内容表现各异的优秀秧歌剧作品,为歌剧的创作做了艺术上的必要准备和积累。
创作演出于-.2/年春天,由贺敬之、丁毅编剧,马可、张鲁、瞿维、刘炽、李焕之等作曲的歌剧《白毛女》,通过描述杨白劳和喜儿父女及其家庭的悲剧性遭遇,深刻反映了在当时农村的现实生活中地主与农民这两个对立阶级最根本的矛盾和斗争。歌剧音乐主要以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区的民间音调为基础,经过戏剧化和性格化的艺术创造,具体而贴切地刻画出杨白劳、喜儿、黄世仁等诸多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深刻主题。《白毛女》问世后,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在抗日战争后期及随之而来的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强烈的教育功能。成为
知识窗
3"#("#!"’%$4
以“抗日救亡”歌咏活动为中心的新音乐运动!文5蔡梦!"世纪中国音乐发展概貌6四7
知识窗-"#("#!"’%$.
中国歌剧创作史上一座闪光的里程碑。在它的影响和启迪下,《刘胡兰》、《赤叶河》和《王秀鸾》等歌剧作品相继问世,继而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个以创作、演出秧歌剧和新歌剧的热潮,音乐史学家称之为“第一次歌剧高潮”。
四、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音乐创作
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胜利,随之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与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的音乐创作并行发展的,是地域广大的国统区的音乐创作。两者音乐创作的方向和目标都是为抗日救亡和民族解放,但在具体的创作手法和美学观念上又各具特色,这使得当时的音乐创作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和以国立音专为中心的专业音乐创作这两支音乐大军构成了国统区音乐运动的主干。前者以创作和传播群众性歌曲为代表,如以讽刺和揭露反动当局倒行逆施做法为主题的战斗歌曲《你这个坏东西》、《跌倒算什么》(舒模),《古怪歌》(宋扬),《茶馆小调》(费克)等;表达国统区人民的愤懑和向往新生活思绪的抒情歌曲《老天爷》(赵元任),《民主是那样》(孙慎),《山那边哟好地方》(罗忠)等。后者的音乐创作除在歌曲领域获得丰硕成果,如《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青主),《冲锋号》、《上前线》(陈洪),《燕语》(应尚能),《抗日歌》(周淑安),《采桑曲》、《哀悼一位民族解放战士》(陈田鹤),《长城谣》(刘雪庵),《声声慢》(张肖虎),《山地同胞歌》(江文也)等,在器乐创作领域也有了重要收获,如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贺绿汀),《中国组曲》(刘雪庵),《序曲》(陈田鹤),《牧童之乐》(老志诚),《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丁善德),《!大调变奏曲》(俞便民),《摇篮曲》(江定仙);小提琴曲《西藏音诗》、《牧歌》(马思聪);管弦乐《台湾组曲》(江文也),《第一交响乐》(马思聪),《新中国交响组曲》(丁善德);室内乐作品《钢琴弦乐五重奏》(马思聪),《弦乐三重奏》、《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谭小麟);二胡曲《怀乡行》(陆
修棠),《汉江潮》、《小花鼓》(刘北茂);民歌改编曲《康定情歌》(江定仙),《在那遥远的地方》(陈田鹤),《绣荷包》(谢功成);大型声乐曲《民主大合唱》、《祖国大合唱》、《春天大合唱》(马思聪)等。
五、三四十年代音乐美学领域的新发展
/0年代的音乐美学领域思考的热点,从原有的中西关系、古今关系的探讨转移到对音乐的本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更深层次的美学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在这一领域贡献显著且影响广泛的代表性人物当推青主。
青主(123/—1343),原名廖尚果,又名黎青主,广东惠阳人。13岁时留学德国,在主攻法律的同时兼习音乐,1350年获柏林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355年回国后即投身到国民革命运动中,后遭国民党政府通缉,转赴上海。1352—13/5年的几年间,从事音乐工作,担任国立音专刊物主编及校刊主编,先后为《乐艺》等刊物撰写《给国内一般音乐朋友一封公开的信》、《我亦来谈谈所谓国乐问题》、《论中国的音乐》、《音乐当作服务的艺术》等音乐理论文章60余篇,并辑成书信体理论著作《乐话》和音乐理论专著《音乐通论》,集中阐述了他的音乐美学观点。与此同时,创作多首抒情声乐作品,大多收集在《音境》集中。此外,青主还以满溢感情的笔触向时人介绍了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曼、德彪西、瓦格纳等欧洲古典、浪漫、印象派的代表性音乐人物,并对他们各自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通过《音乐通论》等论著,青主较系统地论述了他对于音乐本质及音乐的社会作用的看法;探讨了音乐艺术形象思维的特殊性,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情感在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上的特殊性等较深刻的艺术哲学问题。如他提出“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所谓“上界”,即人的“精神世界”或“感情世界”;音乐的本质是表现人的精神生活,而不是客观世界的现存事物;主张音乐要摆脱现实政治的束缚,才能成为真正